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孟浩然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欣赏音乐《长亭送别》,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
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出示朗读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孟浩然)
4.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钢笔描红。
2.积累送别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读一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出示阅读要求:
(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相应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
(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三、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出示: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
……(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
……(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四、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五、作业
(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山人;题画诗;艺术气息;佛理;禅学
作者简介 罗 茜(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2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在读学生;周榆华(通讯作者)(1970―),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江西南昌 330038)
基金项目 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佛道参半,苦笑皆非――朱耷书画风格及成因探析”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绘画史上,一颗闪亮的星星引领画坛数百年。他就是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这位亦僧亦道、亦画亦诗的人物不仅贵为宁献王的九世孙,而且年少成名。为了报效祖国,宁愿放弃自己的爵位,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于1643年参加科考,并且一举中的。但是,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土崩瓦解,他的王孙美梦也随之灰飞烟灭。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正是这一年,朱耷的父亲病逝,不久他的妻儿也相继离世。家国不在的事实严重打击了这位翩翩少年的心灵,更为严重的是,他这个前朝子孙随时都有被杀头的危险。为了躲避灾祸,朱耷隐姓埋名,过起了如野鹤般的隐居日子。也许是王朝更迭的打击,也许是隐居避祸的巧合,又或许是悟佛参道的机缘,这给朱耷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世界。因此他的绘画在画坛独树一帜,备受后人推崇,而他的题画诗也是开文坛一代新风气。
如果朱耷是一个谜,那么他的题画诗无疑是解谜的一把钥匙。品读朱耷的题画诗,也许你感受不到诗经中的音韵和谐,也感受不到唐诗中的对仗工整。但你能感受到他诗歌中的“精、气、神”。这就好比是灵魂,肉体虽朽,但灵魂永存。
历史从来不会停下他那骄傲的步伐,所以明王朝也迎来了气数已尽的时刻。那一刻,当清军的铁蹄毫不留情的敲开了紫禁城的大门,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了。那一刻对于前朝子民来说留下的只有长歌当哭的悲伤和不忍回忆的过去。作为前朝皇族遗民中的朱耷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为了保护自己他只有退而隐居,又为了保留气节,他剃发为僧。他也许不知道当初这个匆匆的决定会如何影响自己今后的命运,但后人却在他的绘画诗中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晚明,隐约的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
“写此青门贻,绵绵咏长发。举之须二人,食之以七月。”
这首诗是朱耷于1659年题于一幅名叫《西瓜图》的画上,这个时候的朱耷早早经历了国家灭亡、亲人离世的悲苦,迫于无奈的他选择与青山为伴、佛理为友的生活。初读这首诗时,多半会认为这是他闲来之笔,但细品下来,其实是内有玄机。“青门贻”来源于“青门种瓜”这个成语的典故。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而后世又把这种瓜称作是“青门瓜”,将“青门瓜”作为气节的象征。朱耷将他所画的瓜取名为“青门贻”意在表示自己同东陵侯一样,是铁骨铮铮的汉子,绝不向新朝妥协。“青门贻”也同样暗指旧朝。“咏”指咏叹,指对故国的思念如长发一般绵长。最后一句“食之以七月”,从诗的表面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建议。但在《诗经・七月》中有一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就表明吃瓜最好的时候是七月,所以这句诗暗指现在摘下这个瓜是没熟的,不可食用。所以诗歌寓意以前明王朝的美好将一去不复返,复国大业举步维艰。整首诗虽然表面上都在写瓜,实际上表达了他傲岸独立的人格和对故国的悠悠思念,拳拳的爱国之心借诗歌跃然于纸上。
也许是时间淡化了朱耷内心的仇恨,又或许是佛道净化了朱耷的心灵。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之后,他的绘画诗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么明确的情感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生的达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说之前的诗歌是一个意气风发、爱憎分明的少年,而如今的诗歌则更多的像一个沉稳睿智、开明达观的壮年人。早期题画诗中的凌厉的画风和犀利的语言在朱耷自身的成长和感悟中随风飘散。
“梅雨打绳金,梅子落珠林。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萋萋望耘籽,谁家瓜田里。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
这首诗题于《绳金塔远眺图》中,是朱耷1681年的作品,这个时候的朱耷在成为一代佛学大师之后又投身于道家的研究中,所以诗歌品读起来有种淡淡的禅意。虽然诗歌描写的是一片凄风苦雨的景象,但诗人放旷高远的人生态度在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中表露无遗。同朱耷以往的诗歌一样,要解诗必须先解隐僻的用典和象征。据史书记载:绳金塔是南昌的一处名胜,相传建塔时因在土地里挖出三匝金绳和三百颗金舍利子而命名为“绳金塔”,可见这首诗中的“绳金”和“珠林”指的就是绳金塔和舍利子。但是在这幅图上并没有画出绳金塔,画的只是远山和塔附近萧条破败的景象。所以“绳金”和“珠林”在这首诗中分别指的是明朝和诗人自己,而“梅雨”和“梅子”也不单单是字面的意思,而是指清军的铁蹄和侵略。这首诗前六句讲,故国遭受外人摧残(梅雨打绳金),诗人也沦为了亡国奴受尽外人欺辱(梅子落珠林)。诗人漂泊无依很是辛苦,绳金塔这里暂时也停了战火(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远远的望去,不知道是谁家的瓜田里满 都是凄凉和荒芜(萋萋望耘籽,谁家瓜田里)。最后一句“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中的“一粒粟”是朱耷在自比,虽然只是一粒很小的米,但是他的胸怀是开阔的,可以吸收四海之水。最后一句颇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明显是受到佛家“宽以待人、四大皆空”等思想的影响。
此外,朱耷还会借前人的经历来聊以,他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也被他写入他的题画诗中成为他“放下”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人海岂妨酸,零酤复夥掇。走却孟襄阳,祸兮云盎醋。”
这首诗是《瓮颂》六首中的一首《醋瓮》,是朱耷大约在1682年所作,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放松对前朝遗民的态度,所以朱耷也时常外出云游,与当时的名流交往频繁。同样这首诗初看不知所云,在细品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首诗中有两处用典。诗歌的前两句是第一个“用典”。酒越放越醇、越放越香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但酒放久了也容易变酸,变酸的酒自然也就卖不出去。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三》中有记载:宋人因为卖酒的食肆有凶狗而害怕不敢前去买酒,导致酒坊中的酒变酸。但诗人却以一句“人海岂妨酸”来表达自己是好酒之人,不会在意的意图,颇有大家之风范。在第二句诗歌“零酤复夥掇”中,“酤”是指买酒而“夥”字指的是“多”。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不管是散装的酒还是整装的酒都尽管给我买来。而最后两句则是用到了孟浩然的典故。孟浩然也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诗人,但因时运不济,仕途总是不顺利,但他总是看得开,经常一边骑一头瘦削的驴一边苦吟作诗。时人有云:孟襄阳,兴何狂?冻骑驴霸陵桥上。而且孟襄阳也很好酒,经常因喝酒而误了正事。在《全唐诗话续编》中有记载:“韩朝宗欲荐之,约与俱之京师,会故人至,浩然剧饮忘约。”这件事写孟浩然居然因为喝酒而忘记了与韩朝宗的约定,不仅错过了步入仕途的好机会,而且还得罪了大官。所以朱耷最后一句写到“走却孟襄阳,祸兮云盎醋”。但朱耷在这里完全没有责备孟浩然的意思反而是借孟浩然好酒之祸表现孟浩然自由放旷的人生态度,同时以孟浩然自比,表明自己同孟襄阳一样追求放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没有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更好的句子来形容已步入晚年的朱耷,在度过了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日子之后,在佛与道的世界中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导师乃至艺术的导师,佛理与道义使他脱离世间的爱恨纷扰,专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
都说人生如戏,而朱耷的一生则是一部传奇性的戏剧。在经历了人生中各种跌宕起伏之后,在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在既礼佛又崇道之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在抚河旁筑起一个草屋,在环堵萧然的草屋中依旧作画写诗,直到生命的尽头。而暮年时期朱耷诗歌的思想追求又从表达放旷高远的人生境界转向追求物物和谐的自然之趣。
“一见莲子心,莲花有根柢。若耶擘莲蓬,画里郎君子。”
这首题画诗是朱耷《竹荷鱼诗画册》中的题诗,是他晚年的作品。在这本画册中一共有四首题画诗,上面摘录的只是其中的一首,显然这首诗是朱耷题在他所画的一幅荷花画上的诗。相对于之前诗歌的生僻字、僻典以及隐晦的寓意等,这首诗可以说走得是通俗易懂的路线。首句“一见莲子心”写的是莲蓬独特的构造,表明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莲蓬中的莲子。“莲花有根柢”中的“柢”字指的是莲花的根,而且“柢”字本身就带有根深蒂固的意思。表明荷花虽然生长在池塘中,但也是有根的。“若耶擘莲蓬”中的“若耶”是一条溪水的名字,在《史记・东越列传》中有记载:“越候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耶,白沙”。而“擘”字从手,根据造字法可以领会这个字指的是用手剥开莲子,所以这句话写的是在若耶溪边剥莲蓬。最后一句“画里郎君子”显然表达的是对荷花的赞美。虽然荷花自古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但从整首诗来看朱耷在这首题画诗中并没有赋予荷花、莲蓬新的象征意义,而是单纯的赞美荷花的高洁,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在朱耷短暂的一生中,创造过数以千计的诗、书、画。而他自己的灵魂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安慰和解脱。虽然说他的一生依旧是悲愤的一生、孤寂的一生,但更是创造的一生。在不断感悟、创造、再感悟、再创造的过程中,朱耷逐渐找到了自己艺术的宗旨,不再执着于对前朝的恋也不再固执于对新朝的恨。而是在自然中、在哲学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暂且不说是时势造就了朱耷,还是朱耷造就了之后数百年的画坛。研读朱耷的作品,仿佛是在同他交流。你既可以感受到三百年前他的孤独与无奈,又可以触摸到三百年后他的作品强烈的艺术气息和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思嘉.清初画僧题画诗偈初探[J].新美术,1993.(80).
[2]冯丽娟.由题画诗管窥朱耷暮年思想的嬗变[J].文艺评论,2013.
[3]孙磊,马健.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朱耷[J].东方收藏,2008,
[4]丁家桐.山人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5]朱良志.山人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6]萧鸿鸣.圣洁的狂僧--山人[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7]王朝阳.山人全集[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8]周时奋.山人画传[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9]山人纪念馆编.山人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不只不觉的到了乌尤寺门口,我一眼就看到了大门上的简介,它告诉我们是草本植物,它不但历史悠久,还是世界名花。它与梅、兰、竹、松,并列为我国园林艺术的五大珍品。我看见那白、青、黄、粉红、浅紫的花朵,大的如碗,小的如珠;有的一只独秀,有的一丛数朵,有的素淡清雅,洁白晶莹;有的形态奇妙。我目不转睛的看着欣赏着。
突然姐姐高喊着你们快来看呀,这盆真漂亮!
是啊,真好看我们齐声议论着。
一、强烈的亲和力
语文课堂应是焕发生命和活力的课堂,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在课堂上,教师的工作就是“人影响人,人促进人”的过程,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就具有了教育成功的基础。怎样才能具有亲和力?语文教师应放下身份与架子,走近学生,融入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探究、共同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语文课堂的人文因素,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平视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赏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融入你的课堂,从而融入你所教的语文知识,真正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二、非常的鉴赏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细微处见不平凡、平常处见奇崛、枯燥处见生动、精妙处见新颖的非常功力。大家知道,孟浩然的诗是“淡到看不见诗”,是“语淡而味不薄’,教师的本领就是要在清淡中品深情。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邀客者不讲排场,简单随便,被邀者也不客套,一请就到,悟出什么?不只是两人性格相随,更让人感到交谊深厚,是共同的志趣使他们投缘,还有对社会的失望使他们真正融入自然,这个中滋味,隽永悠长,让人久久品味。这样一咀嚼,学生便会充分领悟到课文之美,进而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向往。
三、敏锐的创新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几个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很潇洒的,他应该具有一种创新的品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知识型”教学为“启发式”、“智能型”教学。如,教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一句时,善于思考的学生就会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学生思维中就会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朵”字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
只有这样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走出课文,走出课本,不死板教条,不因循守旧。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把语文课上活了,上生动了,上得学生向往语文课了。
四、独特的诱导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趣味的课堂,可以从别致新颖的引入开始。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引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的精妙之处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几个学生将人物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开展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