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转弯

急转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转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转弯范文第1篇

铅山快乐作文培训学校三年级 张林欣

脑筋急转弯是小朋友最爱玩的游戏,今天老师在作文课前让我们来痛快地玩了一回。

开始出题了,只见老师清了清嗓子,像主持人一样说道:“盘子里有6个馒头,6个小朋友来分,问:盘子里为什么还剩下一个馒头?”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炸开了锅,我眼珠一转,飞快地举起手,说:“因为最后一个小朋友把盘子一起拿走了。”“正确”老师高声说。

接着,老师又说:“英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说法语,中国人讲汉语,那么什么话世界通用?”教室里仍然很热闹,吴泽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电话。”“对。”老师边说边挥拳头。

急转弯范文第2篇

2 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什么? 答案:

最后一个小朋友把盆子一起拿走了

3 你能以最快速度,把冰变成水吗? 答案:

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

4 冬天,宝宝怕冷,到了屋里也不肯脱帽。可是他见了一个人乖乖地脱下帽,那人是谁? 答案:

理发师

5 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老王是个理发师

6 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答案:

这是“错”字

7 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 答案:

镜中的小华

8 鸡蛋壳有什么用处? 答案:

用来包蛋清和蛋黄。

9 不必花力气打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

打哈欠

10 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答案:

做梦

11 什么事每人每天都必须认真的做? 答案:

睡觉

12 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 答案:

泥人

13 小明从不念书却得了模范生,为什么 答案:

小明是聋哑学生

14 什么车子寸步难行? 答案:

风车

15 哪一个月有二十八天? 答案:

每个月都有28天

16 你知道上课睡觉有什么不好吗? 答案:

不如床上舒服嘛

17 什么酒不能喝? 答案:

碘酒

18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答案:

考试得的零蛋"0"

19 打什么东西,不必花力气? 答案:

打瞌睡

20 火车由北京到上海需要6小时,行使3小时后,火车该在什么地方? 答案:

在车轨上

21 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 答案:

时钟本来就不会走

22 书店里买不到什么书 答案:

遗书

23 什么路最窄? 答案:

冤家路窄

24 什么东西不能吃? 答案:

“东西”方向

25 一个人从飞机上掉下来,为什么没摔死呢? 答案:

飞机停在地上

26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 答案:

塑料花

27 什么英文字母最多人喜欢听? 答案:

CD

28 什么人生病从来不看医生? 答案:

盲人

29 小明知道试卷的答案,为什么还频频看同学的? 答案:

小明是老师

30 用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 答案:

急转弯范文第3篇

脑筋急转弯:傻瓜不能吃,脑筋急转弯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来回答的智力问答题。

脑筋急转弯分类比较广泛:有益智类,搞笑类,数学类,成人类等。脑筋急转弯是种娱乐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字游戏。脑筋广泛指思维、思路。急转弯是指当前面有障碍物使车不能按照直线行驶时要往别的路线开,急转弯通常是有特殊情况的时候,需要很快的离开习惯路线,从别的路线走。脑筋急转弯就是指当思维遇到特殊的阻碍时,要很快的离开习惯的思路,从别的方面来思考问题。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来回答的智力问答题。

(来源:文章屋网 )

急转弯范文第4篇

告诉你们答案,你们一定会目瞪口呆,然后笑逐颜开!它们是:日理万机、难以置信、点石成金和面目全非。怎么样?有点意思,够酷吧?有时,我们也确实要来点“头脑急转弯”,让脑子灵活一点。学写作,也一样。

魔法一式:素材就在身边

不知不觉,又说到写作了,那柳老师接下来就借这个“头脑急转弯”,请大家编一个故事。怎么样?发现没有,都说没东西好写,其实,素材就在你身边,只是你还不知道“头脑急转弯”。

魔法二式:起因精心设计

噢,你已经有了?头脑转弯还真快呢。

有一天,你到弟弟家,他拿四道题难你。就那么个故事?是不是太简单了点?不妨先设计个起因吧,稍有趣点。然后让故事发展、变化。

你有不同的故事?噢,是弟弟来到你家。你正在玩电脑,上网玩游戏。爸爸妈妈不在,机会难得。可是弟弟也想玩,于是两人争吵起来……弟弟说:回答两道题,做不出就给我让位!

嘿,这个起因倒是有点精心设计的味道了。文章要是从弟弟的大呼小叫开始,还真有点先声夺人的味道哩。

魔法三式:故事节外生枝

接下来呢?故事就进入正题了。

弟弟先出题,怎么样?我被难住,然后弟弟怎么讽刺挖苦,我怎么狼狈;然后,他又拿道题难我……细节描写要有变化,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还有我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来文章就活了。要是让爷爷或者奶奶出现,让他也说两句话,同样是一种节外生枝的办法。

文章写到这里,有没有办法,让故事节外再生枝,再掀起一道波浪?又被难住?一点办法也没有?动动脑筋!好,你有办法?说!

我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就被这小毛孩耍了?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有办法了!我打开搜索网站,把“最繁忙的机场”输入进去,键盘轻轻一敲,嘿,没过几秒钟,搜索的答案全跳了出来!这下轮到弟弟目瞪口呆了。

魔法四式:多来点新鲜的

不错吧?情节又有了延伸,故事多了一分曲折,加上了网络,便让人感到新鲜,文章也有了时代感。

另外,如今大人好像都反对你们看课外书,在他们眼里,除了教科书、练习册,其他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书。有没有办法,把它写进故事当中?要是这样,文章就更现实,主题就更新鲜了。

急转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筋急转弯;预设;可取消性;预设触发语

一、引言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以问答形式出现的语言游戏,同时也是一种智力游戏,它既能测试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又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其特点在于要求突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题目的答案既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目前,国内外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旨在通过实例分析来阐释预设的可取消性和预设触发语在设置和回答脑筋急转弯中的特殊作用,从而丰富预设理论与实际语言现象相结合的研究,同时为探讨脑筋急转弯提供新的视角。

二、脑筋急转弯中预设研究的理论依据

预设,又称前提、先设,最早是一个哲学概念,随后进入语言学,尤其是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领域。预设,指语言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知识,或者至少是听到话语之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此外,前提还与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等语境条件有关,甚至与说话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情感态度都有关系。

预设是一种前后两个语义命题之间、为交际双方所共认的关系。因此,预设具备某些有关语义关系的特点:预设与话语中的某个词或某个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话语被逆反后,其预设依然保留;预设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语境假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反而呈现出可取消性。预设研究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预设触发语”。预设与句子定的词语有关,话语中某些词语或结构可以标明预设,这样的词语或表层结构形式就是预设触发语,也称前提语或预设引发项。

三、预设的可取消性与脑筋急转弯

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是预设的主要特征之一。预设是一种推理关系,因此,它和语用含义一样,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是可以消失的。换言之,预设的可取消性就是通过语境取消潜在预设,即将所有可能的预设情况逐个否定后出现了一个推理,进而出现一个明确表达命题,从而彻底取消原有的潜在预设。

例题1:小李乘电梯上14楼,中间没有停,用了60秒钟,下楼时中间也没有停,却用了5分钟,这是怎么回事?

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下楼时,小李走的楼梯”。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即潜在的预设为:如果中间没有停留,那么乘电梯上楼的时间和下楼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然而,当语境条件改变时,原先的预设也就被取消了。下楼时,小李采用走楼梯的方式,因此,他就需要5分钟的时间。

例题2:一个警察抓住一个小偷。小偷是警察的儿子,警察却不是小偷的父亲。这是怎么回事?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中,“警察应该是男性”,却常常忽略了“女警”这种情况。小偷是警察的儿子,但警察不一定是小偷的父亲,也可能是他的母亲。由于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一些事情形成了固定的观念和思考模式,构成了思维定势。脑筋急转弯的设置,就把答案指向定势思维之外,正确解答题目就需要冲破定势,转变思路。

四、预设触发语与脑筋急转弯

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是预设研究中必谈的一个概念。它是触发预设的特定词语或表达式。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各类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的词语。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包括:某些动词(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评价动词等);某些副词(频率副词、程度副词等);名词性词语(专有名词和带修饰限定成分的名词性短语);某些句子成分(某些定语、状语、补语等);某些句式(“把”字句、“被”字句、违反实施的条件句);特殊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等。

预设为设置或解答脑筋急转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文将会以动词、副词、名词性词语和句子成分作为预设触发语的四种情况为例,分析预设触发语在脑筋急转弯中扮演的角色。

1、动词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至少要多少时间才能读完清华大学?

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真正弄清楚“读”这个叙实动词的含义。一般来讲,如果“读”和“大学”联系在一起时,它就是“学学课程”的意思。在这道题中,出题者就是利用“读”的这层意思来设置悬念的。出题者利用叙实动词“读”制造了一个误导性的预设,答题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很快得出答案“读完清华大学这四个字最多需要两秒钟的时间”。

2、副词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苹果树上有二十个熟透的苹果,被风吹落了一半,后又被果农摘了一半,那么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风吹落一半,果农摘走一半,那么树上就没有苹果了”。然而,题目中出现的“后”字是汉语中的时间副词作为预设触发语,它就限定了题目的预设。在二十个苹果中,风吹落了一半,就还剩下十个。果农摘走的是这十个苹果中的一半,也就是五个。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树上还有五个苹果”。

3、名词性词语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1:一只鸡和一只鹅,同时放进冰箱里,结果鸡冻死了,鹅却活着,请问这是为什么?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因为那只鹅是企鹅”。人们在看到这个题目时,会自然而然地把问题中的“鸡”和“鹅”都当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禽。然而,这个脑筋急转弯的预设暗藏在答案中,“那只鸡是普通的鸡,但那只鹅却是只企鹅”。如果人们在思考答案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企鹅”这个专有名词,并把它看作是出题者潜在的预设,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例题2: 一斤白菜5角钱,一斤萝卜6角钱,那一斤排骨多少钱?

在这道题目中,出题者同样是在专有名词上做文章。解答这个脑筋急转弯时,人们往往会跟随“5角钱”、“6角钱”来回答排骨的价钱。但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细节:“钱”除了可以表示价格之外,还可以作为计量单位。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十钱,那么一斤就是一百钱。所以,一斤排骨一百钱。

4、句子成分作预设触发语

例题:猴子每分钟能掰一个玉米,在果园里,那么一只猴子5分钟能掰几个玉米?

在这个题目中,“在果园里”是汉语中的地点状语成分作为预设触发语,它限定了猴子掰玉米的地点。猴子一分钟可以掰一个玉米,那么五分钟自然就可以掰五个。可是,果园里只有苹果、梨、桃子等水果,并没有玉米。所以,不管猴子一分钟能掰多少个玉米,在这五分钟的时间里,它一个玉米也掰不到。

五、结语

预设的可取消性和预设触发语,在脑筋急转弯的设置和解答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们不仅为出题者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为答题者提供了解题思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预设的设置决定了脑筋急转弯问题的难度。对脑筋急转弯中预设的探讨,既有利于研究这种特殊语言中的语言组织方式和逻辑等,也对一般语言的组织规律方法的研究具有反证或者强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ech,G. N. Semantics [M].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1981.

[2]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崔春燕.脑筋急转弯中的语用预设[J].科教文汇,2008(2):170-171.

[4]李志.小论预设[J].科教文汇,2006(4):141-14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石油石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外国语文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