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历了2006年启动的股改牛市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内地股票市场依旧延续着非理性繁荣与恐慌的交替。在“暴利神话”的诱惑下,很多企业特别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纷纷筹钱出力参股券商或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甚至直接从事证券投资。然而,这股投资潮在为上市公司带来可能的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让巨大的风险随影而至。
券商参股潮逢牛必现
证券公司的主要利润源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投行承销费以及自营业务的投资收益,股市上涨往往能为其带来利润的大幅增长。由此,券商公司的股权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股价也疯狂上涨。统计发现,随着2000年和2007年两次牛市到来,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相应出现了两次参股券商。
随着上证综指走牛,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参股券商逐渐增加到2001年的72家。而2001―2005年的熊市期间,证券业全行业亏损,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降至1家。到了牛市再现的2007年,参股券商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急升到253家,有60家券商被参股,平均每家券商被4.2家上市公司持股,像申银万国证券的参股上市企业更是多达33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则急剧减少。但随着2009年股市逐步复苏,上市公司参股券商的投资热情重新燃起。例如,华茂股份2010年公告称,将以不超过净资产的50%、总额不超过18亿元的金额参与广发证券的定向增发,因而被业界称为“准金融股”。投资券商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华茂股份2010年的总利润额为4.69亿,其中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高达3.27亿,仅出售宏源证券1830万非限售流通股的收益就高达2.97亿元,占了全部利润的63.31%。
银行业改革变身香饽饽
2005年,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和上市,拉开了商业银行制度性改革的序幕,人们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预期大幅改善。而投资非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企业特别是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因为陆续成功上市,赚钱效应凸显,这诱使一些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闻风而动。上市公司对非上市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的热情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沉迷股票投资
资本市场阶段性的非理性繁荣,引发上市公司投资股票的热情,而随着股票价格急剧上涨,交叉持股给上市公司贡献了巨额利润或潜在收益。统计表明,2006年上半年,进行股票投资的上市公司仅3家,到下半年时猛增到400家以上。2007年以后,相互持股的公司始终维持在500家左右,换言之,30%以上的上市公司参与了股票投资;而且持有两个以上行业的上市公司占股票投资公司数量的近一半,许多公司持股的行业甚至横跨五个以上。
从投资额来看,从2007年以来,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投资股票的金额也呈持续升温的趋势,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像宝钢股份在2007年3季度动用超过33亿元资金进行短期类证券投资,而千金药业2007年2季度从事证券投资的资金超过总资产的27%。
2008年以来的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跌,使股票暴利神话一一吹破。制造类上市公司因为亏损纷纷撤出股票投资。但随着市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上市公司参与股票投资又开始活跃。最典型的是炒股“明星公司”金陵药业和阳光照明,无论是在大盘股、小盘股还是新股中,这两家公司的身影频频出现。2009年的244个交易日中,阳光照明和金陵药业分别光顾了119只和342只股票,金陵药业更是以平均每天1.4只股票的交易频率让专业股民望尘莫及。巨大精力的投入有什么结果?2009年,阳光照明获得投资收益749万元,为其当年的利润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金陵药业就没有那么幸运,在2008年投资收益亏损1.12亿的情况下,2009年取得了4750万元的投资收益,成为公司业绩增长167.51%的主力军,但2010年蓝筹的低迷导致公司业绩巨幅下滑。报表显示,金陵药业2010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全部亏损,导致前三个季度的利润分别下降41.84%、30.67%和102.9%。
风险魅影不期而遇
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热衷于从事金融投资,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创造巨额的利润,但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对主业投资的削弱,从而削弱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比重。金融证券投资因为风险难控,往往使上市公司暴露在股市巨幅波动的系统性风险中,损害了公司的盈利质量,动摇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股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参与股票投资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出现大幅波动。调查表明,进行股票投资的制造类上市公司的收益常常具有更大的波动性。
曾有“现金奶牛”美誉的佛山照明在2007年用近7亿元进行股票一级市场投资,用2.8亿元从事二级市场投资。随着市场的上涨,公司于2006、2007年分别产生了7000多万元和3.28亿元的投资收益。然而2008年以来的低迷行情,导致公司当年一季度股票投资亏损近8000万,二季度亏损达到1.1亿元。重创之下,佛山照明2009―2010年的前三个季度沉寂了下来。但2010年10月的行情再一次诱发出冲动,公司2010年11月25日三个公告:一是出资1.117亿参与厦门银行增资扩股,二是用不超过8000万元进行沪、深股市新股申购,三是购买券商理财产品。财富的诱惑下,佛山照明终究耐不住寂寞。
还有被市场称为“业绩预减王”的湖北金环。公司曾预告2010年亏损1800万元,原因除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外,还有“公司没有减持所持有的长江证券”,因为上年度的1.93亿利润中投资收益高达1.89亿。而其随后修正公告,称2010年净利润为260万―500万元,重要原因是“证券投资在四季度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年以来投行部门处于裁员减薪的惨淡阴霾之下,而固收部门却成为了券商内部最滋润群体。
水涨船高 鲜为人知
随着近两年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券商固定收益部门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券商固定收益部门人比较少,是个小圈子,因此舆论的焦点还是在投行人员的收入上,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北京某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许多券商固收业务团队的收入已经远超过了投行的项目团队。
近来包括中信、广发、华泰等多家大型券商被曝出取消保代津贴,未来保代降薪已成为了大趋势。而取消了津贴后,投行项目组的整体收入很可能不及固收项目组。
某券商投行人士称:“去年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门30多人的团队至少有一个亿的利润支配空间,人均300多万元,这比投行厉害多了”。
优势明显 趋之若骛
据了解,相对于投行部门,固定收益部门的定级比投行要宽松,而同级别的底薪一般与投行一样。在提成比例方面,随着IPO超募的减少,同时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固收部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固定收益部门扩招的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券商每年都会招一批应届毕业生自己培养;另一方面主要是从其他券商投行业务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挖来一些有经验的人。随着薪酬变化,目前许多券商固收部门已经吸引了很多原投行部门人员的跳槽。
记者从多家券商调查了解到,猎头给一些具备固定收益项目经验的团队负责人开出的年薪均在100万以上,一般人员的年薪也达到了50万以上。
尊享高薪 悠然自得
尽管待遇最高,但如果要问目前券商哪个部门最悠闲,却同样非固定收益部门莫属。上半年债市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许多券商的固收部门在今年上半年便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
据了解,固定收益部门通常有两项任务,一方面是债券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则是债券承销收入。而上半年债券市场的大好行情下,多数券商已经完成了投资收益指标。
“现在勤奋一点的人员,下半年还去做一些短线的投资操作,一般的人都可以放大假了”,北京某券商固收部门人士称。
收益颇丰 取行
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在债券投资方面颇有特色的南京银行深受其累,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中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33%。但是投资收益为6329万元,比去年同期的1.67亿元相比,下降了62%。
其债券投资在总资产中一直占比较高,与其他银行债券资产一般不高于总资产20%的比例不同,南京银行的特色在于,这一占比多年来保持在1/3左右的水平。
有券商调低了对南京银行的评级。不过,多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随着固定收益市场的转暖,南京银行的投资收益弹性值得关注。
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
南京银行中报数据显示,其投资收益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收益,以及长期股权收益。南京银行的投资收益出现了连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所致。
南京银行一位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今年债市跌得比较厉害,导致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比较大。上半年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资金面较为紧张,债券投资的需求就下降,同时,债券的供应并没有减少,因此债券价格下跌。同时,通胀还在高位、市场利率不断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而投资收益对南京银行整个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下降明显。上半年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同比上涨19.6%和46.2%,只有投资收益同比大降62.3%。
而在投资收益中,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去年上半年的7139万元,增加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07亿元。在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长的情况下,其金融资产收益下降显得更为明显。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从去年上半年的2431万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292万元,同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从去年上半年的6606万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71万元。
上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敏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从半年报看,南京银行的净利息收入达到41%,但是非息业务拖后腿比较严重,最后,总的净利增长只有30%多。拖后腿的非利息业务就包括投资收益。
债券投资占比较高
今年以来,南京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增速仍然迅猛,6月末四大类债券投资余额719.37亿元,比去年上半年末增长35%,是资产增长中最主要的来源。同上年末相比,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19%,达到2637亿元。
由于债市不好,南京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去年同期的95.2亿元下降到57.41亿元,减持了39%。
但是南京银行的债券资产占比仍较高,受影响也较大。如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为2万亿,今年上半年其投资收益为1.2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53亿元也出现了下降,但是与净利润为122.32亿元比较,其投资收益相对占比小。而南京银行的上半年净利润总共只有15.89亿元,其投资收益就有6329万元。
郭敏认为,南京银行的债权占比较高,是战略性特色银行。但是,债市不好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007年也是这样,不过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一般来说债市的走势与经济走势相反,但是上半年在经济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债市也出现了下跌。特别是城投债下跌比较厉害,这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南京银行中报中表示,报告期内,面对不利的投资环境,根据基本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债券资产结构,减少交易类债券配置,牺牲部分投资收益,更好应对后期挑战;同时积极开展同业业务等,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上述南京银行人士表示,确实债券投资的规模可以减少一部分,但由于是特色银行,有自己的战略安排,因此,也不会减少太多。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南京银行回到了其具有优势的资金业务上,但随着新资本协议的出台,相关资产计入风险权重资产的比重将有所上调,而且收益率波动较大,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四季度债市有望回暖
债市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券商对南京银行的评级下调。
兴业证券认为,南京银行的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其上半年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滑62%,主要与债券市场今年以来的熊市积极相关,由于对三季度固定收益市场仍然持负面态度,拥有较高债券占比的南京银行在三季度中仍然面临投资浮亏加重的可能性。
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上升34.4%。鉴于对固定收益市场短期不乐观的判断,下调对公司的评级为推荐,但是仍然看好其在城商行板块中的良好基本面基础和估值优势。随着固定收益市场的转暖,南京银行的投资收益弹性值得关注。
而随着四季度普遍预测债券市场的好转,再加上南京银行的自营能力还是比较强,或能增加其投资收益。南京银行董秘汤哲新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上半年投资收益的下滑并不会对南京银行的利润产生大的影响。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四季度经济下滑,物价压力回落,紧缩政策到顶,整体债券市场有望回暖。经济下滑背景下全球信用风险利差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供给压力较大也导致信用收益率缺乏大幅下降的空间。随着流动性压力的减弱,短期品种的流动性利差有望收窄,从防御的角度看,短融是比较好的投资品种。但从为明年投资做准备的角度看,目前更应该配置中长期的信用产品,一方面绝对收益率非常高,高票息对后期收益率上升的防御能力非常强;此外,明年整体利率周期下行,中长期信用债的投资价值会更明确地体现。
最近路透社将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象,比作中国的一道名菜“三套鸭”,如大众交通、大众公用、交运股份、巴士股份、交大昂立、飞乐音响、百联股份、浦发银行等,交叉持股,缠绕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同进退。
在2007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中,交叉持股成为市场追捧的一个热门主题,原因在于交叉持股给相关公司带来巨额的投资收益或者“纸面财富”,成为不少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但自从10月中旬市场开始大幅下跌,上市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市值也在不断缩水,交叉持股风险突现。
事实上,这早有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成为风潮,结果致了泡沫越来越大。最终泡沫破灭,使日本经济在长达10年的时间内停滞不前。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也长期无法有效实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上市公司尤其是非金融性公司重心应放在主营业务的发展上。试想,如果上市公司都不再去创造价值,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套利活动来求得盈利增长,那么还有谁会去创造价值,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交叉持股的造富神话
交叉持股的典型形态是:甲持有乙的股权,乙持有丙的股权,丙又持有甲的股权在牛市行情中,只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率先上涨,则其他持有其公司资产的公司也就相应地实现了增值,进而又刺激自身股价上涨,从而形成互动性上涨关系,也形成了泡沫性牛市机制。
其实在2006年年报以来,中国的上市公司报表已透出这种隐忧,诸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源泉并不是主营业务,而是来自于不可持续的投资收益。比如2007年半年报每股收益1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很多是因为卖了手中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这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半年每股收益1元多,并不意味着一年会赚到2元多。
目前沪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情况非常普遍,具不完全统计,沪深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有340多例,上市公司参股银行361例(上市及非上市),参股保险公司68例(上市及非上市),参股综合类券商270例(上市及非上市),参股经纪类券商8例,参股信托公司68例(上市及非上市),参股基金管理公司20例。
而统计今年1-9月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共实现投资收益159.36亿元,同比增长212.32%,远大于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幅度,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22.44%。由此,交叉持股的财富神话一时间在股市连连上演。沪深股市也在过去一年间巨幅上涨,上证指数从2006年底的2675点上冲至6100点一线。而这其中的动力就是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有了飞速的“增长”作为支持。
股市一片红火,这些交叉持股者只要主力拉动一只股票,就会对其他股票产生良好的预期作用,从而导致短期业绩增长十分迅速,市场热情追捧。此时大家都只是感受到了“一荣俱荣”带来的幸福,但却忽视了交叉持股同样也有助跌功能。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多次在公开场合提醒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风险,但这样的担忧似乎并没有引起市场的重视,对于交叉持股概念宝藏的发掘依然如火如荼。
新会计准则的作用
从今年1月1日起,财政部此前的39项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开始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这客观上造成部分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股价的浮盈被按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计入到净利润当中,使业绩“虚高”。可以说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打开了一道闸门,使得股市上涨的洪水可以灌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去。
按新会计准则,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应以市场价格来进行计量并记入当期的净利润。市场的脉络围绕在:上市公司持有大量其他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股权――股改或新股上市后获得流通权――新会计准则实施――上市公司净资产、每股收益大幅提高――股价随之大幅上涨――其他持有此上市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又间接获益――导致股价上涨
这使得持股增值被竞相看好,甚至增值部分被模拟折算为每股收益并直接套用本已高企的市盈率,惊呼“价值低估”,美其名曰“价值发现”。将非经常性损益“经常化”对待是股票估值中的一种误导。更有公司可能会进行“洗利润”,将原本属于证券投资所得收益粉饰为主营利润。
更有的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后,连最基础的每收益都不会“计算”了,如中孚实业公告称,因财务人员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理解有误,致使公司2007年三季度报告中每股收益由原来的0.7249元虚增到1.3852元,令人称奇。
很多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借大牛市之际对以前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进行了转回,如持股国海证券的桂东电力、参股国泰君安的航天机电以及参股了多家券商的华茂股份等业绩都增长了不少。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导致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如果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进行交易,那么双方账面上都会有利润,但很显然这不过是数字游戏,反之亦然。据一位会计师估算,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一次性影响高达40%左右,但是对于中国并不成熟的投资者来说,这种一次性的业绩增长,带来的则是无理由的价值重估。
从经济发展看,中国经济每年GDP增长11%左右,这是实际财富的增长,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幅连续2年达到 70%-80%,这脱离了宏观经济背景。
来得快去得也快
宏源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程文卫援引数据分析说,截至10月31日全部A股的市盈率为42.59倍,而这个数据是把投资收益看作非公允价值的估值水平。由于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投资收益已经是公允价值的变动,因此这部分收益不能通过正常的市盈率方法估值。去除这部分“水分”后,仅参考主营业务净利润A股整体估值应在85倍左右,明显处于“整体高估”状态。
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部分主要来源是交叉持股,这意味着证券市场一旦结束持续向好的走势,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将难以维持,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引发市场下跌,市场下跌又将导致交叉持股类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下降,最后必然带来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据统计,自10月17日开始的下跌行情中,所有上市公司交叉持有的股份市值狂减。从9月末到11月26日收盘,所有上市公司交叉持有的股份市值减少总额达到113.15亿元,跌幅为12.64%。其中所持有股份市值减少绝对值最高的是中国人寿,减少的绝对市值合计达到49.14亿元,跌幅为12.28%。该公司持有中信证券、南山铝业、江铃汽车、太原重工、山东高速、招商轮船、大冷股份等公司的股份;其次为雅戈尔持有的中信证券的股份,市值下降17.29亿元,跌幅为11.91%;其他所持股份市值下降绝对值超过1亿以上的还有南京高科、两面针、华能国际、S深宝安A、海通证券等17家公司。
根据三季报提供的数据,上市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总额的32.16%,投资收益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如果年底前所持公司股价不能提升,将有超过九成的交叉持股公司投资收益受损。
焦点
紧缩政策仍将持续
《投资者报》记者 谭志娟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增幅从1个月之前的5.4%温和降至5.3%(同比),但这一数据还是明显高于预期。次日(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50个基点,5月18日生效。
对此,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吴向红目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决策者正在推进整体货币环境(特别是鉴于来自贸易及资本账户持续顺差带来的国内流动性压力)的稳步正常化,而且对于控制未来新增贷款速度仍保持谨慎。”
而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将从银行系统回笼约人民币3800亿元资金。为此,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9.0%。迄今为止,2011年,政府已经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在2010年政府总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均上调50个基点。
事实上,从技术面来讲,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仍是一种比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流动性管理更为成本低廉且更为高调的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目前为3.30%,而存款准备金的利息仅为1.62%。另外,近期到期的央行票据金额仍在增加,未来5周将高达人民币4800亿元。因此,鉴于公开市场操作的技术考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仍是短期流动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吴向红也预计中国的决策者将坚持全面稳步正常化货币状况,因为预期未来几个月的通胀率还将居高不下。至于通货膨胀全局,近期放缓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令人鼓舞,整体消费物价指数(CPI)短期内可能会居高不下,6、7月同比增长约5.5%,在8月以前保持在5%以上。可能要到9月份,整体消费物价通胀(较去年同期)可能会逐渐放缓。
为此,在政策方面,在今年余下时间内,央行至少还会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两次加息(以纠正当前的负实际利率),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测年底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3),而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将在上半年出台。
重要数据
3107亿元:截至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为240143.14亿元,较3月末增加了3107亿元。
9.17%: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披露的年报显示,2010年,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321.22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为426.41亿元(已实现收益率6.56%),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为-105.19亿元。当年投资收益率为4.23%。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0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772.6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17%。
0.9%:受地震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下降3.7%。
投资论语
“我不知道什么股票好,但是哪种股票跌得深,我就买什么。比如航空股跌50%,而能源股跌80%,那我就买能源股。”
――吉姆・罗杰斯
投资日历
5月16日
保监会拟出台险资投资保障房细则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蔡基谱在上海表示,保监会正在总结上海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项目的经验,准备出台保险资金投资保障房相关的细则。目前太平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募集的50亿元保障房投资计划,投资北京市保障房项目,已经获得了保监会的备案通过。
民间借贷利率现100%高额年息
持续调控的货币政策累积效应开始逐步显现。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贷额度,使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紧张,众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从而导致民间借贷利率普遍上浮,近期甚至出现100%的高额年息。
王亚伟再度荣登榜首
5月16日,此前一直表现稳健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掌舵的华夏策略精选再度发力,净值逆市当日增长0.57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收益达8.24%,今年来首次坐上偏股型基金头把交椅,并且8.24%的增长率在所有基金中也是排在首位。而王亚伟的重仓股山西焦化(600740),是助其登顶的最大“功臣”。
5月17日
A股前5月抽血3300亿
截至5月17日,包括IPO、增发以及配股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从A股市场“抽血”的金额已高达3380.3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达1329.414亿元,增发募集资金1824.649亿元,配股融资226.2845亿元。
5月18日
4月外汇占款增速骤降 热钱流入乍露放缓迹象
中国人民银行18日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240143亿元,4月份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107亿元,增幅较3月份的4000多亿元明显收窄。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量的减少是外汇占款增量环比下降的一大原因。未来不排除短期国际资本进入国内步伐逐步放缓的可能。
发改委要求暂停柴油出口 避免电荒推高油荒预期
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关于保障当前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的通知》,要求石油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投产,保持高负荷运行,并在近期严格控制成品油出口,除供港澳地区外,原则上暂停安排柴油出口,同时增加化工轻油等进口。暂停柴油出口,旨在预防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油荒”。
券商直投平均回报5.9倍 直投+保荐模式饱受争议
券商的直投业务这两年开展得可谓风生水起。据统计,自IPO重启以来,共有31家有券商直投背景的企业成功上市,上市公司带给券商的回报率最少近3倍,最高的达10倍多。根据投中集团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已有11家券商直投背景的公司通过IPO上市,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5.89倍。惊人的高额回报,也引发了市场对券商“直投+保荐”模式的质疑。
“国际板”概念股集体飙升 题材炒作或难以持续
沪深两市延续反弹,其中国际板概念股表现尤为突出,多只涉及国际板相关题材个股纷纷封于涨停板。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国际板相关题材的炒作或难持续。
5月19日
美联储会议纪要:紧缩政策出台时间存争议
美联储了4月26日到27日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理事在何时开始紧缩货币政策的问题上意见不一,部分理事称退出刺激性政策的时间可能早于预期,其他理事则担心过早升息将对经济复苏进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