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齐鲁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范文第1篇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齐鲁文化;齐文化;儒家;山东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73 ― 02

以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当代政治、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功能和作用,有助于使我们对齐鲁文化的认识更具时代性,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继承齐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提升齐鲁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实现“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一、齐鲁文化的内涵

齐鲁文化中的“齐鲁”不仅是表示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作为空间概念,“齐鲁”指山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最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作为时间概念,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皆存在了800年左右,其后为其他诸侯国所灭。但虽然政权被灭,齐鲁两国的文化体系和思想成果却传承下来,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燕赵文化、秦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样,齐鲁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丰富的内涵。齐鲁文化的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自秦汉以来,齐鲁文化逐渐融合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界在探讨齐鲁文化的结构时,一般认为齐鲁文化包含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个文化圈。齐文化侧重“功利”,较重视耕战、农业发展;鲁文化注重“道德”,较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规则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齐文化与鲁文化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我们可以把齐鲁文化理解为“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两国文化的渊源发生和延续展现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1〕在齐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始终保持了开放性的特点,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从而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调节功能。西汉时期,随着儒学被统治者定为处于独尊地位的意识形态,齐鲁文化也获得了在社会诸种文化和思潮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并成为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

齐鲁文化表现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和而不同、崇尚民本、诚信友爱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的政治价值和社会理念曾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有序发展,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自强不息,重视经济

齐鲁文化中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齐文化对经济与社会实际的重视。姜太公、管仲等人都重视人的积极因素,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重视经济是齐鲁文化的特点之一。尤其在传统农业社会,齐鲁地区的农业较为发达,渔业、盐铁工业、及社会化的水利、交通等都比较发达。以齐文化为例,齐相管仲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盐铁专卖制度,不仅富强了当时的齐国,也极大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后世盐的专营制度的起始源头。管仲关于“四民分业”的思想将齐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为齐国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后来的传统社会一直沿用。这种重视经济的思想与当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相通的。

2.崇尚人本,天下为公

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齐鲁文化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在齐文化中,管仲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管仲的改革也是围绕人本展开的,其改革思想与民本精神为后代统治者继承发扬。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鲁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先王之道”、“尧舜之道”、“文王之治”等等,其“仁政”思想把儒家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另外,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的追求,也是齐鲁文化的思想特色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内涵中的地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当发扬传统齐鲁文化中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的政治理念,进一步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仁者爱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齐鲁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齐鲁思想家思想体系中重点倡导的。孔子构建了其仁学思想体系,把克己、爱人、复礼作为仁的具体内容,并将之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并要求人们都按照有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尽管孔子所讲的礼的核心是上下等级关系,但其中的一些因素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如“正礼”、“修己”、“自戒”、“自讼”、“自省”、“自责”等思想,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对今天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孟子则突出了孔子学说中的仁义礼智,并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解释人伦关系,这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发挥,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传统齐鲁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现念不相符的消极因素,诸如重农轻商意识较浓、宗法观念凝重、法治意识缺失等。对于这些消极因素,我们应辩证对待。要看到这是与当时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严密的等级制度和思想相应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

三、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两千多年来,齐鲁文化对于维护传统大一统理念及国家统一、社会伦理规范的遵守及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应继续呼唤齐鲁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继续挖掘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形成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合力。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政府在社会资源的掌握和分配中具有其他任何组织都不具有的优势,因此政府在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就文化建设来说,政府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地位,能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证。因此,提升齐鲁文化的当代影响力,首先要重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监管协调等功能,为齐鲁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证和社会平台。

2.利用好齐鲁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载体。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有利于齐鲁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普及齐鲁文化,如各级各类道德讲堂、各种层次的文化讲堂等。这些载体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了齐鲁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山东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构建并推进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展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须新一步创新理论和工作机制,探索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新领域、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3.培育“山东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离不开人的精神的改造与提升,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支撑。而提高人的素质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应该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当前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把“山东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切入点。“山东精神”的主要内涵有“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这为齐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树立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也为地区发展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近十年来,围绕这一价值目标,结合山东的区域实际和文化传统,我们在改革创新、诚信和谐等方面展开了诸多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弘扬山东精神有利于激活齐鲁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积极因素,实现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相贯通。

四、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齐鲁文化资源

需要明确,在当代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震荡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应该有科学的态度。换言之,我们固然不能否定文化传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有诸多优秀因素,然而,要避免走入另一极端,避免盲目地一味颂扬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要避免对齐鲁文化研究中的“主观投射过度”现象,避免“认识主体用现代性的认知替代传统认知,把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现念或观念,投射到古人身上。”〔2〕例如,现在有诸多学者著文立说,提出儒家学说中的“君子”人格即是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人格,并从各方面、各角度去论证这一学说,进而提出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现代公民理论的成分。实际上,儒家理论中的君子根本不具有现代公民概念的内涵,把二者等同起来或者认为二者想通的观点从本质上混淆了传统臣民型政治文化与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的区别,是一种认识的误解。所以,对齐鲁文化传统的价值要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其本身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在传统齐鲁文化有诸多优秀的因子,对当今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从总体上来说,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政治与社会理念相悖的。齐鲁文化产生于传统封闭的小农社会,具有重义轻利、道德政治化等缺陷。对于这些缺陷,我们应理性分析。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能成为现代文化的主流,对于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要根据当今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不加区分地把传统齐鲁文化照搬到当今的社会之中,更不能把传统齐鲁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扣上“优秀”的帽子而大力提倡。

总之,挖掘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并提升其影响力,从而使齐鲁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代条件下,既不能守着传统照本宣科,也不能对传统置若罔闻,要立足于当今的社会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新的有益因子,从而实现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齐鲁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经》;齐文化;鲁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133―02

西周初分封于东方的齐国与鲁国分别继承了东夷和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文化,但是由于两国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建国方略的差异使得这两个原本同属一个文化圈的文化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了两个风格迥异的文化传统――尊贤尚功的齐文化和尊尊亲亲的鲁文化。下面拟从对《诗经》中《齐风》《鲁颂》以及《豳风》的研读对齐、鲁两国的文化差异作一次试探性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风民俗等方面分别叙述。

一、经济制度

(一)齐国:务实开放

齐国地处泰山之北的滨海平原,多山地丘陵和海滨盐碱地,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而齐国东、北两面临海,当地又有煮盐的传统,再加上齐地的崇尚功利的风俗,齐太公于是“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历代统治者均奉行农工商并举的政策。对于这种经济政策,《齐风》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是我们通过阅读、分析这些篇章,也可略知一二。《南山》中“葛屦五两”、“麻如之何”说明种植作物有葛、麻,《东方未明》中“折柳樊圃”体现了蔬菜种植业。《敝笱》首句“敝笱在梁”说的是将破了的笱放在拦鱼坝上,可见齐国的捕鱼方法多,而其后提到的鲂鱼、鳏鱼、鱼也说明齐国渔业资源丰富。这种综合的经济政策充分利用了齐国的各类资源,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开放性,极大地刺激了齐国经济的发展,促使齐国增加了大量财富。

(二)鲁国:厚重保守

“鲁文化就是在单一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鲁一体的内陆农业式的封闭文化。”这在《鲁颂》《豳风》中多有体现:《七月》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以连续性的图画生动描绘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图景,具有史诗壮阔的气魄,是一首当之无愧的农业史诗。同时该诗也反映了鲁人的生活、农业生产情况,表明了鲁人对于土地和农耕的深厚情谊,再现了鲁国作为周王朝重要分封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毛诗序》:“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牧于野,鲁人尊之。”所以,《鲁颂》历来被视为赞美僖公之作,这与其重农重谷是分不开的。《鲁颂》中《》和《有》反映了鲁国重农的传统,《》中描绘了一群又肥又壮并且花色各异的马,突出了鲁国养马众多、重视农牧业的特点。《有》里“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直接表达了年年丰收粮满仓、把谷物留给后代的愿望。

二、政治制度

(一)齐国:尚变革、恶守常的功利主义政治

《齐风》11首诗中有《鸡鸣》《东方未明》《南山》《敝笱》《载驱》《猗嗟》6首诗的内容都与政治生活有关。《鸡鸣》描写了天明时一位官宦之家的妻子一遍遍催促其丈夫起床上朝,与其关心政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丈夫以“苍蝇之声,日出之光”应付其催促的慵懒的形象,此诗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勾勒了一名关心政事的齐国女子的形象。《东方未明》同样描写了一位因公室使唤而从早忙到晚的小吏形象。《南山》《敝笱》《载驱》一向被视为刺襄诗,实非尽然,“诗人是站在维护齐、鲁两国友好关系的高度来审视齐襄公与文姜私情和文姜嫁鲁的:看到文姜嫁鲁而作《敝笱》《载驱》抒发欣喜之情,看到文姜、鲁桓公造成两国友好的破坏而作《南山》谴责他们的违礼行径”,这表明了齐人对政治生活的关心。

(二)鲁国:重守成、谨守周礼的宗法政治

纵观《鲁颂》4篇,都和周代礼乐文化制度有关。“《》是一首关于养马的颂诗,而马在周代礼乐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祭祀的对象又是重要祭品,也是军事力量与民力的象征。”《有》是记述祭祀后君臣宴饮的诗,描写宴饮时还有乐舞相伴,诗中提到“鼓咽咽,醉言舞。鼓咽咽,醉言归”。舞是周代礼乐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展现了鲁国对礼乐的遵守及其对礼乐复兴所做出的努力。《泮水》里的“泮宫是鲁僖公依据西周辟雍所建造的实施周代礼乐制度的综合性的典礼场所”。辟雍是周礼的一种象征,所以泮宫继承的是辟雍代表的文化精神。在春秋礼崩乐坏背景下僖公仍能积极复兴周礼,足见鲁国对周礼的严守。《宫》为颂扬僖公建庙、祭祀之颂歌,从诗中描绘的祭祀对象、车服用具可知礼乐形式。由上可知鲁国对周代礼乐是极为推崇的。

三、民风民俗

(一)婚俗

1.齐国:东夷传统深厚、开放色彩浓厚

姜太公就齐后对东夷族人采取绥靖政策,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民族文化政策,沿袭其旧民风民俗不加干涉的措施,故许多东夷旧俗被保留下来,渗入到齐国人的婚姻礼俗中。《著》和《东方之日》展现的就是齐国女子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渴望。《著》描写了一位等待新郎迎娶自己的新娘,她内心充满喜悦,希望赶快看到她的新郎。《东方之日》写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到男主人公住处约会的故事,她感情奔放而又率直,丝毫看不出羞涩以及拘束。

2.鲁国:依周礼严谨行事的婚姻

鲁国婚俗也是一向以周礼约束行事,严格遵守同姓不婚的传统,无怪乎流行着“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说法。“鲁昭公因娶了个千里之外的吴国同姓女子为夫人,就受到了人们的议论和非难。”最后娶时不声张,去世的时候也没讣告,可见鲁公也不能轻易践踏同姓不婚的规定。

《豳风》也体现了婚姻制度中对周礼的遵守,“伐柯如何?匪务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媾之子,豆有践”(《伐柯》)与前文《南山》中“析柴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传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必要性。

(二)社会风尚

1.齐人尚富、好奢、尚武

《著》《卢令》《敝笱》《载驱》4篇集中体现了齐人奢侈的生活。《著》对新郎装饰的描写就有素、青、黄色的美玉,其间还有琼华、琼莹、琼英点缀。《敝笱》《载驱》都写了文姜出嫁时随从人员众多,排场壮观,规模宏大,其奢侈的生活一目了然。《卢令》写猎犬带有重环、重,在当时金属还比较贵重的时代里,连猎犬都带有金属项圈,其主人的装束也会很华贵,对金钱的炫耀肯定会刺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久而久之,齐国尚奢变成风气。

《齐风》11首诗歌中有《还》《卢令》《猗嗟》3首描写齐人尚武善射的习俗,《还》《卢令》两首赞美猎人技艺高超、风姿俊美、谦逊有礼、威武俊美的精神风貌,《猗嗟》中写了一位身材颀长、英俊高昂、眉目温婉、目光澄澈的勤于练箭的射手形象。《诗经》中描写田猎、射箭的诗很少,但《齐风》中四分之一的诗以此为主题,突出了尚勇打猎在齐国的盛行。

2.鲁国讲礼义、重德

鲁国本为殷商故地奄,伯禽就鲁后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文化政策来取代奄地旧俗,经过一段时期的惨淡经营,鲁国不负众望终成礼仪之邦。鲁人在国家祭祀或是宴饮时均配以繁复的礼仪形式,《鲁颂・有》中就描写了君臣宴饮配乐起舞的画面。《汉书・地理志》记载鲁国时讲:“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濒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史记・货殖列传》中也说道:“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由此看出鲁国的特点是重德义、讲礼义,倾向于保守,表现出极强的排外性。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邵先锋.齐文化与鲁文化之异同论[J].管子学刊,2007(04).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齐鲁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齐鲁民风;影响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0278(2013)08-289-01

民风与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由人类集体创造、人人相习并历代传承,其形成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上承夏商周文明之精华,下开两千年中国思想之正统。虽然因为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而不可避免的带有腐朽落后的因素,但它更积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史经验和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和智慧结晶。就当下的山东地区的民风来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学影响下的山东人的礼仪修养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学,战国时成为显学,汉武帝时期竖起了“独尊儒术”的大旗,从此孔子居庙堂之上,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孟之道被历代帝王视为治国安邦的思想和选拔人才的依据,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处于基础与主体的地位,其中的君臣之道、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中庸之道,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的促进了文化繁荣。儒学的尊卑亲疏仁爱之礼,使中国封建等级社会等级森严之外又充满了人性。在山东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张,也塑造山东人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

山东人民豪爽、朴实、大方、好客、忠厚的真性情广为人知,山东地区的优良民风在中国大地上是有口皆碑的。例如“风近邹鲁”是对其他地区评价其当地民风民俗的相当高的标准。从以礼治国到崇尚忠孝礼智信,无一不体现着儒家思想中的发光点和现代社会人们需要借鉴的地方。《礼记・中庸》中记载“诚者,天之道;诚之道,人之道也。”山东人的诚实也处处体现着。《论语・颜渊》中有孔夫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人所处位置与责任的一致性。《礼记・礼运》中孔夫子所讲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把人放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义,所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双向责任,互相对对方负责,齐鲁人正是在儒家这种人与人的责任中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履行着自己的义务,来实现自己心目中的自己所处位置的定义。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中,实现自己作为群体一员的社会价值,这其实也是一个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儒学影响下的孝文化

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过:“我从历史上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而在地域上我则在山东寻觅,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山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山东文化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儒家发源于山东,反过来,儒家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山东人。正如孝文化,也是如此。

孝道是中国独有的,近代西方传教士刚刚来到中国时,为了让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基督教,特意把祭拜祖先加入到教义中,可见,中国孝文化对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影响。

孝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追溯孝文化的源头,据考古考证,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形成,孝文化也随着逐渐发展与完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大小分封国家纷纷改革制度,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也就是说:稳定家庭是稳定社会的基础。所以孔子提倡孝道。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要情真意切,而不是单单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要在精神方面尊重与体谅父母。在《论语・里仁》中提出“事父母几谏”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和颜悦色的劝说,如果父母不愿听从,也不能怨恨父母。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山东人历来奉行百善孝为先,山东人已经把一个人是否孝顺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值得合作的标准之一。山东人对生育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的故土,都有深深的感情牵绊。

儒家十三经经典著作中的《孝经》更是儒家孝思想的集中体现,古代皇帝唐玄宗亲自为其作注,也是古代帝王唯一作注的经典之一,可以看出对儒家孝道的肯定与重视。其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认为指出孝是诸德的基础。世代相传的二十四孝子,其中就有十位是山东人,其中包括孝感动天的虞舜、戏彩娱亲的老莱子、鹿乳奉亲的郯子、百里负米的仲由、啮指痛心的曾参、芦衣顺母的闵子骞、卖身葬父的董永、行佣供母的江革、卧冰求鲤的王祥。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在山东这片孝文化思想的沃土上,更会结出孝故事的累累硕果。

齐鲁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汉不夜城;淮南文化;项目规划

前言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淮南市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照城市总体规划,舜耕山和山南新区是淮南市“三山鼎力、三水环绕、三城互动”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未来,淮南市将以山南新区为建设重点,进而打造出全新的淮南风貌,在此背景下,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大汉不夜城”设想,其实施势必将为弘扬淮南文化传统、彰显淮南特色、推动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大汉不夜城文化研究

淮南具有悠久的历史,名人名家层出不穷,是我国少有的文化大市。从豆腐文化到少儿艺术,从寿州窑到花鼓灯,从吕公著到俞通海,无一不表明了这个地方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充足的文化资源。

1.1淮南历史文化

身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淮南具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2000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就在淮南法出现了距今大约300万年的古猿犬齿与前臼齿。以此来看,大舜耕历山,传授打鱼、耕种技能的故事,和大禹治淮河的故事发生在淮南也并无道理[1]。而从文字历史上看,仅在淮河流域就出现了一位称得上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或伟大著作,如孟子、管子、淮南子等。这些人的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而在我国古代,于淮南之地,还出现了众多文化名家,如山上淮南王,门客数十刃皆为当世才俊,其中八公(李尚、苏非、田由、左吴、伍被、毛被、雷被、晋昌)最为出名。除此之外,淮南小山、淮南大山的作家群体也被文人津津乐道,其产出著作如《淮南王辞》、《招隐士》、《古今注》等。

1.2淮南水文化

淮南的文化其实是一种大和文化,一切都始于淮河。如在《风俗通义》中,应劭就说过江、河、淮、济为四渎。这四条河流适合安居种植,可见,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将淮河列为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了。而通过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文化底蕴的丰厚程度在小范围内是以淮河为起始点,向两边逐渐扩散逐渐减弱的。

1.3淮南多元文化

淮南除了历史文化与水文化之外,还具有多元文化的个性,和徽州文化、巴蜀文化等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淮南文化是包容的、开放的。其核心是楚文化,在楚文化内,就包含了陈、蔡、汉、吴等多种类型,其中又不免出现老庄的道家文化、孔孟的儒家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在淮南这个地方交汇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淮南文化。也正因如此,包含了儒墨道法等多元文化的旷世奇书———《淮南子》才能得以问世。该书为中国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百家争鸣划上了句号,就百科全书的影响力与丰富性而言,在我国历史上,少有能和它相提并论的著作,故在《淮南子注•叙》中,高诱曾言道:“故夫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2]。”由此可见,《淮南子》可谓是我国文人必读之书,重要性显而易见。

1.4淮南的商业文化

淮南的经济在唐宋时期可谓鼎盛阶段,淮南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且雨量充足,身为中央经济的主要供给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运河贯通江淮,为水利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水稻之外,此地还剩产麻、桑、茶、竹、鱼,江淮之地,可谓经济中心的重中之重,同时,造船业、盐业、手工业、陶瓷业其先进程度,在当时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没有能出其右者,国内文人曰“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在国外,其影响力依然存在,大量的日本、波斯等国的商人都前往淮南之地经营药草、珠宝生意,让淮南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也为后来徽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5淮南的建筑文化

淮南为楚汉文化代表地,其建筑具有我国古代的鲜明特色,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哲学,其建筑布局形成了特有的“法天象地”式,和天上五宫三垣二十八宿进行对应,在地面建设出一座座层次有序的建筑,贯彻了“天地人”的思想。

2大汉不夜城规划思路

大汉不夜城南邻城市干道,北倚舜耕山,东接淮河大道,西壤动漫产业园。规划项目总面积为73.9万m2,建筑面积约30万m2,规划思路的基本理念为统筹规划、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科技先导、示范效应和地方特色,在对其规划中,一方面要做好道路、建筑、环境等方面的统筹,另一方面,需要对淮南文化进行充分考虑,让其成为文化经典景区。其项目地形基本为反“L”型,根据地貌勘察,可以地处该地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其中最高处山峰标高136.4m,而谷底标高81~95m,其中包含两处自然风景区,一水一洼,水为全场426m的妈妈涧,洼为舜耕山著名景点姚洼[3]。对其进行规划,需要做到自然风景的合理利用,整块用地的有机完整,现有三条规划思路进行选择。

2.1规划思路一

规划思路一的主导思想是五行观念和“淮南子”天文训,重点是再现汉风民俗。

2.1.1空间景观

在空间景观上,层次分明是它的特点,可以布局可以概括为“一轴两翼三院落”。思路延续楚汉文化中建筑的轴线对称、院落递进、高台厚墙和坐北朝南。

2.1.2功能布局

在功能布局上,此规划思路为文化和商业融合,同样以南北轴线为基础,塑造出两侧对称的多功能区,闾里区主要为休闲娱乐功能,里坊区主要为美食功能,建章宫主要负责文化演艺,长乐宫主要负责文化展示,太白宫负责文史的陈列,玄武宫为博物院。于整体的东北角位置,设置气象科普馆和气象塔,以体现淮南24节气发源地的文化背景[4]。

2.1.3交通体系

在交通体系方面,在用地周边安排了机动车的环道,对机动车和景区内部予以分离,以坡道、台阶为主完成景观步道的设计,让游客能够利用步行完成大部分的游览活动。在车辆停放方面,采用了地下地上互相结合的方法,在景区前部设置地下的停车库,在景区东西部设置地上的停车场。

2.2规划思路二

规划思路二的整体构想是打造一个特色鲜明、乐在其中的大汉不夜城,做到体验为主、以城为形、文化为神。

2.2.1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上,其南北向主轴线为妈妈涧西侧,将东侧南北向次轴线与南侧与沿山路平行的东西向次轴线当作骨架,其内部构成单元为宫苑建筑群与“坊”式建筑。沿主轴线布置入口广场、大汉城门、大型公建(影剧院、少儿艺术馆、中式商业楼、展览馆)和舜耕殿,其中舜耕殿最为宏大,主要是对大汉不夜城进行综合展示,如淮南的地方戏剧等,同时,它也是一个大型剧目的演出场所。在此空间布局中,利用变化的场景和精巧的设计,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在东西向次轴线,主要是对汉朝的商业文化进行展示,在沿线中,设置了汉乐体验、古豆坊、汉风餐饮、汉服装饰以及茶艺、兵器等各种商业单元,游于其中,可以亲身体会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汉朝商业繁荣景象。而在东侧南北向轴线,将人行次入口作为起点,对四个大汉城宫苑区与特色商业街坊进行串联,其主题为汉方医疗、汉方养生或康体运动,游于其中,不免体验到汉朝百姓生活的自然纯朴之气。而在景区之中,沿着主轴线会布置三个主题广场,淮南王广场、王城广场与古国广场,这也是此规划思路的特色之一,一方面,对于空间布局有着优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景区的绿化工作。

2.2.2交通体系

在此规划思路的交通体系中,其道路系统一共可分为三级,即主游路、次游路和步行道路,整体是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网络结构,在主游路上,设置20~24m的红线宽度,作为双向四车道;在次游路上,设置7~12m的双向两车道;在步行道路上,其宽度需要依照可能的人流量进行具体规划,大约宽度为2~40m。

2.3规划思路三

规划思路三的指导思想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阴阳相调,文商交融”。依照实际地貌的山水,按照轴线对称的基本原则作出细化的调整,让其具有协调性和完整性。

2.3.1景观特色其规划

结构为三横三纵,具我国传统格局的严谨特点,作为景观轴线的南北主轴线在地中部,两侧南北副轴据此展开,东西三轴线对功能区域进行限定,形成纽带的作用。将人工的环境和自然的山水之间进行组合,利用自然水系妈妈涧来间隔东西,利用姚洼来来增添北部风采。将景观和地形进行融合,山高显眼,水低潜藏,山阳水阴相互融合,游客游于其中时,可以感受到万物和谐。

2.3.2功能结构

在功能结构中,主要可分为四个板块,即文化展示、商业互动、大汉别苑和汉风勤政。文化展示版块主要是为展示历史文化,展现汉代故事,处在地中后部,主要包含了淮南子典故街、特色剧场、升天坛、天象台、文化互动室等;商业活动版块主要是用来购物餐饮等休闲娱乐活动,处在地前部;大汉别苑版块是为游客提供住宿的版块,处于东北部,包含了汉风宾馆、特色别墅等;汉风勤政版块主要是用来办公的版块,处于景区东部,能够为游客提供事项处理等相关服务。

2.3.3交通体系

在交通体系方面,其内部是三横三纵步行景观道,外部为机动车环路。机动车的停放多为地下,以此来保证地面具有通畅的交通,而在景观内部,路线倡导效率优先,为游客的观光和游览提供方便。

3结论

综上所述,大汉不夜城地处的淮南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结合文化背景和项目规划的客观条件,可以提出三种各具特色的规划思路,其具体选择还要参照用料成本、旅游对象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选择,势必能促进大汉不夜城的早日完成,进而推动淮南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旭.紧抓历史契机力促《淮南子》特色文化新发展[N].淮南日报,2017,04.

[2]周婷.《淮南子》山水观及其审美意义探析[J].宗教学研究,2017,02:72~80.

[3]李登凤.转型与发展视角下淮南旅游市场综合开发路径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02:53~55.

相关期刊更多

齐鲁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教育厅

齐鲁珠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财政厅

齐鲁艺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