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小探索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评价;探索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具备各项素质和实践的能力,要求富有独立、自主、创造性精神;“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皆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种既能融合以往教育经验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教育理想的引导,形成一种对新的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个易于自己主动安排的、民主的、富有弹性的终身化学习与研究的课堂环境。而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一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想、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强有力的要素。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们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说,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
学习数学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数学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
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突出以学生的角度评价课堂教学,突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如何教,评价时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齐全,板书是否工整、规范,课堂语言是否规范等,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帮助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合作,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真正体现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也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应形成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价的民主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1.学生自评。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活动的主体。我十分注重学生的自评作用,比如,在集体订正课堂练习后,我会说:“请做对的在自己的作业旁边画个笑脸;做错的先改正,改正后再画个笑脸。”学生通过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标。
2.同伴互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同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中,我经常给学生创造同伴互评的机会,比如,“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老师觉得他表达得非常清楚,你觉得呢?”……同时,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也可以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同伴发言、虚心听取同伴意见,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的能力。
四、利用延时评价,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适当延迟评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正常情况下,人们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如果教师能审时度势,合理推迟评价,就能激活更多学生的思维,使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教师再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
总之,课堂评价应具有形象生动、机智睿智,充满亲和力、感染力的特点。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应拘泥于一种,应因人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况,巧妙应对。将平时的课堂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中国教育曙光网.
[2]《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多元智能网.
关键词:车削加工技术;兴趣;教学模式
车工实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想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规律加以引导,使学生肯动脑,肯动手,肯学习,肯钻研,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车工技能的意义所在。一体化教学,就是整合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整理融合,从而保证整体教学目标的一一实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重组。
1 车工实习的作用
学习车工技能对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体现:①培养学生对机床型号、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切削参数的选择能力;②培养学生对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读数原理及日常的维护能力;③培养学生对机床的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④培养学生对工件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养成实习结束后,整齐摆放工量具,擦拭机床、清扫地面等良好的卫生习惯;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以及节约资源、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2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理论课在教室里完成,实训课在车间完成。理论课注重大脑的理解和记忆,实训课学生认真看教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强化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或纠正理论课上的不正确理解。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但实际上是,专业理论知识要讲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实践环节。这样很多理论知识有被学生遗忘的现象,使得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不能很好地印证理论知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轨,也就形不成理论―实践―理论的知识链。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对实践没有感性认识,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费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起来,让理论实时指导实践,实践实时验证理论,例如:学习“刃磨车刀”这一课题时,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车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车刀的材料、组成、几何角度及刃磨后须达到的要求等。然后由实训教师示范,学生观模。学生再动手练习。刃磨后让学生写出操作过程中的感受,总结遇到的问题,教师收集后再一一讲解,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形成一条完美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知识链条。
3 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平台
对高年级的中职学生而言,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层次之分。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学生设计一些感兴趣的情景车削任务。例如,接到某企业螺纹轴零件加工任务,因为长期使用,磨损严重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换,由企业提供图纸及毛坯,要求我方严格按照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加工,20天内完成100件的加工任务。产品首件加工完成后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我校进行精度检验,质量合格后将投入大量生产。学生接受任务后分组进行任务工作计划制定,工艺文件编写,零件加工,零件检查及质量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去完成每一步的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及向实训教师咨询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最后写出工作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锻炼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技能。
4 提高学生学习车工技术的兴趣
4.1 通过第一堂课,引发学习兴趣
车工实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心理出发、从简单出发,通过第一堂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包括:①教师要给学生彼此信任的感觉,起到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比如:教师要以身作则,穿戴好工作服进入实习车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严谨的教师,有足够的能力教好这门课。②详细介绍车工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对学生专业的选择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把理想目标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③简单介绍车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求知兴趣。
4.2 通过课堂讨论,启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打下伏笔,通过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根据图纸安排加工工艺的课题。首先,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自己制定工艺方案。然后,教师对各组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评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对工艺方案加以修改。最后,按照修改后的工艺方案,完成工件的加工。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不但启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车工技能。
4.3 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技能后,内心渴望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肯定。学校要定期举办一些以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的技能得以发挥、得以表现。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大力表扬,鼓励、宣传。对未获奖的学生,也给予肯定,鼓励其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获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一、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现状
(一)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没有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高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内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没有形成体系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由此导致高校项目支出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考核”的现象,经费投入方向和支出效益并不乐观。
(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科学
绩效评价只关注资金是否按进度使用,项目任务是否完成,评价指标只注重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基本忽视,从而产生短期行为,不能从整体上评价项目资金的投入效益。
(三)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时绩效目标含糊不清,不利于绩效评价
目前,由于高校项目绩效评价往往是事后的评价,事前对项目的工作目标、效益目标缺乏科学细化论证,项目立项、经费预算、项目实施、经费支出也没有按项目绩效的要求进行管理。
(四)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不能得到有效运用
项目支出超预算不予追究,不合理开支不予评价,节约不予奖励,很难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项目执行过程中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缺乏有效约束力。
二、“平衡计分卡”方法的概述及应用于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一)“平衡计分卡”方法的概述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人们通常称“平衡计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
(二)“平衡计分卡”与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结合的可行性
1.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战略使命不同于营利组织,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因此其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亦不能以单一的财务指标来衡量,非财务指标也具有重要的衡量意义,“平衡计分卡”给高校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路径,我们可以借鉴其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思路。
2.“平衡计分卡”的多维度性,能把高校抽象的战略和项目支出预算目标转化为清晰具体的指标,从而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并提供相应反馈信息,供高校后续决策。
3.“平衡计分卡”可以以高校战略目标为基础,与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执行、评价和反馈全程结合起来,进而促进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和长期战略规划的实现。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首先,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其运用于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为构建平衡记分卡项目支出评价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进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对项目支出的再投入进行科学的指导,提高项目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及高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其次,进行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评价体系必须与高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相联系,构建与高效发展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系统性,选取的指标应该具体、量化,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以财务指标为主体,同时辅以非财务指标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使高校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三)动态性,从财务资源、服务对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构建的各项指标,并根据高校战略目标和绩效评价导向进行动态调整。
最后以“XXXX实训室建设项目”为例,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具体如下:(一)财务资源:1.1资金到位率;1.2预算执行率;1.3资金是否有违规、不合理现象。(二)服务对象:2.1学生满意度;2.1受益学生占比;2.3实训室使用效率。(三)内部流程:3.1内部管理制度情况;3.2制度执行情况;3.3教职工满意度。(四)学习与成长:4.1教职工培训;4.2与学校战略相关度。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类似的方法运用到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其他类型的项目支出评价中去。
第一,多元参与,让写话评价在融洽的情感交流中进行
教师应努力扭转在习作评价中唱独角戏的局面,让更多的角色成为评价的主体。为此,在每篇习作的后面,笔者都要求完成以下几方面的评价。
自己的话:________
家长的话:________
同学的话:________
老师的话:________
本文得分:________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加入到评价主体中来。别看学生年纪小,他们的语感却是非常敏锐的。在一次集体批改中,笔者将一个句子搬上屏幕:“我在大海边才住了两天就走了,不过,我还很满足了。”马上就有学生举手了。
“这个句子不通顺!”
“我会改,把‘还’字去掉就行了。”(我很满足了)
“我还有一种方法,在‘还’的后面加上一个‘是’字。”(我还是很满足了)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把“写”的权利还给学生,更要把“改”的权利交给学生。低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尤为关注,一听说是班上同学的习作,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研究一番。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平等、亲切的氛围中互相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提高评价能力,学习与人沟通和交往,增强写话的责任意识。
其次应该发动家长参与写话评价。家长是学生生活中最贴近的老师,家长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以及今后写作的发展,所以笔者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在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并且要求家长每次在孩子习作的下方写上几句“家长的话”。让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呵护下喜欢上写话。
第二,轮流写话,让评价及时进行
习作的批改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低段学生最希望自己的作业能马上引起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一天两天没反应,学生就没有了等待的耐心,也会逐渐失去对这件事的兴趣。笔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和习作批改的特殊性,采取了轮流写话的方式,每天每组只有一位同学轮到写作。这样当天八个组的八篇习作一上交,笔者就能集中精力当面批改。学生看着老师单独跟自己交流作业,眼睛里都闪着智慧的火花,表情激动、真挚。这样的批改不仅仅是针对习作,更重要的是将写作变得充满趣味。这之后,笔者又将优秀的习作、优美的语句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使习作成了大家学习的范例。这让还没轮到写作的孩子形成了一种期待,以便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轮流写话的活动中来。
第三,目标分级,讲评分类,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写话兴趣
由于我校处于城乡接合的特殊地理位置,学生的层次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A 级目标:
1. 对写话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能主动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套话。
2. 在写话中能巧妙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妙语佳句,习作有一定个性。根据表达的需要,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3. 写完后能积极进行自我修改,并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相互修改、评价。习作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B 级目标:
1. 对写话有较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能把平时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套话。
2.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妙语佳句,根据表达的需要,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3. 写完后能主动进行自我修改,并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相互修改。习作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C 级目标:
1. 对写话有一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套话。
2. 在写话中能注意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3. 写完后能进行自我修改,并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相互修改。习作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其次是分层次讲评。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归为一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指导。这样的讲评学生参与的心境好,师生交往自由和谐,效果比较理想。
第四,直观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低段学生的感官是非常直观的,他们需要的评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图标评价法是笔者常用的方法。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习作的快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下是笔者设计的二、三月份写话评价表。
每周根据老师、家长、同学、自己对写话的评价,自主选择所奖励笑脸娃娃的颜色,并贴在自己的奖励栏内。根据平时开展的活动,可将所得奖章也贴在自己的奖励栏内。如“最佳作品”“写话大王”“进步大王”“优美语句大王”……
每月根据学生的写话情况,家长与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多层次的展示活动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着极大的作用。
1. 班内展示。每次写话后,把习作读给同桌听;利用早读、阅读课、午间,上台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室一角的作文展示台定期展出学生们写的优美语句、精彩句群。这里也成了学生们的乐园,课间他们就会围在这里,互相阅读着……
2. 年级展示。每月选出班内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墙上。五个二年级班每班每月出一份《作文报》,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位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
3. 学校展示。两周一次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红领巾广播台,由作者本人朗读,再于校园网上。每月一次将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橱窗里。
4. 校外展示。推荐优秀作品给相关刊物。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99-01
探索式学习,是为了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也在我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着,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说,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让家长和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和有关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有关人员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否自觉地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评价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
1、书面考试、口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超越“标准”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口试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般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形成性和终结性结合。形成评价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及社区人员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为作好形成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终结性评价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评价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在呈现评价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尽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其结果都应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做得好的应即时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延时评价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四、评价应突出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的评价应十分重视实践性。评价要多用活动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书面考试还是口试,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评价,都要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应突出创新性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的过程,数学学习评价也应强调创新。要适当鼓励学生纵向迁移,能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借助直觉、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分析解决新情境下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寻求新途径,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追求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解决具体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