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煤能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能源;煤炭开采与洗选业;技术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比例达到75%。对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及其成果,进一步了解能源工业的技术创新现状。一、煤炭开采与洗选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考虑到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研究与发展人员的基础作用以及支撑作用,选取研究与发展人员即R&D人员,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进行分析,另外考虑到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对技术引进的应用情况,同时选取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分析。(1) R&D人员,是指在一个统计年度内,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时间占用科研时间10%及以上的教学与科研人员。
(2) R&D经费代表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3)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就是一种非R&D经费投入,它包含了四个部分:引进技术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其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都是技术获取的一种。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引进技术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技术获取是把别人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进行跨越式发展。而技术改造可以反映能源工业对技术升级改造的投入强度,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
各行业在进行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选取上,一般包含出版科技专著数,专利数以及学术数。涉及到能源工业或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霍慧智在创新产出上将能源的年总产量作为创新产出,但是由于这一指标仅仅是对能源的绝对数量进行分析,因而在论文中不考虑这一指标。张曦将申请专利数和新产品产值作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的产出指标,这两个指标分别表示了企业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率[6]。根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文章采用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进行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分析。
因而文章从R&D人员,R&D经费支出,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这几个角度分析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情况。
二、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R&D人员投入上,从2003至2011年,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在2007年和2010年曾有过短暂回落,但整体呈递增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是2003年的4.46倍。在增长速度上除2007年和2010年之外,其增长速度均在1.1至1.6之间,其增长比较稳定,在2005年增长速度较快,是2004年的1.57倍。在R&D经费支出方面,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是严格的逐年递增的,从2003年的14118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451311万元,增加了9.28倍,其年增长速度在1.1和1.9之间,增长相对稳定。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费用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是2816023万元,之后曾有过短暂回落,但又很快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与R&D经费支出相比,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的支出数额相对较大,这说明在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上投入的费用也是非常多的,已经远远超过了R&D经费支出,这可以看出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对技术升级改造的投入非常重视,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已经不是仅仅自己关门进行技术创新研究而是引入别人的先进技术,对外来技术创新成果也进行了消化吸收。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在2003年的专利申请数是114件,此后逐年递增,在2011年到达1917件,是2003年的16.82倍,这也说明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正在逐渐好转,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4。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在2003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是441281万元,此后在2010年曾有过回落,但有很快回升,在2011年到达最大值11156173万元,是2003年的25.28倍,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5,是5个技术创新指标中,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三、结果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正在逐渐好转,从2003年至2011年的数据分析可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及技术创新产出整体均处于增长趋势,照此状况,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和产出还会不断增加。能源工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代表了一国的竞争力,我们不仅从创新现状进行分析,还应该多方面考虑,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现状为基础,找出其不足,提高煤炭开采与洗选业乃至整个能源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014-2018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分析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2011年7月15日 环球时报[N];
[3]2011年7月14日 华尔街日报[N];
[4]霍慧智,中国能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5]崔益嘉,基于DEA模型的煤炭行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J],中国矿业,2008,9,36-38;
但事实上,一直以来,中美能源界之间合作远多于对抗,即使在光伏业也是如此。美国为中国企业提供硅料和设备,而中国企业进行下游制造和组装。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以光伏组件为主)规模在2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出口中国的光伏产品(以多晶硅原料和光伏设备等为主)的规模在40亿美元左右,双方可谓互通有无。
中美能源结构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中美是全球第一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全球一次能源消耗的冠军和亚军,中美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因此,对两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都是双方唯一的选择。而双方对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几乎相同,即从包括煤炭油气等石化能源的节能增效开始,逐渐发展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合理安全利用核能。中美都面对着相同的能源挑战,这使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着广泛的共识。
另外,两国的各自特点使中美在能源领域合作颇具吸引力。中国政府具有美国无可比拟的行政资源,能源需求和电力装机都是世界第一,并且还处于快速增长期,中国的减排潜力巨大,拥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和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企业的项目执行能力也令人惊叹。除此以外,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本土资本也让人刮目相看。而美国在能源领域拥有全世界最雄厚的技术储备,最顶尖的人才,最先进的研发创新能力,最成熟最完善的产业体系。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堪称取长补短。
过去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模式表现为官方化、单向化、政治化、大型化、双边化,以政府牵头的项目居多,主要是美国向中国转移成熟技术和经验,多从属于中美之间的政治合作,合作只在中美两国双边框架下进行,而目前两国能源合作在继续发展官方双边合作渠道的同时,也在向民间化、双向化、商业化、小型化、国际多边化发展。
一些美国能源领域的优秀初创企业囿于美国烦杂的法律环境和环保安全要求而无法发展,还有一些技术由于美国成本太高而无法商业化,现在这些企业在创投基金和NGO的带领下,纷纷前来中国发展,和中国企业合作实验并完善他们的新技术,一旦成熟,便收益共享,企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后,还会回到美国上市,这种美国提供技术,中国提供市场和资金,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一大趋势。
另外,中国也正从纯技术进口国变为技术输出国,中国正在很多能源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诸如大型火电技术、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清洁煤技术等。可以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中国技术出口美国的案例。总体来说,随着中国本身实力的提升,中美能源合作正在朝着更全面更平等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苹果、通用汽车等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量逐年走高,给市场发出了积极的信号。2009年,美国新建的可再生大型地面电站的产出基本全部卖给了电力公司,自2010年以来,企业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势头增强,到2015年,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占到了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0%,其中,企业直购风电比重更高达当年新增风电总量的56%。
2014年的Power Forward 2.0报告称,60%的财富100强企业以及43%的财富500强企业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部分企业还承诺未来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拿谷歌为例,该公司披露其2015年消耗的电力约为5.7太瓦时,这相当于同一年旧金山整座城市的用电量。
2010年,谷歌首次进入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与爱荷华州一个装机量114兆瓦的风力发电厂签订长期购电协议,购买了这一风电场的所有电力。2016年12月,谷歌宣布通过购买风电和太阳能电力,将于2017年实现全球业务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目前,谷歌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买家,截至2016年底,累计签订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了2600兆瓦,这约相当于2015年浙江省风能和太阳能的累计装机总量。 买方需求+政策刺激
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市场的迅速发展与美国社会重视环保的大环境相关。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减少企业碳排放。企业在重视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效益,可再生能源的价格随着可再生发电设备成本的大幅下降而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从而让企业作出采购决策时更加偏好可再生能源。
Lazard 2016年平准化发电成本LCOE10.0报告显示,即使不考虑政府补贴,在美国地面电站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发电成本普遍低于天然气和火电发电成本。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16年6月份的一份报告称,2009年以来,风力发电设备价格下降了约30%-40%,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下降高达80%。该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陆地风力发电成本较2015年水平将降低26%,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甚至可能降低59%。
在美国实现这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离不开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美国拥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优质资源。美国陆地风能资源非常丰富。AWS Truepower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中部地区有近20个州年平均风速均可达到6.5米/秒以上。美国风能协会(AWEA)上个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美国风能历史装机总量已达82200兆瓦,成为占比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其次,相对成熟的市场监管机制以及政府激励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购买的快速发展。美国各州电力市场规则各不相同,超过半数的地区,诸如加州、纽约州、得克萨斯州等,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去管制,独立发电商和售电公司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为企业直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创造了便利条件。只有少数诸如科罗拉多州、内华达州等地区,电力市场尚未放开管制,电力公司从发电、输配电到售电垂直一体化运营,从而导致企业用户无法直接与电厂签订购电协议直购可再生能源。
从政府政策来看,税收优惠是刺激可再生能源采购的手段之一。美国联邦政府早前推出投资税收抵扣(Investment Tax Credit, ITC)和生产税收抵扣(Production Tax Credit, PTC),刺激企业投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电力开发项目。
随着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电力的价格优势日益凸显,美国联邦政府于2015年底宣布将两项税收抵扣延期,但抵扣力度均逐年大幅减少。市场也预期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成本将继续下降,而且下降速度可能会快于政府税收优惠政策退出市场的速度。
这也意味着,即便没有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可再生能源的平均平准化电力成本也将会持续降低,^而在电力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 便捷的采购环境
从制定可再生能源购买的目标,到筛选项目,再到签约合同完成交易,美国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各自面临不同的挑战。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企业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虽有不同,但是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来节能减排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
拿微软为例,全球员工高达12万人的微软公司认识到企业内部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是实施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微软可持续发展部门在公司内部积极推广碳中和理念,不断输送信息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益处,赢得了各业务部门及高管层的理解和支持,这为微软顺利签订可再生能源购买合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为顺利推进可再生能源采购交易,微软组建了专门的能源团队,招募了一批在能源行业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负责交易。
得益于内部团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可、能源团队的执行力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助,2013年至2014年两年间,微软与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的两家场外(off-site)风电开发项目签约购买了共285兆瓦装机的风电供其数据中心使用,这两家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可以满足近12.5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
其中,第一笔可再生能源采购合同是在六个月左右成功签约,第二笔交易开展的更为顺利,仅在六周内就完成了。
微软的案例属于美国企业在本土完成可再生能源采购,而通用汽车则实现了在本土市场以外的购买。2015年2月,通用汽车与墨西哥Enel绿色能源项目签订了15年风电购电协议,购买该项目的34兆瓦风电。通过这个风电协议购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可以直接抵消该企业在墨西哥境内各地工厂的本地电力消费。
之所以选择在墨西哥购买风电,部分原因是因为通用汽车计划拓展在墨西哥的生产规模,有长期稳定的电力需求。另外,墨西哥市场监管较为灵活,允许企业购买场外(off-side)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直接与可再生电厂签订购电合同,公司不仅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声誉,也节约了数千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雅虎则通过直接跟风电场签署“虚拟购电协议”实现了金融对冲,从而控制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对其运营带来的影响。2015年11月,雅虎与位于堪萨斯州中西部的亚历山大风电场签署为期15年的虚拟购电协议,从该风电场购买23兆瓦的风能。
由于美国天然气的发电机组在总装机中占比较大,受天然气价格的影响,美国电价有很大的波动性。这次交易显著降低了雅虎接下来15年的电力采购成本波动风险。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也降低了他们的投资风险,确保该项投资有长期稳定的收入。而且,签署长期合同使得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更容易获得融资。可谓皆大欢喜。 可靠的中介服务
在@个蓬勃发展的大企业采购可再生能源市场中,购电企业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对于企业买家来讲,尤其是首次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买家,在交易达成前,将面临经济性分析、财务法律以及团队能力建设方面的挑战。
由于缺乏电力行业从业经验,企业很难预测批发市场电价的未来走势。同时,可再生能源采购合同比较复杂,在签约的过程中企业将遇到财务和法律方面的专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顺利完成交易,企业还需斟酌是否成立专门的能源团队负责可再生能源采购事宜,以及是否需要外部合作伙伴的帮助。
对于希望在美国市场以外地区采购可再生能源的跨国企业买家来讲,企业长期处在一个缺乏详细市场信息的状态而找不到可以签约的项目。而且,很多其他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致使有购买目标的跨国企业很难展开实际行动。
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企业可再生能源中心(Business Renewables Center, BRC)于2015年在美国成立。该中心通过搭建网上交易平台,企业买家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信息,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同时交易中心还为企业买家提供交易指导和培训,定期组织论坛或会议,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企业、中间商、财务和法律顾问公司汇聚一堂,提供机会让各方分享经验,全面了解市场信息,提升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机会与信息透明度。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有193家会员企业。2015年美国公布的全年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总量达到了3240兆瓦,其中95%的交易中有BRC会员企业参与。
回望美国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的历史,这一当初被视为极其复杂的交易,在今天因为拥有众多企业买家的成功经验而变得清晰可循。
随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面认识,两年来我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寻找着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的结合点,努力使课堂成为创新火花不断产生、碰撞、交流的智能培养阵地,让课堂绽放“多元智能”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不再单一
加德纳强调:“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与业余爱好。”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不再是单一地完成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应是多元的。在此理论的观照下,欣赏《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的能力目标变成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中国画技法分析作品或学会用中国画传统技法表现作品。《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目标除了大纲上要求的以外,还增加了“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尝试制作或赏析民间美术作品”等等。这些目标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不同的智力方向可以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要以“多元智能”为教学的切入点和观照点,努力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地关联起来。
二、教学过程不再呆板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采用“客观立场”引进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忽视了人的认识结构和内省。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引下,我备课、上课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关注和善待学生的差异,尝试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不再死板。
1.答疑解惑,互相学习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分组探究法,学期初将每个班的学生根据学生意愿、学力状况、智能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分成五、六个研究小组,确定组长,明确责任。下课前两分钟布置下节课的教学主题,由学生针对主题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课上每组派代表集中提问,各探究小组相互答疑解惑、相互学习,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和学生不理解或讲不清的内容则由我解答。
比如学习《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课时,探究小组提出了各种问题。有的对画家本人很感兴趣,问:“凡高为什么会割掉自己的耳朵?”“有人说凡高疯了,是真的吗?”有的对艺术流派感兴趣,问:“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印象派?”有的还对画的价格感兴趣,问:“哪幅画最值钱?”等等,这些问题我都让探究小组之间相互解答,我只作适当补充和纠正。而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修拉的“分色主义”这一知识点,则主要由我讲解。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课前首先要主动地了解课的内容,集体荣誉感会驱使他们去估测别的小组可能提的问题,有意地寻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分工合作,再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筛选,做好相应的记录,团队合作能力及相应的智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2.走出教室,回归自然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教学中,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我会适当地安排学生到课外尝试写生和创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了中国古代绘画和现代美术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技能到校园里进行小品写生,表现形式和手法、工具都不限。学生可以用古代绘画的传统技法,也可用现代美术的表现手法;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还可以用线描;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个人独自完成。当我看到有学生用揉成团的小纸头表现松树干时,就问他:“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法的?”他说:“你上周布置了这个内容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找了一棵长得有点奇怪的树作为表现对象,并且观察了好几次,还从网上查别人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后来偶然用纸试了一下,觉得效果挺好就用了。”学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后,学生根据美学原则用蛋壳贴到卡纸上做成花瓶的开片,再用马克笔勾线,形成了一幅精彩的装饰画。他们在交流时说:“看到别人作漆画时用这个,觉得挺好玩的,也想尝试一下。下次还想试试在橡皮上刻图案再印到画上去,不知道好不好看。”
3.参观学习,提高兴趣
学校里学习的所有知识,会在学生踏足社会后体现出价值。太仓本地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太仓博物馆有清代四王作品及介绍、国画大师朱屺瞻的作品陈列馆、宋文治艺术馆、张溥故居、吴晓帮艺术馆等等,还有闻名中外的麦秸画展示馆,各个艺术馆也有不定期的艺术作品展览。我充分利用学校在市区的地理优势,择时带领学生参观。高一(15)班的小程同学在参观麦秸画展示馆时,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看了工艺师的现场制作后,对这种民间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又去了多次,主动向工艺师学习技法,回家后进行了尝试,作品还在《太仓日报》上发表,并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
一次不经意的参观,可能会激发学生某方面的兴趣,甚至会改变学生的命运。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吗?每个学生都有其最优秀的、独特的智力特点和学习类型,我们要正确引导和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4.中外交流,认识自我
明德高级中学是“中国的居里夫人”——伟大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的母校,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每年都会与国外学校的师生相互学习、参观和交流,如美国亚特兰大市查特高中、德国施佩耶市尼古拉斯·冯·维斯一级文理中学等等,而每次有外国师生来校,总会有体现中国文化的书法、陶艺、绘画课等艺术课呈现。2012年,在给美国和我校学生共同上的一节陶艺课中,我采用开放式教学,在示范了一些基本制作手法后,中外学生自定主题,进行分组创作。通过与国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也了解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思想观念上与美国学生的区别,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交换意见时虚心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建议,并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很好地发展了内省智能。
三、学生角色不再被动
传统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常常是灌输式或填鸭式,本应由学生深刻感受的内容,被老师的体会代替了;学生本应流露的真挚感情,被老师的感情取而代之;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也更多地被老师的感受给善意地抹杀了。这种方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吸收,不会主动地学习,更不会欣赏、讨论、评价艺术作品。
多元智能的教学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采用当小老师、设计师、记者、主持人、导游等角色扮演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1.自选内容,把握主动
在教学中,我常常在把握教学大框架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例如在学习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体脉络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他们有的探究小组选择了凡高,有的选毕加索,有的选野兽主义,还有的选达达主义为研究对象。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也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知识,自然会主动地、负责任地学。
2.体验角色,发展智能
第一,做小老师,发展人际智能。每学期开学,学生会在自己的探究小组中推选出组长和副组长。组长负责整体协调一直到课程结束,副组长主要负责上课时的临时应变和协调,比如当“小老师”忘词了,或因为紧张出现其他状况,副组长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解围”。上课内容会提前一周确定,由每个小组轮流负责。组长会安排分工,有的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整合,有的负责制作PPT课件,有的负责担任“小老师”……一节课完成后,组织自评和互评,一轮结束后,排名第一的小组可以得到跟老师外出写生或参观的机会。学生在第一个月时对这种上课模式感到陌生,尤其是前两周会无从下手。但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两个月后,他们逐渐习惯并喜欢了。经过两年的尝试,在发展学生人际智能方面的效果显著,学生的组织能力、协商能力、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他们能很好地组织和协调其他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主题班会、艺术节汇演等等,会留意别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能互相关心,班风和谐上进。
第二,多种身份,发展语言智能。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根据内容和情节需要扮演各种身份的人,比如记者、主持人、编辑、导游等等。学生相互编排、相互指正,自编自演,寓学于乐,课堂气氛活跃。例如在欣赏《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时,副组长安排了“清代导游”,由他带领大家参观了故宫,领略了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前朝后寝的森严等级制度和丰富精美的文物收藏,学生至今记忆犹新。又如讲到后印象主义绘画时,学生结合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跟随着一档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步伐走近了大师的作品,还设立了有奖问答、印象猜猜猜等环节,笑声、掌声此起彼伏,课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表演的同学从开始的紧张羞涩到后来的落落大方,绘声绘色,与其他同学配合默契。一段时间后学生大都能够顺利而高效地通过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他们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和表现力即语言智能得到飞速提升。
第三,当小画家,发展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可以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作为美术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艺术的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艺术语言去表达艺术形象。所以课堂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的感受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机会,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点滴捕捉,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比如讲到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我就让学生在纸上用不同的材料(铅笔、毛笔、水笔等),先后以不同的行笔速度用中锋和侧锋去画线条,通过深浅浓淡的变化体会线条的空间感。再如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我先后放了《爵士乐》和《世界杯主题曲》让学生闭眼静心聆听,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问:如果你是画家,会用怎样的线和色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了一些内容,我再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要表达什么感觉?同学们众说纷纭。然后我出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和康定斯基的《即兴31号》两幅油画,再让学生说说大师是怎样用线和色来表达的,最后用冷暖不同的透明色纸放在图片上来改变原画的色调,让学生体会色彩的无穷魅力。
第四,学手艺人,发展肢体运作智能。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教学“民间美术”一课时,我让学生学手艺人,体验中国结的制作方法,用彩色电线绕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教学中国画时,让学生在橡皮上刻出自己的名字或设计的图案,再印在宣纸上,做成千姿百态的小图章;教学后印象派绘画时,请学生把凡高的自画像(我事先把轮廓简单地勾勒在白色纸上)补充完整等等。在教学中,我尽量安排一些动手创作的环节,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与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倡的发展肢体运作智能是吻合的。
四、评价标准不再片面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评价标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那是片面的、有局限的。认为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应多元化,要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评价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识别和发现学生的智力特点,而且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发现积极方面为主,消极方面为次。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一节课会有几个“小老师”出现,他们分别负责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在一个“小老师”的知识点讲完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比如问“小王老师”的课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你认为他上得最精彩的是哪个环节?“小张老师”你的亮点是什么?哪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哪些经验值得向大家介绍?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看到第一位“小老师”的优点,婉转真诚地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下一位“小老师”及时提供了调整的方向,还能鼓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和提高。
而直接采暖的效率接近80%。
所以单从节能来说,由于转化率的问题,
煤改电对能源有所浪费。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每到秋天,装满蜂窝煤的三轮车就在胡同中叫卖,平房居民要开始为冬季取暖储存煤了,接下来就是日复一日地添煤、烧煤、倒煤灰,这些都是老北京人习以为常的。同样常见的,还有每个冬季北京的天都是灰蒙蒙的,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让空气质量变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年来北京政府大力开展“煤改电”工程,让平房区的居民用蓄能式电暖器取代蜂窝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了小煤炉这个既是传统又是痼疾的取暖工具。
■ 告别小煤炉用上电暖器
最近,家住天桥街道永安路社区腊竹胡同的杨凤英老人很高兴,她居住了几十年的平房在2012年完成了“煤改电”,这个冬天她一家人再不用为烧煤操心了。日前,记者来到了杨奶奶家,院子里摆满了花,如今是冬天了,为了保护这些花,杨奶奶特意用塑料布为它们搭了个温室,看上去很有情调。而往年,院子里会堆满了一家人过冬的煤,“我们至少一年要买4车煤,每车400块,都堆在院子里,出门都不方便,更别提养花了。”
进了屋,记者发现屋里窗明几净。杨奶奶指着靠近柜子的角落告诉记者,“以前这儿放着煤炉,煤灰飞得哪儿都是,挂在屋里的毛巾几天就黑了。现在不用煤炉了,我也有机会把家收拾得漂亮点了。”
看得出,小煤炉不干净让杨奶奶烦恼了几十年,更让她不满的是,烧煤也不能保证房间足够暖和,“尤其到了下半夜,屋子里太冷了人都不想起床。我的孙女正在高三备考,经常要熬夜复习,屋里不暖和让她很受苦,好在今年改成了电暖气,暖和多了。”
用过煤炉取暖的人都知道,除了不干净、麻烦、供暖不足,它还有个致命的缺陷——不安全。每到冬天,街道就要挨家挨户宣传防止烧煤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即便如此,每年也仍有居民遭此厄运。杨奶奶告诉记者,她就曾经赶上一次轻微煤气中毒,“头晕、恶心,休养了好久才恢复,把家人都吓坏了。”之后,家人总是习惯长时间开窗通风,这让本来就不暖和的屋子雪上加霜。
“现在好了,改用电取暖,以前冬天的麻烦都没了。”杨奶奶很高兴,虽然没有仔细算过煤改电对个人的经济账,但是她说,“应该没有让老百姓吃亏。过去我们一家人用煤炉一年也要花小3000元,而且因为不够保暖,还要买额外的电暖气和电褥子。现在用蓄能式电暖器,政府补贴三分之二的钱,怎么算都划算。”
■ 蓄能式电暖器为冬季供暖
看着越来越多像杨奶奶这样的居民摆脱了小煤炉,西城区环保局调研员许奇很欣慰。他告诉记者,“全市煤改电工程从2008年开始正式实施,2003年西城区就开展了煤改电的试点工作,按照计划,争取2013年内使北京西城区所有的平房居民都能用电来取暖。”
在煤改电工程中,代替小煤炉给居民取暖的是蓄能式电暖器,电暖气中的蓄热功能可以在夜间低谷电时段加热,利用保暖隔热材料将热量储存起来,到白天峰电时段,再释放储存的热量来取暖。虽然都是靠电来取暖,它与普通电暖气或者冷暖空调可是大不一样,“煤改电不仅是给家里安一个新电器,而是加入了一整个供电系统。”许奇说。
他告诉记者,整个供暖系统,需要发改委立项,财政局拨钱,规划局审批、确定施工地点。为了更快让平房居民摆脱小煤炉,煤改电工程走了“绿色通道”,环保、规划、路政等多个部门都参与其中,最后由市政府协调。而且由于这些平房都处于市中心,文物古迹和古树多,施工中还要格外小心,避免碰损。
除了需要多部门整合外,一些平房居民的不理解也是“煤改电”的一个难题,这主要是由于煤改电工程需要安装变电站等一些列变电设施。在一些居民看来,近距离地与变电站接触有被辐射的危险,还会面临噪声、无线电干扰。不过,许奇告诉记者,根据严密的测算,变电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不会对健康有影响。
为了让所有平房居民都能尽快用上蓄能式电暖器,今年市政府加大了力度,除了补贴居民低谷电费和购买蓄能式电暖器的费用,还在原有享受8小时的低谷电价基础上延长一小时,这就给居民带来了更大便利。
■ “煤改电”并不是终点
这个冬天,通过煤改电很多平房居民不再需要使用了几十年的小煤炉了。对此,中国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看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平房居民用煤采暖无法保证居民生活水平,一定要尽早终止。不过,对于用蓄能式电暖器代替小煤炉是否为最佳选择却一直存在争议。
从环保角度而言,由于我国仍然以煤炭发电为主,虽然在城市中心减少了煤炭燃烧污染物,但是在发电厂附近,二氧化硫却依然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因此存在着煤改电从根本上来讲并不环保的说法。
对此,姜克隽告诉记者,煤改电对整体环境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分户式烧煤没有办法控制排放,而发电厂有脱硫装备等帮助控制污染物,集中烧煤能够清洁些,而且市区人口密度大,也需要更高的环保要求。
不过,煤改电虽然对环境有好处,从节能高效上来看,却无法做到最好的能源利用率。姜克隽表示,从能源系统来说,煤改电并不节能。煤转换成电的效率只有30%,而直接采暖的效率接近80%。所以单从节能来说,由于转化率的问题,煤改电对能源有所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