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之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近半年来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紧也导致中小企业经营雪上加霜。此前,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在国外往往只是一种扶贫方式,但随着经济发展,作为融资服务金字塔的底端,小额信贷出现了多样化、差别化的探索和演绎,逐步形成更大范畴的微金融领域,而该种金融服务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金字塔底部的财富。
然而目前小额信贷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瓶颈:一是融资规模的限制。现有政策,只容许在小额贷款公司在注册资本金50%范围内对外进行融资。二是监管部门对行业的行政管制。政府对小额贷款企业的经营范围及服务对象有一定限制,规定其不得跨区域经营和设立分支机构。
小额贷款的受众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微小企业主以及个体户,这部分人口约占国内人口比例的70%~80%。长期以来,这部分人群被排斥在主流金融机构的服务之外,针对他们的金融服务严重缺失。
微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需要为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构造一个自我循环的造血式金融模式,不仅盘活民众手中的闲散资金,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
作为微金融服务机构,受资金、能力所限,我们也无力服务于中小企业,只能竭尽全力去服务个人以及微小企业。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去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培养他们成为中产阶层,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财富,同时实现财产的增值。投资,不是有钱^的特权,每个人都要从小做起,平民大众更要投资理财。
如何在国内建立更广泛的普惠金融体系,把第三方理财做大做强。由于发展微金融所投入的成本相当高,工作量也非常大,金融服务机构很难盈利、活下来。如果我们不活下来,企业无法壮大,也不可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所以,我们希望将微金融与最前沿互联网金融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突显微金融的特点,服务广泛人群,又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所以,互联网金融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
此外,我们还致力于成为全国小额信贷咨询服务领域的领军者,打造微金融领域知名品牌。我们不仅要服务于有投资、理财需求的客户,还要辅导小额贷款机构、微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小额信贷咨询服务,推动小额信贷、微金融行业朝着更专业、更规范、更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S+S”(软件+服务)将成为微软未来的发展方向。优秀的软件与时时更新的互联网服务相结合将使IT技术在选择性,适应性及功能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个人、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用户创造最大价值。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软件,与web 2.0以及其所提供的时时更新的成熟服务相结合,其价值和功效将远远强大于单一软件或单一服务。
针对大型企业用户来讲,如何将最优秀的软件和最有价值的服务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软件的灵活性和服务的拓展性,成为企业IT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企业用户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微软的“S+S”(软件+服务)战略。旨在打通“内部业务整合(SOA)+外部业务拓展(SaaS)+丰富用户体验”等多重资源,将“软件”和“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客户享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从而最大化IT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目标。
从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软件+服务”战略的意义在于:
业务整合(SOA):SOA提供了一个更加敏捷的IT环境,消除信息孤岛,自动化业务流程,快速开发新的业务应用,帮助企业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提高员工生产力,提升制定商业决策的能力。
外部业务拓展(SaaS):SaaS作为一种有效的软件交付机制,其出现使IT部门的工作重心从支持应用程序转移到管理这些应用程序提供的服务上来。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IT部门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目标,通过向内部与外部提供服务,直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开始在最近几年影响我们的企业,21世纪10年代末期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更是把中国企业关于转型与模式创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时至今日,已经无人再问要不要做电子商务,而是问如何去做。
但电子商务毕竟只是新经济中的一个环节,它只是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一个显象事物,甚至也不是企业战略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面对的问题只有一个: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如何去理解新的消费者,如何去拟定新的企业营销战略。
从媒体营销到消费者营销
纵观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互联网浪潮,虽然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品潮起潮落,但其中依然是有脉络可循的,它的核心遵循着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变迁和消费趋势。以互联网所产生的内容为例,大致有网页、社区、博客、微博等形式,很明显,这些变化遵循着信息产生越来越迅捷、沟通交流越来越方便和个体力量越来越强大的趋势。网页大多由网站编辑所制作,它和1.0时代的区别除了―个是在纸张媒体,―个是在互联网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更为迅速,信息内容本身的差异虽然不是十分明显,但互联网借助便捷的特性,产生出了史上最为庞大的信息量。这样的量变也导致了一个质变,那就是搜索引擎成为重要工具,谷歌、百度这些公司的出现,也同时使得传播发生了重大改变,主动搜索让信息变得非常易得,知识与信息的获得屏障逐渐消失了。
社区使得互动与交流变得简单,小众化随之产生,消费者逐渐形成一个个的圈子,交流各种各样他们所关心的事物。博客则更体现了以“我”为中心的新经济趋势,个体的重要性更为彰显。而微博的产生,更是宣告了2.0时代的真正到来。微博虽然尚属新生事物,但它的确是互联网革命性的产品,它不仅使得信息的产生更为便捷,也使得信息的传播与讨论更为便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终端也从以前单一的电脑进入移动时代,随着iPad之类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3G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借助移动网络随时与别人保持联系,并参与其中,连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惠及其中。
营销者一直在探讨互联网对于品牌传播的影响,如果说1.0时代的广告还和传统平面广告接近的话,那么2.0时代,广告的作用几乎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传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2.0时代的传播意外地有着更为古老的口碑传播的特质,而消费者则对广告越来越警惕,甚至是过度敏感。虽然有不少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现在依然在呱噪着“微博营销”之类的话题,但实际上,2.0时代传播的本质是产品或服务足够好,能够震撼人心,能让消费者通过网络的口碑主动替你传播。在面对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消费者的时候,所谓的广告公司或是网络推手,实际上是多余的,也是不可能做到充分的传播的,即便真有成功个案,实则核心也在产品本身。
你是否听说过“海底捞”呢?是看到过它的广告吗?我相信你的“消息来源”多半是朋友告知或是微博上看到的。我曾经请教过海底捞的服务员,他们的广告是怎么做的?服务员告诉我,来这里的客人,吃得好,就发到微博上,吃得不好,也发到微博上。当然,“吃得好”的是绝大多数,在微博上,很容易看到有人去了海底捞体验之后发的微博,作为一家餐饮公司,海底捞的菜品本身其实和其他火锅店并无太大差异,其最具特色的产品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的服务。
从甫一进门,就能体会到海底捞与传统餐饮业的不同,它们的等候区摆着五子棋、飞行棋,有人帮你免费擦鞋,有人帮你免费做手部护理,可以上网,也免费提供凉茶、酸梅汤和零食,甚至还有儿童专门的游戏区。落座之后,你会发现它们的筷子比一般的火锅店要长一些,那是为了避免火锅的热气烫到你,小孩子还有专门的椅子和餐具,会得到赠送的蒸蛋和小礼物,戴眼镜的还会获赠一块眼镜布。如果你要去洗手间的话,洗手的时候,服务员会为你打开水龙头,会为你按洗手液,给你递毛巾,如果你拿着包,他们还会为你拎包。
当然,或许你认为要做到海底捞的这些服务并不难,但问题是,确保全国每家门店都达到这样的服务水准,是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去支撑的。海底捞的价格并不贵,甚至还可以算便宜,但它用的服务员却相当多,而且菜品的用料也并未打折扣,可见,它的成本并不低。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一个2.0时代的产品趋势:产品和服务要足够好,而且,性价比也要高。这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用高价格做出高品质产品或者用低价格做劣质产品,这谁都会,难的是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价格做出高品质的产品。但这正是2.0时代对品牌的要求。
实际上,新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你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真的能受消费者欢迎,让消费者喜欢,而不是虚有其表。那些草莽时代的营销点子、策划大王或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广告将成为历史,营销的重中之重依然是科特勒4P理论中的第一个P:产品,这恰恰是所有营销的原点。如果说在蒙昧时期,“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缓慢的口碑效应的话,那么,新经济时代则是把这种口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加速与放大了。王婆卖瓜式的叫卖,在1.0媒体时代,借助传播的信息不对称特性――营销者的传播面非常大,而消费者的传播面却非常小――进行了放大了的话,那么,新经济时代实际上是消费者重新崛起的过程,互联网使得消费者和营销者之间的信息重新对称,也使得产品本身的竞争与对比变得非常裸。除非,你能像乔布斯一样地赋予产品灵魂与思想,或是生活态度,但这本身,其实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然而,以产品为核心并不是以前所谓的“产品观念”,产品观念仅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某些具有创新特色的产品。产品为核心的本质依然是“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感觉和响应,是为消费者设计他们真心喜欢并会为你口口相传的产品,甚至是预见消费者所需。在互联网时代,营销更是应该贯穿于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这正是科特勒所说的全面营销(holistic marketing),它的目的是全员以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以消费者为导向,生产出适合消费者所需的产品,而最好的品牌则代表着极致的产品。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品牌的营销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把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为能立刻达成交易,电子商务的趋势实则也是遵循以产品为核心的规律,并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产品与营销之中。
实际上,中国不缺好产品,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市场经济大国和制造大国,在国内市场的争夺和国际贸易的历练中,中国市场的产品空前丰富。从这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除非你有像凡
客和麦考林这样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或是顾客基础,否则,大多数成功企业的本质还是制造能力优秀,能制造出满足消费者所需的产品。淘宝上不少类似于麦包包、小熊电器这样的优秀卖家大多源于它们有着多年外贸企业的产品制造基础。所以,连淘宝自己也经常提M2C(从制造到消费者)这个概念,但本质是,以前这些外贸企业缺乏品牌营销能力,或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市场没有太多的财力去支撑广告和推广费用,经由互联网这个渠道,它们找到了成功之路。但是,电子商务本身并不是它们成功的必然要素,它们成功的核心还是在产品本身,麦包包能把款式新颖的包卖到如此低价,凡客能把颇具时尚感的服装卖到地摊货的价格并同时有具有品牌感,它们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我不否认,品牌和营销,都会赋予产品溢价能力,但是,互联网本身会使这种能力降低,除非是奢侈品,否则,消费者会遵循“货比三家”的消费习惯进行趋低消费。以前,货比三家本身也是一种高成本的行为,因为消费者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成本,况且信息资源的获得也并不容易,空间距离也是一个障碍,但互联网使得这种行为的成本几乎降为零。虽然,你可以以提高客户黏性的方式来使消费者不过度在意产品的性价比,但这种客户关系管理本身就是有不小成本的,而且,其实还是很难留住。
所以,从产品这点上说,自2008年、2009年开始,很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还是相当有优势的,早期大多数网络卖家进入电子商务大多是技术或是贸易出身,对制造和供应链的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更谈不上以消费者为核心。看看淘宝上一些所谓成功的“皇冠”、“金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的优势是借助先发之利获得的流量优势,产品与服务,绝非尽善尽美,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们的成功,仅是一种过渡。
但传统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成功也绝非想像的那么容易,首先是运营专才的缺乏。虽然,从人才市场而言,只要出得起报酬都能请得到人,但环境与氛围是否可以留住人才则另当别论,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思维的完全不同。抛却技术层面不谈,网络营销的要素实则就是上文所述的消费者营销,这对大多还停留在媒体营销时代、动不动就乱轰电视广告的传统企业而言,是需要在思维上进行完全转型的。
但即便如此,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的,尤其是之前产品不错,却苦于传统营销成本太高的企业,完全可以在整个公司战略上寻求转型。这甚至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与行业中的大企业打时间差,利用大企业船大难掉头的缺点进行攻击,抢得先发之利。事实上,淘宝上的许多大卖家就是如此。
传统企业少的是忧患意识,外贸企业率先转型做电子商务,和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大有关系,而传统企业在国内生意尚属正常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过早介入。但曲美、博洋这样的企业是例外,它们的国内生意原本也不错,市场排名都很靠前,它们领先于行业在电子商务上发力,经过一两年的努力都已经初见成效。曲美去年的曲亿团团购活动,一周时间销量达到一亿,这在中国家具销售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何况是借助互联网;博洋家纺在去年11月11日光棍节那天的销量,也达到了几千万。家具和家纺行业,大企业并不算太多,能做到这样高的业绩,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电子商务的曙光。
对中小企业而言,如果产品适合、措施得当,是完全可以把电子商务提高到模式转型的高度的。在浙江的一些制造业中,比如双童吸管,就不仅把自己的产品打入了网络销售渠道,甚至还另起炉灶再建了一个新公司淘金百货,利用浙江义乌的商品流通优势做起了百货的B2C。它们的老板,义乌首富楼仲平先生居安思危,把这个事情上升到整个义乌产业转型的高度。他认为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将来义乌的档口将被一个个的电子商务网站所代替,而如今利用义乌的商贸优势进入,将是一条显见的未来之路。
楼仲平先生的做法可谓是模式转型中的一个极致,现今大多的中小企业虽然不至如此,但利用现有优势转型,亦有可以借鉴之处。企业如果抱持着二次创业的心态,学习电子商务,并假以现有资源,的确是比纯粹白手起家的“网商”有着巨大优势的。
电子商务,现仍未晚
但企业,首先需要的是规划,以为电子商务很好,急急忙忙地进入,并抱持着短期赚钱的渴望,往往会事与愿违。进入电子商务与进入一个渠道不同,它需要更长时间的熟悉过程和更多的学习。
首先,是对消费者的再认识,尽管传统企业在过去也一直在关注消费者,但那些大多是些报表上的数据和少量的市场调研,或是来自渠道的二手信息。电子商务会让你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是真正的一对一营销。企业在第一次真正面对消费者直接购买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消费者大多数时间在晚上购买,企业却在白天上班,客服也根本没有权力第一时间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抱怨,更别提议价,或者是,客服根本就是个陪聊,对产品一无所知,反应还很迟钝。这些都是现今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它的深层问题是,企业依然不能理解消费市场的变迁,还在以1.0时代的心态对待2.0时代的市场。
生产、订单、包装、物流、售后,这也都是需要作出巨大的改变的。电子商务改变了20/80的产品定律,它可能是4/96,即4%的产品占据96%的销量。尤其是在淘宝平台,搜索权重的特性更是加大了这种变化,这是电子商务特有的“爆款”现象,也就是“趋多消费”的现象:产品买的人越多,越多的人会买,消费就往往向几个爆款产品集中。而你又不能把其他产品都下架,这会影响到顾客的选择性,虽然他们依然会倾向选择“爆款”,但他们还是希望同时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陈列。对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还是按照传统的供应链方式进行预测排单生产,就很容易形成好卖产品断货、其他产品库存积压的现象。这是电子商务形态下对企业的供应链提出的新要求。
订单的处理、检货与发货,也被要求更为快速与准确;传统的仓储,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变得更为适应个人订单的需求;包装则需要更适应快递运输和多次周转的需要。这些,看似细小,实际关系到电子商务成败的全局。售后问题也是如此,以前的售后往往跟随着渠道建设而铺开,现在却很难做到,即便先前全国有基本铺点的企业,现在也因为电子商务的地域不确定性而不得不在某些地区放弃售后,但假使总部所在地不能做好咨询与解释工作,逆向物流(比如退货、换货)就是一笔高额的支出,这都是电子商务运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其次,在对渠道的处理上,也不能大意。外贸企业转型做国内市场,没有负担,反而可以甩开手大干,但传统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渠道冲突的问题。显然没有人愿意立刻废掉以前的渠道就开始在零起点的电子商务上作出巨大投资,但传统渠道的成本构成和产品选择模式是和电子商务渠道完全不同的,迄今为止,很少有品牌能把同一个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在传统和电子商务渠道中同样销售好。无论是传统走向电子商务或是电子商务走向实体店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产品分线或是做副品牌、子品牌,都是可以选择的道路,这没有对错,只是找到适合企业的运作方式而已。
也曾经有不少企业思考或操作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不得不说,作为一位实践者我深知这未知领域的难度,这里面,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太多利益需要权衡。如果让渠道商(无论是零售商或是经销商甚至是厂家的分支机构)享有网络订单的利益分成,这固然对分销、仓储运输或是售后服务有一定的好处,但难点是,分享利益本身会让产品的单价上涨,如果分的利益太高,反而会让产品在网络上失去竞争力;利益太薄,线下渠道未必愿意干,它们会认为网络抢了它们的销量(事实上也的确有此可能)。所以,更多的情况下,厂家的选择是分开运作,仅让渠道分得售后服务的收益。
在对外开放方面,泛珠合作未来将内外联合,加强与台湾、东盟的合作。同时,泛珠区域将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以体制创新寻求合作活力。
泛珠合作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有关专家指出,泛珠合作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和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探索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粤港澳同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才能使泛珠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活力。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余云州表示,泛珠合作发展机遇与挑战俱存。泛珠合作应注重创新,进一步明确合作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合作平台。明确定位是深化泛珠合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通过着力打造区域协调示范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及港澳发展的经济腹地,对台合作的基地,力争将泛珠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的区域合作组织。而构建和完善泛珠的重大合作平台是泛珠合作深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继续加强泛珠合作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作为泛珠合作的两大平台的基础上,泛珠合作将着力寻求合作机制上的新突破,更多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经贸合作的组织实施,逐步实现经贸合作的常态化。同时,为未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将积极拓展泛珠区域战略性合作平台,包括一是建设跨行政区重大项目规划平台,有效突破行政区间协调发展的难题,通过重大项目投资与产业转移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泛珠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二是建设经济资源储备平台,建立起经济资源储备制度,应付自身不断增加的需求及防御国际市场的波动。三是建设风险预警平台,关注国际市场的运行趋势,及时准确地掌握泛珠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信息,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方案,保障泛珠区域的经济社会稳定。
在对外开放方面,泛珠合作未来将内外联合,加强与台湾、东盟的合作。泛珠三角应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与台湾形成合作有序的产业分工。泛珠区域现与台湾较为成熟的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领域和农业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合作仍主要以内地作为生产基础这一模式进行,相关的产业上下游的合作空间仍然巨大。全面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实现泛珠区域与东盟的全面合作。实现泛珠区域与东盟更为密切的产业合作。东盟与泛珠区域无论是内部还是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根据泛珠区域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状态和水平的不同,我们应以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进行。除新加坡以外,泛珠区域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都以垂直分工为主。东盟国家除新加坡以外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即使泰国、菲律宾、印尼等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也主要以轻工业或旅游业为主,其他国家则农业仍占较大基数。泛珠区域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应加强投资,通过投资形成与这些国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发挥泛珠区域技术上的优势,与他们形成垂直分工。新加坡则在生产服务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泛珠区域与新加坡的合作应注重引入其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如广东与新加坡达成的知识城建设。
同时,泛珠区域将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以体制创新寻求合作活力。在地方政府合作体制创新方面,未来泛珠合作将利用重大项目具有带动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通过寻求泛珠区域未来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重大项目对接,使泛珠三角各省区能够实现利益一致。在经济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将深化泛珠区域在工商、产品检测、市场准入、食品安全、海关等方面的合作。一是建立市场基本运行监测体系,以经贸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大型贸易市场为主形成最基本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每日市场零售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采购价格指数等,增加泛珠区域市场透明度。二是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增强泛珠区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三是建立大宗商品储备机制,防止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泛珠区域未来还将会借鉴欧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共同发展基金,突破财税行政区域限制,实现重大项目共建,促进区域合作。
另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中等规模以上的葡萄酒企业目前已超过120家,上市葡萄酒企业已超过十几家,其中张裕、长城和王朝三家葡萄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1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预计最近三年内,高档葡萄酒的年均销量将增长50%,酒庄酒的年均销量将增长100%。在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结构中,高、中、低档葡萄酒的比例分别为50%、40%、10%。高端市场的利润率往往高达30%—50%左右。笔者认为,发展高端葡萄酒和打造葡萄酒消费文化将是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趋势。但唯一遗憾的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
高端酒庄酒受挫
据精品葡萄酒交易所——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ex)称,100款顶级交易葡萄酒价格,2011年6—12月间平均下降22.5%,其中95%为波尔多葡萄酒。Live-ex负责人贾斯廷·吉布斯表示,本次价格下降最快的是顶级波尔多葡萄酒。
虽然国际市场顶级名庄酒的价格波动较大,但零售市场方面却表现不一。其中浙江、广东、福建等消费力最强的区域,拉菲等顶级名庄酒降温的表现更为明显;深圳零售市场销售的大、小拉菲价格并没有明显波动,由于其进口葡萄酒的销售渠道较多,因此多数懂行的人都通过专营店购买,有些专营店会随行就市销售,由此酒业专家推断,拉菲的价格仍存在泡沫。
拉菲,法国名庄葡萄酒。在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下,拉菲更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可以说,中国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是拉菲八年来价格一路上涨的最大源动力。境外投资者最初只是因爱好而投资葡萄酒,理财概念淡薄,所以从酒庄到拍卖市场,葡萄酒的价格并非高得不切实际。而中国投资者出于逐利的目的,频频出现于境外葡萄酒拍卖市场,且手笔越来越大,这最终使得酒庄不断抬高价格,高端葡萄酒的拍卖价格也屡创新高。部分中国消费者和投资者在缺乏对葡萄酒市场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追风投资,使得拉菲价格与价值出现了严重背离的现象。
但近年来,葡萄酒消费市场正发生着深刻改变,消费者越来越懂酒,也已经开始认识到葡萄酒是个很个性化的物品,由于每个人的口味、口感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不同葡萄酒的喜好也是不同的。相比品牌知名度与价格的高低,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葡萄酒的口味。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的越来越高,其会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和消费;对于经销商而言,也势必会改变营销策略,比如在对待高端葡萄酒的经营上将会更加谨慎和多样化。
国际经济环境也对葡萄酒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欧债危机的持续使得不少葡萄酒藏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葡萄酒拿到市场中去贩卖。尤为一提的是,中国消费者疯狂选购拉菲作为礼物馈赠和自饮的现象目前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加之中国葡萄酒投资市场葡萄酒难定价,难脱手,定价和需求不成正比等问题的逐渐浮出水面,中国葡萄酒投资者对葡萄酒市场的投资也逐渐趋于理性。
2012年的葡萄酒市场
2012年初,酒类市场仍将整体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这必将给葡萄酒市场带来快速增长的机会,就目前市场情况看,中国葡萄酒企业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抢占其他酒类的市场份额,它只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而酒类市场也会在未来几年持续保持这种“共增共长”的发展状态。
而西部城市和二线城市葡萄酒消费的兴起,也得益于当地或者省内知名葡萄酒品牌对市场的长期宣传和培育。中国葡萄酒品牌多为二三线品牌,在品牌的成长期,只有做好本地市场,才能有实力向外延伸。此外,当地政府对本土葡萄酒品牌也给予了相应的扶持,扩大了其品牌知名度,这无疑成为葡萄酒消费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最好动力。
此外,国产葡萄酒企业对优质原料基地和原酒的争夺战也日在愈演愈烈。在新疆等西部产区,张裕、王朝、长城分别拥有了自己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而且能够生产原酒和成品酒。对此业内人士估计,随着葡萄市场的逐步成熟,新疆本地葡萄酒生产企业与内地来疆企业之间抢夺基地、原料的“肉搏”战也将会更激烈。
中国的葡萄酒厂商,包括进入国内的世界级品牌都违背了营销理论的精髓,他们普遍忘记了“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恒久不变的真理。比如说,现在很多女性喝葡萄酒,且大都喜欢在干红里加雪碧,如果企业弄清这些女性消费者之所以这样喝的个中缘由,中国葡萄酒企业将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本文由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独家供稿)
小贴士:
葡萄酒品质——葡萄酒的质量全靠葡萄的质量,而葡萄的质量取决于四个条件:
土壤:土壤能深刻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土地太过肥沃使葡萄枝叶茂盛反而生产不出优质葡萄,越是贫瘠的土壤越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
气候:葡萄适合在南北纬38-53度的温带地区生长,所有著名的葡萄酒产区都是在这个纬度之间。因为在严寒地区,葡萄无法达到应有的成熟度而且很难禁得起酷寒的严冬。而在热带地区,葡萄成熟速度过快,酿出的酒通常平淡无味。
日照:葡萄的成熟需要充足的光照,成熟度越好,酿造的酒的品质往往就会越高。所以,每年的葡萄采收期对葡萄园主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对葡萄采收期的把握程度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