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凡卡教案

凡卡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凡卡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凡卡教案

凡卡教案范文第1篇

    美好的倾听,不是言语与耳膜的漠然的物理接触,而是内心追随着语言中潜含的情绪、思想、感悟,并细腻的有节律的舒张。如同贝壳在细致地吮吸着起落的潮音;也似木耳在谛听山间幽静的鸟鸣与涧声;如同树叶沉静地倾听阳光的细语与温谧……

    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竖起心灵的耳朵才能抵达言词不断延伸的世界。

    想起有位老师在上《凡卡》(语文十一册第21课)时的一个小片断,感慨颇深。他在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在写第一个字以前’凡卡为什么要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时,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在展开全班交流。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凡卡不是想求神像保佑,他在鞋匠家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神灵从来就没有保护过他。我想凡卡的心里是恨透了神灵。你看,他不是‘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吗?” 老师一愣,显然与教参中的答案大相出入(教参中分析凡卡是想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他不置可否地问全班同学,还有什么想法?那个满心兴奋的孩子悄无声息地坐下。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可能老板经常在神像面前打凡卡,因此凡卡一看到神像就毛骨悚然。”可这些与教师心中的想法不相吻合,他又轻描淡写地说,还有吗?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凡卡是想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老师一听有如获“我”心之感,忙连声表扬道,好!并一字一顿把这位女同学的话再重复一遍。坐在后排的有位男同学小声嘀咕 “其实凡卡在写信之前就是随随便便看了一下神像。因为天黑,他又点着蜡烛,因此神像才显得昏暗。凡卡才九岁,怎么会那样的头脑复杂。”……老师也没听到,依然一成不变地沿着教案设计一丝不苟地上课。

    其实,细想几位孩子的 “恨神像!”“因为担惊受怕”“随便看一下”的说法,完全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孩子们完全能“自圆其说,自创一体”,然而,教师却充耳不闻,或置若罔闻。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如此的宽广无边,他们的回答,透露出各自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上,只有关注了孩子独特的思考方式,尊重孩子的思维差异,才有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课堂中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无法“耳”明手快地探测到学生内心最隐秘、最复杂的角落中心弦微颤的波动,那么,生命中的一些不期而至的精彩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成功的教育者往往就是一个忠实的敏感十足的倾听者。他能够于平坦时见丘壑,在纷涌而来的“学生信息”中嗅出“创意的含量与气息”。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是:7+7+7+7+7+7+3=?赞可夫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开始一个同学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的发展潜力,就等于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对这位孩子大加称赞并调整思路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个“不存在的7”,孩子并没有很明白地讲述,我们未必能如此敏感地触味其间深刻的内蕴。如果是平常我们老师上课,我们可能会轻描淡写而过,或充耳不闻地继续我们的预定的教学环节。而赞可夫用这颗七窍玲珑的心探获了简单的数字背后的景深。这样的真切与意味深长的倾听及教学机智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因为他具有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所以,才对于学生思维上的创意与跳跃性心领神会并大加褒扬。善于倾听,可以于细微处听惊雷,可以于寻常处见奇崛,可以于众人忽微间显意趣……

    善于倾听的教育者,可以准确无误地透视学生们思维行走的路径,感受到学生的困惑、疑惧、犹豫、感奋、欢欣……善于倾听,就不会迫不及待地将已知的答案一览无余和盘托出,而是,在倾听学生们的思维的激荡。善于倾听,就可以睿智地见证着孩子们头脑中神经细胞的运动状态: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着,由满腹狐疑而半信半疑,由半信半疑而将信将疑,由将信将疑而置信不疑——信仰与思想的力量就是这样培植而成的。在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菅野先生在科学课上,让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验来确认“云是怎样产生的”。做这实验时,不一会儿,烧瓶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汽从玻璃管中喷出来。看到这种现象,每个学生都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表达各自的发现,有的说:“烟冒出来了。”有的说:“不是烟!是热气!”有的说:“这热气变成白的了。”也有的说:“这热气就叫做水蒸汽。”在这过程中很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人的发现与所表达的语言在教室中连锁地产生出来。例如,第一个喊“啊,啊”的是菅野先生。这“啊,啊”的声音表示产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在进行实验,而是表现出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的态度。随着他的叫声,孩子们发出了上述的声音。开始时,“水蒸汽”这一概念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不久,每个学生都开始使用这一词汇了。菅野先生就是在倾听中发现,学生是如何把这一词汇变成自己的语言来使用的。科学的认识就是这样在合作交流中建立起来,然后再由每个人将之内化为个性化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毫无教师的灌输与强制。菅野先生高明之处便是引发学生相互倾听,在倾听中视界融合,认识重叠。倾听就是内在的对话,吸人之长,启已之思。

凡卡教案范文第2篇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在质疑中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单向交流为主,课堂教学虽然有问有答,学生小手如林,热热闹闹,但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必须按教师设计的提问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来学习。这样,从教学开始,学生就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地位,被束缚在一个既定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不能不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教案为本,主观地拟定很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并围绕疑问主动探究。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被动应答变为主动质疑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能够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对学生质疑不加以引导,就会出现问题过于繁杂等情况,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尤其要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和探究性质疑。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囿于固有的评判模式,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怀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如教学《捞铁牛》时,通过读文理解,学生都一致认为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办法高明,觉得他真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在大家赞叹之余,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吗?”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怀丙和尚办法并不算高明,我还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他认为,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大船泥沙,捞八只铁牛所用的十六船泥沙都铲入黄河会污染河水。他说,让他来捞铁牛的话,只用四只船和两船泥沙。在捞的过程中,船上的泥沙不用往水中抛,只要抛在停在两旁的空船上,四只船两两交替使用。这样不仅能节省装沙运沙的人力、物力,提高工效,而且能避免阻塞河道、污染河水。多么令人叹服的创新办法,老师不禁大加赞赏。这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向教材挑战,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进行探究性质疑就是不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而是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深入探究,不断发现新的疑问,永不满足。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也提出质疑:如果曹操向草船射出“火”箭,诸葛亮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看来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到深层次探索阶段,我适时启发学生抓住一些关键处来深思,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深入探究,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光芒。

二、在合作中创新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多种交际合作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学生由于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好像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而向四面八方产生的辐射线,可以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

如教学《跳水》一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体会,列夫・托乐斯泰究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理解各不相同,有的说,课文是为了赞扬船长临危不惧、坚决果断的品质。有的说,课文想通过孩子跳水获救的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不能太任性,不然,会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还有的说,这篇课文是想借水手的行为告诉我们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每个学生都结合自己的思考,发表了充满个性的回答。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发现规律,提高认识。如教学《长城》一课,对长城的结构特点,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师生在合作中一起找图片资料,一起画示意图,一起编导游词,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难点就会迎刃而解。确实,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在想象中创新

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常常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先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实际上是要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表述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文字本身的丰富内涵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一任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自由飞翔。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后,我这样引导:“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气叙述的,那么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一下触动了学生想象的翅膀,纷纷说大娘万分感激志愿军为她修房挑水,为她送来御冬的棉衣,为她照顾可爱的小孙孙;说小金花感激志愿军为她报了仇,教她学唱中国歌曲,给她讲述中国故事;说大嫂感谢志愿军替她挖野菜,帮她看病疗伤……学生在充分想象中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不受制约、多向思维的意识。

凡卡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 资源 高度 角度 尺度

品德课程资源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教师在处理时不能“照单全收”,也不能“全盘遗弃”,要有“慧眼”,有舍有取,把好三度:高度、角度和尺度,提高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有效性。

一、站好高度,深入浅出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浮于表面,泛泛而谈。不要为了开发而开发、利用而利用,要有效地开发教材资源、生活资源。教材资源开发利用应“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1、纸上得来终觉浅――取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品德与社会第七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教材准备了一个外国故事《凡卡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根据著名儿童小说《诺言》改编的。我在使用这一教材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老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兴奋地齐答好。

老师:“老师请五个小朋友先来做游戏,我也是小朋友。”请了三个男生,两个女生。学生到讲台前。

老师:“我们来玩个打仗游戏怎么样?”大家点头。

“,你是上士,我是中尉,你必须听我的命令。现在我命令你守住弹药库,我们五个人去攻打敌人的阵地。记住,没有我的命令,绝不许离开岗位。”老师指讲台说:“这就是弹药库。我们出发。”老师带着其他四名学生从前门出去,后门进来,边走边对跟着我的四个学生说:“天晚了,我们回家去了。”老师请四位学生回到座位。

这时,其他学生喊:“,游戏结束了,你下来。”稍犹豫就会座位了。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叫下去?”“,你为什么回去了?”学生都说,大家都回了,也应该回去。老师没有马上对学生的意见问答题做出评价, 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做的游戏,有位外国小朋友也做过。你们想知道他们怎么做游戏吗?”老师接着讲《凡卡的故事》,然后组织辩论:凡卡该不该走?这样的教学,基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辩论不再是“纸上谈兵”,学生真正懂得答应了别人就要努力做到,即使是游戏;但碰到特殊情况,也应灵活处理。既让学生肯定诚实守信的行为品质,又要使学生知道要学会保护自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教材资源进行了“二度开发”,“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深度。

2、为有源头活水来――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专家鲁洁老师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儿童的品质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源于学生生活,但要高于学生生活。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已知道很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要了解学生已知的,课堂上进行梳理、深化,解决学生感到困难的模糊的问题,如红灯还亮着,但左右两边都没车能向前行吗?乡村公路没有交通标志又该怎么办?红绿灯用箭头表示的怎么通行?……

二、讲究角度,另辟蹊径

课程资源很丰富,教师在使用时要提高课程资源的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观念,做个有心人,巧妙利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关注孩子美丽生命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让家园更美好》让学生喜欢集体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情绪愉悦地生活,高兴地学,愉快地玩。《我们在长大》引导学生有积极应付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愿意尝试有挑战性的活动,不怕困难)。只有用审美的眼光与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能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真正善于创造生活又享受生活。

(二)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渠道。

1、以静制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新入学的孩子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从培养注意力开始。我在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课前描述:教室一片吵杂,学生第一次进多媒体教室。教师高高举起双手,击掌三声示意停止吵闹,学生没有做出任何积极的响应。教师再次击掌,声音高涨依旧。

我拿起话筒,大声说话:“班的全体小朋友!” ,(此时话筒的音量盖过了孩子们吵闹声,孩子安静下来啦,老师也停住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接着轻声说:“小朋友们,现在留老师开始轻轻说话,老师会越说越轻,如果你们能让老师的话得越来越轻,就说明你们听得越来越认真。今天看看哪个小朋友最有本领,能让留老师轻声上课。”(话音刚落,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

这一小小看似不经意的细节,竟是教师用独到的、极妙的细节处理方法,突然来半句音量特响语言,博得注意;接着是嘎然而止的停顿,再次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是语音一转,声音变轻,用艺术的语言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

2、引经据典,培养文明礼貌习惯

文明,礼貌的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 长期实践而形成的。

不同年级的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严格要求,分层训练,达到实效,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精神食粮。执教《家庭树》这课书,引用格言引导教育学生孝敬长辈,如:“出入告,入则面”;引用《弟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如《不同地区,不同生活》引导学生入乡问俗,《礼记》中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3、旁敲侧击,培养良好自理生活习惯

良好儿童的生活习惯是指儿童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合理布置教室,给学生有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如:执教《美丽的校园》(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一文,带领学生参观美丽的校园,激发学生喜欢美丽的校园,督促养成保护校园环境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合作学习提升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注重“合作意识”在教学中的体现,更是品德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我校有位老师执教《集体力量大》,最后一个环节是让每个合作小组合作拼字游戏。这一游戏只有孩子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等各小组拼完字后,合作意识再次提升---全班合作,把各自拼出来的字,连成两句话贴到黑板上,板书新颖美观,有趣有效。如果其中一环完成不了,板书就没法完成,因此非常强调合作意识,体现合作的力量,体验合作的意义,分享合作的喜悦,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把握尺度,正确取舍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在众多的能为我课程服务的课程资源中,教师要善于取舍。如果看到与课程有关的资源不加选择地拿到课堂上,只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教师要甄别、取舍课程资源,适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握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尺度,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度。

1、筛选教材资源

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筛选教材,对学生真正学会品德课程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如第三册品德与生活中《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主要是侧重于暑假里的安全问题。暑假已经过去,显然是没有意义,我们就引导学生如何安全过节,如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日?首先,预测出门时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然后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与其他普通读物的不同在于,它必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可以说,是教学赋予了教材资源第二次生命。

相关期刊更多

兵团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