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与植物有关的现代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名梁秉钧,1949年生,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创作有诗集《雷声与蝉鸣》、《博物馆》等十一卷。小说集有《养龙人师门》、《剪纸》、《岛和大陆》、《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布拉格的明信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小说《布拉格的明信片》及《后殖民食物与爱情》曾获第一届及第十一届中文文学双年奖。诗集《半途》获第四届中文文学双年奖。在内地出版的近作有《在柏林走路》、《也斯看香港》、《人间滋味》、《书与城市》、《香港文化拾论》等。
2013年1月5日,香港著名作家、学者也斯逝世,享年65岁。
写文章时,他是也斯。写诗时,他是梁秉钧。这是一位文学全才,既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也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法国大作家弗朗西斯·密西奥称:“也斯是一位探寻昔日传奇的作家和诗人。”香港著名作家叶辉说:“也斯写评论文字,常以散文的笔触、从感性的角度,对问题层层抽丝剥茧,用真实的感觉做出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语气的真挚和亲切,不硬套理论,不搬弄令人打瞌睡的术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也斯也正经八百地写过厚重的‘学院式’的批评论文,但我还是更爱读他那些随感式的富于诗的韵味的诗评。”梁秉钧的诗歌创作也为文化界公认,常常作为香港诗歌的代表人物与世界级诗人对话。
几年前,也斯患上癌症,他积极接受西医和中医的治疗,同时写作不断。香港著名小说家董启章深受也斯的影响,他的记忆中也斯为人乐观,提携后辈不遗余力:“除了香港,他也常常到外国去,交了很多朋友。听说他得了肺癌,大家都很担心。大家也很奇怪:他不抽烟,但为什么会有肺癌?”
2012年,也斯依然从容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是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
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
也斯本名梁秉钧,小学时读遍家中由内地带到香港的五四作品。朱自清编的《新文学大系》诗歌卷是他的新诗启蒙,他还喜欢朱自清、闻一多、周作人、李金发、徐志摩的作品。当时香港的旧书店老板曾用速印机翻印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诗集,为文艺青年青睐。梁秉钧就买过卞之琳、穆旦、李广田、王辛笛的诗集。他的舅舅到台湾读书后,又带回一些台湾的诗集,使他开始关注纪弦、痖弦。
就读浸会大学英文系时,梁秉钧开始研究现代诗。他回忆:“当时我很想理解外国的文学思潮。1960年代是一个压抑又躁动的年代,法国、美国有学生运动,中国内地有‘’。香港正迈向现代化,东西文化互相冲击。我在这都市成长,遇到的新事物想寻找对应的写法。但是‘五四文学’很少写到这种城市,所以我向法国、东欧、拉丁美洲的文学寻找参照。”
浸会大学毕业后,梁秉钧辗转任职多间报馆,熟悉香港草根阶层的生活,认识了许多传媒界、艺术界的朋友。他前后写了八年专栏,内容涉及书评、影评、艺术评论。1972年,梁秉钧和朋友合办《四季》杂志,第一期尝试做了加西尔·马尔克斯专辑。他找来一些朋友,通过英文、法文将《百年孤独》的第一章及马尔克斯的四五篇短篇翻译出来。第二期则做了博尔赫斯专辑。直到1982年,加西尔·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大陆、台湾才开始翻译其作品。梁秉钧说:“我们在香港比较早接触这些东西,也很想借鉴这种有热情也有艺术性、社会关怀的文学。”1978年,梁秉钧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养龙人师门》,尝试用魔幻写实手法写香港的都市面貌。
1978年,梁秉钧赴美攻读研究院,1984年获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梁秉钧发现比较文学涉及面很广,跟哲学、历史、艺术、电影等都有关系,而这些正跟他以前的工作紧密相关。写博士论文时,梁秉钧关心现代主义的问题。他本来想做的题目是研究美国诗人,例如庞德、盖瑞·施耐德受中国古典诗的影响,后来他发现美国学界研究诗歌的材料很多,反而是研究中国诗歌的材料很少。他认为中国新诗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一方面是战乱与政治的变幻,使文学家受到很多困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文学跟英美奥登、庞德的现代主义完全不同,梁秉钧于是尝试用理论去讨论,在某种意义上为中国诗人重新定位。他认为:“闻一多对神话、《楚辞》、《诗经》很有见地,没有抛弃传统。周作人、鲁迅旧文学的功力深厚;到后一代的林庚,他的诗有不少旧诗词的痕迹。沈尹默、吴兴华的古典文学修养很深。当时好像有一种非此即彼的观念,不是西化就是传统的,其实他们是做了调和的。所以,1940年代的新诗可能是最成熟的,没有表面化地跟传统对立,也没有表面化地抄袭和借鉴西方的东西,比较成熟地消化了两方面的东西。冯至、穆旦、郑敏、辛笛这些人的诗是比较成熟的,能看到1940年代的时代背景,但另一方面也注重诗的艺术性。”
梁秉钧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州大学、史丹福大学、哈佛大学的藏书中找到了很多材料,重新发现了一些诗人诗集,终写成论文《抗衡的美学:中国新诗的现代性:1937-1949》。同一阶段,他还完成了诗集《游诗》,这本诗集除了受当代美国后现代诗风的冲击外,也向40年代的诗人吴兴华与辛笛等致意。
写完论文回港任教后,梁秉钧仍然保持收集新诗材料的习惯。1987年到上海交流期间,他访问了孙大雨、罗洛、施蛰存、辛笛,同时继续寻找另外一些诗人的下落,如广州的梁宗岱、欧外鸥、李育中。他说:“我一直对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很有兴趣。当年的诗人李育中、欧外鸥、林英强、侯汝华、刘火子,都跟香港有来往、他们办杂志,发表作品,或在港生活。以前有‘省港澳’之说,粤剧的戏班很自然在省港澳演出,当时没有海关,大家交流顺畅。”
研究南来文人的历史
也斯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后为香港岭南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课题,都跟社会现实有关。他说:“我在学院里面是没那么象牙塔的一个人。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背景,我在报馆工作过,做过记者,我也试过通宵当新闻翻译,明白世界是怎样运作的,所以不会只是在学院里高调地讲理论。”
近年,也斯尝试整理1949年之后南来一代文化人的历史:“当时很多文化人来香港之后,丰富了香港的文化,为香港带来一些正面的能量。”对于这些南来文化人,也斯如数家珍:“宋淇带着清华才子的才情,来到香港,在学院内外筹措;刘以鬯从上海来,有点继承了穆时英、施蛰存那种都市的、现代的风格,来到香港写作,在商业社会进退周旋;曹聚仁的杂文、古典文学、文史修养很好,他也做记者,有时候他写的东西,左右都不讨好,始终有点不得志;从上海来的叶灵凤,多写书话以及香港掌故;还有徐,从过去浪漫的《风萧萧》转到写小人物的《江湖行》以至后来较哲理性的小说;上海来的还有易文,他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位小说家,后来在邵氏、电懋等,拍了很多电影,也写了很多小说;还有费穆,来到香港成立龙马电影公司。”
从广州到香港的文化人也是也斯关注的对象:“力匡1950年代过来写诗和小说,是挺受重视的一个作者,也做编辑。他来香港后,写了一些怀乡的东西。他的小说也写得很好。后来他去了新加坡。写小说的还有齐桓、黄思骋等人。戏剧电影方面有李晨风、卢敦。”
也斯提出了“后殖民”的观念:“后殖民就是殖民时期结束之后的年代,这是时间上的划分。但是‘后殖民’还有一种意思,就是破解或反省的意思。其实殖民时期过了,大家是不是真的对殖民地带来的问题有一些反省和破解呢?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两层意思未必是同步的。殖民时期结束了,未必是我们所有人就立即能够去破解殖民带来的迷思、生活的形式、思想的方法。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一个殖民之后的时期,但这个时期也不是很容易去面对、整理、思考的。在人的各种生活里面,殖民的影响可能还是存在的,未必能够有一种反省或者破解。我就是想写这种矛盾。”
也斯一生深爱香港的生活与文化。对“香港是文化沙漠”一说,他曾笑道:“在殖民时期,政府对文化方面特别不鼓励。投钱进去的行业是演艺,因为演艺可以是一种娱乐,娱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政治上、思想上的问题。1950年代的作家做了很多工作,对于今天也有参考作用,但是政府没有很好地整理,所以年轻一代也不认识这些东西。某方面来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可以说它不是。沙漠,好像是说这个环境一直不是很鼓励文化上的发展,但是很奇怪的是,有很多人在这里做了很多事。如果有人愿意去整理,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香港写稿的人可能是两栖动物,既写商业流行的小说,也写一些严肃的小说。沙漠也有仙人掌,有很多种不同的植物,如果不只是要求一种玫瑰花,那就可能有其他的植物,这些东西可能也是值得看的。”
热爱电影、旅行、饮食
除了诗歌,也斯热爱电影、旅行、饮食。1960年代,他还是中学生时,香港有一个电影协会,专门放映外国的艺术电影。当时的法国文化协会在每年三四月也会举办法国电影节,将最新的法国电影带过来。也斯由此看了很多法国电影、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德国电影。1970年写专栏之前,也斯已经在一些报纸杂志写影评了。他回忆:“当时电影对我们的冲击也很大,有些时候,我是通过看电影,才发现了不同的欧美文学。所以,电影给我带来一些不同的启发、不同的叙事方法,对我写诗和小说也有影响。比较文学跟跨媒体也有关系的,比较文学也有研究文学跟艺术、电影的关系。所以,我在美国的时候,也修读了很多电影课,以前用电影教书的时候,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它的世界,可以通过电影再介绍他们去看文学的作品,讲理论的东西。”
端午节就到了,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活动交流沟通时机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1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小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小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小区的凝聚力,我小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一、立夏居干与养老院老人一起包饺子
时间:6月_日;
地点:__养老院;
参加人员:小区居委会干部。
活动目的:6月_日正好是端午,__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__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小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二、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6月_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小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小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小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三、包粽子比赛
时间:20__年6月_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小区居民;
比赛细则:
1.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包好的粽子送给小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小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小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小区的凝聚力。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20__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我国民间,端午节有很多习俗,要吃粽子、挂香袋、系长命五彩线、房前屋后挂上象征祝福的葫芦、艾蒿、柳枝等。今年端午节,社区将开展一些列庆祝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一些列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趣味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不但能达到活跃身心、联络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乐,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系列趣味大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夕。
四、活动地点
__超市门口。
五、活动内容
(一)“包粽子、献爱心”比赛
在活动当天举办包粽子比赛,社区干部和居民齐参与,以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邻里感情。在活动结束后,将包好的棕子送给辖区孤寡、空巢及残疾家庭。
参与对象: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
活动方式:
1.在5分钟之内,看哪位参赛者的棕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评出前三名及最上镜“棕子奖”。
3.向得奖者颁发相应“礼品”。
4.凡参加比赛者都送一份纪念品。
5.比赛结束后,将所完成的棕子送给辖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人。
(二)端午飘香、钓香粽比赛
社区居民分小组参加比赛,按照游戏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钓粽子,每人限钓一次,奖品即所钓得的“粽子”。
参与对象:社区居民。
(三)蛋体彩绘
参加活动的居民或小朋友每人持一个鸭蛋,自由发挥,在蛋壳上现场作画,一展身手,最终由居民评委评选出前六名,颁发奖品。
(四)趣味有奖知识竞赛
设置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方面的题目,邀请居民参与答题,答对者获得礼品一份。
物业公司端午节活动方案3
端午节做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我们一定要将它在青年的下一代好好的继续传承下。
一、活动时间
6月_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___社区;
三、活动目的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促进邻里和睦。
四、活动主题
艾香端午邻里和。
五、活动内容
(一)“话端午”演讲、展览活动
1.设置一个主席台,由故事员或朗诵员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或朗诵。
要求每人讲述一个与端午有关的故事或习俗。(发挥居民特长,讲讲他们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更加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
2.开展端午知识展览,设置关于端午节的展板不少于1块,挂图不少于10张,图书不少于50本;
邀请故事员讲关于“端午节”的2-3个故事。
(二)“传统厨艺+诗艺”比拼
由参赛者自己准备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与端午传统习俗有关的菜肴(本地菜肴、外地菜肴均可),不仅要求菜的色香味俱佳,而且制作者要说出菜所代表的意义,并朗诵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名家之作,也可以现场自己即兴创作。(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一般人对此也比较熟悉。但端午节在吃方面还有很多的习俗,而且各地也会有差异,除了__端午的“五红”之外,其他地区也都有传统菜肴,如__吃大蒜蛋、吃薄煎饼等。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本活动不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而且要让每一道菜都带上端午的色彩、诗意的色彩。评判的标准也必须两者兼顾。)
(三)端午三创“卫生”大赛
设计若干“卫生包干区”,按照参赛人数多少规定由一人或多人承包区内卫生。要求区内物品整洁,无灰尘,无蚊蝇虫蚁。准备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若干,清扫完毕后,要求参赛者从绿色植物中准确挑选出艾叶,并插于所打扫卫生区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家家都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艾蒿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如今的年轻人一般对传统习俗了解较少,此活动不仅能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风俗和自然植物,促进正在进行的三创活动。)
(四)传授“制香囊手艺”
给每位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本不仅让居民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五)包粽子比赛
先由老师介绍包粽子的技巧,再给每位选手分发粽叶、糯米等食材制作粽子,评比出谁包得、最多。(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但年青一代很大部分已经不会包了,这样的传统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六、奖品端午节送艾草
各个活动评出前三名,奖励粽子一个或咸鸭蛋一个加艾叶一把。
其他参与者均为鼓励奖,给参与活动的每一位选手免费发放艾草,每人限领一份,体现“重在参与,重在开心”的活动原则。
一
翟永明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此种风格的形成与她喜爱美术造型艺术有关,它们不仅可以直接进入诗歌的躯壳,而且让诗人将日常事物艺术化,深深地影响着诗人的语言和思维。“各种语言都可以经过诗人的特殊处理成为一种诗意的语言,能够构成你写作中新的一种语言方式。”[1]翟永明选择名画《富春山居图》作为吟咏对象,即是选择了一种能够进行自我表现的语言。当代人对于《富春山居图》推捧式的评价已然建构起一套公共话语,艺术本身退居其次,更多的是对前人汇评的因袭,画外因素居多。这幅作品超凡脱俗,对后世影响巨大,但历经劫难、真伪难辨的承传波折。特别是散落大陆和台湾两地、一朝合璧的美谈,为它平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以这幅画为母本,各种形式的临摹创作、再创作不计其数,像由刘德华主演的同名电影这样的现代传播手法,无不是借其名气进行的商业炒作。似乎翟永明不失时机地加入了这场沾光闹剧,写出了这么一首长诗。朗诵,排演话剧,发表出版,创造出了更多的衍生物。从美术史的角度发掘,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解析,或者从学术角度评价,笔者认为一般的文字就足够了,恰如诗人在注脚中提到的仔细研读过的某位学者的文章。学术文章也是一种创作。寄望于运用诗歌形式做出学术文章那样透彻的解读是不可能的。对翟永明来说,画作只是诗歌所凭依的对象,它打开了诗人的想象,开启了诗人情感喷涌的闸门,让她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方式。当然,《富春山居图》通过诗人的创作或许也会传达出更多的意义,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和现代内涵。但它更应该是托起文字的一道深远的文化背景。翟永明不是乾隆爷,后者面对真假《富春山居图》竟然颠倒是非,故意混淆真伪,画作也就难逃史上最有名的“点赞狂人”到此一游、御笔题诗的厄运了。
翟永明不想作一首题画诗,却也有几分相似。题画诗无非表达看画人画里画外的观感,如同乾隆就事论事的点评,郑燮民间情怀的寄托,徐渭明珠投暗的感喟,抖擞抱负或者向往隐逸,抬高溢美或者贬低指摘,皆题中应有之义。“走过拇指大小的画题/走进瘦骨嶙峋的画心/我变成那个浓淡人儿/俯仰山中/随黄公望 寻无用师 访富春山/”(第一节)。长诗随着画卷的展开同步起势,诗人便迫不及待地闯进了画面。不过,诗人对绘画内容的直接描述少之又少,只写了总体印象,大肆渲染的是其主观情感,画作本身反倒成了夹带之物。在诗人看来,这幅画不仅仅画了山水,而且画了数千年的历史,里面凝聚着征服一切的时间力量,滚滚历史长河中的政治、文化、人物及其人生世相尽收眼底:“我们熟知的中国故事:政治、道家、渔樵、归隐/多少人争相说过,我们时时记起/”(第二节)。诗人重在捕捉画外之音、书写韵外之致,对于画作本身的美没有再行重复,表达震撼的感受。可见诗人不甘于做一个诠释者,这本来也不是诗人的任务。她想象着黄公望作画时的情景,想象着画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想象着那个时代的人的活法,进入到画家的内心世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写下了这首诗歌。因此,诗歌内容相当含混复杂,特别是涉及这幅画作的一些背景资料,诗人不得不采用脚下注解的方式予以说明。诗人自以为读懂了黄公望,既来自个人超常的艺术感悟能力,又来自为创作此诗对画家及其作品所做的充分的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工作的自信。而要读懂翟永明的诗,似乎我们还要从诗歌的边缘地带寻找证据――这些注解文字也是伴随着这首六百多行的诗一起组成此书的重要部分。
二
这首诗歌传递出的主题蕴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画外。缘此画作,诗人信笔生发,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古今中外的比照,纠结于“过去”与“现在”的对立。“有人在一旁说:/‘中国望向过去/美国望向未来’ /”,“我在‘未来’的时间里/走进‘过去’的山水间/”(第三节)。她从古代走起,不辞辛苦,一直穿越到现在,对知名人物(严子陵、宋徽宗、文天祥、坡、李清照、赵孟\)的点名,或气节高尚的,或才华横溢的,可能带有很大程度的自拟性质,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思想中精华部分的赞美。反观当下,在诗人眼中,人在网络场域中已经变成虚拟之物,何况是沙化矮小的精神思想。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当下商业时代不辨良莠地被叫卖。诗人以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的经验说明,现代商业手段根本不能复原过去,比如画家笔下草木葱茏、山川纰缪的世界。与古代人的生活相比,当代人毫无浪漫可言。人类的生存境遇特别是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塑料袋”取替了“有机物”,网络代替了现实,在这个无所不在的“机器复制时代”(瓦尔特・本雅明语),诗人发出了“我们的生活目前与植物无关”(第十六节)的叹息。“二十一世纪的新风景”(第二十五节)是建筑师明星化,阿里巴巴上市,席卷全球的商业浪潮既是表象更是本质。羲皇上人般的日常与当代人争名逐利的庸俗生活相比显示出巨大差异,令人痛心疾首。这是翟永明写作此诗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她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作的集束性思考。诚如批评家所判断,风格多变的翟永明越到后来越对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批判性话语相应增多。为了达到深邃的批判效果,“翟永明在这首诗中将诗、文、笔记、随笔、自我阐释融于一体,试图形成一种新的试验文本,一种对艺术作品的互动式的艺术批评关系。”[2]诗人甚至将广告语、解说词、自作旧体诗引入,将中外艺术家的名言拼接成诗句,触目可及,信手拈来,一股脑儿投进了思想的熔炉,冶炼成翟式制作的诗歌语言。
除了对形而下的世界表示反感、反对进而反思,诗人还对生命本体产生了切肤的感悟。当然,生命依附于时间。“人生如流水线流转/……唯有机器不停地运转/”(第八节),“作为一个时间穿行者/我必然拥有多重生命/”(第九节)。诗人的生命体验有着多重参照,以黄公望,以帝王,以古人类,以神游天地间的另一个“我”,以山水地理,每一层凝视都让诗人感到个人生命的微小渺茫、无足轻重,最终萌生了甘愿“逃亡”和“隐去”的奢念。她决心逃离现世的“丛林法则”,将自己放置到自然法则的轮回中,与自然万物化为一体:“进化论输给食物链/一物降一物/时间降住所有/”(第十一节)。“时间降一切”,诗人一再强调说。“逃遁”,也是长诗的一个关键词。虚无幻灭感顿生。鲁迅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至少道家的“齐物”思想在翟永明身上体现得非常显豁。面临来自“此物”的重压,人要么变异,要么逃遁,与“彼物”为伍。至此,诗歌回到了黄公望遭遇过挫折的人生轨迹。这位老者自我放逐,笑傲江湖,超脱空灵的精神境界涵化出这幅千古名画。其实,在诗歌起笔,诗人就凌虚高蹈,又一步步跌落到人间日常中去了,到后来造成了精神分裂。“从来没有生过、何来死?/一直赤脚、何来袜?/在天上迈步、何来地?/在地上飞翔、何来道?/”(序诗)。笔者看过这首诗的剧场表演,声嘶力竭的效果令人恐惧。在诗人看来,黄公望的生命形态在绘画的空间维度里得到了具体的展开呈现。“我就是山 山也如我/我的心先于我到达峰顶/”(第二十六节)。这些词语想要具体落地并不简单。“通过写作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有时非常虚无,需要一个东西来支撑自己,使自己不觉得是行尸走肉。诗歌正是起到了这样的类似宗教的作用。”[3]这首诗很好地阐释了翟永明的诗歌观和人生观,它首先丰盈的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走向哲学终极拷问之旅途中的一辆长长的列车。
三
翟永明20世纪的诗歌曾经表现出十分猛烈的女性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形形的女权主义的泛滥,女性意识的表达策略做了淡化调整。但是作为一个女诗人,翟永明无法摆脱天赋的女性身份。过去曾经给她带来叙述的便利,带来过耀目的光环,但是今天可能已经成为一种鸡肋般的困扰。她在这首诗中主动交代了这种唯恐不被读者识破的感觉。诗歌行至第二节和第三节,她在注释中说,她“故意使用了一种中国传统中由男性定义的诗学语言,因为在黄公望的时代,女性是没有自己的诗歌语言的,她们在写作时只能模拟借用传统的男性诗歌语言。”“而在之后的第六节中,我让诗歌的女性气质彻底地跳脱出来,让诗歌展现出新诗人自由和宽阔的一面。”(注释第七条)这一番带有女权色彩的论调姑且不论是否正确或公正,显然诗人固持着非常自觉的或者说是惯性的识见,在女性意识支配之下,她观看世界的眼光总是充满了挑衅,似乎整个世界都以傲慢与偏见相迎。其实从一开始,当诗人的目力触及画面,或者在这之前的写作准备工作中,她的眉目举止已经暴露出难以遮掩的性别差异。如果必须要对性别做出区分的话,诗人虽则可以蓄意乔装或回避,都不能真正地做到成为假想中的自由女性。单是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语言来讲,诗作者是何种性别没有多大的不同,甚至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翟永明首先是以一个观赏者的角色靠近黄公望及其画作的,如果以女性的视点刻意放大性别主题,难免有选材失当、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当诗人一再提请读者注意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脑际间突然浮现出一个长着胡须的女人。尽管她以为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表现力是女性的特长,毫无来由地插入了“一位早逝的女孩”(第十九节),即使她说“我以女人的形象走在云水间/以女人的蒙太奇平拉推移/”(第二十一节),也不能令人信服诗人就是一位现实中的女性。在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多少男性诗人假借了女性的前身,或者胡子拉碴却分泌着女性的荷尔蒙?
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叙述,在以我观物的过程中,翟永明的女性身份使她扮演着女巫的角色,对眼中看到的一切进行附魅,施加蛊惑。女权主义的旗帜倾斜之后,宣扬者需要重新回到人的定义上来。“第二性”“他者”不过是矫枉过正之后的自制身份。《女人》时代的翟永明一去不复返了。作为评论者,当然可以通过这个标签发现诗人的独特之处。始终处于先锋位置的翟永明本不应该是那种人。“翟永明诗歌写作一直不曾固持于简单的题材和风格预设,而是通向使她写作的生命源始力量和语言的自觉。就此而言,与其说她是‘诗人中的女性’,不如说她是找到了个人心灵词源的‘诗人中的诗人’。”[4]这位逝者将诗人的伪装剥离下来,是相当明显的。在笔者看来,翟永明是在故意制造性别陷阱,自己却在享用多重性别的套餐,她知道我们爱吃哪一口。古往今来,关于《富春山居图》的评价多矣,它本身的艺术造诣和精神旨归是不分性别的,而以同步创作的手法做出如此繁杂的阐释的恐怕只有翟永明一人。向好一步说,这首长诗并没有亦步亦趋,不像小学生以拙劣的笔法效法黄公望,而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另类创作。有人说,翟永明在近30年的每个时期都引领诗坛,原因“除了超人的想象力、较好的悟性外,最主要就是不懈的求新、求变精神”。[5]大概这跟性别也没有多大关系,翟永明以先锋为旗的诗歌理念决定了她能够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处理诗歌的诸般关系。笔者始终认为,假如不在页下添加过多的注解,这首诗可阐释的空间会更广阔一些,只是如此一来,凑成一部书就显得更加勉强。
四
翟永明的诗歌创作经过了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的变异过程,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对现实的关照、批判、反思的原因也在于她的本土经验增多和中西比较意识增强。回顾翟永明的诗歌创作道路,她的写作有标新立异但开风气的先锋意识。但是从这首长诗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她对现实的批判没有达到新的高度,面对的还是其他作家和文学作品惯用的素材。批判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即使堆积的素材多么繁多,语气多么沉重,情感多么痛心疾首,只能是空有架势,如同强弩之末,实际上没有多少力度。无论是与90年代以来的批判性写作相比较而言,还是纵观翟永明自己的创作,这首诗都没有实现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超克”。从诗歌的精神风采和内蕴来说,缺少独特性,或者说它仅是对诗人自己个性特点的一种复制,只是形式上的一种“创意写作”,其本质不在诗歌本身――但不失为是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相同题材诗歌创作的总结。在这首长诗之后,恐怕翟永明的创作将转向一个新的探索。其次,“跑野马”现象严重。晚年的黄公望受委托创作《富春山居图》,他的艺术理念决定了不会创作应酬之作,而是将其当成一次全新的艺术登峰。为了创作这幅画,他朝思暮想,构思数年,边创作边外出云游体验富春江两岸的山水之胜,考察写生,前后倾注了七年的心血方才完成。这幅画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精心选择和细心描绘的,整体有着宁静平和的稳定风格,同时富有节奏感,连绵有气势,“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翟永明的这首长诗则呈横冲直撞、泥沙俱下之势,许多意外的硬性插入显得突兀,令人猝不及防。比如有几个部分是对诗歌创作、批评家的议论,虽然涉及面广但显得格局逼仄。为了解决各部分内容的衔接问题,很明显可以看出各小节大多不是集中某个主题展开,而是将核心内容强行分割,前后分置在两节中。如果随着长卷的舒展,诗人欣赏画作的线索更明晰一些,可能会让诗歌更流畅,主题更为突出凝练。再次,画是干净的画,但诗不是干净的诗,这是上述问题带来的后果,也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一个通病。如果说粗粝、拖沓、随意是它的风格,显然与画风不搭。该诗也没有创造出崭新的诗歌意象,没有对个人的意象系统进行丰富拓展,这是令人遗憾的。先锋不能老玩形式技巧,主题内容的变法至关重要。不是最后――最大的不足是缺乏与黄公望的艺术对话,画作与诗作在各说各话,隔空以脊背相对。黄公望那么一个大画家,通过绘画把自己的世界观感、人生理想、艺术理念都含纳进去了,诗人仅仅站在观者的位置表示应和,艺术创作上没有碰撞、沟通、交锋,没有平等对话的欲望,只能说明诗人对画作的理解还不够深透,仅仅是借题发挥而已。
关于当下的长诗写作,有人指出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长诗文体创新的华而不实,他们所实验的元诗歌写作、史诗写作、地方志写作和百科全书式写作,均显露出勉力而为的窘蹙;二是创作者艺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明显消竭,这些长诗文本的艺术水准不仅远未达至他们之前的优秀之作,且多呈粗糙生硬之相;三是诗学理念与创作实绩之间的严重脱节;四是被评价过程中过多的虚与委蛇与牵强附会。”[6]翟永明的《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亦难辞类似之讥。批评者的违心吹捧也让诗人产生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并继续沿着错觉沉沦下去。或者,诗人应该扪心自问其创作动机到底是什么。
注释
[1]翟永明、谭光辉等:《黑夜诗人的变化与坚持――翟永明访谈录》,《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0期,第106页。
[2]罗振亚、李洁:《翟永明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4年第4期,第127页。
[3]翟永明:《翟永明诗歌及诗观》,《诗选刊》2012年Z1期,第189页。
[4]陈超:《女性意识及个人的心灵词源――翟永明诗歌论》,《江南(诗江南)》2012年第3期,第17页。
[5]罗振亚:《诗人翟永明的位置》,《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