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业务考核方案格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辅助软件
1、目前市场上商业化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片面追求软件操作功能通用性,而企业真正需要的强化内部财务管理的功能却不健全,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特别是网络版的大型财务软件,数据库经过严格加密处理,就是电脑人员也无法快速、方便地从数据库直接调用、提取数据,进一步加工、整合,编制内部管理报表。财务人员通过财务软件一部分一部分提取数据,然后用EXCEL软件进行拼接,不但花时间多,费脑力,而且容易出差错。特别是在月末月初和年末年初,财务人员大量财务工作和非财务工作叠加在一起,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心力交瘁,烦不胜烦。
2、我们中国(福建)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采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远程网络版EAS7.0。因大型网络财务软件强调大公司大数据和商业化的通用性,功能设计差强人意,部分功能即使根据使用单位的要求进行补充、更新,还是无法满足需求。查询功能需选择很多条件才能进行,不够直观,如查看明细账,需录入日期、确认是否显示核算项目、数量等多项内容,选择币别,显示超过1000个记录也需要选择,然后选择具体要查询的明细科目,只有正确回答上述内容,才能看到明细账;间接费用难以按照企业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分摊,内部管理报表如外贸企业的分科组经营情况表、出口跟单核算报表等无法自动生成,因外贸业务员无法看到经营损益的整个清单,总担心经营业绩被财务人员“参入水分”,做了“手脚”;外贸财务软件与税务出口退税软件“各自为政”,可能因似是而非的商品品名,财务人员帐务处理使用错误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应退金额出现差错,与实退金额不一致,账实不符,日积月累,差错金额越来越大,更正困难,甚至因少报出口退税款,超过补报时间,无法申报,造成损失。对通用财务软件的二次开发,确实是一线财务人员急切期盼的,也是适应提升财务管理的要求。
3、为了减轻财务工作强度和压力,本人经过几个月的“攻关”,设计了一套与金蝶财务软件远程网络版EAS7.0数据相配套衔接的辅助软件(下文简称“财务辅助软件”)。利用金蝶财务软件把会计记账凭证数据和会计科目年初余额引出,生成EXCEL格式,利用“财务辅助软件”转换,生成系统数据。“财务辅助软件”针对行业特点和财务管理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整合,生成明细账簿和财务报表(包括内部管理报表),自动计算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3.1“财务辅助软件”增强了查询功能。根据财务人员的操作习惯和管理要求,需从记账凭证或明细账中查询或提取数据的功能,都设计成软件操作菜单,如外贸企业按出口发票号查询,和按照业务科组、业务员查询,只要摘要、明细项目或核算项目符合条件,均可快速调出。还可根据企业管理需要添加相应的查询菜单,扩展软件功能,使财务人员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解决通用财务软件查询功能“通用却不好用”的问题。
4、“财务辅助软件”针对外贸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增强了自动编制内部管理报表的功能。企业的收入、成本和直接费用按业务科组、业务员进行归集、计算,间接费用借助“财务辅助软件”自动分摊(费用分摊方案见下文),然后自动编制分科组、分业务员的经营损益表,再生成按业务科组、业务人员归集的损益类科目以EXCEL格式保存的详细核算清单,包括营业收入(包括进出口销售美元数)、营业成本、税金、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及支出、分摊的费用(包括业务科组、业务员的资金占用费)等逐笔细账和计算清单,提供给业务员,以便业务员能快速打开核对,实现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对接,消除业务员对财务核算结果准确性的质疑(即分科组分业务员经营业绩计算是否存在多计成本、多摊费用、少算利润的问题)。
5、企业经营状况不同,其间接费用的分摊办法也有所不同。工业企业间接费用,可利用作业成本法和作业基础管理等成本分摊办法,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制造费用(也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进行自动分摊,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分析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我们公司是一家以进出口为主的外贸集团公司,下属几十家子公司,有的只经营商品出口业务,有的进口和出口并重,有的以进口为主出口为辅。借助“财务辅助软件”,使费用分摊尽量做到公平合理,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和效果。进出口业务的资金占用费,通过调用银行存款明细账,录入其对应的业务科组、业务员和起始计息日期,根据银行存款收付款金额和占用天数,按照银行贷款平均利率或略高一点,计算分摊,这样能督促业务员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减轻利息负担。除资金占用费以外的其他间接费用,进口业务可根据进口采购需要的资金量和占用时间长短,进口业务整批销售还是分批销售或零售,对各批次的进口费用分摊设计了不同的比率,进行合理分摊,计算业务科组、业务员的进口经营效益。而出口业务,我们参照近一两年公司的费用情况和出口规模,预测今年的销售规模和费用情况,采用目标成本法,测算费用分摊比率。利用“财务辅助软件”,根据业务科组和业务员的出口规模,适当考虑其业务经营能力,设计了不同的费用分摊办法,如方案一:间接费用年总额承包,按月摊入成本,计算经营绩效;方案二:业务科组和业务员按出口规模,在出口100万美元之内每美元分摊8分费用,出口10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的部分,每美元分摊7分费用,出口300万美元至500美元的部分,每美元分摊6分费用,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每美元只分摊3分费用,分段统计摊销费用。“财务辅助软件”还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科组和业务员按不同比率分摊,适当降低部分新业务员的费用分摊比率,给予其一段时间的优惠过渡期,力求企业的绩效考核数据计算结果更精确,促使员工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精打细算,节俭费用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6、“财务辅助软件”在外贸企业进出口费用分摊的基础上,设计了按业务编号进行归集、查看进出口业务的经营效益,实现外贸企业进口、出口业务跟单核算、按单跟踪管理的要求,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以强化。
7、“财务辅助软件”还增加了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功能。通过自动计算财务效益指标,与标杆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应用对标管理理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初步评价。
2健全审理规章制度。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办法和审理业务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是开展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促进审计业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工具。这些制度的建立可使得审理工作有章可循,也使得一些好的审理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固化。比如陕西省审计厅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审理办法》、《AO/OA交互和数据包报送办法》、《审计业务会议实施办法》、《审计稽核及后评估办法》、《审计项目质量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陕西省审计厅主要审计文书种类及格式》和《审理工作程序》等,有力促进了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进程。
3规范审理程序,明确审理流程。从程序性复核到审理,是审计事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要做好实质性的审理,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程序实施审理,才能在审理过程中管程序、防风险、保质量。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陕西省审计厅审理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四级审理”的流程模式。即对各审计业务处提交的审计报告及现场审计资料,首先由审理稽核处负责人对审计报告结构及反映问题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把关;其次由审理人员对业务部门提交的所有审计资料认真审查,并填写审理资料交接单,如果发现审计组未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存在重大漏查、漏报事项,以及审计项目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审计报告需要大幅修改的,则填制“差错退回单”通知审计业务部门补查、补证。第三,审理稽核处将审理意见和需要总审计师关注的重大问题提交总审计师审核,总审计师提出意见后,向业务部门出具正式审理意见书,提交厅审计业务会议研究讨论;第四,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后,对业务处执行审计会议决定情况进行网上审理。按照上述程序审理后,一方面有效防止了那些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的审计项目提交厅审计业务会议审定,防范了审计质量风险,另一方面也保证审计会议决定的落实。
4全面审理,强调突出重点。在具体项目审理时,要紧紧把握审计实施方案这一主线(审计项目报来后,首先对照审计实施方案,看方案中涉及的内容是否在审计报告都有所反映)在做好对审计取证资料是否齐全、事实表述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是否恰当等全面审理的基础上,还要从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计证据中有无隐含深层次问题等方面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以起到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
5实施首尾参与,抓好过程控制。为了切实达到通过审理促进审计质量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审理过程中不仅关注审计结果,而且关注审计过程。一是参加业务处审前培训和意见交换会议。审理人员参与审前培训,可以提前熟悉审理项目,全面了解审计项目的背景资料等有关情况,为审理做好前期准备。参与意见交换会议,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掌握现场审计信息,对于把握审计项目审理的难点和重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参与过程控制。审计人员利用AO/OA交互信息平台,通过查看各审计组每周报送的AO审计数据包,及时对审计程序进行总体把握,掌握审计组的工作动态和进展,同时还可以随时和审计组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通过参与过程控制,减轻了后续审理的压力,提高审理效率。
6适时深入现场,跟踪审理。在“首尾参与,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对大型行业审计项目,可根据实际审计工作进度,适时派出审理人员到审计现场,对已完成的审计事项进行预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最后充分利用跟踪审理结果,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重点从审计报告体例统一、共性问题、同类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方面等严格把关,提高了审计报告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事实表明,跟踪审理有助于解决审理时间相对较少、异地重新补证难、同类审计问题定性处理口径不统一等问题,为审计组现场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提供方便,节约了时间。有利于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沟通、协调和交流,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7召开审理会议,集中审理。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全省行业审计的审计项目、有需要移送处理的审计项目以及厅领导交办的提前介入审理的项目,要建立召开审理会议制度。审理会议可邀请相关业务处和综合处的处长,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或主审参加,对审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逐项研究讨论,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在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审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同类问题在不同审计报告中的反映、表述口径是否一致;同类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依据是否一致;审计报告中文字、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保证出具审计结果报告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关键词】审计质量 工作效率
审计项目审理是新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做好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健全审理机制,着力实现对审计项目从审前准备到审计结果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为审计机关依法行政、规范履责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服务。
一、建立健全审理机制,努力提高审计质量
1.建立制度,规范操作。《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理制度,标志着由简单的审计复核向法定的审计审理转变。为了全面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应该学习参考借鉴审计署、审计厅有关审理的试行办法,主动到上级审计机关学习请教,广泛收集研究外地和区内审计机关的经验与做法,制定符合我区的《审计项目审理办法》,使我局的审计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规范审理行为提供了制度保证。
2.提高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一个高效率的工作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所以,选齐、配齐高素质的审理人员极为重要。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丰富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应对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要求。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对审理人员的“质”和“量”要求都很高,所以,审计机关应从多方面对审理工作进行适当倾斜,健全机构,保障审理资源。要从专业资质、工作经历、业务素质等方面考虑,做好专业审理人员的选配工作。
3.制定激励机制。审计机关应结合审理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制度,将审理情况和审计项目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审计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审理人员在实施审理过程中应对每个审计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打分,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及股市考核中,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督促后进,明确责任,注重实效,调动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优秀的审计人员到审理部门工作。
二、全程控制,做实审理,提升审计质量
审理机构应根据审计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将审理工作的着力点前移,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增加必要的审理程序,增加在审计现场的审理时间,增强对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实行审计项目审理,不仅要对审计结果类文书进行审理,还要对审计过程进行审理;不仅要审核审计结果类文书反映情况的事实表述是否清楚、适用法规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是否恰当,还要通过审核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分析判断审计结论是否准确。
1.审理前置,实现有效的事前控制。根据审计项目审理的主要内容,对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理,一是审查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时是否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是否报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遇有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情形时是否按规定报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或报经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二是审查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步骤和方法等方面是否与工作方案保持一致。三是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程序是否合规,内容是否符合审计准则要求。这样,通过审前阶段的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及时纠正审计程序不合规等问题。
2.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实现有效的事中控制。为规范审计文书格式和内容,确保审计记录的完整,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法制部门和审理人员还将审理关口向事中延伸,提前了解现场审计相关情况,适时为审计人员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答疑解惑,通过跟进服务,提高了审理意见的准确度。一是检查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是否与实际工作脱节,二是审阅审计人员编制的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等审计记录的格式和内容是否规范、完整,底稿和证据是否相符,审计记录是否涵盖了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审计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对违纪违规问题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三是对审计证据,主要检查证据所反映的内容是否是被审计单位账面或有关资料的原始记载,是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与待证事实是否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取证材料能否充分证明审计事实的存在,是否以合法的程序和形式取得审计证据。
3.定期开展审理会议制度,实现有效的事后控制。一是要通过参加审计组成员的讨论会或参与对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充分听取审计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申辩的情况,确保审计查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和准确。二是通过查阅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书面说明以及业务部门的书面复核意见和代拟的审计结果类文书等资料,并询问有关审计人员,重点审理项目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和重点是否完成,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是否编制了审计工作底稿并写入审计报告中,其他事项的审计过程和结果是否在审计记录中有完整的记载,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是否恰当。三是审理人员要在全面审理的基础上,根据审理发现的问题与审计组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并将与审计组的不同意见以及需要补充、完善或修改的方法措施等进行归纳后,提出审理意见,出具审理意见书,之后,通过召开审计业务会进行审定。必要时,审理人员要直接修改审计结果类文书。这样,通过现场审计结束后的审理,就可以减少和纠正审计事实表述不清、定性及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依据不恰当、案卷材料不齐全等问题,从而可基本达到审结卷成。
三、“打造精品”,不断提升审计成果
审理人员要利用审理工作层次高、信息渠道多、反馈及时等优势,不断总结提炼,对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审理的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审理人员要树立“打造精品”的理念,纵向联系以往与审计项目相关的审计结果及其他信息,横向联系同期审计的其他项目,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建议,在全方位控制审计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审计成果,使审计成果最大化。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我乡制定了《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网格管理员考核方案》等文件,并多次在乡村两级干部会议上部署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多次培训。
二、管理细化,责任明确。
按照“界址清晰、规模适度、人员适配、无缝覆盖”的原则,在现行行政区划框架下,原则上按照150至200户居民的规模,将将全乡4个行政村划分为21个网格,网格四至边界明晰,管辖权属明确,网格与网格间、网格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有机衔接,不留缝隙。
网格管理员主要职责为:
1.日常巡查。建立以监管重点人员和便民服务情况为重点的社区网格管理台账。2.化解矛盾。争取做到“小纠纷不出格,大纠纷不出乡”。3.维稳。强化信息报送,建立信息报送“红绿灯”制度,及时报送信息计绿灯,当天未报送信息计黄灯,报送重大矛盾纠纷、预警性矛盾纠纷、上访动向计红灯,信息报送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短信报送至手机,短信报送格式为:xx号网格平安。4.业务。强化服务群众,代办业务,接受咨询。
三、层网结合,统筹推进。
通过一手抓四级联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手抓社区网格化管理,层网结合推进综治维稳工作,实现综治维稳工作系统化、矛盾化解层次化、社会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1.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反对“”为根本,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理念,解决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与“三送”工作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主旨。强化“三送”工作帮扶功能,以发展的眼光解决社会问题;强化“三送”工作信息收集功能,构建快捷的信息反馈平台;强化“三送”维稳功能,发挥“三送”干部(县里的领导,“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矛盾纠纷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特殊作用。
3.与“民调评警”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民调评警”收集社会稳定信息作用,加强信息沟通,信息研判,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四、强化考核,确保落实。
关键词:供电系统业扩报装供电方案新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总体目标,有效加强公司供电营业标准化管理,全面规范公司业扩工作标准,切实提高公司供电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
业扩工作作为电力企业进行电力供应和销售的受理环节, 也是首要环节。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 业扩工作的服务质量必须不断提高, 服务理念不断创新, 才能真正做到让客户满意, 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在原有的基础上, 进行了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实现整合服务资源, 优化业务流程, 规范客户服务功能。中心成立后,根据业扩工作的特点, 推出了各项特色管理手段, 经过初步推广, 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业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力地保证了承诺的兑现。
目前,客户用电需求越来越强烈,客户用电报装数量不断增加,为了缩短业扩报装周期,简化用电手续,完善“一站妥”机制,对用电业扩报装流程中的受理、勘察设计、施工、签订供用电合同、验收、接电、建档等每一个环节实行业务时限控制并进行绩效考核。针对部分乡(镇)供电所搞变通,私揽、外雇人员承揽业扩工程或将工程业务发包给他人施工谋取私利和收取供配电设施建设费用上标准不一以及“三指定”问题,该局认真落实电网公司相关规定,全方位、多举措加强业扩报装管理,进一步提升业扩报装工作的规范、高效和有序水平。
1 概念
“业扩报装”是供电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系统。它贯穿于用电业务各个环节之中,与用电管理的其他应用系统都有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它达到了以下目标:规范用电业务管理工作,实现“一站妥”;准确、及时地反应用户申请在各个处理环节的处理信息标准的执行;推确、及时地反映用户用电档案的变动,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更新用户档案信息对用户管理;方便、迅速地汇总业扩报装的最新工作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就是接受用户用电申请,根据电网供电可能性,办理有关报装的各项业务,以满足新建、扩建单位用电的需要。
2 业扩报装工作的内容与供电方案
2.1总体要求
2.1.1 统一受理,一口对外。各服务窗口负责统一受理客户用电申请,按照内转外不转的原则,组织协调内部相关部门完成业扩工作。
2.1.2 便捷高效,限时办结。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业扩流程,简化办电手续,加强时限控制,缩短办电周期。
2.1.3 公开透明,三不指定。开放客户受电工程市场,向社会公布业扩的办理程序、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布具备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信息以及详细持证企业名单的查询方式,供客户自主选择,不得对客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
2.2 业务扩充工作内容
业务扩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电申请与登记;供电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并制定供电方案;设计与施工;签订用电合同和装表立户等。报装部门受理用户申请后,要进行编号、登记、建档,告知用户所需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然后对供电可能性、必要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制定供电方案,主要是根据用户申请用电地址及变压器容量,结合当地区域变电站供电能力、输电网络分布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具备对该申请用户供电的条件,并进一步通过用电申请理由、负荷计算及原供电量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审核新增用电量是否必要;如用户申请双电源供电,则还须进行双电源供电必要性审查,对于备用电源、双电源或多回路电源供电的申请,均应严格控制。供电合理性审查,主要是审查电能使用的合理性和申请变压器容量的合理性。供电方案确定以后,通知用户按照《承装(修)电力设计许可证》及具有电力工程设计许可证企业名单,自行选择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设计与施工中,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业务报装工程,均有不同的设计与施工要求,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文件的各种规定。
2.3 供电方案
业务扩充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定供电方案,它主要解决供电多少,怎样供的问题。包括的内容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批准变压器容量。用户提出用电申请后,首先要审查用户申请的变压器容量是否合理,审查的依据是用户负荷计算是否正确。用户负荷采用需用系数法来计算,计算负荷确定后,再根据无功补偿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求出相应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此视在功率即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② 确定电能计量方式。主要是明确电能计量装置或计费电表的安装位置。按规定,计费电度表应装在产权分界处,如不装在分界处,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损耗和线损由产权所有者负担。对高压供电用户,应在高压侧计量,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在低压测计量.但应加计变压器损失。
③ 确定供电电压。应根据用户需要的功率及供电距离来选择。高压客户业扩工程:指采用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供电的客户业扩工程;中压客户业扩工程:指采用10kV或20kV电压等级供电的客户业扩工程; 低压客户业扩工程:指采用380/220V电压等级供电的客户业扩工程。
④ 确定供电方式。即确定供电电源和选择供电线路。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就近供电原则选择电源点;按照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具有最短供电距离选择供电线路走向。
另外,供电方案的确定,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即制定供电方案时要考虑到方案的一次性投资和年运行费用这两项经济指标。
以上是业务扩充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业务扩充不仅仅是营销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它还涉及到营业部门之外的配电、变电、送电、规划、调度、统计、基建等电力网的硬件建设单位。所以。要做好这项工作,供电企业内部的各单位之间一定要加强协调与配合,通过营业这个“窗口”一口对外,理顺简化内、外部联系手续,共同搞好业务报装工作,为用户早供电,为供电企业和用户早创收益。
3加强业扩工程的服务工作,对业扩报装业务实行全过程管理
3.1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及时为客户排忧解难。在供电部门批复了用电方案后,客户在进行业扩工程委托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各供电局应延伸服务范围,积极主动对业扩工程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加大对业扩工程设计、施工环节的协调力度,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业务和技术标准咨询,及时发现和解决业扩工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业扩工程的顺利推进。
3.2 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供电部门在办理业扩相关业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广东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和《供电监管办法》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供电方案批复、工程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中间检查、竣工检验和装表接电等业扩服务各环节的工作,并尽量缩短办理时间,争取工程早日送电。同时,要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开展工作,使用规范格式的工作单,并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3.3 严把业扩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的资质关。供电部门要对业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核查,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入网承揽业扩工程。对于设计单位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不予审查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对于施工单位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不予验收送电,同时要及时通知客户进行整改并做好解释工作。
4提升业扩报装服务的新思考
4.1 建立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将业扩报装工程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效能责任考核。重点抓考核监督,务实环节,注重结果,问责问廉。
4.2 强化绩效管理,对已完工工程实行绩效监察,查质量、查安全,查效益,查客户满意度,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问责,严格追究。
4.3 规范服务流程,优化供电设计方案,减少客户投资。
4.4管理创新。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主要由业扩报装、抄核收、业务变更和计量管理四个部分组成,营销工作要实施过程控制,即监督检查规范工作行为和进一步采取措施,持续改进的过程。过程管理要健全制度, 如业扩报装要规范业扩报装台账、电价核定、收费标准、装表质量、供用电合同签订等环节,同时对每个环节实行限时结办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报装快、施工快、验收快、送电快”的“四快”目标。抄核收工作要加强工作质量考核,杜绝估抄、错抄、漏抄现象的发生,规范内部业务凭证的处理,加强电费审核,减少电费差错率,定期对电费账目应收、实收、欠费情况进行核对,确保电费资金安全。业务变更工作要规范工作凭证,现场核对,按权限审批。计量管理要做好计量表出库校验、计量表现场抽检、故障计量表处理和计量表周期轮换工作。营销工作的各项业务环环相扣,任何一项工作没做好,都会影响到电费核算的正确性,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因此,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实施过程控制是营销管理的核心,通过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员工岗位职责、实行营销员工绩效考核,开展营销业务稽查都营销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
4.5 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跟踪督办力度。在做好普遍服务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新增项目工作制度的通知》(交易〔2009〕59号)的要求,认真梳理辖区内的重点项目,设立专人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6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树立良好的风气。广东电网公司2009 年出台《关于加强业扩服务工作的通知》,坚决杜绝业扩工程“三指定”行为,加强业扩工程的服务工作,对业扩报装业务实行全过程管理,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弘扬正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坚决杜绝、故意刁难客户行为的发生。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