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察日记种大蒜

观察日记种大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观察日记种大蒜

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第1篇

9月2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把六瓣大蒜种到花盆里,每天浇一次水,希望它们早点发芽。四天后,我回到家里,发现有一瓣已经发芽,我兴奋极了。没想到第五天又有一瓣发了芽,长得比第一棵蒜苗还要高!以后的接连几天惊喜不断,到10月1号,所有的大蒜都从主茎底部又长出了一点儿芽,就像一个个胜利者的手势,在相互诉说着出土后的喜悦。

【名师点睛】

小作者观察细致,基本上能写出大蒜的发芽过程,这是成功之处。但在表达中,仍有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方,如“今天”能写出以后的“每一天”“四天后”“接连几天”的日记;四天不在家,可每天还能为蒜浇水;后出的苗比先出的苗高;一头蒜长两个芽……所以,我们叙事时一定要注意合情合理。只有这样,习作才可信可读。

【升格佳作】

种 大 蒜

湖北省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三年级 金朝阳

9月2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把妈妈刚买回来的大蒜掰成一瓣一瓣,拿了个盆子在里面装满了土,然后把六瓣大蒜均匀地插下去,浇上水,希望它们早点发芽。

9月28日 星期三 晴

我每天给大蒜浇一次水。算算也有四天了吧,我放学回家,发现六个蒜瓣中的一个已经长出了一点儿绿色的小芽。我兴奋极了,于是拿来铲子仔细地给蒜苗培土、浇水,希望它快快长大。

9月29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是第五天了,又有一个蒜瓣发芽了,长得比第一棵蒜苗还要粗壮,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插云天。我迫不及待地跑去告诉爸爸:“我种的大蒜已经发芽了,而且一棵比一棵胖!”爸爸笑着说:“真的吗?你真了不起,恭喜呀!”

10月1日 星期六 晴

接连的几天惊喜不断,不是这个发芽了,就是那个出苗了。我天天放学后给它们晒太阳,没想到今天所有的大蒜苗都出齐了,而且长出了尖尖的叶片,全是嫩嫩的,绿绿的,像一个个胜利者的手势,在相互诉说着出土后的喜悦。

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第2篇

山东邹平县码头镇广田小学

四・1班 朱梦杰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雨转晴

今天大雨过后,我做完作业,便起身到门外去弄些泥土,准备用来种大蒜,写观察日记。来到路旁,我忽然发现花坛里有几只蚯蚓,正挪动着柔软的身躯慢慢爬行,这一下子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走近它们,仔细观察:只见蚯蚓的身体是暗红色的,很像一根细长的圆柱形管子,用手一摸,软软的,滑滑的,还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

蚯蚓爬的时候特有趣,它的身子能够伸缩。伸长的时候两头是尖尖的,缩短的时候两头是圆圆的。它身体的前半段先向前爬,接着后面的一段再慢慢向前推动,一边爬一边嘴里不断地吐口水,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痕迹。我心想:嘿,这些小家伙真有趣,不如和它们玩个游戏吧!我找来一根小木棒,挡在一条蚯蚓的面前。那条蚯蚓好像看见了,使劲钻进了松软的泥土里。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了小脑袋。令我没想到的是,它竟然@到木棒后面去了。我心想:蚯蚓干吗不直接绕过木棒呢?反而钻进土里再爬出来,这多费劲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再试一次吧!我又找了一块小木块,立在蚯蚓的面前,可这回蚯蚓不躲了,径直朝木块爬去,撞到木块后它又折回去了。我更纳闷了:难道它是闭着眼睛走路的?那它是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

为了进一步观察它们,我又拿来了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和一瓣味道浓重的蒜头。我把玩具放在左边,把蒜头放在右边,放好后,便蹲在一旁细细观察。只见蚯蚓向前爬了几步,然后停住了,把头向左右转了转,最后向蒜头那里爬去。难道蚯蚓没有眼睛,是靠嗅觉来辨别方向的?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答案果然和我想的一样:由于蚯蚓长期生活在地底下,眼睛早已经退化了,它是靠自己灵敏的嗅觉辨别方向的。

多么有趣的蚯蚓,多么神奇的生物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长大后去探索神奇的科学世界。

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要’转化为愿望时,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火花,形成积极的追求。”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常常喜欢在墙壁上,教室的黑板上写写画画。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表白”的早期行为。这种“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又是儿童时早期作文的一条心理规律。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低年级儿童作文的这一心理特点,了解他们作文的心理效应,科学地进行早期作文教学,注意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在生活中借日记,促进学生语言积累 

日记是观察的“竞技场”,是练笔的“跑马场”,较之作文日记本身更具有独有的优势:一方面,日记将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等,择其要者,写下来;另一方面,日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最具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日记能较直接、较明显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从三年级语文教学开始,我就鼓励和指导学生写日记,写身边的事,写真情实感。在指导他们写日记的时候,我曾叫他们去观察小动物,观察自己种的大蒜,甚至鼓励他们去养蚕,在他们与这些事物接触的同时指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记进他们的日记里面,而且对于他一些独到的看法或者疑问,我还组织他们去讨论、查阅资料,培养他们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写出来的都是他们的深刻体会,内容自然就真实生动许多。 

三、加强造句训练,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以后,不能说作文教学就一劳永逸了,因为中低年级学生的词汇积累非常少,他们通常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他们的意思,增加他们的词汇量是刻不容缓的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在三年级下学期我就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背一些古诗文上的好词佳句,不能理解的再解释给他们最终让他们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如我在讲到“什么的天空”时,让他们想象前面可以加一些什么词来修饰,在竞争的情境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纷纷组出许多精彩而恰如其分的短语。在指导造句训练中,扶放结合,利用学生童真的幻想,同时指导学生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把句子造得生动,充满想象,富有新意,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目的。 

四、注重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创造能力 

看图说话写话是低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形式,是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必需的基础训练阶段。看图作文中,画面上的人物和景物都是静止不动的,要把景写得逼真动人,把人写的有血有肉,必须通过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才能构成完整的故事。只有想象的细致入微,新颖别致,内容才能丰富。对于低年级的看图说、写,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即是在仔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围绕图中人物的动态、神态、表情展开联想。想象图中没有画出来的事物,如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可见,指导好学生看图说话写话,能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促进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生写好作文绝非是一日之勞,它必然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阶段性和连贯性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词句的训练到段落的训练,呈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在一年级阶段,应重点抓词句的训练,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写句子。在二年级逐步由句子训练转为段落训练。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选择词串来写话,再把词串连成一段话。 

六、作文的讲评重在鼓励 

作文评讲的目的,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词的艺术的热爱,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他所提倡的评讲方法很独特:教师首先把学生作文里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用得好的语句以及独到的观察和见解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表情的朗读。要通过声调来表现小作者们真实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意在表扬和提倡。三言两语甚至理不通的作文里,也许就有可取之处,也要加以表扬。 

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优化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容易使学生觉得学习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鉴于此,依据新课程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呢?

一、多样性作业,改变作业的“形式单一”

传统作业模式形式单一,学生只是一味地完成任务,根本对此类作业提不起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布置的作业要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提倡多样性作业,如:可与游戏、绘画等形式巧妙结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一)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例如:小孩对玩扑克很感兴趣,于是我在教学完10的分与合后,就让学生玩扑克游戏“凑10”,即:一人出牌后,另一人要使自己出的牌与他相加为10就获胜。这个游戏可以几个同学一起比赛,也可以跟家长比赛,看谁出的又对又快。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体验到了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二)绘画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增进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数学本身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数学知识。如在三年级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后我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然后在班级里展览。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另一方面,感受到图形的内在美,并体会到 “创造”美的愉悦。

二、生活性作业,跳出作业的“纸上谈兵”

数学作业如果脱离实际,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多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考虑到学生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不少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还有毫米。于是,我便让学生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数学活动:种大蒜,并撰写数学日记。同学们的实验方法可多啦!有的用水,有的用土壤;有的种一盆,有的种两盆,…… 大家怀着希望种下了大蒜种子,并每天观察,测量,记录,很多同学还记了数学日记。有同学在数学日记中写道:一回到家,我就去看我种的大蒜。有的已经发芽了,我用尺量了一下,最长的芽已经7毫米了。有的才裂开了一条缝,嫩芽正准备偷偷地钻出来。还有的一点变化也没有,好像还在“冬眠”呢!几天不见,它们的变化可真大呀!这样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作业既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孩子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三、层次性作业,避免作业的“一刀切”

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不够吃”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来布置作业,让基础差的学生不仅有收获,而且有发展;成绩好的学生不仅有发展,而且有兴趣。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个“作业超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

如:在教学完三角形面积后,教师可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把作业设计为A、B、C 三个层次。A、一个三角形底5分米,高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B、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4平方米,底是7米,它的高是( )米?C、一个三角形底是8米,高是5米,如果底不变,高增加3米,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再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A、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 米,宽4 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C、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 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通过这些层次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实际能力选择,自觉检查其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还可以激励其在达标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攀登,进而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四、开放性作业,打破作业的“思维定式”

传统作业是制造标准件的工具,它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任何数学题,它都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适量的条件、惟一的答案、相对程式化的数量关系等。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问题拥有的条件是恰好的,问题的答案有时也并不惟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改造封闭性练习,设计“开放性作业”,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教师可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一间房长4米、宽3米,现在有20×20厘米(每块2元)、30×20厘米(每块2.5元)、30×30厘米(每块3元)、40×40厘米(每块18元)、50×50厘米(每块12元)五种地砖供你选择,请你设计铺设方案。你设计的方案买地砖需要多少元钱?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方案。有的学生设计了最省钱的方案;有的学生根据房间大小,设计了不浪费材料的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根据地砖质量的不同来确定方案;还有学生提出根据各人爱好不同,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方案。

再比如:在学生学习完“认识角”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一般,学生理所当然的会觉得“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三个角”,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去“剪一剪,数一数”。通过动手操作以后,学生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一种情况,由于已知“剪掉一个角”,但没有限制如何剪,所以必须对这个已知条件中的“剪法”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否则,不假思索地顺口答出“还剩3个角”,答案就不全面了。由于剪掉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有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剪法(图中阴影部分为剪掉的角),所以,可能还有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这样的开放性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定势思维的局限。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给学生一片崭新、辽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数学作业绽放无限精彩,从而使学生快乐做作业,快乐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案例专题研究[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观察日记种大蒜范文第5篇

由于工作关系,我问过几位同学“你了解太空育种吗?”同学们回答说:“植物的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西瓜长得又大又甜,粮食能丰产,鱼卵上天后鱼长得个大,肉好吃……”好像种子到太空洗礼一次,就像舞台上魔术大变活人一样,老头进去出来就成美女了!种子回到地面就可称王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太空育种是科学不是魔术,是集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业育种技术等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20世纪农业科学领域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3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可以用于搭载太空种子进行科学实验,中国在太空育种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什么是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作物的种子或试管种苗用航天器(返回式卫星、飞船、航天飞机)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独特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即高真空、宇宙磁场、高能离子辐射、高洁净、无菌的诱变环境,使作物种子产生变异。当航天器返回地球后,通过农业育种技术选育出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是使作物种子、试管苗在太空诱导环境中,经过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种子的基因变异。亿万年来,地球上的生物形态、生理与进化始终受地球重力环境的制约,当进入太空失重状态,同时又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作用等,使其可以获得地面上难以产生的基因变异。这里笔者要向青少年朋友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种子都产生变异,而是只有极少数的种子产生了变异,不同种子中大约只会有0.03%?0.5%产生变异。这是因为生物亿万年形成的牢固基因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改变的,大多数种子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当然还有一小部分适应不了太空环境而死亡了。即便是产生变异的那部分也是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其中有的会向人们需要的反方向产生变异,你想让它长果实它却长了根,或是味道使人接受不了,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向人所需要的正方向变异。怎样将这些向人需要的方向变异的种子挑选出来,这是太空育种的关键一步,一般都会有长达4?5年的育种过程。这样在天上经过洗礼的种子才能成“仙”。这个过程是一项非常艰苦且需要万分仔细的工作。从太空回来的第1代种子从种到成熟需要对每一株作物的生长情况作观察登记,记录同样条件下实验地块和对比地块土壤、施肥、打药、灌溉、耕作、管理等情况,2个地块同等对待。第1年大部分性状没有什么改变,对于极少数出现向人们希望方向变异的植株种子进行2代、3代培育选优,当第4代出现稳定植株的作物种子经过专家鉴定后才能称谓“太空种子”。

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相对较多、变幅大、稳定快、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力强等诸多特点。变异率是普通诱变育种的3?4倍,育种时间一般能从8年缩短到4年左右。

?我国太空育种成果简述

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了10多次种子搭载,有1 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到过太空。

由于生物种子体积小、携带方便,便于在航天器中搭载,因此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有较大选择空间。我国已经太空搭载过的种子中,粮食作物类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绿豆、豌豆、高粱等;蔬菜类有青椒、辣椒、西红柿、黄瓜、甜菜、茄子、萝卜、绿菜花等;经济作物类有棉花、烟草、薰衣草等;花卉类有万寿菊、三色堇、龙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药类有黄芪、甘草、虫草等;树木种子有油松、白皮松、石刁柏、珙桐等;草类有木樨、草坪种子等。

我国经过多年的太空育种工程,培育出了一批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例如:水稻经过太空育种选育出了植株高、分蘖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抗病力强的性状变异,可增产20%,单季亩产400?600 kg,最高可达750 kg。太空小麦培育出了矮秆、早熟、抗倒伏、抗病害的丰产类型,可增产15%左右。太空青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单果重350?600 g,单季亩产3 500?4 000 kg,最高可达5 000 kg,比普通青椒增产20%?30%。太空黄瓜藤壮瓜大、瓜多,单果重850?1 100 g,抗病力强,特别是雌花开得非常多,是地面种子的1.5倍;只是皮厚了点,但瓜肉非常适口、汁多肉嫩。太空樱桃西红柿丰产、含糖量高出13%,比常规西红柿增产15%?23.3%。太空搭载的蜀葵、矮牵牛、鸡冠花、麦秆菊、万寿菊等也都表现出了花多、花色变异大、花期长等特点。万寿期竟延长到6个月以上。上天“修炼”过的一头大蒜能长到近250 g……

总之,太空育种工程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可用耕地只占国土面积1/3的大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国家的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所以必须科学种田,航天育种是一条重要出路。

?太空育种的安全性问题

?我国青少年参与的太空育种实验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参与太空实验成为可能。1999年,由北京景山学校4年级学生提出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的实验方案,其目的是研究蚕卵、蚕幼虫、成虫等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循环现象。当年,该方案在众多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入选美国NASA空间生物技术研究项目,并搭载2003年1月发射升空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在太空中蚕宝宝逐步适应了太空失重环境有的结了茧,而其中有1条蚕没有抓牢飘浮了,无法吐丝作茧而死亡。但实验进入关键阶段成果即将展现时,哥伦比亚号在返回途中爆炸失事,致实验无果而终。

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决定利用我国第22颗返回式卫星完成同学们的实验。2005年,经历了18天太空洗礼的蚕宝宝顺利返回地球。实验证明了蚕是可以适应失重环境的。2011年,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了“开启天宫的梦想”活动,上海闵行3中高中2年级学生苏烨、王汇盛、严鑫崽同学设计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探究”方案在“探梦天宫”青少年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的3 000多件方案中拔得头筹。2012年,珙桐、普陀鹅耳枥、望天树、大树杜鹃4种木本植物种子,乘神舟9号飞船完成了在太空13天的洗礼。现在学校在教学楼顶造了一座阳光大棚并在校园里辟出了一块试验园地,为这些濒临灭绝的“客人”建起了1座“诺亚方舟”。学校会像接力赛一样用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精心养护这些尊贵的“朋友”。相信同学们会和这些小苗一起成长,必将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树木在校园、在祖国大地上成林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