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发白帝城唐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明月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山云深知处。(贾岛:《寻隐者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飞镜云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江陵。(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富士山竟是私有地!
如果要问,这样一个具有国家标志性的名胜是谁的?相信你和很多日本民众一样都会脱口而出:“国家的呗!”其实不然,虽然这是大自然的山水,但实际上富士山自从被发现起,大部分时间都属于私有地。
那么,富士山究竟是谁的地盘呢?答案是: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浅间大社是全日本1300多家浅间神社的总社,位于富士山的山麓,它是人们到富士山朝圣的信仰中心,历史很悠久,至今建社已有1200多年。据说,它最早是人们为了镇住富士山不再喷发而修建的神社。这里供奉着它消灾解难、顺产、兴业及航海等守护神。所以,富士山一直被日本人看作是“富岳”、“灵峰”,这与浅间大社镇守在此是有很大关联的。
言归正传,有关富士山的归属这里还有一段很精彩的故事哩!
据说,这座山曾经属于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后来在1606年,德川家康在一次战役中大获全胜,高兴之余便将富士山八合目(海拔3250千米)以上的领地捐赠给浅间神社。不过明治维新后,神社寺院必须将自己的土地上交给政府,富士山也于1871~1945年期间一度被国有化。
二战后,日本新宪法实行政教分离,政府决定对神社寺院无偿让与部分土地,一些曾被国有化的土地又纷纷归还给民间,其中也包括富士山,不过山顶的这部分并不包含在内。为此,浅间大社在1948年向政府申请无偿让与山顶,但只获得偿还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于是浅间大社和日本政府打起了官司,并在一、二审时都成功胜诉。日本政府不服判决并上诉,最终在1974年4月,日本最高法院宣判,“富士山对浅间大社而言是宗教典礼及仪式上等必须的土地”,驳回了日本政府的上诉。
虽然根据最高法院的判决,浅间大社又重新得到了山顶的所有权,但实际上判决结果却一直没有兑现。这主要是由于山顶附近是在静冈、山梨县境,尚未划定明确县界,为此两县都在为富士山是属于哪一个县而争执不休,因此也一直无法办理土地登记。后来,争来争去的结果却是,在2004年,日本政府的财务省东海财务局将富士山海拔2700米到3776米之间的山地都划归为浅间大社的“社地”,让它既不属于静冈县,又不属于山梨县,而是归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所拥有。
至此,富士山时隔多年后才完全回归私有。
私有或能更好管理
富士山居然不属于日本政府所有,这真是出乎意料!也许,不少人会有疑虑:这么重要的名胜怎么可以私有,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和管理,那岂不是要乱套了?
然而事实却是,私有的现状并没有影响富士山优美的风景和人们的观光。而且在2013年世界遗产大会上,富士山还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富士山也成为了日本第17处世界文化遗产。
另外,像这种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私有化现象,在日本也并非只有富士山这一例。早在1993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屋久岛国家公园,其野生保护区占地1219亩,其中就有4%是私有土地。据了解,日本的森林按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林、公有林和私有林。让人惊奇的是,这三种形式的森林面积所占比重依次是31%、11%和58%,私有林竟然占了一半还多。
此外,在日本爱知县犬山市,有一座名为犬山城的城堡,也被叫做白帝城――传闻是江户时代的儒生受唐诗《早发白帝城》启发而建。不过,两处白帝城的命运迥然不同:如今中国的白帝城早已不是昔日的白帝城了,但日本的白帝城在今天依然保存完好,于1935年根据当时的《国宝保存法》曾被指定为国宝,到1952年又根据新的《文化财产保护法》,再度被规定为新的国宝而受到保护。必须说明的是,这座国宝级的城堡在2004年以前可都是由私人管理的哦!
可见,这些名胜景区在一些非政府机构和非盈利性机构的管理下,一样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护。当然,这不得不归功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即将产权明确地归属为私人。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们有充分的动力和压力去管理和维护好自己的财产,同时也从客观上保证了人们能够认真地去对土地进行全心的投入、建设和管理。
这个道理和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一样的。在英国历史上,封建主曾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土地作为公共牧场,无偿向牧民开放。因为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会饲养尽可能多的牛羊。但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共牧场最终因过度“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最后牧民的牛羊也全部被饿死。许多名胜古迹也是如此,要么完全保护起来不让人进去,要么过度开发旅游,大量游客把美丽的景观破坏掉了。日本许多名胜古迹由私人来管理和维护,反而让这些景观得到了长久的保护。
当然了,对于一些名胜古迹的保护,需要投入的资金是巨大的,很多私人是难以长期承受这种支出的。为此,对于一些私有的日本古建筑,如果私人为此承担的成本过大,日本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补偿,在资金上帮助私人。
总之,自然和文化遗产并不一定都要归属国家所有,私有管理自有其妙处。而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与举措是很值得我国去借鉴和学习的。
小贴士
富士山名称来历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代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句。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前四句曰:“八月潮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维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不过他的政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彩镂金,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色,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另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山中》极其富有情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首小诗只二十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图。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蜀道难》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继而描写沿途风光,现出一幅又一幅奇险的画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读之回肠荡气。诗的内容虽然是写蜀道的艰难,但使人读后感情激昂,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刘枣强碑文》)《蜀道难》尤其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慨,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想象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
李白的山水诗,论意境恐怕是最壮阔的。似乎他的视野比别人远,他的胸怀比别人宽,因而他的笔墨也比别人雄健有力。他的诗最能让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也最能开阔人的心胸。他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受到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读者的喜爱,绝不是偶然的。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像这样宽阔的画面,这样明快的色调,这样雄伟的气象,在别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
杜甫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的数量十分可观。他早年的《望岳》既写出了泰山的雄姿,也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抱负,纯然是盛唐之音。他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间所写者居多,这些诗沉郁顿挫,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都随时勾起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迟暮飘零之感。如《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又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这两首诗都写长江秋晚,高江、急峡、古木、苍藤、猿啸、鸟飞回,这些富于启示性的意象集中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从祖国山水中所感受到的忧愤与酸辛。
除以上四家之外,盛唐还有不少优秀的山水诗。如王涣之的《登鹳雀楼》、崔颢的《行经华阴》、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宇》、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等等,都各有独到之处。
盛唐诗歌的繁荣,虽不以山水诗为其标志,但山水诗的高度成就的确为盛唐诗坛增添了许多光彩。
摘要:本文从音乐美、形式美以及表达方式三个层面通过风骨、音韵和文化的移植方面了解中国古诗的可译性,提出中国古诗依然是可以翻译的,并希望翻译者继续努力,更好地扩大古诗的可译性,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可译性 不可译性 移植
1 中国古诗与英文诗歌的特点区别
中国古诗与英文诗歌具有三大不同特点:①音乐美。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独立的音节,而且中文的声调变化也使字与字间有了强弱的不同;而英文诗歌有其自身的韵律特点。②形式美。无论唐诗宋词,中国古诗或韵律严格或体现均衡的美感;而英文诗歌每行诗所用单词数都不一样。③意象与意境美。中国诗人将“意象”带入诗歌,诗歌便被赋予了诗人美学体验及个人兴趣;而英文诗歌没有任何“意境”的概念,它更注重朴素而直接地描述真实世界。
2 诗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争
诗歌的“不可译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意大利诗人但丁,他说:“为了谐和而建筑在诗歌的音韵原理之上的任何东西,如果不破坏它整个的谐和优美,就不可能把它从一国语文译为另一国语文。”朱光潜也在他的《诗论》中说:“凡诗都不可译为散文,也不可译为外国文,成功的译品都是创造而不是翻译。”诚然,诗歌翻译中存在很多障碍,但诗更重要的是阐释意义,传达诗人的精神和感情,从这个层面来说,译诗可行!成仿吾先生曾对译诗的可能性做了明确肯定的论述,同时指出有时为了使译诗“是诗”,或为了传达原诗的情绪,内容的小小变更或诗形的改变也是可以原谅的。
3 古诗的可译性研究
翻译家的大量实践证明,诗歌翻译中虽然存在很多不可译性,但应该认识到对不可译处进行变通处理,诗歌也是可译的。以下主要从风骨、音韵、文化三个方面讨论中国古诗的可译性。
3.1 风骨的移植:其实,汉英两重语言存在共同的风格标记,都具有表感功能,而由表感功能产生的风格感应力也大同小异。因此中国古诗的风格是可译的。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翁显良将其翻译为:
Homeward!
Good-bye to the city high in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Homeward, out the gorges, out today!
Let the apes wail. Go on.
Out shoots my boat. The serried mountains are all behind.
翁译大胆地改变原作的形式,采用自由体。译诗致力于突出李诗跌宕起伏的气势。诗行中间断开,有效地控制了译诗的节奏,造成奔腾直下的气势。三个“out”传神地再现诗人欣喜畅快的心情。
3.2 音韵的移植:统计表明,汉语旧诗中约有半数是能够以适当的变通韵式来译的。试看杜甫《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许渊冲译为: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e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许译利用双行押韵,轻重节奏和呼英诗的格律,既传达了原诗的音美、意美,也传达了原诗的形美,而且解决了“对仗”这一不可译的问题。
3.3 文化的移植: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文化移植,但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酌情采用不同视角再现原诗的精神。试看李白的《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许渊冲的译诗:
She is a peony sweetened by dew impearled,
Far fairer than the Goddess bringing showers in dreams.
Who could equal her in palace of ancient world?
Not e’ en the newly-dressed “Flying Swallow”, it seems.
许将“云雨巫山”译作“Goddess bringing showers in dreams”并在Goddess加注,“飞燕”直译为“Flying Swallow”并加注,使读者一目了然。
4 结语
诗歌的翻译是文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翻译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的。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剖析了中国古诗和英文诗歌的不同特点,表明翻译诗歌的困难重重,但通过对诗歌风骨、音韵及文化的移植,本文引用大量例子证明在困难重重的诗歌翻译道路上我们依然能找到很好的翻译诗歌的范例,找到希望。而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在的研究满足不前,翻译者应该继续研究怎样增强诗歌的可译性,缩小不可译性,如此,翻译便可以胜任文化交流的媒介,使不同民族更加融合、和谐、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 黄新渠. 中英诗歌格律的比较与翻译.外国语,1992(4).
[3] 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关键词】朗诵;古诗词;配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73-01
一、古诗词配乐朗诵对于发扬古诗词文化所起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赋”、“咏”、“吟”、“诵”既包含创作的意思,又代表“朗诵”,可以看出古代诗歌的创作都是伴随着朗诵进行的。配乐诗朗诵形式将古诗词、音乐、人声结合起来,通过表达让观众体会到其中优美的意境,可以把诗歌朗诵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变成一扇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2007年3月9日,为纪念35周年,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举办了“日中友好阳春音乐会”,会上我国艺术家朗诵了《春晓》、《送元二使安西》、《早发白帝城》等经典作品,中日艺术家选择了琵琶、萧、古琴等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做配乐,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让不懂汉语的日本观众从朗诵的氛围中体会到了诗歌的神韵。
二、使用不同乐器衬托诗歌内在的艺术意蕴
由于不同乐器的音色、音高不同,在做朗诵配乐时,选择合适的乐器和乐曲显得很有必要。下面以一些乐器为例作简要分析:
琵琶,音域宽广,富有表现力,被誉为“中国民乐之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其声音为“大珠小珠落玉盘”,而孟浩然在《凉州词》中则写到“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借琵琶抒发惜别之情,表达对战争的憎恶。从《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曾听过琵琶女演奏的琵琶,情感真挚,旋律优美,采用琵琶做朗诵配乐,赋予了诗歌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琵琶不仅可以表现文曲的柔美,更可以表现武曲的刚毅和霸气;不仅可以表现古代的战争场面,还可以表现闭月羞花的柔美和哀伤忧郁的情怀。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李白的《将进酒》采用古琴配乐朗诵,以情传声,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通过古琴的独特音色,表示了作者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钢琴是“乐器之王”,发源于欧洲,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每一时期我国都有与之风格相配的诗歌。比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崇尚主观感情,而抒情诗歌正好与之相对。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适合用带有抒情意味的钢琴伴奏,而中国钢琴曲《平湖秋月》,音色干净、旋律流畅、音调婉转,可让人体会到诗歌中思乡怀人之感。
三、古诗词配乐朗诵的艺术处理
(一)准确把握创作背景并与情感认知相统一。面对诗歌作品,我们不仅要探究其本身,而且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作品创作背景的把握可分别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内心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情绪来分析,只有把握好创作背景,才能给诗歌的朗诵定好情感基调。
(二)在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配乐。根据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和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合理正确地选择朗诵诗的配乐,通过音乐的对比、烘托,更有利于对古诗词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的体会。如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选择音色柔美接近人生的二胡,恰当地表现出幽暗、清冷的气氛,及作者孤孑清寥的感受。
(三)将运用语气技巧与内心情感体验相统一。朗诵时要做到用心吐字,用情归音。古代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讲究声、韵、调三要素的融合,要求发音准确、咬字清晰、字声结合,力求“以字行腔、字声相谐”。在朗诵时,要准确把握诗歌风格,将诗词的的内涵和思想感情恰当地表现出来;其次要做到神情兼备,不仅要有恰当的面部表情、眼神及肢体动作,更要能通过音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流露出来符合诗歌内涵的的气韵神态。
(四)联想与想象并用,用感受诗歌形象突出诗歌意境美。联想和想象是体会诗歌意境的绝妙工具。在朗诵中,我们要形成形象的感受,才能表现出诗歌的意境之美,同听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福生.诗歌朗诵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8.
[2]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3]朱导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金龙,安全勇.叩问翻译之门,探寻内部规律――龚光明《翻译思维学》评价[J].中国翻译,2006(1).
作者简介:
庞韵叶(1988-),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
纪 军(1986-),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类传媒专业播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