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楼梦结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且说迎春归去之后,邢夫人像倒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是伤感,在房中独自叹息。
宝玉忙来作揖,陪王夫人谈谈心事,却听见那小厮前来,慌忙道:“夫人,少爷,老祖宗她……”一语未了,便先用帕抢先拭泪。王夫人和贾宝玉知事不妙,忙奔于贾母处,只见政,赦,凤,黛玉,宝钗等人齐跪于地,痛哭。贾宝玉扑于贾母处,贾母,双眼紧闭,脸色苍白,手脚冰凉……
百余见状,不觉晕了过去。王夫人一愣,不语,许久,失声哭。
且说宝玉晕了七天七夜之后,正值葬贾母之日。事毕,宝玉突问祖母因何而死?无人作答,许久,政道,“贾母年事已高,想必是阳寿尽了。”后来便无人提及此事。
又说贾母一死,林黛玉便失去一个靠山,在王夫人,薛姨妈的苦逼之下,无奈被迫离开贾府,独自来到葬花处,宝玉因被王夫人软禁起来,不得与黛玉相见,便差人给黛玉盖了一间草屋,让其安度晚年。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八十二回,王薛二商量,齐逼“二宝”快完婚
且说林黛玉在草屋里,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过世了。
贾宝玉痛不欲生。
适时,王夫人差人唤薛姨妈来,共同商讨“二宝”的婚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二人商量好了,决定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
少顷,唤来政,赦,凤和“二宝”。王薛向众人说明了心思之后,又说:“林黛玉已泪尽而逝,而今,史湘云也嫁给了卫若兰。现今,宝钗是孽子的最佳配偶了。”众人都说好。唯有宝玉迫于封建礼教,勉强答应了。
且说洞房花烛夜,宝钗见宝玉非常不痛快……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八十三回:宝玉第二次出家,甄宝玉送贾宝玉回府。
却说宝钗见宝玉心里憋得慌,知其对林黛玉旧情难忘。
宝钗无奈,借机劝告,宝玉大怒。两人发生了语言上的直接冲突。
宝玉一气之下撇下贾府,二次出家。一心想过清淡的生活。
王夫人在府空劳牵挂。适时,薛姨妈来,道:“亲家母,侬听说有一隐士,名曰甄宝玉,闻之其能找到贾宝玉。
王夫人大喜,曰:“唤其来见侬。”
许久,甄宝玉来拜见王夫人,王夫人与薛姨妈共同接待,让其找回贾宝玉。
后人作《邯郸记》的《仙缘》一出伏:“甄宝玉送玉。”
却说贾宝玉重新回到荣国府之后,……欲知其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八十四回:贾家被皇帝治罪,贾宝玉幸灾乐祸。
且说贾宝玉重新回到荣国府之后,过得甚不快活,且渐渐得迷上了像蜡油冻佛之类的古玩,时日不长,由古玩引发了很大祸事。
贾家被皇帝之罪以后,在此情况下,贾宝玉也被送进了监狱。
当时,无论贾家所犯何罪,贾宝玉只不过一连带犯,不是重要的囚犯,所以在狱中便有了“宝玉击柝之徒”的差事。
而贾宝玉最后减刑,改判为原籍生活,出现在狱神庙。
话说宝玉道了狱神庙以后,茜雪过来安慰,救助宝玉。
宝玉一路南行,他看见了……欲知其看见了谁,且听下回分解。
八十五回,宝玉娶回史湘云,赤瑕宫中结此梦。
且说宝玉南行,他看见了史湘云。
史湘云之夫卫兰男虽不错,但不幸英年早逝,此之所以湘云沦为歌姬之故也。
宝玉听罢,不觉同情起来,二人南行,得到了妙玉的救助,对他救助的同时还救助史湘云,妙玉把二人救助之后,又促进他们两人的结合。因为林黛玉死了。
宝玉和湘云虽年轻,但都遭过令常人难以想象的惨痛经历——家破人亡,因而暂时相依为命,直至头发花白。
在此之下,贾宝玉大彻大悟,但二人过着拮据的生活。
宝玉没有办法和他看不惯的现实调和,这一次,他彻底离开了这个世俗的社会。
关键词:史湘云;人物刻画;《红楼梦》电视剧翻拍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26-01
文学巨制《红楼梦》堪称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其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巨幅画卷。小说中塑造了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以“枕霞旧友”自居的史湘云,其天真、娇憨、豪爽、大气的个性特点,一直广为读者所喜爱。但是由于《红楼梦》原作的缺失以及高鹗续书脉络中与原著的明显差异,87版《红楼梦》在拍摄时并没有沿用高鹗的续本,而是邀请周汝昌、王蒙、周岭、、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重新创作,因此在结局设置上呈现出与高鹗续本南辕北辙的差异。
一、史湘云人物形象概述
史湘云是曹公落笔最多的几个角色之一,《红楼梦曲》中道其“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风光耀玉堂”,预示了她文中生性豁达的性格特点。“烤鹿肉割腥啖膻”(四十九回)、“醉眠芍药P”(六十二回)等情节都表明她是一个不拘小节、风流倜傥的豪爽女子;芦雪亭(五十回)、凹晶馆(七十六回)、海棠社(三十七回)三度联诗证明其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她虽自幼父母双亡,为叔婶抚养长大,不曾浸于娇惯的生活之中,但终归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贾府史老太君娘家的孙女,故而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充满豪情的女性形象。
二、史湘云人物结局探佚
由于曹雪芹《红楼梦》80回以后的情节早已遗失,所以目前市面通行的高鹗、程伟元续书版本,行文中关于史湘云结局的设置,是不能作为曹雪芹行文立意依据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提到曹雪芹的行文手法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因此有关史湘云的结局遭遇可以通过前80回的文字脉络中找到蛛丝马迹。其中较为重要、也较为清晰的就是来自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乐中悲》曲以及第七十六回与林黛玉中秋联诗。(红学界部分认为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节预示了史湘云最终的情感归宿,但对此并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故本文暂不对这一情节展开分析)。第五回的判词和《乐中悲》曲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其自幼父母双亡的人生遭遇,并通过“湘江水逝”、“云散高堂”等字样,揭示了其日后夫妻生活短暂、情境悲苦的局面;第七十六回史湘云与林黛玉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句被红学界公认为预示二人日后宿命的谶语,“寒塘孤影,落寞凄凉”,只言可见其悲剧氛围。
三、87版《红楼梦》电视剧对于史湘云结局处理表现方式的优劣
(一)悲剧结局的肯定性延续
87版《红楼梦》对于原著最大的尊崇就是没有照搬高鹗续本“兰桂齐芳、家道复兴”的结局,而是根据前文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曹雪芹惯用的“伏线”之法,延续了春夏秋冬太极章法最后的大悲结局。比如四大家族的彻底没落(非续本中的“家道复兴”),等。而对史湘云“安排”,电视剧的最后是这样刻画的:从狱神庙逃过一劫的贾宝玉孤身一人带着林黛玉唯一留给他的遗物――玻璃绣球灯,遇到了被迫沦落风尘,在花船之上被迫陪酒的史湘云。只是此时的宝二爷已经无力救助自己的云妹妹,只能在史湘云无助的呼喊中,望着那艘划船渐行渐远。史湘云与林黛玉的悲剧宿命,也恰恰印证了当初联诗时的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二)对人物性格的背弃
虽然87版电视剧对史湘云进行了悲剧结局的设置,但是沦落风尘、卖笑陪酒确实不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前文中已经提到,史湘云虽没有娇生惯养的生活状态,但骨子里却有与生俱来的豪情,她不是那些只会在深闺之中对月感伤的怨女,亦不可能为了维系生存而废弃自尊、沦为封建社会掌权者(男性)手中的。《红楼梦》“寿怡红夜开群芳宴”一回中,史湘云占“海棠”花签,外加前文中其咏白海棠以及其在诗作白海棠中的情感表达,都预示了其性格之中与海棠的相似性,即清高孤傲、自尊。
综上所述,87版《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相对而言是成功的,它延续了曹雪芹埋伏于前80回的悲剧脉络,在史湘云的结局设置上延续了小说行文败落的主题。然而针对小说中的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寒灯孤影、风尘为妓显然是不符合其性格特点的。曹雪芹《红楼梦》原作的缺失,让史湘云真正的结局变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文学谜题。因此,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文本或观看相关的影视剧作品时,唯有把握行文主旨,思想脉络,才能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用“辛酸泪”来概括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回的古典巨著《红楼梦》,是再精妙不过的!但只再想问一句:“红楼一梦为谁痴,涩泪一把谁堪忍?”想是对此著的一些个人看法。
关于大观园
大观园不仅是一座普通富贵国亲的园子,更是一部见证了宁荣二府兴衰的书!
从元春嫁进深宫,宁荣二府花巨资修建这座省亲别墅,到最后变成闹鬼的荒园。这之间,有宝玉“对额动诸宾”的机灵,“投鼠忌器瞒脏”的情义,“杜撰芙蓉诔 ”祭晴雯的柔情;有黛玉“埋香冢泣残红”的多情,中秋夜与湘云“凹晶馆联诗”的才华,亦有“焚稿断痴情”的痴气;有宝钗“出闺成大礼”的悲切,老祖宗“两宴大观园”的气派,湘云“醉眠芍药? ”的无邪,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诙谐,凤姐“抄检大观园”的威风,更有园内众姊妹们“共结海棠社”的佳话!
偌大的一个大观园,锁着一段段恩恩怨怨,一桩桩爱恨情仇,一滴滴辛酸眼泪,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个何等富贵的家族,何等精致的园子!
竟没想到结局竟是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离乡的离乡,留下那一个往日充满阳光、笑语,如今荒凉,闹鬼的空园!
这岂仅仅是宁荣二府衰败的历程,也是“贾、薛、王、史”四大家族从兴到衰的写照,更是对封建大家族的封建思想的极大讽刺!
关于金陵十二钗
对于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是有偏见的。诸如秦可卿、元春、巧姐这三人,几乎是除了了解她们的身世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包括她们的性格,皆一概不知。
喜欢薛宝钗,是因为她那首《忆菊》中的“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这一句。喜欢她的随遇而安。然而,她却受封建教化思想太重、太深,遇事太“随”,全然不像探春那样有主见,敢于斗争,最终嫁了宝玉,孤苦一人守着空房。
对于林黛玉,也只有用她那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来形容了。我不喜欢这样一位多情、多泪又清高自傲的女子,对于凡世不屑一顾,却为尘世肝肠寸断!
真正喜欢的,是史湘云的豁达!她的身世遭遇几乎与林黛玉相同,却从不把悲伤放在心上,洒脱地面对一切,开开心心地过日子,甚至到最后的守寡,也是坦然从容,不比林妹妹,总有流不完的泪。
另一人自然是王熙凤——这个小说中塑造的最经典的角色!她的出场、铁槛寺弄权、泼醋打平儿、借剑杀人、抄检大观园……这个性格刚烈、直爽,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泼辣”、“阴险”的琏二奶奶,是宁荣二府有一无二的,更是封建家族有一无二的女强人!喜欢凤姐的脾气,不娇柔造作;只可惜这样一个女子,要强、好胜了一辈子,到头来遭人冷眼,曲解了她的心,孤苦一人走上了黄泉路,这个昔日威风大震宁荣府的王熙凤,可怜一生为家计争强,却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我一直以为,《红楼梦》写金陵十二钗,是极具悲剧色彩的,它胜于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程度!它写迎春、元春、王熙凤、林黛玉的死,写惜春的出家,探春的远嫁,以及巧姐的离家,妙玉的遭劫,湘云的守寡——这些无不从女子的角度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她们一生的悲剧命运,想来用林黛玉的一句诗来描绘,是极好不过的,那便是“冷月葬花魂”……
关于通灵玉
要说宝玉的这块通灵玉,自然要从说宝玉开始。
小说中“甄”、“贾”二宝玉,即“真宝玉”和“假宝玉”。甄宝玉幼年虽和贾宝玉一样喜欢同众姊妹们玩,但后来变得正经好学,搞得满腹经纶,而他最后的结局小说并没有交代,他是否考取功名,我们也无从得知。
而贾宝玉生性聪慧,却是个不思进取之徒。糊糊涂涂地过了一生,后经仙人指点,方看破红尘,用心读书,中了乡试后出了家。
对于甄宝玉下落的留白,是十分高明的!这实在是应了太虚幻境入口的一幅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而小说的最后一回,是确切地点出了“宝玉即‘宝玉’也”。——这个结局,对于每个认认真真读了《红楼梦》前一百十九回的人真真切切是当头一棒!我自己读到此处时,是鼻子一酸,有想哭的冲动的!
在第一回中,写道“就将此蠢物,夹带其中,使他去经历经历”。一直以为宝玉的通灵玉才是那青埂峰上的石头……
小说的第九十四回,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从写怡红院十一月开了株海棠花,到宝玉的通灵玉莫名其妙地丢失,之后就净是些稀奇古怪的事——宝玉成了呆子,大观园闹鬼,宁府被抄了家当,凤姐撞了秦可卿的鬼魂……
一块石头就这样“枉入红尘几许年”,让尘世女子为它落泪、归天、受冤,让宁荣二府妻离子散,最终却“尘缘已满,携归本处”,落回青埂峰——这样无情的结局定是叫作者本身也是“不忍而为之”的,不然,他怎会将这石头的归宿安排在与“情根峰”谐音的“青埂峰”!
关于后四十回
曹雪芹将《红楼梦》著到第八十回,故事的一部分结局已初露端倪,但高鹗补的后四十回却是硬生生地将曹雪芹的设想一一更改!
论对这个故事的下手,曹雪芹无疑是要比高鹗“狠”的!他的原意定是要让宁荣二府全部败光,只有高鹗不忍心这样,于是让“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曹雪芹狠心要让香菱活活被夏金桂害死,高鹗却把夏金桂弄死,把香菱扶了正;曹雪芹下决心要把湘云配给宝玉,高鹗却舍不得冷落了宝钗……
这也许是高鹗一人比不上现在的“红学会”,看不太出前八十回中的玄机,就像他不知道曹雪芹为凤姐结局安排的“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怎么个死法,就只好让她草草地、莫名其妙地死了!(此诗句至今未有人猜出曹雪芹的本意是要叫凤姐如何死法)
但也许,中国历史上也仅有高鹗一人忍心让林黛玉死!这一死,将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升华到至高点,胜于一切其他结局——这点,恐怕是高鹗补得最成功的一段了!
然而我却觉得,补的四十回虽算不上完美,但读来却更叫人寒心、悲凉——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触,却不知如何说出个“为什么”来,也许,正是应了这句话:“残缺也是美。”
——而《红楼梦》本身,不也是一个残缺吗!
《红楼梦》,真是一部让人看了不禁流泪的人间悲剧!我们随着这块顽石,一道游历了尘世的风风雨雨,体会了一番儿女柔情,感悟了一段爱恨情仇,见证了一部旷世悲剧!
有道是: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后记:
这些的确都是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地方可能出错!
写《红楼梦》的读后感,我认为首先要拥有的,是勇气!这勇气,并不单指你是否敢于评价这本巨著,敢于部分否定这本巨著(高鹗的后四十回补本);而是要看你是否敢于创新——打破《红楼梦》读后感的一贯传统,只从“贾、薛、王、史”四大家族的兴衰和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切入。
其实,细读《红楼梦》,会发现大观园、金陵十二钗、宝玉,包括小说自身在内的四个结局,是最能体现《红楼梦》的魅力的!所取的四个小标题下的文字,段段其实都提出了“红楼一梦为谁痴?”这一问,反复地点题。所以个人认为,这篇读后感历时两天,写得算是成功的!
关键词:金庸;《红楼梦》;文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69-05
北宋时期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1]的说法。清朝则有“《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家传户诵,妇竖皆知。”[2]之说。当今有这样的说法:“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3]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上有没有受到柳永词作的影响呢?对此,我们不作深入的展开分析,单从文本而言,在作品的第二回中,作者是提到了柳永,他借贾雨村的议论,将柳永归属于“逸士高人”一类,足见曹雪芹对柳永文学成就的认可。再往后论,金庸有没有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1996年,蔡义江曾撰写文稿《金庸小说得益于〈红楼梦〉》,并在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读。在这篇文稿里,他举了几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联系,如《书剑恩仇录》中霍青桐的外貌描写借鉴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脂批评点警幻仙子的美丽的;又比如《鹿鼎记》韦小宝写奏章一回目,套的是宝玉在秦可卿房间午睡时的对房中陈设的描写;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与《红楼梦》沟通。[4]
金庸与《红楼梦》之间的关系绝不能忽视,当我们翻开金庸的武侠作品集时,我们能看到很多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红楼梦》对于金庸来说,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是他所借鉴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了,对金庸的武侠作品创作来说,它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部书。因此,我们研究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对于深入理解金庸及其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一
金庸开始阅读《红楼梦》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妈妈也看《红楼梦》,所以小时候她看我就跟着她看了。大概就十二岁左右,当时不大懂的。”[5]好母亲胜过好老师,言传身教的母亲爱读《红楼梦》对于金庸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小时候不用亲自去阅读《红楼梦》,却已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领略了一番书中的精彩。“那时候小说里面是有一张衬纸的,两面当中有一张白纸,我母亲和堂姐、堂嫂她们比赛背《红楼梦》的回目,背上面一句话,下面要背出来,背不出的要罚一粒糖什么的。我在旁边,她们罚了,我就吃糖果。”[6]在这样良好的家学氛围中,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金庸对《红楼梦》的情感,应该是有所偏爱的。对于这部伟大巨著,他必定是作为精读之中的精读来对待的。
我们知道金庸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多的精彩作品,最主要还是来自于他深厚的文学积淀,而这种文学积淀最主要还是靠阅读大量书籍来充实。金庸私藏图书数量在香港私人藏书中是可名列前茅的。他藏书也不是仅仅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为了看书。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书,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精读的。他每天也会给自己布置看书时间的任务,“每天,查良镛(金庸的本名)都坚持看书6个小时以上。据查良镛的中学同学、《明报》股东沈宝新说,查良镛爱看书的习惯自小已经养成,早在初中时,他就限定自己每天要读几个小时的书,绝不松懈。”[7]
同时,对于《红楼梦》各个版本,金庸也是精读了的。2003年12月3日,金庸、王蒙受邀在香港三联书店展览厅进行《红楼梦》学术演讲。在讲座中,王蒙谈到了尤三姐,说她与贾琏、贾珍一起吃饭的时候,使用了怪招,转守为攻,她不但不防,她把衣服往下这么一撩。金庸很敏锐地说“她去男人”了。[8]我们知道在《红楼梦》原著中的尤三姐被贾琏、贾珍给污了。后来因为可能嫁给他的意中人柳湘莲而改掉了以前的放荡行为。在戚序本和蒙府本回目上都称尤三姐为“奔女”。而程高本则将尤三姐改写成贞烈女子,这显然是篡改了曹雪芹原著文字。金庸的简短五个字道出了他阅读版本之广。
二
金庸不仅对《红楼梦》文本非常熟悉,他还阅读了大量的《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使得他具有“红学”研究方面的敏锐嗅觉。在众多的“红学”研究当中,他发现了《红楼梦》研究者方面的不足,“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9]当然金庸先生这么一说,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他的话显然还是留有余地的,这显示他独到的眼光。“从小说家的观点来看《红楼梦》,不是索引家的看法,也不是考证家的看法,是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我觉得很好看。”[10]
金庸对《红楼梦》考据接受有个认识逐步深入的阶段,他自己也坦言:“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感觉,不太喜欢看《红楼梦》考据,如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著的,曹雪芹的爸爸叫什么名字,祖父叫什么名字,他和满族人有什么关系……各式各样的考据,我小学生的时候,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有什么可考据的?当然历史学家会有兴趣。后来年纪大了,学问增长了些,对、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冯其庸诸位先生的文章也很佩服。但对蓝翎、李希凡在时谈《红楼梦》的文章不大佩服,虽然我自己决计写不出来。”[11]
作为一个小说家,金庸对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自娱说”的观点:我猜是他的家族从兴旺到衰败以后,他一个人在那里无聊,又没有功名,不做官也不教书,他在家里面无聊就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写他自己的事情太明显了,就隐瞒起来,假托一下,把自己经历写下来,和表姐表妹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写下来,可能还是为了自己娱乐自己。[12]
金庸的这个观点立足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太为严厉。这个在他武侠小说收山之作《鹿鼎记》里亦有反映。金庸认为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这是因为“小说家可以推测人物的心理,小说家讲心理,而不讲考证。”[13]对于高鹗的续书,金庸认为是“第一次看到七十九回、七十八回后面就不看了,后来才看的,当然是觉得差劲点。”[14]对于曹雪芹书稿没有完成,金庸认为这也很好,好像是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15]
三
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不仅表现在他对这部伟大作品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体 现在金庸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对他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近些年来,有学者将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进行比较,从而证明金庸武侠作品对《红楼梦》的借鉴与继承。如罗立群的《〈红楼梦〉与〈天龙八部〉》一文从作品的主题意旨、情节架构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一番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两书虽然题材有差别,但是《天龙八部》在艺术创作中确实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只是这些“偷”来的招数,经过作者“乾坤大挪移”般的演变,已化为独特的套路,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另类武功。[16]
又如方明星在《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一文中说到: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附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
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17]
罗立群和方明星所选的金庸作品,从全部的十四部武侠作品的创作时间顺序来看,《天龙八部》位列第11位,《鹿鼎记》则是金庸武侠作品的收官之作。此时的金庸虽然仍然在借鉴和继承着《红楼梦》,但是已经能做到驾轻就熟,将有形化为无形了。可见,后期作品对《红楼梦》艺术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已经非常娴熟,那他的早期武侠作品呢?
我们知道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这部作品是在1955年他31岁时开始创作的。当时梁羽生写武侠小说一炮窜红,各家报刊杂志也希望能刊登武侠小说来吸引读者。金庸抓住了机遇,为当时的《香港商报》写了他生平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多年以后在一次访问中,金庸坦然地对来做访问的林以亮谈到了《红楼梦》对他的第一部小说的巨大影响:在写《书剑》之前,我的确从未写过任何小说,短篇的也没有写过。那时不但会受《水浒》的影响,事实上也必然受到了许多外国小说、中国小说的影响。有时不知怎样写好,不知不觉,就会模仿人家。模仿《红楼梦》的地方也有,模仿《水浒》的也有。我想你一定看到,陈家洛的丫头喂他吃东西,就是抄《红楼梦》的。你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一定会说抄得不好。[18]
金庸这番谈话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因为第一部武侠小说模仿或抄袭《红楼梦》一些细小描述而进行隐瞒。任何艺术手法的借鉴要做到娴熟必然有个过程,作家明白,读者当然也清楚。率直而坦诚的语言,充分显示出金庸身上那股“侠者之风”。
四
今天,当我们阅读金庸武侠作品时,为什么会感觉到如此的亲切?通过前面的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那是因为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关系太亲密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精髓,金庸已经深切领悟了,那就是对“情”的把握。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里宫门上的对联,其实也是作者写作的哲理本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红楼梦》文本中的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围绕“情”展开的。在第一回中,作者也交代了自己作书的纲要是“大旨谈情”。
《红楼梦》里所谈的“情”,从广义上来理解,乃是对待宇宙万物的一种感情和态度,有亲情、爱情、朋友情、骨肉情等等;从狭义上来理解,则主要是指爱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为谈“情”之巨作,金庸小说亦是一样。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是精彩绝伦的,已故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言:“(指金庸)你岂止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的一个字:那就是‘情’字。”[19]
在我们看来,金庸之所以能言情如此出色,最主要由于他有颗和曹雪芹一样尊重女儿的心。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写这么多的女孩子,是不是喜欢女孩子?金庸承认自己是“崇拜女孩子”[20]。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都以女性世界为核心进行文学创作。他们对这些女子的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她们的性格鲜明,与故事的情节紧密联系。作者对他们的用情之深、用情之重,读者通过阅读完全能感受到。
例如,在《红楼梦》中,对于晴雯的去世,曹雪芹在创作时必定是痛断肝肠,这么一个风流灵巧的丫鬟,与宝玉是最亲近的,也最知宝玉心的。为了写出他们之间这种真挚的情谊,曹雪芹有意让宝玉最先预示到晴雯离世。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丫头小昭被迫赴波斯继任教主。在送别那刻,张无忌又是何等心痛。如果不看文本,可能谁都不会明白为什么两位作家会对一个丫鬟用如此浓郁的笔墨,倾注如此大的心血。贾宝玉和张无忌“痴”的背后,隐藏着两位作家的“痴”。曹雪芹曾自言《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庸对这个丫鬟的喜爱甚至超过文本中的女主角,在该书后记中,有这么一段作者的心声:“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21]金庸觉得可惜和惆怅,两百年前的曹雪芹是否也会为宝玉和晴雯没有在一起而感到惆怅呢?我们想这种感情是相通的。
又如,对于尤三姐自杀,金庸是感到极其痛惜的,金庸觉得“她自杀好象不对”。[22]尤三姐的失贞和被污并不是她的错,而是那个时代,那个她自身所处在那个环境被迫造成的,然而柳湘莲却将这些记挂在心,直到尤三姐以自杀这种方式才让他彻底醒悟。在《神雕侠侣》里,金庸居然让自小在古墓里长大的如此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失贞了,这可能是所有金庸小说的读者所不能理解的。面对这样的情况,金庸依然操控自如,杨过毕竟不是柳湘莲,强烈的爱使得他在十六年后依然跳下山崖,杨过这种自杀式方式和尤三姐的自杀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曾经有那么多的女孩子陪伴在杨过身边,可以说“一见杨过误终生”,最终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小龙女。在金庸的笔下,除了韦小宝以外,众多的一号男主角都如贾宝玉般对待爱情,任凭弱水三千,却只取一瓢而饮。这可能也是金庸小说中继承了《红楼梦》以情为本、以情为重、以情立人的言情的精髓所在。
今天我们总是在感叹《红楼梦》未能完成,其实冷静想一下,我们感叹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前八十回的情感还在延续,比如就爱情而言,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将怎么发生?又该怎么去收场?金庸当然也看到了这点,在他看来,《红楼梦》未能完成反而觉得更好,这种艺术效果更能长时间延续。因此在金庸小说里,他大量采用了这种手法。
比如《白马啸西风》最后结局:白马带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23]这个结局看似没有结局一样。
又如《倚天屠龙记》最后结局,当张无忌给赵敏画眉的时候,周芷若将窗子推开了,并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只怕我便想到了。”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24]这样的结尾显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等着读者去想象和期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金庸确实受过《红楼梦》很深的影响,他的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在很多方面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武侠作品是《红楼梦》翻版。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红楼梦》可以沟通,《红楼梦》成就了金庸,而金庸也创造性地将《红楼梦》的精髓用自己的文字延续下去。《红楼梦》的精魂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拓展了他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杰出作家,金庸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武侠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人格品质。金庸对于《红楼梦》始终心存感恩,认为自己的作品还是不能跟《红楼梦》相提并论。我们知道对于金庸小说的研究,曾经一度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对于“金学”的称谓,金庸本人有强烈抗拒,认为有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因此在他的坚持下,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43.
[2]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349.
[3][7]冷夏.文坛侠圣:金庸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152.
[4]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3—535.
[5][6][8][9][10][11][12][13][14][15][20][22]《小说界》编辑部(整理).金庸王蒙话说《红楼梦》[J].小说界,2004,133(2):10;10;8;6;7;6;16;12;13;13;5;9.
[16]罗立群.《红楼梦》与《天龙八部》[J].红楼梦学刊,2008,125(4):202.
[17]方明星.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5.
[18]江堤.金庸:中国历史大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14.
[19]倪匡.情爱金庸[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2.
从小便爱看红楼,喜欢冰清玉洁的黛玉,喜欢率直的湘云,喜欢泼辣的王熙凤,喜欢懂事的袭人,喜欢——里面的所有人物。近来听说要重拍《红楼梦》,看见报纸上热闹的宣传,不禁也来了兴致,回家从书橱里翻出了〈〈红楼梦〉〉。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请您阅读。
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1遍读红楼,我一直认为那如水的黛玉本不该入京都,进贾府,冰清如她,高傲如她,那金丝笼般的大观园本不适她脾性,性情不顺,又何来欢乐之言?
她不是湘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他只是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弱女子。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聪敏如她,又怎能不知众人对她的宠护尊崇大都是看了贾母颜面,又怎能不知自己吃穿用度虽与贾府众位小姐并无差处,甚至高出甚多,但自己终究是客,寄人篱下,又怎能不知贾府终不是林宅,大方之家繁文缛节多之又多,稍有出入,便落人以口舌,授人以柄实。贾府中的人情冷暖凉了黛玉的心,淡了她的性,如一块美玉独卧冰雪,岂能不一触即碎?
黛玉的悲哀在于她是一个有文化、有诗情、有个性,有追求却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一位贵族小姐,封建统治对女子的束缚本就令人咂舌,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太多的太多禁锢了那个时代女子的发展,而贵族更是如此,他们居于社会上层,有着较高的地位,对礼仪规矩也有着更多的要求与讲究,站立坐卧,一颦一笑皆有其规,她不似宝钗,珠圆玉润,人情练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亦不会如宝钗般因顾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雪藏自己的才华,反之,她还要将她那堪比潘江,恣肆的才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葬花吟》,《桃花行》……佳作名篇比比皆是。
她亦非妙玉,天生孤僻,她所以遗世独立,只因她有文化,她看到了一些寻常人所看不到的,领会了一些寻常人所不能领会到的社会黑暗,然黛玉生性如兰,高洁傲岸,她最最不屑的便是苟同于世俗,因而她寄情于景“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因而她坚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她也不是惜春,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朝夕相处间,不知不觉时便渐而芳心暗许于那个对于她呵护宠爱有加的表兄宝玉,郎情妾意虽未明见于纸面,二人却也心知肚明,皆是纵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之。
黛玉更不是迎春,隐忍退让,生性懦弱,他与宝玉,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本是天作之合,只是到底天意弄人,心事终虚化,众人图着金玉良缘之说棒打鸳鸯,然情比石坚的黛玉却不会委曲求全,于宝玉大婚之日焚稿断痴情,泪尽人亡,含恨而终。一代佳人香消玉损,渐而被众人所淡忘,渐至遗忘,惟有馆外那片湘妃竹林伴风日夜吟哦,妄自嗟叹。可谓是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性格所致,或许黛玉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但我依旧认为黛玉她不该入京都,进贾府。她该是属于那如水的江南的。她该是衣炔飘飘于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她该是于西湖水畔乘姑苏夜凉,看陌上春柳,赏溪间飞花,对江枫渔火,听燕语呢喃;该是于画船听雨看春来江水绿如蓝;她所居的,该是那三分入画七分羽化的江南美景;她所饮的,该是那一半凝魄一半散氲的江淮流水,伴她终老的,该是那白衣若雪风流倜傥共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江南才子……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研。
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2《红楼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本书吧,是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在图书馆一次偶然的邂逅,我翻开了这本书,认识了她——林黛玉,她最后可以说是患忧郁症死的,但他(她)给我留下了很深(深刻)的映像。她那张眉清目秀的面孔,天真的想法,还有和贾宝玉的那段悲惨(令人感伤)的爱情故事......
上个星期,回头望了望图书角,又发现了《红楼梦》这本书,又(一时)心血来潮,借接回家看看,回顾回顾这本中国的经典名著。
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很奢侈,贾府的贾母很有权势,说话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心肝宝贝。也许因为是贾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贾政(贾府的老爷)和贾宝玉两个男人吧。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但很有才华,很漂亮,也就是那个令我映像最深的人物。
做诗、画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但别人都说宝钗比林黛玉好,唉......不过,林黛玉不是很坚强,还有些疑心病。现代的孩子要坚强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最后他们贾府也是死的死,嫁的嫁......
最后,还是以悲剧(悲惨的结局)结束了这段故事,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绝后的爱情故事真是让人深思。
想想红楼梦,真的想别人说的那样“红楼梦中梦难醒”,但林黛玉的知书达理还是我们女孩子要学习的哟。金乐怡.周雅琪.陈晨芸,都写得不错。
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3《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应该说,宝钗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禁锢的女孩,文中也没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欢宝玉,只是明示了贾府最高权威元春站在了宝钗的一边。没人会在意宝钗的意见,她和宝玉一样。只是封建贵族制的牺牲品。
宝玉犯错挨了打,宝钗义正言辞,劝道“你是要改过了罢。”于是她被学者定位封建统治的卫道士。等我们看到了红楼的结局:黛玉的惨剧,宝玉的悲剧,宝钗的闹剧。
品读之后,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是像黛玉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和对宝玉的爱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发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种“碧云天,黄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感情总是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要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宝黛二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感情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资源,除了珍惜,我们别无它法。
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第二章读后感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题记《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
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有多达900多个的人物,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东风一望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