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鞭炮的来历

关于鞭炮的来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鞭炮的来历

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第1篇

春节就是过年,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起吃年饭、放鞭炮、领红包。关于年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年是一种凶神恶煞的怪物。它的嘴巴大大的,张开嘴巴就像打开一个门洞一样,看得人毛骨悚然,眼晴一闪一闪像火电筒,尾巴长得丑丑的,难看极了。

有一次,春节来临时,动物们都冬眠了,只有年到处乱跑。年饿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想跑到村子里找食物。年一进入村庄,村民们就惊慌失措,都担心年会跑到自己家里来,惶惶不可终日。

年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大力一推,把门打开了,用那杀气十足的眼神扫了一下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年再往屋里走,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怕得直发抖,年刚想扑过去吃掉那位村民,只见村民手脚摇摆起来大喊了一声,把年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到了第二天年也学聪明了,用棉花塞住了耳朵再进村子,年心里想:这次我应该可以饱餐一顿了吧!年还是去了之前那村民家里。村民这次躲在一张又红又花的被子里,吓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次年看到红红的被子又给吓跑了。等年跑了,村民用竹子生起了火烘干衣服,这时年又来了,年看到火和听到噼噼啪啪的烧竹子声,跑得更快了。

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第2篇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一一、活动的主题突出、计划详细本次元宵节游鑫园小区活动是一次创新,体现了大带小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推着小推车,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搀着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队一队的游鑫园小区,家长则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区,这样的活动是第一次,也是大胆的一次,因为全园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长,一起参与,场面非常壮观,让住在鑫园小区里的人们一同感受了元宵节的快乐。另外本次的活动计划详细,考虑周全,使得活动中,那么多的家长和幼儿都井然有序进行活动。

二、团结一致、分工协作这次的活动离不开全园老师的共同努力,活动前各班老师能带着幼儿一次次的熟悉游鑫园小区的路线,需要的材料能发动各班家长进行收集,为幼儿园开展此活动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家在游小区的时候,不仅照料的是自己班的孩子,还要兼顾和自己相邻的班级的幼儿,包括生活老师在内,大家分工协作,为一个目的而努力,使得这次的元宵节活动让家长们觉得老师考虑的很详细。

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这次的活动走出了幼儿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这次的活动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位老师都有计划意识,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全园的形象,在游小区的过程中,要维护自身形象和幼儿园形象,要服从指挥者的指挥,听从安排,正因为老师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所以本次的活动大家配合的默契,取得了成功。

四、不足之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美,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次活动家长的热情太高,参与的人太多,使得队伍拉的很长;当各小队走在小区的南门时,就听不到音乐了,随身带的收音机声音太小,不能将气氛调动起来。

虽然有不足,但很开心,整个幼儿园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对孩子的成长欣慰地笑容和对这次活动所给予的热情支持与赞扬。我们也感受到:教育培养孩子不仅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也需要在每一次与家人亲密合作的活动中,每一次的契机都是开启幼儿兴趣与拓宽想象空间的机会。提供给孩子参与、感受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以亲子联欢的形式进行,既融洽了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感受了大带小的关爱。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二“蛟龙迎春”元宵节主题活动小结

放鞭炮、做元宵、吃元宵、看花灯……无疑是童年里最快乐的节日。在新的一年刚开始之际,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庆元宵”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元宵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能体验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愉快,萌发爱集体、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一:“好看的花灯”。(跟活动方案有所调整)寒假期间,我园布置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花灯,2月8日上午各班将收集的花灯送到幼儿园操场、大厅展出,同时将准备好的灯谜张贴出来。各班组织孩子赏灯,老师向孩子介绍花灯的名称以及花灯的制作方法,或请孩子介绍自制的花灯,孩子们神采飞扬,气氛非常活跃。下午家长来接的时候,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赏灯,还跟孩子一起猜灯谜,在浓浓的亲情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二:2月9日各班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

1.小班: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中班: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3.大班:在班上开展“话说元宵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介绍自己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的关于元宵节的新认识、新经验。

活动三:热闹的龙灯

2月9日上午10点,锣鼓声声、鞭炮阵阵,龙池社区的舞龙队来园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孩子们欢呼雀跃,舞龙队的队员年龄都比较大了,虽然舞的大汗淋漓,但看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他们舞得更带劲了,最后他们还和每个班的孩子合影留念。

活动四:“甜甜的元宵”。小、中、大班组的老师们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示范包汤圆的方法及要求,同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搓元宵,在“卖汤圆”的歌声中,大家一起品尝煮好的元宵。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园领导和老师们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元宵节庆祝活动总结范文三元宵佳节是快乐的日子,更是热闹欢腾的日子,2月6号我们高村幼儿园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团聚在一起举行“快乐迎元宵”的活动。

在教室里教师向大家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让孩子们更近一步的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共同感受民间文化的博大情深。

老师们在这一活动中,介绍元宵食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整个活动室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应尽量提供给孩子动手、动脑及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4幼儿园元宵节活动小结本次活动在所有老师的尽心准备下已经结束,整个活动带给大家的是快乐,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

开始的秧歌舞是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家长,但没考虑到来的家长大部分是老人和幼儿的父亲,所以在带动家长方面不是很理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把活动规则讲清楚,以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第3篇

要说小店的经营性,我看实在不强。并不靠街面,从长乐路华亭路口周信芳故居旁边的一个小侧门进去,幽深宁静的,倒是隐居的好地方。陈列商品的就那么小小的两间屋,一间更像朋友聚会的小客厅,惬意的铺着蓝花布的沙发,茶几上留着隔夜烟蒂的大烟灰缸,门框、窗框、陈列架和那个反过来装的旧路灯都漆成蔚蓝色,房顶上的大鸡心里密密麻麻贴满了朋友的照片。另一间里的商品多一些,什么首饰匣、蜡烛台、旧皮箱、欢喜佛,等等,稀奇古怪也叫不上名字,说不出用途。这些东西分别来自吴哥、西贡、伦敦或者米兰,鲁鲁用脚踏过的地方。每一样都是only one,仅此一件,在小姑娘鲁鲁的背上不远万里被扛回来的。这样的店,在偌大的上海,也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只是我们的摄影记者忍不住小声跟我嘀咕:有趣是蛮有趣的,但有人看还有人买吗?鲁鲁说:非也。店里的不少好东西都已经被买走了,有一幅丁丁历险记的漆画竟然出现了8个人抢着要的盛况,鲁鲁绝不会因此提价,她只卖东西给最想买的人,她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得出来。

翘脚坐在蓝色沙发里享受鲁鲁的音乐,思忖着:这么个二十七八的上海小女子,怎么背上包袱就去环游世界了呢?现在又怎么能整天坐在这个玩票性质的小店的沙发上悠闲地喝茶?什么来历?一串迷惑不及发问,鲁鲁突然说:你的鞋真漂亮。然后没有转折地发问:要可乐还是咖啡?然后提醒我在回答前看一下桌上放的重要声明。我一看,上书:因本店出现财政赤字,所有来客饮料一律收费5元。倒吸凉气一口,喝着收费的可乐,我听鲁鲁说关于这个小店的故事。

鲁鲁本来租下这个带院子的房子,只为爱犬Nicky。要在城市中心给狗狗找一个自由活动的地方实在太难了,这里的院子里有秋千,院墙上有彩色的涂鸦,有小水池,鸟笼里关着木头的蜻蜓,Nicky需要这个院子,鲁鲁要让Nicky是一个懂得“自由”二字的孩子。后来走的国家越来越多,鲁鲁背回来的宝贝已经塞满了大橱和床底下,而同时她发现许多朋友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非常希望能够买回家去。于是把这里改成小店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自己仔细挑选不远万里背回来的东西,当然舍不得让人家拿走,可是看到有的人一看到这东西就眼睛发亮,势在必得的样子,就知道这宝贝找到了更合适的归宿,便能够忍痛割爱了。当然,自己最最喜欢的东西没有放在这里卖,好好藏起来了。鲁鲁说这就好似爱情,可爱的男孩各有其可爱之处,我们会喜欢很多男孩,但真正爱的只有一个。喜欢的,应该相识但不一定要拥有他,可以把他推荐给朋友,让给注定爱他的那个人。

托媒体的福,慕名而来的陌生人越来越多,坐在厅里就是客,鲁鲁像对每天见到的老邻居一样,对他们点点头。此非禁地,出入自由。有个男孩,来历不明、姓名年龄不详,仿佛是个流浪画画的,因为一个米老鼠图案的搪瓷盆找到这里。鲁鲁拿给我看,乍看普通的旧盘子,印着最老的那种尖嘴米老鼠造型,叉着腰,竟然在吐口水骂人的样子,看盘底,是民国时期的产品。鲁鲁说,那男孩现在晚上就住在店里,钥匙也给他了,因为他说自己暂时没有地方住。鲁鲁反正也不跟他多搭话,出来进去当他不在,大家也都自由。安全问题,她没有想过,她想,喜欢米老鼠的人,都不会太坏吧。如果他哪天想走,留下钥匙走人就是了,留下的画鲁鲁会挂在墙上,仿佛那面墙从来都挂着这样一幅画一样。

仍然忍不住要问鲁鲁经济问题。她出生于艺术世家,可是父亲没有培养她学画画。家的对面就是一个画家的家,窗口每天有作画的身影,爸爸说,你知道中国有几万个艺术家,又有几个能成名的,这之中又有几个是死了之后成名的?做个普通人吧。鲁鲁学的是经济,干的是网络,卖力干活的时候月薪可以达到五位数,她说钱花完的时候就再去打工挣点钱,然后再来买闲。我的问题常被她“这重要吗”的反问顶回来。去过哪些地方,这重要吗?去过了体会了不就行了;会英文,这重要吗?互相能明白需求不就行了;旅途艳遇,这重要吗?我明白我爱着谁,不就行了。说这些的时候,她在认真给一个石膏汽车模型着色,言语漫不经心。她不愿出名和上镜,只是需要一个养狗的院子,放宝贝的房间,朋友聚会的客厅,敝帚自珍的理由,如父亲希望的那样,普普通通。

太阳西沉了。我压了5元钱在杯子下面,站起身,忽然微笑起来。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打破了规矩的采访的下午,与我日复一日的生活有隔离的美感。鲁鲁依然头也不抬地专注于她的石膏模型,在我即将消失在梧桐掩映的转角时,在我的身后大声用再一次的赞叹“你的鞋子真漂亮”代替了“再见”。

投资估算:

房租:3000元/月

商品成本:无价(旅游资费和悉心挑选的精力,几乎用尽了店主的所有)

商品价格:50~400元

开店条件:

独特的人生经历

独具慧眼的审美能力

店主名言:

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第4篇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年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可见自古而今元宵节就是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民间百姓的食俗是家家户户吃汤圆。大年刚过,鞭炮礼花的声色还未褪去,红灯就挂了起来,大红的绸子灯笼,红色的灯泡,夜幕降临,亮起来,地上便一圈红闪闪的影儿。小孩子的脸被映得红扑扑的,咭咭咯咯的笑声清脆地回荡在街头巷尾。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其中最为盛传的,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至于元宵节的应节食品,也是在长久的传统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在南北朝时的元宵节,食用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发展到南宋,就有所谓的“乳糖圆子”出现,这应该是汤圆的前身了。后来发展到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记得小时候,每到十五,母亲都碾了江米面,加水和好,然后把碾碎的芝麻,花生,白糖等掺杂起来揉捏进去,滚成圆团下锅。那时候手制的汤圆就比较粗糙,入口并不滑腻,但甜甜地伴我走过童年时光。

关于鞭炮的来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春节 年 新年

春节,每年开头的一天。又叫阴历年,因为是阴历中的第一天。俗称“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氛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关于春节的来历的流传有多种,其中,最广泛的是关于“年”的。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上的人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次除夕,村里的人都搬着东西带着全家上深山去了。突然有一位老婆婆在乞讨,还说谁能给她一点食物,她就能把“年”撵走。但现在还有谁会去理她呢?大家认为她是疯子,也只顾着搬家,无暇去理会。只有一位老爹爹停下脚步,给了那位老婆婆一点食物,还劝她说,快点逃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啊。“年”快要上来了。可这位老婆婆倔强的很,她说,我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请将你的家先借给我一天,我吃过食物后,就下山去,一定会撵走“年”的!老爹爹扭不过她,最后还是让她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知道了对付“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在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和吃团圆饭等等。

春联也叫对子,门对,春贴,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还叫“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