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桌上的大学

餐桌上的大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桌上的大学

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第1篇

2006年秋天,还在念大四的我找了一份广告助理的实习工作。

那天实在太冷了,我将要发的广告单放在餐桌上,自己双手捧着奶茶杯取暖。突然间,我发现好多人一直往我面前的餐桌上瞅,甚至还有人停下来看了又看。我纳闷了,看什么呢?我低头看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把广告单正面上最显眼的“价值888元奖品”朝上摆放着,迎面走来的人,都盯上了这字,看到有奖品,自然想看个究竟。

我瞧准了这个商机,建议广告部,可以把这次活动的宣传单放在校园餐桌上―每位学生都要吃饭,吃饭时不就能看到相关信息了吗?广告部的经理听到我的建议,觉得挺好,于是就让设计师把相关的信息设计成小海报的形式,并在放学前将它们纷纷发放到食堂的每张餐桌上。后来,在随访报名参加活动的高校学生得知信息的途径这个问题上,得到的答案让大家非常惊讶,竟然有超过70%的参与者告诉我们,他们是从食堂餐桌上看到这个活动信息的!

能达到如此好的宣传效果,连广告部的同事都夸我,真是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广告载体啊!我在想:一所大学的食堂通常在五六家以上,每张餐桌每日平均入座人次在50次以上,在这样的黄金地盘投放广告,受众是非常庞大的。

挖掘“黄金地盘”的空白市场

有了创业的念头后,首先我在母校与最大的一家食堂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听说我属于学生创业,刚好又是本校毕业生,于是“额外开恩”接见了我。在接下来具体谈判过程中他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并非我们对你的双赢计划不感兴趣,对我们来说,餐桌能够额外带来收益自然是好事。但你每天将广告单撒散在餐桌上,一来部分广告单的内容或许会影响到学生的胃口;二来将会直接影响到食堂的整洁与清洁,这是我们所不允许的。”

我决定采用张贴贴膜的方式将广告内容按照桌面的大小贴在餐桌上。这样可以花较少的钱让学生在就餐时“主动”注意到广告内容,而且时尚的广告还能起到美化餐桌,扮靓食堂的效果,也可以形成一种“餐桌文化”。

广告部经理闻讯后,在与体育器材公司商议后爽快地答应给我一笔单子,并根据该公司要求的内容,结合长方形的桌面形状,设计出了一套超级炫酷的广告图案。拿到广告图案后,我马上联系了制作广告贴膜的厂家,要求他们按照桌面大小120cm60cm的规格生产出一批可牢牢粘住、清除时不留痕迹的防水无公害贴膜。很快,这批贴膜被贴在了3家食堂的餐桌上。因为广告效果好,半个月后,他们决定更换广告图案,再延长半个月的广告投放周期。这样一来,扣除各项费用,单这笔广告收益,我就挣了将近两万元啊!

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漂亮

可是,随着推广的进行,没多久我便遇到了瓶颈。好几回,公司的企划经理“委婉”地告诉我:“虽然你的宣传模式很有看点,但是我们只跟有注册的公司合作,不跟私人合作,因为这样风险太大了!”为了能找到让人信任的公司“盖章”,我只能跟几家广告公司合作,借用他们的名义,让我跟商家签合同。这样几回下来,都因为找不到相关签字的人,我的货款拿不出来,很快,我面临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

一家饮料公司向我提出建议:“你的广告地盘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惟一的不足就是受众面仅限于一所大学,要是你能将这个模式在上海更多的高校中推广开来就更好了! 于是,我来到松江大学城。那儿有10多所高校,我将自己此前的合作模式如实介绍给了这里的食堂老板们,其中5家食堂率先与我签订了协议。有了餐桌资源的保障,我不再担心开支的问题。在我的奔前忙后之下,2008年8月,“思科广告”挂牌开业了,并招聘了5位同龄年轻人作为首批员工。集体的力量就是大,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许多公司找到我们展开合作。这样,仅仅经过一个月的统合,就有20多家公司跟我们签下了合作意向书,餐桌广告的投放期排到了3个月之后!

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第2篇

但中国人会吃饭吗?说这话肯定得罪人,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中国人吃相不雅似乎与中餐一样,闻名于世了。在泰国、澳大利亚等地,中国旅游团游客一般都是被安排在当地档次较低的餐馆进餐,一是旅行社节约成本,另外国人不注重餐桌礼仪也是重要因素。

有人把问题归结于中西餐有别,但看看国内外媒体批评一些国人用餐“衣着随意,高声喧哗,抢菜浪费,满桌狼藉”,就可以看出用餐不文明与吃中餐还是西餐是没有关系的。

也有人说我们餐桌文化的传统就是“热闹”。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上这样写道:“我国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中国是礼仪之邦,饮食礼仪由来之久”。类似这样的阐述不在少数。但我们在将美食佳肴一代一扬光大的同时,把老祖宗的一些优良传统也遗忘的差不多了。

“热闹”不是中餐的文化传统。战国时代就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说法。更早的《礼记》记述了孔子的话“夫礼之初,始于饮食”(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直白地说就是“讲文明有礼貌从吃饭做起”。其中“毋抟饭”(别抢着吃)、毋诧食(咀嚼时不要出声)、毋刺齿(不要边吃边剔牙)等诸多告诫,千年之后似乎还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徐淳)

专家点评

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李柠

餐桌礼仪很丰富,也是非常琐碎的。被调查者列举的不雅观的吃相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般来说,餐桌礼仪包括获取食物要有分寸,点菜和自助餐时都要注意,菜量应以吃完为宜;吃饭喝汤时身体不要发出各种声响;得当地使用东西方各种餐具,不要犯忌讳;还应注意,吃饭中不要喧哗和频繁接听电话。一般讲究的宴会场合,最好把手机置于静音状态,否则像防贼一样接电话,是十分失礼的。

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第3篇

早年读书时,听说柏杨先生写了一部书,叫《丑陋的中国人》。一听这名儿,我就感到很生气,觉得他才是丑陋的中国人,他才是彻头彻尾的崇洋媚外,他才是一个典型的卖国贼。我就一直在想,中国人怎么丑陋了?中国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如咱们的四大发明,如咱们的经史子集,如咱们的孝悌忧民,如咱们的勤劳勇敢……一桩桩,一件件,哪一项不表明我们中国人的高尚与尊贵?

待到后来,真正看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他才在客观而理性地解剖我们的民族,觉得他才在深刻而独到地看待我们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觉得他才是真正的有责任的高尚的中国人。正如他自己所言:“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志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我所以敢指出中国人的缺点,正因为我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你们所看到的,多是虚骄的中国人。”那么,中国人有哪些虚骄呢?如“脏、乱、吵”,如“窝里斗”,如“不能团结”,如“死不认错”,如贪婪成性,如趋炎附势,如挥霍浪费,如见风使舵,等等。

中国人的丑陋,还在于一个“炫”字,这用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最贴切,似乎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不是吗?你看,那些做了官的,往往就要做作一番,深沉一番,稳稳当当,三缄其口,那叫“炫官”;那些富裕了的,往往要铺张一番,炫耀一番,大张旗鼓,一掷千金,那叫“炫富”;那些子女考了个好的大学,往往要吹嘘一番,卖弄一番,沾沾自喜,逢人便夸,那叫“炫贵”;那些徐娘半老的妇女,往往要紧身一番,现出自己的轮廓来,更有甚者,哪怕是“小平”,也还要将乳房故意隆得高高,俨然珠峰一般,那叫“炫乳”;那些称之为“小姐”的卖,更要将洁白的大腿露出来,露到让人春心荡漾,让人不得不将饥渴的目光投到某个私密处,那叫“炫”。中国社会,有不“炫”的吗?因为被“炫”的气氛包围着,不“炫”可能都很难了。

中国人之丑陋,还可以从餐桌上看出来。我们先不说餐桌上的铺张浪费,只说餐桌上摆放的东西。现在不是流行着一句“鸡鸭鱼肉滚下去,乌龟王八爬上来”吗?就是说现在请客吃饭,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乌龟王八”。按理,请客吃饭,主要不是吃什么菜,喝什么酒,享受什么豪华的排场,关键在于吃饭时大家知心的话题,交谈中认知的深入与心有灵犀,氛围的亲密热烈与芳香四溢。但是,现在一般不讲这些,讲的是“乌龟王八”,讲的是排场,讲的是形式。正因为如此,所以“乌龟王八”就很值钱,就到处都是,就横行天下。

柏杨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子子孙孙受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因而,如果没有灵丹妙药,如果没有决心与勇气,中国人必将继续丑陋下去。

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第4篇

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我,亲历改革开放30年,看身边,大到经济发展,小到居家过日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餐桌上看变化,也别有一番风景。

改革开放初期,家乡多数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人为吃饱肚子而奔波,却效果不明显。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的活跃,食品的丰富,人们慢慢摆脱了温饱的束缚。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在“吃饱”的基础上开始追求“吃好”了,吃够了的红苕、苞谷逐渐“淡出”餐桌,而鸡鱼蛋面也不再是过年过节的“奢侈品”了,只要愿意,普通人家基本都能够做到“想吃就吃”。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吃上,不但要求“色、香、味”俱佳,更追求“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大鱼大肉被扬弃,红苕、苞谷又成为餐桌上的“新宠”,甚至,连过去喂猪的野菜等等也占领了餐桌一角。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抚今追昔,恍然如梦。

滴水见太阳,一叶可知秋。可以说,小小餐桌见证了家乡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30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日新月异,让人眼花缭乱。其间,出现如“读书热”、“自考热”、“下海热”等,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得“读书热”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其时,家乡正掀起“普九”热潮。于是,大量学生涌入校园,学校人满为患,一个班50―60人是常事,学龄儿童入学率飙升。是啊,上一代人大多吃了没有知识的亏,于是希望子女有知识、有文化,不要重蹈覆辙。“读书热”,为建设美丽家乡储备了一大批人才。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农村出现了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导致一些孩子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过早地打工挣钱,令人叹息痛心。应该说,现在国家教育政策这么好,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教育,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生活补助,家长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完整地接受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一方面,需要教育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义务教育法的执法力度,从而使所有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须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

看过去,30年成就硕果累累;说未来,盼“科教兴国”欣欣向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科教的支撑是无法想象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道路必将阳光灿烂,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杨兴俊)

挥不去的阴影:

食品安全

三聚氰胺刚刚消停,增白剂又来了。中国面粉中使用了20年的增白剂,被一些专家指认有“致癌作用,欧盟等国已经禁用”。

对于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国人并不陌生,腾讯网在新闻曝光当日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42.55%的网民都知道面粉中含有增白剂。但这么多年来,我们该吃的还是吃了。相比对于“面粉中是否含有增白剂”的担忧而言,更让国人恐慌的是,增白剂是不是真如《毒理学》中所称,它不单单是一种促癌物,同时亦具有引发癌症作用?

添加了增白剂的面粉到底对人体是否有害?这一争论旷日持久,让人寻味的是,国家粮食局、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坚持主张禁止面粉添加增白剂,只有卫生部提出了诸多反对禁用的理由。

别怪公众偏好负面想象,面粉增白剂争论的新闻一出,我们还是愿意站到增白剂有害这一方立场上来的。“吃饭是最大的问题”,经过了能否吃饱饭的时代,现在我们更注重吃饭安全问题。或许,几大部委和卫生部的持久争论正是基于对公众更为负责的考虑,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争论双方都是在公众心目中极具权威性的部门,这里面有没有利益之争,新闻里倒是没有提起,最大的难题还是留给了公众,到底哪一方的说法更科学更对公众负责?我们该站到哪一方的立场上去?疑惑重重中,面粉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再退一步分析,是媒体在借着符合受众心理的新闻线索制造“面粉信任危机”的噱头吗?接受采访的不是有名有姓的业内专家,就是权威部委的表态,对面粉中增白剂的广泛质疑是不可能造假的。

餐桌上的大学范文第5篇

在餐桌上发信息,从来是,也将一直被定义为不礼貌的行为。但是随着科技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越来越多的人自动无视这种不礼貌的做法。现在的惯常做法是,手机一定摆在餐桌上,占据了最易查看的位置。作为移动百科全书,它们成了谈话的助兴工具。客人们把客厅当做了iPhone的充电站。主人社交圈里没有被邀请来的人,都已通过脸谱网、微博、社交照片应用程序和地理位置信息共享网站,对这个聚会的全程有所了解,知道了自己被主人排除在了这场聚会之外。无论对于想保护隐私的人,还是那些有社交焦虑症的人来说,科技让聚会变成了各种问题的导火索。

莱拉·戴维森是社会媒体营销顾问,一天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她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网页,上面赫然写着她的名字,还有标注了她家地址的地图。最后她终于查明这个网站上的内容都来源于手机服务网站Foursquare。后者通过鼓励用户参加游戏,对自己所去的地理位置进行“检入”,对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分享。如果某位用户在特定地点检入的次数最多,他将获得该地点虚拟“市长”的头衔。莱拉邀请到家里的客人们在参加聚会的时候,显然也没忘记争当莱拉家这一地点的“市长”。戴维森从那刻起感觉当今社会再无个人隐私可言了。

贝维·史密斯是专门进行品牌推广和为名人举办晚宴的公关人员。但凡她举办的宴会,参与者均不能使用智能手机。宴会的请柬和座位卡均用手写,这是在无声地传递着一种信息——宴会不欢迎网络。一旦看见某人把手伸向手机,她总会走过去,说:“嘿,亲爱的,在贝维的餐桌上可不能这样做。”

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扮演护花使者的角色,贝维说:“当人们走入一个房间,发现谁也不认识,或是此处令其缺乏安全感,就会掏出手机,开始盯着屏幕。”

预定于今年10月份举行婚礼的杰奎·斯图尔特和安德鲁·特纳都是IT届精英,他们禁止宾客在婚礼上使用智能手机,为此他们特意在自己的婚礼网站上写道:“请关掉那设备……我们想要你能真正享受我们结婚的这一天,真正体会到自己也是现场的一份子,与我们共同见证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

斯图尔特说当走向圣坛的时候,她不想看见自己面对的是60个高举着手机摄像头的客人,“这只是私人活动,我只想与朋友和家人分享,与其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