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战略规划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的企业战略规划指的是企业在结合自身资源以及实力的基础上根据时代以及环境的变化来选择适合自身经营与发展的领域与战略,从而形成专属竞争力,以此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战略规划是一个整体性规划,包含了多层次、全方面的战略,例如竞争战略、产品营销战略以及发展战略等等。企业战略规划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于上世纪80年被广泛推广与应用。企业战略规划主要由五大部分所组成:第一,计划;第二部分,政策;第三,模式;第四,定位;第五,观念;其中“战略”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指的是军事方面的部署,但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孙武在其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就已经有所提及到了。从根本上来讲,企业战略规划是一种有效强化企业竞争力与应变力的措施与手段,除了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明确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方针之外,企业战略规划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内部环境与外部营销环境的统一,使得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二、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内容及程序
(一)确定企业任务
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如果想要快速地了解一家企业,那么则必须要了解这所企业的宗旨。但几乎任何一所企业的宗旨都不存在于其内部,而是存在于其自身环境之外的。针对于此,彼得·杜拉克也就企业宗旨进行了深入研究,道出了企业宗旨的内涵——为客户而创造了一切活动。换句话来说就是企业针对自身所处在或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当前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能力以及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寻找自己的客户,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管理策略以及经营理念。
(二)确定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不仅是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所在,更是评判企业任务结果的具体表现。通常情况下,企业目标的确定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束缚,首先会受到企业自身生产能力的影响和束缚;其次会受到企业自身外部营销能力的影响和束缚;再次会受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能力的影响和束缚;最后会受到企业自身财务能力的影响和束缚。但与此同时,大家也能够从企业产品的生产、结构、形象以及企业盈利和市场竞争力这几方面上看到企业的目标。
(三)安排战略业务单位组合
现代化背景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产品种类不同,或者产品线的深度以及产品线的宽度不同等等。基于此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想要明确自身今后的发展战略规划,那么则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自身所生产的不同业务单位产品的发展前景与盈利效益,需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效益对当前企业所实施和开展的业务进行全面调查,这样一来才能够很好地明确自身当前不同业务单位的发展前景与效益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划分,对不同业务单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在明确不同业务单位市场吸引力大小的基础上来进行业务单位竞争战略的制定。
(四)制定企业未来的业务计划
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企业针对自身现阶段的业务进行价值链分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当前所存在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当前具有一定价值的企业活动。除此之外,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还需要结合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其中还需要涵盖多种类型的发展战略,例如一体化战略或者密集型成长战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规模、技术以及成本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定点超越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定点超越是基于企业战略规划基础上又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理念,具体可以概括为企业将自身所生产的产品,所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以及自身所开展的业务活动等方面与处于行业领先者或者是处于自身对立面的企业进行衡量与对比;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当前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与优势。而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企业则可以向行业领先者寻求帮助,以此来明确其在行业中领先的原因。简单地来说,定点超越是模仿,但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指的是一种创新性模仿,即企业借助其他企业的实践经验来进行相关价值观念的获取,并将这一价值观念实践到自身的相关活动与业务当中。
在展开定点超越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贯彻以下几点:
第一,应明确自身展开定点超越的目标,即自身想要通过定点超越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达到什么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则能够很好地明确定点超越的具体实施步骤与内容,并充分掌握当前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和因素所在。
第二,结合定点超越内容与目标来进行相关指标体系的制定,并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指标体系的制定不仅仅是企业实施定点超越的前提,更是评价和反映企业定点超越实施结果的重要措施。
第三,定点超越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基于有明确对象的基础之上。现代化背景下,如果企业想要获得良好发展,那么则应选择一些与自身具有一定相似性且取得良好成绩的企业或者是行业领先者作为定点超越对象。当然,也不一定要选择本行业的,也可以选择其他行业的或者国内外一些优秀企业来作为定点超越对象。
第四,在选定定点超越对象之后,企业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深入分析则是“知彼”。在完成相关资料收集后,企业应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测定与分析,这样才能够明确掌握超越对象的成功原因。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信息分析系统的创建,这样才能够保证所分析信息的准确性。
第五,在完成相关数据信息分析之后,企业还需要对自身当下的实际情况(例如管理现状以及绩效水平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测定,从而达到“知己”的目的。然后再结合最终的分析与测定结果来进行超越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且在执行定点超越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控制体系或者跟踪体系的制定。
三、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实践新形势
与以往传统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有所不同,现代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为自下而上,而以往传统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则是自上而下。顾名思义,自上而下指的是先由其企业领导层人员制定出发展战略,然后再由企业管理层人员结合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术与发展目标,以此来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以及企业自身的前进和发展。但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较以往有所加剧,因此相关学者结合市场竞争环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制定观念——逆向营销,即自下而上。简单地来说就是先找到一个适合企业自身总目标的发展战术,然后再结合战术来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可以明显地看出,战略的制定由战术决定着,而战略则是战术的具体展现,一步步地推动着战术的实现。这种新型战略制定方法对传统企业战略规划那种战略决定战术的制定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基于当下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根本无法去很好地判断今后市场与时代的变化,从而使得企业无法进行长期战略规划的制定。因此,现代化背景下,企业需要转变自身观念,采用自下而上的战略规划制定方法,并充分发挥企业各部门的创新性,以此来促进战略的制定。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 胜任力模型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为确保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内外部环境,对战略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和缺口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并制定吸纳、维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过程(曾湘泉,2000)。简而言之,合理的人员配置加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优化组合才是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在前,人力资源规划在后
Jeffrey A. Mello(2004)提出人力资源规划是在组织战略目标和计划确立后开展的,因此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和价值链核心业务规划,要有人力资源内外环境分析,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较为完整的历史数据等。
(二)企业战略包含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并且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它是企业为达成经营战略而确定的人力资源配置目标、计划与方式,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龙头”或牵引,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活动的方向。
(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落地的载体
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价值就在于实现企业战略的落地,基于战略的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的培训以及满足组织战略与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使得人力资源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公司业绩的必由之路。
三、人力资源规划无缝对接企业战略的步骤及其方法
步骤一: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
在研究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对人力资源规划重新定位显得尤其重要。人力资源规划应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高度关注战略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把传统意义上聚焦于人员供给和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其中,同时更加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步骤二:明确企业战略愿景,提炼战略核心目标
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战略愿景、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主体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够有效地协调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活动,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实现其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战略核心目标,用这些战略核心目标指导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例如:哪些核心目标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哪些核心目标是我们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等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以协调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从而促成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步骤三:挑选承载企业核心目标的关键岗位
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关键岗位人员来完成,所谓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企业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
步骤四: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
使用胜任力模型对关键岗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胜任力模型主要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比较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为关键岗位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只有参照胜任力模型,才能分析企业当前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的差距,并按照胜任力模型的要求制定各项措施,以满足组织对胜任力方面的整体需求。
步骤五:制定关键岗位员工管理提升计划
在步骤四中利用胜任力模型对企业关键岗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当企业目前的关键岗位状况和未来理想的状况存在差异时,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制定有效的管理提升计划同样应围绕企业战略核心要素来开展,重点是要考虑如何吸引、保留、发展和激励关键岗位人才,使得组织能够通过关键岗位人才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组合策略,从关键岗位的招聘、培训、激励到代谢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对战略的及时回顾和总结。企业战略的制定立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即使是细微的偏差也会对企业战略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企业战略规划没有与部门的行动目标相联系;还有一点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没有同企业的预算工作相联系。
正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尽人意,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在90年代提出了综合评估体系(BalancedScorecard)理论。这一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理论目前已在全球成百上千的公司、组织和政府机构得到推广,并被证明卓有成效。
综合评估体系以企业的战略管理为核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作、革新与成长四个战略层面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它将抽象的远景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指标,有效地将企业/部门的运作、员工激励机制同企业的战略意图挂钩。
传统上,我们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仅侧重于财务方面,如销售收入、毛利、净利润等。而综合评估体系将业绩评价范围拓展到客户、内部管理和革新与成长的速度等,从而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全面地分析企业营运结果。
当然,战略规划的实现最终将体现在利润的增长上,而企业利润的增长直接源于销售的增长和客户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企业硬件上台阶以及员工能力的提高又推动了内部管理的完善,从而能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导致市场占有率上升,并最终反映到利润的增长上。
由此可见,综合评估体系的四个战略层面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在每一战略层面,相关绩效指标(KPIs)实现了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均衡以及企业长远战略利益与短期财务利润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制定的绩效指标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营运结果。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对战略规划的分解和细化。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Cockpit,MC)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管理驾驶舱
现代商业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生存和发展,董事、经理及事业部主管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监控和处理所获信息的方法。面对纷繁的信息,他们必须离开细枝末节而放眼全局。管理驾驶舱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信息室和决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层能更好地规划业务活动并赢得竞争。管理驾驶舱由三部分组成:
*墙面显示系统
*飞行驾驶台
*独特的内部设计
1.墙面显示系统(WallDisplaySystem)
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步入管理驾驶舱,所有与企业营运绩效相关的绩效指标(KPIs)都将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四周的墙壁上。管理驾驶舱把各项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显示在不同颜色的墙上:
*黑墙显示主要的成功因素和财务指标;
*红墙显示外部市场信息;
*蓝墙显示内部运作和员工的表现;
*白墙显示战略项目的状况。
所有指标在每面墙上被分为6组,每组由6个指标图构成,因此整个墙面系统可显示144个指标。
2.飞行驾驶台(FlightDeck)
如同飞机的驾驶台,管理驾驶舱的飞行驾驶台也是企业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驾驶舱通过飞行驾驶台对公司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它由6个PC显示终端和两把椅子构成。决策者可通过飞行驾驶台查询企业的实时信息,并可进行决策模拟。
3.内部设计(InteriorDesign)
管理驾驶舱是企业的会议室,但它与传统的会议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人在该环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管理层会议效率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的绩效指标(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图表形式显示。管理驾驶舱使最高决策人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点上。这种像驾驶舱一样的设备面板和显示器布局,使高层经理能及时判断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需要改变,同时也能快速了解公司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管理驾驶舱充分考虑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拓展人的智能。例如,考虑到人对图像信息的最佳接收数量为6幅,因此所有的指标都以6幅为一组呈现在决策者面前。类似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管理驾驶舱设计的各个方面。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绩效指标(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
信息挖掘
传统的企业ERP系统及其辅助信息系统往往侧重于信息收集的过程自动化和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忽视了对信息的有效归纳整理。管理驾驶舱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企业的ERP系统(如SAP的R/3系统)和企业外部的信息(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情况、宏观经济走势),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方式或手工输入方式联入管理驾驶舱。
传统的ERP系统在较大程度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大堆未经最终归纳整理的“原料”或“半成品”数据,管理者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对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最终分析结果。而管理驾驶舱根据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将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例如,决策者发现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他会把问题提交给管理驾驶舱系统,系统可能会根据预先的设置告诉查询者诸如此类的信息:
*联系客户的时间减少了5%;
*销售员的佣金一直稳定在1%;
*完成一百万销售额的周期一直固定在35天;
*除A产品外所有产品的接单率都增长了2%;
*客户满意度在B区域有所降低;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全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的变革过程。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决定战略管理成败。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分析
(一)战略分析力
企业战略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找出企业的发展机遇和面对的威胁;二是搞好企业内部资源和潜力分析,找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三是在前面两个分析的基础上,寻找企业发展方向,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尽管战略管理学家提出了大量的战略分析理论、技术和方法,但企业战略分析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理论上讲,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企业战略管理产生影响。但是,要想把每一种因素都同等对待和分析,很可能是一种战略性错误。企业家应当具有战略思维,提高战略分析能力,善于应用系统论和辩证法等科学的理论方法,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抓住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发展机遇和潜力,找出潜在风险和威胁,准确定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二)战略谋划力
一个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应当体现以下五个原则和特征。一是全局性。全局性是战略规划最根本的特征。企业战略规划必须统筹战略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着眼全局,整体考虑,系统谋划。二是现实性。“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企业战略规划应当从实况出发,立足于现实条件来谋划,只有这样,战略规划才有成功实施的现实可能性。三是长远性。战略规划不是日常生产运行计划,也不是年度工作计划,而是对未来较长时间内企业发展的超前谋划。企业家应当具备敏锐的鉴别力和预见性,能够基于历史规律和现实特征,科学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长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
(三)战略决策力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可以通过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失误和风险。战略决策应当尽量避免独断专行和随意决策。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战略决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和自身的资源条件,客观评价各种战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可能性,找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第三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把整体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进行系统考虑和统筹安排,避免顾此失彼。最后要当机立断,大胆决策。任何重大的战略抉择都是两难选择,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决策者的战略智慧和魄力都是一种考验。决策者应当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当机立断的英雄气魄。把控不住全局,抓不住问题的要害,看不清未来发展的方向,都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战略执行力
首先,要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案。企业战略规划通常是宏观的,粗线条的,要想付诸实施,必须进行细化分解,将总体战略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和各项分目标,把总体战略部署细化分解为各个阶段的部署和具体任务,并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其次,要建立高效的战略管理体制机制。合理而有效的战略管理体制机制是实现企业战略整体性与系统性运作的基本保证。战略实施方案出来后,就要建立配套的管理体系,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部门和人头,确保各项战略任务全部落地生根。
(五)战略定力
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需要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实力。所谓战略定力,通俗地讲就是实施战略的决心和意志。战略定力来源于战略自信。有自信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力量。是否具有战略定力,是鉴别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家能否堪当大任的重要尺度。企业家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略管理的成败。
三、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进行战略定位
现阶段很多企业对战略管理的创新,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不能准确定位未来发展的目标,确定了目标就确定了企业未来将要迎接的挑战、竞争的对手、长远的合作对象等。因此企业要认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洞察这些变化引起的各种连锁反应,进而分清行业变革带来的主要影响、次要影响,将会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并不意味着它无章可循,企业高层实施战略管理,首要对战略管理进行准确定位,紧密结合企业当前所处的环境特征,力求适应和改变市场环境,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
(二)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整合
每一个阶段的跨越,相当于一次新的创业,企业家勇于接受挑战的同时,需要踏踏实实把握好企业战略、资源配置、管理协调等问题,这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对其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生产资源、网络资源等各方面加以系统盘整,及对战略的可转移程度和支持度进行分析,明确解释企业价值理念下所包含的企业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分配到企业具体的部门和员工身上。
2.企业应具备的能力整合
一般而言,企业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运营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着力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评估企业现有能力状况。分清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做出相应的改善应对之策,以此来确定各资源能力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为下一步的企业战略规划做准备。
(三)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战略分析
1.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实际能够加以控制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运作状况,掌握企业当前发展的情形,明确自身具备的长处和弱点,提供企业战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以使确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还有企业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和经营环境的挑战,使作出的战略选择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优势和避免不必要的弱点,从而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2.企业业务战略分析
业务战略规划实际是对业务的销售额、贡献毛利、销售比重、区域构成等进行的量化规定,企业业务作为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类型和运营空间,其范围也是企业开展战略活动和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场所。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侧重于对业务的生产状况、物流配比、销售比重、毛利比重等层面的发展提升,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按业务单元对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进行相关操作,从而为企业发展进行市场定位和确立竞争优势。
案例文章――
如果说“波特教授的战略管理理论是近几十年来企业管理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相信能够得到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是,从实施层面来看,国内企业总体状况还是有所欠缺。战略思想还不能真正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指导作用,还没有成功“着陆”。特别是中小企业,战略思路往往存在于管理者“脑海”里,离“可实施”以及“指导经营管理”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XF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主营油站设备配套备件生产业务。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公司在备件生产领域已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公司负责人张总并没有满足目前的现状,已经在考虑XF三年甚至五年后的发展了。但是目睹了业内企业的起起落落,在做这个决策时,雷厉风行的张总犹豫了……
公司应该专注于这个行业吗?公司日益成熟的加工制造技术在别的行业有用武之地吗?在业内,备件业务还能够提升市场占有率吗?XF还应该投入资源吗?
公司的部分股东们希望打破现有的定位,将业务拓展到整机领域。但整机市场前景是否看好,公司转型后又能具有哪些竞争优势?需要哪些资源?存在哪些风险?凭企业的实际情况又是否能有效规避?转型后与现有的业务又该如何配合?
这些关乎XF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似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没有人能看清楚、说明白。
张总最后决定借助外力制定XF的战略规划,在行业资深管理专家的帮助下,明晰了公司总战略和分步成长阶梯,确定了近三年的年度目标规划,编制了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战略报告得到了股东们的广泛认同,决定付诸实施。
但半年过去了,本年度目标完成了不到40%,张总坐不住了,中高层管理会议一个接一个,但大家还是有很多抵触和消极情绪。会议要么变成张总一个人的“一言堂”,要么变成大家的“诉苦会”。张总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制定的战略规划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心急如焚。但如何做到战略的有效执行,如何对战略的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监控,应该运用哪些管理手段和方法,如何改善目前的状况,张总有点束手无策……
其实,XF的战略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如何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
我们无从考证XF的战略规划制定过程,分析是否完备,工具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有充分的依据;但XF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梳理清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使内部管理层的认识达成了一致,并且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实施步骤,将管理者的战略发展思路形成了可实施的战略规划。从这个角度看,制定战略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战略制定的方法和工具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XF的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与XF没有建立可行的战略管理体系有关。战略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循环过程,没有执行保障,再完美的战略规划也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不能“着陆”。而这个保障就是“战略管理体系”。九略管理咨询公司将战略管理体系总结为“战略管理循环”,其中包括四个关键过程――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改进。
以上两点也正是我们进行战略管理体系健康调查的主要目的。
战略管理体系健康状况需要检查的项目
战略管理体系的健康状况调查是本次“中国企业组织健康状况系列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筹划和谋略。战略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石与导向。我们按照前述的战略管理体系框架,总结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战略制定方面
企业缺乏清晰、准确、合理的战略意图和目标,价值定位不明;
企业高层对企业使命和愿景意见不一,没有达成共识;
没有实施方案,战略规划“束之高阁”。
战略实施方面
员工对于战略规划不理解或认为不切实际;
没有合理运用战略实施的工具;
战略执行失控;
不能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战略评估方面
缺乏科学、有效的战略评估方法与手段;
战略评估流于形式,不能发现实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战略改进方面
战略规划“一成不变”,没有合理地调整和改进措施;
不能“与时俱进”,对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
本次调查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健康指数”将通过以下四个指标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状况进行评价:战略制定指标、战略实施指标、战略评估指标、战略改进指标。从整个战略管理体系来看,大量的工作集中于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这也是国内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当务之急,我们赋予较高的权重。具体的权重分配如下:
战略制定指标: 35%
战略实施指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