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1篇

【文章摘要】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有“音乐民族”的美誉。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乐脉传承,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表演价值,充分展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善良、豪放、爽朗、热情的性格特征,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促进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继承;发展

1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阶段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使得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带有草原气息。可以说,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是在马背上发展起来的,历经千年,最终成为北方游牧民族草原音乐形态的代表。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1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

古代蒙古氏族部落曾经盘踞在额尔古纳河流域,长期过着山林狩猎的生活,创造了独特的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比如狩猎歌曲、集体踏歌、萨满教歌舞等等,这是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雏形。

1.2 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开启了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草原化,在草原游牧的过程中创造了典型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蒙古族的长调、牧歌、民歌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为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 半农半牧音乐文化时期

以后,内蒙古边缘地带受汉族影响较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活,这时期的音乐风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音乐文化,如短调、叙事歌、说唱音乐等等。

2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为了更好的了解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就要了解其典型代表。下面主要以呼麦、长调、民歌为例,探究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

2.1 典型代表之一:呼麦

呼麦,又叫潮尔、浩林等,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的演唱者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音,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声部,同时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声部,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效果。

呼麦艺术是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将其作为重要的音乐研究对象。然而,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经绝迹100多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也濒临失传的危险,拯救呼麦艺术已是刻不容缓。

2.2 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蒙古草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蒙古长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

蒙族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以及自身感悟自由发挥,一般说来,蒙古长调的演唱内容一般为草原、牛羊、蓝天、白云、江河等等,具有广阔嘹亮的特色。长调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要数歌王哈扎布,他代表了长调的最高艺术境界。我国著名诗人席慕容曾经赞美哈扎布的歌声:“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2.3 民歌

蒙古族古代民歌题材广泛,涉及到狩猎歌、思乡歌、礼仪歌、儿童歌、叙事歌等等。蒙古民歌节奏自由欢快,装饰音符多,曲调细腻悠长。蒙古民歌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宏大,曲调悠扬,内容丰富。

以思乡曲为例,思乡曲是蒙古民歌中比较普遍的,比如著名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就是典型的蒙古思乡之歌。蒙古族思乡民歌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妇女思乡,远嫁他乡的妇女思念故乡的亲人,如《诺恩吉亚》,二是战士思乡,在外从征的战士思念故乡和故乡的亲人,如《旷野中的莲松树》等。

3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各作曲家结合时代特色与蒙古古代音乐的特点,纷纷创作出各自治区纷纷建立了歌舞团和文工团,不定时的到广大牧区宣传表演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经典。在新的历史时期,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对于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对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专门用于扶持和保护蒙古族音乐文化,包括蒙古音乐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宣传的费用等等;二是设立专门的保护机制,设立蒙古音乐文化研究院校,鼓励人们学习和发扬蒙古音乐文化的精华,改变口头相传的传承历史,促进蒙古音乐文化新发展;三是加快立法保护,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法律形式严惩一切破坏蒙古音乐文化的现象,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

3.2 开办蒙古音乐文化学习班

第一,组织对于蒙古音乐文化书籍的整理,对于整理成册的精品可以出版成书,供广大市民学习和阅读。第二,开办蒙古音乐文化学习班,聘请专业的蒙古音乐人才进行指导,组织蒙古人民学习蒙古音乐文化,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第三,将优秀的蒙古音乐文化纳入学校音乐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蒙古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传承。

3.3 利用传统节日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旧历新年、那达慕大会、敖包节、马奶节、剪羊毛节等等,每逢重大传统节日,蒙古人民都会聚在一起,或庆祝、或祭祀、或哀悼。促进蒙古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以充分利用蒙古传统节日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比如,在蒙古年节的时候,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唱传统民歌,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向蒙古人民普及蒙古音乐文化的知识,欣赏蒙古古代音乐文化,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向心力。

3.4 注入现代化元素,打造蒙古民族文化品牌

多年来,蒙古族作曲家们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有大量的声乐、器乐作品,其中声乐曲《各族人民心连心》、《绿缎子草原啊!我爱你》(德伯希夫作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作曲),《请喝一碗马奶酒》(阿拉腾奥勒作曲)等,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开元.蒙古族原始音乐及其形态研究浅谈[J],华章,2013(07)

[2]李健.一位植根于蒙古族音乐语言的开拓者——斯仁那达米德钢琴曲《夜牧》创作手法探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3)

[3]李冬梅.浅论蒙古族音乐元素在中国创作歌曲中的运用[J],华章,2013(08)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耕;游牧;东蒙古地区;风俗;汉化

一、东蒙古地区衣食住行变迁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古族;民间美术;文化内涵;审美

中图分类号:J219文献标识码:B

遍布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哺育滋养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蒙古族民间美术是亿万劳动牧人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就其多数来说,是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的,因而也就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表现出劳动者的质朴和审美意识。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着自身的特点,蒙古族民间美术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蒙古族民间美术在其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中,显示出与其他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或差异,通常被称为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是区别牧民创造的民间美术与宫廷艺术家、文人士大夫美术及其它造型艺术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正确认识和学习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基础。

一、实用性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实用美术的客观规律是实用与美的辩证统一。实用,始终是第一性的,占据首位;美,是从属于实用的,是以实用品的物质材料,工艺条件和使用场合等为标准的,两者结合得越巧妙,愈能加强物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蒙古族民间美术,始终遵循着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的创作原则。

尽管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魅力能让人魂牵魄动,但是它的第一特征仍然是它的实用性。他的发生,发展均与牧民的劳动与生活相伴相随。它既是牧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张道一先生在论述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时曾指出,民间美术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就其主流来说,多带有实用性,虽然有一部分也带有“纯艺术”的特点,但仍距其实用性不远。

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作者是广大牧民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多数民间美术品是他们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蒙古族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在民间的宗教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节日赛会等活动中,蒙古族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由于众多的蒙古部落,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方面互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这些美术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马鞍皮具、金属器皿、雕刻毡帖、服饰地毯等)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剪纸、刺绣、图案装饰、壁画等)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器物要在适应人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造型、色彩等创造性组合,造成形式美,让使用者得到美的享受,无论如何,造物过程中,不能因强化审美功能而损害了器物的实用性。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通常以日常使用的居多,或是结合着婚嫁喜事和传统的

节令风俗,它的主体以歌颂生活为主,在形式上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是怎样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二、物质材料和自然美的充分利用

物质材料和自然美的充分利用是蒙古族民间美术另一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材质对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功能而言的。蒙古族民间美术选用的材料多是廉价的俯拾即是的自然物质,如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牧民们自己制毡,熟皮,做皮囊。用毡和皮制作各种绣毡,布利阿耳靴,鞍具等。他们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原料制成了花色繁多的实用美术品。《多桑蒙古史》记载蒙古八:“其家畜为骆驼、牛、羊、山羊、尤多马。其家畜且供给其一切需要。在此种家畜皮革,用其毛尾制毡与绳,用其筋作线与弓弦,用其骨作箭镞,其干粪,则为沙漠地方所用之燃料,以牛以之革制囊,以一种日之羊角作盛饮料之器”。那些骨雕和镶嵌的首饰匣,骨雕蒙古象棋,嘎拉哈玩具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品。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始终包含着对材料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体现出材料自身的肌理、纹饰、硬度、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草原上的物质,取之不竭,几乎一切物质材料都可以作为蒙古族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对象。一般人认为是废品的材料,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却能将其变废为宝,创作出朴实无华的艺术品。令人赞叹的是,蒙古族民间艺人们在利用原材料的同时,善于识别、保持、发扬物质材料固有的自然美――色泽、肌理、质地等,这种自然的美往往是人工难以获得的。这反映出草原牧人所持有的那种淳朴、坦率、真诚的素质和审美意识,很好地将材料与自然美充分利用,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创作的随意性

蒙古族民间美术最善于真实,深刻地反映民族生活风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状态,表现本民族的艺术趣味和风格。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装饰,超越了所表现对象的生理和物体的科学属性而以创作者自己的心中之意念、意象,即以“心”的幻觉去补充“眼”的不及,将所表现对象赋予传统所规定的观念,因而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均是随意的,或是规整的概括,或是装饰的均衡、或是模糊的抽象、或是大胆的夸张。只要他们认为好看的、美的、就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一种可贵的主体意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传播本身就是再创作活动。对民间美术的创作来说是不断删改和不断加工的过程,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作者没有创作权的观念,这也是与专业美术工作者的一大区别。任何一个传播者都有充分的权力根据需要来改动那些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无论如何改动,民间美术传统美的特色始终得到保留。

四、鲜明的原发性

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来看,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是艺术发生的原点,我们通常称其为“原发性”。原发性不仅在于民间美术的生产是自发的,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广大牧民对生活的直接需要,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活动。蒙古族民间艺人在创作民间美术时,即不炫耀技巧,也不矫揉造作,凭着自己的智慧和生产技能进行创作,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它远比其它艺术更贴近现实生活。在内容上,它往往贴近于生产和日常生活情景;在形式上,一般不做过分的雕琢、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原发性。在现代社会,虽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进程,使得不少蒙古族民间美术被人为淘汰,然而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原发性特点仍然存在。因此,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就愈能反映民族的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蒙古族民间美术始终像一面镜子,反映着草原牧民对生活的感受,贮存着可贵的知识,情感和技术。从这些物化的文化艺术符号之中,我们可以体味蒙古族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取向,以及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很多作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是祖国灿烂文化宝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蒙古族民间美术,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4篇

实用美术的客观规律是实用与美的辩证统一。实用,始终是第一性的,占据首位;美,是从属于实用的,是以实用品的物质材料,工艺条件和使用场合等为标准的,两者结合得越巧妙,愈能加强物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蒙古族民间美术,始终遵循着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的创作原则。尽管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魅力能让人魂牵魄动,但是它的第一特征仍然是它的实用性。他的发生,发展均与牧民的劳动与生活相伴相随。它既是牧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张道一先生在论述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时曾指出,民间美术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就其主流来说,多带有实用性,虽然有一部分也带有“纯艺术”的特点,但仍距其实用性不远。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作者是广大牧民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多数民间美术品是他们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蒙古族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在民间的宗教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节日赛会等活动中,蒙古族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由于众多的蒙古部落,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方面互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这些美术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马鞍皮具、金属器皿、雕刻毡帖、服饰地毯等)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剪纸、刺绣、图案装饰、壁画等)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器物要在适应人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造型、色彩等创造性组合,造成形式美,让使用者得到美的享受,无论如何,造物过程中,不能因强化审美功能而损害了器物的实用性。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通常以日常使用的居多,或是结合着婚嫁喜事和传统的节令风俗,它的主体以歌颂生活为主,在形式上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在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是怎样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二、物质材料和自然美的充分利用

物质材料和自然美的充分利用是蒙古族民间美术另一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材质对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功能而言的。蒙古族民间美术选用的材料多是廉价的俯拾即是的自然物质,如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牧民们自己制毡,熟皮,做皮囊。用毡和皮制作各种绣毡,布利阿耳靴,鞍具等。他们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原料制成了花色繁多的实用美术品。《多桑蒙古史》记载蒙古八:“其家畜为骆驼、牛、羊、山羊、尤多马。其家畜且供给其一切需要。在此种家畜皮革,用其毛尾制毡与绳,用其筋作线与弓弦,用其骨作箭镞,其干粪,则为沙漠地方所用之燃料,以牛以之革制囊,以一种日之羊角作盛饮料之器”。那些骨雕和镶嵌的首饰匣,骨雕蒙古象棋,嘎拉哈玩具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品。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始终包含着对材料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体现出材料自身的肌理、纹饰、硬度、光泽等自然形态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物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蒙古族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草原上的物质,取之不竭,几乎一切物质材料都可以作为蒙古族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对象。一般人认为是废品的材料,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却能将其变废为宝,创作出朴实无华的艺术品。令人赞叹的是,蒙古族民间艺人们在利用原材料的同时,善于识别、保持、发扬物质材料固有的自然美——色泽、肌理、质地等,这种自然的美往往是人工难以获得的。这反映出草原牧人所持有的那种淳朴、坦率、真诚的素质和审美意识,很好地将材料与自然美充分利用,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创作的随意性

蒙古族民间美术最善于真实,深刻地反映民族生活风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状态,表现本民族的艺术趣味和风格。蒙古族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装饰,超越了所表现对象的生理和物体的科学属性而以创作者自己的心中之意念、意象,即以“心”的幻觉去补充“眼”的不及,将所表现对象赋予传统所规定的观念,因而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均是随意的,或是规整的概括,或是装饰的均衡、或是模糊的抽象、或是大胆的夸张。只要他们认为好看的、美的、就都是合情合理的,这是一种可贵的主体意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传播本身就是再创作活动。对民间美术的创作来说是不断删改和不断加工的过程,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作者没有创作权的观念,这也是与专业美术工作者的一大区别。任何一个传播者都有充分的权力根据需要来改动那些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无论如何改动,民间美术传统美的特色始终得到保留。

蒙古族的节日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肃北县;蒙古族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57-03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省重要的矿产品和畜牧业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一、肃北县旅游资源特色

(一)地域辽阔,景观奇特

肃北县冰川、雪山、湖泊、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叠,具有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境内南、北两山分布着大量的岩画、石窟壁画、城堡遗址和塞墙烽燧等文化古迹,南山地区山川重叠,峡谷纵横,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大雪山、象牙山、团结峰,有奔腾不息的党河、疏勒河、榆林河、石油河,有中国距城市最近的大型冰川透明梦柯冰川、雄浑壮阔的德勒诺尔天池(又称野马峰天池),还有幽深宁静的党河大峡谷、国家级甘肃省盐池湾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二)民族风情别致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族有“雪山蒙古族”之称,其服饰、饮食、住房、生活习俗独具特色,赛马、射击、摔跤等体育运动和民族歌舞久负盛名。其中,蒙古族服饰被甘肃省文化厅批准公布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

(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肃北县周边与1个国家、3个省区接壤,毗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紧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嘉峪关。县城所在地党城湾镇距国道215线70公里,距敦煌116公里;北部马鬃山地区由桥马边防公路与国道312线相连距离154公里。境内乡乡通公路,交通便利。[2]

肃北县既有综合的自然景观,又有颇具特色的雪山蒙古族人文景观,这些都决定着本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目前,以党河峡谷和透明梦柯冰川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业正在兴起。总投资2860万元的石包城至透明梦柯冰川公路也已通车,为冰川探险游、科考游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久即将建成的游客接待中心更能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二、肃北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肃北县虽然目前已确定了以党河峡谷休闲避暑、雪山蒙古民族风情、冰川探险和戈壁风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并初步形成了以党河峡谷生态游为龙头,以冰川开发、狩猎旅游为突破口,以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登山探险游为补充的旅游开发格局,[3]但是旅游事业刚起步,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初始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广泛性,停留在表面,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不能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区内缺乏必要的基础配套设施,比如在透明梦柯冰川无通讯信号,没有高中档次的宾馆酒店,缺乏接待大规模旅客的能力。旅游景区间道路状况也不能完善。

肃北县在旅游开发中凸显的是自然景观,人文特色不明显。

三、肃北县旅游开发对策

(一)着力开发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不会解读现代人心,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都难以成功。”[4]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沙漠旅游、探险旅游是旅游市场未来需求的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民族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主流。[5]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能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产生新鲜感,而新鲜感是现代旅游活动重要的动力之一。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比如对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要深层开发,这些民间节日独具民族特色,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的痕迹,有必要选取若干予以重点、深层次地开发,从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许多节日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旅游产品应该使游客在传统节日的参与过程中,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仅仅看到尚存的美景,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情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及彼,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善待自然、善待万物的环境伦理观念,从而在行动中能自觉地维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空间。

强化蒙古族民俗风情游设施,在相关的旅游景点景区增加民族特色服务。如建造蒙古族传统民居,进行民族歌舞表演等,也可以让旅游者在蒙古族同胞家中吃、住,亲身感受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歌舞表演才能。这就需要在通行较方便的重点地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为接待点。首先,要做好住房硬件措施,因为民居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展现,一定要体现它的传统文化特点。这项工作要有长远打算,使这些居民点的住房及生活设施在保持蒙古族风格的前提下,逐年加以改造和修缮,使其达到较高的水平,并由此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创造条件提高游客的参与热情。一是对蒙古族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参与,如让游客放牧、学做蒙古族特色饮食,酸奶、糌粑、熬奶茶等,使游客体会到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二是让游客参与民族歌舞活动,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加之近几年草原旅游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喜爱蒙古族歌舞,也可加以教唱。

要想做好这些,需于提高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比如加强本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歌舞表现能力等,需要组织一定的培训。

(二)积极开发游客市场

目前,肃北县旅游人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从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基础设施情况出发,可考虑提前开发高端消费者,以周边知名旅游城市敦煌、嘉峪关为平台,吸引国内外旅客。比如通过敦煌、嘉峪关、酒泉的旅行社吸引游客,这样既能提高知名度,又能从容接待。另外,在考虑开发高端旅游消费人群时尤其不能忽视本地区及邻近城市消费群体,要满足他们乡村游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乡村游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首选的旅游形式,肃北县所在的酒泉地区有近百万人口,如果加上邻近的嘉峪关市,人口逾百万,这是不容忽视的潜在旅游消费人群。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原生异质文化的新鲜感,通过对当地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参观,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歌舞表现、民族工艺等,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要。这样的旅游形式,还可以使当地人从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收入,这就能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使那些由于社会时代变迁而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继续传承下去,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三)做好景区景点建设工作

开发初期少投入,对景区不要进行盲目的投资和大的改动,在旅游景点特别多的主要景区,设立商店、餐厅、旅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招待点,以满足部分游客的多日旅游。同时,在旅客经常去的危险地段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必要的地方设立通讯设施。对于景区景点的建设必须考虑整体的协调和民众的崇拜心理,要合理规划,既要开发又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应该加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和景区景点有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族特色等,通过宣传手册、导游人员进行必要的宣传。对一些自然旅游资源要能够进行一定的科学解释。

(四)做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销售工作

肃北县蒙古族服饰已被甘肃省文化厅批准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外,一些独特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可以开发成微型纪念品。本地区有麻黄、锁阳、雪莲、苁蓉、鹿茸、熊胆、豹骨、牛黄等名贵药材以及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这些都可以加以开发,使其成为旅游馈赠佳品。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意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不能边开发边破坏,要防范白色污染,设置相应的垃圾收集设施,方便游客游玩。还要解决好景区内的放牧(比如透明梦柯冰川和石包城城堡遗址周围的放牧)、种地问题,例如对这一尚未开发的历史遗址要进行保护。在距离石包城古城堡不远的石包城镇有一座古建筑遗址,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周围的机动车修理厂、小餐馆等都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景区的开发势必触动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景区禁牧、禁种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部分百姓的经济收入,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利益,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补偿,换取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使之积极投入,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这应该是旅游开发的目的所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占有资料的优势办好政府公众信息网,较快地更新资料,进一步提升浏览人数,特别是增加互动论坛等,宣传本地民族民间文化、景区景点;与知名媒体合作,举办类似“玄奘之路”商务旅游的活动,提升本地区知名度。

总之,肃北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是与汉族地区的主流文化相比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强烈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探寻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少数民族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制度、丧葬习俗、、工艺、艺术等,都可以成为开展旅游业可利用的资源。在开发中要深入分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开发规划方案,避免出现国内有些民族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异化和伪民俗现象,导致游客锐减,影响当地的经济收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作为紧张、繁忙、喧嚣城市生活的调节剂,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民族地区得到不同的生活体验,具有自然原生态、蒙古族风格、草原文化的肃北县将会成为各种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目的地,旅游业也会给本地区带来可观的收入。诚如一位民俗学家所言:“美好的大自然、淳朴而祥和的原初性民俗文化,以及能使人们纷乱的心灵归于平静的宗教生活,都是治疗‘现代都市文明病’、恢复被扭曲了的人性的最佳 ‘疗养院’。” [6]

[参考文献]

[1]迟巨贵,何端中,李宗绩.飞天故乡――酒泉导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走进肃北[EB/OL].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2008-04-22] /ReadNews.

[3]甘肃省旅游协会咨询中心,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