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国家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以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必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各种方式推动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延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艺术深植于中国大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沉淀,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宝藏,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又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文艺。各类文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的文脉。一部好的作品,一段动人的故事,以及一种贴心的民俗除了其本体的感染力、技艺的娴熟性,文化内涵上也总是贴近民众接地气,让人深刻体会到文化渊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俗,引导人们向往信仰之美、心灵之美、崇高之美,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弘扬优良品德、传播主流价值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2、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所在。乡村振兴不仅在“形”,更应在“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乡村发展与文化艺术建立了更为紧密而积极的互动关系。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传承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同时为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发展提供了优化产业结构、寻求文化认同、共筑“美丽乡愁”的战略基础,更是加速乡村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3、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精神动力。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提升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认知能力,可以促动他们从被动的参与乡村建设到主动的投入乡村振兴,由此产生积极的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有效路径
从世界上一些乡村发展富有特色的经典案例来看,英国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传统文化,建成了世界上最美的乡村;德国的施雷勃田园被誉为童话世界;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已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大型国际基地。借鉴这些国家乡村发展的经验,因地制宜、特色化、艺术化是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 推进升级版“三下乡”,精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推进智力下乡,助力乡村谋篇布局。乡村文化振兴,统筹规划是关键。必须立足大文化概念,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以更高的视野和长远发展战略做好布局。目前,一些乡村文化项目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缺乏规划、缺乏整体推进的现象,如盲目的打造花海、无端建造洋项目、重复建设风情区等。因此,急需文化艺术专业人士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把握好大格局、大方向,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地推动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使命,上下结合,梳理乡村的文脉和文化基因,关注和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推进作品下乡,挖掘内涵创特色。乡村文化振兴要强调个性、强调特色。要尊重村庄的历史、尊重当地的资源环境、尊重村民的发展愿望和需求,还要关注乡村的未来和设计的可持续性。就目前农村的文化团队而言,他们无法完成作品的创作、品牌的打造,需要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完善后进行植入。如通过输入表演性作品(如文艺展演、民艺展示) 充实乡村文化舞台,美术与设计人才去从事村庄美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项目(包括景观) 的打造,从而形成民俗风情与产业特色突出、个性语言鲜明的乡村文化。
3、推进人才下乡,提升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乡村振兴需要人才,需要建立更多的平台,让各方力量联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建设的合力。推进文化艺术人才下乡,有效发挥各专业的特长和优势,多渠道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文艺的生命之源是创新,广阔的乡村大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通过实践,为艺术家开阔视野与思维提供无限可能性;通过实践,也可以发挥村民自主性,激发源动力,从而提升乡村振兴主体持续的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关注村民的需求与亮点的展示,挖掘特色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与载体,从而建立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
(二) 拓宽与完善文化艺术下乡的有效路径,全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整体谋划,多种路径全面推进文化艺术下乡,繁荣乡村文化艺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文艺团体、艺术机构、高等院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推进文化艺术下乡;利用乡村艺术舞台、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平台全力推动文化艺术下乡、志愿者下乡、大学生艺术实践,帮助农民全面提升文化艺术素养。通过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常态化的文化惠民活动,立足乡村文明,挖掘乡村文化潜力,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繁荣乡村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下乡的形式可以是项目合作、配合乡村文化活动、定点长期对接等方式开展。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文化旅游局长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紧紧抓住文化旅游部门结构性重组机遇,牢固树立“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开创×县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两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开元集团,×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开元集团正式入股×文旅集团,划转资产×万元,股权占比×%,×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
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18年,聘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
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届×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
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寺景区,×湖湿地、中都民俗馆、×枢纽考古遗
址公园等景点。×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镇古城村以“×国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国遗址、×故里等×处景观,新上了×家农家乐、×家民宿,×处草莓采摘,成为×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镇投资×余万元打造×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
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
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等乡镇做好×山旅游风景区和古×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
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湖田园综合体、×山旅游风景区、×河生态旅游度假带、×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古×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
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我省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较好,涌现出一批高水准的示范典型。全省现有300多处旅游资源,其中70%分布在县(市区)乡(镇)。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涵盖我省广大农村地区,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流、人流和物流,有效地带动了农民的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的转变,大力促进了我省农村对外开放。
我省乡村旅游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正处于市场培育期,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功能单一,建设水平低,产品开发多停留在餐饮、观赏、采摘品尝、农事体验等层面,品位档次不高,接待规模小,季节性强,整体消费水平低。其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标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对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我省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绝大多数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素质不高且缺乏相关旅游知识的专业训练,不能适应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需求,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亟待加强。
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省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应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 续利用的要求,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依托我省农业发展基础、旅游资源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对我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统一管理。各县区应在全省总体规划指导下,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品特色,因地制宜地制订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必不可少。可以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等有关农业、农村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国内外各金融机构探索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方式投资乡村旅游项目。
(一)特色亮点
一是全力完成收入任务,力争实现收支平衡。截至11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47万元,同比增长23.8%;预计全年能完成人代会批准的目标任务49230万元。到1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支出180350万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完成支出189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260万元。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努力实现全年收支平衡。
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8329万元,同比增加9522万元,增长108.1%。
二是优化结构,推动平稳运转。坚持“过紧日子、过好日子”,预计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民生支出占比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70%;我县“六保”“六稳”工作有序推进,财政运行良好。
三是全力保障,确保扶贫成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和目标任务,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科学规划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截至11月底,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6891万元,比2019年增加3884万元,增长130.9%,其中,县级配套资金3181万元,比2019年增加1166万元,增长57.62%,形成财政扶贫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有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四是主动作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保障重点工作投入,投入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344.1万元;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资金3989.96万元;乡村振兴12532.44万元;脱贫攻坚县级配套资金3281万元;助力企业发展3463.17万元;入股四川银行5005万元;解决金糖司等企业安置资金1954.5万元;四好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建设资金4199万元;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875万元;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活动经费和西瑶镇布衣三寨国家AAA级风景区建设资金487.1万元;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271.71万元;安排体育广场、法治广场、公租房一期历史遗留问题资金4764.43万元;机关幼儿园等三个幼儿园建设资金4415万元,卫计妇幼中心建设1102万元,扎实推进全县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优化程序,严格投资评审。坚决做到从政府项目预算资料的审查接收、评审人员的安排、评审过程、结论复核,全部通过评审管理程序规范运行,确保整个评审环节的合法合规。截至11月底,共评审项目200个,送审140121.4万元,审定133434.8万元,审减6686.6万元,审减率4.8%。
六是形成合力,常态化资金监管。对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面掌握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11月底,我县财政直达资金及特别抗疫国债共分配资金26628.25万元,实际支付24049.5万元,支出进度为90.32%。
七是大力清理,盘活闲置资产。对全县139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闲置资产进行清查,共计清查出经营性及闲置资产203处,总价值1.49亿元。并将其中产权明晰、价值1414.58万元的22宗资产,移交农文旅司和国资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补短补差工作。共规划实施脱贫攻坚补短补差项目137个,其中安全住房及住房功能改造项目12个,解决建卡户242户615人居住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安全饮水等项目55个,受益人口1374户6052人(其中贫困户636户2801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通组路、产业路、入户路164.9公里,解决3580户17900余人(其中贫困户1124户5704人)产业发展、交通运输行路难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巾帼行动计划”、“扶贫保”、贫困户公益岗位等项目20个,受益贫困户3544户15748人,扶贫成效显著。
二是持续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积极配合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争取上级投入,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安排资金2569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截至目前,代缴1.6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04万元;代缴1.7326万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73.26万元;安排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1696.06万元。
四是建章立制,加大盘活力度。在存量资金季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存量资金管理,实行动态清理和盘活机制。截至11月底,收回存量资金11156.47万元,按原用途保留3034.49万元,统筹使用8121.98万元。
五是扎实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评价广度、深度和质量,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最大潜能。2020年选取支出绩效评价项目77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资金总额5.258亿元。
六是全力推动PPP项目。继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第一期)项目。同时,推动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规划,争取今年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全力争取明年动工实施。
七是及时兑付惠民惠农补贴。2020年1-11月通过“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共41项,发放金额12915.90万元,占到位资金的92.45%。
八是圆满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州关于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求,由财政局牵头,协调组织部、档案馆和城南城北社区等部门,于10月底圆满完成15户国有企业560名退休人员(其中:82名退休党员)的总体移交和接收任务。
九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织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我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总体规划,提出理顺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专项发展具体方案;整合重组农文旅司、南丝路集团和银鸿丝业,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投资设立金沙建设投资公司,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利润总额721万元;投资设立宁兴人力资源公司和众诚保安公司,深挖行业发展潜力。
十是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截至2020年11月,我县公务卡刷卡消费达到1955万元,同比增加526万元,增长36.81%。增长额及增长率均属全州前列。
(三)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小,财政保障水平低。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2016-2018年均为15亿元左右,2019年提高到17亿元;但仍是全州倒数第一,且是全州唯一一个低于20亿元的县。由于支出规模小,县级可用财力非常有限,2020年预计全县可用财力11.94亿元,其中“三保”支出占据了10.51亿元,可用于发展的资金非常少。
二是财政增收乏力。我县的蚕桑、烤烟发展等支柱产业已到达极限,新的稳定的财源未建立,亟需补充。
三是国有企业规模小,融资还本付息压力大,资产分布零散,经营业务单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1-9月增亏企业6户,盈转亏企业2户;减少盈利企业6户;银鸿丝业全年累计借款35615万元,支付利息1544万元难度大。
四是国库对外借款20630万元,全部借给国资公司用于发展县域经济或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无法消化。
五是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400万以下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致使我县政府采购工作量剧增,同时采购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难度。
六是上级部门安排工作和下达资金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或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压力过大。
二、2021年工作计划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紧紧围绕收入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严格依法征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收缴入库,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0年增长6%。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快支出进度,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资金支出量;严格实行直接支付制度,推动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保证财政支出稳步推进,确保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具体举措
一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指导、督促各预算单位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对前期规划不实、资金对接不精准、实施有困难的扶贫项目,县财政将调剂闲置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建设进度快、资金需求急的项目。
二是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抢抓贫困县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契机,协助扶贫、民宗等扶贫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机制,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三是认真分析研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为基础,围绕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国家级园区,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加大政府性资产清查评估力度,做大做强国资公司,力争新增资产20亿以上,增强国资担保能力,为社会发展奠定投融资基础。
五是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促进中学分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和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实施,力争年内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2021年3月前挂网招标。
七是精研政策争取项目。重视政策分析研究,细化完善项目储备,加强中央、省、州政策的收集研究,找准新出台的政策对号入座,抓住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等领域包装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后劲足的上报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范围。
八是积极对接争取资金。最大力度争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三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九是积极支持烤烟、蚕桑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稳步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大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政策,抓好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好日子”思想,严格遵照“六保”“六稳”的保障序列安排预算支出,足额预算各项民生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对脱贫攻坚、民生、“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
(二)工作建议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