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殖技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964;F32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产养殖业仅年来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但传统水产养殖业限于对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水质的破坏。传统水产养殖中不注重对环境可循环利用的理念,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物不合理处理,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繁殖,从而对水体产生破坏,同时也对水产动物本身健康状况构成了危害,最终采用药物作用来改善状况,这些都使得水产动物本身的安全问题。而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它是一种更加合理,更为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法。
1水产养殖的技术特点
1.1水产苗种选择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动物苗种,苗种的好坏对生态养殖的质量以及产量都有影响,因此,选择好的动物种类是好的生态养殖的第一步。关于如何选择好的苗种,一般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的苗种,选择苗种选择比较健壮、健康的苗种,避免选择无病的苗种,除了选择好的健康的苗种外,还有就是选择的苗种要具有好的经济价值,来保证水产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1.2生态养殖中水质中的平衡控制水产养殖中的苗种的生活环境主要依赖水环境的好坏,水产中的水环境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的控制,对整个水产养殖都起着关键的因素。1.3选择好的饲料进行喂养饲料的投放在生态养殖中占一个基础的地位,饲料的好坏对于苗种的健康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差的饲料对水质具有坏的影响,会对水质产生危害,从这一方面来在选择饲料方面一定要首先选择好的饲料,对苗种进行喂养。在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前提还要注意合理的投喂方式,投喂方式要合理,不能过量也不能喂养不足,喂养的饲料过少或过量都会对苗种的发育有影响,因此投喂饲料的量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投喂时间,保证苗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长。1.4药物的使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现象,出现病害现象要注意及时用药,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使用的药物要是国家规定的药物,不能使用违禁的药物,这些违禁的药物对苗种本身具有危害,同时对水质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选用合适的药物之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的合理的把握。
2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分析
2.1构造好的生态系统水产生态养殖相比于原始的系统,就是要构成一个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把水产养殖的水体当成一个生态系统,把水产系统中的水生动物当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这个生态系统是要注意维护好,水产生态系统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循环系统,注意里面的废物利用,注意其建立中合理的生态链结构。在水产系统中通过载重合理的绿色植物,产生氧气,共水产动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反过来供水产体系中的绿色植物吸收,还有生态体系中的微生物对里面的水生动物的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又可供绿色植物吸收。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构成这样一个小的生态系统,通过能量的循坏转化,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2.2对水产生态养殖体系进行控制水产体系必须进行温度、氧气浓度等条件控制。水生动物具有自身合适的温度生长范围,在其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使得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处于快的生长状态。氧气的控制,氧气的浓度既不能太浓,也不能含量过上,可通过使用一些增氧设备,对水产体系中进行氧气的控制。水生体系中由于各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一般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夜晚,由于光合作用的下降,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部分的氧气,因此,要注意在夜晚的时候防止出现缺氧现象,合理的使用增氧装置。2.3水产生态养殖系统中环境的控制水产生产养殖系统本身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行中,会出现一些污染物的出现,对水体会产生一些危害,因此要注意其中对生物系统中的污染物等的控制。对水产养殖体系稳定性的控制就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生物之间的稳定。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微生物含量超标,导致水产生态体系中的各项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控制,保证其中的各项指标的稳定。关于如何做到这方面的控制,主要可以从这两方面控制:1.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控制,可用一些除这些微生物的药;2.通过对苗种的用药,使苗种本身形式一定的自身免疫系统,从而来抵抗病害。2.4对水产生态养殖系统进行标准化控制对水产养殖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一些合理化规定,建立养殖标准。从最开始苗种的选择、用药的选择、条件的控制、系统中氧气温度的标准控制,形成一套合理的体系,让整个生态系统的控制更加合理有效。
3结语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一门养殖技术,同时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一门技术。水产生态养殖既能满足现在对环境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是更加健康的养殖方式,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也具有好的影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推进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很好的效果,对环境也能起到好的方面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光彬.探析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
[2]李文凯,陈利国.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2):70-70.
关键词:种猪;养殖;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8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养殖出优质的种猪,对于提高我国肉猪养殖水平,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品种选择、猪舍选择及设计
对于种猪来说,优良的品种是前提要求,只有品种优良的种猪,才能养育出高质量的猪仔。从形体上来说,要具有典型的本品种特征,体格健壮、高大、腰身长、健康、未生病,四肢粗壮、开阔,精力充沛、活泼有力,采食量大、进食快。排列整齐,数量适中,公猪6对以上,母猪7对以上。
在选择猪场及建造猪舍之前,要根据种猪的生活习性,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要选择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光照合理的猪舍。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猪舍内安装自动化喂食及供水设备。在保育猪舍内,必须要有保温设备,需要人工及时清理猪粪,条件允许的话,也可安装自动清粪器,为种猪创造良好的繁育环境。
2 建立健康的养殖体系
为了减少各类疫病的发生,必须注重消毒,减少病毒传播。在种猪入舍之前,需要对猪舍进行消毒。种猪入舍后,最少每周消毒1次,并每天记录种猪生长状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在人进入猪舍之前,需要穿戴防护鞋、帽、衣服等,并进行消毒。对种猪的系谱、配种情况、免疫记录、饲料食用情况、用药情况等要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
3 饲料配置及投喂
种猪饲料可采取外购与自配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不同的任务阶段,种猪对于营养的需求也会有所区别,在选择饲料时要多加注意。无论是购买的饲料,还是自配饲料,在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防晒、防潮。可在阴凉处离地保存,夏季饲料不宜存放10d以上,其它季节也以2周内为宜。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发生变质,种猪食用后发生疫病。
日投喂量根据不同的阶段来定,公猪可按照体重的2%~3%进行投喂。一般来说,后备公猪可按照体重的2%来投喂,投产公猪按照体重的3%来投喂,将其分为2份,早晚各1次。母猪的日投喂量一般为体重的1.5%~3%,妊娠初期(3周以内),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5%~1.8%;妊娠中期(3~12周),日投喂量为体重的1.8%~2.2%;妊娠后期(12~16周)时为体重的2.2%~3%。也是将按照日投喂量分成2份,早晚各投喂1次。
需要注意的是,种猪的膘必须控制在7%~8%,不可过肥或者过瘦。如果出现过肥或者过瘦的情况,可通过调整饲料投喂量来控制。在母猪产后直至断奶前3d,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菜籽油来催乳。一般本地良种母猪菜籽油用量为80~120mL/头,土洋杂交母猪菜籽油用量为140~160mL/头。
4 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除了投喂饲料以外,主要是通风、饮水、光照、卫生等几个方面。在通风方面,必须保证空气的正常流通,一般夏季风速为0.6~1m/s为宜,春、冬季节0.2~0.3m/s为宜,秋季0.4~0.6m/s为宜。饮水需要24h不间断供给,需要保障饮水的新鲜、干净、优质,在深秋到初春的这段时间,可将饮用水略微加热至30~40℃。光照一般保持正常光照即可,在光照时间过长的夏季可略微控制,一般在10~12h以内最佳。猪舍内的卫生条件极为重要,如不及时清理,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一般每天需要清理1~2次,如湿垫料、食物残渣、粪便等。另外,需要每周进行消毒1次。
5 疫病防控
一般情况下,种猪进入猪场之前会经历一系列的防疫病措施。日常投喂饲料时,可在饲料中加入中草药来提高种猪对疫病的抵抗力,常用的增强种猪抵抗力的中草药组成及配比为何首乌2.5、白芍2.5、陈皮2、神曲1.5、是吕浦1、山楂0.5。此方经验证确有实效。另外,保持猪舍的内卫生、干燥、整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p小疫病的发生。每天记录种猪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做到发生疫病时早发现、早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种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结合种猪的特点合理制定饲喂方案,使用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为了提高养殖场种猪的繁育率,保证猪肉的质量,养殖场需要关注种猪的体形和数量,制定种猪繁育指标。除此之外,在种猪养殖过程中,应用健康养殖技术才能更好地防控疾病,提高种猪的免疫力,降低种猪患病几率。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池10口,面积46亩,每口虾池面积3~5亩,水深1.2~1.4m。池底淤泥15cm左右,池埂坡比1∶(2.5~3.0),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且排水口设置集虾槽,进排水口分开,虾塘进水处设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以防止小杂鱼等敌害生物侵入,排水口则用40目铁丝网拦住,防止青虾苗逃逸。2.池塘消毒“一茬春季”,1月上中旬冻晒塘10~15天后,每亩用31%漂白粉10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月份注水50cm,注水时先经过40目筛绢网过滤。“二茬秋季”,6月底至7月上旬曝晒塘10~15天,7月下旬注水50cm,每亩用茶籽粕10kg,浸泡24小时后,化水全池泼洒,杀灭敌害生物。3.种植水草“一茬春季”试验池未移植水草,“二茬秋虾”试验池清塘消毒半个月后,7月中旬在距塘边沿虾池四周20~30cm浅水地带,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性植物,水草覆盖面积占虾池的20%~30%。如水草过多,易引起虾池水质偏瘦,不利青虾正常蜕皮生长;且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易引起池塘水质恶化,造成青虾缺氧泛塘。4.培育水质虾苗放养前,加水至水深50~70cm,施用水体解毒剂化水全池泼洒解毒后,每亩用腐熟有机肥100~150kg,也可用磷肥3~5kg化水泼洒培肥水质,为虾种、虾苗提供适口的桡足类、枝角类水生动物等天然饵料。5.苗种放养“一茬春季”幼虾放养时间为2月上旬,规格1200~1600尾/kg,亩放养量15kg;“二茬秋季”虾苗放养时间为7月中旬,规格6000~7000尾/kg,亩放养量6万~7万尾。虾苗放养宜在阴天或阴雨天进行,以免阳光直射,影响放养虾苗的成活率。虾苗放养10~15天后,每亩虾池套养规格为2~3尾/kg的花鲢鱼种10~12尾。6.饵料投喂饲料选用青虾专用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4%~38%。虾苗个体平均全长≤2.5cm/尾养殖阶段,选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5%~36%的幼虾养殖配合饲料;虾苗个体平均全长>2.5cm/尾养殖阶段,则选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2%~34%的成虾养殖配合饲料。日投量一般控制在虾体总体重的3%~5%,每天上午8时,下午5-6时,各投喂1次。上午占日投饵量的1/3,下午占2/3。具体饲料投喂量视天气、水质、水温与青虾吃食状况而定,通常以1.5~2小时吃完为宜,并在虾池四周各设食台检查青虾摄食情况。7.水质管理青虾对水质要求较高,水体透明度宜保持在30~40cm。3-6月虾池每半个月至一个月加注一次新水,7-9月高温季节每5~7天定期加换新水。每次加水10~20cm,以改善水质。同时根据季节、气温调节虾池水位,保持较适宜的水温。春季水深50~60cm,以利升温;冬季水深保持1.2m左右,以保温越冬;其他季节水深在80~100cm。并视虾池水质情况定期泼洒硫代硫酸钠、活水宝、EM原露等水体改良剂,以快速降低虾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高效分解水产动物排泄物,抑制有害菌生长,改良池底、净化水质。8.机械增氧试验池分别设置用于微孔管道增氧的3kW和2kW的空气压缩机各2台,根据天气和青虾活动情况,定时启动微孔管道增氧机增氧,即晴天中午开,阴天黎明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发现水质突变(倒藻)或青虾浮头时应及时开机增氧,7-9月中午或凌晨均需开机增氧2小时以上。9.虾病防治试验期间,每15~20天用8%二氧化氯泡腾片对虾池水体消毒一次,7-9月高温季节每月使用氟苯尼考、鱼虾多维拌饲料投喂一次,每次连续投喂3~5天,以防病害发生。同时每30天用碘制剂对虾池水体进行泼洒消毒一次,10月底亩用复合硫酸锌粉化水泼洒杀灭纤虫一次,5~7天后再用一次,并隔3天用水体保护剂化水泼洒解毒一次。
二、捕捞与收获
1.捕捞上市试验期间,“一茬春虾”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至7月上旬,用小地笼分批捕捞上市,直至6月底干塘捕捞;“二茬秋虾”捕捞时间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用拖网分批捕捞上市,直至1月下旬干塘捕捞。2.效益分析试验池塘10口,面积46亩。至2016年7月,“一茬春虾”收获青虾1702kg,亩均产商品青虾37kg;“二茬秋虾”收获青虾成虾1978kg,平均亩产43kg,收获小虾1012kg,平均亩产22kg。全年共收获青虾4692kg,平均亩产102kg。商品虾上市率78.6%。青虾池塘“双茬”养殖试验亩均苗种放养及收获情况见表1。青虾池塘双茬养殖试验,“一茬春虾”产值95312元,单价56元/kg,亩获收入2072元;“二茬秋虾”成虾产值191866元,单价97元/kg,亩均获收入4171元;幼虾产值52624元,单价52元/kg,亩均获收入1144元;花鲢产值10626元,单价11元/kg,亩均获收入231元。2015年试验共计实现总产值350428元,亩均获收入7618元;总养殖成本151196元,亩均生产成本3426元,其中苗种62330元,饲料44620元,租金25760元,肥料、鱼药与微生物制剂12236元,水电6250元。总效益199232元,亩均获利润4331元。
三、讨论与体会
摘要:为了解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情况,总结经验,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编制提供指导,笔者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全国18所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和2026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实施阶段,实习时间为24~56周;渔药渔用生物制品、渔用饲料和水产动物苗种生产经营等企业是顶岗实习主要单位,校内人才交流会是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主要途径;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是主要顶岗实习岗位;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是目前影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践生产的教学环节,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之间的桥梁,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2014年4月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发了《关于做好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4﹞36号)。根据通知精神,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办公室在2015年组织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等45个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制订工作。为了掌握目前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广泛征求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编制的建议,提高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编制项目成立调研小组,在2015年12月份至2016年3月份,调研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我国职业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研小组前期对我国开设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分析。受水产养殖条件的影响,开设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本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调研了18所高职院校和2026名学生。调研的高职院校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有2所,山东省4所,四川省、重庆等西部地区3所,江苏省3所,湖北省、江西省、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和广西省各1所;从办学水平来看,在本次调研中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7所,省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7所,其他类型高职院校4所。调研高职院校分布广泛、代表性强。为了保证调研情况的准确性,本次调查的高职院校教师为相关院校水产养殖技术所在教研室主任或所在系分管教学主任,学生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2~3年级和毕业1~3年的学生。
2调研内容及结果
2.1顶岗实习的实施阶段和时间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调研结果见图1和图2。从图1可见:顶岗实习时间最短24周,最长56周,多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集中在28周和40周。从图2可见:在调研院校中有2所(11%)院校在最后一学年集中开展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绝大多数院校(11所,61%)分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两个阶段实施;5所(28%)院校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第二个学期分段实施,前两个阶段顶岗实习一般为8~12周,第三个阶段顶岗实习有16周。从顶岗实习实施时间来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每年3—8月份。
2.2顶岗实习企事业单位情况
大多数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在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极少数院校提供少量校内顶岗实习岗位;学生获得顶岗实习单位的途径主要有校内人才交流会、院校安排、水产类专业教师提供和学生参加企事业单位自主招聘四种方式,其中以学生参加校内人才交流会为主,院校安排和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次之,这与职业院校其他专业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存在差异[2]。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主要为中小企业(36%)和上市公司(28%),事业单位(8%)和国有企业(6%)次之,其他单位(校内、自主创业等)占20%,外资企业占2%;顶岗实习单位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渔药(57%)、渔用生物制品(41%)、渔用饲料(25%)和水产动物苗种(23%),具体见图3。
2.3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及技能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工作岗位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44%)和涉渔产品营销(33%),其他的占11%,从事水产动物繁殖养殖(6%)、水产动物养殖(1%)及内勤工作(5%)较少。顶岗实习应用专业技能情况见图4。在调研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类型的同时,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主要应用的专业技能也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应用的专业技能以养殖水体水质检测与调控(67%)、水产动物疾病防治(58%)和渔药渔饲料营销(47%)为主,生物饵料培养、渔用饲料加工与检测、水产动物繁育、水产动物养殖等次之。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工作,企事业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为学生专门开展岗前培训。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岗前培训时间为1~2个星期(68%),岗前培训时间在3个星期以上(24%)次之,岗前培育时间2~3个星期的较少(8%)。培训内容涉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制度、岗位技能、顶岗实习管理;培训人员一般包括企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人事经理、技术经理和企业导师。
2.4顶岗实习的管理情况
在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方面,各高职院校均采用了校企共管的方式。高职院校为每位实习学生安排一位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一起负责实习学生实习管理和技术指导。企业除了为每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岗位技能实践外,还非常重视学生安全教育,从调研数据结果来看,多数学生(77%)在顶岗期间实习单位为其购买人身安全保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占74%,熟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比例达68%。
2.5顶岗实习成果及考核评价方式
所有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后提交实习成果,实习成果从形式上看较为单一,为实习报告(总结)或毕业设计(论文)。所有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都要接受考核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校(95%)采用了实习单位与院校共同评价的方式,在调研的高职院校中仅1所院校实习学生由顶岗实习单位评价;从考核评价的依据来看,多数院校(90%)考核评价依据为学生实习过程表现和实习成果,仅以过程表现和实习成果为评价依据的高职院校各1所。
2.6其他
在进行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等情况调研的同时,还对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情况进行了调研,在高职院校中78%的院校认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理想,22%的院校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见图5。高职院校认为当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图5顶岗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还需要提升的内容有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
3调研的基本结论
综合以上调研内容的结果,初步归纳当前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结论如下:1)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实施阶段和时间各个院校不完全相同,从实施阶段来看,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实施阶段;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时间为24~56周。2)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主要在校外水产企业进行,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为渔药、渔用生物制品、渔用饲料和水产动物苗种生产经营;高职院校校内人才交流会是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主要途径。3)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主要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4)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整体较好,校企协管能力、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和企业硬件条件是影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效果主要因素。
4对调研结论的深层思考
4.1把握好企业关是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基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为规范和推进职业学校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对顶岗实习企业进行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原则上应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防护条件完备,提供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企(事)业单位”。从结果来看,在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中中小型企业较多。由于行业门槛低,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硬件条件、导师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益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对参加校内人才交流企业要求较低,对企业顶岗实习教学能力缺乏有效评估。同时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对顶岗实习企业选择缺乏理性思考,往往仅从顶岗实习地点、薪酬等方面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因此,高职院校严把顶岗实习企业关显得尤为重要,选择硬件条件好、教学管理能力强、技术先进、社会信誉高的企业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基础[3]。
4.2切实可行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根本保障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顶岗实习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7月份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29号),通知中公布了涉及30个专业(类)的70个顶岗实习标准。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渔业类主要专业之一,专业开设院校多、在校生多、专业辐射能力强。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还缺乏统一、切实可行的标准,导致各高职院校在组织实施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时无标准可循,出现了实习组织不够规范,实践教学有效性不强,合作企业教学主体地位体现不够,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制订一份统一、切实可行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是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
4.3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取得了巨大进步,水产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现阶段水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水产企业在本质上不同于高职院校,其硬件设施、技术人员等主要服务于企业生产。同时水产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时间不长,深度不够,教师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经验还不足,校企双方作为顶岗实习教学实施主体,应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4]。高职院校在企业导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企业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应积极开展工作。
4.4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岗位是目前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大多数实习生(77%)在这两个岗位上开展实习工作,学生实习岗位相对集中;而传统的水产动物繁殖养殖和水产动物养殖岗位实习学生数量较少,只占总实习学生人数的7%。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用技能来看,多数技能还是服务于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和涉渔产品营销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期应重视学生养殖水体水质检测与调控、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和渔药渔饲料营销等技能的培养,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冉治霖,司清亮.对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的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2):59-61.
[2]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88-91,96.
[3]杭瑞友.合作实施高职顶岗实习教学的企业准入资格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增刊):246-248.
【关键词】:无公害养殖技术;产地环境;健康食品
无公害养殖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无公害养殖以保护动物健康、有利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禽产品为目的,最终以无公害畜牧业的生产为结果。
1、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无公害养猪即是采用无公害饲料饲养无人畜共患病的生猪,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定用药,达到无污染、无残留或低污染、低残留,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养猪模式。
2、猪场建设
2.1场址选择。养殖场地势应选择在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有缓坡、空气流通的地方,猪舍总布局方位为坐北朝南为宜。猪场为了自身防疫要求,应距离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自然村、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河流,畜产品加工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
2.2布局。猪场的建设布局应严格分区管理,配备相应的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等,并注意各区的位置方向。生产区内各舍按地势从高到低依次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污水、粪便处理区及死猪处理场地应建设在下风处距离猪舍50m以上。猪舍建筑结构可设计为全封闭式、半开放式或开放式。
2.3周围环境。养殖场周围应设有围墙等有效防疫屏障,严格分开设置猪场的净道与污道,互不交叉。猪场大门口应设有可供机动车消毒的设备和水泥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应设有人员进出的消毒通道、消毒室、更衣换鞋室,防止疫病传播,配备有对啮齿类动物的防护设备,并禁止饲养其他动物。
3、无公害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中严格贯彻无公害生产相关制度,根据猪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
3.1分群分圈,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生产阶段的生猪要分栋、分单元、分批次、分群、分圈饲养,有效地利用饲料和圈舍,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同猪舍之间的接触,可避免疾病的垂直传播或横向传播,并提供猪只适合生长需要的温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从而提高生产能力。转群时采用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生产管理和彻底清扫消毒,从而控制疾病的传播。
3.2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添加剂的使用。配合饲料应符合猪的采食习性和营养需要,做到营养全面化、种类多元化,有效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粪尿的排放量,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成分在肉产品中的残留。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要求,饲料原料感官要求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发酵、变质、结块及异味、异臭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农业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
3.3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并获得无公害生(种)猪生产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标准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必须隔离观察45天,经兽医送检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4猪是杂食动物,能吃各种饲料。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归纳为7大类:水、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要喂给猪全价配合饲料。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兴奋剂(瘦肉精)、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在育肥猪出栏前,按使用规定执行休药期。
4、加强清洁卫生,做好防疫工作
4.1加强清洁卫生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舍内环境。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在固定地点采食、排泄、睡觉的习惯,每天打扫栏圈,及时清除动物粪便,提倡采用干粪单清模式,粪尿分开收集,减少冲栏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灭鼠、驱虫、防蚊工作,定期进行带猪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做好圈舍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暖工作,保证猪只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
4.2做好猪群免疫,防止疾病传播。定期的疫病监测、科学的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预防注射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生产中做好猪群免疫工作,严格兽药使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防疫计划和免疫程序,详细记录猪群免疫、用、发病和治疗情况,以便备查。严格执行休药期,药物和疫苗在生猪出栏前2个月内不能使用。
5、合理处理粪污
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着人畜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废水中的重金属盐、磷、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水的处理和水体。因此,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猪场的粪污处理应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5.1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在猪场设计时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畜牧场的排污工程,猪粪、尿排放沟应采用防漏暗沟,通过雨污分离可减轻养殖场处理污染物的压力。规模化猪场必须设有废水、污物处理系统,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5.2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近年来,国内部分猪场开始采用干清粪工艺等新型治污工艺,实现污水“干湿分离”。通过干粪与尿、冲水分离,污染源处理的数量和难度得到降低,有效控制冲栏用水量,节约生产成本。干粪也可堆制成有机肥,为猪场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经处理达标后的污水也可直接还田或排放。
5.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养殖场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将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应用于居民生活、农业种植及渔业,建立种养、沼、气三者结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种、养、加、沼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工程。
6、结语
无公害养殖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放心的畜产品,更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新的时期给无公害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未来的规模化养殖业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实现一个废弃物、污染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高经济效益、科学发展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我国畜禽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存在问题与防治建议[J].环境整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