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彩球的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财务管理对象人本化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对象往往是资金或者资本,见钱不见人。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遵循管理的一般性基本原理,即其管理对象既包括资金,也包括人以及各种“财务关系”。人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由人分析和识别财务风险从而安排和实施财务管理活动,被安排从事财务活动的行为主体也是人,因此,财务管理活动本质上是对人的财务活动的管理。因此,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人本化的财务管理则更凸显人的因素,可以将人本化财务管理的对象概括为人。人本化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研究人、理解人、尊重人,将心比心,通过深入被财务管理者的内心世界,借助心灵、感情、理解和尊重的力量,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人本化财务管理还要求塑造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侧重于依靠正确的财务思想观念和财务道德规范帮助被管理者塑造高尚财务精神,净化人的财务心灵,使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从心理上接受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并能够持久抗衡各种不良干扰。
(二)财务管理目标人本化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样的财务管理目标还是侧重于企业利益或者股东利益,以这样的目标为导向容易使企业急功近利,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忽略其他方面,特别是忽视员工利益。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人本化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以下目标:实现企业财务利益与个人财务利益的平衡;发挥企业员工财务主观能动性;实现财务管理规范的统一性和现实的多样性的平衡。为实现上述财务管理目标人本化要求,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尊重员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员工创造的价值给予公平的财务回报。二是在财务政策上支持特殊岗位的设立。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是针对群体共有特性制定的,并未全面考虑部分员工的特殊性,采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的特殊问题和特殊矛盾,必然会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因此,应当在企业制订一些特殊岗位财务管理政策,致力于支持有特殊才能和贡献的员工,充分体现他们的个性和价值。
一要勤于学习。“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是素质提高的源泉。每个人无论身在什么地位、什么岗位,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能量,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事业才能获得成功。当前的社会,是各种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财政系统应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基础,重点在系统学习、真学真用上下功夫。要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通过真学实现真懂,通过真懂实现真用;要学习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促进掌握,通过掌握促进运用,通过运用促进依法执政;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而成为岗位能手、行业专家,逐步实现有文凭向有能力转变,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的新突破。
二要善于理财。理财是开源节流钱生钱,人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树立“财力有限、服务无限”和“以民为本、经世济民”的理财理念,正确处理好生财、聚财、理财和用财的关系,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优势,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寓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把县委、县政府用于解决人民群众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资金管好、用好。要创新生财思路,大力培植增长稳定、支撑力强的支柱财源和骨干财源,充分挖掘新的财源增长点,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要创新聚财思路,围绕分解下达的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将收入任务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分解到条条、块块,落实到单位、人头,坚持从头抓紧,强化考核,确保实现时间进度要求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要创新理财思路,一方面,要把有形的资产资源经营好,提高国有资产收益,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无形的财税政策经营好,促进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创新用财思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必保项目、重点项目、可预见项目在财政预算中作出统筹安排,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三要忠于职守。财政部门是一个集执法、管理、监督为一体的重要职能部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有千万双眼盯着财政,有千万张嘴议着财政,有千万只手伸向财政,有千万颗心连着财政,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矛盾的焦点,同时也是工作的难点。因此,对财政部门来说,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防范财政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要强化财政干部的敬业理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工作上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即天冷天热一个样、白天夜晚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既从事财政职业,又敬仰财政职业;既奉行财政职业,又奉献财政职业,在队伍中形成一种爱岗敬业的氛围,养成一种拼搏奋进的作风,努力建设敬业乐群、勇于奉献、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效能型财政部门和“敬业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
一、色彩象征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总体构想
产品的色彩在设计时需要进行整体的构思,在产品的外形、结构等设计都完成的时候,色彩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就成为产品最为关键的一步。目前,主要的色彩所代表的的象征意义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体系。但实际上根据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例如在中国红色代表了革命与喜庆,传达给国人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在国旗、党旗、节日装饰上,一般都选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然而在美国,红色是葡萄酒的颜色,在圣餐或者祭典中代表耶稣的鲜血,美国人更原因选择白色来进行节日的庆祝,白色在他们的日常中向着着纯洁与美好,但白色在中国传统中则代表着祭奠与不祥。因此我们可以很好的发现,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色彩独特的象征意义,但是究其根本其实也具有相当大的相似性。
色彩在生理方面的体现是极具共通性的,红、橙、黄为主的暖色,在大部分地区都会传递给人们一种温暖的感觉,蓝、青、灰为主的冷色,在大部分地区都会传递给人们一种清冷的感觉。色彩的透明程度也会对人的主观生理产生影响,透明度高的色彩会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透明度低的色彩会给人一种凝重的感觉。色彩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只有充分的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才能保证产品的色彩设计能够对产品的销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产品的设计人员在对产品进行色彩设计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实际的运用,还应该更多的了解某些色彩对于此地区人群的象征意义,才能保证产品在此地区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与认可,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二、工业色彩的体现
1.色调确定
确定基本的色调是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关键步骤。色彩间的搭配是一门学问,只有充分掌握不同色彩搭配所产生的效果,才能更好的确定主色调与属色的搭配,提升产品的艺术魅力,吸引消费者进行了解,进而购买产品。例如电视机的色彩设计中,如果把电视机的外壳设计成五颜六色的样子,在电视机没有进行工作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吸引消费者,但是如果电视机进行运作,五颜六色的电视机外壳一定会对用户观看电视节目产生影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发生审美疲劳的情况。因此,电视机的外壳一般都会采用一种较为深沉的颜色,例如黑色与银灰色,这样就不会影响用户实际使用的效果。
2.重点部分色彩处理
关键词:新媒体 职业技能 素质技能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50-01
未来的平面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言的表达,设计出赏心悦目的界面,给浏览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据统计,网页设计师、UI设计师等职业已经被列入未来十大走俏人才,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需求巨大,职位严重空缺。平面设计行业在这种就业趋势的带动下,有相当一部分的相关设计专业毕业生和职业设计师们开始重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有意进入互联网设计领域,并实现华丽的转身。
一、专业知识的转换
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重大的改变也许就是――新媒体的产生。以前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被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延展性和融合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的新媒体所取代。曾经我们需要拿在手上阅读的厚厚纸质书,由现在轻便、简洁、内容丰富的电子书代替。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的兴起使包装设计也有了丰富的电子处理方案。手机、平板电脑、微店、微商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更加推动力纸质模式的电子交互需求。作为平面设计师要适时适应这些设计载体,将设计成果展现在网络、LED屏幕、手机等多媒体平台上,能够给大众流畅的视觉体验。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有以下职业技能:
1.掌握摄影后期商业修图技术和图像合成技术
在移动多媒体上展现出来的图片必定都是以摄影图片居多,想要做出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素材是基础,所以摄影后期修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图像合成技术是建立在后期修图的基础上的,图像合成水准也有高低之分,只有掌握了高技巧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才能在设计水平上提高一个档次。
2.掌握字体设计与Logo设计技术
为什么特别强调字体设计呢?在互联网设计中,文字是视觉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着整个视觉信息中最为重要的视觉元素。虽然现在应用软件中自带的字体库非常多,让人应接不暇,但是在做大标题或企业特定标题时,新颖独特的字体设计无疑会更能吸引人们的视觉走向,也会更加准确地传达企业的文化精神。
3.擅长UI界面设计
互联网媒体注定了手机、电脑就是它的载体。脱离了纸质载体,UI设计在新媒体上的运用就值得设计师深入探讨和研究了。UI设计更是版式设计的升级,一个操作简洁美观的界面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愉悦的视觉体验,从而拉近人与电脑的关系,为商家创造卖点。而UI界面设计不仅仅是需要单纯的美术绘画基础,它需要设计师综合考虑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方式等因素,然后为用户设计出最好的体验方案。
4.能掌握网页代码应用基础
作为普通平面设计师由于在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上可能涉及到计算机代码的部分非常少,所以在基础网页代码的掌握上也非常欠缺,但网页代码主要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网页特效,即使是最简单的特效,在必要的时候也能给网页锦上添花。所以与其坐以待毙在后台下载现成的特效,不如自己掌握基础代码知识,把自己的设计构思变成现实。
二、职业素养提高
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必须向复合型新型人才转化,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时代的脉搏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时刻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性,才能在技术上跟上时代的进步。很多新兴的电脑技术为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创造新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从而保持艺术设计的生命力。
2.有设计创意能力与团队沟通能力
设计的创造能力不应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和大同小异的僵化创意,设计师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而且能够依据客户的要求调整设计创意,因为长期的模仿而缺乏自主创意会阻碍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能力发挥。而团队沟通能力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团队的凝聚力强合作力紧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沟通畅通对设计的诠释和理解就会更加到位。
3.设计师同时应具备营销思维
设计师为什么除了设计以外还要懂得营销呢?因为我们做的所有工作最终目的都是针对客户的,要使客户满意。所以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处处带着营销的思维,不能太过于拘泥个人的美好设想。但是营销思维也不能过于功利化,带着感情的营销总比带着利益的营销要温暖人心。温暖的是买家的心,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东西卖出去。
三、小结
在互联网时代,设计师的职业技能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围绕着互联网这个大环境进行研究和调整。
关键词:旅行社;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25-02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出境游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身心保健、感受自然、享受美感的最佳选择,出境旅游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吸引了大批的国外游客,出入境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本地区双语导游却捉襟见肘,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严重匮乏,而且在结构上也极端不合理。如长三角城市湖州截止到2011年底共有986名导游,其中仅有外语导游人员26名,而且均为初级导游员,远远不足满足需求。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地方涉外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双语导游人才队伍,就成为摆在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研究拟在对长三角地区旅行社双语导游岗位要求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高层次的本土型双语导游人才。
一、长三角地区旅行社双语导游人才需求调研
(一)调研方法
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培养能够胜任本地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二者最好的结合。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于2012年2~4月对长三角地区16家具有涉外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访谈内容在征得访谈对象的前提下,采用录音和现场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笔者在相关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访谈主题。
一是公司介绍:包括公司规模、营业项目、公司荣誉、公司成长状况。
二是求才项目:包括求才类别、求才职级、需求人数。
三是职位工作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
四是要求条件:包括学历、性别、专业、工作经验、语言能力、性格。
访谈旅行社基本情况如下,在公司规模方面以51~150人的旅行社为主,占访谈旅行社的50%。以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业务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占访谈旅行社的75%,约38%的旅行社曾获得过不同等级的荣誉。公司所在地以上海、杭州为主,分别占访谈旅行社的50%和25%。
(二)长三角地区旅行社双语导游人才要求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长三角旅行社要求双语导游人员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占75%,各旅行社对性别均无特别限制,要求是旅游相关专业毕业,要求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69%,对英语交际能力要求达到熟练或精通的占68%,特别指出形象和健康要求的各占25%,均要求具有外语导游资格证,有19%的旅行社特别指出要求具有出境旅游领队资格证。在具体的职业能力方面,本研究对访谈记录通过词频分析软件ROST Contentmining内容挖掘系统软件提取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等16个有关职业能力要求的高频特征词汇。各特征词汇出现的频率和比率如下,在16家旅行社中有10家明确提出双语导游人员要具有组织能力,占63%,排在第一位,接下来依次为“责任心强”有9家旅行社提出明确要求,占56.3%;“吃苦耐劳”有8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占50%;“服务意识”有6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占38%;“善于沟通”有5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占31%; “性格活泼开朗”有4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占25%;“细心有条理”和“具有亲和力”各有3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均占19%;“合作精神”有2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占13%;“态度热情”、“工作认真”、“口齿伶俐”、“热爱工作”、“具有谈判能力”各有1家旅行社提出要求,各占6%。
二、基于旅行社岗位需求的本土型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全程职业化分段螺旋式”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经对长三角地区16家旅行社对双语导游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并在征求旅游教育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笔者把双语导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为地方涉外旅游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针对旅行社对双语导游人才的岗位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特点,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构建了“全程职业化分段螺旋式”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第1~3学期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和单项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打好坚实基础;第4学期进入旅游企业开展综合顶岗实习,检验前期学习成果;第5学期返校总结顶岗实习经验,加强学习,弥补不足;第6学期,通过反思、学习后,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再次参加企业顶岗学习,获得职业能力的升华,并顺利就业。通过“专业认知—单项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个循序递进的能力模块,以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旅游企业技术应用的对接,使学生能“零距离”上岗,达到专业、产业、学生三方共赢。
(二)“全程职业化分段螺旋式”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保障
1.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有针对性地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优化课程组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课程模块和教学体系。本研究将访谈所得的16个有关职业能力要求的高频特征词汇,根据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归为6大综合能力,具体如下:一是组织管理能力,对应岗位要求为组织能力、细心有条理,对应课程为旅游管理学、旅行社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与法规。二是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对应岗位要求为口齿伶俐、善于沟通、性格活泼开朗、态度热情、亲和力,对应课程为演讲与口才、旅游公共关系学、涉外旅游礼仪。三是处理投诉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应岗位要求为谈判能力、应变能力、责任心强,对应课程为旅游心理学、旅游服务案例分析。四是双语对客服务技能,对应岗位要求为导游大赛获奖、英语熟练或精通、1年以上涉外带团经验,对应课程为导游讲解艺术与技巧、导游业务、领队业务、导游英语、领队英语、目的地国家知识、导游基础知识。五是团队合作能力,对应岗位要求为合作精神,对应课程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六是爱岗敬业的能力,对应岗位要求为吃苦耐劳、工作认真、服务意识、热爱工作,对应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双语的比重,最终使学生达到无障碍交际。
2. 通过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教师的外语化,初步构建一支与地方涉外旅游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双语师资队伍,把专业教学、外语教学和岗位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恰当配备师资是取得良好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业务合作。为此笔者单位一方面组建了跨分院、跨专业的合作型教学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双语教师,对专业教师加大语言培训力度,对英语教师提供各种专业学习机会。
3.以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和校外“全真型”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双语导游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工学结合,研究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和实践的模式。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和校外“全真型”实习基地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平台,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的设施能满足实训与导游过程要求,校外“全真型”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中按照导游的接待流程来实习,真正体现了“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方式,而涉外旅游专业与知名旅游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又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师傅合一”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 。 企业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资深员工在基地指导学生并开展部分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生在第三年的实习期间,就与企业签订了劳动聘用协议书,学校就业率也得到了提高。在企业环境中,学生自觉以“企业人”身份要求自己,把自己融入企业,一方面受到企业精神教育,同时也提前体验到就业和择业过程。
4.以“行动-反思”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以技能考核和行业考核相结合,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评价体系。双语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首先注重外语环境的营造,强调学习主动性,加强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对学生的探索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重视学生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力得以全面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独立思考程度以及创造思维,侧重学生想象力及说英语的程度,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都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此笔者通过专门研究构建了“行动-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批判性反思、创新等高阶能力,并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