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郭沫若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书法范文第1篇

郭沫若11岁就有“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1940年与友人游重庆北温泉、缙云山所作赠诗中,也以茶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诗曰:“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

四川邛崃山上的茶叶,以味醇香高著称。据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过茶馆。1957年郭沫若作了《题文君井》的诗写道:“今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1959年2月,郭沫若陪外宾到杭州,在登上孤山、六和塔和游完花港观鱼后,来到了虎跑泉,他以诗纪游,这样吟道:“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名传天下二,景对水成三。饱览湖山胜,豪游意兴酣。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同样,在游武夷山和黄山后,郭沫若对当地的茶叶也是倍加关心,留下诗篇:“武夷黄山同片碧,采茶农妇如蝴蝶。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温。”

湖南长沙高桥茶叶试验场在1959年创制了名茶新品高桥银峰。五年后,郭沫若到湖南考察工作,品饮之后倍加称赞,特作七律一首,并亲自手书录赠高桥茶试场,诗的名称是《初饮高桥银峰》:“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一时声名鹊起。此外,安徽宣城敬亭山的“敬亭绿雪”,也因郭沫若的题字而身价倍增,一时传为佳话。

郭沫若是诗人,又是剧作家,在描写元朝末年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与云南大理总管段功相爱的悲剧《孔雀胆》中,郭沫若把武夷茶的传统烹饮方法,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表演,介绍给了观众。

王妃:(徐徐自靠床坐起)哦,我还忘记了关照你们,茶叶你们是拿了哪一种来的?

宫女甲:(起身)我们拿的是福建生产的武夷茶呢。

王妃:对了,那就好了。国王顶喜欢喝这种茶,尤其是喝了一两杯酒之后,他特别喜欢喝很酽的茶,差不多涩得不能进口。这武夷茶的泡法,你们还记得?

宫女甲:记是记得,不过最好还是请王妃再教一遍。

王妃:你把那茶具拿来。

(宫女甲起身步至凉厨前……茶壶茶杯之类甚小,杯如酒杯,壶称“苏壶”,实即妇女梳头用之油壶。别有一茶洗,形如匜,容纳于一小盘)

王妃: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苏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这“苏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怎样斟法,记得的吗?

宫女甲:记得的,把这茶杯集中起来,提起“苏壶”,这样的(提壶作手势),很快地轮流着斟,就像在这些茶杯上画圈子。

宫女乙:我有点不大明白,为什么斟茶的时候要划圈子呢?一杯一杯慢慢斟不可以吗?

郭沫若书法范文第2篇

从小就喜欢甲骨文和篆刻

也许,天生就注定夏凡和甲骨文有缘。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偶然举动,竟然决定了他一生的轨迹。

夏凡自小家境贫穷,父母年迈多病。他生下来便失去一目,另一目后来也有了病。因为无钱就医,现在只有0.1的视力。虽然家穷,他却很喜欢书法,但是没钱买纸。那时,他家附近回族人多,到处都是牛骨头。一天,他随便捡回来几根,拿把刻刀在那上面刻字。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习篆刻。没想到,他的这一爱好,为他日后搞甲骨文契刻打下了基础。

夏凡最喜欢看书。他在一次“破四旧”时,从那些旧书中随便拿了一本,那是一本介绍甲骨文的书,年轻人谁也不爱看的书。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那本书一下子就把他给吸引住了。

后来,他和同学一起下乡,也带去了那本介绍甲骨文的书。在乡下,他有时间就看这本书,不知看了多少遍。那时,他与甲骨文和篆刻成了知心朋友。

40多年没间断研究甲骨文

自从少年立志研究甲骨文一直到现在,40多年,甲骨文不仅没有给他带来财富,反而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但不管生活怎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对甲骨文的情缘。

夏凡在当知青时,和他心爱的农村姑娘结婚了。后来,他和全家人从农村回到沈阳。当时,妻子和孩子都没户口。而他因为身体有残疾,去了一家街道办的小厂当了工人。那时,许多人业余时间都去从事第二职业。而夏凡却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甲骨文和搞甲骨文契刻上。夏凡知道,要想研究甲骨文,没有古文知识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悄悄研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他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薄,就到补习班学学文化。当他知道市文化宫举办古文学习班时,便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去报了名。他像海绵吸水,从古文中贪婪地汲取事业所需要的知识营养。他知道要想搞甲骨文契刻必须会汉隶。于是,他又苦学汉隶。虽然,他手里也有关于甲骨文方面的书,但毕竟有限。那时,几乎所有的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去省图书馆阅读有关甲骨文方面的书。

后来,夏凡所在工厂倒闭了。他又托人到一个出版社打更。打更的收入少,有人劝他找别的工作,他不干,他有他的打算。白天,他可以到图书馆看一天的书。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编》,他竟用笔抄了两遍。夏凡的这种精神把省图书馆的人都感动了。他们破例给夏凡办了一个科技图书阅览证,给他的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晚上,夏凡还利用打更的时间,写有关研究甲骨文的论文。

现在,走进夏凡的家,那里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一张床和一台电视。剩下的全是装书的大柜子,里面装满了研究甲骨文和殷、商历史的书籍,还有40年来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和他多年收藏的明清时的古书。这都是他心中的宝贝。

对郭沫若的学说大胆质疑

知识把夏凡带进了甲骨文的天地。于今发现的甲骨文已达上万个,但由于难以辨认,到目前为止其中仅有1000多个可被破译。而这1000多个甲骨文字,夏凡不仅全部掌握,而且书写自如。这也给了他质疑当时中国研究甲骨文的权威的勇气。

在夏凡24岁时,他就能把中国出土的16万余片、160余万言甲骨片全都识记。当时对甲骨文研究的权威是郭沫若。但是,夏凡在研究甲骨文中,发现郭沫若的“卜用三骨”学说存在很大问题。夏凡认为:“《甲骨全集》中10405和10406两块卜骨使用的是一头牛身上的左右胛骨,且内容一样。这有违‘卜用三骨’必须以3块胛骨为一卜的判定。”夏凡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对卜”学说。为了知道自己的学说是否正确,夏凡通过朋友的介绍,进京见到了郭沫若,当面说出了自己的大胆想法。夏凡的“对卜”学说得到了郭沫若的部分认同。但是,郭沫若认为夏凡的学说,证据还嫌不足。郭沫若为了帮助夏凡好好研究下去,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宣介绍给他。郭沫若的支持给了他很大鼓励。

1994年4月28日,“中国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纪念活动组织委员会”向夏凡发出了邀请。参加大会的都是全世界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就在那次会议上,夏凡宣读了自己的论文《甲骨契刻求是草》,再一次论证了自己的“对卜”学说,不仅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入选大会编辑的论文集。

成为甲骨文研究、契刻世界第一人

夏凡也是幸运的。少年时,他的一个篆刻爱好,使他成了甲骨文契刻世界第一人。夏凡是集甲骨文研究、甲骨文契刻于一身的大家。这在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中找不出第二人。

夏凡为了更好地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像古人那样拿起了刻刀,亲自刻甲骨文。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过去人们都把刻甲骨文叫篆刻,那是不对的。因为篆体字的出现比甲骨文晚了1000多年。夏凡认为刻甲骨文应叫契刻。因为契的本义就是古代龟卜时,用以钻凿刻龟甲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刻,特指占卜时用刀凿刻龟甲。因此,刻甲骨文应叫契刻。

有一年,夏凡拿着自己契刻的甲骨文进京向那些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请教。那些人看到他拿来的甲骨文契刻作品时,还以为是他新发现的呢。当知道是他契刻的时候都惊呆了,足能以假乱真。而且,中国发现的甲骨文是有限的。这些甲骨文在地下几千年,出土后要特殊保护,人们很难看到真品。虽然有甲骨文的拓片,但却不能给人以实际的感觉。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重现了几千年前的甲骨文。

著名专家吴振学教授这样评价夏凡的契刻“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贡献。他的甲骨作品是国家的瑰宝。”《甲骨文合集》总编辑胡厚宣曾评价夏凡的甲骨文契刻:“夏凡契刻的甲骨文可以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而毫不逊色。经过千年,古代留下的甲骨断片因风蚀老化都近乎消亡,惟夏凡契刻的断片可以作为延续,而且将历千年不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振宇在1998年给夏凡的一封来信中写道:“甲骨发现快一百年,吾兄(指夏凡)契刻逼真,此种工艺,现非吾兄‘掌门’莫属。”

所以,现在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学者都为能得到夏凡的一件甲骨文契刻作品而自豪。有一年,夏凡去参加在河南南阳举行的世界甲骨文会议。开会期间,那些专家和学者看了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都赞不绝口。当场,这些专家和学者向他索要,他都一一答应了。回来后,他还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索要“甲骨文契刻作品”的信件。

延伸了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

夏凡不仅通过自己的甲骨文契刻作品,让古老的甲骨文获得了“新生,”而且他还用名种艺术手段丰富了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让甲骨文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一天,有人找到夏凡,想收藏一件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

夏凡以为那人是研究甲骨文的。那人却说,他不是搞研究的,是搞收藏的。因为在他眼里,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不仅仅是文物,而且也是艺术品。他一是要收藏,二是用来装饰自己的客厅,增加家里的文化气息。

这件事给夏凡以启示。夏凡要延伸甲骨文契刻作品的文化价值。从此,他在自己的甲骨文契刻中注意挖掘并弘扬民族文化,意在寻找到古今相通的艺术之源。夏凡还用现代艺术家的眼光,综合了书法、篆刻、绘画等多种艺术特点,利用现代篆刻,在牛骨上刻甲骨文或钟鼎文。他以自己的实践打破了不能在牛肩胛骨上直接契刻的说法。这种艺术形式与以往的仿甲骨刻字不同。它不但讲究刀法、刀功,而且通过强烈的艺术构思来展示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美好追求,使其成为不同于仿甲骨刻字,而是具有时代新意的艺术品。专家们一致认为,夏凡的这些契刻甲骨文作品,刀法纯熟,刀功精湛,文字清秀,苍劲有力,而且结构形式自由而洒脱。所以,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也被众多的收藏家所珍藏。

为了迎接,夏凡精心选择了100余块骨片拼成了一个龟甲形,并采用了97个形态各异的甲骨文“龙”字,组成一个凌空腾飞、威武的甲骨文“龙”字。

当他从报上看到航天英雄杨利伟要来沈阳的消息后,用3天时间在一块牛肩胛骨上用甲骨文刻下了“追星神州五,逐月中华龙”的对联,以示对英雄的欢迎。

沈阳举办“世博会”期间,夏凡以“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用甲骨文创作了一个构思巧妙的作品。

1989年,夏凡的甲骨文契刻作品在全国诗书画展中获得了优秀作品奖。1991年,他的甲骨文契刻作品获沈阳电视台举办的“沈阳一绝”节目二等奖。1992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特地为他拍了专题片。最近,辽宁电视台给夏凡搞甲骨文研究和甲骨文契刻拍了一个专题片《夏凡的世界》。而且,这个专题片一连播了半个多月,全国观众都知道了沈阳有一个搞甲骨文研究和甲骨文契刻的全世界第一人。

郭沫若书法范文第3篇

鲁迅的“急才”在少年时期就显露出来了。有一次,在“三味书屋”读书的鲁迅被老师出的题目难住了。老师出了3个字的上联“独角兽”,学生们思索了一会儿,便有两三个信口应对了,老师摇摇头,不满意。接着,有个学生答“两头蛇”,老师说:“勉强合格。”鲁迅在座位上仔细地想,当他的目光与老师期待的目光相遇时,他心里一下子就急了,恨不得立刻找到一个好答案,可就是想不出来。老师扫视了一下学生们,似乎有点失望了,正欲转身,突然,鲁迅灵光闪现,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朗声答道:“比目鱼。”老师严肃的脸上立刻浮现了笑容,说:“独角兽’中的‘独’字很难对,它虽有‘单’的意思,但不是数字;‘比目鱼’中的‘比’字有‘双’的意思,可也不是数字,对得实在太好了!”

大散文家沈从文的“急才”透着光明磊落的胸襟和正视自我的勇气。1928年,26岁的沈从文以写得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震惊文坛,他被聘为讲师。然而,带着一身泥土气的他来上海为时不长,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面对台下满堂渴盼知识的莘莘学子,他竟整整呆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知所措的他,手脚都不晓得要如何安排。他心里很急,把粉笔紧紧攥在手里,手心都出汗了。突然,他有了主意。只见他回头用粉笔在黑板上大书“请等几分钟”,然后慌忙走下讲台。几分钟后,他慢慢平静下来,才重新走上讲台开始讲课。可是,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他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怎么办呢?他想,自己不能天南海北地瞎扯硬撑“面子”,但也不能冷场啊。他又急了,但他的内心是老老实实的,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全体学生为他的坦言与直率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的“急才”足见其涵养和幽默。有一次,北大名流雅集,钱玄同冒失地问:“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翰林?”心下一惊,他没料到钱玄同会这样讲,一时还不知道如何应对,坐在周围的名流都为他捏了把汗,都以异样的神色看着他。这时,他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不循常轨的书法家黄山谷,即北宋的黄庭坚,其字体张扬个性,如铁干铜枝,似高峰奇石,以刚劲奇崛著称。于是笑嘻嘻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满座闻之,皆忍俊不禁。

郭沫若的“急才”用得自然巧妙,为自己的演讲增光添彩。1948年,在萧红墓前,郭沫若要做即兴演讲,演讲的时间是5分钟。要临时在5分钟内流畅地表达观点,而且不能跟前面几个演讲者观点雷同,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眼看就要轮到郭沫若演讲了,他还没想好该怎样开头呢。急也没用,不容他细想,他已经站在台前了。他简单谈了5分钟演讲之困难后,不由自主地就顺手拿来另一位演讲者的话,“我听了刚才某先生的2分钟演讲,太漂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来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请大家为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演讲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引申来说一下吧。”他的话立即使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本是重复他人,却说出了自己想说的意思;本是投机取巧,却显得机智风趣。既赞扬了别人,又为自己的演讲助了兴。真可谓顺手牵来归为己用,舀他人池中之水,兴自己湖中之波,既方便又有趣。

郭沫若书法范文第4篇

2、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3、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汉字是由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文字。书法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运笔的疾缓来抒感和描写意境的。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当前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郭沫若书法范文第5篇

我小时候学写字,大人都说《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必须要认真临、反复临的帖,临了《兰亭序》,不但入手能正确掌握行书技法,而且高雅不蹈俗格。但说实话,尽管我从小对写字就很痴迷,但这《兰亭序》似乎未能引起我去认真临写的兴趣与激情。《兰亭》写得不温不火,不咸不淡,就像吃一碗少盐缺油的面条,能吃饱肚子,但说不上有什么滋味,是什么美食。当时对其中内涵的深刻与境界的深远不可能有什么认识与思考,再加上河南自民国以来的书家多是重魏碑、重隶书,没有写《兰亭序》的大氛围,所以我对《兰亭序》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

在这个氛围中,我小时候写字也一直是写魏碑,写隶书,对帖派书法接触的只有王铎的《拟山园帖》,这是因为王铎是我的老乡,被乡里誉为“神笔”,有太多太多的传说,不由得我不去关注他、景仰他。身边的老师朋友也多是写魏碑、隶书、章草的,真正写“二王”一派行书或小草的很少。十五六岁时,我借得一册石刻本的赵孟頫书大字《寿春堂记》,因为急还书,连夜用薄薄的有光纸双钩了一本,同时也引起了我临写的兴趣。赵书虽然有人说是媚而无骨,学赵书“如与小人游,不觉日亲”,但我还是从中得到了好处,改去了儿时临写颜柳大楷用笔起止过于刻意着力的毛病,以及写魏碑时囿于刀刻斧凿痕迹的弊端。后由赵书上溯学初唐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能脱颜柳书的用笔“障碍”,为今后学习行书打下了基础。二十几岁时,我得到一本唐陆柬之书的陆机《文赋》,这是正宗二王一脉书,认真临写了一段,对二王一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了兴趣,觉得写帖比写碑放松。陆柬之书虽属二王帖派正脉,但临写之间,觉得气息甚好,可是用笔技法比起米芾的生气勃勃要逊色多了。之后,我又较长一段时间沉浸在米南宫书法之中,深刻体会到用笔不都是中锋,侧锋的生动鲜活是中锋所不可取代的,对书法的唯中锋论产生了疑问。但我写米总是写不像,米芾用笔可谓神出鬼没,如刻意在细节上求“像”,反而把米芾“掷腾跳荡”的毛病学到手了。

再后来很喜欢杨凝式的《韭花帖》。我对杨凝式很崇拜,甚至觉得他很神奇,能写清雅脱俗的《韭花帖》,又能写凝重古厚、风格近颜真卿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还有被黄山谷誉为“散僧入圣”、今天看来有点现代派味道的《神仙起居法》,书路如此之宽,是其他书家所比不了的。《韭花帖》在骨子里与《兰亭序》是一脉相承的,但我觉得此帖比《兰亭》要有味道,其章法疏朗,字势舒展,如众星丽天,一派神行。黄山谷有诗赞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说明《韭花帖》得到了《兰亭序》的神髓。这里选的一幅是2002年我临写的《韭花帖》(97cm×31cm)。某日,我看到装裱师傅揭裱古字画,从原画上揭下来的複背纸被师傅揉作一团,顺手扔进了字纸篓,我把几张又湿又皱的旧画複背纸从垃圾里拣了出来,回去展平晾干,古人,十分可爱。这幅临作正是用这拣来的旧画複背纸上写得,其古旧斑斓之色是自然天成而非刻意制造出的,而发现美何尝不是一种创造?我临写得比范本显得“硬”了一些,融入了唐人写经的笔意,结构虽然努力去忠实于原帖,但自己的习惯还是顽固地透露了出来。由于这幅字在视觉上具有装饰效果,2003年、2006年两次出版我的书法集时都选用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精神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人造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创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