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舌音和翘舌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分翘舌和平舌音的方法有:
1、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来区分。
2、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声旁推断出同声旁的一批字的读音。这种方法虽有例外,但不妨一试,只是用时须谨慎,以免有出入。
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或者下齿背均可。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朗读训练;汉字发音;朗读语气;朗读节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54-01
朗读教学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朗读中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朗读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音要准确
1、平翘舌音部分问题
这里所说的平翘舌音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音。zcs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 ch sh是舌音后音,又称翘舌音。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是两条系统,区别是很严格的,而我们大多数学生,常将其混用,造成歧义,引起语音混乱,出现理解障碍。因此,准确区分平翘舌音是读音正确的一个关键。如何正确区分呢?下面介绍两种常用而有效地方法:
(1)排除法,即记少不记多
普通话中,平舌音字少,翘舌音字多。常用字范围内,平舌音字有262个,翘舌音字有624个,大体比例是3:7。在对应的两组平翘舌音字中,只要记住字数较少的一组发音,另一组的正确发音自然就掌握了。
(2)类推法,即利用代表字类推
汉字构型中,形声字占有很大比重,在平翘舌音字中也是如此。利用声旁的表音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记住代表字的平翘舌音来推知一批平翘舌音字。
2、形声字造成的误读
形声字是汉字的造字方法,据统计约占现代汉字的90%左右。不过,在语音的长期演变中,许多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像“清”、“园”、“诠”这样声符与形声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的,只占全部现代形声字的五分之一强,因此,现代形声字的表音度很低,考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现象,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错读类型:
(1)形声字与声符的声母相同,或者声母、声调相同(即双声),而韵母不相同,如“弦”,由于声符“玄”(xuán)而误读为“xuán”。
(2)形声字与声符的韵母相同,或者韵母声调相同,而声母不同,如“板”,因声符“反”而误读为“fǎn”。
(3)形声字与声符的声母、韵母相同,只差声调不同。如“汶”,因声符“文”而误读阳平。
(4)声符与形声字的声母、韵母都不相同,只有声调相同的。如“隘”,由声符“益”类推而误读“yì”。
(5)声符与形声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如“诣”,由“旨”类推而误读“zhǐ”。
(6)有些形声字在造字时使用了某个声符,造字方法或双声或叠韵,后来汉字的使用频度发生变化,在现代交际中后起的形声字成了常用字,而做声符的字反倒成了生僻字。如“丕”,由“胚”逆推而误读为“pēi”。
3、多音字造成的误读
(1)从声调上区别
一部分异义多音字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只差音调不同,这类字一般意义上有联系,是靠改变声调来区别意义和词性的。区分这类型字时只要记住单个字作为动词、名词或形容词的不同读音,那么,就可以类推由它们分别组成或合成词时的读音了。
(2)从双声或叠韵上区别
一部分异义多音字的字音之间存在双声或叠韵的关系。例如,“度”字有两个音,读“dù”时表计量和名物义,如度量衡、一年一度、浓度、湿度、硬度、知名度等;
二、重音上的错误
学生在朗读中出现重音早的错误是常见的。当学生还没有掌握课文的脉络,没有把文章中的语句和中心思想紧密结合时,往往会出现重音上的错误。纠正的方法是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有关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按照课文里要表达的意思,把重音移到合适的位置上。
三、注意朗读中的语气表达
语气是指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具体语句的声音形式。由于全篇作品与整个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的要求,由于各语句的本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每个语句必须呈现出具体的感彩和分量,并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声音形式。
四、节奏
节奏是指朗读中有声音语言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循环往复,交替出现。
1、大声朗读。
告诉孩子学习汉语拼音,重要的是看老师的嘴形,大声地跟着读。每天在家跟着录音机的汉语拼音磁带(学校没有统一订购的话,新华书店有配套磁带购买),并且用手指着该拼音朗读。
2、在读拼音的时候不妨做手势帮助孩子记忆。
很难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我教孩子读后鼻音的时候,把双手作成喇叭的形状,表示后鼻音要打开口腔来读,才准确,因此也记住后鼻音有一个ɡ;读平舌音时候,将手掌平放,读翘舌音时候,将手指往上弯曲,因此记住翘舌音读的时候舌头要往上卷。,
如果家长读拼音也不准确,还可以让孩子跟着录音带朗读,并采用复读机用对比的方式检查是否读准确了。
3、一部分拼音形状很相似,很难掌握,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具体环境,帮助他记住。
如b 、p 、d、 q四个声母,你可以启发孩子这些拼音像他见过的什么东西,会容易记住拼音。注意,不是把你的想象强加于他。我是这样启发孩子教他记忆的同时边读边做动作:b 就是广播的播,广播(收音机、电视机)的天线是向上的,同时可边说边出示左手,这样就记住了b 的那一竖是在左上;p就是一个人左手拿着一个盆,将水向下泼在教室外面(当时他的教室的门在右边)这样就记住了p的那一竖是在左下;d在书上插图的意思是小马跑步嘟嘟的声音,可以想象小马向右边山上跑,身后留下一串脚印,同时孩子可以向右转,脚往后踢,这样就记住了d的那一竖是在右上;q在书上是一只向空中飞的气球,只要记住是右手拿着气球,气球在向上飞就可以了,这样就记住了q的那一竖是在右下。在孩子分不清的时候,你不要急于告诉他怎么读,应该启发他当时记住拼音的情景,慢慢就熟练了。
4、不管是记不住还是读不准的拼音,家长均可以采取过关斩将的形式帮助他。
也就是让他读所有的拼音,把不会的拼音写在小卡片上,每天拿出5分钟,分早中晚三次,反复循环读这些不会的拼音。把立刻读出来的拼音,放在一边,这样慢慢就都会读了。我不赞成次次都是把所有的拼音读一遍,这样效率不高,孩子没兴趣。你还可以在闲暇时间,随时问孩子不熟悉的拼音怎么写,怎么读,可以用手指互相写在手心上哦,就像玩游戏,还可以增进你们的感情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67-02
新课程改革中必修模块的综合学习是为了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它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因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成为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语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如何纠正学生的地方口音进行探讨。
一、“南宁普通话”口音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宁普通话俗称“南普”,它是一种夹杂有粤语、壮语、平话、官话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变体。因为从小受到“南普”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必然要比北方城市的学生辛苦。
(一)调值不准
普通话的调值主要分为五种,分别为阴平调(55)、阳平调(35)、上声调(214)、去声调(51)和轻声调。而“南普”调值常常为44、34、213、43,出现了调值不到位的情况。轻声调在普通话语音中要求短而轻地滑过去,“南普”音则将之演变为34调或22调。如“跋山涉水”一词的“35 55 51 214”调值,“南普”音则读为“34 44 43 213”,原来的抑扬顿挫之感在“南普”中读来显得平淡无味。
(二)发音不准
1.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南普”音基本没有翘舌音,大都将翘舌音读为平舌音。这样常常会因语音不准造成理解的偏差,如“诗人”理解成“私人”或“思人”,“知识”理解为“自私”等。翘舌音“r”则常常读为“i”,如“仍然”读为“yén yán”,“鸡肉”读为“jī yòu”。
2.没有卷舌元音er。er是一个卷舌元音,发这个音时要求口自然打开,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处于最自然状态,然后舌前、中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对。但由于受到白话方言的影响,“南普”中没有这个音,所以在发这个音时常常发成另一个音“e”。 “e”是一个半高元音,发音时要求口半闭,展唇,舌身后缩,舌面后部稍隆起和软腭相对,如“额头”的“额”就是发这个音。按照“er”与“e”的发音特点,两个音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在“南普”中几乎所有的“er”都读为了“e”,如“儿子”读为“é zi”,“二班”读为“è bān”等。
3.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不分。壮话也是影响“南普”的一种方言,尽管在90后的学生身上相对少见,但在交流中也经常出现。有一些比较经典的笑话就是调侃这种情况的,如“风口”说成“疯狗”,“赚钱”说成“算钱”等。
4.尖音现象明显。在普通话里,舌面音“j q x”可以和“i ü”拼读,而“z c s”是不能和“i ü”拼读的,如果标注成“zi ci si”,也只表示读原辅音的延长音,而不是拼读音。但在“南普”中,在发舌面音时,由于舌尖(或舌面)在齿间造成了声音气流的阻塞,就和“zi ci si”的拼读音相同而读成尖音了。如尖(jiān)读为“ziān”,钱(qián)读为“cián”,先(xiān)读为“siān”等。
(三)把方言添入普通话
“南普”中出现很多在普通话中没有的音或词,它们表达着特殊的意思。如动词“dō”表示用尖的东西扎,“bō”指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到,“kīng gěi”是聊天的意思,“liāo”或“lōu”是指邀约或怂恿别人;形容词“mōng”是指食物不脆,有粉粉的口感,“ó”指人凶巴巴的样子,“nōng”指东西煮糊了;名词“lōng”是指洞;量词“góu”形容大而沉重的东西等。
除此之外,“南普”还习惯在句尾添加加重语气的语气词或直接加重句尾词语气,如“好喂(34)”表示疑问,而“好喂(21)”表示同意或答应;轻声词“得”在“南普”中则常常放在句尾作为语气词,如“得不得”中第二个“得”字读34调,表疑问语气。“mê”(44调)也常用在句尾表疑问。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南宁普通话”地方口音问题的成因分析
南宁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真正的本土居民只占全市人口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居民来自外地。因此“南普”在形成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地与外来语音的共同影响。
(一)南宁本土白话的影响
1994年前南宁的公交车报站、电视台和电台很多时候都使用白话播音。从1997年开始实行推广普通话运动后,普通话在南宁市区和郊区都已经推广。但由于受到白话口音的影响,很多字的发音明显带有白话的口音,如翘舌变平舌音、“er”变“e”音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或缺陷。而且还有很多白话的方音进入“南普”,如“陋野”,“kīng gěi(聊天)”,“mōu(蹲)”,“hiāo(得意忘形)”,“七”也是南宁特有的白话转换词,指“神经病”,如“七仔”“七婆”或“七哄哄”等。诸如此类方音入“南普”的字很多,这也形成了“南普”特别的语貌特征。
(二)周边城市及郊区方言的影响
虽然南宁市的地方口音为白话,但由于南宁郊区又有着自己的方言,这也对“南普”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方言大抵为官话、平话、壮话等。在这几种语言中,壮话最古老,早在秦汉年间生活于此的土著居民就说这种话。民国以前,南宁市民除少部分讲邕州官话之外,多数均讲白话和平话。郊区、邕宁县、武鸣县和农村主要讲壮话和平话。在桂林、柳州以及老南宁的下廓街、临江街、北门街(今北宁街)的居民多数是讲官话,部分武鸣壮族人也讲官话。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开展,现在市里讲方言的人少了,讲普通话的人多了,普通话逐渐取代这些方言成为最重要的沟通语言。
三、“南宁普通话”语音纠正方法探究
针对上文提及的多种不标准、不正确的语音问题,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尽量纠正地方口音,提高普通话发音水平呢?
1、磨房磨墨,墨碎磨房一磨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灰。
2、出南门,走六步,见着六叔和六舅,叫声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绿豆;过了秋,打了豆,还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绿豆。
3、哥挎瓜筐过宽沟,过沟筐漏瓜滚沟。隔沟挎筐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沟。
4、山前有个崔粗腿,山后有个崔腿粗。二人山前来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唇音练习
1、老方扛着黄幌子,老黄扛着方幌子。
老方要拿老黄的方幌子,老黄要拿老方的黄幌子,
末了儿方幌子碰破了黄幌子,黄幌子碰破了方幌子。
2、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4、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舌尖中音练习
1、你会炖炖冻豆腐,你来炖我的炖冻豆腐;
你不会炖炖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2、老罗拉了一车梨,老李拉了一车栗。
老罗人称大力罗,老李人称李大力。
老罗拉梨做梨酒,老李拉栗去换梨。
3、有个面铺门朝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
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门朝南;
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门朝南。
4、大刀对单刀,单刀对大刀,大刀斗单刀,单刀夺大刀。
舌根音、舌面音练习
1、七加一,再减一,加完减完等于几?七加一,再减一,加完减完还是七。
2、你也勤来我也勤,生产同心土变金。工人农民亲兄弟,心心相印团结紧。
3、一班有个黄贺,二班有个王克,
黄贺、王克二人搞创作,
黄贺搞木刻,王克写诗歌。
黄贺帮助王克写诗歌,
王克帮助黄贺搞木刻。
由于二人搞协作,
黄贺完成了木刻,
王克写好了诗歌。
4、小郭画了朵红花,小葛画了朵黄花,
小郭想拿他的红花换小葛的黄花,
小葛把他的黄花换了小郭的红花。
翘舌音、平舌音、练习(1)
1、天上有个日头,地下有块石头,
嘴里有个舌头,手上有五个手指头。
不管是天上的热日头,地下的硬石头,
嘴里的软舌头,手上的手指头,
还是热日头,硬石头,软舌头,
手指头,反正都是练舌头。
2、三山屹四水,四水绕三山;
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
3、长虫围着砖堆转,转完砖堆钻砖堆。
4、师部司令部指示:四团十连石连长带四十人在十日四时四十四分按时到达师部司令部,师长召开誓师大会。
5、早招租,晚招租,总找周邹郑曾朱。
翘舌音、平舌音、练习(2)
1、紫瓷盘,盛鱼翅,一盘熟鱼翅,
一盘生鱼翅。迟小池拿了一把瓷汤匙,
要吃清蒸美鱼翅。一口鱼翅刚到嘴,
鱼刺刺进齿缝里,疼得小池拍腿挠牙齿。
2、字纸里裹着细银丝,细银丝上趴着四千四百四十四个似死似不死的小死虱子皮。
3、石、斯、施、史四老师,天天和我在一起。石老师教我大公无私,斯老师给我精神食粮,施老师叫我遇事三思,史老师送我知识钥匙。我感谢石、斯、施史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