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夏的习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涵;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60-03
【作者简介】尤小平,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一、教案改革的缘由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可分为两类,一是“怎么教”的教案,二是“教或学什么”的学案。学案关注内容即学什么,不太关注目标或呈现方式,也不太关注评价。因而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常可以发现有这样两类教师:一类教师比较倾向关注自己“怎么教”,在信息传递或呈现方式上,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丰富了“教”的内涵;第二类教师倾向关注“教或学什么”即内容,竭尽自己之能事,只关注了学习信息轰炸式的输入,至于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状况几乎无法顾及。当下改良的“学案”或“导学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但浅层学习、虚假学习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学中学生立场的中心地位得不到真正落实。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案必须摒弃教师立场、内容立场,转为基于学生立场。
基于以上的观察与思考,为了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不足,学校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团队的理论支持,提出了大胆的改革设想,从改革教案入手,把变革后的教案称为“学历案”,期望“学历案”实现四大功能的转变,即实现由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实现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二、学历案的内涵和结构
“学历案”是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基于学生立场,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与知识的专业方案。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包括:学习主题/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体现以一个主题的学习为单位,以“何以学会”为中心,以形成性评价为指引,分解目标达成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或有指导的学习提供清晰的“脚手架”(见表1)。它是教师设计的、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用的文本,是一种学校课程计划、学习的认知地图、可重复使用的学习档案,是师生、生生、师师互动的载体,也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依据。
三、学历案的特征
特征一:体现了课程理念。
学历案围绕一个主题(单元),以系统思考为统筹,把评价作为切入点,以学生发展为最高目标,从整体上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使用的文本。学历案的内容体系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的四个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由于单元或主题或课时是最小的学习单位,是课程“细胞”,因此,学历案也可称之为“微课程”,它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的元素。
特征二:体现了学生立场。
李希贵说:有学生立场才有真正的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教师站在自身立场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而对学生差、起点、经验、兴趣、感受、储备、需要、智慧等考虑不够。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目标设定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最近发展区,班级学习必须承认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学历案的设计则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弱化教师强权,置学生立场为所有教学行为的原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把学生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关注“差”和“异”的存在,从学生实际出发恰是学历案的核心理念之一。
特征三: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从应然的“目的”走向实然的“目标”。这是课程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出现的标志,是课程走向专业化的第一步。课程成为一种专业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于评价,即我们何以知道预设的目标已经达成,何以清晰地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所有单一或点状的思考都不是课程思维,而是通常说的教学思维。由于学历案的设计体现了课程的理念,学历案自然已置于课程视域。特别是学历案在编制的次序上与传统的教案、学案有重大变化,首先设定学习目标,将评价任务设计前置到教学过程设计,因而“教―学―评”一致性根本就不是问题。
特征四:促进深度学习。
20世纪50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开展了一系列对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在1976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1]一文中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将学习者分为深度水平加工者和浅层水平加工者,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这两个相对的概念。2005年黎加厚教授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提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2]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当下对深度学习已形成的共识包括:深度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注重学与教、创设学习环境、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的重要性。[3]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如果实现了深度学习,那才是真正学会了。如何理解从“教了”到“学会”的学理问题?从课堂信息传递来看,从教到学是第一次信息转换,从学到学会是第二次信息转换。经过两次信息转换,学生才能学会。[4]只关注第一次,不关注第二次,学生是难以学会的。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复杂、更重要。第一次转换是信息的人际转换,即从教师到学生。第二次转换是信息的自我转换,即学生对信息的精加工,如将新接收到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便于及时提取;从单个新学的概念同化到原有的概念网中,使之结构化;将两个及以上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识。基于学历案的课堂能较好地实现二次转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特征五:为翻转课堂奠基。
“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倒了个,改变了自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课堂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则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学历案文本的栏目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差异,能为不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又能为同伴间交流提供对话平台,为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师生互动载体,为实现信息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的层次性、自主性、多样性,因而为翻转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语:当下,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量存在,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相比传统的教案、学案,学历案不是对前两者的全盘否定,它P注教什么、学什么,更强调从学生立场设计学习过程及何以学会了。自主或社会建构的过程让学习过程“看得见”;知识条件化、情境化、结构化的学习过程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说中学、做中学、教中学、悟中学让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自我指导与管理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Marton F, 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s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
[2]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民俗文化学角度看,它属于民俗禁忌的一种。在社会风俗的影响下,女性独特的生理现象一直被作为一种文化隐讳,由此产生的生理委婉语不断流变,折射出了不同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
女性;生理委婉语;民俗文化
从古到今,女性生理现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古有“月水”“月事”“月信”“经水”“天癸”“桃花癸水”“月露”“姅”“见红”“汛”“红铅”等,其中一些隐语甚至还被赋予了文雅色彩,如“月客”“天癸”“月露”“桃花癸水”等。现代汉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委婉语,如“大姨妈”“例假”“好朋友”“日本国旗”“倒霉了”“来喜”“骑马”“身上来”“客人来”“不干净”等。本文对女性的生理委婉语进行初步探讨。
一、“月”“经”二字的由来推断
《汉语大词典》对“月经”一词的解释为: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经期约3~5天,通常4周至1月1次,故名。又名月水、月事、月信。一般女子从十三四岁起行经,到45~50岁经止。亦指行经期流出的经血[1]。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云:“﹝释名﹞:月经、天癸、红铅。时珍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2]从构词理据上看,“月经”的命名可以从构词语素上找到直接关系。关于“月”,一方面《周易•系辞》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周易》卷八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3]月,素有“太阴”之称,被认为是群阴之本,故多用来形容女子及与女子相关的事物。这是道家的阴阳学说为男女两性作的定位。另一方面,古代历法以月作为计时单位,并分为“朔、弦、望、晦”。《尚书》云:“二曰月,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纪一月也”[4]。可见计时单位“月”与这一生理现象出现的时间频率很相似。所以,在月经隐语中许多称谓都是由“月”字构成的。
《说文》最早收释“经”字。《说文•糸部》云:“经,织从丝也。从糸,巠声。”[5]可见,“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机上纵向绷紧的丝线,后引申为中医学术语“人体的经络、经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6]天癸、太冲脉、任脉即为经脉。可见,在古人眼里,这些经脉的盛衰与这一特殊生理现象密切相关。其次,与女性的社会分工定位有一定关联。我国的封建时代是一个农耕文明占主流的时代,“男耕女织”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概况。《诗•大雅•瞻卬》云:“妇无公事,休其蚕织”[7]。妇女长期从事纺织,以织布机上的经线代指与女子相关之事物。与之相应形成了“男外女内”的男女社会分工。女性一直处于“男外女内”之“女内”的位置上,大多数情况下女子长期从事分担家庭经济负担的方式是靠在家“织”也。故“经”字的选用当与古人的医学认知及女性社会分工相关。“月经”这一称谓被沿用至今,不属于委婉语范畴,在当代作为这一生理现象的科学称谓。较之于其他称谓,这个称谓更能贴近该现象的特质,更能为大众心理所接受。
二、古代民间常用的生理委婉语
在封建时代,有贵族士大夫和布衣百姓之别,不可否认,后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前者,而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这势必使委婉语通俗化。俗文化在民众之中影响很大,且由于其传播具有广泛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导致女性生理现象委婉语数量众多。
(一)月水“月经”之所以称“月水”,应该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月球运动引发的潮汐与之相似,每月一潮一汐只有几日。《本草纲目•人部•妇人月水》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复有变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谓逆行……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2]另一方面,水与人类的孕育密切相关,古人已有一定的认识。《管子•水地》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这一生理特征无疑是性的象征,即女子的生育能力。《医经原理》说:“气盛脉通,故月事下而有子”,行经期间所分泌之物呈血水状,故曰“月水”。该词很早就出现了,如《博物志》卷二云:“涂毒药于镝锋,中人即死。其俗誓不以此药治语人。治之,饮妇人月水及粪汁,时有差者”。
(二)月信(月事)根据定期性,“月经”又称“月信”。“月信”之“信”证实古人已对女性月经规律有一定的认识,每月出现的日子总是如期而至,如潮有信。(《本草纲目•人部•妇人月水》)汤显祖的《南柯记•偶见》亦云:“[老]咳,俺去不得。俺真是个信女,把水月观音倒做了。[小旦]怎么说?[老]月信来了。”女性的生理期一般每月一次,也称“月事”。该词出现很早,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岁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说:“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一见也。”[6]
(三)汛由于女子的生理期又称“汛期”,所以又称“月经”为“汛”。《辞源》释义为:有季节性的涨水,后来多用潮汛称之。又转称妇女月经为汛[8]。《汉语大词典》可能是考虑该义的隐讳问题,故未收录该义。汛为天地之流,人为乾坤之精,以汛之规律来隐喻月经,同是天地造化之物,以彼喻此,不分高低,暗含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
(四)姅“月经”也可称“姅”。《说文•女部》说:“姅,妇人污也。”段玉裁注:“谓月事及免身及伤孕皆是也。《广韵》曰:‘姅,伤孕也’。”[5]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庚娘》云:“既暮,曳女求欢。女托体姅,王乃就妇宿”,“姅”,乃取此意。许慎用“污也”来解释女子月经诸事,表现出男性对女性生理现象的偏见。段玉裁指出“姅”即“月事”,也就是“月经”。同时,“月经”也可婉称为“姅变”,因为“姅”是一种变化,由干净到肮脏再到干净的过程。清代褚人穫的《坚瓠三集•月事》曰:“陈眉公《群碎录》云:‘姅变,妇人有污也;姅变,月事也’。”《汉律》又曰:“见姅变不得侍祠。”作为古人重大生产生活事件的祭祀活动明令禁止处于生理期的女性参加,并以国家的法律来限制处于生理期的女性,直至现代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仍然有此习俗,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得参与重大活动,不得进寺庙等。古往今来,上至庙堂,下至民间仍然存在对女性生理期的错误认识和盲目排斥。
(五)见红由于《汉语大词典》对“红”的其中一项释义为“血的婉辞”[1],因此“见红”通俗来说就是指女性有血流出。多指流出的血迹,在一些地区也代指女性月经。无疑“红”是对“血”的婉称,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范围内,对“血”等具有死亡意味的生理指涉几乎都采用了委婉语的称谓,而避免了直接指称,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与此同时,这类称谓虽通俗易懂,但隐语的程度较低。
(六)身上“月经”也称“身上”。“身”代指妊娠,“身上”代指月经当出于类似考虑,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冯梦龙收集的一首民谣《身上来》云:“年当悔,月当灾,撞着了情郎正遇巧身上来。郎做了巡检司门前个朱红棍,姐做了池里鲜鱼穿子腮。”现在四川不少地方女性也称月经为“身上”,“月经来”就说成“身上来”或“身上来了”。以上多数委婉语称谓至今仍能为民众所理解,其词义变化较小,从侧面体现出了民俗文化传承的延续性,而这些委婉语能保留的根本原因在于词义的高度通俗化。如上述“月水”“月信”“汛”皆以水暗指生理现象的流状物,“见红”则通过二者在色彩上的相似性立说,既贴切又通俗易懂。通俗词的运用既满足了社会文化对生理避讳的需要,又降低了民众对艰深语的把握难度,使得通俗委婉语的传播范围大、使用频率高。此外,较为常见的还有“经月”“经水”等名,在此不再赘述。
三、带有审美意味的生理委婉语
庞大的民众基础决定了对生理期称谓的通俗化。在传统的含蓄民族心理影响下,古月经隐语符合民众对于“性”的心理接受要求。在此基础上,也衍生出一些对生理现象的审美称谓,既体现了古人对“性”的审美认识,又在某种程度上烙下了男权思想的印迹。
(一)月月红“月月红”本是一种蔷薇科花类,其色多为红色,花期较长,故以“月月红”指代该花。该词成为月事的别称,跟其色泽与花期的特征相符合。另外,我国素有以花喻人的传统,尽管花亦可指代男子之品性,但以花比喻女子则更为多见,如《五代诗话》卷五云:“前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花多娇弱,女子亦然。可见,以“月月红”来隐喻生理现象十分妥贴。“月月红”之自然特征与月事特征相似,而且以花之娇美比喻女子,隐喻妥帖,既含蓄又体现了美感。
(二)天癸(癸水)“天癸”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在男则为“精”的别称,如《黄帝内经•太素》云:“天癸,精气也”。人们又用“天癸”专指女子月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提到女子14岁“天癸至”“女子月事以下”[6]。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云:“屯田郎中张諲妻,年四十而天癸不至,温叟察其脉曰:‘明年血清乃死。’既而果死。”清代和邦额的《夜谭随录•梨花》又云:“怪底守身如处子!且十八九岁,天癸未至。今若此,复何疑哉!”女子月经为何称“天癸”呢?“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五行中属阴水。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后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癸水”也可隐指月事,五代南唐已经出现,如张泌的《妆楼记•红潮》云:“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又如沈起凤的《谐铎•捣鬼夫人》云:“自与君春风一度,癸水不复来,倘旦晚临蓐,安得复归仙籍?”如上所述,“癸”是十天干的末支,《易经》预测中其五行属“阴”“水”,在道家阴阳学说里将女性定位为阴的代表。《周易》卷七云:“坤道成女。”《周易》卷八云:“坤,阴物也。”故“癸水”又可理解为“阴之水”,进一步可推测其代指生理现象[3]。
(三)桃花癸水“桃花癸水”一词在五代南唐已经出现,如张泌的《妆楼记•红潮》云:“红潮,谓桃花癸水也,又名入月”。“红潮”“入月”与“桃花癸水”都是对生理期的婉称。“桃花”既指代年轻女子如桃娇媚,又指桃果实繁多,比喻多子多福,生理现象本身就带有性的象征,可见,以此命名是希冀女性为家族绵延子嗣,体现了血缘文化在封建时代占有重要地位。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7]这是女子出嫁时的唱词,赞美了女子的美貌,也表示对其婚姻的祝福(多子)。再者,生理期所流出的分泌物呈暗红色。在中华民族的颜色文化中,“红”象征喜庆、吉祥,亦形容女子之貌美,如“红颜”一词。而分泌物之红契合了中华民族对于“红”的喜爱,而桃花色为粉红,与“癸水”之色相似,又多了几分美感,颇具文雅色彩。在以上的“天癸”“癸水”“桃花癸水”三词中皆出现了“癸”字,其选用体现了古人关于五行阴阳说的智慧,五行间相生相克,包含了事物的运动和转化。“癸”属“水”,而“水”又处太阴之极,太阴过甚则需太阳弥合,从而达到中正平衡。用太阴之“癸”指代月事相关事项,以朴素的哲学思想隐讳地指称生理事宜,是古人对于生理、性别指涉的思考。因此,形成了后世关于女性属阴、属水的民间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审美隐讳文化。
四、新时代的委婉语
现当代,对生理现象的称谓依旧采用委婉语,“月经”一词依旧是公众语境的禁忌,即使是女性之间也很少直呼“月经”其名,这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含蓄民族心理密不可分。尽管如此,在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男女权利趋于平等的现当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指称这一现象,比如生理期间的感受、使用产品的特征及调侃、娱乐等方面。
(一)大姨妈(姑妈)为什么将月经别称为“大姨妈”有许多的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是:正常的女性生理期为3~7日,期间大多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且有诸多的不便,如忌口、忌冷、忌性事等,心情烦闷。正如亲戚“大姨妈”到家中做客几日,而接待女性长辈须谨慎周全,十分繁琐,使人心情烦闷,与月事间需小心照顾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故称“大姨妈”。另一说是因为香港电影中称月经为“大姨妈”而得到推广。而类似的“姑妈”一词大致与“大姨妈”同义,故也被用来代指生理期。“大姨妈”“姑妈”等称谓在当代女性话语中的使用十分频繁,折射出女性在生理期间的不适感受,又颇带调侃之意,是新时代女性委婉表达自己感受的独特方式。
(二)例假“例假”一词,顾名思义,意为“例行请假”,《汉语大词典》已收录,但未举文献例证。2010年凤凰网转自《江门日报》的名为《女知青追忆知青岁月:来了例假照样在冷水里劳动》的文章中写到:“女知青们来了例假,都不好意思说,照样把双腿插在刺骨的冷水里,默默地忍着,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看到女知青们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向组织“例行请假”,若当下女性遇上行经期间下冷水的情况,想必就会向相关单位履行请假手续了。上文说到在封建时代,社会对于两性分工的定位是“男外女内”,在这种分工模式下,女子在家庭中的活动相对较多。在现当代,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和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女性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而女性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在每月行经期间特别需要休息调整,在必要时向工作单位“请假”,故称“例假”。这一称谓体现了现当代女性在社会分工上与古代女性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现当女性在参与社会工作上的地位提升。尽管各行业中还存在着性别歧视,但较之古代女性,现当代女性确实有了更多的“人身自由”。虽有“例行请假”这一说,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是被忽略了,女性在先天的特殊生理状况下依旧需要坚持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社会对女性关爱的一种缺失,也是“男女平等”口号下的不平等。
(三)好朋友“好朋友”称谓如上“大姨妈”的称谓,有个“朋友”总是每月定时来看望自己,故而“好”。“好朋友”的使用范围不及“大姨妈”广泛。若把“好朋友”中的前两字的部首拆开,最后一字换为另一同音字“有”则为“女子月月有”,是古汉语“合文”现象及谐音文化在当代的运用。“好朋友”称谓较为广泛地运用于青年女子之中,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以及商业产品———卫生巾的使用(卫生巾发明之前使用月事条),大大降低了女性生理期间的不便,以“好”相称,故可瞥见女性面对生理期不适的从容。
(四)日本国旗说到这个别称需要先了解卫生巾这个月事专用物。卫生巾是用来吸收女性生理期所排出的分泌物,主要的材质为棉状纸浆和高分子吸收体。众所周知,日本国旗为白底旗帜加圆形红日,与女性行经留在卫生巾上的“下白上红”有相似之处。这一称谓在一些高校和部分网络用语中比较流行。“经血”在中国乃至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认为是“污秽”“不洁之物”,故这一称谓本身意不在指称月经本身,而是带有民间大众的政治、历史主见。
(五)那个“那个”一词作为指示代词可以指示许多事物,但在女性言语指月经,用具有如此多指示功能的词汇指代月事而能够被女性心领神会,可见女性使用隐语之间的高度契合和排他性。
(六)好事月经的别称也有“坏事儿了”“倒霉了”一说,而“好事”与之相悖。同一个事物有截然相反的指称方式,原因在于两种相对立的心理状态。“好事”一称可能涉及到医学方面的问题。月事作为女性生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特点,即在每月较为固定的时间段来潮,否则,则暗示月事不调、紊乱等女性疾病的症候;还有一种情况,则意味女性妊娠。现代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面临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对于妊娠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担忧,而准时来潮就可消除她们对于疾病、妊娠的顾虑,故而称为“好事”。
(七)倒霉(坏事)倒霉多指遇事不顺,女性将月事别称为“倒霉”多是觉得在生理期受到了一定的束缚,行经期间的不适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现当代女性较之古代女性具有更多的自由,如求学、工作、出行等,而生理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活节奏,故而不顺,故而倒霉坏事。另外,民间对于月经的禁忌一直影响着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知。古时有“红马上床,家破人亡”之说,是指娶亲时遇到新娘正处月事就会不吉利。至今在四川等一些地区仍有对月经的禁忌,如生理期间的女子不得参加祭祀活动。月事禁忌隐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女性自身更应当自觉消除这一社会禁忌文化意识,批判这一观点。月经,应当走出禁忌。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委婉语,其称谓命名较之古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古代的称谓多是与月事相关联或具有相似性的词汇命名,而现当代称谓则与月事联系较少,侧重于用月事期间的感受命名;另一方面,由于古称谓与月事关联性较大,其隐喻程度相对现当代则较低,在现当代的委婉语称谓中多用既存词汇,单从字面意思上难以把握其指涉含义,需进入女性言语社团内部才能领悟其意。
五、结语
女性独特的生理现象带有性象征,而作为崇尚含蓄美的中华民族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语称谓,这一现象将会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作为月经隐语的委婉称谓,其名称及其变化折射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思考和发掘。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杨天才,杨善文.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6]黄帝内经[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7]诗经[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一、景区酒店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水平及设施问题
我们都知道,酒店实际上是一种服务行业,它是给人们提供服务和休息的地方,因此酒店中的服务设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当前我国景区酒店的服务设施来看,有许多酒店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服务设施不能按实际需求提供,比如配套桌椅等不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如果这些基本设施都没有做到位,那么就无法谈有关低碳设施建设了,纵观大局,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服务设施,我国大部分的景区酒店与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还相差很大,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我国有许多景区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他们更多的是盲目借鉴其他酒店的管理经验,而实际上这些酒店的管理模式并不成熟,再加上受季节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淡季无人、旺季爆满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许多酒店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旺季提高价格来弥补淡季所造成的损失,而这种模式所产生的影响就是高房价低服务现象的出现,除此之外,因我国各酒店所存在的地区差异较大,发展十分不平衡,所以也没有办法与国际上一些优质的酒店进行比较。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目前,随着低碳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旅游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景区酒店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酒店是标准的服务行业,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服务上都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维护,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说,景区酒店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是酒店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要素分析
(一)提高酒店的低碳质量标准
在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的主要要素之一就是要确保酒店的服务质量达到低碳的标准。对于提高酒店低碳质量标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酒店在管理上要完全按照国家的低碳标准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酒店中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能够符合低碳要求。与此同时,酒店的管理部门还可对旅游的顾客进行信息登记,这样就能够了解到顾客对酒店的管理所提出的各种意见,这对酒店提高低碳质量标准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二)酒店经营中要体现低碳理念
为了更好地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酒店在装修过程中要使用低碳材料。有关使用低碳材料对酒店进行装修和管理工作,可参考以下内容:第一,降低碳能源的浪费,把低碳环保的理念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第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如使用低温对菜肴进行蒸煮,减少煎炸食品。除此之外,酒店还要积极倡导游客的光盘行动,或用自助餐的形式让游客“少拿多取”来对餐饮进行供应。第三,酒店的客房在布置上要尽量考虑到采光问题,这样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酒店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低碳环保旅程,这也是更好的为酒店树立一种低碳环保的形象,从而更加有利于低碳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三)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
酒店这一行业能够给顾客带来的最重要产品就是酒店的服务,酒店服务水平的好坏与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息息相关,@关系到顾客是否会再次选择该酒店,对酒店日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酒店在日后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不仅如此,酒店还要在理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注重低碳环保经营理念。
(四)培养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要想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获得更多顾客的满意,还必须要培养出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这样才能够让酒店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制定出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符的发展规划,另外,酒店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定期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让这些人员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酒店还要积极确保员工的各项利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为酒店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构建低碳环保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信息化;高速公路;机电工程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大,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以保障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
1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机电设备,工作人员应保障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此促进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交通出行服务。在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工作中包含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收费站、通信系统等多个部分,施工涉及面积广、技术性高,导致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环境等的有效控制,提升施工质量水平。通过互联网、现代技术的应用,可提升高速公路施工监理水平,减少机电工程管理中的人工成本,提高管理质量、高速公路施工效益。
2信息时代下高速公路机电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完善智能信息化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提升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施工水平,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现有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与更新,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优势。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管理层的信息化管理培训、创新意识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明确信息化管理制度,深化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技术在机电工程施工与维护管理中的作用,各业务部门应进行信息化沟通平台的构建,强化不同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做好施工、维护流程的养护工作。该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将机电维护信息及时通知管理人员,避免信息延误等问题发生,以获得良好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效果。
2.2强化对生产资料的管理力度
物资资料作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应做好物资资料的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施工成本与效应,为机电设备的后期养护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中,涉及较多的物资资料,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各种物资材料的有效分类,再进行物资编号、档案的统一编制。项目管理人员对物资情况进行查询时,只需在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可获取物资的购买时间、单价、数量、型号等基本信息,为机电工程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系列管理问题发生。通过设备档案的构建,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升机电设备的利用率、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
2.3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力度
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已形成完善的管理经验,不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内容与建设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机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单一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应不断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力度。机电工程管理软件涉及项目运作、采购、库存、生产、服务等多项工作内容,可使企业迅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针对性。通过强化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力度,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管理作用,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管理水平。
3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管理应用
3.1在设备建档登记中的应用
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较多的机电设备数量、种类,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机电设备的出厂与安装环节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施工与维护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多通过纸质档案进行安装信息的记录与存档工作,易出现档案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机电设备的后期使用与维护。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现对各项机电设备出厂与安装资料的存档、登记工作,可直接形成电子档案,提升设备建档登记水平,满足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管理及养护工作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在进行机电工程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其采用条码的承载信息量有限,存在容错率较低的问题。设备信息需要采用专业的识读设备方可进行读取,无法进行设备信息的溯源。针对这一问题,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应不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并通过物联网技术或二维码技术,加强对机电工程建设中各种设备的跟踪管理水平,借此获得良好的机电设备管理效果。
3.2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工作时,需要在结合具体管理需求基础上合理设置系统架构做好对各业务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工作,实现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对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流程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确保机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开展信息化技术采购合同管理工作时,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明确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建设需求,在结合项目投资方具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采购合同的编制。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可对机电设备的采购进度状况进行实时控制,保障采购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引入合同采购数据信息的方式,可实现机电设备采购流程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机电设备的采购需求进行采购计划的制定、,在机电设备采购到位后,需要核查机电设备的质量、数量,针对机电设备的到货计划,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与完善。在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时,可明确工程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数量、型号,在此基础上编制与优化项目施工方案,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应及时将安装的设备信息录入相关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在系统内录入设备安装期间存在的问题,可为后续的机电设备养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3.3实现机电工程的网上监管
在进行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构建网上审批模块,借此保障施工安全性。在网上监管系统中可通过信息采集、跟踪、反馈等操作形式,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转变为网上的实时监控,提升监管效率跟监管质量,及时发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在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中可分为施工计划月报、次日施工预报、现场施工精报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施工现场管理模块中需要包含施工现场检查、施工问题整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可实现对机电工程项目的集约化管理,明确具体施工单位对自身的施工内容、管理权责,保障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效益,对高速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3.4完善机电养护信息化管理
在机电设备养护工作中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对机电设备的相关运行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统计,随后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出现质量问题的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为了有效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机电养护管理中的作用,管理人员应明确机电系统中的设备型号,在明确机电设备的系统功能、型号、类型、安装位置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合理分类,随后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编码与管理,为后续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机电系统、相关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后,可通过信息化养护管理系统准确定位故障所在区域,减少故障的检测与处理时间,提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可实现对机电系统与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检测,并做好相关运行故障的预防管理,提高机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十分的缓慢,因此在初中实行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变得非常微弱【1】。在施行素质教育之后,理论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变得相对轻松许多,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实际教学之中,相关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效果需要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加以体现,教师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评价只能够依然实行应试教学,从而造成素质教育成效低下的现象。
(二)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条件太差
物理课程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数学教学,物理的本身性质决定着其需要通过实验课程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印象。在素质教育下,提倡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物理知识的推理和探究,更加注重通过实验来满足这些要求【2】。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很多学校,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的条件非常差,其中包括教师自身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和学校提供的实验器材和设施不够完善。对于教师来说仍旧停留在旧的教学观念,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整个物理教学所起到的重要性,对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轻视的态度;在学校来说,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涉及到很多的实验器材,对于贫困地区学校则非常困难,教师想上一堂物理实验课,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进行准备,才能够完成,极大的制约着物理实验教学。直接导致物理教学的效率低下,不能取得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初中物理存在着忽视态度
受我国当前的中学升学模式影响,初中物理课程在中考之中所占比例变得相对较低,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课程教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将初中的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数学以及英语上面。由于此种通过考试时所占比例来决定课程的重要程度,使得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逐渐走向边缘化,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程度。同时,使得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缺乏,没有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物理教学的效率显得非常的低下。
二、初中物理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改进教学方法
造成许多教师不愿意做出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改变的原因在于素质教育下学生学习成绩降低,而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用当前一些先进并且取得显著效果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中结合自身做出适当的调整,有助于素质教育之下,学生仍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注重实验教学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外部环境条件太差的问题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从教学管理上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物理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认知程度,物理教师对于传授学生物理知识有最直接的影响【3】。因此首先应当针对物理教师,改变物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于整个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再通过物理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能够成功的实验教学带给学生较高的物理学习效率。第二,建设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完善相应的物理实验器材。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学校可以向政府和相关的部门提出申请,尽可能的建立专门的物理实验室和完善相应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
(三)改变当前物理在人们心中所占比重
在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为了有效的增加学生及家长对物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应当做出一些合理的措施:一方面,在当前初中普遍重视数学、语文、英语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物理科目在中考当中所占的比例,使得物理学科能够成为继语数外三科之后的又一门学科,由此引起学生和学生家长对物理学科的重视【4】。同时,学校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物理学科重要性的普及,改变学生和学生家长过分注重中考的比重而忽略该门课程的重要性的态度,使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当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生活中的部分物理现象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进行相关的探讨,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提高物理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达到改变物理科目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