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历史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理论的发展
(一)股利无相关假说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大喜欢将利润留给公司。这是因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马”,是实在的,而公司留利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都可能飞走。既然现在的留利并不一定转化为未来的股利,那么,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分配的股利越多,公司的市场价值也就越大。然而米勒和莫迪利亚尼则认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政策的好坏所决定的。由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只是盈利减去投资之后的差额部分,且分红只能采取派现或股票回购等方式,因此,一旦投资政策已定,那么,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上,股利政策的改变就仅仅意味着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上的变化。如果投资者按理性行事的话,这种改变就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及股东的财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股利无相关假说”是建立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这一严格假设前提基础上的。_而所谓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不存在税赋;第二,信息是对称的;第三,合同是完全的;第四,不存在交易成本。但是,倘若上述假设条件有所改变,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股利无相关假说‘为什么会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视为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石,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股利政策与公司市场价值无相关的这一推论,而在于它以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在哪些情况下股利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公司的市场价值发生相应变化。后来的股利政策理论,大多是沿着放松上述假设条件的路径而演绎的。
(二)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理论
在不存在税收因素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何种股利支付方式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对现金红利和来自股票回购的资本利得课以不同的税赋(如现金股利的税赋高于资本利得的税赋),那么,在公司及投资者看来,支付现金股利就不再是最优的股利分配政策。由此可见,在存在差别税赋的前提下,公司选择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不仅会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也会使公司(及个人)的税收负担出现差异。即使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利得只有在实现之时才缴纳资本增值税,因此,相对于现金股利保税而言,其仍然具有延迟纳税的好处。诚然如此,从逻辑上讲,一个好的股利政策除了应使融资成本和成本最小化之外,还应使税收成本最小化。
(三)股利分配的信号传递理论
当信息对称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公司自身在内)都具有相同的信息。然而,现实中常见的情况却是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一般说来,高质量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率把自己同低质量的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股利政策的差异或许是反映公司质量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股利支付率,那么,投资者就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不过,公司以支付现金股利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信息,通常也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这些代价包括:(1)较高的所得税负担;(2)一旦公司因分派现金股利造成现金流量短缺,就有可能被迫重返资本市场发行新股,而这一方面会随之产生必不可少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又会扩大股本,摊薄每股的税后盈利,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不利影响;(3)如果公司因分派现金股利造成投资不足,并丧失有利的投资机会,还会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尽管以派现方式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但为什么公司仍要选择派现作为公司股利支付的主要方式呢?这个难以破解的理论问题被布莱克(Black,1976)称之为“股利分配之谜”。
围绕“股利分配之谜”,经济学家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有四种:一是声誉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在将来能够以较为有利的条件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公司必须在事先建立起不剥夺股东利益的良好声誉。建立“善待股东”这一良好声誉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派现。二是逆向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相对于现金股利而言,股票回购的主要缺陷在于,如果某些股东拥有关于公司实际价值的信息,那么,他们就可能在股票回购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一信息优势。当股票的实际价值超过公司的回购价格时,他们就会大量竞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反之,当股票的实际价值低于公司的回购价格时,他们就会极力回避价值被高估的股票。于是,便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而派发现金股利则不存在这类问题。三是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出于消费等原因,希望从投资中定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量。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选择稳定派现的股票也许是达到上述目的最廉价的方式。这是因为:倘若投资者以出售所持股票的方式来套现,就可能因时机选择不当而蒙受损失。况且,选择在何时以何种价位出售股票还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这些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投资者更加偏好现金股利。四是制度约束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之所以选择支付现金股利,是由于“谨慎人”所起的作用。所谓“谨慎人”,是指信托基金、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法律通常要求这些机构投资者只能持有支付现金股利的股票,并获得股利收入。如果公司不派现,那么,这种股票就会被排除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对象之外。
虽然股利分配的信号传递理论已为人们广泛接受,但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公司目前的股利分配并不能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第二,高派现的公司向市场传递的并不是公司具有较好前景的利好消息,相反则是公司当前没有正现值的投资项目,或公司缺乏较好投资机会的利空消息。不过,由于上述反对意见缺乏实证考察的支持,因此未能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四)股利分配的理论
在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经理们与股东之间并不存在问题。即使双方产生了利益冲突,股东也可以通过强制履约的方式来迫使经理们遵循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是,在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经理们与股东之间的问题便应运而生了。股利分配的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实际上体现的是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股东之间的问题。在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适当的股利政策有助于保证经理们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适当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的利润应当更多地支付给股东。否则,这些利润就有可能被公司的内部人所滥用。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至少具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公司管理者要将公司的很大一部分盈利返还给投资者,于是他自身可以支配的“闲余现金流量”就相应减少了,而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管理者为满足个人成为“帝国营造者”的野心,过度地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进而保护了外部股东的利益;二是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可能迫使公司重返资本市场进行新的融资,如再次发行股票。这一方面使得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监督,另一方面,再次发行股票不仅为外部投资者借股份结构的变化对“内部人”进行控制提供了可能,而且再次发行股票后,公司的每股税后盈利被摊薄,公司要维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些均有助于缓解问题,并降低成本。版权所有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最近有关股利分配理论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便是从法律角度来研究股利分配的问题。这类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条:一是股利分配是法律对股东实施有效保护的结果。即法律使得小股东能够从公司“内部人”那里获得股利;二是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股利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法律保护。即在缺乏法律约束的环境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分配这一方式,来建立起善待投资者的良好声誉;三是受到较好法律保护的股东,愿意耐心等待当前良好投资机会的未来回报,而受到较差法律保护的股东则没有这种耐心。他们为了获得当前的股利,宁愿丢掉好的投资机会。
二、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
如果从全球视角考察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践,那么可以发现,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公司通常将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且派现一直是公司最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1971-1992年间,美国公司税后利润中约有50一70%被用于支付股利。即使是在此之前的若干年里,这一比例也高达40-60%(AlienandMichaely,1995)。另外,从历史上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派现一直是公司最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而股票回购则处于次要地位。1984年和1985年两年内,公司的股票回购(包括对普通股及优先股的回购)在数额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之前,股票回购量通常仅占公司净收入的5%左右,而在此之后,股票回购量则约占公司净收入的25-47%。但与此同时,现金股利占公司净收入的比率并未下降,因此,在这一时期,公司总的股利支付水平(包括派现和股票回购在内)是上升的。不过,从全球来看,作为股利支付方式的股票回购并不具有普遍性。
第二,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的税收差别,对公司股利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因国而异。从美国的情况看,在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出台前,现金股利是被当作普通收入课税的,且当时对现金股利征收的税赋,平均边际税率约为40%.而股东从公司回购股票中所取得的收入,则是被当作资本利得而加以课税的,其平均边际税率相对较低。从英国与德国的情况看,股利分配的税收效应似乎较为明显。比如,英国对个人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的课税税率均为40%,而德国对个人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的课税税率分别为53%和0%.由于存在着税收上的巨大差异,因此,英国公司对股东派发的现金股利大大超过德国公司,其股利支付率平均约为德国公司的两倍。
第三,公司通常均衡分配股利。从国外股利分配的实践看,公司在决定股利政策时,大都是十分谨慎的。多数公司一般都有事先确定的目标分红率,即使当期盈利出人意料地大幅增长,公司也不会立即大幅增派股利,其往往是逐步提高派现率,把股利支付慢慢调整到预定的目标分红率水平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司管理者们笃信市场对稳定的股利政策将给予较好的预期,他们担心股东们把突然增加的派现当成“永久性”的股利分配政策。这种均衡分配股利的策略使得股利分配显示出极强的粘性特征。比如,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占公司净收入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约为30一40%;到80年代,这一比例提高到40-50%.同样,在1971-1993年间,美国增加股利的上市公司数目也远远多于减少股利的上市公司数目。
一、麻袋
一条麻袋丢在走廊的墙角里,被用来蹭掉人们脚上的泥。连那些卑贱奴仆也把它来回踢,谁想它忽然被用来装满了金币。这真是交了天大的好运气,从此它被安置在铁皮箱里,风吹不透,苍蝇不得来侵袭,主人对待它,真是万般亲昵。
于是,麻袋的名声全城皆知,朋友来了,乐于把它当话题,望着开口的麻袋人人心喜。谁若有机会坐在它的身旁,便把它轻轻抚拍,爱惜无比。麻袋赢得了如此的荣耀,它便变得自大、逞能、骄傲。它的话开始多了,胡说八道。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对这也议论,对那也管教。
别人张着嘴聆听它的训导,尽管它说得简直莫名其妙。不幸啊!人类的这个弱点,不管钱袋说啥,他们都叫好!麻袋的荣耀和聪明能几何时?难道人们真的永远把它?不不,当袋里的金钱拿光时,它被丢弃,无声无息如初。
我们的寓言并不专门把谁说,这样的麻袋,世上何其多!包税商们曾是可怜小贩,狂热赌客一文大钱未曾见过。他们骤然间成了百万巨富,相好至交中不乏公爵、伯爵。豪饮狂赌朱门随意出入,以前哪敢在门前坐坐!朋友们啊,不要骄傲自诩,我愿把真理悄悄告诉给你:愿老天保佑,可不要破产,否则,你将和那被弃的麻袋无异。
二、鹰和蜜蜂
有人在众目所瞩的舞台上活动,他很幸福,他有力量和信心。全世界都看到他的伟大功勋。有人默默无闻,但也同样光荣。他不求荣誉,愿献劳动与安宁,为大众而劳动的念头足慰生平。
鹰看到花丛里忙碌的蜜蜂,他带着不屑的神情发表言论:“蜂儿啊,我对你深表怜悯,你白花了力气,辜负了技能。你们几千只共同酿蜜一夏,到头来准能把你的份儿证明了?这实在无法理解你这样的人,终生劳碌无追求,死后无显名。我们之间的确大不相同,你看,我振翅作响冲云天,百鸟不敢起飞,胆战心惊。敏捷的山鹿见我不敢露面,牧童紧张地盯视着牧群。”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管理;大坝失事;地质条件
1国内外典型水利工程事故
1.1板桥、石漫滩水库大坝失事
板桥水库位于洪汝河上游,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坝高24.5m,长2020m。水库最大库容4.92亿m3。石漫滩是一座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5m,坝顶宽5m,长500m,水库最大库容0.47亿m3。1975年8月8日,由于洪水远远超过设计标准,位于暴雨中心的板桥、石漫滩、田岗水库相继垮坝失事。1975年8月的这次暴雨在板桥水库上游,3d降雨1030mm,进库洪水比最大库容多2亿m3,最大进库流量13000m3/s,为水库最大泄洪量的8倍。8月7日夜,水位急剧上涨,8日零时20分,洪水超过防浪墙,防浪墙被冲倒,板桥大坝砂壳首先被冲走,接着翻过大坝的激流淘空坝脚,最后大坝垮掉。值得注意的是暴雨发生前的几个月中,河南南部正出现旱情,农田缺水,大部分水库蓄水位很低,不能满足灌溉和供水的需求。8月4日该地区受台风影响开始降雨,各地水库纷纷蓄水,抬高水位。用于抗旱,这个蓄水过程持续到8月7日。暴雨区内的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45亿m3,约为洪水总量的1/3,降低了后续削减洪峰、拦蓄洪量的能力。三条水系同时出现特大洪水,大大超过水库蓄洪和河道泄洪能力,板桥水库水位很快上升到最高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这时需要紧急开启溢洪道闸门,可是水库泄洪道闸门锈死,无法开启,造成失事。板桥、石漫滩水库大坝失事警示,洪水有不可预见性,严格按调度规定调度,泄洪设施处于良好状况均十分重要。大坝洪水设计标准、安全超高、水库调度、泄洪设施可靠等因素对大坝防洪安全至关重要。
1.2美国的圣弗兰西斯坝
圣弗兰西斯坝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附近的圣弗兰西斯溪上,水库为洛杉矶市供水,是一座实体重力坝,平面上呈拱形布置。坝高62.5m,顶宽5m,底宽53.4m,库容4700万m3。工程于1924年4月开工,1926年5月建成。1928年3月12日午夜突然溃决,约70min内库水全部泄出,滔滔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推向下游,造成重大损失,该大坝是迄今为止所有失事重力坝中最高的一座。升弗兰西斯坝坐落在云母片岩(左岸约占坝基2/3)和红色砾岩(右岸约占坝基1/3)的坝基上,两种岩层的接触部分为一断层,大坝跨在断层上。右岸地基的红色砾岩有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大坝未设齿墙,也未进行基础灌浆。关于圣弗兰西斯坝的溃决原因,事故陪审团的裁决报告结论认为:圣弗兰西斯坝的溃决并非由于坝的断面设计错误或者所用筑坝材料的缺陷,而是由坐落的地基岩层的破坏所造成的。坝所坐落的地基岩石质量低劣,而坝的设计未能和低劣的地基条件相适应,是造成事故的全部或部分原因。坝基地质条件是保证大坝安全的重要条件,坝基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抗滑稳定性、渗透稳定性。坝址选择时必须充分论证,对于局部不能满足要求的选定坝址,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改良,达到建坝和保证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对坝基岩体遇水会膨胀或泥化软化的、有浅层或深层抗滑稳定问题的,特别要谨慎对待。
1.3法国马尔帕塞拱坝的失事
马尔帕塞拱坝位于法国东部莱郎河上,坝址距出海口14km,专为附近70km范围内供水、灌溉和防洪等需要而建成。该坝由法国著名的柯因-贝利艾公司设计,是一座双曲薄拱坝,坝高66m,坝顶长223m,拱圈中心角135°,坝顶厚1.5m,拱冠梁底厚度6.76m。左岸有带翼墙的重力推力墩,长22m,厚6.5m,到地基面的混凝土最大高度为11m,开挖深度6.5m。在坝顶中部设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坝基为片麻岩。坝址范围内有两条主要断层:一条为近东西向的F1断层,倾角45°,倾向上游,断层带内充填含粘土的角砾岩,宽度80cm;另一条为近南北向的F2断层,倾向左岸,倾角70~80°。工程于1952年开工,1954年全部建成。水库库容5100万m3。土石方1.8万m3,混凝土4.8万m3,工程总投资仅5.8亿法郎。水库建成后,历时4年一直未蓄满水。1959年12月,由于连降暴雨,水库首次蓄满,大坝突然溃决失事,造成421人死亡,100余人失踪,有2000多户居民流离失所,财产损失达300亿法郎,约是工程投资的52倍。当时全世界已建的600多座拱坝中,它是第一座失事的现代双曲拱坝,也是直到当时拱坝建筑史上唯一一座瞬间几乎全部破坏的拱坝。法国政府先后三次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事故调查、鉴定,并由法庭进行审理。1962年夏对外公布官方的最终报告,委员会委托法国电力公司对大坝应力作了复核,还对拱的独立工作工况进行了校核,对左岸重力墩也进行了复核,在拱圈单独作用下重力墩是安全的。冲走的附有基岩的大量混凝土块,均未发现混凝土与岩石接触面有破坏迹象,混凝土质量良好,由此判断,坝失事是由坝基岩石引发的。委员会认为,水的渗流在坝下形成的压力引发了第一阶段的破坏。马尔帕塞坝失事至今已50多年,其失事的原因一直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但坝工界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坝基内过大的孔隙水压力引发坝肩失稳是造成失事的主要原因。马尔帕塞拱坝的失事警示,必须十分重视坝肩稳定问题,重视不利地质构造和长期运行的渗透水压力对坝肩稳定的不利影响。
2针对本文所列举水利工程事故的观点看法
根据上述列举的水利工程事故的例子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坝的断面设计及所用筑坝材料等方面并没有错误,而真正导致大坝最终出事故的实际上是地质条件的缺陷。因而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重视水利工程的地质条件,并对水利工程周边地区周密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了工程区地质条件规律,那么工程建设将会获得成功。反之,轻者会延误工期,导致投资增加;重者无法正常运营,或者失去效益;更有甚者,水利工程突然损毁,给国家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水利工程的地质条件勘探工作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这些最基础性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经济效益、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正常运营,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通过调查和研究,进行预测这些地质条件和现象发育的规模、发展的速度以及将来的趋势,并且提出一定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和措施来防止或者减弱这些变形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破坏。有利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充分的发挥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大坝安全管理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是重要技术手段,大坝安全性评价是大坝安全定期检查的重要技术过程。大坝安全性评价要紧紧抓住曾引起大坝失事或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作为评价要素,确定技术标准,准确评价大坝的安全状况。坝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杜绝溃坝,防范漫坝、水淹厂房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应全.地质条件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固体废物 循环利用 生态工业园 绿色消费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趋枯竭,生物资源滞后于人类需求,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局面,而发达国家自从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管理作为环境管理中的强制手段,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德国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前者制定了“污染者负担”原则,明确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对包装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义务;后者的核心是产品责任制,规定对废物管理的首选“避免产生”,然后“循环使用”,最后才“最终处理”。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健全的国家,在立法体系上采取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制定了以《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为基本法,《废弃物处理及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综合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等为专项法律的法规体系。
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由于废弃物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前期投入很多,很多企业经营都是微利甚至亏损。针对市场的失灵,政府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强力的支持作为有力补充。欧盟国家在政府直接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有融资帮助、环保专项基金支持、照顾性的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鼓励废物回收与再生企业投资等。对于一些国家紧缺的资源,欧盟通过征收排污费、生态补偿税、资源使用税的方式,提高直接利用原生资源产品的税收标准,使再生品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拉动循环经济产品消费。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主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引导各行业推广3R技术、清洁生产、废物资源化,从经济活动源头上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从而有效实现经济利润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日本政府积极开展对基础研究人员的培养教育,促成各学术团体和研究型机构业务的开展,并拨出专项基金鼓励进行废物处理和3R化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4、加强民众环保和循环利用意识
发达国家充分发挥社团法人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推动绿色消费理念。如日本注重公众参与,发动市民开展义务收集公共垃圾,并发放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的宣传小册,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加拿大注重把正确处理垃圾的知识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中,从学生抓起,从小就培训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
5、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组织,是循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内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和绿色化转向,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生态工业园区是国际新兴的环保理念,是实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很早就开始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示范区。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生态园区是丹麦的Kalunborg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
二、我国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固体废物产业发展现状
这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在国家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引导下,我国固体废物再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1)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2009 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3.82亿吨,综合利用率达67.76%, 比2000 年提高了15.96 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大宗固体废物除尾矿、磷石膏、脱硫石膏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利用量较小外,其它废物基本实现了由“以储为主”向“以用为主”的转变。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企业和科研单位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突破,开发了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如掺量达90% 以上的粉煤灰、煤矸石制砖技术,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煤矸石、煤泥混烧发电技术等,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技术、微晶陶瓷技术和热能回收技术等几十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已开发利用脱硫石膏单线年产5000 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废建材设备制造逐步实现国产化。
(3)利用途径不断拓宽
过去曾被当作垃圾填埋和堆存的粉煤灰,不仅成为生产建材产品的主要原料,而且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设,如三峡大坝利用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共浇注2800 万立方米;北京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利用粉煤灰350 多万吨。近年来,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可以生产氧化铝、特种硅铝铁合金、超细高岭土、高强模具石膏等产品,应用前景和发展势头较好。
(4)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许多企业调整结构、改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如广东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于2003年投资建设梅县荷树园电厂,将梅州本地大量废弃的煤矸石综合利用起来,掺烧劣质煤发电,形成了煤矸石综合利用―清洁发电―新型建材(灰渣砖、水泥填充料)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出一条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科学发展之路。
2、存在问题
(1)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落后
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在实践中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片面追求政绩观。
(2)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总体上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相关的法律、政策严重缺位,尚未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
(3)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水平偏低
整体看,我国利用大宗固体废物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但技术含量和应用水平不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储备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应用滞后。
(4)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综合利用水平高,如南京、上海等地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已达到100%,但在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煤炭资源和火电厂较为集中,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再加上受价格、市场等因素的限制,综合利用规模较小。
(5)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属性界定模糊
目前我国的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被看作是公益性行业。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分别由环卫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城管部门分头负责管理,每个部门又有自己的收集和处理系统,这些部门既是垃圾治理监督管理部门,又是垃圾处理的具体实施单位,缺乏独立经营的积极性,限制了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的市场化。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固体废物再利用产业进行明确定位,也没有提出其发展途径:是单独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是在原有产业内部建立分别对应的回收再利用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弃物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混合化,多头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借鉴启示
1、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方针、制度以及措施法制化,用于指导整体性的循环经济建设。修订《环境保护法》,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将之分散列于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专门性的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作出特殊的规定;修订《政府采购法》、《税收征管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在其中纳入政府对循环经济扶持和激励的内容等。
2、加强政府指导与支持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对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政府可采取的管理手段有融资帮助、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废物回收和再生企业投资等;经济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减免税费、绿色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府必须注重采取手段的有效性、管理可行性、成本最小化和措施的性。此外,对于一些紧缺的资源,通过经济手段提高直接利用原生自然资源产品的税收标准,使原生产品处于价格劣势,从而拉动对循环经济产品的消费。
3、广泛开展循环利用的宣传教育引导绿色消费
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把推动循环利用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流行色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4、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在已建立一批国家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链条,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园区污染物“零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逄辰生,张瑞久,《欧盟城市固体废物立法管理及实践》,《节能与环保》,2008,第8期,第22-25页
[2] 陈洁,逄辰生,张瑞久,《德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综合处理分析》, 《节能与环保》,2008,第9期,第19-21页
[3] 张瑞久,逄辰生,陈洁,《法国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与处理》,《节能与环保》,2009,第6期,第27-28页
[4]高明阳,王龙生,《美国固体废物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制度初探》,《网络财富》,2009年3月,第24-25页
[5] 张瑞久,逄辰生,陈洁,《英国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方式》,《节能与环保》,2010,第5期,第23-25页
[6]姜鑫,边增光,《关于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发展现状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4月上旬刊,第70页
[7]龙涛,刘太春,高玉宝,《我国金属矿山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对策分析》,《中国矿业》,2010,第6期,第54-56页
[8]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综述》,《中国环保产业》,2010,11,第18-21页
[9]杨健、董珂,李国会、李晓华、孙颖,臧秀清,《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综述》,《天津科技》,2009,第三期,第36-37页
[10]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08年发展综述》,《中国环保产业》,2009,9,第19-23页
[11]姚志伟,《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犯罪立法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9,12(中),第324-325页
[12]胡涛,吴玉萍,张凌云,《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6,第19卷增刊,第33-39页
[13]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5,12,第39-41页
【关键词】上市公司 股利政策 影响因素 对策
一、引言
通过我国改革开放,我国证券市场十年风风雨雨的曲折前行,我国上市公司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获得了一定的成绩,股利政策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研究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出导致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采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政策,而且还能够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的目标,还有助于上市企业大股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合理进行理性投资。
二、上市企业股利政策的基本内容
上市企业股利政策主要可以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包括剩余股利政策,稳定增长型股利分配政策及固定股利政策;第二,股利支付政策,是指所规定或明确的;第三,股利的支付形式,我国常见的股利支付形式通常包括股票股利、购票回购、现金股利等形式。
股利支付率政策使得股票的投资者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承受着很高的投资风险。如果上市公司经营效益好,上市公司会方法更多的股利,投资者会取得更多的收益,股利支付率也会随之提高,也更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提高公司信誉,使股票市值大幅度上升。但是如果上市公司全年经营效益较差,支付过高的股利支付率,不仅会导致上市公司留存收益减少,也会影响公司的未来的发展。此外,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税后利润的分配与留存二者属于相互制约的关系,分配剩余利润过多会导致留存较少,反之亦然。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合理权衡分配与留存之间的矛盾,找到一个二者良好的结合点,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股利政策。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股利分配以现金股利为主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有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公积金转移或其他复合型股利分配方式等。但是通过历年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加上上市公司的股利的分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还是以现金的发放做为最主要的股利分配方式。
(二)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差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是指上市公司的客观条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包括经营效益、生产条件等没有大幅度变化,但是股利政策发生重大改变,股利分配时高时低,股利政策波动极大,不符合正常规律。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多变加上股利支付率也上下调整较为贫频繁,稳定性较差,缺乏一个长期股利政策的分配计划,从而导致频繁更改股利政策。由于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应有的位置, 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确的股利政策目标, 因而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缺乏长远打算, 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股利分配公司比重大幅度上升,良性分配公司比重下降
通过分析多年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入2000年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期,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现金股利分配形式占到40%以上。同时,不合理的超负荷现金分配,微现金分配等非良性现金股利分配情况比重逐年增加,呈现出不好的趋势。尽管非良性高派现行为在2003 年有所收敛, 原因是2003 年财政部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 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现金股利应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 对比较会计报表所属期间涉及现金股利分配的事项应追溯调整。
(四)股利分配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是两个最为常见的股利分配模式,但是真正的股利政策中单一的分配模式逐渐被各大上市公司方式,多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的股利政策,大多采取现金股利、股利股利与其他股利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使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极其复杂。
四、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政策因素。有效的政府监管和法律政策是维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证。法律制度越健全,政府管制越严格,那么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性越小,公司的股东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现金股利分红。因此,政府监管和法律政策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的发放有促进作用。
(2)相关契约限制。就目前而言,如果上市公司想要提高股利支付率或支付更多的股利,就会减少公司发展的留存,其所带来的破产的风险夜会随之提高,这样必然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一般而言,债权人为了合理的给自己规避风险,防止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往往会添加各种各样的关于股利支付的限制性条款,来控制和约束现金股利的发放。这些限制性条款主要表现为:只有公司的盈利额达到某一水平,公司才能发放现金股利;股利发放额必须在某一盈利额或盈利百分比上;营运资本低于一定数额时不得发放股利;累积优先股股息付清之前,公司不得向普通股股东派息等。
(3)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当一国经济处在不同的发展周期时,它对该国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同样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历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及特点,不难找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经济形势良好,国家宏观走势正常,国家推荐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长,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就会转好,现金股利的发放数额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国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就会大大缩水。
(二)内部因素
(1)上市公司未来的投机机会。上市公司的未来投资机会很大程度影响着股利政策。如果上市公司目前的投资机会较多,而且可能获得的收益较高,公司就会降低留存,将资金用于投资以换取更多的回报,所以就会发放较低水平的险金股利;如果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不好或较少,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就会较多。
(2)公司实际发展规模。规模假设表明:由于公司规模越大,其相应的治理成本就越高,再加上大公司扩张欲望不强烈且现金流比较稳定,所以这些大公司常常倾向于制定高现金股利政策。而小公司则恰恰相反,小公司为了谋取进一步的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因此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相对较低甚至不实施派现政策。
(3)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及真实的盈利水平直接左右其能否发放股利。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直接决定股利发放的上限,通过上市公司所采取的股利政策,可以有效的想投资者发出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信息,较高的盈利水平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上升,同时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反之亦然。
(4)公司股票价格。股价最适理论认为过低的股价会降低公司信誉,而过高股价却会降低股票的流动性和交易的活跃性,合理且稳定的股价是公司的追求目标之一,而股利支付率会影响股价的波动,因而维持适宜股价是公司制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必要考虑。
(5)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
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有效控制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重是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如果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较合理,那么综合资本最低,企业价值就会最大化。留存收益是权益计算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留存收益是重要的现金股利的来源,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采取不同的股利政策,所以,公司的留存收益也会有一定的不同,以保持自身最优的资本结构。因此,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五、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更为完善的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 应该努力实现董事会内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明确规定董事会的权力与义务,充分发挥股东对于公司决策的参与。此外还要晚上董事会结构,合理分配不懂董事之间的权力,强化主要董事的责任,建立责任与权力对等的责任追求制度;明确监事会职权,保障监事权力的独立行使和监督的有效性;这些措施都可以为完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挥作用。
(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上市公司应该改善自身的经营环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主营业务的优势,合理运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内部确立的优势,而且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这样不仅有助于为股东提供更为充足的报酬,还回增加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
(三)改善融资环境, 创新融资手段
我国应改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 扩大融资渠道, 积极培育债券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 使各种融资手段的成本趋于平衡。具体建议: 大力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增加债券发行规模, 适度扩大投资规模, 改革和完善企业债券的监管体制, 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和担保体系, 促进企业债券市场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大力发展产业投资性原则。一些电力设备的使用年限偏长, 折旧率偏低, 折旧还没有提完, 实际上已报废。
(四)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市场监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步与发展,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股东们对于股利的分配夜越来越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杜绝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或机构合作弄虚作假,为自身谋取暴利,受害股民的切身利益;此外,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开,让股民及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区了解公司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合理投资。
(五)完善披露制度, 增加投资透明度
国内存在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并不分配股利,针对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上市公司应该成立监督小组,通过监督小组扩大监督力度,让其在财务报表及报告中披露出不分配股利的原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司的情况;对于采用股本转移或派送股利的公司应该明确货币资金的使用情况,已经资产结构是否良好,资金链情况等,还应该包括未来发展机会以及转作股本的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投资方向、投资收益等情况;对于申请配股的公司, 应要求在配股方案中详细披露配股资金投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以前年度配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杜绝或减少盲目的投资,减少有效资金的占用,以便于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上市公司的扩大再生产。
六、结束语
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众多,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些可量化而有些不可量化,其综合影响也不可能仅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所以,股利政策的制定需要针对具体环境进行定性分析以达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最大限度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龙生.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刘桂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比较[J].财会月刊,2008,(02).
[3]蔡章华,黄文源.浅析黑龙江省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J].北方经济,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