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受家乡新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家乡是滦南,它虽没有大都市上海的繁华,也没有江南水乡的绚丽与多姿,更没有首都北京的古朴与典雅,但我却爱它,因为我爱它的巨大变化,我爱这些具有新时期滦南精神的人。
近年来,在“少说多干、奋勇争先、务实创新、开放超越”新时期滦南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滦南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的家乡滦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前所未有。 曾几何时,滦南有一汪清澈的北河,在那几年里,北河并不美丽,她显得是那样憔悴与苍白,那样的忧虑与无奈!污泥浊水,小鱼小虾不愿把她当作自己可爱的家园,就连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愿在她的怀抱中生根发芽,北河一时竟陷入了如此不堪的境地。 如今的北河,充满无穷的魅力。清清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碧绿,那么清澈!微微的波纹闪烁着点点金光,仿佛翡翠镶嵌了许多金片,一闪一闪,让你觉得她是那样轻柔、可爱,无数的鱼儿又在这里安了家,给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又增添了几分生气。北河公园的冀东文艺三枝花广场、三亭苑、古城遗址广场、三娥苑等景点美不胜收,使得游人流连忘返。建设路穿河而过,雄伟矫健的北河大桥横跨南北,在大桥上眺望北河美景,更是令人陶醉。每当夜幕降临时,河堤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洒落人间,景色是如此的曼妙。 除此以外,县城里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正通国际城、富力湾、绿景家园 、锦绣天承等新建高档小区美轮美奂。一处处商厦、卖场、店铺鳞次栉比,“肯德基”、“西餐牛排”等的进入,为县城填补了餐饮史上的空白,“银泰商厦”、“供销大厦”各式各样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为生活在滦南而骄傲,而自豪。 家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家乡人的人文素质也在不断的提升,以前小广告到处都是,一面面墙上百孔千疮。各种车辆乱停乱放,交通秩序混乱不堪,临街店铺招牌不协调等现象极为严重。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的号召下,突然间“忽如一夜春风来”,滦南真是今非昔比了。街净了,水蓝了,人勤了。人们都十分爱护环境,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人人讲文明、有礼貌、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整个县城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到处花团锦簇,到处充满了欢乐。在学校,同学们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在工厂,工人们努力工作。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地祥和!
滦南——我可爱的家乡!您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1.观察体会家乡风光的美。
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是学生观察和写景的不竭资源。乡村的油菜、小麦、西瓜、棉花随季节变化形成的美丽画卷就是最现实、最方便的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观察家乡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从身边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训练学生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放松了精神,愉悦了身心,自然产生了写作激情,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
2.挖掘家乡的人文之美。
乾县著名人文景点甚多,乾县名胜古迹荟萃、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文物古迹多达539处,帝王陵墓3座,列陕西省十八个文物大县之首,其中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举世闻名,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此外,还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的富集区之一,被评为“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这些人文景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都是学生作文的好素材,组织他们实地寻访和考察,由感受体会家乡的美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并通过作文训练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领略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创造多种践行“乡土”生活的机会和情景,引导小学生走近乡土,体验乡土生活,在自然和人文活生生的课堂中用心观察、留心体味。在生活的课堂中有了体验和感受,他们的作文就可有物可写、有感而发,作文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1.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伟人风范。
乾县境内名胜古迹很多,数百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形成了乾县独特的人文历史,著名的人物有赵植(唐岭南节度使);赵存约(唐代诗人);赵隐(唐懿宗、僖宗朝宰相);赵骘、赵光逢(后梁宰相);赵光胤(后唐宰相);杨振、杨奂(元代诗人);宋钦、宋廷佐(明刑部尚书);黎玉田(明兵部尚书);王郡(清台湾总兵);张庚良;吴希真(巨子);王炳南(共和国第一代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等,他们都是乾县人的骄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网络查询、搜集书报刊资料等多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历史,还积累了写作素材,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在这种激情下,写作将如行云流水、妙笔生花。
2.组织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新变化。
近年来,乾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农业产业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已形成纺织、橡胶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纺织工业园、橡胶产业园和化工建材工业园三大园区初具雏形。县城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荣获“陕西省卫生县城”和“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现成的作文素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访问,感受家乡的巨大进步和建设成就。这样的零距离体验,促使小学生用笔描绘出家乡的美好变化,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引导操作,体会动手乐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生动的文章。通过走进乡村田间,认识了解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的品种、形态,记录农作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等,使他们在每次劳动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学生通过走近生活,实践操作,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悟,把经历的事情与体会写下,就是生动而真实的作文。
三、开展作文训练,促进乡土资源转化
1.日记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方式,同时是练笔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及时引导或刻意安排练笔作业,要求他们把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自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2.演讲表达。
交流和表达是写作的基础,通过演讲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在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晨会、早读、课前一分钟持续地开展简短的演讲,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讲,引导他们自己确定演讲内容,如春播秋收、家务劳动、同学交际等一些特定的内容,以及家乡的新人新事,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自己的所见所闻,鼓励他们说一说、讲一讲,通过演讲、朗诵、分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慢慢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文变得自然而然,文如泉涌。
一、实施原则:基于生本,紧扣目标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传统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民风民俗、各种各样的家乡特产等都是《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富有价值的乡土资源。如何在如此丰富的资源库中筛选出适合课堂教学的乡土材料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两个原则。
(一)紧扣教学目标
乡土资源的选择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既是为了完成《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学习任务,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课程目标,只有这样的乡土资源才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三年级下《家乡特产知多少》这一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并介绍家乡特产。因此,在教学本课前,笔者先让学生调查家乡有哪些特产。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最喜欢的某种特产,通过多种途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合作完成如下的调查表(见右表)。
课堂上,学生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的特产。然后,开展“舌尖上的家乡”活动,一起品尝各自带来的家乡特产。
学生通过搜集、品尝、倾听、观看、欣赏、讲解丰富的家乡特产的过程,不仅认识了自己家乡丰富的物产,还逐渐增加了对家乡深深的感情。
(二)贴近学生生活
由于编写教材与使用教材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品德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资源,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有效地进入学习的情境。
如六年级上册《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教材的“故事屋”选择了时传祥、徐虎这两个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材料。虽然他们的事例很典型,但是他们都是上个世纪的劳动模范,而且“掏粪工人”这个职业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无论他们的事迹还是职业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对此,笔者在备课时设计了“采访我身边的劳动者”为主题的课前调查活动预案(见下表)。
在采访中,学生明白了新安江的繁荣与发展,既离不开城市建设的设计师、工程师,更少不了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平凡的环卫工人……正是各行各业的人在默默地奉献,才有了如今这座适宜人居的浙西小城。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笔者还对教材中的“故事屋”进行了重组,选用了学生熟悉的被家乡人民称为“程周坞路口的移动红绿灯”――最敬业的协警吴水林的事迹。展示吴叔叔无论刮风下雨都兢兢业业地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立正、敬礼、奔跑、竖大拇指、护送路人的图片和视频,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普通的人一样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二、实施策略:把握时机,活化课堂
(一)在认知匮乏时提供生活材料
乡土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材料,为抽象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为学生在最佳的时间里搭建获取知识的平台。
在教学三年级上《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获取自然知识的面比较狭窄,且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城镇上,对农村的自然环境并不熟悉。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给农作物找个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图想想、猜猜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而笔者所提供的农作物包括生长在树上的板栗、香榧,生长在水中的菱角、茭白、白莲、荸荠,生长在土里的花生等,都是当地的特产。学生虽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但是却都见过这些农产品的果实,因此对于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成长过程都非常感兴趣,一堂课就在浓浓的求知氛围中顺利地展开了。
(二)在气氛渲染时加速情感体验
乡土资源中具有生活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美图片、音乐、视频等容易使学生获得共鸣,从而唤起学生更多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三年级下《我来做个小导游》时,笔者选用了描绘家乡美丽风光的视频《月亮岛》作为教学导入,学生边欣赏歌曲,边观赏家乡风景,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旋律,喊出曾经游览过的风景区的名称。之后,教师用自己搜集到的家乡优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图片、照片等在《月亮岛》这首歌的旋律声中,向学生们作介绍。教师讲解得有滋有味,学生们则被生动的故事、如画的风景、悦耳的音乐所深深吸引。
没有情感参与的知识只是冰冷的教条,只有涂满情感底色的认知才有可能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融入家乡乡音、乡情的音乐和图片都很好地诠释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在课堂尾声时运用点睛之笔
在一堂课结束前夕,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结语,这是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的有效手段。很多时候,乡土资源的内容在课堂的结尾导入,能起到课已了而情未了的作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教学六年级上《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时,笔者在课的结尾将原教材中的“感受新农村――奉化滕头村”进行改编,呈现了“感受新农村――乾潭镇幸福村”,通过幸福村今昔村风、村貌图片对比,今日幸福村建设成果展示的视频播放,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家乡新农村――幸福村的新变化。对于乾潭镇的幸福村,许多同学都听说过,有的甚至去过,或者有亲戚朋友就住在幸福村。在课堂的最后出现学生们熟悉的画面,这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农村充满朝气、活力的新景象,住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是多么的幸福,又有机地、动态地总结了本课的内容,并向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情感。
本年级一个班,学生们经过三个半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下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四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下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43页的留白是让学生给行业分类;51页的留白是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时政热点;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热点事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52-02
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实现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扩展,延伸教学空间,是品德课程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社会热点资源,不断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学会主动适应社会,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实施教材的二次开发
2011版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品德课程教学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本质上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而贴近现实、契合教材的热点事件,是品德课堂创设情境、孕育德性、培养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事件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材内涵,充盈学生心灵。
1.基于教材,充实内涵
教材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立足点。品德教材中的图、文及各类活动的设计,是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普遍学情而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是,教室中的每一个儿童都是具体的人,必须考虑他们的特定环境和特殊要求。为此,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应根据学情选取本地社会热点事件,充实素材内涵。
例如,在教学《我看家乡新变化》(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这一单元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补充了一些热点事件(见表1)。
表 1 《我看家乡新变化》“热点事件”资源一览表
参照教材事例的特点,教师点击当地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实现了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拓宽了教学空间。
2.更新素材,激活课堂
现行品德教材虽历经修订,但因教材编写固有的滞后性和地域性,其中的一些情境和素材与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相比,仍嫌不足。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取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才能激活品德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更新教材内容,选择鲜活的生活素材。
例如,《诚信真可贵》(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中有一个故事:“有一种‘愚蠢’叫诚信”,讲述了一个人代买彩票中奖却归还的故事。故事的确能体现诚信,但就在学习本课前几天,学生的生活圈就发生了一件新闻。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是出租车司机,上班时发现客人将装有数万元现金落在车上。他发现巨款后,马上四处寻找失主,归还后还谢绝酬金。事件引起了热议,学生更是津津乐道。于是,教师提前组织学生对家长进行了采访,在课堂上播放采访录像,以此替换教材事例。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了诚信的榜样,孩子们深受感动,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诚信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用崭新的热点事件代替过时的事例,能增强素材的新鲜感和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自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二、引入校园热点事件,促进良好品德形成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生活中孕育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品德课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从校园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积累教学资源;教学时,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热点事件”设计活动。以此让校园生活更加立体而丰盈,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宝贵资源。
例如,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时,教师结合学校曾发生的“兔子咬人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和讨论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调查了解到:首先,兔子咬人的真正原因是有个别同学追赶、拍打兔子,导致兔子受到惊吓;同时,通过对兔子习性的调查发现,兔子是一种很温顺的小动物,一般不会咬人。由此,教师提出问题:“学校该不该养兔子”,请学生展开讨论。这一事例就发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通过回想与小兔子接触的经历,对动物的喜爱和对伤害动物行为的后悔之情自然萌生,明白了要善待兔子、与兔子和谐相处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动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生活细节往往关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学生的主要生活场域,校园生活中蕴含着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积累这些资源,并选择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养成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三、引入社区热点事件,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所在社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品德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社区生活,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品德教学的“归宿性”回归,让学生主体返回自己的生活中,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1]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预先梳理教材,根据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在课前开展调查、采访,为课堂学习作准备(见表2)。
表 2 四年级下册调查主题任务表
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课文,明确了调查和采访主题;之后深入社区开展调查,了解和掌握所需信息和资料。有了切身体验,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有了更多的期待;课堂上,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分享感悟、提出问题、展开探讨和辩论,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使品德课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基于生活,开发和利用“热点事件”,不啻为拓展品德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的有效路径。品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实质上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真假、不断澄清价值的过程。借助“热点事件”,让学生进入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为价值教育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