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酒阅读答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有效提问的特点
(一)指向性
有效提问指向明确,必须受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约,为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如《我有一个梦想》一文,该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了解并把握演讲稿的语言特色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某教师教学该文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作者的那个“梦想”是什么?作者在说出梦想前先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布局?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饱含激情的高声朗读课文,并说说这样的语言有什么好处?这几个问题就紧紧扣住了文本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中教者若适时地点拨引导,就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启发性
启,打开;发,拿出。启发式提问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生成新的认识,变苦学为乐学。如某教师教学《品质》一课,在课的中后段,教者抓住“我”最后一次到店铺和伙计的对话,先问:小说中两个“啊!”表达了什么语气和感情?应该怎么读才恰当?(原文中第一处“啊”是:“‘啊!’他回答说,‘死掉了!’”第二处是:“‘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是饿死的。’”)学生依据上下文推断两个“啊”丰富的潜台词,反复试读比较,主动探究。接着教师又问学生:格斯拉是怎么死的?学生细读小说,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文中两个值得推敲的句子:“但是饿死――”“这样说,也许有点夸张――”和三处细节:从早到晚坐在那儿做靴子;所有钱花在房租和皮革上;经常断炊。从而使学生明白格斯拉是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为了做最好的靴子,最后劳累、饥饿、困窘而死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最后提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你对格斯拉的哪一种品质感受最深?这里,两个语气词,两个问题,教师铺台阶,做启发,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合作,共同把教学推向。
(三)整体性
有效提问具有连贯性、逻辑性,环环相扣,或逐步深入,或相互辅佐,既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内容,又能将学生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如某教师教学《云南的歌会》,设计了三个问题:1.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歌舞形式,请用简要的话语进行概括;2.这篇文章介绍了多种歌舞形式,条理却十分清晰,令人愈加感受到云南歌会浓郁温馨的气息,请认真阅读文章,说一说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3.三种不同的歌唱形式,为什么在作者看来有着不同而又一致的美,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每种形式描写的侧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领会。问题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问题2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的写作思路,问题3要求学生在前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体会不同歌唱形式的动人之处,体会三种歌唱形式各自不同的美,并且都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里的问题设计科学合理,针对文本的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性强,能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
(四)巧妙性
一是指教者能抓住课文的关键,并围绕关键,设计出有序的问题,稳步推进教学。如某教师教学《岳阳楼记》,他抓住最能体现文章脉络的“异”字,设计了一组问题,展开教学: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古仁人的思想感情和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文中是如何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文中为何要花那么多篇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这里,教者抓住一个“异”字,巧妙设计问题,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既能理解词句,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又能学习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可谓一举多得。
二是指提问角度最佳。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很不相同。如某教师教学《春酒》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可否把标题‘春酒’改成‘家园’?”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春酒’与‘家园’的关系是什么?” “《春酒》的标题好在哪里?”但“‘春酒’与‘家园’的关系是什么?”问得深奥,学生难以把握。“《春酒》的标题好在哪里?”问得宽泛生硬,学生无从下手,容易冷场。而“可否把标题‘春酒’改成‘家园’?”既具体,又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三是指表述新鲜。以新换旧的表述方式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某教师教学《祝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他并没有采用通常的问法――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而是问学生:祥林嫂死时是四十上还是四十下?学生一下子被发动起来,于是师生一起梳理小说情节中能显示年龄的时间词句,“第一次到鲁镇”“新年刚过”“第二年新正”“又过了两个新年”等等,最后加起来是三十五六岁,是四十下。这样提问,问法新颖,学生兴趣浓,既梳理了情节,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筛选整合能力。
(五)适度性
有效提问难度适中,既不过高,也不过低。难度过高,学生无语,难免冷场;难度过低,无益思考,表面热闹。有效提问,贴近文本,贴近学生,有思考价值,能引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之中,吸收语言和思想的营养。如某教师教学《春酒》,他提出的第一个主问题是“课文里哪句话概括了母亲为人处世的准则?(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易中有难,思考的空间很大,需要独立分析的问题很多,比如如何理解“分寸”“留神”,如何把握“分寸”“留神”的意义等等。
(六)探究性
有效提问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能使学生面对问题,自觉钻研课文,深入课文之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具有探究意味的是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欲让学生理解“孀妻”“遗男”时的一个提问:“小男孩去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由寻找小男孩的爸爸进而发现他没父亲,于是“孀妻”“遗男”被学生盯住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语言环境中得到主动理解,阅读的主体性、探究性得到充分体现。
(七)开放性
即问题具有多向度、宽空间、深层次的特点,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开放性问题没有明确的、标准的答案。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导致答案的多样化。开放性提问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如教学《鸿门宴》时问: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有人说是君子之度,你怎么看?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赞成其中的一种看法,也可以另有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多方面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有效提问的操作
(一)表述清晰
问题表述要明确、具体、指向清晰。应避免不规范和模棱两可的表述;应特别注意问题中指令性动词的表述,是要求学生理解、赏析,还是探究原因、阐释理由、说出评价,都要很明确;必要时需明确回答问题的范围、方式、目标。
(二)适当表扬
做好一件事情之后产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催化剂,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愿望。学生因为年轻,很容易将情绪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鼓励与肯定,对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对学生比较幼稚的回答,要深入发掘其中的亮点,大方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就算学生的回答不太正确,教师也不应该直接对其进行否定,还应对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进行赞赏。
(三)重视过程
课堂提问,得到答案不是目的。通过提问,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才是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
(四)时间充分
要让学生展现思维过程,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等候一定的时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准备,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课堂提问才会有效果。
(五)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兼顾差异,而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带来的层次性。在有难易层次区分的问题中,基础性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问题选择中等生来回答,而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择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回答,这样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人人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心态良好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有差异的,一堂语文课,让每个学生都吃饱的确很难,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即透,有的学生需要反复启发,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同样的课文,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的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必然不同,所以我们在解读课文的同时也要解读学生。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梳理出文本的思路与结构,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在哪里等情况都作精心的预设准备。在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备课,在解读了学生、品读了文本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书后习题,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的预习,教师必须可检测,所以预习的形式可以有口头、书面等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再次调整教学设计。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多练,从内容、形式到方法都没有固定的框框。但有几条原则我是抓住不放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要求,扎扎实实地练,不搞形式主义;特别注意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启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把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多读、多背、多说、多复述。
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教师的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不能只顾热闹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个性思维生成的空间。不要逼迫学生立即反应,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适时点拨。例如教学《俗世奇人》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明确: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发现和领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从作品的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对照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2008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中出现了不少比较阅读,大体分四类:
1.同题材诗的全位比较
同题材或同题目的诗是文学史上的常见现象。既然有同题诗,自然就出现了比较。因“同”,就易使人同中求异,品评高下,衡量优劣。命题人从这一角度命题意在引导读者学会以诗的眼光去发现诗美,品赏诗美,给考生以有益的启迪。
例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这两首诗都是以“木芙蓉”为写作素材的,前者所表现的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同一诗歌内部的纵深比较
纵向比较是指同一事物自身前后的比较,同一诗歌内部相关句子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让人更具体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前后变化,让人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
例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解析: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例3(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解析:选诗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元都大都时途经小孤山所作。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但诗人并未就此消沉气馁,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却表达了也要“坚如猛士敌场立”,也要“江山有此障狂澜”,也要有英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也要有“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的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此题看似与比较阅读无关,但要简析“孤”字的妙处,就必须将“小孤山”与身处逆境的诗人进行纵深比较: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可谓比喻贴切。
3.不同诗歌中“诗眼”的横向比较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从诗眼的角度切入,考查炼字的妙处;从炼字的角度品味古代诗歌的语言,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将不同诗歌中的诗眼进行横向比较,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突破口。
例4(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而《龙标野宴》则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例5(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解析:通过横向比较不难发现,前者“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而《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4.作品风格的隐性比较
上述三种情况在以往的高考中偶有出镜,将作品风格进行比较,实属罕见,但这完全符合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课内知识课外考”。
例6(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了解杜甫的作品风格,然后将杜甫诗风与此作进行比较,加以分析,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内容:光靠课本是不够的
一位老师说得好:“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构建。在这种加工和构建中,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价值的某种成熟,同时,知识和技能的锋利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如此说来,光靠数学课本显然是不够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如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2)“春”字共有几个?(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
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 。
这种新颖题材的引入,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合作: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教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有的低年级教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搞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有必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训练:多一些问题解决
传统教学环节中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对新知识再认识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存在单一、机械、模仿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教师开始注意从新知引入到巩固训练都是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与常规训练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找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于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但也应该是学生探索新知识基础之上的训练,那种以较短时间结束新课,用大量练习进行训练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另外,教师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熟能生巧”的合理性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熟能生厌”则是存在的事实。
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没有问题了,教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头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似乎无可厚非。不然,教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完了吗?未必!
【关 键 词】 文本细读;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力
【作者简介】 范维胜,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语文学习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语文教学法委员会理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中语会全国优秀实验语文教师,首届“语通杯”中学生个性文学鉴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特等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袁巧巧,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教师,致力于学生阅读力提升研究。
【项目基金】 此文是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研究》编号13061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现行的“文本细读”研究中在两个领域应用甚广:一是文学批评领域,一是阅读教学领域。
文学批评中的 “文本细读”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以文本为中心,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独立的存在。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二是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认为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三是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韦勒克强调作品就是一个隐含着并需要意义和价值的符号结构,主张解读就应该以具有这样的符号结构的作品为主要对象。
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咏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阅读教学中的 “文本细读”有四个纬度:一是细读姿态多样。主张作者崇拜、文本崇拜、读者崇拜等多种姿态的和平共处。二是细读指向言语。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则是家的基石。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棵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三是细读结论兼容。教师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见解和观点,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对文本细读的独特感悟和发现。四是细读经验共享。教师将自己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和言语细读的体验过程与学生、同行共享。这样看来,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必须教师“在场”,那就是:①教师细读先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实质是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②教师指导。学生的文本细读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和引导下,学生沉入文本言语的内在的细读。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其实质在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或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样的细读,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和体验的过程。
那么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呢?这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不可忽略的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入手,那就是整体构架,细部咀嚼。
先说整体构架。整体构架我们强调的是四种体验:其一是复原文本,在原生态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例如阅读张晓风先生的《行道树》,我们这样引领学生细读:1.欣赏一组行道树图片谈感受――文中有个句子很矛盾,请找出来――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因何而愁?因何而乐?――学生再读质疑解疑――作者写行道树,仅仅是在写树吗?通过行道树体现了什么精神?――你能列举出这样的人吗?2.假如你是一颗树,你愿意生活在:森林里、公园里还是马路边?――就有这么一列树愿意立在马路边,朗读课文后思考:改成“快乐而又忧愁”行不行?――它们的忧愁而又快乐表现在哪里?――你听到树的叹息了吗?作者叹息什么呢?――出示作者简介。3.出示原文开头导入新课――播放教师的朗读录音,聆听树的故事,思考:同伴眼中行道树是怎样的?――行道树眼中的自己呢?――这些树还仅仅是树吗?――想象: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被教材删去的最后几段文字,生齐读“叹息”――你从本文中发现了什么?――推荐作者的散文集。4.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表现行道树心情的词句――行道树为何而痛苦、忧愁,又为何而快乐?――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小组讨论――能举生活中的例子吗?――作者仅仅是写树吗?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复原文本,学生在自读中,定然会有发现的乐趣。
其二是转变视角,在突破难点中体验人生的乐趣。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可以这样引领学生细读:1.“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名字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为何感激藤野先生?――鲁迅先生是这么认为的吗?再读这一句,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伟大?2.在你眼中,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鲁迅眼中,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藤野先生配得上“伟大”吗?鲁迅从藤野先生那儿学到了什么?――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藤野先生了解鲁迅吗?3.出示藤野先生的照片,学生说印象――出示两处外貌描写说印象――出示总结句,阅读11――36段,藤野先生做了什么使我最为感激?――出示《谨忆周树人君》及鲁迅在国内的境遇,学生谈看法――藤野的这种关怀作者为何用“伟大”形容?――其它日本人是怎样对待我的?――生齐读鲁迅的感慨,谈感受――究竟中国人做了什么?4.我为什么不在东京学医?――我为什么要学医?――我为什么放弃学医?――既然我弃医从文了,藤野先生对我来说还有重要意义吗?等等,这样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回穿梭,自己的人生境界也会升华的。
其三是贴着文本情感行走,在感同身受中体验情意的乐趣。例如阅读郑振铎先生的《猫》,我们可以这样引领学生细读:教师朗诵郑振铎的小诗《回忆》导入――郑振铎家养了几次猫?它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出示三种心情,学生齐读,这三种心情一次比一次沉重,为什么?文中哪段文字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内疚之情?――生齐读这段文字,哪些地方体现了对于猫的怨苦、暴怒和虐待?――假如猫会说话,你猜它会说什么?――再读这段文字,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前两只猫身上,结局会一样吗?为什么?――请从身世、外貌、性情等角度对第三只猫做个界定――作者还在为何难过?――这只猫有没有向主人表示过它也需要主人的爱呢?――出示写作背景,作者还在写人,有没有一个人和猫一样?两者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朗诵食指的《热爱生命》等等,这样在文本情感的深处体验阅读,学生就会体验出生命之于我们的重要。
其四是深入文本意蕴,在把握“意脉”中体验升华的乐趣。例如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童话,我们可以这样引领学生细读:先谈我们对盲人的看法,一般是可怜,令人同情,要关爱他们。那么有个问题,如何关爱?我们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盲人和牛奶》例子,结尾一句已经说明了答案,像普通人那样不是站在盲人的角度帮助盲人未必有效果。关爱盲人我们必须站在盲人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所需。如果我是盲人,我需要的是什么?同情怜悯固然不会一味排斥,但是光有的同情就是关爱吗?盲人虽然双目失明,他们的世界没有光亮和色彩,但他们可以去拥有一个我们常人所没有的世界。比如我们看一下日本音乐家宫城道雄写的《音的世界》,微妙地摹写一位失明者的独特感受。PPT显示:
虽然时常有人牵着我的手,却要由我指点路途。我还常常告诉汽车司机路。一路记牢了,比有眼睛的人还可靠。特别是来到离家不远的地方,马上就意识到快到家了。如果听到邻近的孩子和狗的声音,也许因为熟悉,走起来就更容易了。
还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等。这就说明:盲人并不见得比我们要弱,很多地方和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比正常人要强甚至伟大。所以对盲人最大的关爱应该是:让他们内心的光亮发出来,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带着这些思考再读文本,心中豁然开朗。金波的这则童话结尾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这是个传统的童话结尾,换个表述就是“从此盲孩子和影子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原来这则童话就是站在盲人的角度在思考“盲孩子的幸福”问题。
“对盲孩子而言幸福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从寂寞变得快乐。自从影子出现,盲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影子出现前,“每天看到的都是黑颜色”(17节) ,影子出现后“永久的黑夜消失了”(47节),影子是怎样让盲孩子感到幸福呢?通过不断引导盲孩子用“看”以外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的多姿色彩,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带着盲孩子到18节倾听大自然的美,到28节说笑唱歌讲故事,在29―51节之间散步,鼓励盲孩子去触摸萤火虫。总之,影子不离不弃陪在盲孩子身边帮助他。“幸福就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我身边”,这是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但故事发展到(52―71节)这部分,产生了三点疑问:1.盲孩子遭遇风雨最需要陪伴时,影子却消失了,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情节呢?2.盲孩子经历风雨后,再次见到影子表现激动,从(66―71节)语言、动作描写可看出来。而影子再见到盲孩子时,只有一个“拥抱”动作,似乎很平静,但是又是“久久” 地拥抱,充满深情。3.盲孩子遭遇这次困难后,接下来突然出现了“世界所有的光亮一齐照耀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这看上去太突兀了。但当你站在盲人的角度思考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时,就有了新的发现。盲孩子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独自走过风雨,不难理解这对盲孩子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盲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并成功克服困难。影子的平静反映出他似乎早有预料,久久拥抱的深情中可看出影子的用心良苦。影子通过离开盲孩子,让他独立面对困难,把他当正常人对待,最后让盲孩子自己从内心发出光亮,给予他生命的希望。这正是对盲孩子最大的关爱。
最后谈谈影子。影子的出现不仅让盲孩子感受到了幸福,还让盲孩子自己创造了幸福,从而给予盲孩子生命的希望,可以说是影子改变了盲孩子的世界。那么如何理解影子的现实意义呢?我发现文中有两处影子的外貌描写:第15节“我像黑夜一样黑。我还有一双黑眼睛”:第86节写影子获得了生命后写到了“大大的黑眼睛”。 “黑眼睛”让人想到顾城的那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顾城通过黑眼睛寻找光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顾城也是用心灵在寻找光明。盲孩子通过影子了解外面的世界,最后寻找到了光明。比如18节:“因此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第31节“影子告诉他,今夜虽然没有月光,但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亮”;第41节“你把他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所以影子就是盲孩子的“黑眼睛”,就是那颗不断鼓励盲孩子创造生命希望的心灵。这样的细读回肠荡气,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礼。
再说细部咀嚼。我们重视的是语言品味――其一是语言有温度,一字知冷暖――细读典型的字。例如阅读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我们可以紧抓了文章的三个“问”字。让学生还原文章的动情点和空白点之后,试着让学生朗读,带着怎样的语气、重音、停顿读?通过多个学生的品读,赫尔墨斯的神态和心理就会自然呈现:第一次发问比较平静,写出赫尔墨斯试探的心理;第二次发问着意写了赫尔墨斯的表情,表现他在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后,对自己雕像的价格满有把握的心理,写出了他骄傲的特点;第三次发问写出赫尔墨斯自以为他的雕像价格要比宙斯和赫拉都高的狂妄心理,写出了他的虚荣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归纳寓意,学生自然“得意”于心中。老师再一次借此展开: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借此读出了别人对寓意的理解,那么为何要多角度理解寓意,又怎样来多角度理解寓意?最后让学生掌握语言寓意的解读方法――还原生活:抓住情节得分不同角度,抓住文中细节,抓住文中不同人物。
再如:阅读《杨修之死》时,我们可以抓住“竟与众人分食讫”中的“竟”,“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学生通过“竟”、“径”字,既能读出杨修办事鲁莽、恃才放旷的个性,又能知晓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略带批驳的。通过曹操的描写中的“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中的“忌”,“操虽喜笑,而心恶之”中的“恶”,“佯怒夏侯”中的“佯”,我们既能读出曹操的虚伪、奸诈、老谋深算,也能读出杨修真正的死因不仅仅因为他的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尤其是“佯”字表明根本原因是因为卷入了世子之争。因为世子之争,不仅是君王们自己的家事,更是涉及王朝家势兴衰的大计,所以杨修参与曹氏家族世子的斗争,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放过他。一个字,让我们知其个性,知其情节发展。更是让我们了解到罗贯中点字成金的语言风格。在课堂上的探讨,又将会促成学生积累,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二是词语似珍珠,粒粒熠光彩――瞄准意味深长的词语。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可以抓住“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聪明”一词进行细读。这句话出现在车站送别一段。文中从两方面着笔写父子车站送别。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他为儿子做了一切。儿子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在开始时并不理解,还在内心暗笑他的“迂”。“背影”的出现,使儿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颗慈父的爱子之心,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在这句话中一定要理解“聪明”一词的意思,这是反语。这句话表达了儿子此时的自责和内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真正懂得了父爱,是对父亲的理解与尊重。朱自清把20岁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对父亲的理解通过“聪明”一词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再如:阅读杨绛先生的《老王》时,文中的“镶嵌”一词,值得玩味。《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镶嵌”的词义是:“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老王被镶嵌在门框,运用了夸张,强调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举步维艰的老王,竟然给我送来了鸡蛋和香油,充分体现出老王对“我”的感恩之心,突出老王的善良。我看到此情此景,内心触动,运用“镶嵌”一词来形容“我”的目睹,表明“我”内心的触动之大,也从侧面体现出“我”的善良与悯人情怀。杨绛先生同情老王,尊重老王,牵挂老王,这样的感情线索在文中是始终贯串的。在理解文中遣词造句时就应该结合这条感情主线,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文中的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老王与杨绛先生之间涌动的真情。“镶嵌”一词,既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核心价值“善良”,体会到特殊年代人们之间的相互取暖,更是让我们对杨绛的不矫揉不造作的笔法,有了切实地体会,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深刻的主题内容的同时,也领略了作者追求真实的写作风格。
其三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瞄准小细节,做出大文章。例如阅读琦君的《春酒》一文,可以抓住文中的“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母亲总是得意地说”,“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她总是笑眯眯地说”,“总是分给别人吃”,“母亲是不会上桌的,但总是乐意把花厅让给大家”等。这些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具有“佛心”的贤妻良母,学生很容易读出“我”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母亲而骄傲自豪,这种情感完全溢于言表。适时的背景介绍,“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依恋很深,以至于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我”都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