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女性 色彩 魅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0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77-02

一、引言

在生活和工作中,职业女性的穿衣打扮,色彩相随,人们对你的第一眼印象有超过一半是色彩留下的印象,因此有必要了解四季色彩理论主要的内容,如色彩的色相、明度、彩度三要素,了解红黄蓝构成了色彩的三原色,学习色彩理论的基本诊断技巧,提升魅力。

色彩季节理论是美国的卡洛尔. 杰克逊女士创立,经过日本佐藤泰子女士的再研究,开发出适合亚洲人特色的色彩体系。1998年于西蔓女士将其引入我国并带动了色彩理论的发展,近几年色彩理论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推广和运用,为人们化妆和着衣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色彩季节理论是将色彩分为春、夏、秋、冬四大色彩系列,引导人们根据自己的肤色、发色、瞳孔等生理色的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推断,确认最适合自己的色彩系列,结合个人的面貌、职业和形体特征进行搭配。职业女性大多有很好的学历背景,接受能力强,工作稳定对生活有很高的品质要求,讲究言谈举止优雅大方得体,通过结合春夏秋冬四季色彩的特点,找到自己脸色和服装色彩和谐搭配的内在规律性,能够快速提升职业气质与形象。

二、目前我国色彩理论的主要诊断方法

四季色彩理论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色彩特色来形象定位人的皮肤色彩,把人的身体色特征区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以黄为底调的人为暖色调人,以蓝为底调的人为冷色调人。如春秋型体现为暖色调,夏冬型体现为冷色调。职业女性学习色彩知识,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用色规律,结合自身条件、肤色最佳地择取衣服色彩,快速扬长避短展示魅力。

1.春季类型的职业女性建议穿色彩明亮高鲜艳的色彩,避免陈旧和灰暗。春季草木萌发桃红柳绿,色彩表现为粉绿、鹅黄、澄青、初蓝,春季型的人用鲜艳、明亮的颜色打扮自己,会使实际年轻显得年轻。

诊断技巧主要看肤色特征,如浅象牙色、暖米色,细腻而有透明感;眼睛特征如眼球奕奕闪光,眼珠为亮茶色、黄玉色,眼白感觉有湖蓝色;发色特征包括明亮如绢的茶色,柔和的棕黄色、栗色,发质柔软;春季型人使用范围最广的颜色是黄绿色系,使人的皮肤显得干净透亮年轻。在色彩搭配上应遵循鲜明、对比的原则来突出自己的俏丽。

2.夏季型类型的职业女性颜色要柔和、淡雅,建议穿色彩明度高纯度低即颜色柔淡的容易出效果。用蓝基调扮出温柔雅致的形象。夏季型的人给人以温婉飘逸、柔和而亲切的感觉。夏季型人的身体色特征决定了轻柔淡雅的颜色才能衬托出她温柔、恬静的气质。

诊断技巧是肤色特征以粉白乳白皮肤,带蓝调的褐色皮肤、小麦色皮肤为主,眼睛目光柔和,整体感觉温柔,眼珠呈焦茶色、深棕色;发色是轻柔的黑色、灰黑色,柔和的棕色或深棕色;夏季型人穿过深的颜色会破坏夏季型人的柔美,可用一些浅淡的灰蓝色、蓝灰色、紫色来代替黑色,做上班的职业套装,既雅致又干练,这样才能衬托出她们温柔、恬静的个性。

3.秋季型的职业女性倡导穿色彩纯度高色彩浓烈滞重、强烈的色彩,选择颜色要温暖、浓郁。秋季型人有着瓷器般平滑的象牙色皮肤或略深的棕黄色皮肤,一双沉稳的眼睛,配上深棕色的头发,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是四季色中最成熟而华贵的代表。秋季型人穿用与自身色特征相谐调的以金色为主调的暖色系颜色,会显得自然、高贵、典雅。

秋季型人的肤色特征包括瓷器般的象牙白色皮肤,深桔色、暗驼色或黄橙色;眼睛特征是眼球深棕色、焦茶色,眼白为象牙色或略带绿的白色;发色特征偏向褐色、棕色、铜色、巧克力色;秋季型人最适合金色,苔绿色、橙色等深而华丽的颜色。用浑厚浓郁的金色调扮出成熟高贵的形象。秋季色彩群中的深砖红色、深棕色、凫色和橄榄绿都是不错的选择。

4.冬天皮肤类型的职业女性最适合用鲜明对比、饱和纯正的颜色来妆扮,冬季型人选择的颜色要鲜明,光泽,可用原色调扮出冷峻惊艳的形象。

冬季型的人黑发白肤与眉眼间锐利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充满个性、与众不同。无彩色以及纯色系非常适合冬季型人的肤色与整体感觉。冬季人最大的特点:浓眉大眼、毛发浓重头发眼珠颜色较深。肤色偏向青白色或略暗的甘蓝绿、带青色的黄褐色,眼睛黑白分明,目光锐利,眼珠为深黑色、焦茶色;发色乌黑发亮黑褐色、银灰色、酒红色。

冬季型人最适合纯色,在各国国旗上使用的颜色,都是冬季型人最适合的色彩。在四种季型中,只有冬季型人最适合适用黑、白、灰这三种颜色,也只有在冬季型人身上,“黑白灰”这三个大众常用色才能得到最好的演绎,真正发挥出无彩色的鲜明个性。通过巧妙的搭配,会使冬季型人奕奕有神。

三、色彩理论提升职业女性魅力的建议

1.运用多种搭配手法,研究搭配的技巧。提倡职业女性要系统学习研究色彩搭配的技巧,如:近色搭配、点缀搭配、节奏搭配、同色系搭配、两色搭配、呼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我在提升职业女性魅力的讲座中就经常推荐这七种搭配方法,用心的职业女性学会三五个就能够运用自如,充满自信,有更多的扮靓收获。结合我的培训经验,建议职业女性快速学习运用色彩搭配中的基本用色方法。即选择色相环上相近和相远搭配技巧,这就产生了一般搭配手法上的同一色、相邻色、对比色三种搭配手法。

同一色就是同一种色彩中深浅搭配,因为大家都是红色家族,搭配在一起会显得错落有绪,内外呼应显得协调舒适,别人看过去非常自然。相邻色就是色相环上相近的邻居色搭配,如黄配绿,橙色和黄色,紫色和蓝色,本来色彩过度就是这样依次递增,相邻色穿衣搭配显得很有品味和艺术气息,象节奏过度样的富有规律和韵味。对比色是采用色相环中的对立面,比如冷暖对比,色差反映越大的就把它搭配在一起,产生的效果是强烈、夸张、艺术创新甚至会有另类的感觉。

2.遵循着装搭配色彩不过三和TPO原则。职业女性由于工作关系,不可能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色彩运用成为专家,学习也经常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建议色彩搭配不过三,选择两三类适合的色彩由浅入深,逐步达到穿衣的和谐---美感---个性三层境界。职业女性要明确着装择色贵在掌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找到内在规律,结合自己的身材、肤色、职业、性格、爱好最终找到一个契合点,让人觉得自然、舒适、和谐、美观。着装TPO原则,即着装要考虑time、place、object,是指着装要考虑时间场合与地点,强调了服装应当适合自己的年龄,服装应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身份,这样才能推动社交成功,展现着装魅力。因此笔者建议职业女性应该学习究竟怎样运用好服饰,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着装TPO的规律性原则常识,强化服饰色彩的重要性,依场合着装,时时处处显魅力,注重服饰细节,突显不凡品位等等,在短期内是可以迅速提高品位和魅力的。

3.依托色彩和魅力相关培训,提高审美品位,提升自我。很多的职业女性尽管有较高知识背景,但是对魅力的概念很陌生,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肤浅,对自身形象塑造和扮美技能的了解也是略知一二。我通过对魅力的问卷调研时,发现很多的女性潜意识中多数会认为魅力是天生的,比如:美丽的眼睛、迷人的形体、柔滑的肌肤等,还有很多职业女性潜意识中总认为自己没有美的部位,渴望学习色彩等相关知识,近几年对浙江省妇联女干部进行培训就时常见到多数女性素面朝天,服饰色彩混乱或是单一的黑色,使用口红的也寥寥无几,其他方面的修饰就更少。因此建议职业女性定期参加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提高审美品位,因为衣着是职业女性自身的伸延、扩展,专家研究证明你的仪表中67%是色彩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职业女性提高色彩的学习和运用能够快速提升职业魅力和形象。

我们知道服饰具有强烈的社会和文化属性,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替换的一个重要符号,服饰往往能形成巨大的气场,决定社交活动成败的30%~40%。随着色彩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了解了“要学会穿衣先学四季色彩理论”,知道了色彩搭配效果是不同的。职业女性通过色彩知识,研究搭配技巧,结合自身条件、肤色最佳地择取衣服色彩,扬长避短,一定能够展现魅力、提升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修炼魅力女人.中信出版社,2006

2.杰希嘉(中国台湾).打开巴黎女人的衣橱,中信出版社,2007

3.李霞主编.商务礼仪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陈丽卿(中国台湾).时尚优雅系列――色彩.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

5.王颖,王慧主编.商务礼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李霞、裴少桦.职业女性运用色彩理论提升魅力的技巧.科技资讯,2008(7)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虽然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绩,就艺术专业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课程框架体系照搬本科院校,忽视了高职院校的特点

首先,从生源方面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及学生的素质基本上与本科专业没有多大的可比性的,更不能与纯艺术类的本科院校相提并论。因此,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参考本科院校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而不是拿来主义,照单全收。

其次,本科生在校时间一般为四到五年,高职院校一般在校时间为二到三年,即便是同样的生源,同样的师资力量,一样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教学周期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相差很大的,“快餐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自助消化的时间,效果当然不然而语。

二、专业设置大而空,特色专业不突出

纵观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室内装饰来讲,更多的人开始把“轻装修重装饰”作为家庭装修的理念,受此影响的“色彩搭配师”,“软装设计师”应运而生,据了解色彩搭配师在国外是个既时髦又有身份的职业,在日本一个色彩搭配师的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以上。目前,我国从事色彩搭配设计以及与色彩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约有30万人,但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我国时尚产业领域的很多企业为了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都急需掌握色彩搭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然而让人比较遗憾的就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仍然坚守其原来的专业设置,没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帮助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就业途径。就软装方面来说,像学校本身就是以“纺织,服装”专业为主的院校,在艺术专业的设置上应该突出其学校特色,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融通,尽量模糊专业界限,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走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突出自己办学特色的强校之路。

三、过分重视电脑教学,忽视了基础能力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环境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及心理学等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掌握一定的色彩知识,而不是说单靠掌握某几个软件(如CAD,3DMAX)就能解决的。导致人们产生这种错误人的原因一方面源于社会上各类鱼目混杂的软件速成培训班,另一方面与各高校过分注重电脑教学,把软件课放在首要位置,忽略了对基础课程(如透视,设计表现等)的重视,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一种错觉,殊不知电脑只是一种表现技法,而非创作和设计的根本,在电脑没有得到普及之前,作为环艺专业的主要表现方式一直是以手绘为主。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有创作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手绘功底。但是随着的电脑软件的出现,虽然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但是人们过分依赖电脑的同时,大部分的人已经迷失自己,认为电脑是万能的,把电脑的操作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一个设计师的标准。

四、教学水平过分理论化,实战性不强

目前各高校不仅仅是高职院校,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来再到学校虽然理论知识很强,但实践能力有待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关注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动态,面对不断更新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的设计理念,及时调整教学,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其效果远比空讲理论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3

2.吴东声.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的探讨,南京艺术学院学院学报,2005.3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第3篇

近几年,不论是受聘于本土品牌还是作为独立设计师来中国“探路”,外籍服装设计师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逐年增加。来自米兰纺织世家的Zanellato,曾与Prade、Gucci等众多世界品牌合作,当他走下飞抵宁波的飞机时,感觉自己在中国市场将大有可为。

“宁波的男装实在太相像了,在我看来就像制服一样。”他说。而从中国市场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情况,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市场非常大,并且正在呼唤新的设计和着装规范,在两位或者更多外籍设计师看来,色彩无疑是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突破点。

在关注中国的这几年里,Eric Tibusch非常高兴地发现,中国服装设计逐渐脱离了黑、白、藏蓝等带来压抑感的色彩,更多地出现了蓝与黄这样的色彩搭配。但在他看来这还不够,中国的大众服装市场需要脱离“蓝+黄”这类保险的搭配,尝试更多。

Eric Tibusch对记者说:“法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信息差异还是很大的,如何将法国时尚融入中国是我如今设计的乐趣所在,但不论怎样,我的设计宗旨不会变,那就是‘人是在服装中生活的’,我将用服装为中国消费者塑造一个开心舒适兼顾时尚的生活环境。”

而在Zanellato看来,中国新生代的设计师们还需要一种“感觉”。在意大利,设计师的感觉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可以通过一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品位,但并不是像中国专业院校开设的艺术鉴赏、礼仪培训等这样的课程。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第4篇

提起青岛,你会想到什么?不论你将这个问题抛向的是青岛人,还是外地人,他们能给出的答案不外乎是:啤酒、海尔、栈桥、崂山……但多半不会提及纺织。就像你问这座城市有几种颜色,人们会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来概括一样,他们总不会提及白色。

百年来,青岛因港而兴,但它的兴盛也离不开百年纺织的功劳。白色是纺织的底色,而纺织也曾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跳进纺织发展时尚

从1902年到2015年,青岛纺织走到今天,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的变化,开始重新向上攀爬。

在老纺织人眼里,“母亲工业”寄托了一种情怀,而外来人则是以一种充满敬意的眼光在看待它。中际色彩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程帆是北京人,在他看来,青岛纺织的转型,充满商机。

“闫总(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闰勇)是跳出纺织做纺织,我是跳进纺织来发展时尚,是依托产业在做一个时尚的平台。”这个“时尚的平台”就是结合了中国流行色协会、亚洲色彩联合会等国内、国际资源在内的中际色彩实业有限公司,程帆将其界定为“依托纺织谷和纺织产业做的一个色彩产业平台,而不是做一个项目,也不是项目平台结构。”

在青岛,纺织产业基地曾名声在外。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产业集聚之后带来的城市土地、人工和资源耗费的成本的急速上升,制造业不得不外迁。历史上,伦敦、米兰、巴黎、纽约等为代表的纺织名城,在过去七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正是在制造业外迁的问题面前,开始谋求产业转型,向产业链上游移动。

程帆认为,“纺织产业链的上游,是以科技为动力的纤维和面料。即使在纺织的体制转型远远落后于这个市场的时候,青岛的纺织产业仍然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它把握住了技术这个根本所在。”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有着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但是在国内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面料。它不仅制约着我国高档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纺织行业下游服装的发展。

所以,在程帆看来,青岛纺织向上游走的转型有两个方向:一是向科技方向走,研发新功能面料,以纤维和面料形成新的科技平台和新的科技产业;二是以色彩为代表,向着时尚方向走。以伦敦、米兰、巴黎、纽约四大时装周为代表的新型时尚产业平台的成立,正是基于这两个方向成功转型的结果。而以四大时装周为主要表达的时尚引领,实际上就是以服装和色彩来作为核心表达,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就像一个城市的道路和园林的规划一样,它不可能一下子完善,而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向着时尚的方向,特别是向着色彩的方向上做得还不够,但它可以通过不断平衡,给纺织产业完成转型提供巨大帮助。”正是基于此,程帆和闰勇前后讨论了一年半时间,讨论色彩产业应该如何来做,色彩应该怎样跟纺织结合,“结果就是现在我们共同成立了中际色彩实业有限公司”。

构建色彩产业生态圈

2014年12月4日,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四流南路80号的“纺织谷”正式开园。这个建立在一片老厂房上的新园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纺织主题园区,其意在通过吸纳各种元素,形成一个集科研、创意、时尚、贸易、人才、信息、文化、教育等于一体的高端生态圈。

纺织谷作为一个产业平台,它要有核心的产业内容,然后由核心的产业内容形成固定的上下游的产业链需求。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纺织谷形成了服务贸易、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三大板块。而以中际色彩实业有限公司为运作主体,并与中国流行色协会共同成立的中国色彩中心便是其文化创意板块的引领性项目,目前已经落户纺织谷。

据悉,该项目的意义就是要在行业协会引领下,联合金融、产业、文化等机构合作建设,主推国家色彩搭配师职业教育培训,色彩在工业、商业、城市建筑的研究应用,色彩的展览展示和色彩论坛峰会等服务,建立面向中国乃至全球的色彩研究及商业应用平台,打造集“学、研、产、秀、商”于一体的色彩产业生态圈。

借助中际色彩实业有限公司,程帆要打造一个中国色彩的产业平台。对此,他详细介绍了这个平台的内容构建。“一是色彩的培训,特别是色彩搭配师的培训,这在我国是一个刚起步的领域;二是我国春秋两季的流行色。由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俗等的影响,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色彩偏好。所以,色彩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研究,需要构建一个基础的数据库,然后将其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城市建设中,并为不同区域所了解;三是搭建一个服务贸易平台,对高端品牌进行推介,并将科技和文化的时尚性做展览、展示,传播出去。”

色彩产业链的形成主要基于它的需求状态,不同的发展阶段,需求形态会发生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和结构也都会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对色彩的需求主要存在于设计师领域,特别是电器、服装、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设计师领域。我国约有1700万名设计师,超过200万名是建筑设计师。在国外,有专门以色彩为专业的设计师,而且占到了设计师领域的15%。”解决需求,他认为应该从原点开始,通过培训使这些设计师有能力对各自领域里的产品加入色彩的设计指引。

除了需求一端,色彩产业链的第二阶段是应用阶段,在获取基础知识以后对其进行技术支持。比如制定中国国家色彩体系,就是为了看看生产的色彩是否达标。第三个阶段以大规模的扩展为主。“比如家装、汽车的内外饰等都是流行时尚最重要的领域,它不是单一偏好,而是一个理论体系,形成了产业链的扩张,也形成了价值的计算。”

进入“纺织谷”的大门,右边就是中国色彩中心所在地。程帆认为,在全国的职业教育序列里,这是最好的物理场地,并期望在这里能提供最好的职业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未来色彩职业技术培训对整个中国色彩的应用,将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如果做好的话,这个中心将会是中国进入色彩产业时代,进入设计师的色彩理论体系的‘黄埔’。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就在青岛成立国家色彩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文化的色彩表达

就像纺织和啤酒对青岛城市文化的影响一样,色彩跟城市文化和城市产业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的空间特征、地域性、时间特征、历史记忆、物态特征、包容性与选择性、多元异质性、延续性与动态性、经济特征等都可以通过色彩得到呈现和传承,同时色彩通过与这些因素的互动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构成。

青岛被誉为“时尚之都”,但青岛的时尚到底是什么?程帆认为,它应该是以色彩为核心表达的时尚之都。“青岛是海滨城市,如果直观去看,用色彩来表达,就是碧海绿树蓝天,这是自然色,也是海滨城市共有的特点。但继续梳理,又会发现青岛与同类城市的不同,是红顶黄墙,它的建筑仍然是用颜色来表达的。所以鸟瞰青岛,就是碧海绿树蓝天红顶黄墙,五种颜色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基本色调。”

不论是通过建筑特征、文化特征,还是历史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基因,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特点,但都可以用色彩去表达。色彩对城市文化的呈现往往透过城市建筑、道路、交通、雕塑、广场、绿地、社区、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公益设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等硬件因素,成为决定城市品位的外在显性标识。这些硬件的、显性的标识又反映了城市的内在品格、气质、韵味和能量,成为城市文化的隐性标识。

服装色彩搭配培训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色彩在服饰审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贯穿服装企业生产、营销的所有环节,是迅速提升品牌价值最有效的方法。文章从服装标识、服装市场定位、服装产品包装、服装陈列四个方面,阐述与分析色彩在服装品牌营销上的运用。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像是服装设计的灵魂一样,好的运用以及传达给我们的震撼,远远超过言语沟通。服装色彩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不仅能区别穿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及职业,而且也表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论文百事通不同色度的色彩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服装直接服务于人,对于色彩的调配选择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精美的图案色彩可以赋予服装难以预想的魅力。色彩作为物质的表象之一,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富有冲击力,加上各种不同的色彩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决定了色彩是所有时尚元素中最能反映人们消费心理的元素之一。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其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不只是型更还有色。

一、色彩在服装品牌标识上的运用

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是统一的、稳定的,这也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而言,品牌视觉形象的颜色会在第一秒就给人留下印象,然后消费者才会综合的看视觉形象中的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的整体构图。可以说,色彩是品牌视觉形象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在品牌标准色及视觉形象确定中,应重点突出服装品牌风格,注意通过色彩的变化或色彩组合的选择,以展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个性,进而实现品牌色彩形象与消费者心理的共鸣。众多著名的服装品牌就是通过合理地确定视觉色彩形象让消费者明确其所想要传达的情感等信息。

例如CHANEL常运用的白与黑,向消费者体现着她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绿色CARTELO品牌标识,代表着年轻、安逸、希望、放松的休闲路线;喜好紫色的AnnaSui向大众传达着妖艳、怪诞、神密的韵味……因此,在服装视觉形象和标准色的设定中,应首先明确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经营理念、产品的内容特质是什么,然后将其应广泛地运用于服装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而加强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凝聚力。

二、色彩在服装品牌定位上的运用

在服装品牌定位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则可以有机地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服装品牌及服装本身融合起来,通过色彩营销实现、传达符合消费者认可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产生对本企业服装品牌的认同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2008年中国男装品牌依文旗下的高级男装品牌诺丁山,以桃红为品牌标识,推出桃色男人的时尚系列。用明晰的某个色彩作为品牌识别符号,国内品牌中诺丁山堪称第一个。借用桃红的浓烈与感染力,诺丁山顿时有了一种显著的符号感,它的色彩战略告诉我们,色彩的确能为品牌的性格勾勒出一种淡转浓的效果。

用品牌赋予一个色彩生命力,对于色彩来说是一种升华,但对于品牌来讲,不费任何成本,轻而易举就划出了人们视觉中的品牌私有领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色彩自身的引力,不断升华品牌形象并频添附加值。

对于服装市场而言,不同的地区、性别、年龄层次、消费水平、职业背景等都存在较大的市场差异性,企业应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展开营销活动。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沟通服装与消费者心灵的桥梁作用。消费者的色彩选择往往是其内心意识的重要体现。而消费者的内心意识往往受其所处环境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消费群体对色彩的认同感也不尽一致,其内心意识的差异性会使其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偏好。

在服装品牌的营销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色彩偏好,找到其“共性”,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范围内也会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性,即共性中的“个性”,仔细分析这些差异,规划出合理的色彩范围,从而较好地满足其内心的消费需求。

三、色彩在服装品牌包装上的运用

包装是产品外在形象的组成部分,色彩则是影响视觉的最活跃因素。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包装色彩不仅是产品重要的外部特征,也是打开消费者心灵的无形钥匙。色彩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包装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很好地传达产品及品牌的信息。在产品包装环节中,可以充分结合产品及包装的特点,利用色彩的魅力增加包装的视觉传达功能,增强包装的展示性、美观性、魅力性以及馈赠性等。美好的色彩往往能使平庸的包装产生美好的效果,同时也能使营销变得事半功信。

在服装包装中,我们应首先针对品牌的定位、产品类别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的色彩心理,从流行趋势和生活方式中吸取灵感,运用合理而时尚的色彩来突出产品的特点,吸引消费群体的注意,从而提升销售额。而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符号”和情感传递功效。例如童装的包装因其使用对象的特征始终与鲜亮、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往往能够从包装色彩的类别来判断品牌的定位,以及品牌的产品是否适合自己或者产品是否适合作为馈赠的礼品等。新晨

四、色彩在服装品牌陈列上的运用

百货公司和超市的商品布局陈列,运用色彩技巧会无形中提高商品的价值,或者让客户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在产品陈列上进行色彩系列的展示,会取得成倍的销售额,尤其在女性消费品上;服装店色彩搭配师的培训,使服装的摆放美观和谐,增加产品的美感;销售人员了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对色彩的导购,从而有助于产品出售;在品牌专卖店,则更需要体现色彩风格和整体效果的摆设,才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都是品牌色彩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服装陈列通常应满足四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首先,服装装陈列应能符合美学的基本原理,符合特定空间内特定物摆放、特定色彩协调的基木原理,使服装陈列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协调性;其次,服装陈列应结合不同系列、季节、风格的服装,突出服装产品结构的内在主题,易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从而体现服装陈列的层次感;再次服装陈列还应符合企业的文化特点和服装商品本身的特色,应在服装陈列中突出企业服装商品本身想要传达的气质和文化内涵,充分展现服装的特色和韵味;最后,服装陈列应具有吸引力,其展示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刺激其购买欲望的产生。

服装营销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服装企业通过广告去宣传、推销,而且还需要服装企业从品牌产品的设计时就开始进行服装营销。色彩虽然依附于各种有形体之上,但是色彩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却具有天然的优势。绚丽的色彩不仅能展示服装商品的形象和特征,也能美化服装产品的包装、陈列和店铺环境等,从而更好地提高服装营销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日)南云治嘉编著,黄文娟译,色彩战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