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善待他人的事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走出教室,观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书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学习“认识四季”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森林公园里、田野里去观察,并给他们布置任务,如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春天的样子、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学生明确了任务,就会细心观察、感受春天的变化,同时了解大自然,养成善于学习和观察的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较少。如对日常生活中待人的礼节、生活自理的能力、紧急情况下求助和自救的能力、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等有所欠缺。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
如教学“善待他人”,在“如何善待他人”环节上,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进而设计一些场景,让他们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随机进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善待他人应该是以爱为出发点,去欣赏他人的优点,用平和的心态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三、模拟表演,再现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模拟”生活,让生活中的情景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从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品德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在引入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后,还要挖掘情景中蕴涵着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究中获得价值判断。如教学“家庭安全不能少”时,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事例,制作问题情景让学生辨析对错,同时巧妙地把本班一些学生的名字编入示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很快调动起来,并积极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使学生对“家庭安全靠预防,遇到灾难适时机智自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爱心长存意味着热爱生活。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每天从新鲜的空气中,从俭朴的饭桌上,以至从繁忙的劳作里,都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的人生旅途并非没有艰难困苦,但他始终坚信生活总会一天天好起来,因而总是满怀信心地朝着光明的前途去努力。即使不再年轻,也会充满青春的活力。
爱心长存意味着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人能从青山绿水、春花秋月、鸟兽虫鱼那里获得无穷的美感,体味无穷的乐趣,因而他会自觉自愿地爱护环境、善待生命。在踏青赏花中、在泛舟搏浪中、在饲鸟养鱼中,他感悟着和谐、陶冶着情操、愉悦着精神、提升着生命的质量。
爱心长存更意味着关爱他人。雷锋曾在日记中告诫自己“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一个对待他人像春天般温暖的人,不会在同事朋友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面对震灾水灾地区的老百姓,他无疑会慷慨解囊;在家庭生活中,他也一定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恪守自己的责任。他的幸福构筑在大家幸福的基础之上,所以,自私冷漠、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自然与他无缘。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讲求爱心的优良传统。北魏长寿名臣高允,因功勋卓著深受皇帝倚重,官至中书令,尊称为“令公”,皇帝特命乐队十人五天为他演奏一次。就是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老臣,非常关爱黎民百姓。太和十年,高允随皇帝视察,因马惊车翻,眉部受伤三处,可他不但不怪罪手下人,还在皇帝面前为驾车人苦苦说情。高允活到98岁,无疾善终,他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
德艺双馨的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捐出3万元修建河北希望小学。2001年他年近九旬时,参加全国第一个大学“宏志班”励耘实验班开学典礼,面对30名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学子,老先生将8万元“中国书法艺术终身成就奖”奖金悉数捐出。大善大爱感人至深。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在爱心萌动之时,大脑中有部分细胞会因这种爱心的滋润而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内啡肽,内啡肽通过脑细胞膜上的吗啡样受体,使人产生愉悦满足之感,促进经络畅通、身心舒泰。
著名医学专家洪昭光教授在养生保健讲座中极力倡导“三个快乐”,其中第一个就是“助人为乐”。洪教授说:“为什么要助人为乐?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助人,帮助人的过程,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
关键词:思想品质 小学德育 人生观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改变已形成的思想观念呢?我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能够让他们形成不健康的精神品质,完全是他们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造成的,所以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也必须用言传身教来实现。因为少年儿童天性中的一个最大的的特点,就是极善于模仿和接受。只要教育者 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之下,一定会让他们改变到已明确的方向上来,从而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言传身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传,就是用老师准确,温馨的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来教育学生。二是身教,就是用老师的自身的规范。道德行为来感化学生。
当一名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生气进而是披头盖脑的批评。这样非但不能改不了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且往往会使学生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从而疏远老师,我就曾经有这样的经历。
十年前,有一名学生在我讲课时他不注意听讲,在下面搞小动作,我几次用眼神示意,可她不但不接受,还向我做鬼脸。我当时就火冒三丈,把他拎出教室,严厉的教训他一顿,这孩子当时是服了,可过后他不但没有改,而且比以前更加放肆了。这个学生反常的表现,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误,于是,我又找来这名学生,然后如平常的态度心平气和的和他仔细交流,指示了他的错误行为将会造成的后果,最后提出我希望她原谅老师的错误,如他交朋友通过这次交流。这名学生再也没有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老师的言传不能是简单粗暴地批评,而更不能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而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心平气和的用心诚恳的态度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同时要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把心里话讲出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与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诚意地改正错误。
言传绝不仅仅是对学生批评教育,它还包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在某种程度上说,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因为少年儿童的心里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即使是成年人也都愿意听表扬和鼓励的话,而对批评较反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何不抓住孩子们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呢?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品质较差的学生,老师往往只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很少注意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往往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我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平时比较散漫,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另眼相看,可是我看到他有一付热心肠,谁求到他,他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别人,于是,我就把他树为班级乐于助人标兵,后来,这名学生不但改正散漫的毛病,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最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学,现在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起了老板。
言传,还包括用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人物的行为品质去感染学生,老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使学生以这些人物为榜样,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从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追求高尚人的人生目标。
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言行品质,对学生有着就定性的影响力。特别是小学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这是由少年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若想教育好学生,老师必须首先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常言道,正人先正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老师在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文明,符合道德规范。不但不讲脏话,还要做到得体温和,决不能恶语伤人,丢人冷嘲热讽,此外还要做到是非分明,有正确的立场,不要模棱两可,让人啄磨不透,而当学生的语言不符合道德规范时,老师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更正,久而久之,一定会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其次,老师在平时为人处事时,一定要时时处处以同学和集体利益为主,不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要在获得自己利益的时候,要想一想是否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果会伤害到他人,一定不能要这样的利益,这样,学生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不但会尊敬你,爱戴你,还会学习你的为人处事之道,进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不能只动口,不动手。要求学生关心他人,你就一定要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们要求学生善待他人,你就一定要善待他人。我们要求学生孝敬父母,你就一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和公婆。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照着你的榜样去做,如果老师自己不能用高尚的道德品质标准来要求自己,行为不检点,那么你的学生就很难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为少年儿童的道行品质还很模糊,他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无论他们的老师高尚与否,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崇尚的,他们会不自觉地向老师学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的身教会胜过言传。
如果老师都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来传授学生,用高尚的行为教育学生,那么,我们理想的德育目标就一定会达到。
随着课程的实施,时间的推进,教材也做到了与时俱进,今年的九年级教材就做了很多方面的修改和完善。如将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修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同时也删减了社会初级阶段理论体系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材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给广大教师提供了科学的、发展的教育素材。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已经有15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教材编写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拖沓,现将其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材在某些细节内容的安排上影响教学的流畅性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第一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课文开头(第4页)探讨了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和人民的范畴,接着在第5页中指出“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然后在第6页才开始涉及公民的概念以及和人民的区别:“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整体上看,这部分内容有点混乱,每次讲到开头,面对“公民、人民”“权力、权利”,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都是一头雾水,效果不太理想。我觉得应该把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先提出来,放在人民范畴的后面(就是第5页),连贯着讲效果好得多,接下来讲人民享有的是权力,而公民享有的是各种权利,就很好理解,而在实践中也证明这一点。此外,九年级第九课中的《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课中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出现的顺序也应调换一下,因为共同理想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首先一带而出,而由共同理想引出最高理想也就更加顺理成章。
二、教材在一些内容的难易程度选用上应进行一些调整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心有他人天地宽》一课中第107页《理解至上善待他人》中链接的事例“管鲍之交”中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这个故事引用得很好,但我感觉不足的就是文中的文言文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他们知识面窄、对文字的领悟力差,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结合历史背景详细解释才能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无形中浪费了时间。我觉得可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或者引用其他简单易懂的事例更好。又如,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中67页的连线练习,如果学生独立完成,难度也偏大。
三、教材中可以用于充实课堂的实例不多
我在教学中经常收集与每节课有关的材料或者事例来辅助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例如,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中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中从众心理可以举例《毛毛虫试验》。法国心理学专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一句话:“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故事启示:“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敢于质疑”这种素质最能出奇出新,总是从众、随大流是永远没有大出息的。又如在讲八年级上册《诚信做人到永远》可以引用《美丽的笑话》。故事为:美国的“阿罗兹”饼干是一个知名的品牌,圣诞节后的一天,阿罗兹食品公司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宣称在澳洲某一地区待售的饼干中投了毒,“阿罗兹”饼干在澳洲有上千个品种,当月批发量已达到4000万元。几个小时后,董事会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查封澳洲所有的“阿罗兹”饼干。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内,全澳洲所有商店柜台上的“阿罗兹”饼干被全部撤下。此举让阿罗兹食品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8天后,“阿罗兹”饼干新包装面市,这种包装采取了防伪技术,打开后就无法复原。新包装上市不久,销售量继续保持稳定。正当阿罗兹食品公司在巨大的打击中慢慢复苏时,警察局查出了那个打匿名电话的人,他竟然是个精神病人。这样,这个事件就成为了当时该地商业界的一个笑柄。但是使旁人不解的是,原来因为种种顾虑而不愿进口该品牌饼干的东南亚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了解了这个事件之后竟然纷纷要求进口。就在当年,阿罗兹食品公司不仅挽回了因为召回商品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还成功地打开了亚洲市场,营业额有了很大提高。正是这个公司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信誉的保证使他们的商品赢得了更多的市场。
关键词:主题班会;生命奠基;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14-1
一、生命奠基――爱是一种责任
近年来,青少年“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让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青少年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处理不当,过于频繁地单独相处,超越普通交往的界线,过早萌发出对异性的情爱,则容易带来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走入歧途。
我刚接手班主任时,有两个男女同学关系很密切,私下里谈起了恋爱,从前的班主任多次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收效不明显。一次放学后,我发现他们又亲密地在一起,我很生气。但是我强压下了火,没有发作。劝他俩早点回家。第二天上午,我找来了女生,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跟她聊起了家常,了解该生的父亲很疼爱女儿。于是,我从“父亲”作为切入点,谈起了我自身的成长经历,父亲的关爱和期盼,我总是以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于是我就要让父亲有如此懂事的孩子而自豪。如果过早地谈恋爱,那么该如何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呢?
我很严肃地告诉她,爱是一种责任,当你还不能承担起责任时,请停止爱的脚步。正确处理好与男生的这种关系。
为了全体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我召开了“花开太早是个错误”的主题班会。
用鲜活的事例告诉学生:不正当的交往,虚掷青春往往会留下悔恨的印记,它的伤害可能影响今后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爱情需要资本,不要轻易去爱,也不要轻易去恨,让青春洒脱些,珍惜这美好的韶光。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有一种情感叫理智,有一种那个理智叫时间,有一种时间叫等待,有一种等待叫成熟,有一种成熟叫责任。
二、生命奠基――让自信伴随一生
让孩子自信过一生,活得有价值,有尊严,这绝对是可以做到的。[(美)詹姆斯・杜布森]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有价值的,有尊严的,都有权利受到尊重。
我班有一位女生,人长的有点胖,在青春期这个爱美的的年龄阶段,因胖而被人嘲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成绩较好,爱劳动,爱集体。放学后,我发现她常常帮其他同学打扫卫生。有机会,我就会去表扬她,有时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希望她能克服自卑心理。
在我的激励之下,她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了。还经常来我办公室问问题,帮忙干活。
为了增强全体同学的自信心。我精心准备了一节班会课。主题是“自信,成功的良好开端”我事先制定了问卷调查。期中有个问题是:你想上怎样的高中?75%的同学想上重点高中,25%想上普通高中。我充分肯定了大家的理想和目标。事先我去几所重点中学拍摄了风景照,把各学校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拍摄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他们树立信心。我还用一些名人的事迹进行励志教育。让平时不愿勤奋钻研,害怕失败,遇到几次挫折后,就产生畏惧心理的同学,能克服不安,焦虑,勇于接受挑战,相信:恒心无敌。在我的启发之下,学生们大胆地交流了自身的体会。
最后,我还引用了刘伟――自强不息的残疾钢琴家的事例。“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那份自信和淡定感动了学生。我告诉大家:只要你自信地面对,不放弃,不抛弃,一切皆有可能。
三、生命奠基――学会尊重、宽容
小张和小孙是两位男生,因为琐事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小张打伤了小孙,惊动了双方的家长和学校,同学们知道了此事,议论纷纷。
学生由于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冲动,而对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班主任如果放任不管,或者重视不够,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疏导不到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如果处理不好,也会让家长对学校心生怨气,影响学校的声誉。
我把这件事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为此,举行了“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主题班会。我告诉学生:同学是伴随我们走过学生时代同伴。我们从心智不全的孩子到意气风发的青年,都是在同学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同学的鼓励能给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