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学融合;现代学徒制;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社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市场营销人才至少已经有五年持续高居全国人才市场需求榜首。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人才的需求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仍然会是需求的热门。相对企业的“人才难求”,学校培养的营销人才却出现了“业难就”、“岗难求”现象。这种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供求脱节,解决之道是校企合作。然而从实践角度看,目前的校企合作很难形成长效机制,尤其是面向众多中小型企业的学校更是难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如何建立深度的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的方式培养营销人才成为值得思考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设想所谓深度产学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和新加坡“教学工厂”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条件加以改造,由学校和商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共同成立产学融合营销人才培养平台,学生分为AB组,分别以学生身份和“学徒”身份交替在校内校外学习、实习,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一种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参与主体的利益,通过建立有效利益驱动机制,保证合作者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校企共同成立的这个平台上学校是生源、师资、教学、培训场地和设施的提供者;合作企业是“师傅”、项目、培训师资、实习岗位、就业途径的提供者。其中商贸公司是营销人才培养平台上的的重要角色,在“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处于关键地位。

公司需要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员工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销售管理制度、成绩考评制度、轮岗制度等。公司设置人员直销、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销售渠道部门及岗位,按照师傅带徒弟方式开展销售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还设置人力资源、会计、销售内勤、营销策划、市场研究等部门,设置相应的岗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在营销部门轮岗,亦可以在非营销部门轮岗。根据学生偏好和能力给予不同的岗位锻炼,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分流。按照学生进入企业的学期设置“初级学徒”——“中级学徒”——“高级学徒”——“准师傅”——“师傅”——“经理”——“合伙人”升级制度。学生在升级过程中实现能力和素质的升级,逐步由销售能力培养转向销售管理、领导团队方面培养。达到“师傅”程度学生可以带徒弟,优秀的“师傅”可以留用成为师傅或者职业经理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可以成为公司合伙人。大批合格毕业生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输送到其他用人企业。学生在学徒阶段采用校内外“双师傅”指导,绩效和学业成绩“双考核”,实现“双约束”。

二、校企合作方式选择

该人才模式需要紧密的校企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种合作方式:学校注册成立商贸公司,并与人力资源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教师担任专职总经理或者社会招聘总经理开展业务。第二种合作方式:由有实力的管理咨询公司组织成立商贸公司,并与校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第三种合作方式:由学校提供办公条件和商贸公司或者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共同成立公司,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展业务和人才培养。在以上三种合作方式中以第三种模式为最佳,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双主体办学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有利于形成长期合作的机制。

三、教学综合改革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教学整体性改革。首先校内教学需要要采用大模块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要摆脱讲授为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问题驱动、案例驱动、活动驱动教学,学生学业成绩考评也要采用过程化考评、成果考评相结合的模式。学生要分为AB组校内校外轮训、校外实习轮岗。保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实行分层次教学,做到“量身定做”,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满足一体化教学和企业实习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资源的使用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小组学习和团队销售实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客户拜访、销售、课程任务实现沟通能力、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素质的培养;通过企业早会晚会、工作活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将专业课程整合为理论和实践合一的五大教学模块。分别是营销基础模块、市场研究模块、销售模块、销售管理模块、营销策划模块。

学生培养以销售人才为核心、销售管理、营销策划为翼,以营销基础和市场研究为基础。其中营销基础模块融合《商品学》、《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认知》、《模拟营销》等七门课程;市场研究模块融合《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调研实训》、《消费心理学》三门课程;销售模块融合《商务礼仪》、《推销技巧》、《商务谈判》、《网络营销》、《电话营销》、《谈判实训》、《沟通实训》、《推销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等九门课程;销售管理模块融合《渠道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三门课程;营销策划模块融合《营销策划》、《促销策划与管理》、《广告与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及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实习》五门课程。在建设专业中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课程,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形成讲义、课件、试题库、教学案例库、训练手册等一套教学资源。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会根据未来工作需要和岗位需要,完成方向性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四、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一支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比较高的教学团队。基本建设思路是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也就是通过教师进入企业、企业高手进课堂,现有教师除了完成学历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到企业加强实践锻炼,每位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后都要与该组学生进入企业同步进行实践锻炼,一方面协助企业加强学生管理,一方面提升企业实践能力,为企业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如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调整、销售流程规划、促销策划等)。校内教学要根据内容,请企业有关人员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通过双向融合,达到师资培养和团队建设目标。

五、实训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旅游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仅2014年前11个月,我国出境游客就高达1亿人次,全国旅游人数多达近40亿人次,旅游收入3万多亿元。而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专业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校是旅游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中职旅游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中职旅游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就业与终身发展。本文从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实际情况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就中职旅游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立足市场,优化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满足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中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立足于旅游市场,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符合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备旅游职业技能的服务型的人才,这类人才不同于旅游研究方面的学术型人才。而在传统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过多现象极为普遍,学生大量的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中职学校应当明确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实践操作学习的时间。例如:可以将原有的半年实训制改为一年实训制,并在两年的理论学习中增加实训时间,通过实训时间的增加,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毕业前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实训也并非都要走出校园进入实际岗位进行,也可以是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结合的模式,在校内进行一些口语实训、旅游产品设计实训等,校内实训除了可以采用模拟场景实训外,也可以采用一些竞争等形式来进行实训,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又能收到很好的实训效果。

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大量应用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效能,在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更可以大量应用。一方面,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由企业下订单在学校进行旅游人才的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既能使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标准统一,又能使学生的就业有保证。学校可以与众多的旅游企业合作,收集旅游企业的用人计划、技能要求、数量空缺等信息,与旅游企业协作制订人才培养订单,学校再根据旅游企业的需求进行旅游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引入专业人才,对学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法、模式等进行指导。这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中职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三方面,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建立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训,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

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中职旅游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能满足当前旅游产业的需要,但如果学生缺乏终身学习能力,不能进行自我完善,在未来也可能因为学习不足而逐渐被旅游产业所淘汰。因此,必须建立起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再只是具备单一技能的人才,而是需要大批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中职学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中,应当创新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在自己个人特点得到发展的同时,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分享能力等,并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求知欲。

结束语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全面革新模式,紧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学生的实训时间,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中职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效能,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06).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语人才;复合应用型;培养模式;

Abstract:Cultivationoftalentsaimsatmeetingtheneedsofsociety.Accordingly,theeducationofforeignlanguagetalentsinthenewerashouldmeetthesocialneedsforthecrossdisciplinaryandpracticalpersonnelwhowillserveatallwalksoflife.Toachievesuchagoal,itisnecessarytocarryoutasystematicreconstructionofpedagogicalplatformincludingtrainingmodes,curriculumsystem,teachingmedia,methodologyandteachingmanagementsoastobuildamodelinwhichtheforeignlanguagestudentscanbetrainedinthedesirableenvironment.

Keywords:foreignlanguagetalent;crossdisciplinaryandpracticaltalent;trainingmode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多元发展的社会需求,显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外语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特别是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外语人才培养。那么,什么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外语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培养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设想在既定培养目标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复合应用型人才概念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合是一种变化,尤其是智力元素的复合,其新复合体派生出的积极意义将远远超出单个事物简单相加的总和。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至今已经逐步发展成比较完善的思想概念,即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的融合。

复合型人才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科学思想方法的萌发点。其次,在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基础上,使自身各种能力和潜能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综合性能力。最后,复合型人才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各种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个体人的基本综合素质。杜国海等认为,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形成。[1]这些素质的提高,必将促进社会的适应性、理解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增强。笔者认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充分认识个人价值只有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才能被充分挖掘。拥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优良品质、踏实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技术或操作技术等),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说复合型强调的是综合知识在综合思维作用下产生综合能力,那么应用型重在利用相关知识,结合生产与社会实际,将智能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能与社会效能。

二、本科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培养外事、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口译与笔译工作者。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基本采用1+1模式,即外语+语言学或外语+文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结构模式。其专业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工具意义上。在很大程度上,外语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外语与母语的转换上,通常作为其他专业或领域的辅助工具而存在。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粹工具型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并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大批能够使用外语(至少用英语)从事社会工作(任何行业的工作)的人、国家的建设者、走向国际社会参与全球化各项挑战的人。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对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英语教学大纲》还对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作了具体要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个目标与规格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外语专业A377;具体地说,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世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新时期学科渗透与融合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社会适应力;较强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外语人才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较高的素质既是实现上述诸方面的先决条件,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三、本科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其他任何一项系统工程一样,它的构建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平台,即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正走出精英教育理念,朝着大众教育飞速发展。高校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也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走出靠书本培养精英的传统模式,朝着“一专多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应用型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培养思路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化重新构建,创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拟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具体探讨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学术标准、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态势,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不同规格和层次的英语人才。其中,复合应用型人才最受欢迎。因此,我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相继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各种尝试性改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4]:

(1)英语+专业知识。这里的“专业知识”是指英语语言的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

(2)英语+专业方向。这里的“专业方向”既可指英语语言的应用方面,如“翻译、文学、教育”,也可指更宽泛的学科领域,如“旅游、经贸、法律、金融、军事”等;

(3)双学位。将英语专业与其他某个专业相加,分阶段进行,如用二年时间完成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再用二年时间进入第二专业学习。

尽管以上三种模式在各高校都有实行,但笔者认为,模式(2)更接近“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构建原则,更接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首先,它体现了21世纪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求,确定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根本地位,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它体现了语言与专业的“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加合”(如第三种模式),而是载体与被载体的融合,即语言与其背负的内容的融合。[5]最后,这种模式将外语专业面向其他专业开放,使外语人才不仅能够从事包括语言文字、文学研究,也包括新闻、外交,还包括法律、教育、经贸、金融、科技、军事等各学科领域的工作,在精通一门(或更多)外语的同时,又熟悉相关知识,成为具有全球化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好的教育模式还需有与之相配套的合理课程体系来支撑。根据本科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是指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的一种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这种配置可以通过在专业平台上搭建结构明晰的模块形式来表现,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课程模块组成:

(1)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旨在训练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基础知识与技能,为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方向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主要课程包括语音、综合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

(2)语言理论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对语言结构和实用规律有理性、科学的认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高专业素质,为深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主要课程包括语法、词汇学、语言学等。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社会需求进行跨专业、跨学科修课,构建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主要由除英语以外的各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构成专业方向模块,例如经贸、文秘、新闻、旅游、教育、法律、生态学等。(4)知识应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由相关课程的实验与活动构成,如口译、笔译实验,旅游、经贸、文秘、新闻、教育等学科的基本技能实习,小型研究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等。

(5)素质教育模块——旨在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培养情操,陶冶性格,增强社会融合能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人文、历史、政治、艺术等课程。

为了保障以上课程体系模块的有效性,首先要在学时分配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夯实基础。模块(1)与模块(2)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课程,要确保其课时量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次,外语技能课程必须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特别是要加强写作技能训练,可尝试将读写课程合并,将语言输入与输出同时并举,确保写作技能训练四个年级不断线,最后以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终结。再者,根据国际教育经验,大学课程中选修课程比重在35%~45%较为恰当,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最后,模块(4)相关的实验、实习、活动不仅应该纳入全程教学计划,有机融入每一阶段的学程之中,还要规定最低学时与学分标准,以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当今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师”的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版)对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教学手段有明确规定:“要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条件的要逐步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资料中心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

(1)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主题发言、语境设计、模拟辩论会等,努力创造语言演练环境,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能力。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准确、细致地展现所学语言的使用环境与民族文化,尽可能近距离地接近所学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4)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教学方法中体现这些元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逐渐走上自身未来发展的道路。

(5)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组织英语演讲、英语角、各种英语竞赛活动以及参与社会的涉外活动,推动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第二课堂,并在实践中找出专业学习的差距,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第一课堂学习。

(四)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学校要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就要有创新意识,在管理上采取灵活、开放政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发展。从现有教学管理机制看,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

(1)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我国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施的仍然是学年制。学生很难跳出四年制框框,假期修课制度缺位,学生要想缩短学习期限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从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在入学后一段时间内学习积极性处于停滞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奋进精神,也不利于快出人才。

(2)真正实行自由选修课制度。目前的选修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限制性选修,学校将课程划分为不同课程群,学生在某个课程群里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虽然这样的选修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从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人尽其才”的人性化人才发展趋势。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实行全通型选修制度,并允许适当时限的“试听”,将选修课决定权真正交给学生。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与其他专业一样,也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第二课堂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以外,还应有适当的社会实践。目前我国很多院校通常采取第八学期集中实习的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即使遇到问题,特别是发现自己知识欠缺时,已没有机会重新回到课堂去弥补。仅在毕业前安排社会实践,对教学全过程只起到检验结果的作用,而无法对结果进行修正、补充。我们不妨尝试英国大学通常采用“三明治”模式,即“实践——学习——再实践”模式。外语专业学生可以在二年级下,或三年级上安排2~3周停课社会实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一方面检验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促进后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针对性。此外,学校应该为外语专业学生创造条件,直接与相关语言国家进行学生交流或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

(4)完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实行全程质量管理,即对教材选用、教师配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课程评估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与学生对课程配置与教师讲学的信息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调整与修正。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价不能采用“一科一考”、“以考代评”方式,应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表现纳入课程评价,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可设定为30%~40%)。此外,对理论课程应将小型专题研究、理论综述等报告型成果纳入课程考核,并占较大比例(如基础理论占40%,研究报告占60%)。由于外语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为表现特点,因此,应将行为表现评估(performanceassessment)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这些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表演,以及参与校内外相关活动与任务中体现。总之,对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语

在人们转变观念,将外语人才朝着复合应用型培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学校首先遇到的是外语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困难。近年来,大批高学历的优秀外语人才充实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但由于他们基本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时,其专业授课教师尚不具备完全使用外语(英语)授课的能力。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

另外,外语专业教学缺乏原版外语教材,包括语言类与非语言类教材。其实并非是缺乏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版教材价格相对昂贵,大部分学生难以承受。同时,非语言类原版教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个人外语水平的限制,能真正用外语(通常是英语)开课的人也寥寥无几ᦉ7;没有原版教材,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就会大打折扣,也将大大影响人才质量。教师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近距离接触纯正的外语,以及国际通用的专业语言表达,是每一位参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杜国海,王涓.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8):242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南佐民.论外语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J].外语界,2007(1):28.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4篇

一直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了积极卓越的贡献。2012年12月12日,第六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于华北电力大学举行,来自国内一批在能源电力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型高校,在十精神的指引下,以“行业大学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为主题,对产学研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观点荟萃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行业特色型大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行业的支撑与服务都必须重新思考定位。从对行业的依托服务到走出行业,实现对于行业的引领与超越,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协同,是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的实践能够极具实效,极有可能产生亮点。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应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的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产学研合作的几个要点:行业主导,企业主力,学校主研,应用主题。以增强“产”的竞争力为核心,形成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因材施教,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化模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特色平台。清华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等。学校不制定统一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清华学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为什么还要实施这样的特殊培养计划呢?这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整体上是非常优秀,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对于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还需加强引导。为了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提出“要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土壤”。他们大学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开创各种创新实验班,这种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一举措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着力发掘优秀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交叉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化模式。这一模式能适应新时期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发展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创新和创造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专业课和通识课的结合会带给学生更广泛的看问题的视角。例如把经济学思考方法与数学工具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出同时具备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高级经济学人才。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付诸实施。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的模式是无限的,这就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舞台。人才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细分: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种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的主辅修、双学位教育,而是在高质量专业教育基础上强化学生感兴趣、有能力接受的另一专业。通过整合各高校多学科的教学资源,突破原有的专业局限,注重各专业知识的强化延伸和综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创新实践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一些大学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创新实践教学等途径,形成了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创新实践、教学实验等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立体、网状的实践教学体系。清华大学开展实践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学校试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他们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广东省和盛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科学评价,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考试制度过分讲求整齐划一,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粗糙,压抑了创造性思维的成长,学生把通过考试作为唯一目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天津大学建立了新的创新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单纯按学习成绩评定优劣,向既注重学习成绩,又关注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上转变。在工科高层次班以及优异生、保研生选拔和奖学金评定中,引入综合测评环节,逐步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强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增加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等考核环节,合理评价学习效果。清华大学近年来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探索和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吸纳选拔各类优秀学生。在培养环节,不断完善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选拔机制,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潜质等方面的评价。复旦大学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使之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同时,还对选拔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等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5)开放办学,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现代大学已经置身于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国际交流能力就成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与多个国家的几十所大学先后开展了几十项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采取在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的模式。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个性特质。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创新精神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创新方法是一种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飞从前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如下创新的教育思想:一是以创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为指导。一般而言,创新人才多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品质,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需要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否则,即使外在的教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但教育者大脑中未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仍保留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这样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三是改革传统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保障机制,把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当前,各高校无论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已突破了前苏联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普遍注重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毕业后适应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但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上,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又陷入误区,对二者进行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的选择。实际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问题是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能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弱化专业教育,也不能因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要切实通过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创新,实现二者有效结合。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专业知识传授外,还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接受探索和创新训练。所以,大学应不断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实施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水平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带动本科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将高水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三是以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为学生开展研究型、探索性学习提供平台。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必须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才能体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就不能带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建设,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也就无法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提升课程质量和水平。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形成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科研设施、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在启发式讲授、批判性思维、思考式讨论和培养学生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以高质量的科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通过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一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学生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进行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教材与课程设置作为知识传播的直接载体,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材和课程结构也应该不断得到优化。在课程改革方面,应打造精品课程,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应当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体现按层次分流培养的理念。三是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能适应现代学科发展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学科交叉,走多学科综合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研究,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