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之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未来之路范文第1篇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近半年来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紧也导致中小企业经营雪上加霜。此前,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在国外往往只是一种扶贫方式,但随着经济发展,作为融资服务金字塔的底端,小额信贷出现了多样化、差别化的探索和演绎,逐步形成更大范畴的微金融领域,而该种金融服务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金字塔底部的财富。

然而目前小额信贷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瓶颈:一是融资规模的限制。现有政策,只容许在小额贷款公司在注册资本金50%范围内对外进行融资。二是监管部门对行业的行政管制。政府对小额贷款企业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有一定限制,规定其不得跨区域经营和设立分支机构。

小额贷款的受众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微小企业主以及个体户,这部分人口约占国内人口比例的70%~80%。长期以来,这部分人群被排斥在主流金融机构的服务之外,针对他们的金融服务严重缺失。

微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需要为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构造一个自我循环的造血式金融模式,不仅盘活民众手中的闲散资金,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

作为微金融服务机构,受资金、能力所限,我们也无力服务于中小企业,只能竭尽全力去服务个人以及微小企业。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去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培养他们成为中产阶层,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财富,同时实现财产的增值。投资,不是有钱^的特权,每个人都要从小做起,平民大众更要投资理财。

如何在国内建立更广泛的普惠金融体系,把第三方理财做大做强。由于发展微金融所投入的成本相当高,工作量也非常大,金融服务机构很难盈利、活下来。如果我们不活下来,企业无法壮大,也不可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所以,我们希望将微金融与最前沿互联网金融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突显微金融的特点,服务广泛人群,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所以,互联网金融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

此外,我们还致力于成为全国小额信贷咨询服务领域的领军者,打造微金融领域知名品牌。我们不仅要服务于有投资、理财需求的客户,还要辅导小额贷款机构、微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咨询服务,推动小额信贷、微金融行业朝着更专业、更规范、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未来之路范文第2篇

“S+S”(软件+服务)将成为微软未来的发展方向。优秀的软件与时时更新的互联网服务相结合将使IT技术在选择性,适应性及功能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个人、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用户创造最大价值。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软件,与web 2.0以及其所提供的时时更新的成熟服务相结合,其价值和功效将远远强大于单一软件或单一服务。

针对大型企业用户来讲,如何将最优秀的软件和最有价值的服务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软件的灵活性和服务的拓展性,成为企业IT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企业用户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微软的“S+S”(软件+服务)战略。旨在打通“内部业务整合(SOA)+外部业务拓展(SaaS)+丰富用户体验”等多重资源,将“软件”和“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客户享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从而最大化IT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目标。

从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软件+服务”战略的意义在于:

业务整合(SOA):SOA提供了一个更加敏捷的IT环境,消除信息孤岛,自动化业务流程,快速开发新的业务应用,帮助企业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提高员工生产力,提升制定商业决策的能力。

外部业务拓展(SaaS):SaaS作为一种有效的软件交付机制,其出现使IT部门的工作重心从支持应用程序转移到管理这些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上来。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IT部门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目标,通过向内部与外部提供服务,直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未来之路范文第3篇

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开始在最近几年影响我们的企业,21世纪10年代末期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更是把中国企业关于转型与模式创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时至今日,已经无人再问要不要做电子商务,而是问如何去做。

但电子商务毕竟只是新经济中的一个环节,它只是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一个显象事物,甚至也不是企业战略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面对的问题只有一个: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如何去理解新的消费者,如何去拟定新的企业营销战略。

从媒体营销到消费者营销

纵观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互联网浪潮,虽然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品潮起潮落,但其中依然是有脉络可循的,它的核心遵循着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变迁和消费趋势。以互联网所产生的内容为例,大致有网页、社区、博客、微博等形式,很明显,这些变化遵循着信息产生越来越迅捷、沟通交流越来越方便和个体力量越来越强大的趋势。网页大多由网站编辑所制作,它和1.0时代的区别除了―个是在纸张媒体,―个是在互联网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更为迅速,信息内容本身的差异虽然不是十分明显,但互联网借助便捷的特性,产生出了史上最为庞大的信息量。这样的量变也导致了一个质变,那就是搜索引擎成为重要工具,谷歌、百度这些公司的出现,也同时使得传播发生了重大改变,主动搜索让信息变得非常易得,知识与信息的获得屏障逐渐消失了。

社区使得互动与交流变得简单,小众化随之产生,消费者逐渐形成一个个的圈子,交流各种各样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博客则更体现了以“我”为中心的新经济趋势,个体的重要性更为彰显。而微博的产生,更是宣告了2.0时代的真正到来。微博虽然尚属新生事物,但它的确是互联网革命性的产品,它不仅使得信息的产生更为便捷,也使得信息的传播与讨论更为便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终端也从以前单一的电脑进入移动时代,随着iPad之类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3G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借助移动网络随时与别人保持联系,并参与其中,连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惠及其中。

营销者一直在探讨互联网对于品牌传播的影响,如果说1.0时代的广告还和传统平面广告接近的话,那么2.0时代,广告的作用几乎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传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2.0时代的传播意外地有着更为古老的口碑传播的特质,而消费者则对广告越来越警惕,甚至是过度敏感。虽然有不少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现在依然在呱噪着“微博营销”之类的话题,但实际上,2.0时代传播的本质是产品或服务足够好,能够震撼人心,能让消费者通过网络的口碑主动替你传播。在面对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消费者的时候,所谓的广告公司或是网络推手,实际上是多余的,也是不可能做到充分的传播的,即便真有成功个案,实则核心也在产品本身。

你是否听说过“海底捞”呢?是看到过它的广告吗?我相信你的“消息来源”多半是朋友告知或是微博上看到的。我曾经请教过海底捞的服务员,他们的广告是怎么做的?服务员告诉我,来这里的客人,吃得好,就发到微博上,吃得不好,也发到微博上。当然,“吃得好”的是绝大多数,在微博上,很容易看到有人去了海底捞体验之后发的微博,作为一家餐饮公司,海底捞的菜品本身其实和其他火锅店并无太大差异,其最具特色的产品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的服务。

从甫一进门,就能体会到海底捞与传统餐饮业的不同,它们的等候区摆着五子棋、飞行棋,有人帮你免费擦鞋,有人帮你免费做手部护理,可以上网,也免费提供凉茶、酸梅汤和零食,甚至还有儿童专门的游戏区。落座之后,你会发现它们的筷子比一般的火锅店要长一些,那是为了避免火锅的热气烫到你,小孩子还有专门的椅子和餐具,会得到赠送的蒸蛋和小礼物,戴眼镜的还会获赠一块眼镜布。如果你要去洗手间的话,洗手的时候,服务员会为你打开水龙头,会为你按洗手液,给你递毛巾,如果你拿着包,他们还会为你拎包。

当然,或许你认为要做到海底捞的这些服务并不难,但问题是,确保全国每家门店都达到这样的服务水准,是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去支撑的。海底捞的价格并不贵,甚至还可以算便宜,但它用的服务员却相当多,而且菜品的用料也并未打折扣,可见,它的成本并不低。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一个2.0时代的产品趋势:产品和服务要足够好,而且,性价比也要高。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用高价格做出高品质产品或者用低价格做劣质产品,这谁都会,难的是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价格做出高品质的产品。但这正是2.0时代对品牌的要求。

实际上,新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真的能受消费者欢迎,让消费者喜欢,而不是虚有其表。那些草莽时代的营销点子、策划大王或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广告将成为历史,营销的重中之重依然是科特勒4P理论中的第一个P:产品,这恰恰是所有营销的原点。如果说在蒙昧时期,“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缓慢的口碑效应的话,那么,新经济时代则是把这种口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加速与放大了。王婆卖瓜式的叫卖,在1.0媒体时代,借助传播的信息不对称特性――营销者的传播面非常大,而消费者的传播面却非常小――进行了放大了的话,那么,新经济时代实际上是消费者重新崛起的过程,互联网使得消费者和营销者之间的信息重新对称,也使得产品本身的竞争与对比变得非常裸。除非,你能像乔布斯一样地赋予产品灵魂与思想,或是生活态度,但这本身,其实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然而,以产品为核心并不是以前所谓的“产品观念”,产品观念仅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某些具有创新特色的产品。产品为核心的本质依然是“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感觉和响应,是为消费者设计他们真心喜欢并会为你口口相传的产品,甚至是预见消费者所需。在互联网时代,营销更是应该贯穿于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这正是科特勒所说的全面营销(holistic marketing),它的目的是全员以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以消费者为导向,生产出适合消费者所需的产品,而最好的品牌则代表着极致的产品。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品牌的营销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把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为能立刻达成交易,电子商务的趋势实则也是遵循以产品为核心的规律,并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产品与营销之中。

实际上,中国不缺好产品,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市场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在国内市场的争夺和国际贸易的历练中,中国市场的产品空前丰富。从这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除非你有像凡

客和麦考林这样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或是顾客基础,否则,大多数成功企业的本质还是制造能力优秀,能制造出满足消费者所需的产品。淘宝上不少类似于麦包包、小熊电器这样的优秀卖家大多源于它们有着多年外贸企业的产品制造基础。所以,连淘宝自己也经常提M2C(从制造到消费者)这个概念,但本质是,以前这些外贸企业缺乏品牌营销能力,或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市场没有太多的财力去支撑广告和推广费用,经由互联网这个渠道,它们找到了成功之路。但是,电子商务本身并不是它们成功的必然要素,它们成功的核心还是在产品本身,麦包包能把款式新颖的包卖到如此低价,凡客能把颇具时尚感的服装卖到地摊货的价格并同时有具有品牌感,它们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不否认,品牌和营销,都会赋予产品溢价能力,但是,互联网本身会使这种能力降低,除非是奢侈品,否则,消费者会遵循“货比三家”的消费习惯进行趋低消费。以前,货比三家本身也是一种高成本的行为,因为消费者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成本,况且信息资源的获得也并不容易,空间距离也是一个障碍,但互联网使得这种行为的成本几乎降为零。虽然,你可以以提高客户黏性的方式来使消费者不过度在意产品的性价比,但这种客户关系管理本身就是有不小成本的,而且,其实还是很难留住。

所以,从产品这点上说,自2008年、2009年开始,很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还是相当有优势的,早期大多数网络卖家进入电子商务大多是技术或是贸易出身,对制造和供应链的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更谈不上以消费者为核心。看看淘宝上一些所谓成功的“皇冠”、“金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的优势是借助先发之利获得的流量优势,产品与服务,绝非尽善尽美,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们的成功,仅是一种过渡。

但传统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成功也绝非想像的那么容易,首先是运营专才的缺乏。虽然,从人才市场而言,只要出得起报酬都能请得到人,但环境与氛围是否可以留住人才则另当别论,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思维的完全不同。抛却技术层面不谈,网络营销的要素实则就是上文所述的消费者营销,这对大多还停留在媒体营销时代、动不动就乱轰电视广告的传统企业而言,是需要在思维上进行完全转型的。

但即便如此,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的,尤其是之前产品不错,却苦于传统营销成本太高的企业,完全可以在整个公司战略上寻求转型。这甚至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与行业中的大企业打时间差,利用大企业船大难掉头的缺点进行攻击,抢得先发之利。事实上,淘宝上的许多大卖家就是如此。

传统企业少的是忧患意识,外贸企业率先转型做电子商务,和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大有关系,而传统企业在国内生意尚属正常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过早介入。但曲美、博洋这样的企业是例外,它们的国内生意原本也不错,市场排名都很靠前,它们领先于行业在电子商务上发力,经过一两年的努力都已经初见成效。曲美去年的曲亿团团购活动,一周时间销量达到一亿,这在中国家具销售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是借助互联网;博洋家纺在去年11月11日光棍节那天的销量,也达到了几千万。家具和家纺行业,大企业并不算太多,能做到这样高的业绩,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电子商务的曙光。

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产品适合、措施得当,是完全可以把电子商务提高到模式转型的高度的。在浙江的一些制造业中,比如双童吸管,就不仅把自己的产品打入了网络销售渠道,甚至还另起炉灶再建了一个新公司淘金百货,利用浙江义乌的商品流通优势做起了百货的B2C。它们的老板,义乌首富楼仲平先生居安思危,把这个事情上升到整个义乌产业转型的高度。他认为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将来义乌的档口将被一个个的电子商务网站所代替,而如今利用义乌的商贸优势进入,将是一条显见的未来之路。

楼仲平先生的做法可谓是模式转型中的一个极致,现今大多的中小企业虽然不至如此,但利用现有优势转型,亦有可以借鉴之处。企业如果抱持着二次创业的心态,学习电子商务,并假以现有资源,的确是比纯粹白手起家的“网商”有着巨大优势的。

电子商务,现仍未晚

但企业,首先需要的是规划,以为电子商务很好,急急忙忙地进入,并抱持着短期赚钱的渴望,往往会事与愿违。进入电子商务与进入一个渠道不同,它需要更长时间的熟悉过程和更多的学习。

首先,是对消费者的再认识,尽管传统企业在过去也一直在关注消费者,但那些大多是些报表上的数据和少量的市场调研,或是来自渠道的二手信息。电子商务会让你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是真正的一对一营销。企业在第一次真正面对消费者直接购买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消费者大多数时间在晚上购买,企业却在白天上班,客服也根本没有权力第一时间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抱怨,更别提议价,或者是,客服根本就是个陪聊,对产品一无所知,反应还很迟钝。这些都是现今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它的深层问题是,企业依然不能理解消费市场的变迁,还在以1.0时代的心态对待2.0时代的市场。

生产、订单、包装、物流、售后,这也都是需要作出巨大的改变的。电子商务改变了20/80的产品定律,它可能是4/96,即4%的产品占据96%的销量。尤其是在淘宝平台,搜索权重的特性更是加大了这种变化,这是电子商务特有的“爆款”现象,也就是“趋多消费”的现象:产品买的人越多,越多的人会买,消费就往往向几个爆款产品集中。而你又不能把其他产品都下架,这会影响到顾客的选择性,虽然他们依然会倾向选择“爆款”,但他们还是希望同时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陈列。对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还是按照传统的供应链方式进行预测排单生产,就很容易形成好卖产品断货、其他产品库存积压的现象。这是电子商务形态下对企业的供应链提出的新要求。

订单的处理、检货与发货,也被要求更为快速与准确;传统的仓储,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变得更为适应个人订单的需求;包装则需要更适应快递运输和多次周转的需要。这些,看似细小,实际关系到电子商务成败的全局。售后问题也是如此,以前的售后往往跟随着渠道建设而铺开,现在却很难做到,即便先前全国有基本铺点的企业,现在也因为电子商务的地域不确定性而不得不在某些地区放弃售后,但假使总部所在地不能做好咨询与解释工作,逆向物流(比如退货、换货)就是一笔高额的支出,这都是电子商务运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其次,在对渠道的处理上,也不能大意。外贸企业转型做国内市场,没有负担,反而可以甩开手大干,但传统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渠道冲突的问题。显然没有人愿意立刻废掉以前的渠道就开始在零起点的电子商务上作出巨大投资,但传统渠道的成本构成和产品选择模式是和电子商务渠道完全不同的,迄今为止,很少有品牌能把同一个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在传统和电子商务渠道中同样销售好。无论是传统走向电子商务或是电子商务走向实体店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产品分线或是做副品牌、子品牌,都是可以选择的道路,这没有对错,只是找到适合企业的运作方式而已。

也曾经有不少企业思考或操作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不得不说,作为一位实践者我深知这未知领域的难度,这里面,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太多利益需要权衡。如果让渠道商(无论是零售商或是经销商甚至是厂家的分支机构)享有网络订单的利益分成,这固然对分销、仓储运输或是售后服务有一定的好处,但难点是,分享利益本身会让产品的单价上涨,如果分的利益太高,反而会让产品在网络上失去竞争力;利益太薄,线下渠道未必愿意干,它们会认为网络抢了它们的销量(事实上也的确有此可能)。所以,更多的情况下,厂家的选择是分开运作,仅让渠道分得售后服务的收益。

未来之路范文第4篇

在对外开放方面,泛珠合作未来将内外联合,加强与台湾、东盟的合作。同时,泛珠区域将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以体制创新寻求合作活力。

泛珠合作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有关专家指出,泛珠合作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和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探索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粤港澳同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才能使泛珠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活力。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余云州表示,泛珠合作发展机遇与挑战俱存。泛珠合作应注重创新,进一步明确合作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合作平台。明确定位是深化泛珠合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通过着力打造区域协调示范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及港澳发展的经济腹地,对台合作的基地,力争将泛珠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的区域合作组织。而构建和完善泛珠的重大合作平台是泛珠合作深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继续加强泛珠合作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作为泛珠合作的两大平台的基础上,泛珠合作将着力寻求合作机制上的新突破,更多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经贸合作的组织实施,逐步实现经贸合作的常态化。同时,为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将积极拓展泛珠区域战略性合作平台,包括一是建设跨行政区重大项目规划平台,有效突破行政区间协调发展的难题,通过重大项目投资与产业转移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泛珠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二是建设经济资源储备平台,建立起经济资源储备制度,应付自身不断增加的需求及防御国际市场的波动。三是建设风险预警平台,关注国际市场的运行趋势,及时准确地掌握泛珠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信息,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保障泛珠区域的经济社会稳定。

在对外开放方面,泛珠合作未来将内外联合,加强与台湾、东盟的合作。泛珠三角应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与台湾形成合作有序的产业分工。泛珠区域现与台湾较为成熟的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领域和农业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合作仍主要以内地作为生产基础这一模式进行,相关的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空间仍然巨大。全面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实现泛珠区域与东盟的全面合作。实现泛珠区域与东盟更为密切的产业合作。东盟与泛珠区域无论是内部还是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根据泛珠区域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状态和水平的不同,我们应以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进行。除新加坡以外,泛珠区域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都以垂直分工为主。东盟国家除新加坡以外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即使泰国、菲律宾、印尼等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也主要以轻工业或旅游业为主,其他国家则农业仍占较大基数。泛珠区域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应加强投资,通过投资形成与这些国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发挥泛珠区域技术上的优势,与他们形成垂直分工。新加坡则在生产服务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泛珠区域与新加坡的合作应注重引入其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如广东与新加坡达成的知识城建设。

同时,泛珠区域将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以体制创新寻求合作活力。在地方政府合作体制创新方面,未来泛珠合作将利用重大项目具有带动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通过寻求泛珠区域未来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重大项目对接,使泛珠三角各省区能够实现利益一致。在经济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将深化泛珠区域在工商、产品检测、市场准入、食品安全、海关等方面的合作。一是建立市场基本运行监测体系,以经贸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大型贸易市场为主形成最基本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每日市场零售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采购价格指数等,增加泛珠区域市场透明度。二是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泛珠区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三是建立大宗商品储备机制,防止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泛珠区域未来还将会借鉴欧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共同发展基金,突破财税行政区域限制,实现重大项目共建,促进区域合作。

未来之路范文第5篇

别墅精装修的模式和发展趋势

编者按:别墅精装修产品作为精装修产品的细化类别,同样遵循着精装修的标准与规范,本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别墅精装修的多个层面,包括建筑格局、景观设计、风格分析、技术支撑、地产公司的集成操作方式、定制服务等分门别类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能概括出近年来别墅精装修的模式及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住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商较之以往更为关注自身项目与品牌的价值,精装修在住宅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以往在公寓、小户型领域为主导的精装修产品时至今日也逐渐在别墅类市场涌现。相对于毛坯房,精装修别墅产品反映了购房者对居住的高品质要求,提升了别墅项目的品质。由开发商整体采购,大批进货,集中装修,能够有效降低装修成本,最大程度地减少装修带来的二次污染和浪费。但是鉴于别墅精装修在空间设计、材料选择、细节塑造等方面的高标准,加之别墅产品的业主在各自生活方式、个性、对空间使用方式上的不同,使得别墅类精装修产品很难能像公寓类产品一样,用一种风格或者一种格局装修,需给业主提供更为广泛、灵活的选择面。下面简单介绍近年来别墅类产品精装修的几种发展模式、装修风格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从建筑设计之初,综合考虑别墅的装修与景观格局

在现代别墅装修中,由于对房间空间的灵活性和完整性的需求增加,大多别墅以短肢剪力墙结构为主。同时因为承重墙体在装修中无法调整位置,所以在别墅方案设计之初就应仔细考虑别墅功能的布局以及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别墅建筑方案设计中,同时需要考虑别墅室内设计的格局以及别墅的景观设计方案。室内装修只能对建筑格局进行有限的调整,如果别墅的功能结构设计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后期能够进行调整的余地很小,也会相应增大室内装修工程量与难度,更会给别墅在未来的实际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其次,别墅在规划平面中不同的位置决定了别墅最好的景观朝向可能各不相同。好的别墅设计即使是同一户型平面,也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户型的开窗位置有所调整。同时别墅庭院里的景观设计的格局也需要对应户型平面进行设计,远近景观相互结合,保证户内使用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景观效果。

这两方面的设计在未来装修层面部很难进行大的调整,因此在别墅方案设计之初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以及景观设计师相互协作配合,这是保证别墅各方面具备高品质的基础。

二、装修风格体现业主的个人特色与喜好,需与别墅功能设置相结合

目前别墅装修风格多种多样,以欧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新古典风格以及中式风格为主,其中欧式风格中又包括法式风格、美式田园风格、地中海风格等。法式风格整体讲究唯美纤细,线条繁复,以浅色系为主,配以局部金色,彰显华贵。美式田园风格强调悠闲舒畅的田园生活情趣,配饰较多,并且巧妙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氛围。东南亚风格强调开放空间,多采用高饱和度色彩布艺及木雕装饰,整体塑造通透、古朴、悠闲自然的氛围。新古典主义风格有欧式风格的影子,但是其细节并不繁复,整体风格简洁利落。中式风格多使用中式家居,配以字画、中式摆件等体现别墅的文化气息。

选择何种装修风格要依据业主个人喜好,同时也需要考虑整个别墅社区整体建筑风格、景观风格等多方面。通常较为高端的别墅,购买人群对偏欧式的风格认可度比较高,认为其能够体现别墅的品质感,重视细节。另一方面,别墅建筑设计中,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的项目数量也比较多。在别墅的户型设计与功能设置中,大多数别墅产品主要借鉴的是国外别墅的平面格局与生活模式,很多房间功能的设定也都参考了国外的别墅产品,这些也都决定了在目前别墅市场的室内设计方面,欧式风格占了很大的比例。

虽然国外也有不少现代风格的别墅作品,但是受目前国内整体施工质量与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很多现代风格的别墅容易出现缺乏细节,显得过于简陋的状况,从而影响别墅档次,因此国内现代风格的别墅精品相对较少。同时由于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在年轻人中认可度比较高,而对于比较具有经济实力的别墅类产品购买客群,他们对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并不青睐。

三、重视别墅技术系统的应用,以舒适、安全、环保节能为目标进行室内装修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的舒适度,作为住宅中的高端产品,别墅业主除了对装修材料要求环保无污染外,别墅最终的舒适度、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实际运行的低能耗也逐渐成为别墅业主主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与过去相比,别墅业主对于建筑设备系统的投入明显增加,例如在别墅新风系统和温控系统方面,由过去单一的外挂空调分体机发展到户式中央空调分房间独立控制、VRV变频空调系统等多种空调形式。与以前相比,分房间独立控制的系统更为人性化,变频空调则可以根据房间使用情况的不同灵活调整空调的送风温度,更为节能。在有些高端别墅项目,还会应用空调加湿/除湿系统,保证居住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此外,中央吸尘、垃圾处理系统、卫生间同层后排水、门窗防盗系统等等也多见于别墅项目,这些单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提高了别墅的项目附加值。有些高端别墅还配置了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甚至能够实现对别墅设备系统的远程遥控,为我们生活的便利与舒适提供了保障。

以上提到的这些系统对建筑的水电路有一

定要求,若由业主自行设计安装,可能会出现对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水电路改造的状况,增加工程复杂程度与费用,同时也可能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别墅业主对建筑技术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精装别墅中,增加多项技术系统也成为近年别墅项目的一个趋势。由开发商对此进行统一设计安装能有效避免单个业主装修中易出现的问题和浪费情况,同时由开发商主导这部分的设计安装,各个系统详细的线路图纸在开发商手中都有备案,更为别墅项目未来物业管理与维修带来便利。

四、开发商提供工业化产品加丁及菜单式选择,更为人性化

在有些精装别墅项目中,房间内部分家具的定制也在装修范畴内。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家具和整个房间装修风格的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根据房间的实际尺寸定制家具,对房间空间的利用率更高,也能使房间空间显得更为完整。目前家具定制的方式多采用工厂统一制作,现场组装的方式,为控制成本及减少售后服务的工作量,开发商往往选择一个比较有保证的家具品牌,委托进行家具的统一制作安装。在文章开始曾提到作为别墅类精装修产品,业主个性化的需求比普通住宅更强,因此别墅类产品必须重视装修的灵活度。目前发展的趋势大多是开发商提供一个菜单式的选择目录,提供几种不同风格和色彩搭配方案,不同搭配对应不同价位,给予客户不同的选择,甚至有些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装修方案进行微调,增强别墅类精装产品的灵活度。

五、开发商总包集成式操作方式,有效实现质量与成本控制

装修中涉及的家装材料与设施众多,从地板、瓷砖到橱柜洁具等等,开发商如果面对众多厂家,将会陷入复杂的工程组织协调工作中。同时由于开发商与装修材料厂家之间除了工程合同,没有其他形式的制约关系,一旦装修材料或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开发商也不一定能具有迅速有效的解决手段。因此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商采取集成式操作方法,即将装修工程打包委托给一家做工程总包,例如委托红星美凯龙做工程总包。项目所需的各类材料及设备由其内部各商家承担,一旦工程出现问题,由于其与各家装建材厂家间还存在承租关系,因此对各商家有一定的制约力,可以比较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这样,开发商只需针对一家单位,与之进行协调,无需直接面对众多商家,无形之中减少开发商的工程复杂程度,保证精装别墅产品的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质量方面可能产生的纠纷及费用,节省时间成本与费用。

六、对最高端的别墅精装产品提供全套定制化服务,为每位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设计

在最为高端的别墅产品中,有不少是会所型别墅。这类产品单体面积大,总价高,通常景观或人文资源得天独厚,而这类产品针对的往往也是最为高端的企业级用户。较大的别墅面积通常意味着别墅兼有对外的社交功能需求。同时由于这类别墅产品的客户群较少,不同客户个性差异较大,因此这类产品往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装修,会针对已知的客户,采用定制化的服务,保证项目品质。就如同服装设计中,普通中端产品满足的是大众化的需求,而定制化的服务必定是针对部分高端客户而设定的。

这类项目的开发和销售模式与常规别墅项目不同,很多时候在项目施工前,就已经能够确定项目的业主。因此参与项目的建筑师、景观师及室内设计师能够在设计之初与业主进行沟通,根据业主实际需求完成设计,而不是根据开发商的任务书完成设计工作。这类项目设计需求非常明确,是所有别墅产品中最为高端的产品,因此项目必然要求提供精装修服务。不仅别墅功能定制,装修风格定制,材料与设备定制,甚至室内的配饰与灯具都是根据装修风格而定制的。

早在2002年建设部就提出在20lO年左右在全国推广住宅装修一体化,全面取消毛坯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继也对精装修住宅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与目标,并不断推广,精装修住宅必然是大势所趋。别墅产品作为住宅中最高端的产品,精装修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也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近年精装修别墅产品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开发商、施工人员也在不断累积经验,针对问题逐渐改进方式和方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总的来讲,精装修别墅类项目目前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阶段,随着室内设计一体化的发展,各个相关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这类项目成熟度必然也会越来越高。

产业链间的博弈&整合――以地产公司角度解构别墅精装修标准

编者按:对一家大型的房产开发企业而言,别墅精装修已然成为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前期调研和后期实施中,地产公司如何选择合乎标准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材单位;将开发、设计、施工等一些列动作落地实施;引导别墅精装修行业的规范发展;不断调整、整合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链条,这都将决定着别墅精装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未来方向。

别墅精装修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从往年的10%左右的份额,到现在半数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涉足其中,呈现出日益上扬的趋势。2012年金地集团的别墅精装修项目将增至6-8个,预计跟去年相比涨幅比例将超过1/3。2011年,以“天境”为主导的别墅精装修项目,除了落地一线城市上海之外,在二线城市绍兴也有了规划,显示出别墅精装修产业化在纵深层面上的发展前景。本文也试图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师的视角,剖析别墅精装修产业的标准、运作模式、未来趋势及对周边产业链的影响。

一、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及建材的招标

1、设计单位的选择,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服务对象

A、考察服务对象是国内抑或国外?一般来讲,国内单位本地配合相对好,反应速度快;国外单位服务半径大,反应慢,如果项目留给设计的时间不充足,不建议考虑国外单位;且国外单位的费用相对高,设计师的主观判断力比较强,往往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合作经验的话,比较危险,容易出现不关注客户需求导致项目偏离原始定位的风险。

B、考察主要业务范围,是高端住宅亦或是酒店?服务高端住宅的单位相对酒店设计会更精细,对细节的把握更敏感,空间推敲更完善;长期以酒店为服务对象的单位,则相对更多把握整体效果,细节的实现往往经不住推敲,需要地产设计师自身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2)成功案例

考察该公司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成功的核心要素包括是否符合项目推广的核心需求;评估过往案例是否符合项目气质和定位要求;考虑设计公司是否有大批量精装的经验;是否有很强的战斗力,并不是所有能承接样板间的设计公司都适合高端精装修。对高端项目的精装修而言,设计的逻辑和标准化很重要,秉承“标准化地设计着,还要面面俱到”的标准,防止风格杂、标准乱。同时,室内设计要充分理解项目、建筑的灵魂,即中国文化所谓的“和谐统一”,实现与项目整体气质的呼应。

(3)团队规模及组织架构

在地产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重点关注项目合作团队的品质及配合。一般来说,室内设计单位30人以下是一个团队,主持设计师(设计总监)能兼顾到所有的项目,对项目投入的精力会比较多,做精品不求数量,产品往往比较有特点,但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合;30-100人的团队,团队分工比较明确,当需要找到与项目基本契合的团队,可通过面试主持设计师,要求其提供项目对接团队的成员名单和简历,进一步考察小团队;100人以上的团队,一般服务半径是全国甚至全球,适应性强,经验丰富,管理规范,一般不易出差错。

(4)管理模式

国外和香港的大型设计公司多数采取“设计师营销脱离”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控制设计费的环节中对乙方有利,更多地保护乙方的利益,这也要求地产设计师在下达设计任务时,需更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对乙方做出正确的指引,合理利用设计单位的人力资源;与这样的设计单位接触,需要甲方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否则常常会导致设计任务多次修改,设计费用大幅度增加;若设计费无法被保障,还可能面临被迫终止合同,替换设计单位的风险。

(5)外界口碑

多与该单位曾经服务过的对象沟通,取得多方面的了解,更客观地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6)档期

考察设计单位的档期能否与项目相匹配。

(7)合作意愿

精装修设计会涉及到比较多的设计调整, 操作模式类似酒店的客房,关系到大量复制,所以在批量施工前会有详细的研究过程,需要设计师具有耐心、细心的特质;整个设计周期也相对概念样板间更长,需要付出的精力会更多。

个人认为,一般在对2-3家单位进行以上方面的必选后,直接委托比较合理,对合作方也是一种鼓励,当然,在合同条款中可以约定违约责任,规避风险。

2、

施工单位的选择,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有经验

好的施工单位具有高端项目的经验,工艺先进,并有总结;可以优化设计过程中忽视的细节,帮业主控制总体工艺和质量;对批量装修有管理经验,能在工序流程上优化,有效控制成本,而不是牺牲业主和客户的利益去实现自身的盈利。

(2)公司管理规范是被选择的必要条件之一

A、理解设计的能力。当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时最好有建设性意见,而不仅仅只是执行。

B、职业道德。装修是个良心活,装饰企业要长远发展需要合理的利润支撑,在合理低价的范围内平衡,不能逼着装修施工单位替换廉价材料来增加利润,反之,急功近利的施工单位会不择手段争取利润。

C、当地材料替换的能力。实际上,考量的是施工单位对于当地材料市场的了解程度以及供应链是否完整。

D、配合度,也即是执行力。考察施工单位是否能够安排好计划,调配人员,配合甲方的开放计划和交付计划。

3、建材的招标

在选用建材上,地产公司一部分是沿用地产公司常用品牌,另一部分则拓展到酒店供应商市场。建材产品分为设计装饰材料类和设备类,一般采取“三进一”的招标方式,通过将符合设计要求的三个品牌的产品进行选型,由设计部确定选型清单,并把工作成果给到项目部及成本预算部。成本预算部发起,项目部、成本预算部、设计部三方参与评分、结合决策层的多方意见最终确定入围品牌单位。

二、别墅精装修项目的运作模式

别墅精装修项目从设计概念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选择,再到完成验收与售卖,详细的流程模式为: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深化――施工图――成本核算(施工单位报价)――施工图调整――样板间实施――批量施工图完成――招标――样板间开放――定标――预售。

1、在整套运作模式中,比较关键的是以下3个协调环节:

(1)保障地产公司合理利润。施工图阶段由成本部组织成本核算,复核成本,看是否与项目定位匹配,看企业是否还有合理的利润;成本核算后,对施工图进行调整,反复验证后,定下的方案才进行样板间实施。

(2)保障别墅精装产品品质。样板间实施后,公司要组织各部门进行评审,同时邀请意向客户进行调研,综合内外部意见后进行调整,调整完成,才形成批量施工图。

(3)保证客户利益,防范投诉风险。样板间开放前,要将承诺给客户的品牌采购工作完成。

以金地天境项目为例,正是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对几家设计公司的背景情况进行了解,做了专题汇报,并最终确定了设计单位。当然,业内也有通过方案竞标来选定设计公司的,这取决于甲方意向的入围公司是否愿意参加,一般而言,越高端的设计公司越难这样运作,所以就更倾向于以直接委托的形式选定设计单位。

在进入概念设计阶段,地产的设计管理方需引导设计公司作一个“精装修”的汇报,而非样板房包装汇报。原因在于别墅精装修刚刚起步,有经验的合作方并不多。设计公司必须了解地产公司的诉求,引导地产公司确定项目的定位和风格。这需要地产设计师在会前,与设计公司紧密沟通,使得设计公司能将项目本身的气质、业内的精装趋势、主流竞品等信息结合地产公司对精装修标准的理解逻辑化地展示给地产公司的决策层。而在实际的设计管理中,则需要设计公司具有良好的沟通互动及落实能力。

如果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重在前期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天境项目前期的全盘设计管理和艺境的售楼会所,都符合了这种选择逻辑,相信在业内也值得一看。

三、未来别墅精装修的市场需求、模式转化和售后服务的变化

从长远角度来看,别墅精装修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何种住宅产品,精装修才算成品,交付给客户半成品,实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地产行业趁着“冬天”练练内功,让自己愿意负责任的时候能“负得起责任”。

从客户角度来看,普通的别墅客户,或多或少都有过装修经验,并在装修的过程中饱受挫折,知道装修耗时耗力,因此大多数客户是接受别墅精装修的。但开发商要提供给客户定位相匹配的装修,是与园林和建筑不同的:客户在户内的时间远比户外多,对装修的要求自然就高,对细节的思考也更周全,对地产企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避免出现地产精装后,客户再拆掉重装。中高端别墅可以采取菜单式装修,提供装修套餐满足大多数客户需求;真正意义的高端别墅对个性化的需求会更高,可以考虑一户一装的完全个性化定制服务。售后服务方面,高端别墅也对物业管理提出更精细的管理需求,针对不同物业类型和客户细分,一个地产管理企业也可以有多个物业管理品牌。

从短期市场来分析,精装或毛坯都是一种销售手段;根据项目类型和公司能力的不同来选择。如果地产公司精装整合能力强(精装能力实际上是产品性能实现能力的一部分),对首次别墅置业的客户来说,是可以推动销售的,因为能体现更高的性价比;对

更高端的别墅来说,精装是更好地体现住宅价值的手段。除了园林、建筑立面,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与客户交接的介质是装饰面,改善空间品质的是设备。要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居住品质,这对精装修的意义是太重大了。

四、地产公司别墅精装修对周边产业链(家装、建材)的影响

传统的家装市场存在各种弊端,设计师、施工队、供应商良莠不齐;业主专业知识有限,无法从参差不齐的市场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合作方,常常导致业主损失。开发商统筹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比业主更强势和有利。

开发商有自己专业的设计管理团队,能为项目挑选适合的合作方,摊薄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的性价比;同时对设计的把控能力也比单个业主强,能更好地把握整体效果和细节,且能从设计美学角度对单个业主的居家风格进行软装配饰的引导。装饰材料市场也不透明,一套普通房子装下来可能有上百种材料,客户无从判断材料的好坏;至于施工队,碰到好的,算是幸运,碰到差的,更多时候只有选择忍耐。而选择精装修产品,所有这些问题都将交给开发商的设计、采购、成本、施工团队来把控;面对专业的管理团队,装修市场的设计师、材料供应商和施工队都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来应对开发商专业的管理,对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是大有帮助的。从供应链来讲,批量精装减少了供应环节,70%的材料都是开发商直接从厂家买入(甲供),比客户自己购买的装修产品,性价比将要更高,厂家服务也更直接、专业。

实际上,我们说产业链和精装是相互影响的,精装产业链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利于精装产业的发展:在设计的过程中地产设计师与厂家设计师共同讨论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共同探讨产品的细节,为实现更理想的设计效果努力;在供货环节中,排好供货计划,减少库存需求,降低仓储费用和供应商利润;在施工环节中调整工艺工序,降低综合人工成本。可以说,别墅精装让行业朝着更精细化、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设计师解构“别墅精装修”

别墅精装修项目无论在体量上还是在设计理念的实现上远比公寓设计要复杂得多。在承接别墅精装修项目时,设计师小至配饰选择,大至空间布局,都需运筹帷幄,精准把控。在家装行业不断走向规范之时,设计师该如何正视、把握别墅精装修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调整设计单位的相应步调,理顺在别墅精装修产业链条上的位置与关系?在承接地产开发企业委托的别墅精装修项目时,又该如何坚持好自己的价值本位;平衡处理设计价值与商业价值?

七位来自深圳、上海、北京、台湾、香港的设计师,有着一线城市别墅精装修的丰富个案经验。他们对别墅精装修个性化定制提出了不同的思考方向,普遍认为随着“一体化设计”的长远发展,陈设配饰必将逐步纳入别墅精装修标准的范畴。“关注生活品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将成为别墅精装修标准的趋势所在。在此基础上,他们也意识到,虽然近年来智能化设计并不会成为别墅精装修的设计重点,但不可忽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智能设计预留弹性空间将是有远见的举措。

相较公寓精装修的同质化,设计师在进行别墅项目的精装修时,在设计把控上有哪些不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戴昆:对于精装修而言,我们反对“同质化”这个词。事实上我觉得“个性化”被过度地强调了。住宅是一个居住、生活空间,过多地强调个性化空间而忽视对功能和使用的关注其实是错误的。这些年我们在全国各地完成的精装修别墅大约有一千五百栋以上,我们强调的设计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并不过多强调个性。如果谈到别墅和公寓精装修的主要不同点,可能是别墅空间更为复杂,涉及其他各专业的问题也比较多。有的设计师拿着别墅用公寓的手法进行装修。而事实上别墅建筑自身的空间条件远优于公寓,并不适合用过多花哨的手法。我们认为,在别墅建筑的室内设计中把握好“人建筑

自然”的关系才是重点。这也是别墅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袁欣:对我们事务所来说,无论是公寓还是别墅项目,都不存在精装修的概念。鉴于两种类型在面积、体量及空间上存在的差异性,若把公寓精装修比喻成“微电影”的话,我们认为别墅精装修就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在对别墅精装修进行设计时,我们一直都是采用“导演”的思路来安排和设计生活的场景,而非仅仅以室内设计师的角度去关注类属于精装修范畴的水电、家具、软装等等。

萧爱华:别墅和公寓本就定位于两种生活方式的购买客群,公寓更多的是讲究功能性的齐全,而别墅讲究的是生活品质,个人是反对在别墅中进行精装修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这种现象,其实这种精装修的别墅只是迎合了一些没有多少文化品味的人群。对于购买别墅精装修的人群,一种是没时间的精英,更多的是对生活方向要求不明的无多少文化底蕴的人群。

黄书桓:别墅设计异于公寓之处,在于空间中常可见复层式设计,不同楼层间的垂直动线是空间焦点,所以恰如其分的挑空安排及精心设计的楼梯,常可画龙点睛地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刘卫军:相较小户型公寓,大宅别墅的设计更加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与当地自然资源景观的结合,包括多功能地下层空间的规划,泳池、spa的个性化特色空间的设置以及室内外空间的融合等。同时,批量化的精装修产品对设计也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

邓子豪、叶绍雄:别墅项目的精装修在空间上的限制较少,可以设计得更有气派。而且别墅多附有户外花园,可令设计与室内更为融合。相反,公寓设计的空间较小,所以着重于实用性,相对可发挥设计的机会比较少。

随着时代的进步,别墅精装修房也趋于高质量的追求,其精装修的标准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譬如对智能化设计的重视,可结合实例谈谈您的看法?

戴昆:以目前应用的技术和能够达到的水平,我不认为智能化设计和技术在住宅中的运用是必要的。比如花费不菲的采用液晶面板去控制灯光系统,却会给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带来极大的使用不便。技术是应该让生活更便捷而不是有反之的效果。

袁欣:别墅精装修的标准变化也反映了近年来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轨迹,从重视豪华、品牌,回归至品质。国内业主最初青睐实木,接而受到香港地区设计的影响,普遍认同了经由技术革新的夹板木饰面、烤漆等材质,近年来再次注重实木材质,显现出国人在传统思想和居住哲学上的回归。

别墅的未来趋势将会朝着智能、环保、生态的方向发展。十几年前比尔・盖茨的小屋运用了当时很多的智能设备,现在仅需一部iPhone就可以实现。对台湾设计而言,我们更注重实用性,科技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实用上。

萧爱华:我们在做江南华府这个项目的时候,对于工程造价方面本就有考量的,对于可以接受一亿元左右房价的客户,相信在工程造价上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更多的是根据生活品质、生活方式、文化来确定

的。对于智能化设计方面也要预留出未来的空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许某一天我们就已经不看平面电视、电影而直接看四维呈现的视觉效果,因为在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有辛普森一家的模拟馆了。

黄书桓:依我司常年与开发商合作的经验,透过数位科技的整合确实能有效提升建案价值,相关经验如下:

1、社区型的系统:智能型无人商店与无人图书馆(RFID)、虚拟围墙(DVR)、电子公交车站牌结合动态信息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

2、住宅型系统:数位家庭整合(手机遥控门禁、空调、电视、窗帘、瓦斯等),光纤到府、远距照护、社区网络服务等。然而此方面的设备系统庞杂,日新月异,设计时需预留未来变更的弹性。

刘卫军:不管标准如何变化,然而高品质的服务,“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不变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设计的创新,高效、便捷的智能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的具体表现。

邓子豪、叶绍雄:现在社会上提倡人性化的设计,除了豪华的设计外,更加关注以人为本,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及多用途的空间,令用家感受到家的感觉,提升准买家的兴趣。此外,还会注重低碳设计,用上环保物料。

根据您的观察,这几年来业主对别墅项目的诉求也在发展不断的变化,譬如投资、度假等需求比例的增多,家具、配饰等是否也有逐步被纳入精装修范畴的可能?

戴昆:针对度假型别墅产品,带家具、陈设销售的“全装全配”的精装修是必然的方向。因为让业主在异地去装修和采购家具、陈设的麻烦(在很多度假地根本没有配套)会把客户推向酒店。

袁欣:一般我们公司在承接项目时,是进行全方位的生活设计,从空间、平面、装潢、陈设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而没有那种只做装饰而不做陈设的。设计师根据不同的诉求去呈现不同的空间,除了硬装外,更多需要通过家具、窗帘、花器和艺术品等陈设配饰的设计来融入。纵观目前别墅市场,我们倡导的“一体化设计”和“全方位生活”将成为精装修内容的核心思想。

萧爱华:别墅精装修一定要给客户留下比公寓更多的空间,让客户参与其中,对于现在有许多客户做投资、度假型别墅,家具、配饰适当的完成就可以,如果对于是要直接做第一住所的客户,最好是提出一些软装饰方面的建议,而不是在做精装修设计的时候就将这些软装配饰固有化。

黄书桓:早期的消费者较关注“量”的需求,在意空间的天、地、壁的基本装修,近期消费者在基本需求被满足后,更敏锐察觉到“空间氛围”才是生活中幸福感的来源,进一步地希求“质”的提升。于是软装、家饰乃至于艺术品,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轻”。在房产狂飙的年代,买屋不须任何理由,但当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者买屋前懂得货比三家,三思而后行。此时有效地透过空间营造令人过目难忘的氛围,成为营销致胜的关键。

刘卫军:“陈设艺术”会逐步纳入精装修的范畴,别墅精装修的特点就是“轻装修,重装饰”。别墅产品针对的都是高端客户,对高品位、艺术等追求会凸显出来,来满足客户群更高的心里层面需求。

邓子豪、叶绍雄:多年来,家具、配饰等其实一直都有纳入精装修范畴,使用家能够方便地迁入。而且。经专业设计后,空间及家具运用方面会较好,突出间隔及空间上的优点。

既然要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在这种两难的状态下,设计师们似乎对造价控制下的设计状态显得既有点无奈但又无比从容,因为这是常态!设计师通过前期调研、规避差异,试图做到设计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驾齐驱,但常常兼得之外还是有所“失”。而对于房企产业链下游的施工方,成熟的设计单位通过内部的工程部配合甲方参与施工的监督与验收,也更加有利于产业链的承接。

别墅精装修作为房企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利用“精装修”所打的价格差价也成为房企营销的一种手段。设计师在接手别墅精装修项目时,既要注重性价比,义要兼顺设计美学,这种类似“带着镣铐在跳舞”的设计方式,该如何兼顾商业价值与设计价值?

戴昆:在造价控制下工作是建筑师工作的常态。能够应对不同的造价要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工艺和材料,最终达成良好的装修效果才是设计师的能力体现。

事实上,我个人一直是过度装修的反对者,室内设计与陈设应该与建筑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浮华的单独存在。对于社会上宣传的每平方米上万甚至更高的装修标准我无法理解,也认为没有必要。

袁欣:我们认同“别墅精装修已成为房企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观点,但是这种趋势是有其独特的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别墅的买家对生活品质有了更丰富的需求,而公寓又相对难以承载这样的诉求。所以之前都售卖毛坯房的别墅,现在也基本上实现精装修了。

甲方对性价比的关注,是否会对设计产生影响?我们觉得并不矛盾,举个例子,三千每平米的装修费与六千每平米的装修费,它们在造价上是有区别,但设计作品本身并不会产生本质的差异。在我们看来,别墅设计最终强调的是生活的情调,而不是质或是物。

萧爱华:我们也在从事这类的项目,但在其中我们做了一些变化,把每套别墅做得不一样,区别于公寓装修的模式化生产,别墅在做初期的设计时需首先结合这个地区板块的购买力,再结合当地文化和建筑风格来确定大致方向,以这种方向完成每套不一样的设计,这样就可以把地产商的初衷和当地客户人群的文化做完整的诠释,设计的价值和商业的价值就可以并驾齐驱了。

黄书桓: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以开发商立场而言,欲兼得鱼与熊掌,无可厚非。但就设计师而言,则必须有所取舍,在预算前提下先满足生活机能,提供居住者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再设法提升美学创意。

刘卫军:我不认为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因为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结合项目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设计服务,满足这一类型的终端客户,为客户提供一个高品质,舒适特色的居住环境。

邓子豪、叶绍雄:现在多数别墅的客人都愿意付钱去营造一个豪华的感觉,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价格较贵的材料。如果遇到比较注重经济效益的客人时,我们会主张简约式设计,设计费用会相对低一点。

在别墅精装修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如何监督并有效控制施工单位的项目实施?在易发生冲突的隐蔽工程(水、电、地暖等)的处理上,有哪些设计诀窍?

戴昆:国内的装修施工力量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设计考虑周详、图纸和材料样板完善的前提下,只要业主方管理严格,质量通常不是问题。袁欣:我们对此无须太多的经验,因为在设计领域,譬如在图纸上将材料、位置等标注得尽可能的完备、详细来控制施工单位的项目实施即可。至于最后的验收,也是由业主来对装修品质与细节进行把关。

当然,目前国内的装修施工的技术也比前几年要好,因品质而产生纠纷的案例也降低很多。

萧爱华:我们一直是国内二十多家地产开发商的建筑顾问,有许多的项目也是我们自己完成施工,有些不是我们完成施工的项目,对于监督及控制工程造价方面,我们公司工程部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作业流程,积极参与地产开发商的各阶段验收工作就可以,当然不要忘记都是依据设计图纸的基础来完成这些工作的。这里补充一点:我们所有的设计方案、施工图都有工程部人员的签字,所以对于工程和设计的衔接是没有问题的!

黄书桓:建议业主慎选优质施工单位。

刘卫军:产品的质量及内在的品质一直都是客户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这需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有良好的沟通,像我们公司就有专门的工程技术部,来跟进协调现场的问题,做好现场的服务工作,把问题降到最少。品质应该是甲乙双方共同的追求。

邓子豪、叶绍雄:与施工单位最重要是多沟通,并于施工前确保水电等图纸足以显示实际状况,在设计过程中便可以避免在隐蔽工程上发生冲突。

在国外,别墅精装修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国内,还仅仅是一个趋势。你怎么来看待别墅项目的精装修产业化发展对设计单位的影响?

戴昆:住宅精装修会对室内设计单位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从职业道德来讲,要认真、负责地为业主方考虑,为产品负责。坚决杜绝从一己私利出发的各种暗箱行为。从职业技能来讲,要全面掌控建筑、结构、设备、材料、工艺、造价等相关知识,并对主要功能空间做出深入研究。精装修的大量推广,会极大地压缩家装市场的需求。开发商有能力更为全面地考察设计单位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设计任务会大量地向优势单位集中。只有两手都硬的设计公司,才能应对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袁欣:国外的别墅都是精装修,家具饰品也都是完备的。而早在十年前,国内的开发房企在进行公寓、别墅项目时已都往精装修的方向去考虑。前几年有开发商让我们去承接别墅会所设计项目,我们就跟他们沟通,会所只承担接待功能,不足以展现别墅的生活面貌,希望他们能去做生活展示空间。在别墅精装修这个趋势来临时,优秀的设计师应当是抓住这个趋势,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学习不同的生活体会。对我们来说,甲方委托的个案多了,我们当然是赞成的。但对消费者而言,可能个性化的东西就会少一点。

萧爱华:很多别墅的装修基本是完成型交付给客户的,这一现象在中国目前是很难完成的,文化修养、生活品质、贫富差距、人群数量都是约束中国人在别墅装修上更加地众口难调,在当今中国这个没有多少文化修养及生活要求的国家,想一步做到国外文化沉淀几百年的程度是很难的。一句话:慢慢来吧!对于别墅精装修产业化发展这种恐怖的急功近利的现象,虽然对于我们商业上来说是得利方,但对于人民素质的提升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方式!

刘卫军:别墅精装修是产业发展细分的结果,这也对设计单位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精细化”的设计对设计单位有了更高的要求。精装修设计正是“轻装修,重装饰”理念的体现,给高端别墅产品融入更多的艺术化和趣味性。

谈谈内地与港台的别墅精装修,在政策、设计方式、施工上的一些差异性。

袁欣:在台湾,无论公寓还是别墅,普遍还都是毛坯房,精装修比较少。所以台湾是一对一的个性化设计,中国是一对十的趋众化设计。二者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公司的所有设计团队都是来自于台湾,至于创意的素材和资源则来自于国内外。国内起到了一个设计驱动的作用,我们将国内的资讯、需求、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传至台湾。很有利的是,与其他拥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海外设计单位相比,台湾在设计思维模式上更易与国人沟通交流,对于如何营造符合国人的生活场景上也显得更为游刃有余。

黄书桓:就台湾现况而言,一般高端消费者较具自我意识,无法接受建商所提供的套餐式精装修,通常越是高端的建案反而常以“毛坯房”交屋。由业主自行委任喜爱的设计师,从设计、施工、家具、软装等全由设计师统包(Turn-key)整合,以求完美的设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