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容老师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多些朗读,少些讲解
一诗到手,要想明白其意,第一步就是读,老师如此,学生也应该这样。可是在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太少,老师讲解的力度太大。常常是蜻蜓点水地朗读之后,老师就开始大段大段地分析讲解,偶尔拎几个学生起来回答几个问题以示对学生的重视或表示课堂的“互动”。学生没有对文本进行充分阅读,对内容还不甚了了,就是老师讲得再精彩,他们恐怕也多会无动于衷,更不要说起来和你对话了。所以,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先朗读,其间最好加上一些默读和静思。一般而言,短一点的可要求当堂背诵,长一点的则要求熟读。之后,老师可范读一遍或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读,使学生对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领会。
此外,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怎样使老师的“讲”成为引导呢?这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讲,精讲,即讲必须讲的内容,讲的内容要“精”,避免空泛。到底哪些内容该讲?笔者认为,学生能理解古诗词或喜欢上古诗词,主要是他们能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或有时能与诗词产生一些共鸣,或能有一些自己的体悟。老师就应该讲这些能帮助学生达到此目的的相关内容,可以是诗词的写作背景,可以是一些重要的典故,也可以是对一些关键字词的鉴赏等等。少讲但要讲到点子上,单单凭借教科书照本宣科是远远不能达到此目的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先充分阅读,翻阅相关资料,自己能进入审美情境,有自己的一些共鸣和体悟。
二、多些感受,少些翻译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句很难翻译,有时勉强译出,则会觉得诗味顿失。对于这种勉为其难,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笔者认为,索性在课堂教学中就少些翻译或不要翻译,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诗句的感受上。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入诗境,一起感受其中的诗景、诗情、诗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入境”也就是强调学生要能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这样才会亲近之喜欢之。
例如学习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时,其中一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我们多会将之翻译为:云霞在黎明时分从海上升起,灿烂无比;梅柳在春天渡江而来,开花变绿。但细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翻译并不恰当。因为从“云霞出海”到“曙”,一个“曙”字,兼含状态和时间过程;从“梅柳渡江”到“春”,一个“春”字,兼含状态和空间距离的比较。它们都有很强的视觉感受。而若简单地将“曙”和“春”理解为“黎明”和“春天”,明显与诗人传达的意思和读者的感受过程不相符合,也破坏了诗中所描写的“新奇”之景。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全用名词,如果将其译为“山区水边一个小村子里一家酒店的酒旗在风中飘扬”,字面意思是没错,可诗意何在?实际上要领会此句,就需要读者展开想象,充分感受。诗人大胆地选取了一面迎风飘扬的酒旗这个视觉感很强的典型意象,而透过这面酒旗,我们可以想象到主人的音容笑貌,街上人来人往的场面,以及整个江南热闹的景象。可以说一面酒旗,是活力的体现,也是春意的体现。但如果将之翻译为白话文,其想象的空间明显逼仄,表现力也大大降低。又如杜甫的《独立》诗中“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一句,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样,把同一空间内的两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跟着作者的描述思绪翻飞。如果将之翻译出来,哪怕是加上一个字,都会使诗意顿失。
人们形容一些好的语言时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少翻译或不要翻译,带领学生多感受诗句,进入诗境之中,从而领会其意,应该说是一件更难也更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三、多些体悟,少些技巧
老师基于多年教学的心得,常会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词的技巧,如进行比较,颠倒语序,注意修辞、照应等。某些时候,这些技巧确实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提高鉴赏能力,尤其是提高应试能力。但这并不是诗词学习的根本,根本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多体会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领悟文字背后所含的意韵,从而体会中国传统文学带给人的美感。
王维的《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李书慧老师认为要想读懂此句,需将语序调整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语文教学之友》2007.3,第30页)。诚然,这样调整之后是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读懂诗句,但同时也把诗句中的诗意消解殆尽。因为此句是写作者在拜访香积寺的路上,先是听到了泉水之声,再细听,感觉到泉水的声音不是很响亮,而是有些低徊呜咽,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泉水被“危石”所阻,这写的是听觉和视觉;而下一句则写的是作者的感觉,日色还好,可作者走着走着竟觉得身上有些发冷,抬头一看才明白原来是青松遮蔽了日光。这样的诗句,一方面写出了环境的静寂、幽深,另一方面则把作者细腻的感受以及由感到思的过程完全表现出来。而调整语序后,读之则如同白开水一般毫无滋味。同样的道理,我也不赞同将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语序调整为“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
学生在进入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淀,而这正是他们学习古诗词时能够达到“体悟”的基础,调动这样的“基础”,使之更丰富恰恰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如在学习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时,教学生注意要照应题目,学生也很难领会诗中的理趣,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起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生活阅历,深入思考,仔细领悟,才能明白朱熹在诗中所表达的读书心得,也使自己的读书心得迈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职校 语文课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03-01
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职校上文化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老师滔滔不绝的时候,有的学生却心不在焉。自然学生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觉得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或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古语说"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强调读书就是要"苦读"。而"苦读"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考试。结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也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①如此下去,怎么能让学生真正喜爱读书呢?于是我就在语文课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 注重课文导语的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导语的的设计非常重要。一堂课开始,老师如果说能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至于导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可以用诗歌诱入,可以用故事引入,也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导入,具体设计要因文而异。比如,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就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我说:"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讲故事,情绪立刻高涨起来,齐声叫好。一个同学还开了个头:"很久很久以前……"于是我就接过他的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齐国,有一个人叫邹忌……"故事讲完了,我再让他们对照注解读课文,他们既有兴趣读,也容易懂了。
二、 在语文课中引入诗词歌曲
诗词本来就是语文家族中的一员,而歌词和戏曲也应该是属于语文的。我常常喜欢在上课之前在黑板上抄一首诗或词让学生朗读欣赏。诗词的选择一是结合季节,比如春天时我就介绍描写春天的诗词,秋天时就介绍描写秋天的诗词。二是结合课文内容,比如学到某位作家的文章,就介绍这位作家的诗词,或者学到新诗单元就介绍一些新诗。而一些流行歌曲或戏曲唱段也可以为我所用。比如,学到舒婷的《致橡树》,就可以引用苏芮的《牵手》与之对照;学到《诗经・关雎》时,我又引用费翔《读你》与之比较;学到《孔雀东南飞》时,我就请会唱越剧的同学唱一曲《惜别离》和《人去楼空空寂寂》。另外,有的歌词语言凝练,生动优美,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语法现象,也值得欣赏学习。比如"提着昨日的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运用了拈连;"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前一个"悲伤"和"幸福"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些东西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三、 语言表达力求生动活泼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如果照本宣科,语言枯燥乏味,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所以在上课时,我力求深入浅出,用自己平时说话的语言来表达文本的内容。有时,同样的内容,如果换一种方式说,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在介绍《威尼斯》这篇课文的作者时,我是这样说的:有这么一个人,以写诗起家,因写散文而出名,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赞扬他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学生纷纷回答"朱自清。"然后再请学生回答有关朱自清的其他问题,他们的兴致就很高了。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比直接介绍朱自清怎样怎样,效果要好很多。
四、 讲究民主,与学生平等对话
凡是我教过的学生可能都有一种感觉,他们觉得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太摆老师的架子,能与他们平等对话。平时下课时,我会像朋友似的跟他们聊聊天,开开玩笑,他们有什么意见我会认真听取,他们有什么事情我会表示关心。上课时我会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让他们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我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得好的,我会及时鼓励,说得不对的我会指出他们的错误,或用归谬法来幽默一下,让大家在笑声中明辨是非。但对个别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我也会发火,不过发火只能偶尔为之,因为经常这样会伤害师生感情,而且发火次数多了,效果也不好。我认为,只有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形成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才能使老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当然,要上好语文课,只凭以上几点是不够的。但经过我的尝试,至少证明这些做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语文课是丰富而有趣。这样上课时他们就会带着一种期待的心理,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去主动学习,这不是比逼着他们学要好得多吗?
参考文献:
[1]王丽编.《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技出版社
“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俱足,始为难得”(李东阳《怀麓堂诗画》)。文论中首次提到意象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过“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
一、意象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意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谓继承性就是指意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内涵,例如古人临别总是“折柳”相送,表达内心的不舍;或是描写传书“鸿雁”表现对远方离人的牵挂与思念。“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的”,意象在诗歌中,也就具有了符号的性质。因此,读诗歌首先应该了解古诗歌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内涵,例如:
“酒”意象――一友情、借酒消愁、狂放
“渡口”意象――一羁旅之愁、漂泊之苦、依依惜别
“莲”意象――一出淤泥而不染
“竹”意象――一风骨
“兰”意象――一清雅
“梅”意象――一傲骨
“菊”意象――一高洁
意象内涵相对固定,而主体情感却充满着独特性。诗人总是在寻求着突破――对意象内涵的突破。这便使得意象有具有了创新性。例如李白的《牢牢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地点在“劳亭”。“五里短亭,十里长亭”,长亭短亭皆送别。“亭”这个意象表现送别时那份留恋与不舍,这是古诗词中固定的内涵。但这首诗高超的艺术效果在后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日送别,理当折柳相送,表现那份不舍之情,同时暗示来年柳绿之时,又会再度归来重逢。这是古人送别习俗,也是一份情思寄托。而诗人却道春风也似多情起来,知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柳条不青,便不能折柳相送,可免去离别之苦,更不必经受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真是别翻新意,另辟诗境。《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在诗人假定性的想象中,情更是别具一格。因此,读诗不仅要读意象固定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推敲的却是诗人对意象的创新,诗人独特的诗情。
意象的创造性使其内涵逐渐发展演变,使得意象具有了多义性。相同的意象能表现截然不同的情感。例如“落花”意象: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张先的《天仙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张先的《天仙子》中的落花表现的是惜春与伤春之情。林黛玉《葬花吟》更是将花的命运与美人命运紧紧相连,她不单单是在伤春,更是感慨自身易碎的生命,花落之时,便是人亡之际,怎能不让人震撼。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独具一格,用落花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性格,虽英雄无用武之地,却依然豪情万丈。
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经过漫长的演变,其内涵逐渐丰富,从原来较为固定的本义到后来的多义,古典诗词意象的多义性与语言的模糊造就了古典诗词深邃的人文内涵与清新的审美体验。读诗不能读表层之意,更要读深层之情,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然而,“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二、字斟句酌,细读意象
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今人读诗,也必得字斟句酌,玩味推敲,方能体味个中滋味。
首先,可以关注意象中的形容词。形容词,描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眼中景物所呈现的特点正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情感。例如“秋思鼻祖”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前三句连用九个意象,却构成了一幅层次鲜明的秋景图。一、三两句描写意象的形容词传神地表现诗人心境。首句中的“藤”是枯的,毫无生命力,“树”已是垂垂老矣,令人联想到的是绿叶落尽,只剩枯枝败叶,毫无生气的枯木、“鸦”都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而这里确实昏昏沉沉的,偶尔几声凄厉的叫声回荡于天地之间,似乎是晚秋里唯一的活物,让人感受到一个肃杀、衰败的秋天。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的马是瘦马,可见人马皆受旅途之苦多时,吹来风是萧瑟的西风,一人一马在猎猎西风中颓然行走在古旧的小道上,三个意象表现出诗人凄凉的现实生活,旅人孤寂、漂泊之感顿感强烈。读者通过对修饰词的解读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一个失意文人的悲苦、迷茫。
三、将心比心,还原心境
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提倡细读文本时应使用还原法。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放大变形,在读诗歌时,我们用现实世界里的正常逻辑去揣摩艺术世界的逻辑便会有矛盾之处。孙绍振老师认为这种矛盾之处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将艺术世界还原,便能发现意象背后诗人的独特心境。如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城下了一场小雨之后青草生长。诗人写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依据人们的经验远看不清楚,而近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诗歌中会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朦胧之美。而这句诗句却不是,远能看见,走近了却看不见了,这就很值得斟酌。若是一般人便会觉得远远看去绿油油,近看没了也就罢了,不放在心上,而韩愈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小草是春日最美好的景色,胜过皇都一切繁盛烟柳。这就是诗人内心的诗意,见到早春生长的那份欣喜与心动。
四、感受意境,整体把握
“意境”和“意象”一样也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心雕龙》一书描述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意境”的本质意义就是“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美学境界”。
“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出意境。”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孙绍振却认为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功夫,不善于营造整体意境。不管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不仅要关注意象,也应关注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
读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意课堂从何而来,我认为:它从读中来!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古诗词教学更是以读为主,读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灵魂。
一、疏影横斜水清浅――读通文字,动情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诗词教学课堂伊始如何使学生动情?非读不行,毕竟“七分诗,三分读”。
引导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读中,关注字、词,大致了解诗词的大意,把握好读的节奏、轻重、快慢,诗词的情感基调就出来了。
特级教师王崧舟深谙“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他在执教《长相思》时第一环节就是指导学生读词,读的重点就落在读通词,读懂词意,催学生动情于读中。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生读)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向榆关那畔行”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
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①)
上面的教学片断中,王老师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然后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如何探寻?那便是反复的朗读。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然后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的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递升,让学生在读中真真切切体悟到词人的乡愁。
二、浓绿万枝红一点――捕捉文眼,悟情
诗(词)有诗(词)眼,文有文脉。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指出了诗(词)眼的含义,认为眼是全篇题旨之核心,神光之透镜。也就是说,诗词之眼是一首诗(词)或一句诗(词)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找准了诗(词)眼,抓住了文脉,也就扼住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咽喉,以此为切入口,构建阅读教学的话题,阅读教学也就有了抓手,悟情有了催生点。
在寻找诗(词)眼的时候,注意古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但是千万不可看到这些词性的词语就当作诗眼,须知先有“诗词”后有“眼”,首先得理解整首诗词的含义,方能看出“眼”在何处。也不可看到一字就认为是全诗词的唯一诗眼。诗眼有一句之眼,数句之眼,全首之眼;诗词眼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几句诗。更不可把生硬字看作诗眼。古人强调炼字要精确而又有天然之妙,诗眼贵在贴切自然,做到平字见奇,常字显妙,所以不可把生硬字看作诗眼。
三、林间新绿一重重――抓住诗象,融情
诗重情,更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借助想象,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方能人文融情。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时(《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就很好地抓住“诗象”这一中介进行引导: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塔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②)
王老师抓住了“胡尘”两字,让它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试想,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谁又能置身于词外呢?
我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就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死不瞑目,诗人老泪纵横,诗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溘然长逝,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
读诗词要融情,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四、点水蜻蜓款款飞――拓展资源,纵情
“这是谁干的,教室里怎么这么多纸团?”老师一脸严肃地问。
不好,调皮的男生们又捅篓子了。刚才下课的时候,他们几人在教室里互扔纸团,还美其名曰“打雪仗”。这不是找事吗?不知道这节课有位“英明神武”的老师来上课?这岂能逃过他的法眼!
教室里静极了,大家都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骤雨的来临。
在了解情况后,老师的脸上又泛起了微笑。这让我们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打雪仗,而现在外面又没有下雪,‘武’雪仗是打不起来了,那么我们就来打一场‘文’雪仗。”老师停了一下接着说,“咱们分两组,男生对女生,先用带雪的成语攻击对方,对方反击时也要用上带雪的成语。如果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则表示攻击的力度加大。哪组对不上,则认输。男生先开始。”
“哗――”老师的话才说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这怎么打啊?从来没有练过呀!经过简短的议论,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我先来!”勇敢的蔡毅首先发言,“我说的成语是‘鹅毛大雪’,意思是说雪花像鹅毛一样大,形容雪下得又大又猛。”话音刚落,“啪,啪,啪……”男生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语文课代表张玮受不了这种刺激,毅然决然地站起来回击:“我对的是‘冰天雪地’,这是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很冷,环境很恶劣。”我带头鼓掌,女生们也跟着起劲儿地拍起手来,夹杂着“好,好”的叫声。
“我出‘冰雪聪明’。”“我对‘程门立雪’。”“我出‘阳春白雪’。”“我对‘傲雪凌霜’。”……
几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
老师把手抬起来,向下一压,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他笑着说道:“对成语难不住对方,现在增加难度,请出带雪的诗句让对方来对。”又是一个“馊”主意,不过我们喜欢。
“刚才男生先出的成语,这次我们女生先来。”我赶紧站起来,抢着说,“我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里就爆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听得出这是男生在嘲笑我。
“这里面也没有雪呀!女生输了,哦……”桂小伟得意地站起来起哄。
“没文化真可怕!虽然这句里面没有雪,可这是写雪的句子。这是写诗的最高境界,懂不懂?哼!”我不服气地回应道。
“不仅算对,还非常不错。男生接。”老师发话了。
“我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是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杨宁反应较快,老师刚讲完,他就站起来说道。
“我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我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出‘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我对‘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大家你来我往,对得不亦乐乎。看来背了上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今天派上大用场了。
20分钟后,尚未分出胜负,老师就终止了比赛。他让我们把这些带雪的成语和诗句回家都整理出来,记在“采蜜本”上。
一场风波就此结束,用此战化解彼战。这刘老师果真像他自吹自擂的那样“英明神武”,哈哈哈!
(指导老师:刘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