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股市投资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体思维选股法”从投资者自身的优势出发,将市场所有变化的根源总结为五大核心要素。这五大核心要素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赢利模式,不同的赢利模式又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模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肯定人心叵测,尤其是当这个江湖充满利欲的时候。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这里聚集了一群江湖人士,追求着永无止境的利润。可是,有多少人能笑傲到最后?原因无他,缺少一件称手的“兵器”,于是,无数英雄豪杰因此而折戟江湖。
本期我们采访的人物玉名,正好就带来了一件相当厉害的“兵器”――主体思维选股法。虽不能保证适合所有的人,但是对于闯荡A股的江湖人士而言,却能带来颇多的启发。
这件“兵器”是玉名在A股打拼多年后的结晶。玉名1998年就进入了股市,但是却屡遭失败。之后,他开始了“闭关修炼”,总结江湖经验,独创了“主体思维选股法”,让江湖人士侧目一时,他也凭借这件法宝开启了持续赢利之路。
采访的时候,玉名就告诉记者,他很重视这次采访,还叮嘱记者一定要将他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呈现出来,足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独门秘笈的重视。那么,就请欣赏这一独门秘笈吧。
《卓越理财》:能否介绍一下您的“主体思维选股法”?
玉名:“主体思维选股法”就是从投资者自身的优势出发,将市场所有变化的根源总结为五大核心要素:政策、资金、重组、供求关系、价格。其中前三个为国内要素,后两个为国际要素。这五大核心要素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赢利模式,不同的赢利模式又对应着不同的操作模式。
由此可知,虽然市场不断变化,但五大核心要素在市场中的地位不会变,自然对应的赢利模式不会变,对应的操作模式也不会变,也就是说投资者只需要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自主地选择当下作用的核心要素,就能够轻松地把握整个市场的行情,这就相当于投资者自己找到了一条通向股市成功道路的捷径。
具体应用时,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五大核心要素中的一个,这是确定操作特性和方向的一步,接着挑选要素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随后可进入到大行业的选择,从大行业中再选出自己最有研究或最擅长的细分行业入手向下拓展(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者自身的主体优势)。
细分行业之后就可以转到股市中的相关板块,此时个股范围往往已经从1700多只缩小到几十只或十几只了,此时再配合简单的技术分析和趋势选择,就能够顺利完成个股的选择。更加重要的是,此时不是选出一只牛股,而是一批质地优良的个股,在提高操作成功率的同时,也为资金分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选股的同时其实已经确定了对应的赢利模式,而每种赢利模式下又对应着明确的经典模型、卖出法则等。
“主体思维选股法”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从不同的要素入手(投资者可以自主选择入口),一旦选择便确定了一系列的选股套路,只需简单地执行,很容易就能够走出股市迷宫,到达成功的彼岸(投资获利)。此时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要选择这五个要素入手,而不是别的呢?从定义上来讲,股市的核心要素是可以改变股市运行趋势的因素,是市场炒作的要点和重点,无论股市出现什么样的行情,都与这几大核心要素有关。所以“主体思维选股法”从这里入手,自然可以很容易地把握整个行情的脉络。
《卓越理财》:这套“主体思维选股法”的要旨是什么?
玉名:“主体思维选股法”的精髓就在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博弈市场、其他群体的弱势。因为我发现太多的股市失败者,很多其实都是工作中的佼佼者,这说明他们的智力、能力都不低,甚至可以说比别人还高,可是他们在股市中还是失败了。
他们失败的原因就是迷失在股市中,忽略了自身的优势,而主体思维选股法最精髓的要旨之一,就是能够激发股民的潜力,用自己的优势去博弈市场、其他群体的弱势,那么自然更容易获利。
“主体思维选股法”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其能够把握纷繁变化的股市,之所以很多股民迷失在股市中,或者说之所以单一的分析方式(诸如技术、心理、资金、软件等)对股市获利越来越无用,就是因为他们企图用静态的指标和方法去捕捉动态的股市。
而我则是将股市化分出核心要素,然后从核心要素出发,由投资者主体去选择相关的盈利模式、实战策略,以及实战技巧。这些是我用十余年股市经验和实战经历高度浓缩总结出来的,但这也只是操作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体对方向和股市要素变化去选定入口,只要入口确定,那么后面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模式(《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一书中,已经将这些都给大家总结了,并且采用的都是最近的实战案例去分析,并且是适用于股指期货双向交易的,这就足以说明其有效性)都确定了,那么盈利就水到渠成了。
只要投资者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那么你会越做越开心,越做越能够体会到其带来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你激发的是你自身的潜力,你不需要靠任何人,就可成为股市成功者。
《卓越理财》:在股市闯荡多年,您有什么体会?
玉名: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想要看清股市,那么你不应该总在股市中,或者说你的视野不能够只在股市这个小圈子中,你一定要看得更广。
对于我投资来说,影响最大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在股市中,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金融是需要大智慧的,大智慧需要大视野。
我写的《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一书开头就帮助大家去看清股市,并且培养捕捉股市机会敏感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让你比别人早一步发现盈利点,只有先人一步才是机会,而当所有人都知道是机会的时候,往往此时就已经是风险了。因此,我个人闲暇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接触社会,去了解我们周边的生活,体会社会中每一个角色的经历,这会对你看懂股市有很大的帮助,学会生活,你才能够感悟更多,股市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一部分,有这样心境,你其实在股市中反而获得更多。
所以说,当你总是感觉收集信息的渠道少的时候,那是因为被局限在小巷中,你应该利用主体思维选股法,跳出小巷,回到你自己的原点,从更高的角度看世界。
【关键词】股市 羊群效应 投资 股民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两大支柱:金融体系参与者的理和他们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这两者是构成金融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而本文要讨论的羊群效应,则为影响参与者理的一个问题。羊群效应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指像羊群一样喜欢集体行动的一种从众行为。放到人的行为中来看就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他人行为的指引而放弃自身的想法而做出与大部分人一致的决策的一种现象。羊群效应在股市中的表现一直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表现明显,对股市中羊群效应的研究对于引导股民理性投资,规范投资行为,稳定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羊群效应理论综述
羊群效应的提出最初起源于凯恩斯提出的“选美论”,他将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作选美比赛。他认为当竞争者被要求选出一百张照片中最漂亮的六张,获奖者往往不是那些选出自己觉得最漂亮的照片的人,而是选择其他竞争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六张照片的人。这种行为使得竞争者猜测并模仿别人的选择而放弃自己的选择。这种行为产生了羊群效应。
并且,他还对进行长期投资的人是否能够正确预测市场的形势提出了怀疑。如果专业的基金经理人在意别人对他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决策正确性的评价,他就应该选择羊群行为,这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此外,对于市场中发生的有效市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人们也倾向于通过羊群行为来进行解释,所以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下,羊群效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总结关于羊群效应的相关理论大致可以总结出下面四种类型:一是支付外部性模型;二是委托模型;三是信息学习模型;四是实证性羊群效应模型。支付外部性模型是说,投资主体在采取行动时所获得到报酬与之后和他采取相同的行动的人数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越多人和他采取同样的决策,他所能获得的回报就越高。委托模型认为,当市场的信息不明朗,传递不对等时,基金人往往会采取羊群行为来作出和大部分人一样的决策,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减少别人对自己专业胜任能力的质疑。信息学习模型显示,在先于自己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后来者倾向于放弃自己掌握的信息,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结果采取与大部分人相同的决策。实证性羊群效应模型则主张通过搜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具体研究个体的行为模式,且主要研究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来确认是否存在羊群效应。现有的大部分文献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单独或组合起来对羊群效应理论进行研究。
三、股市中羊群效应的表现特征
羊群效应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在羊群中发生的现象,比如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青草地便开始吃草,其他羊看见了也围过来开始吃那片青草,不管本来自己要去哪片草地也不管那一片草地能吃多久,甚至忽略了一旁可能埋伏着狼,便一哄而上开始争抢。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从众行为。而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大部分人买入就买入,大部分人卖出就卖出的一种跟风操作,炒作的行为。在股市一片大好纷纷上涨的时候就一拥而上,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就纷纷卖出,仓皇而逃。这种羊群效应对股市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股民自身的利益也有很大的损害,回顾2007年的股市大跌就让很多跟风操作的股民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有些至今还未完全恢复。比如中石油上市后很多人跟风买入,谁知到持续下跌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并且深陷其中。这些教训都提醒了我们羊群效应的危害时刻提醒着投资者要理性决策。
四、股市中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
羊群效应形成的原因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极限性,社会学家则认为是一种从众心理,经济学家则着重从信息不透明,不对等的角度来解释。本文将结合这些观点进行归纳来总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利益驱动。经济利益是投资行为的最大目的,获得经济收入是所有投资者追逐的目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跟风,哪里有钱赚哪里就会有人蜂拥而至,哪里有挫折人们就会望而却步。股市形势大好,人们便会觉得有便宜可占,就会纷纷买入股票,消息传得很快便有更多人涌上来造成了夸大事实的炒作。由此可见利益的驱使是羊群效应的首要内在动因。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由此可见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的,股市中也不例外。经研究表明,社会学家认为从中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行动的人数而不是这个举动的本身。也就是说有时候无论对错,一旦有很多人做,人们就容易被影响。很少有人能抵御住人数带来的冲击力,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于是股市中也不例外。股民往往会跟着大部分人走,跟着媒体炒作的方向走,跟着庄家走,他们比较相信大多数人的决策而倾向于怀疑自己。尤其是在一部分人赚钱的情况下,利益驱动的心理很难使人独立自考并做出理智的决定。股市投资的风险往往使得股民们蒙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他们信奉多数人做的就是好的的传统思维,不敢逆流而上做那个少数人,把信心放在了外界不确定的现象上,而这种现象有可能只是舆论炒作出来的带有夸大成分的假象。而一些媒体正是利用了大量独立散户的心理压力造成的从众心理,引导舆论,造成羊群效应。
(3)信息制约。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掌握了第一手信息的人就好比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股票市场这一道理显得尤为明显。当投资者快速而准确的获得信息意味着更有可能获取投资的成功赚取经济利益。然而在我国初步成长起来的股市中,信息不透明严重不对称的背景下,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收到了比较严重的制约。他们不能及时获取信息,也可能获取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充分,这对投资者做出成熟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困难。
首先,作为股票的发行者,集资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于是他们就会倾向于称赞或者夸大本企业的优点,对于企业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使得投资者无法获得清晰而完整的会计信息,所以很难对股票有完整客观的分析和认识,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散户众多,他们受到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的制约,在获取信息方面的速度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别,这相比较与那些掌握内部消息的人来说存在了很大的劣势,所以跟随者其他人的脚步,模仿别人的投资行为成了相对保险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陷阱,这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4)庄家炒作。庄家作为拥有资金,掌握信息,熟知股市作流程,和媒体达成合作的主力投资者,能够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操纵股市形成羊群效应。庄家如果选中一支股票低价买入,运用选美理论中竞争者的心理,把信息有计划的传播出去,当少数信息灵通的人获悉便买入这只股票促使股票价格不断上升,买到这只股票的人们还在持续赚钱,于是传播到了更大的群众中间,形成了一窝蜂都来买这只股票的现象。而知道的人越多,买入股票的人也越多,庄家这时候一举卖出股票,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坐庄过程。这种运作使得庄家征得盆满钵满而广大散户赔了很多钱。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庄家编织出来的幻影,使得对股市不熟悉的广大散户盲目追逐,掉入了给广大羊群设下的陷阱。
(5)媒体煽动。现如今媒体的力量越来越不容小觑,电视上一个所谓专家的分析就能改变整个社会观点。股市中也不例外。股民们通常对于有关股市的信息都格外敏感,媒体就抓住了这一特点进行舆论引导,造势,使得股民们根据舆论走势进行投资。于是媒体在羊群效应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6)股市不成熟、股民不成熟。我国股市历史较短,发育尚未成熟,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规避风险机制。近几年股市发展较为迅速,股民的大量涌入对于股票市场的规范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股民对股市缺乏完全的认识,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缺乏全面的股市知识,面对股票市场复杂的操作程序,变幻莫测的股市行情,他们很难做到孤立的理智思考。这也是造成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
五、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大致了解了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这是一种盲目从众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根据这些原因避免从众做一个理智的投资者。
(1)保持平稳的心态是理性投资的前提。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股市的高收益和高风险是相互依存的。首先要克服一定要赚钱,一定会赚钱的想法,放平心态以一个健康的心理面对股市的高低起伏。吃了亏不气馁,得了便宜也不要膨胀,在熟悉股市运作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制定自己的战略,并坚持自己的计划,在变幻无常的股市风云中坚持自己的一片天地。
(2)在“羊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羊群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从众心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从众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贬义词,分为理性和非理性的从众。关键是我们要保持清晰的辨别能力,看清到底是大势所趋,还是一窝蜂的媒体炒作,避免掉入信息陷阱。
(3)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信息在股市中扮演着先导的作用,谁最先得到信息、谁最会利用信息决定了投资的成败。可是股市中的信息杂乱无章,纷繁复杂我们要学会收集和利用。首先要从宏观上有个大体的把握,比如国家新颁布的政策和条例要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就是对上市公司的了解,看懂会计报表挖掘需要的信息,才能加以分析,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对于大众媒体更要采取审慎性原则,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权威人士发表的言论,要加以借鉴,毕竟谁都不是万能的,谁也不能预言变幻无常的股市。
(4)寻找规律,总结经验。股市看似变幻无常,却一直吸引着各种各样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花花世界,其实其中的操作还是有机可循的。比如说我们要摸清庄家坐庄的规律就能把握住买进卖出的时机。但是也要注意庄家和散户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如果一味跟着庄家行动,可能反而会掉入庄家设的陷阱。
(5)学习股市知识和投资技巧。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赚钱也是一个样,想要投资有所回报就不能盲人摸象,而要学习知识摸清门道才能总揽全局。不管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面对日新月异的股票市场,学习永远是需要的,了解宏观政策,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熟悉股市的运作规律都是长期进行投资行为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同时提高心理素质也是需要学习的重要的部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股市甚至人生的道路上稳健地走好每一步。
六、羊群效应理论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
对于羊群效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一分为二,理性看待。羊群效应不全是坏的,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证券市场的运行速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反而是维护了股市的稳定。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则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扭曲了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了股民的信心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加剧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动荡。在中国短短十几年的股市发展过程中,跟风行为从未停止过,股市危机也时有发生,而这两只之间是否有联系,若有的话有多大程度来源于这种羊群效应。目前我国经济学学术界主要在应用价格分散度这个方面来研究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在实证性研究上还尚未充分,在以特定行为主体为研究对象的方向上还需要继续努力。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散户比较多,信息传递存在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国家也推出了比如股指期货之类的政策,目的在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帮助他们有效规避风险,稳定市场运行。而这些政策是否能够从股市的内在机制的调整来做到稳定市场和人心,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总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看,研究羊群效应理论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都对中国的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虎.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中国股市羊群效应测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9,(8).
[2]程庆生.中国B股市场羊群效应检验[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杨洋,支晓津.金融市场羊群效应ARCH模型与股市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
[4]朱少醒,吴冲锋,张则斌.基于随机图论的股市“羊群效应”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0,(1).
危机发生以来,美股市场积极面对,而目前中国等待IPO审核的企业已经超过800家,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基本丧失。面对这样的局势,投资者正在放眼全球,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投资品类。
在笔者眼中,以下三大投资方向,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股市暴跌蕴藏机会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的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而在我看来,现在的市场整体来说恰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炒股堪称中国民间投资人参与度最高的投资,但对不少投资人来说,股市依然“像雾像雨又像风”。那么,究竟如何把握住股市的阴雨晴好?对此,我梳理了多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与读者分享:
首先,股票市场重机遇不重技术。2007年,拿10万元炒股赚100万的实例比比皆是。就算是一个懵懂的中学生,在当时也可能撞大运达到这样的收益。但到了2008年,能把10万元炒到15万,就已经相当“牛掰”。
在2007年,你不懂股市,没关系,只要投资股票就赚钱;到了2008年,即便你已在股市沉浮20年,照样亏损。说明炒股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多厉害,而是懂得择机择时。
接下来,就是学会判断股市时机何时到来。国内股市行情常常如同过山车,一般投资者极难把握最低点和最高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找相对低点和相对高点。比如现阶段的大盘,2000点即是一个相对低点。
股市再跌怎么办?或许我们可以从内心感受愉快——以前40元的股票现在跌成4元,成本降低、风险减少,而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最后,永远记住一句金玉良言:在投资市场不取钱,最后都将血本无归。获得收益之后,切忌全部投入股市,而应从股市取出,进行分散投资或直接消费。而股市总资金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00万或是1000万,量力而行,绝对不能无止境地增加。
白银与外汇
近两月黄金白银大跌,在投资市场中做空的投资者赢得盆满钵满。黄金之前的十年大涨,使得价格高高在上,今年开始大幅回落,预计价格调整到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虽然目前市场几乎一致看空黄金,但其反弹行情依然存在。
当黄金行情扑朔迷离,投资者不如多关注白银。白银价格一直处于低位,相信未来白银投资市场会与黄金一样火爆数年。2009年,全球白银储量为27.2万吨,而同期黄金储量为16.56吨,黄金与白银储量之比为2:3,同样为稀有品种,所以个人预测黄金帝国过后将是白银天下。
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本文通过对主板市场的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以及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各板块的收益情况,并且根据收益率的情况给出投资建议。
【关键词】
沪深股市;指数年化收益率;对比分析;投资建议
0 引言
中国股市自从2007年受到美国金融海啸的影响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对股市的悲观心态也越演越烈。本文通过对中国沪深股市的4个重要指数投资收益率的计算,目的是把沪深股市中各板块的收益情况进行量化并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各板块的收益情况。最后,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根据沪深股市的涨跌规律总结出投资建议。
1 指数的选取和收益率的计算
证券指数是一种具有决策依据功能的指标,是对股市动态的综合反映。本文选取了同一时间段中国沪深股市几个重要指数,包括上证综指、深圳成指、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分别计算投资收益率。计算投资收益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1 收集各类指数在同一时间点的收盘价
为了计算方便,截止时间统一定为2013年5月31日。起始时间则各不相同,因为上证和深成的上市时间为1991年,所以起始时间定为1991年4月30日;中小板上市时间为2006年,所以起始时间定为2006年2月28日;同理,创业板上市时间为2010年,其时间定为2010年6月1日,见表一。
1.2 通过年化收益率公式得出计算结果
假定投资人投入的本金为1元,当时股票市场的价格为C,经过时间n后股票市场价格变为V,用复利公式,则该次投资中:
1.收益为:P=V-C
2.收益率为:R=P/C=(V-C)/C=V/C-1
3.年化收益率为r,则有等式: r=(1+R)^n-1
4.r>0,表示求出结果为年化收益率;r
1.3 根据数据画出图表进行分析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表二中的计算结果。
2 实证结论及原因分析
2.1 总体上上证综指年化收益率高于深证成指
由表二可以看出,上证综指的年化收益率比深证成指高了3.34个百分点。上证综指有将近一千家的上市公司,并且规模比较大,总市值达到了13万亿,平均市盈率10.01倍;相比而言,深证成指不管从规模和上市公司数量上都远不及上证综指,并且李卫强、张静在《沪深股市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中指出深市的标准差大于沪市的标准差,说明深市的波动性大于沪市,即深市的风险高于沪市风险。综上所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上证综指的上市公司数量多有风险分散的作用,其次上证综指交易的是市值比较大的股票,盘子大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并且规模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或者说公司业绩相对比较好。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上证综指比深证成指收益率高。
2.2 2006年以后中小板的优势逐渐凸显,收益率高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2006年1月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至今为止共有70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000多亿。从分布情况看,发行规模在2000万-4000万股之间的有65家,占总数的58.56%。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市场对IPO股票存在旺盛的投资需求,中小板市盈率也呈逐渐走高态势,平均市盈率达到28.62倍。近几年,随着中国股市大盘的低迷,中小板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并且国家不断扶持中小企业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小板成为投资的焦点,年化收益率高出其他两个指数不足为奇。
2.3 2010年创业板推出、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后,上证、深成和中小板指数的收益率均表现为负
创业板是中国股市上最诡异的一个板块,上市公司有355家,总市值达到1150多亿,并且平均市盈率高达42倍。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从上表可以看出,上证、深成和中小板在2010-2013年的表现均不好,年化损失率分别是3.6%、2.85%和0.65%。我认为主要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连锁反映导致股市萎靡不振。首先,2008年11月9日因为金融海啸政府投入了4万亿,股市在之后的9个月缓慢上升到3478点。到了2009年8月后逐步向下震荡到2000多点。2010年政府发现流动性太强,通货膨胀压力严重,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2012年又爆出地方政府债务冗重(估计近20万亿)、部分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违约和江浙一带为代表的民企老板“跑路”等重大事件。至2012年12月股市再度跌回到“解放前”。2013年年初,央行公布宏观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又使得股市反弹至2444点,但是也没能改变股市的下跌。投资者对股市抱有的最后一点希望又被泯灭。
3 投资建议
我们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股市必须结合中国股市的特点和证券投资分析的专业知识,坚持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给出宏观上的投资建议:
3.1 选择性投资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板
自2006年以来近7年时间,深成、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年化收益率相比上证指数表现较好,说明投资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上交所,特别是中小板。它和创业板的收益率一直领先,说明投资者更青睐小盘股,特别是新兴消费行业领头增长,现在中国经济从传统投资拉动模式向新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所以创业板中的高科技企业、新型企业成为引领创业板增长的强劲动力。近年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和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前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深交所的中小板是不错的选择。
3.2 谨慎投资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收益、高风险板块
热点行业、热点板块股价很可能被炒高,或者说被高估,虽然回报率高,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承受高风险。2010年创业板推出之后,股价被严重高估,市盈率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收益率有的高达74%,但随后则是漫长的调整或下跌历程。之所以建议谨慎投资像创业板这样的高收益、高风险板块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中国股市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很难真正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无形中又增加了创业板的风险;其二,投资者的特点是投资金额小、信息不对称、技术不到位,并且散户占大多数,一旦大型机构投资者撤回资金,只能被套, 完全无法与之抗衡,加上上市公司把股市当作是“圈钱”的工具,在这法制不健全的证券市场中,中小投资者怎么也“斗”不过企业的大股东和与之相关的利益团体。
3.3 关注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要想从股市中获利,关注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和调整必不可少。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以后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和中小板三大指数均表现为负,原因是金融危机时过度的政府干预导致,说到底还是金融危机引发。如果国家当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直接或者间接的上调利率,会导致股价下跌;相反,如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又会成为股市的利好消息,所以遇到金融危机时,最好不要投资股市。
以上几点投资建议具备了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沪深股市中几个重要指数的收益率分析,得出一个总体的投资方向,希望对投资者认清股市、了解股市和投资股市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邝志飞.唐邵玲.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分布特征探索.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1卷.第4期.
[2]薛襄稷.严玉华.中小板、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关联性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 年第3 期( 总第81 期).
[3]郎咸平.财经郎眼之《股市涨跌之谜》.2013年5月26期.
2005年年初,很多短期投资者和不理性的投资者将会迅速撤出,留下的将是做长期投资的成熟稳健型投资者。如果2005年中期表现还可以,前期撤出的人又会迅速杀回来,出现火爆场面。投资者和基金市场在2003年至2005年,盘点这两年的股票投资市场,总结中国内地这两年的股票市场和投资者的关系,核心就是“纠缠不清,耗着;身心俱疲,无奈分开;离婚了就别来找我。”颇有些“中国式离婚”的味道。
2003年虽然是投资者的股灾年,但可谓“基金年”。2003年终开放式基金总共为投资者分红20.19亿元,所有的基金似乎都大赚特赚,最好的甚至到了45%回报率。个人投资者开始疯狂入场,2004年年初的基金热,犹如星火燎原,一时间人人都迫不及待地成为了“基民”。
基金投资者们目睹了2004年年初基金卖什么,火什么的喧嚣,也经历了近一年的投什么、没什么的沉寂。2005年年初是否还能出现个人基金投资的火爆场面,要视2004年年终分红的情况。
2005年如果是投资者和基金的“离婚年”,有哪些政策影响了个人投资基金的热情,同时加大了个人投资的风险呢?那么准备进入基金围城的抑或准备“复婚”的个人投资者,该如何进行成熟的基金投资? 2004年个人基金投资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呢?
如果中国内地众基金机构是男方,女方则是众国内基金投资者,而男女分配依据则是,虽然过程以男性为最伤,结局还是以女性为最终出局者并一无所有,男方似乎还存在东山再起的机会。我们综合国家重大的金融政策以及经济学家的预测,以调查基金终端投资者的专业人士意见为参考,进行2004年的盘点分析,并透过专业的金融调查报告总结出《“美国式离婚”的投资解决方案》。
甲方投资观点:肯定离,而且很多基金被淘汰
辩论成员:香港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场外成员: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 谢国忠
场外因素: 保险资金合法入市 中国人民银行加息
观点支持:
1、“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2005基金淘汰论”。
惊人语言:2005是基金淘汰年
中国股市这些年来,经历了大户淘汰年、庄家淘汰年,证券公司淘汰年,说不定,2005年又将是基金淘汰年。
大量基金入市造成2004年初中国的股市升温很快。这种情况,使股市投资者结构和以前很不相同。以前的中国股市,机构占3成,而散户占7成。而现在是机构占7成,散户仅占3成。一是因为我们盘子小,二是我们股市的素质太差。而素质太差就容易让我们的基金经理紧张。基金们不仅面对3成的散户,更重要的是面对7成的同类机构投资者进行股市博弈。
对于一个质量很不好的股票市场,只要一有大的风吹草动,大家就会一齐卖股票。假设有什么不利消息,比如国有股减持,我们的基金就会一齐抛售,那就可能像美国1987年的股灾了。
基金入市是把双刃剑,虽然使股市增加了资金,但一旦出现大的事件,基金有可能集体退场,这将造成股市的动荡。
2、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谢国忠:中国股市如今也还“远没有触底”。
2004年10月27日,摩根斯坦利的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虽然中国也许的确仍在努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游戏已经结束。总体经济的下行趋势至少还要再持续一年的时间,中国股市如今也还“远没有触底”。谢国忠还说,盛衰周期内虽然中国的GDP出现了增长,但资本价值并无任何提高。“我认为中国股市依然虚高。”谢国忠建议美国投资者避开反复无常的中国股市,可以考虑投资于麦当劳或百胜餐饮(肯德基的母公司)。
场外因素:
1、“国九条”落实,保险资金准许入市。保险作为资本大鳄,入市操盘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压力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将带动资金进入保险联结分红的产品系统。
2、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九年来首次加息。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储蓄,此番举动必然会带动资金回流,引发基金缺钱。
3、基金业内竞争加剧。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数量越来越多,产品创新也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4、大众知名度低。市场操作手段和品牌意识落后,广告宣传和大众传播薄弱。
乙方投资观点:
进入蜜月期,会有大发展
辩论成员:
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徐建平
场外成员:
博时基金梅建平、美国投资大师麦基尔教授、
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成保良
1、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徐建平:
中国基金业未来几年的主题将是发展而不是淘汰,四种力量决定2005年是基金发展年而非淘汰年。第一种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第二种力量是证券市场的内在推动力。第三种力量是法律法规的外在推动力。第四种力量是基金的自我创新能力。
2、博时基金梅建平:
我想从A股市场角度来说,长期有没有投资的价值?我想这里面主要是取决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如果对中国经济长远的发展是比较看好的话,我想从这个方面来说的话,答案是肯定的。A股目前作为一个投资工具,短期是很难以预料,长期还是比较看好的。
3、美国投资大师麦基尔教授:
我认为在中国市场应该是全球最好的,有成长型公司投资机会的地方。我想如果能够投资在类似像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里,我愿意付更多的市盈率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