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狼爸的教育方式

狼爸的教育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狼爸的教育方式

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第1篇

做狼爸虎妈没关系,但你必须有榜样的感召力

狼爸和虎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主要来自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经历。无可否认,狼爸和虎妈都是非常努力和自律的人,无论按中国还是美国标准,他们在主流社会都是一等一的成功人士,而且好学不倦、进取不止。

具有高度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很高,期望把事情做好,会努力尝试,所以更容易成功。同时他们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的有效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我验证对自我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一个无法预测的世界里,自我验证赋予人们一种心理稳定感。对于有着强烈不安全感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带给他们安全感的所在。在孩子们眼里,只有看到父母对信念和规则的确信和知行合一,才会令他们把这样的父母当成可靠、可依赖的对象。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的知识和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事件和他人,从而通过模仿而学得知识的方法。狼爸虎妈的言行举止和社会成就让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成长的上佳榜样,让儿女看到自己父母通过这样的自律和努力,是可以达到成功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容易从被动跟随变成自愿跟随。

这其中的转变也是因为孩子们从严苛的规矩中,自我验证到每一个小成绩给予自身带来的优势功课出类拔萃、气质超群脱俗、从同龄人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以及更高的自我认可。而这种自我提升又不断地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成绩得到自我验证,使得孩子们会在狼爸虎妈严苛的规矩下,还能充满自信地发展自我,不断从成绩累积和社会认同中获得与狼爸虎妈一样的高自尊。

可怕的是,有些父母只对孩子严苛,自己却无法证明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人生到底起到了何种改观和成就。当父母的教育理念与他们自身的成就产生强烈反差时,不但无法令孩子从父母身上预测到依从这种规则和方法能够取得成功,还会使孩子对父母制定的条条框框、生硬体罚产生厌恶甚至叛逆,从而无法实现父母的期待和孩子们的自我认同。

有狼爸虎妈没关系,只要还有羊妈熊爸来

其实,狼爸虎妈在亲子教育上都不是孤军奋战,大家忽略了他们背后与他们同心协力的配偶。根据心理学一项家庭调查,婚姻成功最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是“情感肯定”:爱的沟通,接受的态度或对伴侣的无条件赞同。

虎妈的丈夫,这位美国大叔欣赏自己精明能干的妻子,认同她的教育理念,当女儿受到委屈、内心纠结时,他并没有在女儿面前责备妻子,反而耐心地倾听女儿的心声,安抚她们的情绪,同时还不断就妻子的出发点与孩子们进行沟通,用温柔的姿态坚定地与虎妈站在同一立场。他是一个外表温暖、内心坚定的熊爸。

而狼爸在结婚的时候就和妻子约定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温柔体贴的羊妈无条件地支持狼爸所做的一切。当狼爸的做法受到外界批评时,羊妈对狼爸的辛勤付出和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给予充分肯定。

可见,如果伴侣中的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教育理念,倾向于按照配偶的方法去做事,这样,在家庭教育中就始终只有一个教育原则在发声,这对家规的形成非常重要,而配偶之间互补的性格特质,更是将“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第2篇

前有美籍华人蔡美儿用严厉教育将孩子送进美国名校,后有香港商人萧百佑将孩子“打”进北大,“虎妈”和“狼爸”的故事何其类似。同样,他们所撰写的教子书在大陆成为畅销读物,而且畅销程度远超美国和香港。

中国家长们喜欢买“虎妈”和“狼爸”的书,并不奇怪。一方面,中国素来就不缺“不打不成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的教育观念并不完备,家长们的内心常常处于混乱甚至挣扎的状态,他们嘴里念叨着素质教育,却往往唱着应试教育的戏,只要听到哪里有“成功”的教子案例,难免会趋之若鹜。

送进北大就一定是“教育的成功”吗?最终就一定能够成才?当然不是。但在当前,整个中国教育基本都采用比较单一的评价标准,能考上北大一般都被看作是某种“成功”,所以狼爸的“教子经”能够畅销,他也可以四处介绍“先进教育经验”。

跟孩子讲尊重、讲宽容、讲自由、讲权利,是不是统统都是“扯淡”?是否只有“打”与“绝对听话”,才是真正的法宝?“虎妈”和“狼爸”的出现,让很多家长陷入迷茫。这些年,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观念好不容易才萌芽,又被这些“反面教材”笼罩上一层冷霜。

其实,只要应试教育的游戏规则并没有根本改变,一切有利于创造成绩、有利于管理的因素,都不会被彻底抛弃。

看看“狼爸”所谓的理念:完不成作业要打,背不好课文要打;体罚是师长和家长的权力,是孩子的福祉;家庭民主就是孩子们是民,家长是主;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不许随便喝可乐、不能随便开冰箱门……所有努力,都服务于考试成绩,至于人格成长如何,综合素质如何,都可以被“学识”掩盖。

从道理上讲,大家应该能看到“棍棒教育”的局限性,也会担心教育陷入功利主义泥淖之中。只不过,这些负面效应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才显现出来,而“成功考上名校”的光环太诱人,它足以让很多人撇掉理性,转而迷信棍棒的逻辑、迷信体罚。可是,打就是打,所谓“科学地打”“有艺术地打”,不过都是些自我安慰的说辞罢了。“虎妈”在美国被骂得很惨,“狼爸”如果到美国也一定挨骂,但在中国,他们却可以带着鸡毛掸子去电视上宣讲。

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理念,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个想法。但我们不应该简单膜拜哪一种,而应该在多种理念的碰撞中找到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潮流的现代教育理念。

某种意义上讲,“狼爸”既不是榜样,也不完全是一个靶子,而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教材。“狼爸”不要溺爱、放纵孩子的主张当然不无道理,但简单地靠“打”解决问题、创造成绩,却不能被视为经验来膜拜。

任何教育理念,都有其多面性。萧百佑打孩子与孩子考上北大之间,不见得存在必然联系,我们不能将“打”这个因素夸大为成功的法宝。对“狼爸”式教育理念,理性的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追求人性与人格成长的基础上,凝聚教育共识,寻找适合现代教育的良方。至于公共层面,则急需改变当前扭曲的教育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土壤,让家长们能在尊重孩子基础上谈教育。唯有如此,“狼爸”才会丢掉沾沾自喜的底气。

(选自“人民网”)

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第3篇

虎妈:蔡美儿,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教授。她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自有一套原则,即树立严格的家规,两个女儿在其督导下,出类拔萃。

狼爸:萧百佑,信奉“棍棒教育”,他的4个孩子中有3个考上了北京大学。他说,他教育的核心观念并不是要打孩子,而是“建立良好的家规,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鹰爸:何胜烈,自我要求严格。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他制定了一系列“凶狠”的教育计划,从小磨练独子。尤其是“雪中训子”让他备受关注。他的训儿理念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飞翔本领。

“另类”家教应全盘否定

尹建莉(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虎妈太过于强势,也比较自私。她要把自己的成功复制到孩子身上,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设计孩子无限可能的未来。她教育的目的是成功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家庭的整个教育价值取向是家长的,不是孩子的。

网友(家长):“狼爸”教育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把人当工具一样对待,用同一个模式去套。“中国为什么难出大师?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人都有各自成长的轨道,当然这个轨道是有一些共性,比如‘狼爸’讲的要跟孩子讲道理、定规则,这肯定是需要的,但打孩子这种方式不可取。我小时候被父亲打过,至今还有心理阴影。”

2012年第一期网络调查(上海市妇联):对于为什么会产生“鹰爸”、“狼爸”、“虎妈”现象,63.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因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异常激烈的竞争影响造成的。而第二个原因,则可能是因为父母更多地把自己的梦想加在了孩子身上。

凌军辉(新华社记者):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着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手段残忍。虽然动物教育学其中蕴含着“逆境训练”等合理因素应该大力弘扬,但如果家长走向极端,真把孩子当“动物”一样教育,追求极端式训练效果,那可真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了!

“另类”家教亦有“道”

“另类”家教的智慧性一面

孙云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虎妈的教育能取得一些成功,原因有三:其一,她对孩子很有爱心,很投入;其二,她本身是耶鲁大学教授,素质很高,在日常教育方面有表率的作用;其三,她虽然她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但与孩子平时的关系却很密切。

熊老师(家教专家):“虎妈”之所以能顺利执行严厉的“家规”,是基于她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她与两个女儿平时相处关系融洽;“狼爸”强调孩子触犯“家规”而受罚,不会因为自身情绪化而打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自身涵养;“鹰爸”为曾经被医生定为极有可能成“脑瘫”的早产儿子制定了一整套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使儿子趋于正常人,这也得是智慧型家长才能做到的事情。

“另类”家教重视言传身教

茗子蔡(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活中,“虎妈”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教育孩子方面与孩子爸有分歧时,绝对是关起门来协商。“鹰爸”感恩社会,到处救灾捐款捐物做善事;他自我要求严格,身为公司老总,与职工一起做200个俯卧撑的自我惩罚,这些都给被教育者做出了榜样。

卢梭(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自身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细小的生活习惯都会在孩子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影响最深入,最全面的,并不是一些空洞的说教,而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另类”家教也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周莹(家长):“虎妈”在两个女儿练习乐器时,恩威并施地让她们坚持,再坚持,练就了她们的毅力;“狼爸”的“棍棒教育家规”只用到孩子12周岁——性格与习惯未养成之前执行;“鹰爸”“凶狠”的教育计划中,如要求小多多如何做到有礼貌也处处体现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知心姐姐”卢勤: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坏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做父母的要有一个信念,孩子无理取闹,绝不能让他得到好处,尤其是第一次!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坏习惯是“惯”出来的。

给孩子有限制的爱,重视孩子的成长

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爱子女必须给子女合理限制。20世纪已经过去了,我们总结20世纪,大家都承认,我们过分地宠爱子女,只给他爱,没有给他限,是20世纪最大的祸患,也是亲子教育最大的杀手。21世纪,我们人类要觉醒,爱小孩就要给他合理的限制。自律是自主的先决条件。我们设限,首要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律。做父母就要先管好自己,爱限兼施。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

茗子蔡(家庭教育指导师):

中国的父母们需要更多的智慧、需要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融入更多的积极因素来伴随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找到适合孩子个性的最佳教育方法。

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第4篇

在萧百佑眼中,“打孩子”不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萧百佑认为自己打孩子有别于传统的体罚教育,打得很科学,很艺术。

“狼爸”还为自己的暴力教育方式创建了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理论体系。在一个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国度,出现萧百佑这种人物不稀奇,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种明显有违现代文明理念的非人道的教育方式,居然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民意支持。

一、应试教育的悲哀。

我不敢说“狼爸”的教育方式祸害了他的4个子女,但我敢说,“狼爸”走红这一现象,绝对是中国教育的噩梦,是中国孩子的噩梦,这场噩梦若不早一天醒过来,孩子们未来的天空必将阴云密布。

少年博士“向钱看”

张炘炀9岁读高三,10岁高考,13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他被北航录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10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长大要成人》的专访中,张炘炀发出疑问:“我博士出来,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博士毕业有用吗?博士后毕业有用吗?”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给他买房。就他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这个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

多维解读

快速填鸭式的教育使张炘炀的生活脱离了符合他年龄的意识,过早地面对了复杂的社会,他不但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丧失了远大的理想。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逾越规律的揠苗助长,必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适用话题:教育的悲哀 拔苗助长 被绑架的童年 还我自由 神童 健康成长

二、尊重人权,塑造完美人生。

古训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确,“狼爸”高高举起的藤鞭和鸡毛掸子底下,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温顺的“羊子”和“羊女”,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羊”,而是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公民。

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学家罗伯特·怀特在他的著作《精神变态者之神》中,对希特勒的性格形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分析。希特勒的父亲是个嗜酒如命而又性格暴躁的人,他常常在酗酒之后当着孩子的面痛打自己的妻子,希特勒也常常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童年的希特勒最主要的情感体验是焦虑、紧张与残暴。他似乎生活在永无尽头的噩梦恐惧之中,形成了既不信任,也不同情,直至仇视人类的个性。本来,他对父亲打母亲的行为非常痛恨,可是当他长到15岁时,竟然鬼使神差地对母亲使用暴力。再后来,希特勒便在世界范围内大打出手了,他这种不健全的人格使全世界付出了千百万条生命的代价。

多维解读

狼爸的教育方式范文第5篇

还念父亲

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

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

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

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们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他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那时候,早就被他开门、关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

关注父亲

极致父爱

鹰爸

教育理念: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幼鹰往谷底坠下时,会拼命地拍打翅膀,趁此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代表:何烈胜,因对幼小的儿子进行“残酷教育”而被称为“鹰爸”。在他的安排下,儿子何宜德3岁雪地裸跑、4岁开帆船、5岁开飞机。2014年,6岁的儿子跟他一起穿越了死亡地带罗布泊,其中步行100公里,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罗布泊穿越者。

狼爸

教育理念:棍棒教育。

代表:萧百佑,自称“中国狼爸”。他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一个孩子送进中央音乐学院。但是“狼爸”的这一教育方式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一些孩子在父母的棍棒下很可能出现自卑、愤怒、焦虑、抑郁,甚至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因此,反对者占据多数。

猫爸

教育理念:教育也可以很温柔,强调“因材施教”,不同个体教育方式不同,同一个体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也不同,要按照孩子的游戏规则出牌。

代表:常智韬,用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哈佛女儿”,被媒体称为“猫爸”。常智韬主张对孩子采取个性化教育,家长要宽容,并善于和子女沟通。

呼唤父亲

爸爸去哪儿了?

与内敛或极致的父爱相对,现代社会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父爱缺失。中国的传统观念提倡“男主外女主内”,于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成为成功人士,但也正在渐渐“远离”自己的孩子。有教育专家指出,“一些父亲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

其实,一个家庭中,父爱不可缺位。缺失父爱,女孩往往呈现出两种极端:要么脆弱、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要么男性化突出,女人味缺乏。缺失父爱,男孩则会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强。一个孩子,要健康平安地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人,父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它与细腻的母爱相辅相成,能给孩子以榜样和力量。因此,我们呼吁:爸爸回来吧,让父爱不再缺失!

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我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到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

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

“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

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选自《现代青年・细节版》2013年第9期,有删改)

点读

大部分时候,父亲的严肃和深沉让子女觉得难以亲近,其实不然。正因为父亲对子女的爱如此之深,才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文中“我”与父亲的接近,不仅有身体上的接近,更有心灵上的渐渐相通。

感谢父亲

吾父之爱

秦文君

我父亲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脸颊上有条弹片划破的伤疤。他有张发黄的旧照片,那时他一身戎装,抽着烟,正在沉思,是个英俊潇洒的年轻军官。在我的童年时代,这张照片成为我最大的骄傲,连我亲密的女伴都万分珍惜它。

然而,父亲现在已经老得白发苍苍了,而且瘦瘦的,丝毫找不见昔日的辉煌。节假日全家团聚,看见父亲突然从谈话圈退出去了,他只当听众,偶然在空隙中和弟弟互相把烟扔来扔去。有时,我往家拨电话,接电话的总是父亲。但说上三两句话,他总会讷讷地说,让你妈妈听。接下去,是母女俩喋喋不休地亲亲密密地说些琐碎的生活话,父亲则静静地极有耐心地在一边等。

父亲的爱有些特别,母亲常说他从未给子女洗过尿布,从未参加过家长会……在众多的“从未”中,父亲黯然失色。他总是默认这一切,从无二话。但有一次,他突然提起,我出生的那天,他激动无比,跑到外面买了个鲜红的闹钟,后来再听到那些“从未”,我眼前就会冒出那只红闹钟,它像父亲的爱心一般炽烈。我成年后,偶尔晚上归家迟了,会发现父亲站在黑暗的弄口等待。日深年久,直到如今,有时夜归,走在黝黑的暗道上,我仍会产生一种被人担心的温暖感,尽管我早已离开了父亲的庇护,有了自己的小巢。

记得临出嫁时,父亲叮咛我说:“不要去责备你喜欢的人。”我体会到,那话里明明白白地包含了父亲的信念。父亲正是用这种方式充分给别人自由。我刚进小学时,不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常常逃学,母亲让父亲押送我去学校,父亲则不。他让我申诉逃学的理由,我断断续续地说,在家好,下雨天能收集雨水,平时能喂养小鸟,能用面粉团捏有趣的小丑。父亲说,那你就天天在家吧。但是,一个星期,我在家待腻了,逃也似的飞奔学校而去,很快就成为发奋的学生。至今,我常常会后怕,假如父亲当年强拽我去学校,我也许会永远厌倦读书的。

父亲已经离休,并且从未想过再出去干一番事业。他就是那种淡泊的人,不强求别人,也不强求自己,似乎从没有心急火燎追求东西。父亲爱好文学,很能欣赏,评价也在行,但他从不投入,保持着对爱好的神秘感。在我最彷徨的时候,父亲淡淡地说,你可以试着把想法写下来。我采纳了,后来那些想法纷纷印成铅字了。父亲收藏我的小说,有时看到杂志广告,他会候准杂志出版的日期去购买。他一遍一遍读,熟悉我写的每一个字。有一次我告诉父亲,我已写了一百多万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别拼命写。

父亲,多谢你默默无声的关爱。

(选自《有一种幸福叫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