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范文第1篇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本学期已尽尾声,现将一学期的课改实验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密切合作,多项沟通

   课改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我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就与同行交流磋商,还定期总结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自己的知识的到了丰富,能力也的到了提高。

   五、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共2页,当前第1页1

实验课程范文第2篇

一、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

教育部将成立由基础教育司牵头,高校学生司、师范教育司、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推进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教育部将建立实验省(区)联系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措施,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各实验省(区)实验工作的协调发展。

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工作组深入各实验省(区),全程跟踪实验工作,加强专业指导,帮助实验省(区)总结推广经验,以促进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收集和分析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的反馈情况,为修订、完善工作做好准备。

教育部将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网站,负责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听取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情况。同时,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二、建立健全实验省(区)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

各实验省(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凡是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要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

各实验省(区)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完善决策机制。教材选用、考试评价等实验推进中的重要政策问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分析,充分论证。

各实验省(区)要加强对地(市)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组织专家指导组,深入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全程跟踪指导。同时,要推动地(市)加强对县(市、区)实验工作的指导。

各实验省(区)要加强普通高中教研网络建设。地(市)一级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学校的教研网络,发挥业务指导作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和对口支援,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的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

三、进一步加大对实验省(区)校长和教师开展培训工作的力度

教育部将根据实验省(区)校长和教师的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工作。

教育部将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针对实验省(区)反映比较集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技术等学科的教学问题,设计培训方案,开展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对2005年实验省新课程骨干培训者的国家级研修活动。

教育部将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组织面向实验省(区)的高中骨干校长培训班,切实加强实验省(区)的校长培训。

教育部将进一步发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作用,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在相关网站开辟高中新课程实验专栏,帮助教师解决实验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同时,协调和整合各实验省(区)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为学校和教师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各地也要高度重视新课程的培训工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积极探索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各实验省(区)要加强领导,加大对本省基础教育考试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认真研究制订本省(区)高校招生考试方案。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研究制订要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取得大多数考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同。实验省(区)高校招生考试方案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报经我部核准备案后公布施行。

教育部将组织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开展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制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指导、帮助实验省(区)形成符合改革方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实验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ERP;实验课程;教改;任务驱动

一、背景介绍

如火如荼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企业对于ERP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如:ERP软件的实施顾问、ERP软件研发人员、ERP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人才。然而目前企业信息化人才尤其是ERP人才的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实施ERP的进程,已成为我国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大障碍。

现代企业所需求的是复合型经济管理类人才:既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基本原理,能从事基础性管理工作,又掌握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和应用技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许多企业在高校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的理论性方面的知识较多,但在企业经营运作以及管理决策方面欠缺足够的训练和实践,无法快速适应企业各个管理岗位,工作实践技能和团队的合作意识严重匮乏,致使企业在接受了毕业生以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增加,使大量企业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而转向其他人才市场。

基于这种背景,我们教学团队提出了一个以ERP实验为突破口的教改项目。目的是:建立起与企业发展同步的教学环境,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ERP实验课程的改革,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ERP实践环境,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教改过程

“企业资源规划(ERP)”实验课程是我院建设基础较好的专业课之一,是面向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高年级本科生而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该门课程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满足学院面向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研究和解决企业资源规划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学生在ERP领域应用和开发(包括二次开发)奠定相关基础。为延伸前期教改成果,项目组又申报了ERP的实验教改项目。

ERP实验是根据ERP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教学增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辅助和补充,使学生加深对ERP原理、软件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运用,教学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ERP的应用能力,以及利用ERP管理思想解决各种复杂的企业运营问题。

以前开设实验课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在学习结束后,有的同学认为ERP软件就是ERP的全部,或者ERP就是沙盘模拟。这样的认识既不全面也很有危害。软件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随着环境的不同,软件的设置和操作处理也不相同,其运行结果必然存在很大出入。第二,由于软件本身功能模块涉及企业运作的各职能部门,学生往往容易迷失于复杂的软件操作或繁琐的数据录入之中,无法体会ERP对企业运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沙盘模拟虽然作为了解企业运作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直观、可操作的优点,但它相对于企业的真实生产运作管理而言,显得既简单、不全面也过于机械化。沙盘模拟应与ERP软件应用相结合,互为有益补充。但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实验教学体系如何建立,案例和实验所需数据如何统一,这些都是值得关注、迫在眉睫、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教改项目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采用“软件+沙盘”的实验模式。改变以往实验课程只是介绍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模式,将企业软件应用(ERP软件)与企业运作模拟(沙盘模拟)相结合,既重视软件操作能力,也重视企业流程理解,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对ERP的原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应用也更加得心应手。

具体方案如下:1.多种实验手段和方式相结合。软件实质上只是对ERP系统的操作训练,用户想搞清楚每一步操作为什么要这么做,相关的业务流程关系如何,数据流和信息流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这些操作中体现的ERP管理思想和原理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软件本身是无法得出答案的。而沙盘模拟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模拟企业系统运营,使学生在模拟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训练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进而运用所学管理学相关知识进行总结,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解决了仅用软件无法了解企业运作全貌的问题,也解决了仅用沙盘模拟无法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熟练使用软件的要求。

2.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课题组将把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同学组织起来,形成跨专业的ERP合作小组。由于课程都开设在大三的下期,因此可以根据学生分组情况,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调研,开学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指导和总评,报告的成绩将计入到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中。实验课中,学生将利用软件、沙盘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验证、分析和模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写出实验报告,此成绩与调研报告成绩共同构成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

3.模拟职能岗位,定期轮岗。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内部设置了不同的部门和岗位,高校ERP教学天然地需要模拟体验式教学,学生通过扮演企业中的角色,可以体会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

无论是软件的应用还是沙盘的模拟,其中都涉及了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对不同角色的人员,其管理职能、操作内容、使用权限完全不同。为与企业实际环境相适应,项目组对每位学生按照岗位分工,使其模拟在企业中担任的某种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循环进行,使同学们了解不同岗位的全部操作流程,实验过程也具有相对较强的仿真性。

通过这种分岗轮岗综合模拟训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管理。

三、经验总结

通过近一年半两个学期的教改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比较欢迎这种创新的实验方案。并表示对企业的采购、人力资源、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都有了一些深入的认识,对ERP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以及运用后带给企业的变化(主要是效率、决策制定)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当然,学生们也反映,由于实验课时较少(16学时),很多运行结果的较深入分析无法展开,往往只能知道:这次的模拟为企业节省了多少资金或造成了多大浪费,但并不清楚是否有改进的可能,或者应该如何改进。对于角色扮演,学生们开始很感兴趣,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相互之间的沟通较少,因此在进行企业模拟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或意见无法统一而导致团队协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

综合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项目团队对教改过程的深入思考,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由于实验课程学时是教学计划安排的,无法进行调整,因此项目组老师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延长实验课时间,以此缓解由于课时不够造成的对实验目的理解不深刻的矛盾。2.加强学生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实验课程看似只涉及到ERP这一门课程,但实验中由于需要进行决策制定、角色扮演、市场调研等,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其实很高。低年级学习的相关课程,学生可能已经遗忘了不少知识,因此需要提前要求学生将部分知识进行温故,并将这个过程进行评分,以加强管理和督促。3.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和基本功。课程改革的对象是学生,但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程效果。为了能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项目环境(包括脚本设计和项目规划),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实践和综合管理能力,否则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郭强.《ERP 原理与实践》教改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19(5):116-118.

实验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11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

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3]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其一,开设时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将实验开设在四年制药学专业的第七学期,各门专业课的讲授之后;其二,教学安排。本门课程总学时90学时,三个实验的课时分别为46学时、24学时和20学时,每个实验集中在一周完成。

三、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

第一,预习实验。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以“实验一,三的制备与质量检查”为例,设置的预习问题包括:①为什么叫三,三的作用有哪些?②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③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哪些?片剂中常用辅料由哪些?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文献数据库或网上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学习。第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由于实验周期较长,因此,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和处理数据,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辅助作用。第二天实验工作开始之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第三,实验考核。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两部分,理论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实验技能部分占总成绩的60%,其中,实验操作占40%,预习实验报告占10%,实验报告占10%,主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等进行综合考评。由此可见,在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

药学综合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面试求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可以说,药学综合实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体会及展望

第一,指导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教师除了要求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并虚心向其它学科的教师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教学要求。第二,课前预习是关键。课前预习对实验的正常开展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

六、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的考研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吉林医药学院将把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下去,紧跟学科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革与调整,争取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实验课程范文第5篇

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课程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经被利用的,也可以是还未被利用的;既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外部的.只要是有利于实验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当做是物理实验课程资源.

一、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

1.实验课程是改革物理学习方式的有效保证

实质上物理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虽然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并证明准确了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些知识,还需按照认识论,由感性到理性,并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再回到实践中应用.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重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物理.

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要求学生能够更多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解释所发现的问题绝大多数都离不开物理实验,那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离不开物理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和实验教师及实验教学资源就成为学生新的物理学习方式的有效保证.

2.实验课程进一步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色

物理课程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最集中地体现在物理实验的迅猛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物理实验有时只靠教师讲解,实验装置只靠教师画图,实验设计只靠学生想象和在考卷上答题.其实教师在思想上是愿意让学生做实验的,学生当然更愿意亲手做实验,问题是有些学校的实验资源十分短缺,没有条件做实验.为了进一步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3.实验课程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物理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具有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物理实验资源的有效支持.在教学中,物理教师经常会遇到有些知识需要实验进行验证.如果教师的教学可以合理开发实验资源,并充分利用实验资源,便可以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

4.实验课程有助于实现三维课程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

学生如果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不是只听教师讲解,而是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实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对自己的物理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而且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合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二、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应用

1.从实验室教学器材中开发和利用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及研究的基本物质资源.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器材功能、旧物改造、自制器材等,为开展足够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2.从人体本身体验中开发和利用

在开发物理实验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人体本身和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和人体体验的作用,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到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来,亲历亲为,用最实用、经济、有效的实验方式收获最大的教育价值.比如,让学生直接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难以观察,而如果把一小瓶醋带到讲台,发挥嗅觉的作用,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