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为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需要情感的介入。有了情感的学习,就是主动的学习,是富有生气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是事半功倍的学习。现在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生活,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孩子们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不远万里踏上了远去的列车,开始了忙碌的打工生涯,把孩子一个人留在了家里,寄居在亲戚朋友家里,有的就直接寄宿在学校里。现在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叛逆心理特别严重,如果缺少了亲人的关爱,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成绩下降。父母也辛苦,孩子也委屈,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缺少主动性和有效性,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在于缺少情感的介入。
记得去年接手七年级的时候,我班有一名学生叫贾银雪(化名),她进校的时候成绩中等,平时也比较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后来的几次考试也没有给老师太多的意外,属于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到了下学期,情况就不太对劲了,上课时她目光呆滞地看着黑板,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继而作业也出现了拖拉、抄袭的现象,紧接着,第一次阶段考试就给了我一个“惊喜”,总体成绩下滑了十名,而且我带的数学这一科竟然没有及格,作为数学老师,又是班主任的我,可气坏了,当时真想把她拉过来批评一顿,可是突然之间我看到了摆在桌上的《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想到了北京市德育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韩玲老师,她的“先跟后带”让她成功地解决很多的“疑难杂症”,所谓“先跟后带”就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要耐着性子,跟着、顺着学生的问题、思路,了解原因,寻求对策――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带着学生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学生成绩的上升和下降背后都有着一定特殊的原因,只有找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本着这样的一个原则,我做了几次深呼吸,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静,决心仔细留意一下贾银雪的一举一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这个学期,她有一个新习惯,每个星期一的晚上,她都会到我办公室里接个电话,语气非常的生硬,言语也就是那样几个字,“嗯,还行,就那样,知道了……”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我就很好奇,这是和谁打电话呢,这样说话?有一次她打完电话,我就把她留了下来,先从生活闲聊开始,慢慢地聊到了电话的事,我笑着说:“最近你的业务挺忙,还有人定期向你汇报工作。”贾银雪轻轻地说了一句:“哪有什么业务呀,是我爸。”“定时打电话,嘘寒问暖,还是爸爸疼爱女儿。”我示意她坐下,慢慢地说,“哪里呀,成绩是他女儿,他才不会问我怎么样。”她抢过去说,“老师,我先走了,我还要写作业呢,拜拜。”说完就走了,孩子怎么会这样呢,对爸爸的关心,竟然在孩子的眼中是如此的冷漠?这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思量着,我的手机响了,“请问您是孟老师吗?我是贾银雪的家长,最近贾银雪的成绩怎么样了?”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我心想,正等着你呢,你就来了,“我是,您好,她最近的成绩不太理想,有点下降,家里有没有什么事让她分心吧?”“没有啊,家里什么事都不让她做,对于她来说就一件事――学习,为了以后能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我和她妈妈都出来打工了,在外面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地干,不就是想多挣几个钱吗,还不都是为了她,结果她这么不争气;而且每次打电话都说不了几句,一问成绩就说就那样,还行,要知道这样,还不如我和她妈不出来了呢。”她爸爸明显很激动,我接过他的话:“你和她打电话只问学习吗?其他的什么也不问?”“其他的问啥,当然就只是问学习了,要不我们出来为啥。”“她成绩下降的症结可能找到了,有一次我和贾银雪聊天,曾经听她说过,成绩才是你的女儿呢,您每次打电话问成绩,而不去关心她,爱护她,她可能会觉得你们不爱她了,您知道吗,青春期的女孩是很敏感的。”“会吗?关心成绩还关心出错来了?怎么可能?”电话那头传来了质疑的声音,情绪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我接着说:“要不然,这样,这两天我找她再谈谈,春天来了,天气慢慢变暖了,您可以给她买件新衣服,让她知道,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心一直在她的身上;还有您下次再打电话的时候,不要问她的学习情况,问一下她的生活情况,比如在学校吃的好吗……”“行……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好吧,我试试,谢谢您呀,孟老师。”在怀疑声音结束了我们这次通话,三天后我收到了一个快递,我没有买什么东西呀,正纳闷着呢,我的手机又响了,是贾银雪的爸爸,“孟老师,按您说的,我给小雪买了件衣服,麻烦您转交给她。”“嗯,好的,我这就去。”我边走边说,到了教室,交给了贾银雪,“什么呀,这是?”她边问我,边撕着包裹,一件漂亮的春装,灿烂的笑容爬上了脸庞,“我爸爸从外地给我买的?”我笑着点了点头,下午就穿上了,赢得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从那一刻开始,笑容停留在了她的脸上,转眼又是一个星期一,她如期来到我的办公室来接电话,这次,父女两个聊了几分钟,比原来时间长多了,走的时候一蹦一跳的,看得出来,她很高兴。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在一点一点地变化,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讲,问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了,各科老师都反映贾银雪好像变了一个人,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全班第十五名,比原来还好。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爱与爱的交流,作为老师,我们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给孩子多一点点的关爱,让爱给学习加油,让学生在学习的高速路上任意驰骋!
近年来,广大一线教师在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做法,比如:课堂教学的模式化――不分学科、不分课型,强推一种模式。例如:“学案教学”“先学后教”等等。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组织引导机械地割裂开来。硬性规定上课学生必须先自学多少分钟,老师讲课不超过多少时间等。
一种模式、一种好的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各个学科、各种课型。对物理学科来说,“学案教学”“先学后教”的模式就不适合新授课教学。
下面简要谈一下在新授课的几种课型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1 物理概念课教学――《加速度》
设计思想:物理新授课教学需要生活、生产中的情景,教师要通过引领学生展示、联想、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思考甚至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体验、新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进一步完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1.1 情景创设
教师通过视频展示,或者引导学生列举生活、生产中有关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事例,引导学生体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现象,并且发现速度变化的快慢有所不同。例如:起跑阶段的运动员、进站的火车、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的滑行、竖直发射的火箭、枪膛中被激发的子弹等等。
1.2 提出题
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老师梯次设计三个具体的问题情景:
实例①:
某汽车在10 s内速度由0增加到30 m/s,某摩托车在10 s内速度由0增加到40 m/s。问谁的速度变化得快?
实例②:
某汽车速度由0增加到30 m/s用时10 s, 某火车速度由0增加到30 m/s用时60 s。问谁的速度变化得快?
实例③:
某飞机在20 s内速度由0增加到100 m/s, 某摩托车在10 s内速度由0增加到60 m/s。问谁的速度变化得快?
1.3 分析、探究,获得新的认识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自己的思路。
学生发现,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能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得快,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小的物体速度变化得慢。我们就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定义为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这种设计思路,能让学生亲身体会物理概念的引入是生活、生产的需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生活中速度变化快慢的实际问题,探索寻找到一个能够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定义为“加速度”。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定义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会更深刻,应用也会比较灵活,易于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逐步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2 物理规律(理论探究)课教学――《动能和动能定理》
2.1 问题情景创设
参考山东科技出版社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将动能定理的导出情景设计为一个题目。
练习: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初速度为v1的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一段位移s,求物体的末速度v2。
2.2 分析探究,获得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通过投影或黑板,展示学生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运算过程中的关系式:v-v=2,看从中能发现什么?当学生发现Fs就是力F在此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时,指导学生将该等式变形,将Fs单独放到等式一边(Fs=mv-mv)。让学生体会该关系式的意义(要舍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品味的时间,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某过程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初、末状态的mv2的差。引导学生体会mv2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进一步引导学生联想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及初中了解的动能的概念,使学生领悟到mv2应该是我们所寻找的动能的表达式。
通过老师精心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应用关系Fs=mv-mv,来解决只涉及力、位移和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动力学问题,要比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方便得多。甚至能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能解决的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的一类变加速曲线运动类的动力学问题。从而认识Fs=mv-mv的重要价值,指出这就是在物理学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动能定理。
这样,学生就在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关系,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它的价值。学生经历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帮助。
3 物理规律(实验探究)课教学――《欧姆定律》
3.1 实验探究也需要情景引入
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欧姆定律》一节,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不同电压的电源给同一灯泡供电;同一电源给不同阻值(灯丝粗细不同)的灯泡供电]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并提出猜想。
3.2 学生自主M行实验设计,教师不包办、少示范
近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中, 常常出现一些简单、开放的设计实验方案的题目,(下转第6页)(上接第2页)师生都感觉困难。其实,实验原理、仪器、方法都源于教材,但仍是得分率较低的题目。主要原因是教师为了课堂的有序可控,平时上课包办代替得多、示范多,学生思考、尝试、经历、体验得少。在各级优质课评选中,教师虽然有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环节,但最终还是教师出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完全与学生的设计无关的标准的实验步骤。这样学生的劳动得不到尊重,起不到作用,只是走过场。长此以往,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3.3 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思路
有这样一个考题:测量一只弹簧的劲度系数需要什么器材?学生竟然答得很不理想。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思考问题。
劲度系数不能直接测量,就要从劲度系数的意义、劲度系数与哪些物理量有关联想相应的物理规律,考虑通过测量哪些物理量间接求得要测的物理量。
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从探究任务入手,考虑需要测量的量,哪些能直接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量与哪些量有关(联想相关物理规律),利用什么仪器,通过测量哪些量间接求得相关量。先后明确实验目的、原理、仪器,继而设计实验步骤等。 对于实验探究课,多数老师认为,出示实验步骤、讲清注意事项甚至先做一遍示范,学生再模仿着做,课堂秩序好,实验用时少,课堂练习时间充足。这只是短时的对书面练习题的熟练,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都得不到训练与培养。
综上所述,在新授课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知识形成过程的教育功能。通过问题情景设计,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分析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思维的过程,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让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应当成为改进课堂教学的着眼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激发 主动性 教学手段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诸如家庭教育、老师水平、学生个人的智力、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等。但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是学生本人对学习的态度即对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自尊
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关键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差错而遭到嘲笑和惩罚。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真正平等,也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所以,有了自尊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学和自觉地学。
二、帮学生树立恰当的目标与榜样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从宣传媒介、书籍、本县、本校、本班中寻找相应的学习榜样;帮助学生建立每周、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脚踏实地地落实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我的理想”“我为什么学习”“我心中的榜样”“我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我的学习经验”“学习好有什么用”等讨论、班会、板报等活动,从多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获得成功,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
三、有效的表扬与奖励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则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例如,教师对学生说:“好好干!我知道你们努力做的话,是能够做好的。”对那些感到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这番话是种鼓励或强化;而对那些轻而易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说,这实际上类似于惩罚,因为教师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必须经过特别努力才能完成任务。所以,只有有效的表扬与鼓励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若学生处在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环境之中,受身边学生刻苦学习、学风浓郁的感染,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和良好的学习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的动因;与上进心强的学生同座位,学生内心有一种趋同的倾向,从而产生发奋学习、自觉模仿的主观愿望;学生在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后,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增强自信心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进而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六、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或合作机制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竞争能力时,就会引发斗志积极活动,争取成功。而合作的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在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
七、巧妙运用探究环节
在课堂探究的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正确引导掌握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真正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八、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学困生;内驱力;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7-02
你要考好,你应该考好,你必须考好。作为一个学生,一个要考学的学生,这些话他每天都会听到。有些学生却会主动自觉地自己对自己说这些话,可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样的话语大约只会来自父母和老师吧。
现在我把主动要求自己考好的学生看作A组,被动接受训话的学生看作B组,A组和B组的学习态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A组的学生会主动要求自己考好,他们期待着别人的肯定,他们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求,凭着这股信念,他们会主动地接受学习任务,自觉地进行学习,当然,学习的过程也会是快乐的。而B组的学生却是在一种强迫的环境下接受学习任务,在一种监督的机制下被动进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学习过程是痛苦且厌恶的。
从最初的目标来看,两组的学生都在追求成功。教育家奥苏贝尔曾对学习动机这样分类,他认为学习动机,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也就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鉴于此,我认为,A组的学习动机归属为自我提高内驱力,B组的学习动机就是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是根据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定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A组的学生只是把成功看作是一种确定个人地位和满足自尊心的需要,因此应归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型。因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于内心深处极度热爱学习这一本体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所以A组的学习动机类型很难划分到隶属内部动机型的认知内驱力里,它只能是一种外部动机。B组的学生显然就是附属内驱力这一学习动机的代表者。附属内驱力是一个学生为了取得他人赞许得到他人认可而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对B组的学生来说,自己的成功是他人的事情,是别人的需要,即使失败也与自己的能力无关。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都属于外部动机,对于身心健康的学生来说,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否决应该是最为无情无知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期待着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自觉地学习,以达到认知内驱力所要达到的程度。认知内驱力,也就是一种个人希望被了解和理解,希望自我掌握知识的肯定,以及希望能够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外部时,即使失败也可以归于外部的种种因素,这样也就避免了对自我能力的否决。
学习动机有着不同的派别,例如认知学派、行为派、人本主义派等。虽然各自都有相异的主张,但相同点还是有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所以即使他是一个学困生,他也有着“我是学困生”“我原本差”的学习动机。在他们看来,那种捣蛋、厌学的行为即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保护,一种对自我能力肯定的保护。
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自我产生发自内心的,外部动机来自于他人,客观的条件。当然无论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都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兴趣可由浅至深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层,当一人对某学科的喜爱达到志趣这一程度时,他的内部动机也就是马力全开的状态。但动机与期望及抱负水平也是密切相关的。期待是指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抱负水平是指人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主观的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这种自定的目标,代表个体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一种愿望与期待,但将来的工作成绩未必与期望的相符,而这种差距势必影响这人以后的动机。例如,一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渐渐地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志趣,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对自己以后所要从事的物理方面的工作就有了过高的期待和抱负水平。但是在自己用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之后换取的还是失败的话,他们就会开始考虑自我的能力问题,也就会用不同的手段来证实自己并非无能的,只是在某一方面不能凸显罢了。
其实对于大部分学困生而言,他们认为能力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对成功是不起作用的,先天具有高能力者也就具备了成功的先决条件。我们对于这些人每一次的成功都会给予肯定的嘉奖,这些嘉奖也就使得成功之人肯定了自我价值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是有羞耻感,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去肯定自我价值的存在。学习动机理论之一的自我价值理论把学生分为四类: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许多学习不好的,不愿意继续努力学习的,都可以包含在内。
高驱低避型的学生其实是教师很喜欢的孩子,但具有这种学习动机的人会兼受成功失败的煎熬。他们对学习任务既重视又轻视,他们是矛盾体,也被称为“过度努力者”,这种努力却是“隐讳努力”。即表面上无惧无畏,但背后却加紧努力,疯狂学习。结果出现了,若成功,成绩更有价值;若失败,也有足够的理由,不会耻之无能。
低驱高避型的学生亦可称为“逃避失败者”。他们不愿学习,也许不存在学习问题,但对课程提不起兴趣。这些学生背后隐藏着他们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尤其是无法完全把握成功时,这种恐惧更让其选择逃避。他们在失败中怀疑自己,更怕被人批评,神经高度焦虑紧张。但当他们作为“逃避失败者”时,虽然遭受着技能缺陷的痛苦和提取权限的痛苦,可却逃避了对自己能力的否决。凭着这样的学习动机,考好,是不可能的。
高驱高避型的学生是最受老师喜爱的学生。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发的态度积极地学习。他们不会计较他人的说三道四,指指点点。遇到挫折迎难而上,从不退却,从不气馁。直至困难解决才露出会心的微笑。自然,他们的成绩也是一路领先的。
低驱低避型的学生也可以称为“接受失败者”。他们可能少有成功的经历,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面对学习的挑战,他们显得麻木冷淡。他们不期待成功,对失败抱以无所谓。如若用自我价值理论来说明,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态度恰恰证明他们的放弃,或者说自暴自弃,这样也就无视别人的评价,评价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真正能力无关。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对学生的学不够重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它是指教师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比较全面和合理地看待学与教的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学与教关系的认识的深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在今天,“为学习设计教学”就更有生命力。近几年,笔者遵循“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感悟良多。
一、重视学情分析
案例:高一《摩擦力》教学片段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然后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作出如下猜测:
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
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根据以上几条猜测,师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决定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探究,看似非常符合科学探究的要素,先是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猜想与假设,随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最后师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实验结论。上述的步骤每一步都中规中矩。但这样做对高一学生合适吗?有必要吗?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有关,现在再进行探究就显得多此一举了,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正确分析学生学习摩擦力的起点能力。这样类似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要么是对学生的学习估计不足,要么是对学生的起点能力估计过高,这些都将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能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或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适宜学习者进行学习,必须进行前期分析。前期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内容分析;二是学情分析,包括学习者起点能力、认知结构等特征因素的分析。
在现实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分析比较重视,但对学情分析不够重视。要重视学情分析,是由下列原因决定的。
1.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重要前提。教学内容都是根据需要选择的,而且还经过了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加工处理,离开了对学生的了解就难以正确解读教材。
2.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才有可能设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也是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因为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风格与学习特点。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设计,容易演变成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
二、灵活使用教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提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用教材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完教材。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应甘作教材的奴隶。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组织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材料,而不能过分依赖手中现成的课本。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综观高中物理教材,明显可以看出,它是紧紧围绕两条主线,一条是力,一条是能。比如《电场》这是围绕力和能来理解和分析电场的,磁场也同样如此。教材这样编写,知识序就非常清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把握,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也比较明确。但有的内容知识序就不是很清楚,如果碰上这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教材进行整合,不能盲目照搬教材进行教学。
2.调整教学顺序
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出发点,它更合适于教师的教而非利于学生的学。如果要为了学生好学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时必须适当地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
案例:“磁通量”概念教学
人教版教材中“磁通量”的教学是在《磁场》这一章中完成的,但在这一章中基本没有运用“磁通量”,学生学了“磁通量”之后感觉它却是“没用处”的,直到在学习《电磁感》时才清楚“磁通量”意义所在。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法拉第也没有提及磁通量的概念,后来电磁感应的理论化需要才提出磁通量的概念,因此在《磁场》里提出磁通量的概念有点生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把“磁通量”的概念调整到《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节内容里,当学生明白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时才适时地补充物理学上把“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线条数”称为“磁通量”,这样调整教学顺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中调整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体工作需要在课前完成,但教师对学情分析不一定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原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可能会有不适。同时课堂教学时出现错误或者一些意外情况,如果教师仍旧按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就会变得不太合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设计。有些时候,教师也会出现某些差错,教师更是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认真讨论的问题,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课中,当磁铁插入螺线管中时产生感应电流之后,提问学生: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有学生会喊出:磁通量发生变化。如果这时教师仍旧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来演示实验进行“探究”,这样的探究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学生已经知道结果了,因此在课堂中有必要更改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变探究为验证。比如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是磁通量变化?这明明是切割磁感线,如果条件是磁通量变化,那么也有可能磁通量变化但没有切割磁感线,这时是否有感应电流呢?通过讨论,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观点。
总的来说,“为学习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易学、有效地学,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分析学情,课中关注学生,唯有如此,课堂才会精彩、高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