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设计方法论文

设计方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设计方法论文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健词:海堤越浪量断面设计护面强度排水自然型海岸

一、概述

我国有总长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建海堤大部分已很难适应当前防潮、洪的要求。由于缺乏反映海堤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要求。笔者近年为配合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的实施,编撰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44/T182-2004,期间,对现有海堤作了一些调研,并根据已有的设计工作经验,针对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在此提出粗浅看法。

目前,海堤的设计以是否允许越浪划分为两大类,即不允许越浪和允许部分越浪。大部分的海堤建在软土地基上,若都按不允许越浪标准设计,则对堤顶高程和断面尺寸的要求较高,投资大,往往不经济合理,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的合理设计就成了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主要解决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断面、护面强度及排水及恢复自然型海岸等方面的问题。

二、设计步骤

2.1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是确定堤身断面规模的关键设计参数。堤顶高程的确定要考虑海堤沉降量,可按下式计算:

(1)

式中——对应设计频率水位的堤顶高程(m);

——与设计频率相应的位(m);

——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m);由于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取%;

——安全超高值(m),按表2规定值选取。

堤顶高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防浪墙顶面,二是指堤身断面顶面,当堤顶临海侧设有防浪墙、且防浪墙稳定、坚固时,堤顶高程可算至防浪墙顶面。但堤身断面顶面的高程仍应高出设计(水)位0.5以上,且不得低于设计(水)位0.5m。

如何处理好堤顶高程与允许部分越浪的关系,设计时应以堤顶高程的要求初步确定某一高程,越浪量大于允许越浪量要求时,堤顶高程应重新确定,一般是加高堤顶或通过对堤顶、背海侧坡面加强防冲保护等方法来提高海堤允许越浪量。当海堤堤前波浪较大,通过前两种方法均难以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人工消浪措施减小海堤堤前波浪,控制越浪量。沿海城市的沿海(江)堤防一般都有景观要求,为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对堤路结合海堤堤顶高程的要求予以适当放宽,但须计算越浪水量,并根据水量设置完备的排水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接驳,以保证越浪量及时排泄。

在考虑预留沉降量后,设计图上的堤顶高程应为考虑堤身固结、堤基附加沉降量后的工后堤顶高程,故设计者应在图纸的说明部分明示计算沉降量及施工时要求的预留沉降高程。

2.2越浪量

大部分的海堤的损毁均由于超标准潮浪的越浪水体作用,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其越浪量成为海堤断面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海堤的越浪量是指1m单位宽度海堤上每秒钟波浪翻越海堤的水量,其单位为(m3/s.m)。当海堤越浪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导致堤身破坏,目前国内外对海堤允许越浪量的确定和越浪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均建立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以上述值作为堤身越浪量的控制上限,通过越浪量计算,方法见文献第8章,可以令堤身的越浪量满足设计要求。当越浪量超出允许值时,可采取改变断面布置、调整护面结构措施削减波浪或增强护面的抗冲强度。对防护级别较高的1、2级海堤或有重要防护对象的海堤应结合模型试验确定允许越浪量,同时验证堤顶和内坡护面的防冲稳定性。当堤顶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护面、内坡为垫层完好且有效的干砌石护面时,除按设计重现期波浪条件计算越浪量外,还应提高一级波浪设计重现期校核越浪量,在校核条件下允许越浪量可放宽至0.07(m3/s·m)。

目前海堤允许越浪量和越浪量计算方法均建立在简单单坡和陡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比较单一且精度有限,难于适应复杂断面结构型式海堤的越浪量计算。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对重要海堤结合模型试验确定越浪量是必要的。

2.3堤身断面

断面设计时,先参照已建类似工程初拟断面形式,根据波浪要素及海堤等级,确定堤顶高程,经过稳定计算,反复调整尺寸,最终确定合理的断面。断面调整的大前提是,降低堤顶高程,控制稳定,应从以下两各方面着手:

(1)断面内部调整

内部调整包括调整边坡、调整护面、调整高程。稳定不能满足时,放缓边坡是比较奏效的措施;调整护面结构,可以不改变断面形状而仅改变堤身护面,利用不同护面的糙率,削减波浪爬高,降低堤顶高程。

(2)断面形式调整

可对堤身设置消浪平台,平台位设置于多年平均位加50cm超高处,可以减少波浪爬高,且有利于断面的稳定性。堤前有滩涂的应采用非工程措施,种植红树林,既可减少波浪爬高,又能固滩保堤护岸。堤前水深较大时,可考虑堤前设置潜堤的工程措施来减少波浪爬高。

2.4护面强度

护面主要指的是临海侧面、堤顶、背海侧面护面的强度。

(1)临海面

临海侧直接经受波浪作用,护面结构主要从整体性、抗冲刷、消浪等角度综合考虑。该部分结构上部应能够承受波浪的打击、上吸。下部应能承受波浪的反复掏刷。因此要求护面结构强度要高,稳定性要满足要求,护面底要做好反滤,同时坡面要留足排水孔,浆砌或混凝土砌石护坡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外表美观,抗波浪能力较强,返修率低,管理方便。但适应变形能力差,当岸坡发生不均匀沉陷时,砌缝容易出现裂缝。应在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基础沉降已基本完成,且土坡基本稳定后的堤段经稳定厚度计算,确定护面厚度。混凝土砌石,虽造价稍高于浆砌石,但砌筑质量要优于浆砌石。混凝土护面下的砂心堤段,在波浪破碎时,自波峰抛出的水流的冲击,对板产生周期性动力荷载,引起护面下砂土的运动。当波浪爬升和自斜坡上下落时,护面构件上的压力交换也引起运动。在波浪作用下,混凝土面板即使止水做得够好,也避免不了板下部填料的移动,这种移动最终导致板底脱空,波浪作用时击碎板面。对淤泥质堤基,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后,当迎潮面封闭时,可不留排水孔。护脚要有足够的支承力,要能防止底脚被淘刷,或发生淘刷时,仍有足够的能力支承护面结构。

(2)堤顶

堤顶则由于要满足越浪的强度要求,护面的强度要求同迎潮面,由于堤顶一般兼作防汛公路,根据这一特点,护面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为保证堤顶护面混凝土结构的平整度,要求堤身填土的沉降、固结量已基本完成,此时的堤顶护面结构不再留沉降缝,而只留伸缩缝,路面设计的术语为胀缝,缩缝。胀缝一般设在堤轴线平面曲线曲率变化的起止部位,直线段较长时,可每200m设一条,缝间通过可以伸缩的拉力杆(钢筋)连接。缩缝一般4~6m设置一条,采取诱导切割方式,在护面上切割深3~5cm,宽3~8mm的假缝形式,当护面板收缩时,将沿此最薄弱断面有规则地自行断裂。缝间填灌沥青类材料。

(3)背海侧面

爬上海堤临海侧坡的浪花,越过防浪墙,直接与堤顶或后坡碰撞,因此流速哀减迅速,故背海侧坡的防护主要以能承受垂直于坡面的冲击力为主,无波浪的回流水流的拖拽力,因此护面设置原则应为透水、消能。在保证良好的反滤垫层的基础上,按其造价高低排序,应为干砌石砂浆勾缝,预制混凝土板勾缝,浆砌石。虽然按部分允许越浪设计,但应按越浪量计算成果,使海水在堤顶汇集,通过排水沟排向前坡脚,创造条件使背水坡仍能采用生物措施保护,加铺一定厚度的腐质类土,一来可保证提高成活率,二来可为其繁植提供较丰富的营养积蓄地。背海侧坡脚应设置矮挡墙,既可得保护堤脚,又使工程界限明确,增加美观。

2.5排水

排水主要解决翻越堤身表面的越浪水量及降雨量在堤表面的引排问题。堤身表面排水分为漫坡排水和汇水沟集水排放两种形式。对背海侧采用工程护坡的越浪海堤,采用漫坡排水一般即可满足排水要求,只要在坡底设置汇水沟集水,统一汇入总排水系统。当采用堤顶汇集越浪水量,背海侧仍采用生物措施保护护面方式时,一般堤身高度小于6m的平直段堤围,漫坡排水不会引起集中冲刷,但曲线段则应设置适量的竖向排水沟,以通过引走堤表水流,防止水流冲刷坡面。这些竖向排水沟均设置在陡坡上,属于急流槽,因此,沟内应砂浆批荡。

越浪海堤的越浪量通过计算可以分析出,但一般堤段缺乏当地的高频率常遇洪水的自记雨量降雨强度资料,故可采用文献中介绍的方法,以5年一遇10min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及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等值线图,计算堤面降雨的排水设计径流量,与越浪水量相加则可进而确定坝面排水系统的断面尺寸,使得堤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加详尽。

2.6自然型海岸的恢复

所谓的自然型海岸,就是要保持、重现及创造海岸原有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情。越浪海堤的建设,临海侧、堤顶、背海侧采用的工程措施使得海岸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干扰,因此,要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学有机的结合,根据海堤所处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

对直接临海的堤,由于受海浪的频繁拍击,海岸生态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堤前水域和背海侧坡面,应在堤前水域种植红树林,营造防风、防浪的生态林。应在背海侧坡面的干砌石、砼护面块体等工程措施护面的表面覆盖原位弃土,移植或种植草皮。

对堤前有滩地且不直接临海的堤,除了应在堤前积极营造生态林外,对临海侧堤面,也应尽量采用满足抗风浪要求的砌块护面,并上覆土,促成植物快速生长。

三、结语

越浪海堤控制住了上述关键设计环节,其安全性基本可得到保障。此文结尾时值得一提的是:

(1)一般的越浪海堤均建在软土地基之上,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率,急于求成,不但增加填筑工程量,而且地基破坏的滑弧切割堤身,引起堤身纵向裂缝,削弱堤身总体性,附加断面处理工程量。

(2)临海面、堤顶、背海侧面护面均应在堤顶沉降量小于8mm/月时,方可实施堤顶刚性工程保护措施。沉降未基本稳定时,应采用过渡性工程措施保护堤面,如干砌石护面。用此措施来保证刚性护面不出现裂缝而破坏结构的完整性。

只有精心设计的断面,越浪海堤的安全性才可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目的。只有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时时不忘与自然和谐共存,才是海堤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44/T182-2004,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13―04

一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产生的背景

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它关注的不是某一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对指导现有研究方法运用的理论体系的反思。[1]教学设计方法论就是指导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思想体系,其演变深受同时期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教学设计更多看到教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面,肯定了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性以及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因而主张用理性的手段对教学加以控制和干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它忽略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人类世界的复杂性。毋庸质疑,人有其理性的一面,这使得教学设计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可能和必要;但同时,人又有其非理性的一面,有自己的意识、意志、本能、冲动、情感、直觉等,决定了教学设计与其它设计过程不同,不能简单的运用一个方案设计出预期的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教学设计产生质疑,认为这种设计的实施实际上是把动物的简单反应强加于人,将育人的事业与工业生产相提并论,试图寻求具有教学“投入―产出”高效率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特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教学内容的生硬灌输与线形设计;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定量化和形式化等,对这种过分强调“物的客观”而非“人的主观”的方法论取向,应该深刻反思其合理性。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潮迅速渗透和移植到教学设计的研究之中,各种旨在提升人的主观意识、崇尚理解、混沌、模糊、多元化及非线性的相关理论给教学设计研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如建构主义、解释学、混沌理论、后现代主义、活动理论、模糊逻辑等学习理论研究的思维直接动摇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然而,在对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过分强调人的随意与自由、模糊的、混沌的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把握,这里的“人”陷入了“自我意识”的泥潭。它过于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略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

二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尝试

1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乔纳森(Jonassen,D.)等人引入到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便开始了。尽管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主观主义的,还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存在分歧(何克抗),但我们从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中还是可以找到其人文主义的踪影。

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中逐渐走向成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乔纳森(Jonassen,D.1992)用“建构主义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的特点”两个模型来表示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2]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是接受权威的观点和理论体系的过程,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诠释、批判、行动、共同构建、实践、欣赏和进行艺术化的工作。它不强调序列化、体系化的教学设计程式,容忍模糊、个性、矛盾、随意,关注现实教学情境的丰富性。

在建构主义眼中,教学设计不应是预设好的教学方案,学生不是简单的设计对象,他们应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而且在参与中获得的体验是因人而异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先验意识”不同。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注重高层次的学习结果的培养。认为以往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比较低级的、答案唯一、内容系统完整的学习,忽视高级学习。事实上,“我们所学的许多东西都涉及到非良构领域的高层次知识”[3]。还要强调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关注“学习伙伴”的重要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前所述,人的共同生存发展能力在未来社会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不仅如此,从建构主义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来看,学习伙伴或合作学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建构主义就主要强调了人类认知与知识形成的社会性基础。这种建构主义理论是美国学者伯格和拉克曼于196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集体的产物。研究学习不能以个体的人为基础,更不能脱离社会情境和文化,应该研究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性。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合作学习模式。

这样,建构主义就确立了不同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新的方法论特点,即学习者在复杂的情境中基于自己的经验解决结构复杂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能力。

2 解释学与教学设计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为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几个人文主义哲学流派之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研究把解释学推向更深更高的方法论层次。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具有历史性的,理解的结果是解释者的“现代”(也将成为历史)与解释对象的历史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统一物,我们称之为“视域融合”。[4]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它们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因而,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5]因此,理解是循环往复的,我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只能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永无终止之日。

显然,解释学为教学设计思维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Jonassen等人曾从解释学的角度指出教学设计应“追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关注学习者对问题的诠释”,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解释学原则:理解沟/空白原则、偏见和自身利益原则、文本转换和差异原则以及和历史时期之间的协调原则。[6]

解释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学习结果的预设对教学意义不大。首先,不存在对某一事物认识的唯一理解。施莱尔马赫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之前由于“先验意识”的不同,不可能对事物取得同一性的理解。并且“先验意识”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受很多心理因素的支配,不可能分析清楚。第二,理解并不是一种僵硬的过程,它在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这一过程必然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因此,不可能存在单一的、静态的学习结果与复杂的、动态的学习过程(理解过程)相对应。(2)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强调的线性的行为评价方式在解释学这里受到了挑战。因为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一种社会协定,理解不可能与其所处的文化或社会情境相分离。对同一文本的解释,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差异,它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因此,文本的理解不可能通过文本的背诵而获得,那种一元化的、非此即彼的结论不能充当评价的标准,只能通过解释者的阐释。(3)不可能设计出一种最优的、普遍适用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解释学强调,在运用文本互动和解释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个人要进行或分析交流的时候,都是在运用一种新的阐释策略。每个对话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任何想自动地或系统地进行对话的企图,都是一种徒劳。[7]

至此,我们看到,与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观”不同,一种新的颇具“人情味儿”的“解释研究”方法论,以相对立的姿态出现在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里。

3 混沌学与教学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混沌理论诞生以来,各门科学研究开始关注客观存在的“无序性”,把“过程”而不是“存在”看成科学的主题。在这种科学革命的浪潮中,混沌理论也逐渐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Jonassen、Dowding及You等学者对线性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封闭系统以及负反馈圈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并试图将混沌学的非线性、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开放系统和正反馈圈等基本概念引入教学设计,以超越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的机械性。[8]

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分形认识观点、以及奇异吸引子都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蝴蝶效应描述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系统内部初始条件的小变化会引发后续的大变化。[9]这说明了系统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即系统的非线性,教学系统也是如此。教学过程充满了未知因素,是不可预测的。那种科学主义教学设计中所强调的线性教学程序的操作性在混沌理论中失去了意义。对教学系统的认识由线性发展到非线性,是教学设计方法论上新的突破。分形是混沌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通过认识部分来映像整体,在系统科学上沿着微观认识再反映到宏观认识,形成了分形认识论[10]。它是关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思维方法。[11]在教学设计中,由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应注意开发元认知能力,促进蝴蝶效应的产生。具体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安排,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奇异吸引子在混沌理论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12]这一研究进一步确证了教学系统设计的非线性形态。

应该说,人文主义教学设计颠覆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线性的、精确的、可预测、可操作等理性思维的方法论特点。提出了认识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带给教学设计研究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三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

纵观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关心学生的存在与价值,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设计教学;在研究方法上提倡用理解的方法研究学生的“客观精神”。这些正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所忽视的问题。对于研究“如何产生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而言,或许,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更为合理。然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由于作为其哲学基础的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它的研究也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1 如何完整的看待人

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就是理解,理解的过程贯穿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人类和世界万物一切意义的来源。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世界最基本的关系,它本身就是人生在世的经验。毫无疑问,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阐释达到了至高点,但却把世界置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强调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人的内心活动对学习发生的重要作用,但他却从人的主观存在中理解和寻求教学设计的思路,由此而得到的结论是“教学设计已经死亡”(拉菲,1990年)[13]。极端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古德曼(Goodman)等人全盘否定真实世界和客观实在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之外,所谓真实世界都是个体心理活动所建构的产物,“实在”完全是个性化的,人类获得的知识完全是自己建构的结果。按照这种逻辑推导下去,就会得出只有我是存在的,其它的一切都是我的感觉和意识的产物。[14]也就是说,人最终都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里,人的所知所想,都存在于自己的意识。教学设计在这种思维观念中显得毫无意义。

因此,人文主义教学设计虽然看到了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的片面性,反对将人看作“产品”进行设计、加工,却陷入了“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识中”的泥潭。这里的“人”仍然是“单面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2 混沌无序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特性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对以线性、可预测性、可控制为显性特征的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观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教学过程由于人的存在充满了复杂性,是未知的、不可预测的。学习发生的过程是神秘而复杂的,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个性意识倾向性、努力度、初始能力以及大量的才能倾向形式等以一种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着每一个学习事件,因而在教学中无法把握与控制。另外,在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良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多种途径,有不同的答案,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多种知识、多种能力。而且直觉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过程也就没有目标和控制可言。

可以肯定,看到教学过程的混沌与复杂对于客观认识教学设计的本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过度强调问题复杂无序的外在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又使教学设计走向了相对主义的道路。众所周知,教育、教学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般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可以影响和激发的;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皮亚杰对此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复杂性,认为目标的制定在教学设计中毫无意义。教学过程也由于其复杂性、不确定性而无法控制。这种只看到事物的“动”而否认其“静”的认识是形而上学的,它仅仅关注问题复杂与无序的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在规律性的本质,使教学设计的操作性变为形式,进而滑向虚无主义。[15]

3 知识并非完全由人的主观意识所创造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站在主观主义知识论的立场上,认为人的观念、思想和意识等构成终极“实在”(Reality),观念或心灵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实体(Entity)。狄尔泰也认为,这个世界本是“生命的客观化”的产物,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的。[16]因而,要理解与认识这个世界必须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实现。这样一来,学习者无法将来自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迁移到记忆中。相反,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经验和互动来构建自身的解释。由于每个人对事物的解释是不同的,所以不存在学习者必须去掌握的客观现实。根据这一思路推导得出,不存在客观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存在于每个学生的意识之中。这个结论显然违背了教学设计研究的初衷。

笔者认为,知识是由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组合而成,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的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则帮助人们寻找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但又高于物质追求。人文主义把知识笼而统之纳入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否定基础知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将使教学设计从精确化的程序操作走向虚无主义。

4 人文主义教学设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和把握

科学主义教学设计由于其实证主义倾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很容易控制和实施,而人文主义教学设计方案则难以操作和把握,这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

生命哲学家狄尔泰彻底划清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界限。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识、意志、理性和激情的自然界,是在意识之外的物质。他们都是机械的,并受因果关系所支配。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由人的生命和精神所创造的社会历史,正是这个由社会历史构成的人文世界或“客观精神”的世界才真正体现了人的生命的本质。它是由人的精神所创造,因此要通过人的精神才能加以理解。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以揭示自然界的因果联系为目的,而人文科学的解释方法是以人的精神理解作为目的。这样以来,在狄尔泰的理论中,解释学就被定位为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普遍的方法论。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主张采用理解和体验的研究方法。认为知识的习得与人的发展都是在与复杂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强调“人的先验意识”。主张在复杂真实的情境和社会背景中,依据个人经验建构知识意义。指出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确证,而是“揭示人的精神理解”(狄尔泰)和复杂的教育情境。然而,这种体验和理解的研究方法严重的依赖于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个人的文化历史背景,因而,它经常被看成是“主观的、神秘的”,无法找到一个普遍的模式。

显然,理解的研究方法,拓宽了教学设计的研究思路,把握了人的意识、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使得教学设计的研究充满人情味儿,但这种研究方法下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和把握。瑞格鲁斯曾于1991年指出,建构主义最多只是一种学习理论,在课程的水平上比较有意义,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则无意义。托巴斯(Tobias,S.)甚至认为建构主义只是一个花哨的术语而已。

四 结束语

教学设计在经历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后,暴露出各自的方法论局限。无论是科学主义教学设计还是人文主义教学设计,他们眼中的“人”都是单面的,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也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学设计将寻找一种多重的、动态的、复杂的思维方式作为存在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事实上,一些教学设计研究者已经开始摆脱极端的理性观与混沌观,在反思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注意将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起来,形成反映设计本质特点的、更加科学的、更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参考文献

[1] 李文光,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4,(4):12-15.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155.

[3] [美]Peggy A. Ertmer, Timothy J.Newby著,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4][16] 尹星凡等编著.现代西方人文哲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258261,260.

[5] 杨学功.论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及其在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DB/OL].

[6][7][9][12] 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2):914.

[8] 高文,王海澜编译.混沌学与教学系统设计[DB/OL].

[10] 吴祥兴,等.混沌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8.

[11]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5):1318.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2.评估建筑用地:地段规划(例如建筑位置、凹凸轮廓、道路和铺装区域等)应该基于生态的土地使用方式。建筑要布置在地段内,对所处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最少的破坏和影响的部分。结合有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种群,提高地段的生态价值。

评估风对当地的影响:减少风对步行者和周围建筑影响。

检验对其他建筑的阴影遮挡;确定建筑在地段中的位置,要避免存在的对附近建筑和地段的遮挡。建筑的体形可以基于地段的日照包络线,从而避免对附近的地段潜在的阴影遮挡。这一点影响到比邻地段潜在的太阳能应用以及温带气候地段的越冬情况。

检验室外噪音:通过设计,保证暴露的最近的居住建筑室外的噪音强度,低于一天中早晨7时至夜间11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不少于5分贝,并且不超过至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7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

3.评估建筑的属性:加入材料的完整再生周期和再生可能性因素,考虑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用到的材料里体现出的能量价值的作用。考虑地方性材料在建筑主要构件中的作用。

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检验建筑生成物中材料和能源流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评估自然资源消耗量和再生材料:具体安排材料来考虑自然资源枯竭(例如木材/来自可持续资源的木材产品)。适宜条件下破损材料的再利用。

评估危险材料:在任何可能的、无法获得经济的可供选择方案的场合,避免具体使用已知的危险材料(如木材防腐剂)。

评估建筑施工的影响:建筑施工操作不应当导致地段内以及附近地段的生态系统破坏。一个"可持续"的设计的长期成功,也需要对施工、委托和建筑使用的控制予以格外的重视。

需要承包商写进合同的环境操作包括:发展及实现一个该工程的环境方案;尽可能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能量及其他资源,防止污染;尽可能利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或部件;尽量减少交通需求(包括运进/出材料);合理地处理不可避免的废物,包括完全服务从有关法规。工程结束时清理现场。

评估外部景观设计:通过地段规划和景观设计可以实现微观气候改善。四项主要因素影响人的舒适度:日光辐射、气温、空气流动、温度或降水。当这些要素的综合效果不对人产生不适的压力时,条件就达到了人的舒适范围。室外气候越接近这一范围,创造室内气候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少。景观形式能够对建筑的能量消耗起到有益的作用,因而减少费用,改善微观气候。景观设计应当以改善建筑周围空间的微观气候为目的,为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提供一个建筑与景观结合的设计充实地段的特征。被设计的系统与景观植物的结合,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弹性。利用竖向景观和植物降低周围的气温。

4.评估建筑操作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被动式能量系统利用周围能量的渠道:建筑体形、建筑朝向、立面设计、日光控制装置、建筑外观色彩、竖向景观、自然通风,要设计能够让所有使用者理解并且实现控制的简单的控制措施。

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更新资源(例如光电能源)。

减少由于消耗能量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控制二氧化碳生成少于50千克/年·平方米。

控制酸雨: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应低于200毫克/千瓦小时。

避免由于CFCs,HCFCs和卤素引起臭氧消耗:使用不含卤素的无臭氧消耗制冷设备;结构与围护部分用无臭氧消耗的隔离。

通过设计,实现可循环材料的储存:适宜条件下,为隔离储存供再利用的废物和可循环的收集物,提供充分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的被动系统。被动吸烟和潮湿:把占多数的空间设计为自然通风,禁止在室内吸烟;避免需要潮湿的植物;在非自然通风场所,慎重设计温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应当在C25升/人(例如不经过再流通的完全新鲜空气);利用自然通风装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和人工照明的被动系统:通过照明,在办公室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舒适。尽量扩大利用日光的工作面积,达到用于办公的总面积的至少80%,达到英国制定的日光照明标准BS8206的第二部分。有输出波动的所有灯具(例如荧光灯),都应当安装高频镇流器;使用灯具隔栅或特制玻璃等。

检验热舒适和过热:尽量减少由于利于被动式设计因素来补充计划中的自然通风和夜间制冷措施,而产生过热不适风险。通过CIBSE一致的计算实现令人满意的操作。

控制室内噪音:在办公室和会议室所实现舒适的声学环境。私人办公室和小会议室――40分贝;大会议室――45分贝,建筑的声音隔绝和降低噪声与英国标准BS8233:1987一致。

检查寿命周期内的能量消耗(例如能量转换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操作中的能量消耗,它本身正是在建筑能量使用中占最大份额。

评估水污染:减少地段内水流失,以从地表水流失方面,在源头管理污染。促进水分吸收和返还地下水。

评估交通运输能量:尽量减少地段内小轿车停车;制定政策鼓励公共交通,不提倡使用小轿车。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微粒过滤;

评估空气质量/二氧化碳;装修/保养;通过可开启窗提供自然通风,保持CIBSE推荐的换气率。避免空气闭合流通;利用室内植物吸收VOCs。

设计内部水保存:以减少从干管到饮用水的需求量为设计目标。水循环计划;雨水利用;废水处理计划:下水道沉积物利用;水效率管理措施;水泄露;景观地区的浇灌系统应当利用;雨水应当被收集并循环(如用于卫生间冲水)。

减少或恢复废弃材料和热量:通过设计,恢复由建筑操作而产生的废弃材料和热量;考虑储藏运输供循环的材料。

检查内部装备:基础建筑提供可以变动位置的会议室和商务中心。通过设计,避免浪费;家具布置允许经过最小的改动而实现灵活的人员分组安排。检查危险材料的使用。

5.评估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所有材料和设备的修复:充分考虑再利用和修复的可能性。

三、结论

以上是利用现有通行的标准对生态设计的简单浏览。应当提醒设计者:这个清单并不是彻底全面的,而且适用标准是随着生态设计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而变化的。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性化时空化绿色设计解构人性化地域

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而中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在观念上,在功能上、在语意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人类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我们发现以往贯于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

(一)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商业操作的速度和变化速度。重要的是,全球商业环境的剧变意味着从此可以通过直邮和电视广告与客户取得联系。这一切都为平面造型设计行业设计者创造了一种激烈环境元素。当前,商业和设计行业出现了重叠,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出自己的领地。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随着周围标识语的不断增多,设计者要重新去适应不熟悉的新领域。在设计和制作中都占主导地位的网络领域就是其中一种。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平面设计行业似乎有渐渐衰落的可能。但事实恰恰相反,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个性化。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对设计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倡导设计风格。施展个人非凡的干劲和创造精神,设计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才更有生命力。

(二)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

在近乎持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平面设计者不得不与他们的客户尽量保持同步;客户所经历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趋向更多样化劳动力对象的转变,这个变化在近十多年尤为激烈。从而,人们在设计方面不得不尝试面向大众,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把不同民族图像通过需要进行再组合,力求把所有新的成分因素考虑在内,设计描绘面尽可能的宽广,以达到传达多样性文化信息的目的。

90年代,电信国际化以及相应的商业国际性特征,在理解文化及国家差异这一问题上赋予了新的意义。尤其当各国在金融及贸易交往中相互依赖中变的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同时在文化方面,尤其是青年文化,变的越来越全球化,音乐和广告都成为了特别强大的力量,伴随它们的则是那种能跟随国家变化而自我更新观念的能力。由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设计图像的结合,进入到各国的交流活动中,甚至于引领了更具融合性的年轻一代。在平面设计领域,图形是其视觉语言,它给人们的感受是共同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国际视野,使设计具备一流品质。而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在构思和表现上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述是一致的。“简练、达意、巧妙、智慧,观看世界现代设计的走势,研究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和使作品和现代世界设计接轨显得十分需要。

(三)时空化设计需求。

平面设计所处的地位与从前已大不相同。而在观看方式方面,无论是通过眼睛还是用鼠标去点击,深入设计空间的方式也不同了,最主要的是速度比从前快了。平面设计以往多在二维状态中进行创作。在经历二维程式化的设计之后,设计师在探索新的界面,力求打开新的思维空间。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平面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设计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宇宙之外的奥秘,天际星体的存在。东、西方空间想象因式,设计图象的叠加、透视、错位、渐变等仿佛将我们带到立体思维的大空间。符合了平面设计界较早提出的超越和突破二维平面的提法。在视觉空间上创造失控景观,以平面版式为例,20世纪80年代传统期刊设计者在同样字体的版面内往往通过改变大标题和副标题的行列来突出文章要点,用字体的大小及其外形来区分大小标题,而不是把大标题中的所有文字都列在一起,并将它们与大小标题分开。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以各种各样方式排列的标题:有的位于页面的边缘,有的斜掠过整整一页或横贯两页,有的竖立在文章的旁边,还有的紧靠甚至是陷入正文里面,这些排列无疑会使版面给人一种立体感,在平面设计者跨入其他媒介设计过程中,超越二维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另外,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设计者不再把整个标题制造得比正文字体大,相反,标题中文字的大小可有多种不同。设计者打破的这种设计规则,使他们可以以任何一种自认为恰当的新样式来设计一行行的文字,通过这样的设计,文字图形便形象生动的跳跃在页面上,屏幕上,包装盒面上,瓶子标签上或更多地方,这种动态感觉是印刷品和交互式制图作品的典型特征代表,是新时代设计的需求。

(四)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

无论设计多么入流,由于地域,思维,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设计风格,本土的文化对其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设计师所处地域成长决定了它对设计的认知观。设计师若能立足于本土文化来完成平面设计作品,其创作的图像就带有本民族的思想理念及独立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令人们领悟到历史发展的文脉。现代设计观念无论形态还是形式上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中国传统视觉造型元素还是有着一定的渊源的。我们知道现代平面设计的诸多流派均来源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绘画风格,而这些西方近现代派绘画在其启蒙时或多或少地受了东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所强调的散点透视,虚实疏密,留白等形式和形态上的处理方法,对于它们的启示是不容置疑的。通过这样的梳理,应该说找到旧有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并对前者的改良更应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五)人性化设计需求与绿色设计。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年轻人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者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者则怀着一股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以人为本,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平面设计也不例外,刺激消费的美学观念曾经成为现代平面设计唯一的评判标准,从而导致能源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失调。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的人。

绿色设计需求给平面设计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作为平面设计行业与其外沿,无论从意念到表现,都会给设计带来新的生命内涵,随着时展,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设计作品一方面完善实用功能,从需求上获得满足,另一方面,顺现代审美潮流,追求美的情调。往常盲目的视觉刺激行为,往往造成视觉灾难。人类被围困在强烈的色彩,呆板的图形中。因此,视觉上运用绿色设计观念,让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视觉污染,完善设计作品与人类的协调非常必要,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象以及单字,词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平面设计专业语也已开始逐渐适应这些变化,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1996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院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环境责任指南”。又为某纸张制造商起草“设计之生态学”手册,为美国设计师提供了关于减少对环境冲击的指导方针。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超级秘书网

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当然,要设计师们和企业家们立即改变观念,设计出符合未来标准的作品决非易事。这将面临太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当今刺激消费,市场经济的大形势笼罩着整个世界的气氛下,要做一点真正有利于人类长远利益的好的设计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不过,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正在唤醒越来越多的有良知的人。从每天用的各类设计产品,到自认摩登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必要的?。“合理消费”,“道德经济”变是必然。也是未来人类自救的方向。未来,平面设计的职责就是维护伦理性和道德性。

好的设计,将是未来正确价值观的体现。

参考书目

《边缘设计》凯恩.费舍尔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非物质社会》滕守尧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设计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绿道的分类

FabosJG在主持建设新英格兰绿道网络的规划中,将绿道划分为3种类型:生态型绿道、游憩型绿道以及文化历史保护型绿道。LittleCE根据绿道的形成条件及其不同的功能将绿道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的绿道、以道路为特征的娱乐型绿道、重要的生态廊道绿道、风景或者历史线路绿道,综合的绿道系统或者网络。FábosJ提出绿道可分3类:一种是具有生态意义的走廊以及自然系统的绿道;一种是娱乐型绿道;还有一种是具有历史遗产以及文化价值的绿道。AhernJ认为,按照面积尺度的大小划分,绿道可分为市区级(1-100km2)、市域级(100-10000km2)、省级(10000-100000km2)、区域级(>100000km2)4种类型;而绿道按照功能作用又分为生物多样性绿道、休闲娱乐绿道、水资源保护绿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绿道等4种类型。

俞孔坚教授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绿道的规划发展以及演变历史。他提出中国按照绿道的形式与功能划分,存在着3种类型的绿道,一种是沿着河道或者水域边界分布的滨河绿道;一种是公园道路绿道或者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绿道;还有一种是沿着田园边界分布的田园绿道。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绿道形成的不同形式,方便对其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而现实中各种类型的绿道常常交叉混合,怎样划分依赖于对它们特征的认可程度。

国内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

19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一定规模的公园路以及公园系统的规划和实践;之后就倡导有机疏散以及区域的规划和实践;接着出现了生态规划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进行了尺度较大的绿道系统规划;1990年,LittleCE在《GreenwayofAmerican》中对美国的绿道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并分析了16个绿道的规划实例。之后景观设计师们对美国48个州范围内的绿道网络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及规划。还有部分学者对不同类别的绿道网络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绿道最早的建设实践也是在美国展开的,比如世界闻名的新英格兰绿道等等。

绿道在欧洲的发展史则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最早以林荫大道出现在法国,然后才是英国的绿带。由于受美国绿道思潮的影响,欧洲于20世纪90年代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绿道研究和实践,绿道网建设现在正逐步向跨国合作发展。中国目前对绿道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的相关文献对此有论述。俞孔坚等对绿道和绿道的发展历史、设计原则、网络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海珍等则运用斑块、廊道结构、网络结构的分析评价了绿道网络,蔡蝉静等探寻了城市绿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而在当前河流、道路、铁路等两侧绿化获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必然要求绿道建设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对绿道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广东省率先提出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广东省建设厅提出在区域绿地划定保护的基础上,率先在整个珠三角区域展开绿道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绿道的推广与实践代表了一种生态主义理念的回归,也代表了地方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趋势。

绿道的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绿道作为兼顾生态保护与居民休闲使用的开敞空间,其设计方法是多种因素的叠加,除生态性以外,绿道的景观性、文化性、游憩性等不同因素也应在考虑范围内,其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体现各地方的特色,虽然由于场地及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但整体的设计方法框架可总结如下:

1现状调查分析,确定区域内的资源要素

根据国内外绿道建设的理论和经验,得出主要影响绿道规划设计的资源要素包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要素、人文要素、现状道路布局等等。因此,对区域内水资源、自然资源、物种多样性等进行综合性评价是规划设计绿道的前提。分析和明确区域内山体、河流、田园和海岸的物种分布情况和生态作用,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敏感地带,确定绿道设置的主题内容以及绿道的选线,构成绿道框架系统,因为它们是独特景观、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地带,也是人们休闲向往的地带。

2根据绿道的现状系统,确定绿道网选线布局

密度以及游憩项目开发程度根据建设地现状、用地性质和地区服务功能等需求,分析区域内绿道潜在性游憩价值以及已开发项目对区域内的生态影响。通过绿道网慢行密度控制确定合理的绿道容量,并用容量控制方法降低具有生态危害的游憩项目开发使用频率和活动范围,减少一些生态危害大的游憩活动,微调绿道走向,形成人为活动干扰的缓冲区。

3提高绿道的连接质量,加强绿道网与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

依据区域内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自然生态类型、级别,确定绿道的连接线路。先连接景观质量较高的部分,特别是重要的栖息地斑块,观察栖息地节点图的节点,探索抗拒力最小的路线。充分考虑区域绿道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及静态交通的衔接,加强城市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绿道网的接驳,并建立一个完善、持续的机制来解决其相互之间的冲突。

4优选绿道网串联的节点和绿道的边界确定

对绿道网中的各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价,挑出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人文节点、城乡居民点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并尽可能串联更多有关自然及人文要素的节点,以充分展现该区域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提高绿道的开发效益和吸引力。绿道的控制边界的确定以各类生物生态习性及外界干扰的影响程度为依据,确保绿道生物走廊的最低宽度。

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绿道建设是以绿为脉,以道为媒,串联各生态空间要素,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和格局,保护和挖掘城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其生态学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和理解。

1从生态完整性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的适应性,即生物在一定环境下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特性,它是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生物的生产能力,能够修复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波动平衡。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要保持健康、完整,必然要多要素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多个物种叠加。单个要素生态功能之和小于整体的生态功能,因为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就具备了综合性的功能,这是各个要素独立存在时所不具备的。绿道规划不是替代其他规划,而是其它非线状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补充,通过连接其他非线状重要风景园林系统,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整体,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对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条件,也是区域生命支持生态系统的核心,还是支持区域稳定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绿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率,使不同斑块中的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更方便,从而使小种群免于近亲繁殖而退化,保护了基因多样性。绿道通过促进斑块间各物种的扩散,提高了种群的增长以及斑块中某一种群灭绝后外来种群侵入的速度,从而对保护和提高物种的数量发挥积极作用。另外,由于绿道方便物种的迁移,某一景观或斑块中的干扰对物种的威胁就明显降低了。

根据岛的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得出,岛的面积大小,影响着岛上的物种丰富度。乌利万(Vulli-van)和谢弗(Shaffer)一致认为,岛屿物种数量的2个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积与距离。保护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物种的侵入或引入,自然保护区在平衡时的物种丰富度则决定于迁移速率和灭绝速率。由于殖民化的物种源是迁移和灭绝速率的依赖,所以整体隔离非常危险。确保有一个足够大的生境用来保护内部殖民化的物种源是保护区内物种不灭绝的唯一办法。一般而言,斑块是非常重要的生境,绿道则是非常重要的迁移通道。因此,对于破碎化的生境来说,将各生境岛屿通过绿道连接在一起,特别是连接较大的自然斑块,可以减少甚至抵消因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对于野生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从生态廊道内涵分析

生态廊道,即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物能流、物流的通道,是动物栖息或迁徙、植物基因流动的走廊,它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而绿道是有不同宽度、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并连成网络状的生态走廊系统,绿道使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生境的连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