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之为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之为学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朱绍侯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半个世纪来笔耕不辍,在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对他的访谈中,内容涉及到了其治学经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风格及他长期形成的史学观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最后,朱先生还对当前学术研究的环境和风气提出了自己的评判,并对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做出了乐观的展望。

【摘 要 题】访谈录

【关 键 词】朱绍侯/军功爵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史》/史学观和方法论 【正 文】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切都由我主编说了算,有些问题我也要向执笔人让步,妥协是必要的。如我认为名田制是土地长期占有制,而多数人都主张是土地私有制,我也就只好按大家的意见办。既然是合作就要有互谅互让的精神,“一言堂”是办不成事的。《中国古代史》在十院校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79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先以“试用教材”的名义正式出版。1980年由教育部召开审稿会,通过正式验收,它于1981年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名义出版。令人欣慰的是,自本教材面向高校、面向社会发行后,受到高校师生和各界的欢迎,迄今已修订改版四次,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这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

再谈一下《今注本宋书》的编写情况。这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今注本二十四史”中的一部,该工程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发起,由“今注本二十四史”编委会具体执行,总主编是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张政烺先生。以下每部史书设立一位主编,我被聘请为《今注本宋书》的主编。

现在通行的“二十四史”,除“前四史”外原来都没有注释,所以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为完成此项艰巨任务,我邀请五位拥有博士或教授头衔并且都出版过相关学术专著的中年学者参加。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总主编张政烺先写出《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总则》作为注释工作的法则。在此基础上,我又写出《今注本宋书编纂细则》,作为注释《宋书》的执行依据。大家分工注释,我也分到《宋书》中的10卷“本纪”和4卷“列传”。严格地讲我对古文献注释工作是外行,其他五位中年学者也都没有注释古书的经历,我们都得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边学习,边注释。原来我们都知道搞文献注释要有深厚的学识功底,需要有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目录学、训诂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典章制度、文化历史掌故等各类知识,并且手头还要备有各种合适的工具书。注释《宋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肯定难度不小,但在我们工作开展起来以后,才知道原先对困难的估计还是非常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原来以为找一个最好的《宋书》底本,然后对《宋书》中的疑难问题作出必要的解释就可以了。却没有想到一是《宋书》本身原来就有错误;二是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产生不少错误;三是最好的中华书局本《宋书》在标点、校勘上也有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做基础的校勘考证工作。另外,南朝人写文章爱用典故,沈约在《宋书》中就引用了很多这类文章,或一句一典,或两句一典,甚至一句两典。如果对典故的出处和内涵不清楚,对文章内容和历史背景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在标点断句上就会盲目。为注释文中典故,我们耗费了许多精力。

参编的五位中年学者,对注释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都按时完成了任务,交上来的稿子总体质量上还是很好或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讲,有人注释时忘记了《编纂总则》和《细则》的规定,而总按自己的写作习惯信笔而下。从注释的内容讲,有人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或略而不注,或虽注了但不够准确。对此,我作为主编必须“纠正、补充、修改”之。这虽然只有六个字,做起来却是很难的。为了《今注本宋书》,从1996年到2000年,我整整耗费了五年时间。现在看来,虽不能说把《宋书》中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说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准确无误,但我已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至于遗留问题或注释中的失误,就只好在出版后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了。

以上这些大型协作项目,虽然不属于我计划内的研究课题,但是我一旦接受下来,就把它们当作计划内的项目一样认真对待。另外像《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中国历代宰相传略》、《后汉书精言妙语》、《中原文化大典·人物典》等大型协作项目,我均持此态度。我绝对不作欺世盗名、不劳而获的挂名主编。我最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无力再搞长期大型的研究项目,多搞一些“零打碎敲”的研究课题。

人之为学范文第2篇

据调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其他类脂的总称。血脂异常作为脂质代谢障碍的表现,也属于代谢疾病,其后果则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心血管病元凶之一

脂质代谢紊乱,直接的后果就是脂肪沉积在大的或中等口径的血管(动脉)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如果动脉硬化发生在主要的血管上,造成这些血管所供给养分、营养物质的阻碍,甚至是中断,那就等于部队没有了“给养”。

如果是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那就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如果是发生在脑,就是脑梗死,如果是发生在肾脏就是肾脏的缺血,也可以发生肾功能的损害,现在还有一种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间歇性的跛行,就是病人一段路走下来就不能走了。很多原因可引起血管的损伤和硬化,但是脂质代谢紊乱是主要的原因,其他还有血压高、糖尿病、吸烟等因素。

近十余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也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异常分类

1.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等。此外,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 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例如LDL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

2.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

血脂异常检测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各医院可能有些不同,但许多医院都能进行血脂

基本项目的检测,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也有少数医院还进行其他血脂项目的检测,如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脂蛋白a等。但TC、TG、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的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

1.总胆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目前认为TC<5.2 mmol/L(<200 mg/dL)可视为合适水平。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2. 甘油三酯(TG)

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TG<1.7mmol/L(<150mg/dL)视为正常。人群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即俗称的“好胆固醇“。血浆HDL-C<1.0mmol/L (40mg/dL)可视为异常低。若HDL-C>1.55mmo/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是俗称的“坏胆固醇”。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同TC相似。LDL-C<3.4mmol/L(130mg/dL)为合适范围。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常是一组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酯升高、HDL-C低和LDL-C增高。这三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常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所伴随的血脂异常的特征,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这三个指标从排列来讲,危害最大的LDL-C升高,第二是HDL-C降低,第三个是TG的增高。

不同群体降脂目标不同

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所以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冠心病的等危因素包括:冠状动脉以外动脉的粥样硬化,如缺血性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病;糖尿病;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1.0mmol/L )、肥胖或中心性肥胖(BMI≥28kg/m2,腰围:男性≥95厘米,女性≥90厘米)、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生心肌梗死时<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时<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一个人如果没有冠心病,仅仅有血脂异常是一级预防,如果有冠心病则是二级预防。一个人心血管危害因素越高,越是有心脑血管靶器官的损害,要求控制血脂的水平就越严格,LDL-C治疗达标就越低,必须<2.6mmol/L ;假如这个病人又是糖尿病,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那么LDL-C可能要求降到1.8mmol/L 以下。

生活方式改变是根本

已经有了血脂异常的人,可能特别想知道,吃药调节血脂重要,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生活方式改变是基本的。

由于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总热量的摄入,选择能够促进LDL-C减少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增加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体操、骑自行车等,每天坚持20~30分钟,控制体重。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降低血压等。

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能够达到合适的目标血脂水平,那就可以不吃药。假如经过3~6个月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还不能调整到要求的目标,就必须吃药。

治疗上已经有一些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血脂异常的情况,但仍必须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去做。

人之为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 创新 以人为本

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发展。现代德育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因此,面向21世纪的小学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达到真诚爱生,身先垂范的目的。

一、以人为本,培养素质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冯恩洪就提出“淡化教育痕迹”的德育理论。可是,现在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痕迹”色彩过重,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居高临下的说教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心理的实际,很多道德实践活动带有某种成人化、政治化的倾向,甚至成人做不到的也强迫学生去做,使孩子们苦不堪言。所谓不露痕迹是说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受教育而自己又恰恰在接受教育。例如利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在无声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培养一个好的班风、校风,利用良好的班集体舆论,纯洁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再者,教育工作者可以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如在春游中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在校运会的赛事中感悟集体主义的内涵,在夏令营中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在乡间田野中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等等。一次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往往比多次说教更有用。德育的形式是很重要的,只不过德育工作者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不要把德育形式搞得很夸张,不要留有过多的主观目的性,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位。

二、以人为本,体验情感

情感体验模式是我国德育工作者创立的一种德育模式,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为主旨的德育。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道德情感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促成教育对象道德认知到道德信念转化的中介,又是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没有情感,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更不会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道德教育只能培养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因此,在德育中,需要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相应的感情,由情感将知、信、行连接起来,实现三者的转化。体验正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通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某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作为教师,要学会以景生情、以情促情、以行导情,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真实的德育应该是心与心相通的德育,应该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德育。传统的德育并不是不搞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被动参与,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招之即来,来之即做,做之即散。”

三、以人为本,高尚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智慧的传授者,是文明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火炬,点燃学生美好心灵的火把。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引导学生求真、求实、求诚是我们学校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学校中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等失信现象还时有发生,这固然与不良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但学校的诚信教育缺失和教师本身的言行的负面影响也难辞其咎。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应该拒绝“表演秀”,作为教研人员和教育官员也要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给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作为国家和社会,要出台更有力的政策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来倡导校园诚信。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的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实的表率。”

总之,德育,是塑造心灵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培养跨世纪人才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要借着科学发展观的强大观念,发挥学校的德育正功能,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开展德育下作,努力使校内外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高效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校内外的德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小闯.道德对道德的批判[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11).

[2]朱风海.学校德育中反道德行为的分析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人之为学范文第4篇

监测鸟类数量

Ebird是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和奥杜邦学会建立的全球最大的在线鸟类观察记录数据库。截至2012年7月10日,EBird收录的观鸟记录已达到97987797项。全世界的观鸟爱好者利用智能手机收集数据,而后利用应用程序BirdLog与生物学家、鸟类学者、土地管理部门、环保人士和决策者分享数据,用于了解鸟类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BirdLog可在采用iOS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运行,售价9.99美元。

观测流星

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应用软件Meteor Counter,人们可以快速记录流星的发生时间、大小、维度和经度等数据,以及评估流星的亮度。此外,人们还可以添加语音信息,讲述他们的观测发现。完成这些工作后,他们可以将数据上传给宇航局,供研究人员分析数据。为了方便智能手机观察流星,Meteor Counter设置了新闻feed和事件日历,由天文学家负责更新。Meteor Counter是一款免费软件,可在采用iOS的智能手机上运行。

研究蝙蝠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与蝙蝠保护基金会合作发起的蝙蝠研究计划iBats旨在监测全世界不同蝙蝠种群的数量与分布变化,具体方式是研究蝙蝠用于导航和搜寻猎物的超声波回声定位叫声。为了便于研究,iBats应用程序问世。这款应用程序能够自动从蝙蝠叫声中提取关键信息,辨别它们具体属于哪一个种群。iBats可以在采用iOS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运行。这款应用程序本身是免费的,但用户需要为智能手机配备超声波麦克风,来监听蝙蝠的叫声。

记录当地野生生物

生物与栖息地网络(NOAH)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为发现并记录全世界的生物打造一个平台。用户将其所拍摄的动植物照片进行分类和描述,而后将数据递交NOAH网站,帮助科学家进行物种数量和分布研究。如果无法确定所发现的物种身份,用户可以将照片发给其他用户和科学家,让他们帮忙鉴定。此外,科学家也可以把他们研究项目的部分任务进行外包,比如,号召用户提供当地的入侵甲虫的照片,或者提供迁徙鸟群发现地的GPS坐标等。积极参加NOAH计划的用户可以为他们的应用程序赢得荣誉徽章。NOAH是免费的,可以在采用iOS和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运行。

鉴别树木

Leafsnap是由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州大学联合发起的一项计划。它是一个电子版的野外树木考察指南,可利用视觉识别软件辨别照片中树木中的叶子,而后确定树木的身份。用户产生的照片、树木所在种群以及位置等信息将自动与这三家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科学家共享。科学家可利用这些数据监测树木种群的密度和多样性。Leafsnap是免费的,目前可以在采用iOS的智能手机上运行。

研究气候

气候变化通报(C3)计划旨在让民众为气候变化的研究出力,例如,美国马里兰州科学中心的C3计划邀请用户帮助研究巴尔的摩的城市热岛现象(城市热岛现象是指城市的温度远远超过周边农村地区),人们可以利用专门的应用软件从巴尔的摩一些选定的地区收集天气预报数据,而后提供给参与巴尔的摩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将利用这些数据创建温度场模型,从而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遏制热岛效应。

监测当地水源

利用IBM公司智能行星计划研发的应用程序“溪流观察”,民众可以提供周边水道的4种数据——水量、流速、垃圾数量和图片,而后将这些数据发给IBM公司。研究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而后与美国的水管理部门分享,帮助他们了解水污染,更好地管理当地的水资源。这款程序是免费的,目前可以在采用iOS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运行。

人之为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渭城曲》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的经验、认知和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的认知和经验的一种反映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一起驱动的。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应用于诗歌文学作品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认为文学诗歌作品不再只是只可远观的高超技艺展示,而是人们日常体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国内,蓝纯已从借代和隐喻的角度分析过《秦汉观》。另外,有学者如贾红霞用意象图式理对李清照的《一剪梅》进行了认知解读;郭强从概念隐喻和合成等领域研究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等等。

虽然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泰斗级人物,但他的送别诗也独具风格。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王维的送别诗代表作《渭城曲》,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这首绝唱。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提出。这一理论是指人们的视觉焦点或感知焦点会根据突显原则分为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两部分。从物体动静和路径位置变化方面来看,Talmy[1]认为图形是指可移动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而背景是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相对静止的物体;前者路径位置变化可视为变量;后者则路径方向相对静止。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注意到图形,但图形是在背景的衬托下产生的,在认知过程中背景通常会被忽略。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蓝纯[2]P96指出,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图形总是具有某些特征,比如:图形一般有固定的形状,而背景相对形状不定;图形有清晰的轮廓线,而背景则没有;图形有特定的结构和内在的和谐,更像一件东西,而背景则显得缺乏内部结构,不像一件东西;图形似乎立在背景的前面,而背景似乎在图形的后面延展。总之,图形相对于背景显得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

图形—背景的区别并非绝对,正如著名的“脸—花瓶”实验那样,所凸显的究竟是脸还是花瓶,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答案。Langacker[3]P120指出图形—背景随着认知者的认知视角、注意焦点、识解方式、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认知需求而变化,同时叙述者的语用修辞、文体风格的变化会影响读者对图形—背景的区分。

三、概念隐喻理论

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概念隐喻理论源于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再是语言中非常规现象,也并非人们在运用隐喻时就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交际或修辞效果。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概念性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在人们无意识的思维或交际中它已渗入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隐喻内在结构的是跨域映射(mapping)。Fauconnier[4]P1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隐喻由两个域构成:始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跨域映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构建和理解目标域。

可以说,概念隐喻模式在隐喻理解模式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是最大的最广的。它为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西出阳关,远去边陲。从此难以相见,于是王维作诗相送。

(一)图形—背景视角

从宏观上看,诗人生平所见景物数不胜数,却特意选择渭城朝雨、轻尘、客舍和柳等景物写,可以说诗人是想将此时此地所见所感作为图形凸显出来,而背景则是他在别处他时所见景物所说情感。

从较为微观的视角来看,诗人是这幅“渭城送别”图的观察者、描述者和记录者,按常理,人物更具常规观念上的“图形”角色。但在这简单的四句诗歌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写景写物上。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刻意为之的:他把角色与背景进行了逆位,即将常被视为背景的景物设为图形,而将通常作为图形的事物和人物置于背景之列。此种图形—背景的颠倒,妙在不同于大多数的人的认知方式,反而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王维送别诗的一个特色,在他的其他送别诗如《送沈子福归江东》、《熊九赴任安阳》和《双黄鹄歌送别》等中都运用了图形—背景逆位的手法。采用先景后情的手法,达到寄情于景的目的。

一首诗就如同一场短的舞台剧。在诗中有突出焦点的地方,也有模糊焦点的地方。在《渭城曲》这首诗的第三句将一直淡化处理的亲身经历者推到前台成为图形(角色),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然而王维的诗并未在最具传统意义上的焦点处戛然而止。他更注重寓情于景,所以最后一句的图形不是在人而在景:一条长长的通往阳关的大道,意在给读者一种“人去楼空”和空旷幽远之感,寄念念不舍于景物之中。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每句诗都有其自身的图形与背景。单从第一句来看,“渭城的朝雨”是图形,如Talmy提出“雨”相对于“轻尘”是动态的,它易被察觉,给人以直观感受,是人们通常聚焦之处。“轻尘”的特点是:微小,肉眼不易察觉,细节更是模糊,所以它不如朝雨明显,只能处于背景地位。把前两句的写景作为整体来看,第一句所描述的“渭城朝雨”成了背景,而第二句的“客舍”和“柳树”二景则成了整个背景下的图形。图形与背景的一应一和,充分展示了王维诗歌中寄情于景的魅力:在言简意赅中呈现出了一种层次感。

前两句是实景的描写,渲染出了离别时的气氛。三四句则把图形集中到了客舍中的人物上。第三句中诗人和友人的饮酒作别场景是图形,而一二句的景物则淡出成了画面中的背景。诗人如同孤独的摄影师,不断调整焦距,使眼前一幕幕的景、物、人成为图形而又模糊淡出,最后又于第四句把图形定格于友人离去的幽远的阳关之道,渲染出了一种别离之伤、不舍之情。

(二)概念隐喻视角

这首诗的概念隐喻分别为“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人是植物/物”和“人物心情是酒”。具体分析如下:

1.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

从诗歌第一句中的“渭城朝雨”可以看出,诗人写朝雨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写实之作,另一方面这与诗人那时的心情也有几分关系。忧郁的雨天,总让那几分离情多了几分惆怅。始源域的“雨”映射到了作为目标域的王维内心的情绪,即:人的离别愁绪是丝丝细雨。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人心情的起伏是雨的大小。从“渭城朝雨浥轻尘”中得知渭城清晨的雨润湿了尘土,则朝雨只是小雨,诗人没有把离别之情写得大起大落,只是从微微的朝雨中透露出作者内心淡淡的离别哀伤。由景入情,写得淋漓尽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云淡风轻”形容一种从容不迫和豁然开朗的心态,还有用“霜露之感”表达对先祖祖父的思念等都用了人物心情是自然现象这一概念隐喻。

2.人是植物/物

诗中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在传统诗歌分析中,预示着离别、分开。这是隐喻的一层意思。此处作为始源域的“柳”更可以看做是为了写目标域中诗人的好友元二而作即:友人是新柳。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当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与阳关(今敦煌)往来密切。诗中的“新柳”是指翠嫩的柳条,象征生命力。王维把元二比做雨后新柳,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希望二元能像这般新柳一样在西出阳关后有欣欣向荣的发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殷切希望。一种植物“柳”既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又映射出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可谓一语双关。

其实以柳喻人并不少见,如在一些成语中可以看见“残花败柳”一词喻指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宠柳娇花”隐喻惹人宠爱的人;“摧花斫柳”中的“花”和“柳”都暗指女子,隐喻对她们的摧残等都能看出把人喻柳已普遍用于很多成语中。

读者细细品味还会发现,在诗中的第一句还有一个抽象隐喻即:人是物。将此隐喻更具体地说是诗人此时将自己比做是尘埃(人是尘埃)。一方面是作者自谦渺小,另一方面结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可以看出,写实之处的雨打湿了尘埃,更淋湿了作者的不舍之心。

3.人物心情是酒

在这首诗歌中作为始源域的“酒”述说的是对友人的离别不舍之情,酒更是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指诗人希望友人再多喝几杯践行酒,酒中包含对故人无限的不舍,更有无限美好祝愿。与王维此诗写酒表祝福美好愿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杜甫诗歌《问军官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处的酒描写的便是对军官收复河南河北后的激动之情,借酒表达美好祝愿。

“酒”在古代诗歌中隐喻着诗人们不同的心境。众多诗人喜好喻忧愁如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诗人也把思念、相思喻酒,如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一种对家乡无限想念的情感。又如他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则表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

《渭城曲》出现的重要概念隐喻可以图1示之:

图1 《渭城曲》所含四个概念隐喻映射

五、结语

本文从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两个方向分析了唐诗《渭城曲》。用认知语言学的方式解读诗歌能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诗歌本身,感受诗人所写所感所悟。图形—背景理论的应用一方面能让读者对诗歌解读有一个多维的探索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诗歌能证明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与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感知紧密相连的。它不是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只是通过特有的手段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娟,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8(18):48-5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M].Stan 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0.

[4]Fauconnier,Gilles.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Lakoff,George,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ge,2002.

[7]蓝纯.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1):39-43.

相关期刊更多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中国文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人文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