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产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45-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更多地为人们所认识。比鉴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文化部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要文化产业增加值2007年翻两番。可见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其在本质上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社会现象、精神世界意识的结果,是人类思想和精神活动的产物[1]。它通过一定的载体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并得以保存和积累。而“产业”则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以提供消费和服务为基础,通过生产、交换、再生产的方式获得盈利的过程[2]。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集合, 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四个领域。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色产业,是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伴随人类产业发展尤其是当代工业发展而出现的历史现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将“文化”和“工业”活动联系起来,他指出,政治、艺术和文学是“工业本身的一个特殊部门”,他将艺术家的劳动分为非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是艺术家“天性的能动表现”,而生产劳动则是被资本家雇佣,为“增加资本的价值”的劳动。一旦艺术家加入到生产不是由劳动能力本身构成的商品,而是为了大量出售而制作商品的行列,那么文化产品的批量化、复制化、标准化、格式化就产生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依然遵循“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此时的艺术劳动已经被“异化”,文化艺术的“自由精神生产”走向了与“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统一的对立面。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文化工业”与各国发展战略、发展实践紧密结合时,“文化工业”逐步演变为“文化产业”这一中性词,并以英美等国为中心扩散开来,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家也开始使用复数形式的“文化产业”[3]。

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推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共同特点。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观念表达。如果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被改变,那么,在其上的文化也必然会改变。马克思早就指出,一定的经济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一定的文化则必然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的,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包含着文化[4]。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也就是说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性的产业[5]。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是把旧人改造成新人的活动。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先进;如果一个国家在精神上挨饿,那么,迟早也要在物质上挨饿。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文化生产、制作、传播等产业链条己经基本形成,同时,文化产业或多或少也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向前发展,显然它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点带面地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我国文化贸易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从起步经过快速发展,已经从国民经济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无论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还是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上,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文化产业强国的差距依然很大,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诸如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等等。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加快文化产业振兴步伐,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情况,我们必须做到:

⑴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极大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和经济支持,加上运用法律手段对不同文化企业进行调节和监督管理,一定能够营造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环境。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如果没有一套完善而又科学的法律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憾。制定相关法律体系不仅能够使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法制化、规范化,同时也能够明确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稳定的市场运行环境。

⑵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上市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创新。例如:建设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文艺演出路线,培育一批跨地域的演艺集团公司,打造一批可供市场长年演出的剧目,建成2-3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综合示范园区,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会展、节庆活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企业。从而切实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文化领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创新,不断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就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型文化企业,让创新产业成为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一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文化科技发展的主体。而且文化的创新性也来自于生产者或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因此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突破人才瓶颈,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迫切需求。

⑷打造国家以文化竞争力为基本形态的软实力,实施文化品牌塑造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推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反映时代精神的国际化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才能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引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在打造知名品牌的同时需努力借鉴和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社会文化管理经验和相关成果,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拉动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扭转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

⑸努力推动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并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突出主导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

文化产业是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它反应地是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见乐的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更是融入了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性建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繁荣文化市场,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朱悦龙.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12.

[2] 宋蒙.二十一世纪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脉络[J].理论与创作,2006,4.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文化产业范文第2篇

根据编制方案,上证和中证文化产业指数选取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播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等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股,并对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

这是股市“晴雨表”对于市场的又一次忠实反映,在其背后是无数的市场动作:微电影的大热、复建古城的争议、《中国好声音》的喧嚣,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新华网、华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画皮》、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小马奔腾等一系列的资本游戏。

事实上,文化产业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已经有一段时间。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12年,文化部正式《“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并在计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将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目标。其中仅动漫产业产值预计就将达1000亿元人民币。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强调。

文化产业“扩容”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倪正东指出,VC/PE对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领域的投资正在发生变化,以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看,2011年传统文化领域的投资占47%,新兴文化领域占53%;而2012年传统文化领域投资下降到42%,新兴文化领域则上升为58%。新的文化领域正在逐步抢占传统文化领域的资本机会,特别是社交媒体、游戏等很多新兴领域。

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艺术品、广告、会展、艺人经纪、动漫、游戏,以及文化用品及设备等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都已经被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此应运而生。尽管2012年投资行业形势并不乐观,相比2011年下降逾40%,但文化产业新募集的专项资金规模超过了160亿元人民币。2012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案例数197个,共吸引13亿美元投资,其中移动互联网领域吸引投资项目最多,共计92起;传媒娱乐行业平均吸引资金最多,达5.75亿美元。

尽管包括移动互联、传媒娱乐、网络游戏在内的大文化领域内发生的投资案例2011~2012年累计达340起,但投资者尚未找到理想的退出机制,IPO纷纷退潮,总计成功上市仅10家企业。

大部制的机遇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按照目前机构改革设计说明,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的分离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符合未来“新闻+市场”的产业趋势。目前,国内产业发展存在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两大主要问题,精简转变管理模式,或许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已经提出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然而,真正进入市场的始终是社会资本。同时,资本的分配也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国有企业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天然优势;不同行业之间对于资本的占有使用率亦存在差异,动漫产业缺乏开发资金,影视行业承受较大风险;甚至同一行业内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强者恒强,可能加速行业内的兼并重组。

面对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判断,未来“平台+内容”的模式将更适合国情。对于公司来说,平台盈利需要依靠海量内容,好的内容往往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客观来说,文化产业平台化投资的趋势明显,如果内容不能盈利,很难形成持续的品牌效应。

由此一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纳入文化产业当中,多元化的功能被平台消化,进化形成“无边界平台结合专业支持公司”的产业链模式,中间规模的企业无法生存,而不同系统之间可能会有交叉,如同心圆重叠在一起。

如果产业发展足够乐观,今后,电视、电影、出版也会被整合在这个平台当中,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等形成竞争。“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成立之后,一定需要搭建自己的平台,交叉、促进三网融合,而不是采用平行对抗模式应对竞争。”陈少峰解释说。

“升空”与“落地”

随着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平台越来越大,如何吸引资金实现真正增值?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希望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原创内容;从企业家的角度,需要“有效原创” ,考虑商业模式是什么—好的电影需要凭借上线发行的机会进入市场;同时,品牌价值和产业链相得益彰。

原创代表创造力,只有具备未来商业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该企业才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当前,市场反馈依旧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生存能力比较弱、想法单一、管理薄弱、对于市场价值缺乏评估、对所做事情缺乏深入研究,都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

创业者往往空有激情却固执己见、缺乏商业意识,不了解文化产业;学者资质和实战能力不被广泛承认;券商也不能通过“纸上谈兵”了解行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那么,是否需要专业人士帮助把握财富,并将其嫁接到资本市场?陈少峰指出,文化产业尚处于新兴阶段,文化企业本身很小,产出量少且平台资源有限,因此在职业经理人的筛选上难免存在错位,甚至无力改变现状。

从政府层面上来说,由于缺乏长线跟进的大额资金,政府最多只能提供孵化空间,却很难把握“温度”和“湿度”。PE/VC方面,由于文化企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偏向于投资趋近成熟的企业,孵化和天使投资很少,并没有真正扮演“孵化器”的角色,对市场缺乏了解、产品不成熟不符合市场要求、缺乏营销资金、形象不佳、无力开发衍生产品,都降低了资金寻找良性通道的可能。

“文化产业投资”这道题目的解法似乎有些繁琐。

文化产业范文第3篇

摘要: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关键词:会展文化;文化;产业;会展文化产业

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E08011

一、会展文化与文化

“会展文化”(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ulture)这一新的概念,是在2005年7月10日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被明确提出来[1]。在当年的《中国会展》杂志第14期上,陈泽炎先生就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一是“会展文化”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

二是“会展文化”是指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第三“会展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2]。

2008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红进副教授在《商场现代化》发表文章认为:

“上述概念尽管完整地表述了会展文化各个层面的含义,但在分析会展产业发展时也容易出现“文化泛化现象”。即:把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和文化挂上钩,从而出现文化庸俗化倾向,这反而有悖于举办“会展文化节”,提升会展产业文化品位的宗旨。会展文化最简单的表述应当是指:在会展活动中总体上所表达的会展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上述三层含义中的第二层。之所以如此界定会展文化,是与文化本身的概念有关。对于文化概念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不下百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都承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是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尽管由于时空的变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可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鉴于此,基于会展产业的会展文化作为文化母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应该是指人类通过会展活动所表现的具有会展产业特征的文化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意识方式和价值取向。”[3]

两种观点显示出二人各自对文化观念的不同理解,其中的关键是对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栽培之意,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和能力的教养也称之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就是“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构成复杂网络,即“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这层意义上讲,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宽广,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因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包容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辞海》中写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陈红进文中提到的“文化泛化现象”以及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的各种文化称谓。可以说除自然界以外的所有人类之创造物、行为、思想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化;而狭义文化则将文化的中心放置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如知识、思想、价值、心理等等隐型文化形态之上,加深对人类内在理念及自我意识之认识。它的核心概念是“精神文化”,只承认与人的精神相关的创造物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如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

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他们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4]这一对文化的综合定义基本为现代东西方的学术界所认可。

会展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大的文化概念的衍生品,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会展文化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界定。

陈泽炎先生的“会展文化”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的,这在文中就有说明。他的“会展文化”概念,相对更加全面地说明了会展活动在各个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而陈红进先生提出的“会展文化”,实际上是在会展产业这一具体层面上,对会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各项文化内容的阐释。

在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产业文化特征从总体上以及各个层面均会有所表达和展现,其组织者在筹备和操办的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内质也会在活动中凸显出来。

总之他们都在各自文中提出了会展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强调从会展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其产业文化的品味与本质。

二、文化与产业

“产业”一词最早专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转而主要指工业。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生产的行业,成为唯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迅速发展,使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5]

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产业概念有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虽然世界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地说,第一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供水、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对应着广义的服务业,即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各业。三次产业分类是对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简明分类,在发展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中广泛运用[6]。

不同的时代,文化与产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特征。传统上,尤其在物质匮乏年代,二者往往被看成是对立的。文化被定为成高尚、纯欣赏性的,任何沾染了商业化的文化活动都被认为是被钱所收买的,庸俗的;产业也忽略文化的经济价值,认为文化不能产生利润,没有人在这上面投资。然而历史发展到21世纪,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产业可以推广、宣传和扶植文化事业,资本的进入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使得产业更具有卖点,加强了产品特色。直接或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今天,文化和产业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7]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和产业部门结合起来,最终出现了文化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文化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

目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经济角度来讲,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这对于转变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会展文化产业

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是人类社会有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脱胎于欧洲十二世纪集市的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18世纪欧洲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产业革命,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即是这次产业革命的见证,这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世界性的博览会,目的就是为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今天的会展业作为一种复杂多样的经济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会展的内容形式、功能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高端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附加价值是不可预期和评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使全世界的人认识了北京,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这种有形、无形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商业文化活动因其扩张性、侵略性和高效性将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与产业结合来提高文化吸引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将成为文化和产业的生存法则。

会展活动可以把一个产业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加大传播速度和范围,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互相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每一次相关产业展会的举办,都会使这个产业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此外会展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它在本质上几乎是一个“免费”的商品,也就是说游客只是消费,而不能从当地带走什么,故称为单向性消费经济,是运用于城市再生策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用于会议的消费,而目前在中国,会议的产值也在千亿人民币以上。通过会展活动的举办,人们可以达成多方面的目标需求,给诸多相关产业带来经济增长。会展业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多种产业消费,比如,酒店业、旅游业、广告业、交通业等。会展行业的发展会极大的拉动内部消费,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会展业已经从原来的展示产品、进行贸易或解决某些问题的单一层面聚集,发展到现在与各个领域相互交错的多元化经济文化活动。其中所表现出的对自身产业文化的阐释和体现,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多层次的文化内容。

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

中国会展经济要得到健康的发展,究其根本,文化是最本质的生命力。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相信会展业会借助文化竞争力推动更多的产业复苏,同时创造出自身产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向。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儿童文化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01-05

文化产业被公认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7月23日由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产业的分支之一――儿童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尝试论述文化产业和儿童文化产业的概念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与儿童文化产业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研究者探讨儿童文化产业问题。

一、文化产业

1 文化产业的定义

由于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要想给“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例举一些现有的定义。大卫・赫斯蒙德夫(2002)认为“文化产业通常指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包括电视(含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无线电广播、电影、书报刊出版、影音作品的录制与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刘启宇和刘红红(2007)则认为文化产业可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按照工业化方式和贸易手段生产、再生产、存储、传播和分配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产业活动主体”。

大卫・赫斯蒙德夫(2002)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文化产业变化显著:(1)在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涉及更多领域。(2)文化产业公司的所有权与组织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和传统的电影制片厂只拍电影、唱片公司只出唱片不同,今天的大型文化公司开始跨行业运作。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3)文化产品在各国之间的流通加快。(4)新兴媒体,如网络等发展迅速。(5)文化政策和文化规则日益变化,重要决策的制定日益国际化。(6)企业在广告上的花费急剧增长。(7)受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习惯日益复杂化。(8)文本(text)经历了根本转型,已经成为囊括各种类型文化产品的集合名词,如影像、书籍、杂志、报纸等。

大卫・赫斯蒙德夫(2002)认为核心文化产业包括:(1)广告与营销。(2)无线电广播与电视产业:包括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数字电视等。(3)电影产业:包括以录像、DVD和其他形式为载体的电影的发行,以及在电视上的播放。(4)音乐产业:唱片(当然也包括对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的记录,但音乐是主要内容)、出版(不仅是唱片的灌制,也涉及产权及对音乐作品的控制权)以及现场演出。(5)网络产业:包括网站建立、门户服务。(6)印刷与电子出版:包括图书、在线数据库、信息服务、杂志、报纸等。(7)视频与电脑游戏。[5]国家统计局则将下列领域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

2 文化产业的特征

作为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与当前信息科技,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文化产业天然地具有信息科技的某些特征,如高风险、高回报。大卫・赫斯蒙德夫(2002)据此认为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高生产成本和低复制成本、准公共物品等特征。顾江(2007)指出,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主,和其他产业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1)属于创新密集型产业,具有内生的收益递增发展机制。(2)产品开发的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3)产业渗透性强,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4)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不确定程度高。(5)产业追求目标的多元化。(6)消费网络效应强,具有需求规模经济性。(7)产业内部关联紧密,具有范围经济性。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面极为广泛,本身又是两种相距较远、性质完全不同的对象的结合体,因此天然地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常常充满争议。

3 对文化产业的理论思考

与传统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走在理论前面。尽管理论探索薄弱,但我们依然不能放弃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从术语来源看,文化产业在英语中有一个从单数走向复数的过程,代表了文化产业研究的现代转向。上世纪中期,西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西奥多邛可多诺(Theodor Adomo)和马克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他们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最早提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时,使用的是单数形式"Cultural Industry”。译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当代资产阶级文化的一个特殊用语,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生产的商品化和标准化。法兰克福学派将在美国兴起的大众文化作为批判对象,认为这是资产阶级以单一的工业化的方式大规模复制与传播文化,给予大众以虚幻的满足。“大众文化之所以被公众接受。是因为工业经济导致公众缺乏理解比较复杂的文化的精力或意愿。大众文化反映了经济精英的价值观念,提供了一种社会控制形式。”丹尼尔・贝尔指出:“文化(在严肃的领域)已被颠覆资产阶级生活的现代主义原则所支配。而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已被享乐主义所支配。享乐主义又摧毁了作为社会道德基础的新教伦理。然而,社会秩序既缺乏作为生命力的象征性表现的文化。又缺乏作为动机或聚合力量的道德因素,那么,靠什么才能够把社会凝聚成一体呢?”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从法国开始,欧洲各国开始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复数的“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ies)”一词,我国则将之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被“用来描述一系列以市场经济的方式生产、传播、消费文本和符号的活动,这些活动并非遵循单一工业逻辑,而是存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领域,遵循了不同的逻辑。既对文化的发展带来商业化的消极影响,又开辟了创新性的方向。”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的批判与警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在欢呼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不看到文化产业背后隐藏的“先天不足”和巨大悖论。

二、儿童文化产业及其相关问题

1 儿童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定义已经众说纷纭。儿童文化产业的定义更是扑朔迷离,甚至有许多人质疑究竟应不应该有儿童文化产业这一说。这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超前,二是理论滞后。对于文化产业这类新生事物而言,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坐等理论的成熟。因此,笔者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给儿童文化产业下一个定义:儿童文化产业是以儿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以儿童为受众,以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文化产品的行业。

根据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特征以及儿童文化的特性,笔者将儿童文化产业的范围划定为:(1)为儿童提供的实物形态的文化教育产品,如儿童读物等。(2)为儿童提供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儿童电视节目等。(3)为儿童提供的文化、娱乐设施或材料,如儿童游乐园、儿童玩具等。(4)为儿童提供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夏令营等。(5)针对儿童开发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如网络游戏等。

2 儿童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分析

(1)儿童文化产业与儿童研究

儿童文化产业必须建立在儿童研究的基础上。这里说的儿童研究是指以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优秀的儿童文化产品必须建立在对儿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例如,《芝麻街》的策划和制作就是制片人、传媒学家、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通力合作的产物。制作人员甚至采用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用以跟踪、识别儿童的眼球焦点,根据儿童的反应决定每一集片子是否能够播放。

(2)儿童文化产业与产业链

与其他产业一样,儿童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支撑。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具体来讲,产业链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越深入。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产业链是否完善是衡量产业成熟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传统产业,如石油化工、汽车、食品等都有非常完整而明晰的产业链。相比之下,文化产业,包括儿童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不是十分明晰。以儿童动画片为例。它的纵向产业链包括故事版权、票房、DvD、授权播出、形象授权使用、衍生产品开发。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纵向产业链几乎可以延伸到无限。由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木偶城堡》就旨在建成以木偶演出为中心的室内儿童主题乐园,并研发相关儿童影视、动漫、图书、网络、食品、玩具一体化的儿童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我国的儿童文化产业链尚处于初建阶段。以婴童产业为例。“整个产业现状是产业结构不健全,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很多,但真正强势者少;战略模糊者多,清晰者少;特别是健康和益智产品方面模仿者多,自主创新者少。这样的情况造成产品系列不全,价格体系不合理,渠道拓展似乎总是处于发展期,服务项目尚未得到开拓。这些原因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婴童产业规模效益的实现……因此行业整合成为必要,虽然整合的难度很大,但本土企业国际化和外资企业本土化整合的进程必须加快。”需要说明的是,婴童产业与儿童文化产业并不等同,但儿童文化产业也存在与婴童产业一样的产业链发展不明晰的问题。

(3)儿童文化产业与产业集群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不同。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通常出现在特定的地理区域。美国的硅谷就是计算机和网络产业集群的一个典型例子。“由于地理接近,产业集群可以使生产率和创新利益提高,交易费用降低。”

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第一个把婴童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杭州市政府牵头打造包括儿童食品、动漫、玩具、服装等儿童产品研发与婴童产业博览会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广东省澄海市的玩具业也是玩具产业集群的代表。如果按照产业集群的标准衡量,目前我国儿童文化产业的产业集群度还相当低。但我们要看到,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儿童文化产业的产业集群化趋势已日益显现。

(4)儿童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

“‘文化’和‘安全’本来是两个相安无事的概念,但全球化的语境建构了两者关系的想像空间。”儿童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至少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儿童文化产业与儿童文化安全的问题,二是儿童文化产业与国家(或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儿童文化产业与儿童文化安全的问题就是看儿童文化产业是否会作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威胁儿童文化安全,儿童文化产业的特征与实现方式是否会威胁儿童文化安全,儿童文化产业提供的内容是否适合成长中的儿童,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尼尔・波兹曼指出,“如今现代媒体向我们提供的所谓信息中,绝大部分都是对于我们当下生活毫无意义的垃圾”。对于辨别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此外,当今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等对儿童的影响也迫切需要有研究者进行实证研究。

儿童文化产业与国家(或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显得尤其紧迫。“全球文化的同质化正在席卷世界。印度社会活动家梵塔那・瓦把这种现象称作‘心灵的单一文化’。在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支配下,在消费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以大规模生产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为载体,全球文化的单一化或标准化正在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国家的文化部长提出,如果不加以抵抗,文化的多样性将会被压路机一般的美国文化轧个粉碎。越来越多的国家指责美国文化的洪水把全球文化市场变成了一片沼泽,扼杀、窒息了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特别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是单向的。“这种全球化其实是一种西方主导的与现代化同步的过程,全球化实质上也可以视为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化。从一定程度上看,全球化就是‘西化’。”  毋庸置疑。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断侵蚀着我国的本土文化。如果说50后、60后、70后是唱着经典童谣,玩着传统玩具长大的,那么80后、90后则是看着《天线宝宝》《猫和老鼠》《奥特曼》等外来动画片长大的,他们对本土的、传统的儿童文化兴趣不大,也知之甚少。这一巨大转变意味着什么?背后的含义需要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解读和诠释,也迫切需要

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讲,完善我国儿童文化产业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5)儿童文化产业的道德问题

任何产业都存在道德问题,文化产业也概莫能外。震惊国人的三鹿奶粉事件揭示了某些企业疯狂追求利润,罔顾道德和法律底线,给广大消费者,包括嗷嗷待哺的婴儿带来了巨大伤害。毫无疑问,有关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作为法人和生产者,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儿童文化产业由于受众对象的特殊性,从业人更应秉承人性良知和道德准则。

我们也许应对儿童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持某种审慎的乐观态度。例如,目前动漫行业推出衍生产品的做法就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可能借此获得丰厚盈利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可能由于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好攀比、好模仿等,无意中形成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行为倾向。

文化产业范文第5篇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之父霍青斯说,版权就是文化产业的内核。英国的创意产业很发达,大多数受版权保护,比如浙江电视台引入的《中国好声音》,就是版权引入模式下的成功典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好的作品都是依赖于在市场规则下形成转让授权之后才能进行加工与复制。很多大型的文化机构,实际上都建立在对作品的加工复制这个基础上。如果没有好的图书、没有好的书稿、没有好的影视作品,要实现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要实现社会效应更是不可能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围绕话题“版权的价值与实现”展开主题演讲。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爸爸,去哪儿》的制片人Kang Gung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注重文化背景和文化教育的环境,中国制作方恰当的做好了本土化。

起初,韩国版的《爸爸,去哪儿》放在周末的黄金时段开播,收视率倒数第一。播出几周之后成功“逆袭”,收视率飙升至第一,并于年底荣获文化大奖。而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第一集也获得5.48%的收视率,同时间创下最高收视率。

记得在首映式播放了片断,火爆的令人惊讶。受众分布也符合节目组的初衷,受众人群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Kang Gung指出。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因素在哪儿?Kang Gung讲到,首先,这些孩子们非常可爱,通过节目重新发现世界的新奇,每一个孩子的撒娇与吵闹也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这些足以令人大笑。第二,爸爸的共鸣。跟孩子玩了,跟孩子吵架了,这些名人在这个节目中只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想要比妈妈更爱孩子的爸爸,想表达而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爸爸,让人看到他们也在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从众多搞笑娱乐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其成功之处在于跟传统的娱乐节目不同,这个节目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爸爸们与孩子们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在进行着生活,但在观众看来这一过程又十分充满趣味。《爸爸,去哪儿》开启了真人秀的新时代,为观众带来搞笑的同时,也带来了感动与泪水,并且发人深省令人思考,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成就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