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约占80%。脑血管狭窄是诱发该疾病最重要的病因,而椎动脉的狭窄在脑血管狭窄中比例很高。据报道[1],约20%的后循环脑卒中是由其狭窄引起。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形态学已经发生药物不能扭转的显著变化,加上很多部位的椎动脉狭窄外科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不低,可达10%~43%。然而,再狭窄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指出[2],动脉内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各环节失衡是其主要原因。而内皮祖细胞已被证实能参与缺血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血管修复时内膜的增厚[3]。但其与椎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复查脑血管造影的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狭窄患者需满足如下条件:①既往在本院行椎体动脉支架植入术。②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提示支架植入部位血管狭窄>50%;采用NASCET测量标准评价狭窄程度:狭窄率%=(狭窄远端动脉直径一最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动脉直径×100%[4]。共纳入68例患者,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53±819)岁;另将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9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68±84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支架植入时间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于上午8时左右取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约6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总的单个核细胞,再接种到包被有入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7 d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最微镜测定贴壁细胞摄取DiIacLDL及结合FITCUEAI的能力,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同时用MTT比色法鉴定内皮祖细胞的增长能力,用划痕试验鉴定其迁移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为(499±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再狭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再狭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与狭窄程度成明显的负相关(γ=087,P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常病情重、进展快,且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而从病理生理角度上来看,椎动脉的狭窄在促进疾病进展上扮演着重要作用。自从Storey等人于1996年首次尝试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后,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椎动脉狭窄的治疗。尽管目前该类手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也逐渐减少,但是术后血管再发狭窄的比例也居高不下。一项基于363例行支架植入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指出,动脉管径45 mm的动脉术后再狭窄率为12%[5]。而对于引起再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无同一的认识。
目前普遍认为,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在于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后,导致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愈合不良及内膜过度增生[2]。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次狭窄的初始因素,愈合不良是潜在因素。然而,血管内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极其重要,有研究认为,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受损部位的修复和再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们的研究指出,再狭窄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狭窄的程度呈负相关,同时其增长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也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作者推测,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内皮祖细胞的活性下降后,导致抵达受损部位的内皮祖细胞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血管内皮修复对其的正常需求,加上活性的不足,使得修复过程中内皮增生不够或者过度增生,引发血管发生再次狭窄。这和雷成力等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次狭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
综述所述,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在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次狭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Chukanova EI, Arakelian RK Efficacy of vestibo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2,112(4):5356.
[2]赵慧玭,李慎茂,张广平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及防治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2):10001003.
[3]Jujo K, Ii M, Losordo DW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neovascularization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J Mol Cell Cardiol,2008,45(4):530544.
[4]贾志豪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3461349.
关键词:儒家 道德文化 现代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内容摘要:由于价值取向不同,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和偏好亦会不同。客户按价值取向可分为内在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和战略价值型客户,不同客户的价值诉求是不同的。企业如果忽视这种差异,而一味采用单一的客户战略,必然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或客户不满。因此,企业必须针对每一类客户的特点,配置不同的营销资源和选择合适的客户战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本文将针对三类客户的营销资源配置和客户战略选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客户价值 价值取向 客户价值取向 营销资源 客户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者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由此造成目标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企业单纯采用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集中一点战略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后发现,“采用多种竞争优势形式的企业比采用单一竞争优势形式的企业更为成功”(迈克尔•A•希特等著、吕巍等译,2009)。
在客户管理实践中,快速的判断客户需求并施以针对性的服务是获得客户满意的关键,但客户由于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对个人客户而言)和企业使命、企业文化(对企业客户而言)等的不同,会造成其价值取向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客户战略时,必须根据不同客户的价值取向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战略。传统的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集中一点战略只能满足客户共性的需求,因而无法让客户真正满意。而要获得客户满意,必须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客户的需求特点,相应调整客户战略,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陈子秋,2005)。
客户价值与客户价值取向
(一)价值与客户价值
价值是标志着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所以,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从广义上说应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二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评价。
根据前述价值的定义,对于客户价值,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二是客户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对于客户价值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
载瑟摩尔和罗沃尔德的客户感知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为客户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以客户为导向,把客户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客户价值是由客户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客户价值实际上是客户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载瑟摩尔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客户的不同而不同。类似地,罗沃尔德(Ravald)在1996年也作出了这样的论述:“不同客户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而这些资源显然影响着客户的感知价值”(蔡瑞林、徐德力,2009)。
劳特朋的4C理论。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born)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 and want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认为:第一,企业不要卖自己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那些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真正重视消费者(Consumer)。第二,暂不要考虑定价策略,而要去了解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愿意付出的代价―即顾客成本(Cost)。第三,暂不要考虑销售渠道策略,而应当首先考虑如何给消费者提供购得商品的便利条件(Convenience)。第四,暂不要考虑怎样促销,而应当首先考虑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s)的手段和方式(袁晓莉、雷银生,2007)。
菲利普•科特勒的客户让渡价值理论。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alue,CDV)是指总顾客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TCV)与总顾客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TCC)之差。总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总顾客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和使用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而付出的代价的总和,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2001)。
格隆罗斯的客户价值过程理论。格隆罗斯是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客户价值的,他认为,价值过程是关系营销的起点和终点,关系营销应该为客户和其他各方创造出比单纯交易营销更大的价值,并且必须让客户感知到持续关系中所创造的价值。
(二)价值取向与客户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认为客户价值取向是客户基于自身的价值观、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在面对或处理与供应商各种矛盾、冲突和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基于价值取向的客户类型划分
不同的客户由于价值观、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不同,抑或是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在采购或购买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根据客户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内在价值型客户。内在价值型客户也称交易或产品价值型客户。对于内在价值型客户来说,购买的价值来自产品本身,他们最注重价值中的成本因素,希望以最低的价格、最便利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获得产品或服务,而对产品或服务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不要派你们的销售人员来,把你们的报价发过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们想赢得订单,最好报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因为我们手里还有好几家公司的报价……”,这是内在价值型客户最典型的用语。
外在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也称附加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不仅关注产品本身,还对产品的附加价值或增值利益非常感兴趣,如良好的人员沟通、量身定做的服务和有区别的对待。“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我们非常关注售后服务如人员培训、系统维护和升级等……”,这是外在价值型客户的典型用语。
战略价值型客户。战略价值型客户也叫战略伙伴型客户。这些客户往往要求非同一般的价值创造,而非产品、服务或建议这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但能为我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能将其经营计划融入我们的战略规划……”,这是战略价值型客户最典型的用语。
客户价值取向视角下的客户战略选择
(一)根据客户价值取向配置营销资源
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战略营销概念以来,基于客户导向的战略营销管理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戴维•W•克雷文斯、弗兰克•布拉德里、罗伯特•J•多兰等学者将战略营销管理过程描述为:创造客户价值―获取客户价值―传递客户价值―保持客户价值的系统管理过程,强调内部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营销实践表明,根据客户价值取向配置营销资源是企业实现客户价值和自身价值,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营销资源呢?格让特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能力指完成一定任务或活动的一组资源具有的能量。从资源与能力的一般性关系,可以将营销资源界定为组织控制和利用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切经营要素的总和(冯鹏义,2006)。与客户价值取向相匹配的营销资源配置情况见图1。
图1显示,区域一为企业营销资源投入过度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区域三显示的情况是企业营销资源投入不足,客户不满意;只有在区域二的范围内实现了企业营销资源与客户价值取向(或期望)的匹配。
(二)根据客户价值取向调整客户战略
如图1所示,在客户战略的选择上,不是企业在客户身上投入越多客户满意度就越高,而是要根据客户价值取向,合理配置企业的营销资源,以免出现过度投入和投入不足的情况。根据不同价值取向的三类客户,我们应该在战略选择上有所侧重,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单一的战略。基于客户价值取向的客户战略选择如表1所示。
结论
随着客户价值观的多元化,其需求差异化是必然趋势,企业营销战略或客户战略必然要结合客户价值取向,以使有限的营销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配置。基于此种假设或结论,本文将客户按照价值取向分为内在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和战略价值型客户,并采取相对应的客户战略。但由于目前理论和实践界对客户价值取向及客户战略的研究基础薄弱,本文仅在有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客户价值取向的客户战略选择这样一个现实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事实上,对客户价值取向的界定、客户价值取向划分标准及类型、客户战略定义及内容的界定等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希特(Michael A.Hitt),R•杜安•爱尔兰(R.Duane Ireland),罗伯特•E•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8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子秋.客户经理培训方案精选[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蔡瑞林,徐德力.客户关系管理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袁晓莉,雷银生.国际市场营销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丁兴良.大客户销售策略与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自然内在价值;罗尔斯顿;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09-02
中国古人的自然价值观念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思想相当吻合。道家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儒家观念中,人与自然界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亲和的关系。佛教禅学更是包括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集中体现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
西方关于自然的价值观念,都跟神学价值观念的传统密切相关。基督教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于虔信上帝的西方中世纪人来说上帝才是绝对主体,而人只是上帝的创造物。但“上帝死了”之后,人起立而入于他的本质的主体性中。启蒙的或现代性的自然价值观念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人作为“主体”而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这种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置中,自然之有价值,在于能满足人的需要,即能被人认识、改造、征服、利用。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问题上并无太大分歧,生态伦理学派提出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一哲学命题,成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理论焦点。
一、内在价值的涵义
传统的对内在价值的理解认为内在价值为人类所特有并包含在人的本性之中。康德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为人创立的道德法则,人的无限价值也就在于此。人首先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然后为自然立法,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作为自在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和尊严,它是一切工具使用的最高界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人内在固有的渴望潜能得以实现、创造力得以发挥、自我得以完成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或可能产生出来的更高、更好的价值取向,又称超越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英国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在1903 年出版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如果说一个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就是指这个事物就其自身而言是善的,即内在价值只能是一种目的善。
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价值概念的准确定义是正确认识自然价值以及自然“内在价值”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哲学走向荒野》这本书中,罗尔斯顿把自然价值概括为三部分:工具价值,内在价值,系统价值。罗尔斯顿认为,工具价值就是指某些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内在价值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某些参照物的事物。
罗尔斯顿不同意传统的对于内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他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呈现于人类的经验之中,它们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性的参考,而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享受。罗尔斯顿还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是紧密联系的,内在价值只有植入工具价值中才能存在。没有任何生物体仅仅是一个工具,因为每一个生物体都有其完整的内在价值。
二、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
自然界的外在价值问题,是自然价值的性质和结构的一种客观描述,主要又是一种实践论证,因而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它的内在价值问题,虽然也包含自然价值的性质和结构的一种客观描述,但更主要的是一种主观的哲学论证。
(一)罗尔斯顿的论证
罗尔斯顿一直主张自然拥有客观的内在价值,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首先,罗尔斯顿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即自然具有先在性。自然是创造万物,创造价值的母体。人类是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被自然创造出来的,他不仅有工具价值,而且也有内在价值。那么创造人类的母体――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其次,罗尔斯顿认为,任何物种的存在都有自身的目的,都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无须借助于外物的力量。罗尔斯顿把自然的主体性规定为自然的自我目的性。生物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就认为,生物都拥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罗尔斯顿承认对于有生命的物种来说,它们的内在价值可以用目的论的方法来证明,但是对于无生命的物种来说,要论证它们的内在价值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山川、河流、土地等等。为此罗尔斯顿没有从个体的角度来论证,而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论证。他也认为说一块泥土有内在价值是没有说服力的,而说整个地球是有内在价值的则比较容易接受。
(二)其他论证
1.主体性。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只有主体才有内在价值,一切没有主体性的存在物都不可能有内在价值。但人类中心主义者还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主体性,一切非人存在物皆没有主体性,这一点就大可质疑了。
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相对的,主体性是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而且人并不是惟一的主体,也不是最高的主体;作为“存在之大全”的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甚至是绝对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亦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主体”这个概念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逻辑意义上使用,他认为主体是命题的主语,与谓词相对,主语表示的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实体,是某种特性和状态的承担者。而“主体性”这个概念则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初步涉及。此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多有变化,康德认为,主体是思维能动的综合作用,主体性是认识的能动性;黑格尔认为,主体是一种精神实体,主体性是一种纯粹精神运动;只是到了马克思那里主体才成为人,主体性才专指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但是现代西方有些学者则反对主客两分,把主体性理解为人和世界结合起来。这种意义上的主体及相对应的客体被有的学者称为“广义的主体和客体”,而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称为“狭义的主客体”,并且认为:“广义的主客体关系包含着狭义的主客体关系,狭义的主客体关系是广义的主客体关系中由于人的活动而凸显的特殊部分”。黑格尔说:“人实质上不同于主体。因为主体只是人格的可能性,……人是意识到这种主体性的主体”。在逻辑上说人是主体,没有问题,但说主体是人,在严格意义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2.目的性。按照传统哲学,主体只能是人,其他事物的价值是由人决定的,由人的功利决定的,并由人的目的来定义的。这里,人是目的,而且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具有唯一性,人的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如康德著名的“目的和手段”的划分,人是目的,而人以外的存在物是手段。人只对作为“目的”的人负有责任,而对于“手段”没有义务,因为作为手段的非人存在物是不具有自我意识的。
其实,不仅人类具有目的性,非人存在物同样存在目的性。现代科学揭示了世界不同层次的内在目的性。维纳等人所著《行为,目的和目的论》一书,把目的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的目的性。它是人类自觉的和有计划的追求和行为。这是有意识的,是最高层次的目的性;二是动物和植物的目的性。它是生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利用环境资源以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一种本能。这是低一个层次的目的性;三是无机自然界的目的性。这是在反馈机制作用下或协和力作用下,维持或趋向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特性。也就是说,这是物质本身作为主体,保持它自身运动、自组织、自维持的性质。这是第三个层次的目的性。
三、对内在价值的质疑与思辨
不论是罗尔斯顿自然先在性的论证还是其他学者自然主体性的论证均受到质疑,反对者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对自然内在价值的确证,走的是两条路线:一条是价值客观主义的确证路线;另一条是泛主体论的确证路线。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中,罗尔斯顿是个最具代表性的价值客观主义论者,他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从“在我们发现价值之前,价值就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很久了,它们的存在先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这一角度进行的,但反对者质疑:不与人联系谈价值,迟早会陷入无法自证的困境。
认为自然也具有主体性和目的性的论证被反对者称为“泛主体论”,反对者认为,主体永远只能是人这种具有目的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智慧生物,价值永远只能是属人的范畴。离开人谈主体、谈价值,不仅会造成已有概念的混乱,而且毫无实际意义,最终将陷入逻辑混乱、无法自证的泥潭。
关键词 职业期望 医学相关类专业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90
Vocational College Medical Specialties Students'
Career Expectations Investigation
ZHAO Qian
(Suzhou Health College, Suzhou, Jiangsu 215008)
Abstract In this study, career expectations scale, Suzhou City, 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5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administered test, investigate medical specialties statu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s. The study found: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specialties student employment more rational treatment, not undeserved reputation actual weight, striving psychological heavier, more emphasis on girls and juniors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prestige factor extrinsic value.
Key words career expectation; medical specialties;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言
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纲要还提出“2015年目标包括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的连年递增,医疗卫生系统的就业门槛不断提高,使得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
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与向往,它既是个体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体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①探讨当前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期望现状及特点,将有利于引导其理性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相关院校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抽取了苏州市某卫生职业院校大一至大三共500名在校生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取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有效样本构成见表1。
本研究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情况;第二部分职业期望量表,由吴谅谅、李宝仙编制,该量表包含声望地位、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三个维度,21个项目,按完全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个等级记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总体特征
由表2可见,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认为最重要的5个因素依次为: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职业稳定、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能学以致用、能提供受教育机会,而最不重要的5个因素分别为: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单位级别高、有出国机会、容易成名成家,这5项中有4项属于声望地位稳定性维度。说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待就业更讲究实利。
2.2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差异比较
2.2.1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性别差异
由表3可知,男女生在声望地位稳定性和外在价值两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女生较男生更重视职业的声望地位稳定性及外在价值。
2.2.2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年级差异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学生在声望地位维度与外在价值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声望地位维度上,大三和大一、大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
2.2.3 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生源地差异
由表5可见,城镇来源和农村来源的学生在职业期望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5)。这说明城镇和农村的学生对待职业期望的认知上基本一致。
表3 不同性别学生职业期望各维度分析(N=480)
表4 不同年级学生职业期望各维度分析(N=480)
表5 不同生源地学生职业期望各维度分析(N=480)
3 结论与建议
3.1 呼吁公平的就业环境
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21个职业期望项目重要性的排序可以看出,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是否具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分析原因,可能与高职生面对就业问题时,普遍对自己的学历和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有关,尤其当他们与本科院校学生处于同一就业市场竞争时,这种心理就更为凸显。而这种心理的存在恰恰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不无关系。尽管教育部在2013年4月16日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实际找工作的过程却没有文件所规定的那么公平,甚至近年来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更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这种公平不仅包括学历公平、性别公平、身份公平,还包括各种就业渠道的畅通与透明。
3.2 择业的求稳心理较重
本研究发现,稳定性和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是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社会的急剧转型所带来的职业风险、生活风险有关,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代年轻人“求稳图安”的心理,使得他们在就业时,不再单纯地追求“高收入”,而是越来越看重工作的稳定、有医疗养老公积金等。“求稳”不失为规避风险的一种选择,然而,对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而言,当下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引导学生正视就业现状,使学生意识到除了进大医院之外,基层医疗单位或是与医学相邻的新兴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要少一些一步到位的想法和一劳永逸的求稳心态,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行动,毕竟医学是一个经验型的行业,当知识经验、年龄阅历积累到一定水平,总会迎来职业上的“春天”,而求稳心理和安逸心态的存在,只会加剧眼前就业难的困境。
3.3 重个人发展不务虚名
调查显示,除上述因素外,自我发展因素也成为了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动机,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人才能、特长在工作中的发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就业后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愿意找寻有潜力的工作职位。这一方面反映出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选择,对待就业问题更加理性成熟;另一方面又再次映射出大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学历水平并不满意,希望工作后能有更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此外,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工作单位的地域、规模、级别等声望地位给予了最低的关注,这表明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更重实际而不务虚名。的确,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事实面前,不少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已在发生着转变,从以往的“认为读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到现如今的“不讲面子讲实际,冲专业而来,奔就业而去”,职业定位更加实际。
3.4 女生、大三学生更重视职业的稳定性与外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