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风是什么?是一首诗,是一首歌,是一种心情……在孩子的眼里风是快乐,风是放声的大笑,风是尽情的舞蹈。大自然的风是无形的,缥渺的,怎样把风表现于画面中呢?在备课时我进行了许多设想,最终归于原点,用线条来表现。先利用视频让学生感知风,再用游戏互动来体验风,接着利用作品欣赏把学生提升到一个高度并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眼中和心中的风。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简单的造型能力,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并能用心来体验生活,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鉴赏能力,并能领悟艺术的多元化,把生活和艺术简单化,用最直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教材分析】

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同的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风,认识不同的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来表现以风为主题的作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绘画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记忆大自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了解风中事物线条的变化。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于画面中。

突破: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风,并回忆在风中的感受。通过欣赏、分析和讨论等方法,尝试了解画家画面的意图,力求达成共识。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风中事物线条的变化。

突破:在教室中挂上彩色的飘带,利用从户外吹进来的风,让学生观察在风中飘带的变化;在游戏中,结合词语,理解风中线条的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以及手工材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感受交流

1.风车为什么会转呢?

【设计意图】

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美术课堂。

2.今天老师请风娃娃来做客。听,它来了(看视频)师解说:风娃娃是个调皮的孩子,一口气吹开了满山的野花,花儿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看,风越来越大了,它吹动了满山的彩旗,彩旗在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设计意图】

从自然风光和古代诗词中让孩子们感受风的魅力。

3.风娃娃的本领多着呢,你知道有哪些呢?

4.现在风娃娃要邀请你们到动画城做裁判,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风是怎样形成的?(播放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自然界中风的作用。通过比较判断的形式了解风是如何形成的,这比单一的教师讲解更简单直接。

三、合作探究

1.想不想现在就见到风娃娃呀!那就打开窗户请它进来吧,仔细观察风娃娃来了,彩条的变化。

【设计意图】

利用游戏形式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纸条在风的吹动下,形成了不同的线条,把无形的风具形化,这种形式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2.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你还看见风娃娃吹动了什么?

3.现在风娃娃想要考考大家,看天气预报,说说你从中又获得哪些风的信息呢?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生活里的风以及“天气预报”,了解自然界中风的常识:风力、风向、风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风娃娃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两位的风伯伯脾气特别坏,看它们来了!(师解读视频:龙卷风的风力最强,可达12级以上,最快可达每秒 米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台风指热带海洋发生的强旋风。台风破坏力极强)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种风的感受。

【设计意图】

了解不同的风,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大自然,让孩子们形成自然多元化的意识。

5.今天我们和风娃娃交了朋友,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们先来看看风景(看图片)。

【设计意图】

把自然界中的风用线条画出来,引导学生把自然、生活艺术化,这就是最初的创作。

四、欣赏感悟

1.运用多媒体,欣赏画家作品:①吴冠中的水墨画;(左图)②法国画家柯罗《孟特芳丹的回忆》(右图)。

【设计意图】

选用大师的作品,感受不同的画面表现出的不同内涵,让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并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2.视频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设计意图】

作业之前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开阔眼界,引起学生的遐思,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这样会提升学生作业的表现力。

3.教师示范并介绍画好画的小技巧:主体大一点,构图满一点,色彩鲜艳点。

【设计意图】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讲解中了解作画的步骤,绘画的意蕴,同时通过对教师的作画过程的感受,了解一个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体悟教师的个人魅力。

五、自主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幅表现风的作品,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

在学生作业时,教师及时地指导与点拨,往往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2.作业评价:自评、生生互评和师评相结合。

【设计意图】

好的给予肯定,不理想的加以鼓励,给学生建立信心,才让他们始终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总结拓展

1.今天我们和风娃娃交了朋友,在画面中表现了风,大家的表现棒极了!

2.课后思考:如何用画面表现出四季的风?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多元化、性格的多元化、表现方法的多元化。艺术的美在于生活的运用,让孩子们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老师,我们不想玩了……”

――门可罗雀,初尝活动区被冷落的尴尬

镜头一:

下午起床过后,幼儿们陆续进入活动室,很快他们便发现了“新大陆”――“哇,换了新的活动区!”“好漂亮啊!”“王老师,我们可以进去玩吗?”……听着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于是,我将下午的教育活动灵活调整为区域活动,让幼儿们在新设的活动区里尽情地玩耍。

镜头二:

但很快我发现,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愿意进入活动区玩耍的幼儿越来越少了,而且出现了严重的偏区现象,即“娃娃家”和“理发店”门庭冷落,只有“医院”里还人来人往。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在组织区域活动时特意对幼儿进行了分流。可没过10分钟,幼儿们又开始进行转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走到正在穿鞋准备从“娃娃家”出来的于皓和锐锐身边,问他们:“你们怎么不玩了?”站在一旁的何根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王老师,我们不想玩了,不好玩!”田宇也表示抗议:“对,女孩子才喜欢玩娃娃!”顿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安排欠妥,于是让幼儿们重新自由选择了活动区。结果一直到活动结束,“娃娃家”再也没有幼儿光顾。

与自己的对话:

1.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2.我真的关注到幼儿的需要了吗?

3.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

反思与启示: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漏洞:当初创设活动区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材料的限制,是根据现有材料的情况制定了活动区的内容;环境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观赏性强,幼儿的兴趣容易转移;在创设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倾听和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一切都是由三位老师一手设计、安排,并未实现以幼儿为主的初衷等等。

同时,我对活动区的现状在全班进行了调查统计:79%的幼儿对活动区的评价是“好看”“漂亮”,56%的幼儿表示不喜欢当前的活动区,约64%的幼儿希望自己创设活动区。为了得知幼儿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区,我在全班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谈话活动,从中我捕捉到这样一些关键词:自己的、喜欢、好玩、买、卖等。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让幼儿自己创设他们喜爱的活动区,开自己喜欢的店呢?”

我的回应:

布置家庭作业:

1.观察自己家附近有哪些商店?

2.商店里有哪些基本设备?是怎样布置的?

“今天我开店!”

――雾里看花,自主活动似乎并不遥远

镜头三:

早晨,我刚踏进教室,一群幼儿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汇报他们昨晚的调查与发现:“王老师,我们家附近有超市、影碟店、药店……”“还有手机店、服装店、宾馆、菜市场……”幼儿们你争我抢地说出了20多种店铺的类型。我把他们所说的店名都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依次进行投票,每人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种商店。幼儿们在投票过程中十分慎重,很快我们就筛选出大家最喜爱的三种店铺:菜市场、超市、玩具店。我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店铺”进行设计,要求他们讨论、确定店铺的名称,然后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我则帮助他们制作“招牌”。活动持续了一个上午,我和幼儿们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还相互约定明天要带所需的材料到幼儿园来。

与自己的对话:

1.活动究竟是什么地方吸引了幼儿?

2.我还需要通过哪些途径,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任务?

反思与启示: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在本次活动中,我逐步引导幼儿建立起初步的集体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筛选出自己喜爱的店铺类型,然后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抉择出大家普遍认可的三个店铺。这样层层递进深入,既尊重了幼儿的意见,又体现了活动的民主、平等。这种共同学习、灵活生成课程的过程,让我和幼儿都感到耳目一新:原来曾经枯燥的活动区创设,还可以焕发出这样的生机。

我的回应:

顺利迈出的第一步,让我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但对于幼儿来说,创设和管理“店铺”,他们还势单力薄,我必须通过家园合作,给予他们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1.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2.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创设菜市场、超市、玩具店的环境材料;

3.希望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三个主题店铺的相关信息,使幼儿建立起初步的营业概念。

“不卖菜的菜市场?”

――操之过急,现实与期望貌合神离

镜头四:

我们的主题活动区终于顺利开业了!幼儿们刚进行完角色分工,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自己的“店铺”,忙得不亦乐乎。突然,“菜市场”那边传来了争吵,原来是摊主铭铭和顾客雯雯发生了争执。雯雯先声夺人:“王老师,他不把菜卖给我!”铭铭也不示弱:“是她趁我不注意偷了我的菜。”雯雯又说:“是你说不卖,我才拿的。”我问铭铭:“你为什么不卖呢?”他说不想卖了,要留着自己吃。我有点哭笑不得,反问他说:“你是“摊主”,不卖菜到菜市场来干什么呢?”

与自己的对话:

1.铭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是故意捣乱还是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

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幼儿语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尝试表现云彩的多变,并使用诗歌的语言进行仿编。

3.了解云彩在风儿吹动下发生变化的有趣现象,激发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1.会认“竖、桅、扬”等9个生字,会写“竖、桅、杆”等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想象之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了解云彩在风儿吹动下发生的多姿变化,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理解并积累诗歌语言,尝试创编诗歌。

我们从目标中不难发现,除“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等情感方面的目标基本相同或相似外,后者的其他目标在小学阶段都应该属于零起点,包括识字写字、文体认知、朗读默读、学习方式方法培养、说话写话、习惯养成等六个方面。现随小学低段教学片段分别加以叙述。

一、学习方式方法零起点

【教学片段1】

师:这段时间学校开展古诗词背诵活动,你们背了几首呀?能不能背一首给大家听一听?(生背)

(评价:背得真好!学校的诗词比赛中你可以大显身手了!奖励你一个大笑脸!)

师:在背的过程中,你发现古诗有什么特点吗?

生:分行、读起来有节奏、押韵、很有趣……

师:真是一群会发现的孩子。那怎样才能很快地背下一首诗呢?谁来介绍一下经验?

生:多读几遍就会背了。

(评价:多读能帮助你背诵,是一个好办法。)

生:背的时候想想它的意思。

(评价:理解意思再去背诵,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生:边读诗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就容易背了。

(评价:边读边想象画面容易背,厉害!)

生4:看书中的插图可以背得快一些……

(评价:是呀,读诗背诗的方法很多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起来就快了。)

师:今天的语文课,我们也要来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大家准备好了吗?

(提醒: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仔细。)

【点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低段的教学目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展开想象、阅读中积累词语等都是阅读的好方法。在课前谈话的环节,教师通过评价的方式,强调、优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幼儿园阅读的材料是图画而不是文字,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所以阅读的方法就要在小学从零起点开始培养。

二、识字、写字零起点

【教学片段2】

:今天,云彩和风儿都来和我们交朋友了,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师板贴:云彩、风儿)云彩和风儿遇到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读一读题目《云彩和风儿》。

师(播放录音):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录音一边想诗中都写了什么?(小朋友睁开眼睛)听完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云彩变成了小白船,变成了大狮子,变成了胖娃娃。

(评价:真能干,云彩的变化都听出来了!)

师:是呀,风儿吹呀吹,云彩就变呀变!(板贴:吹、变)一会儿变成――― 一会儿变成―― 一会儿又变成了――诗人可喜欢了。

(生齐说: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师板贴)

师:这么有趣的诗,想不想自己也去读一读?那就赶紧拿出自己的课文纸吧。看清楚读书要求:①认一认生字。②标一标小节。③想一想发现。

师: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小组里互帮互助。

(提醒:身体―坐端正,双手―拿好书,眼睛―盯牢字,字词读清楚)

……

师:诗里出现的这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读一读。(出示第2小节,指名带读:竖、桅、扬、帆)

师:小朋友看见过桅杆、风帆吗?(出示图片)看图上哪个是桅杆(船上挂帆和旗帜的杆子),哪个是风帆(借助风力使船航行的布)?

师:生字会认还不够,最好还要会写呢!我们来写一写“桅杆”。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桅杆”是用木头做的,所以这两个字都是“木”字旁。

生: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生:“木”字旁的起笔“横”变短,“捺”变成“点”。

师(范写“桅”,粉笔运用不同颜色):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字旁写在左半格,“横”在横中线的上面起笔,变短稍向上斜;“竖”是垂露竖,起笔略高;“撇”稍短,“捺”变成“点”,“点”靠近接口处。右边是个“危”,起笔与“木”字旁的“竖”一致,先写“短撇”略平,再写“横撇”,“横”略往上斜,“撇”在竖中线落笔,“横折钩”起笔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要舒展。(贴黑板上)

师:“木”字旁写得好的得一颗星,右边“危”写得漂亮的再加一颗星,整体美观的得三颗星,得三颗星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书法家”奖章哦!(生书写)

(注意:写字要――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尺、一拳、一寸”别忘记)

师:根据刚才三颗星的标准,评一评同桌小朋友写得怎么样,打打星。

……

师:还有几个难读的“字宝宝”,女孩子一起读“躬”“吼”。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躬”字?

(评价:你的办法可真好!向你学习。)

师:瞧,这就是躬着身子,张开大口的大狮子……(出示图片)

师:还有这几个“生字宝宝”,男孩子一起读“戴”“帽”“闹”。

(评价:读得真好!)

【点评】《课标》低段教学目标指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就阅读的材料来说,幼儿园是“语言课”,阅读的材料一类是纯图画的,一类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而小学是“语文课”,阅读的材料也有绘本,但更多的是纯文字的文章。即使同是绘本,幼儿重点关注的也是图画,而小学重点关注的则是文字。从《幼儿指导纲要》和《课标》的要求看,识字与写字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处于零起点。怎样从零起点起步呢?一是要明确识字、写字目标。像《课标》要求认识1600个生字,会写800个生字,比如本课的教学设计要求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二是要重视基础。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方面的训练要扎扎实实。三是要注意方法。如设计中的“躬”“吼”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桅”“扬”“帆”用形声字的方法加以记忆。写字更是如此,执笔方法、身体坐姿、写字习惯等都是从零开始,一点马虎不得,否则将遗憾终身。

三、文体认知零起点

【教学片段3】

师: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

生:一共有5个小节。

师:其他小朋友有不同意见吗?怎么标?

(评价:空一行是诗歌分节的标志。)

师:小朋友拿起笔标一标,注意握笔和写字姿势。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行写,读起来有节奏,很有趣……

(评价:这是诗歌的特点!)

生:诗歌的第1小节和第5小节是一样的。

(评价: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诗歌的第2、3、4小节都是“吹呀吹、云彩变成……”

(评价:结构很相似都被你发现了!了不起!)

师:是呀,这首诗不但内容上有趣,写法上也很有趣呢。

【点评】《课标》低段教学目标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童话、寓言、儿歌、儿童诗、古诗等代表了各种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样,不同的文体还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文体”意识(低段也是如此)。设计中,教师抓住意象(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分节形式(而不是分段)、节奏感与韵律感等散文诗的特征进行引导,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幼儿园的读物是不可能这样教学的,故这属于零起点。

四、朗读、默读零起点

【教学片段4】

师:小朋友,有了风儿的帮忙,云彩千变万化。一儿变成――(生:小白船)―会儿变成――(生:大狮子)一会儿又变成了――(生:胖娃娃)多有趣呀。你最喜欢哪一种变化呢?

(1)学习“大狮子”一节。

①读诗句想象画面。

师: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大狮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师: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大狮子的威武、凶猛?(躬起、张开、吼)

(评价:找得真准,诗人抓住了大狮子的动作来写。)

师:谁来演一演“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的动作?你觉得它会怎么吼呢?你能用朗读让我们看到这只威武的大狮子吗?(指名2位学生试读)

师:是呀,读着读着,我们就读出了诗中那只大狮子在追赶羊群的画面呢,这就是――(板贴:诗中有画)(奖大拇指)

②看画面读出诗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精彩的画面吧。(欣赏没有声音的动画)

师:当我们看到这幅画面,情不自禁就会蹦出这样的诗:

“吹呀吹,云彩――”(引读)你们读―― 这就是――”(板贴:画中有诗)

③读出诗情画意。

师: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诗,怎么才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呢?

生:动词要读重一点,而且要读快一点。

(评价:动词写出了云彩在变,读得快一点就表现出云彩变化快。)

生:还可以加上动作读,读出狮子的威武。

(评价:更真实形象了。)

师:你能读出来吗?自己先练一练。谁来试一试?(指名再读)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个小节。(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不仅让老师感受到了云彩的神奇变化,还体会到了诗人对云彩那份深深的喜爱。这是读诗的最高境界,读出了――(板贴:诗情画意)

(2)小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师:下面请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另外两个小节。可以一位小朋友读,其他人想象画面,也可以想象画面后大家一起读,还可以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开始吧!

(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3) 学习“小白船”“胖娃娃”两节。

①预设一:“小白船”。

师:准备好了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根据诗句读出画面)

生:云彩变成小白船飘走了。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船?从哪里看出可爱?

生:扬起、竖起、飘。

师:是呀,诗人也是抓住动作来写。

师:瞧,吹呀吹,云彩变成――(看无声动画,教师配音范读)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你们小组推荐一位吧,刚才谁读得好?(指名读)一起读。

② 预设二:“胖娃娃”。

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小组的小朋友还有补充吗?

生:云彩变成胖娃娃,和太阳公公闹着玩。

(根据诗句读出画面)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胖娃娃?从哪里看出淘气?

生:头戴、身穿、跑来跑去。

师:是呀,这里写出胖娃娃的样子、动作。

师:哪个小朋友读得好自我推荐一下?(生读出诗情画意,师奖大拇指)

师:为什么这么读?

(生读出“淘气”的感觉――跑来跑去)

师:看来你可喜欢这个胖娃娃了。我们一起看着画面配配音。

(播放动画,生根据画面背出诗句)

(评价:真能干,不知不觉中这么美的诗我们把它背下来了。)

【点评】《课标》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为什么朗读会是零起点呢?其一,材料不同。幼儿园读的一般是纯图画读物或带字的绘本读物。我们知道,纯图画读物,阅读的方式是“看”,而不是“朗读”;即使是带字的绘本读物,幼儿园也是“听”教师读为主,所以说幼儿是不朗读文字的,幼儿园没有朗读的教学任务。其二,目标不同。幼儿如果要朗读,也是凭自己的兴趣,要怎么读,就怎么读,没有目标,没有方法。小学低段就不一样了,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既是朗读的目标,也是朗读的方法和过程。初读课文是要读得“正确、流利”,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后就要读得“有感情”。其三,方法不同。幼儿园没有朗读的教学目标,也就谈不上阅读方法了,而小学低年级就有朗读的教学目标,必须习得朗读的方法。上述案例就根据诗歌的特点,设计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 三个不同的朗读层次,使其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目标。另外,低段的“默读”,与幼儿园时期的“看”与“读”不一样,在材料、目标、方法等方面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五、习惯养成零起点

【教学片段5】

(1)欣赏云彩变化录像。

(2) 玩“云彩变变变”游戏。

师:有趣吗?我们也来玩一玩“云彩变变变”的游戏,好不好?请一个小朋友当风儿(上台戴头饰),风儿怎么吹?(示范一下:鼓起腮帮用力吹,风吹得越大,云彩的变化就越大)其他小朋友都当云彩,“风儿”使劲一吹,“云彩们”就快速做出不同的造型,定着不动!会吗?(生表演)

师:真有趣呀。只要你想到什么,云彩就变成什么,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也可以是房子、汽车等等其他的事物。这么多的变化,诗人都没有写,怎么办呢?

(3)想象创编。

师:好,那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着第2~4小节的写法来编一编。看看谁是今天这堂课里的小诗人,老师要给他发漂亮的奖章呢!(出示奖章)

(注意:写字要――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尺、一拳、一寸”别忘记。)

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

(出示课件:吹呀吹,云彩变成 。

。)

【点评】《课标》低段教学目标指出:“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我们不难感觉到,习惯的养成比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案例中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听课习惯、说话习惯、写字习惯等,是非常必要的。

六、说话、写话零起点

【教学片段6】

师:来,小诗人,请你来读一读自己写的诗。(写得好的小朋友在讲台前读)

(提醒:小朋友发言,我们应该怎么做?小眼睛―看同学,小耳朵―听仔细。)

师:编得好的,我们也要为他鼓鼓掌。

师:你们觉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还可以怎么修改?

(评价:都是了不起的小诗人,写得太好了!)

师:现在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首我们小朋友自己写的诗。老师读第一小节,请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几位小朋友来读第2、3、4小节,第5小节大家一起读。

师:其实大家在写的时候,老师已经发现,像刚才这样的好诗还有好多呢,下面请小朋友全体起立,拿起作业纸,大声地、美美地读出自己写的诗吧――

【点评】对于说话,小学低段肯定不应该是零起点,这种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不是零起点,那么就是一个衔接点,衔接在哪儿呢?案例中要求说话目标达到三点:一是说出云彩变成什么;二是明白变成的事物的动作和模样;三是仿照诗歌的形式说。而幼儿园达到第一个目标就够了。第二、三个目标就是小学低段的生长点了。《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写话是书面表达形式,自然就属于零起点教学。阅读课中的写,正如案例中设计的,要达到三重目标:一是内容要扩展。从大白船、大狮子、胖娃娃等变成小兔、鱼、小狗……二是情感要提升。在通过想象扩展内容后,对风的能干、云彩的有趣理解得更深,对自然界的热爱更进了一步。三是语言要模仿。用课本中诗歌的形式表达,将自己的创作融入诗歌中,学生感觉自己也会写诗了,提高了写诗的兴趣,体会到了努力后的成功感。

“幼小接”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的研究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已两年有余,很多内容值得总结、反思。对使用新的义务教育教材的年级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坚决克服幼儿教学“小学”化,低段教学“高段”化的倾向。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小学教学零起点,零起点……

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课堂教学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教案。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上我用具有儿童色彩的语言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歌词接龙的形式去激发他们的合作能力。以男女声比赛的形式去激发他们得热情。把不同的歌曲编排成不同的舞蹈去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我还开设了小舞台等栏目,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鼓励他们在他人面前表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本学期学校还安排了乐器进课堂这一项教学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口风琴,所以他们必须从基本的开始学起。于是在每节课结束是我都会留十分钟指导学生练习口风琴,首先让他们从最简单的1,2,3,4,5,6,7,开始学起到《小星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哦,十分钟》《只要妈妈露笑脸》由易到难,同学们大部分都能吹2到4首曲子。学期结束时我还对学生的口风琴进行了测试,以便提高他们对口风琴的重视。

为了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上音乐课,我采用多鼓励的方式是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不足之处

对于学生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的。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正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

风娃娃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1、学校概况

我校地处嘉定、普陀、长宁三区交界的真新街道祁连山路口,为人口导入区新建学校。我校学生大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7.9%左右,其蕴涵的社会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经调查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四川、江西、山东、新疆、湖北、北京、吉林、湖南、重庆、广东、黑龙江、甘肃、贵州、山西和河北2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因地制宜,挖掘学校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开展“真新娃娃中国行”的德育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由每个班级研究一个省市,通过收集资料来展示每个省市的地理位置、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发展等,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民族精神实质及内涵。为此,我们确立了“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此项课题研究。

2、概念界定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本内核,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是促使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表现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卓越的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觉悟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族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在当前举国上下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今天,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精辟的论述,深入昭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1月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少先队工作要点》中部署开展了“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的主题活动,提出要深入弘扬和培育十六大提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民族精神代代传”体验教育活动,由此在全国掀起了新世纪民族精神教育的。2005年3月上海市科教党委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包括《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及一系列操作指导性附件,为上海市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明确了总体方向。

目前各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长期以来,上海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华民族已成为学生的主流,他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充满热情和期待,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充满自豪。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昌盛、人才济济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德。自古以来,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熔铸在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它塑造了中国人谦让、宽厚、稳健、含蓄、克己、耐劳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进入21世纪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以及西方的文化侵略,如何有效抵制西方思想的渗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研究本课题的出发点与归结点。

实践意义:青少年学生是十分宝贵的潜在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应用价值:把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学校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育学生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通过研究学生家乡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不同的民族特色、丰富物产、独特方言、民俗特征、文化资源、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板块的“真新娃娃中国行”德育特色主题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两大领域。加强课外活动建设,是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抓手和载体,也是使学生体验和践履民族精神的良好渠道。

本课题着重研究学生家乡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不同的民族特色、丰富物产、独特方言、民俗特征、文化资源、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我校开展的“真新娃娃中国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分为板块的内容:1、了解家乡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2、了解家乡的省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3、了解家乡的特产和民俗风情;4、了解家乡的方言;5、夸夸家乡的变化;6、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7、开展《五湖四海是一家》主题班队会;8、开展热爱家乡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每个省市的地理位置、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发展等进行收集和整理;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构建《真新娃娃中国行》校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重在“行”,我们组织了“真新娃娃中国行”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包容的态度发掘学生潜能,以开放的形式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这也是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途径。

首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发掘学生的“根文化”:我们在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了解家乡的省会、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民俗风情,了解家乡的方言,夸夸家乡的变化,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通过开展《五湖四海》主题班队会,爱家乡征文活动,收集各省市的民族特色、人文历史、名胜古迹、生产生活方式、自然风光等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走进他人的家乡,拓展自己的认知视野,分享了别人生活乐趣。

其次,用开放的形式展示民族多元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成果内容: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五大板块的活动内容----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人物风采、旅游景点、地方经济发展。每个内容我们按时间段开设校本课程,根据年级特点组织探究。

民间游戏---我们让学生围绕民间游戏、家乡游戏、童年游戏进行探究;民间艺术---我们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询问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学校民间艺术兴趣班,从而形成学校民间艺术特色,现在我们正起步于国画、越剧、民族打击乐、陶艺等;人物风采---我们通过学生说说家乡的英雄人物或科学家的故事,让英雄或科学家走进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旅游景点---通过说、找、问,了解家乡的旅游名胜古迹,了解上海的现代化旅游景点;地方经济---通过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让学生从小学本领,长大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

例如:第一阶段我们让学生围绕民间游戏进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们以“小游戏,大思考”开展民族精神课外活动的探究。

1、指导思想

以“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项目为载体,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家庭、学校资源组织开展“小游戏,大思考”民族精神教育课外活动,在“游戏”中传承创新,在游戏中愉悦身心,在游戏中协作互助,在游戏中增进友谊、了解。

2、活动步骤

(1)找回童年家乡游戏: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调查采访,收集家乡的风俗游戏,了解家乡的游戏文化,如:跳皮筋、我们都是木头人、造房子、丢沙包等游戏是几代人、多民族喜闻乐见的游戏。

(2)学玩家乡游戏:参与家乡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快乐。深层次地去了解家乡游戏文化,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该游戏活动的起源、发展,有关的盛会,相关的名人,趣闻轶事等,如:竹竿操、抛花球、老猫打洞、击鼓传球等游戏传递了浓烈的乡情。

(3)创编特色游戏:在找、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创游戏来强身健体、丰富校园生活、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如具有时代、时尚气息的游戏项目:呼拉圈、溜溜球、齐心协力、24点等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

(4)展示交流传播游戏:在全员参与的游戏节活动中,产生了一批简单易学、民族特色明显、学生喜欢的游戏项目,学校搭建了各种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使好游戏得以广泛传播,《游戏千千结》这本小册子便是学校游戏文化、民族文化的一个积淀。

(5)科学合理地利用游戏:游戏成为学校倡导的一种文明休闲方式和科学学习方式,课间学生玩玩小游戏开心开心,课内做做小游戏放松放松,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甚至被引进活动课、体育课、音乐课。

3、活动成效

(1)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和理解:游戏具有“玩”的特性,而玩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通过民族游戏节活动,师生间、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对于小学生而言,文化的认同,游戏是最好的桥梁,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2)成为学生文明生活的载体:游戏具有多功能性,它能娱乐、休闲、养心、健体、育人,在学校积极倡导下,它以一种文明的生活、休闲方式在校园内外得以发展,成为学生快乐童年一部分。

(3)让学生懂得讲规则、善合作:游戏最讲究的是规则与合作,游戏中孩子们谋幸福、求平衡,人生的第一步从小小游戏开始。

通过游戏节的尝试,通过教材的编写,让我们每一个“真新娃娃”在“中国行”的过程中认识中国的民族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形成学生的文化认同、提高学生的公民人格素养。

五.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两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初步形成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以来,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把每年9月定为民族精神教育月,利用开学第一个升旗仪式,进行“真新娃娃中国行!”活动宣传,通过少先队发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议,号召全体队员积极参加“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委会,把我校的德育主题活动告之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支持。除此之外,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力求达到“绿化、净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力求“人文化、信息化、规范化”,教学大楼楼梯、大厅里的“真新娃娃中国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主题鲜明、醒目,橱窗内布置的爱国为核心的三风建设标语、布置各省市地理风貌简介、名人字画、双语情景为主无不体现了浓浓的爱国风、民族风。

2、办学特色正在凸现

在“真新娃娃中国行”系列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校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这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现在学校开设了以下特色课程:(1)中国国画: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在低年级里开设“中国国画”课程,让学生了解国画的简单内涵,初步掌握国画绘画的技能。在其他年级开设“中国国画”兴趣班,让学生了解国画的精髓,不仅掌握国画绘画技能,而且发挥他们的天赋,参与各级各类的中国国画比赛。(2)民族打击乐:与真新文化馆牵手,成立学校“民族打击乐”团,有三年级学生组成;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技能指导,每周一次;平时利用中午时间,有音乐老师组织培训,强化专家的指导动作和节奏。(3)“小百花”越剧:根据生源特殊性,从中国戏剧中选择越剧,结合现有师资和社区资源,成立“小百花”越剧团;在中年级中开设越剧课程,让学生基本了解越剧的起源、流派、名曲等,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一些经典越剧曲目;同时我们还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逐步形成学校越剧特色。

3、教师心态有所调整

“真新娃娃中国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在教育被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对生源的抱怨、对学业成绩的片面追求产生的一些消极心态逐步有所调整。“真新娃娃中国行”不但让我们的教师看到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可爱、淳朴的一面,还了解他们“根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站在大局和公平的角度,我们有责任给予真新娃娃更好的教育。

4、学生发展积极向上

“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包容、温馨、和谐的校园,通过学生一系列的主体性活动,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真正成为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好娃娃。学校按学生出生地组成若干“家乡考察组”,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通过上网查找、课外阅读、调查采访,把全国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特点、人文习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收集起来,利用班会课、午会课、主题队会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真新娃娃们除了认识自己的家乡外,还认识其它省市的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变化等情况,唤起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我家乡的民族英雄事迹”故事会、广播“三分钟方言对对碰”、地方歌舞表演文艺活动、与家乡的小朋友通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民族精神教育的题材,而且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真新娃娃中国行》主题教育活动现在已延伸进家庭、进社区,教师节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老师您辛苦了”主题实践活动;重阳节我们组织舞蹈组学生进入社区为老人们载歌载舞表演地方舞蹈;双拥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真光消防中队”,开展学做小军人、慰问官兵活动,“真新娃娃中国行”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知名度。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和设想

开展《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我们刚刚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一些思考和做法还不够成熟,在以后的探索中,我们觉得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并加以研究的:

1、结合学校发展规划,主题教育活动需进一步准确定位

学校在未来的探索实践中,要依据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和办学思路作一些调整,鉴于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立足与本地教育的学校,《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也因定位于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我们在教育活动内容,要加强上海本土文化和特色的扩容,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真新娃娃更多的了解上海,接受上海,在上海都市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好少年。

2、学校需建立主体参与,整体实施学校德育体系下的民族精神教育框架

《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是学校大德育体系下的一个专题性教育活动,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各组织间的整合、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整合,以形成合力、增强实效。

3、理性思考并处理好课程之间的关系

学校设想把《真新娃娃中国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与二期课改的探究型课程开发结合起来,这一实践涉及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涉及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学校还需作慎重考虑和多方咨询,力求科学合理。

相关期刊更多

法国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

青春岁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河北省委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