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差生转化案例

差生转化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差生转化案例

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第1篇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成功的教学经验,就是要从面向少数优等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为“差生”的进步不仅对于其个人,更是对于整个班级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是班集体的学习成绩方面;第二是在于整个班集体的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另外这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但是,在我们眼中的这些不良现象,更是对整个班级体都有影响。但是,差生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同样,差生的转化工作也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因此,在当今素质教育的今天,差生的转化也成为学校教育永远不衰的话题,同样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需要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这是许多老师都在寻找或困扰我们老师的问题。

一、案例

在我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不过有这样一位学生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深刻,当时我任教这个班的生物课,这个班有一位学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令各位任课教师和同学非常头疼,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他身上,课堂上他不是大声讲话引起轰堂大笑,就是拿这个的笔、弄那个的书、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老师批评他,就公然与老师对立,有时弄得老师无法上课,甚至还对老师极不礼貌。后来我多次与班主任沟通,了解他的情况后,得知他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奶奶生活,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今天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一改以前的教育方法,在他身上多用鼓励和表扬,不用或尽量少用批评,即使他在课堂上胡乱回答老师的问题,只要有一点道理,我都给以鼓励,并且在课堂上我尽量拿一些非常简单,他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回答,慢慢地他在我的课堂上,就不怎么捣蛋了,也开始回答问题了。这个时候我就趁热打铁进行表扬,同时课后也经常与他沟通,也会给他指出表现不足的地方,结果这位学生不但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转变,就是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了,生物成绩从原来的二三十分进步到六十多分,据说各科成绩都有所进步。其实,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优秀学生的关注、关爱往往多于其他学生,这种关注、关爱对“差生”或困难学生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据调查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但由于他们成绩不好,老师视而不见。所以,有时他们就采取影响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得到老师的关注。

二、案例分析

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转化;中职校差生

众所周知,近几年初中生源总数直线下降,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初中起就不爱读书,不爱打开课本,不爱做作业,我县初中毕业学生最好的学生去读一中,差一点的去读七中、五中、文公中学、晨光中学。读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上占了毕业生总数的70%,还有30%的毕业生还会被福州、泉州、厦门、永安职专、三明林校、三明农校等100多所的职业学校所”看中”,等下剩下一小部分学生才会到要校就读,可以说,只要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学生都可以来我校读书,故我校生源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无形当中,刚进我校时就有好多好多的中职校差生。

中职校学生由于所处生活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还有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基础不同,因此他们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差生将存在于不同学校各个班级,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可以说中职校差生是班级的落伍者,要去做好他们的工作是要花相当大精力,这些中职校差生常常旧习难改,也许一时兴起今天改了,明天又故伎重演了。作为我们德育工作者又不能放弃对这些差生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另外对这些中职学校的较差的同学进行培养转化也是学校提高学习氛围、打造优秀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的一个,我们只有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我们社会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如果要完全消除这些的中职校差生存在的事实,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我想从我多年的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一些总结,谈谈我们该如何欣赏中职校差生,转化中职校差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中职校差生”形成的原因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学校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有的学生是高考落榜之后选择中职进行学习,有的学生是没有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机会才转而进职业学校学习某种技术,还有的是一些叛逆的学生的迫于家长的要求而无奈的选择职业学校等等,也正是这样,职业学校的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更没有对职业教育产生认同,有人觉得嫌弃,有人产生自卑心理 有人,认为到中职校读书就是“低人一等”,学生在缺乏成功体验的同时,对未来也就缺乏明确目标与信心。

我校职中学生众多是来自乡村,从小学到初中,他们没有太多的见识面。他们来到县城,接触到的是一些繁华美好的现象,这里的生活环境和之前的农村环境差异很大,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想法,追求奢侈,注重享受物质生活,进而有些学生开始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另外这时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青年的诱惑,由于自己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同学互相攀比,大肆花费父母血汗钱而不知辛苦,一些没钱的学生更会产生偷窃、勒索等犯罪行为,这时的他们完全忘记当初的学习志向;考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县内的农村家庭,经济基础不好,绝大部分是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据对我校09级学生的家庭调查统计,在全级的543名同学中,父母等长辈在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就占了81.2%,有10.5%的学生父母离异,16.7%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47.8%的父母都常年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照管的也有52%,好一部分的父母亲及爷爷奶奶对自家的孩子溺爱有加,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学生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没有责任感。

二、中职校如何欣赏中职校差生、转化中职校差生

首先要善于欣赏中职校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闪光点也就是学生的优点,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优点,中职校差生也不例外。古语说的好: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尤溪职专09土木水利科中有一个班级,有一个学生学习很差而且爱欺负其他同学,生活比较散漫。有一天我经过这个班级门口时,发现早已散架的黑板擦被修好了。后来经过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带了自己家里的东西来学校帮忙修理的,我就在班会课上诚恳地表扬了他并鼓励他今后多做好事,最后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学习他勇于助人、乐于公益事业的好精神。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一大截。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中职校差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次要善于使用欣赏性评语,以此来增强中职校差生的自信。每到期末时,我都要写班主任评语,班主任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恰当有用的评语有助于家校沟通,好的评语可以很好地通向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国职校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教师有意识无意识地将学生分为好与差两种,这样一来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与学校的工作更加抵触。我结合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在工作中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欣赏性评语,每位学生至少找到一至三点的优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感到自豪,从而受到激励。在日常教学中也一样,在日常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继续加油!”、“你太棒了!”、 “最近你进步了!”、“你是好样的!”、“请继续努力”等等。这样写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中职校差生,他们很少有受到表扬和肯定,以前都是经济被批评和嘲讽,故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从而对生活和学习更加有信心了。

综上所述,要整体地提高中职校差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素养,要全体班主任共同努力,学校也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学校、老师、家庭、学生一起努力,才会取得良好的成功,最终使中职校差生越来越少,好生越来越多。(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爱心与教育》,作者:李镇西

[2]《走进心灵》作者:李镇西

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第3篇

开学第一天,王老师对班里面的所有学生说了一个谎,她会平等地爱班里每一位学生,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一个坐在前排的叫小毅的小男孩,王老师发现小毅根本无法跟其他孩子玩到一起,他的衣服邋遢、身上也不整洁,很不受大家欢迎,王老师很喜欢用红笔在他的卷子上画一个个大红叉。过了不久,学校要求老师查看每位学生过去的档案,王老师把小毅的档案放到最后一个才看,然而,他看到小毅的档案吃了一惊。一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写得很整洁、永远面带笑容,对人很有礼貌,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深受同学的喜欢,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妈妈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家里生活困难。”三年级的老师写道:“母亲的去世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的父亲责任感不强,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他的家庭会对他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四年级的老师写道:“小毅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怎么感兴趣,他没什么朋友,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此时王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圣诞节到了,学生们给老师送来了圣诞节礼物,是用明亮的彩纸包好的,上面扎着魅力的丝带,唯独小毅的不是,他的礼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的,而且还是从杂货带上扯下来的,王老师费了很大的劲才打开这个礼物。那是一串水晶石项链,上面有颗水晶石掉了,还有一瓶只有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孩子们开始发笑,王老师制止了孩子们,她大声赞扬这串项链很漂亮,并把它戴在手腕上,还擦了一些香水。那天放学后,小毅说了一句话才走:“王老师,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和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王老师哭了一个小时。从这一天开始,她不再研究怎么教孩子阅读、写作和做算术,而是研究怎么教育孩子。王老师开始特别关注小毅,与王老师学习时小毅的大脑也变得灵活了起来,王老师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来越快。到了这年年末,小毅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等地爱班里的孩子,小毅却成了她的“宠儿”。一年后,王老师在她的门缝发现了一张纸条,是小毅写的。小毅告诉王老师,她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棒的老师。又过了6年,王老师又收到了小毅的另一张纸条,他说自己已经高中毕业,成绩排在全班第三名,她依然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多年后,王老师收到一封信,小毅说当初自己拿到学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学校继续深造,他还说王老师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但如今信上的落款变得长了些,某某学院医学博士。那年春天,小毅又来了一封信,说他马上要结婚了,他不知道王老师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新郎母亲的位置上。当然,王老师去了,还特意带了当年小毅送她的丢了一颗水晶石的项链,还专门喷了小毅母亲当年用过的那种香水,师生俩互相拥抱,小毅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道:“谢谢你王老师,你让我知道自己还可以有些作为”。王老师眼含热泪低声说:“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教育的价值,回看学校的年度评估,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的责任,更可贵的是她有一颗爱心,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也很有教育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为其真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值得教育人思考的问题很多。

学生成长档案。十多年前,中小学教育开始流行学生成长档案。本来,学生成长档案是记录一个学生各个时期发展变化,反映学生各个时期学习的基本情况,不仅供他人查阅,也能给自己留存一份美好的人生成长档案。事实上,在成长档案建设过程中,很多学校都没有利用好,而文中的老师却把成长档案很好地利用起来。王老师是一个新接手的老师,难以想象小毅如果没有遇到王老师,王老师没有看到成长档案,他的人生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状况。幸好,成长档案,让王老师原本带有“有色”眼镜的心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明白了小毅真正需要什么,也明白了小毅教育失败的根源是什么,更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于是,才有了王老师教育思想的蜕变,即“她不再研究怎么教孩子阅读、写作和做算术,而是研究怎么教育孩子”,完成了自身教育的华丽转身与蜕变,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成就了自己教育生涯的高度。从王老师利用成长档案完成自身教育蜕变和华丽转身这个案例反观我们的教育,学校建设成长档案,不仅仅是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要真正引导教师利用成长档案根本的功能,改变自己“有色”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待教育。

爱的教育。“爱的教育”进入基础教育已经有很久了,这个词应该从《爱的教育》一书翻译起开始,尤其是在21世纪初进入到一个“鼎盛”发展期。当然,爱的教育本质上没有错,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的内涵,但在具体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管理者都把爱的教育简单理解,且进行片面化处理,其所理解的爱的教育就是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打骂学生,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进而形成为“教育高压线”。这是对爱的教育的误解,更是中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悲剧。真正爱的教育,是教师像母亲或父亲那样无私的关爱、照顾。就像王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妈妈的味道”一样,而小毅的改变,正是因为他从王老师身上感受到了那股久违的“妈妈的味道”,正如他说的“王老师,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很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王老师哭了一个小时。我想,王老师不是为小毅的话感动而哭,而是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弄清楚教育的真谛而哭,正如在小毅婚礼现场,师生相抱时王老师说的“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我相信,这是王老师最真诚的话,也正因为她自身完成了教育生涯华丽转身和人生蜕变才能说出如此有境界的话。爱的教育,是亲子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父亲的味道,而不是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如毕淑敏在《孩子,打不打都是为了爱你》一文中说的一样,孩子,打不打都是为了爱你,不打是因为你很优秀,打你骂你是因为你犯错需要把你从犯错的边缘拉回来。这才是真正爱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教育真正的本质含义与真谛。

差生或后进生转化。在很多杂志上看到过很多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也曾看过不少教师和学校上报教育局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还曾听过不少师德报告――关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案例。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都把自己塑造成高尚、伟大的形象。其实,真正的差生是教师很难在一时半会儿能够用教育的力量进行转化的,毕竟,有那么多科,有那样差的成绩等待提升,有那样多的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地弥补。所谓的差生或后进生转化,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学生曾经很优秀,后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遭遇了家庭的变故、自己思想的变化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自己的人生。就像文中的小毅一样,因为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责任感不强,让小毅对人生发生“破灭”。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差生,才有了“王老师很喜欢用红笔在他的卷子上画一个个大红叉”。小毅的改变,是因为王老师用母爱的力量,解决了小毅心理所堆积的问题,解开了他的“心结”,开发出了他的源动力,愿意认真学习,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才有后面的转变。如果小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差生,估计要想转变,是非常难的。当然,王老师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尽管这是王老师的低调,但也可以看出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本质。

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王老师对小毅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把一个已经走向学业生涯崩溃边缘的学生拉回来,彻底改写他的人生。从差生或后进生转化的本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王老师通过用母爱的力量,唤起了孩子的觉醒,让小毅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因此,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师教育艺术有多高,真应该像古人说的那样“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即教师只能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并不能起到什么关键的作用。这个话用哲学的原理解释就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一样,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是外在条件,学生是内在条件,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然后解决了心理困惑、疑难等问题,才能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愉快地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换言之,即是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否则,离开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一切外在的教育都免谈,或者说一切外在的教育就难以通过个体发生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成绩,为什么会有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所在。毕竟,每个人内在潜力发挥的程度和大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必然不一样。

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自信教育。从小毅人生发生蜕变可以看出,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在于理想教育、前途教育,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就是自信教育。其实,笔者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中,应该说自信是最根本的,小毅的改变就是因为自信,正如在自己的婚礼现场在老师耳边说的“谢谢你王老师,你让我知道自己还可以有些作为”。正是他自己知道可以有所作为,才获得了自信,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一个人有自信,才能昂首挺胸,自信快乐地生活,才能信心满满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才能坦然面对各种人生困难。相反,一个人一旦没有自信,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学、朋友、同事等的非议和非难,甚至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没有自信这个因素而逐渐“淤积”而成,甚至会因为没有自信而丧失很多东西。自信的人,才有强大的“气场”,不仅让自己昂首向上,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辐射别人,让别人也能看到阳光与自信。开发学生的潜能、内驱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其实最后都要归根结底到自信教育上面,离开自信教育,不论是核心价值观、三观、高分数、高能力等各种素质,一旦一个人彻底失去自信,基本上这个人内在的“灵魂”也就没有了,轻者自暴自弃、厌倦生活,重则会放弃生命。因此,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要培养孩子具有牢固的自信力,一旦拥有自信力,是任何东西都攻不跨的壁垒,也能笑对人生各种问题与是非,快乐健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亲子”教育。当前教育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学校、进入教室,甚至当前掀起了“互联网+教育”的,并美其名曰“智慧教育”。尽管,信息化教育或“互联网+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无论其多么优越、先进,都无法与传统教育相比拟,更不能超越。我们从王老师利用成长档案成功教育小毅的案例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基础教育真正需要的不是多么先进的教育技术、模式和手段,更多的则是需要教育者要给孩子们亲情的味道,要给孩子传递“妈妈的味道”“爸爸的味道”,这个味道,是任何教育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东西。当我们在吹捧“互联网+教育”神力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下教育的温度和教育的亲情的魅力,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具有人性、具有温度、具有爱的人才。否则,一味过渡地强调技术教育和依赖信息技术,孩子在缺乏温度、缺乏爱的情况下长大,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缺乏人情味。当然,“互联网+教育”的魅力更多地应体现在高校学生身上,毕竟这个时候的学生心智成熟,基本道理懂了,相对而言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关心少一些,具有较强的自我克制力和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够自如地使用互联网知识,并获得成长。因此,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更多的还应该回归到“亲子”教育上来,毕竟,培养人具有人性,才是真正的教育。

师生双方相互成长。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个体成长的行为,也是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行为。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每一次上课因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教育环境和教育者心情的不一样,其教育体验也完全不一样的,所达到的效果和程度也不一样。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相互学习,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也会从某个角度向学习学习。正如文中王老师眼含热泪低声说:“小毅,你完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教师。”尽管文中没有涉及王老师以后的教育人生,但我们从小毅的变化和在小毅结婚现场刻意使用小毅当年赠送的礼物,就可以看出她教育方式的改变。这个改变是一个教育者“心”的改变,一个教育者真正把自己的心放到了孩子身上,放到了教育身上,一旦教育者发生了这样的认识和变化,教育成矣。

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 爱 发展

一、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进生表现为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由于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轻视甚至歧视,这样的结果是差生更差。不容忽视的是:对于普通中学的普通班来说优生毕竟是少之又少,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群体。故而教育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在社会上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中差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 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轻视为厚待。后进生,无论是思想品德上的后进,还是学业成绩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教育后进生的时候,善于观察、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掌握他们心理上的特殊矛盾,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案例

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即使是废铁也有熔炼成钢的可能。后进生身上自然也有闪光点,我们要让他们发现并挖掘自身闪光点,让他们奋起直追,赶上其他同学,用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照亮前进的路。

我班有位男生,因为高二文理分科转入我班,高一连续两学期操行不及格,并因此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这里我摘录了他高一两学期的评语。第一学期评语是:该生在校期间违反校纪班规很严重,迟到50余节,旷课29节,此外还常常有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的现象。希望今后能改正缺点,端正学习态度,专心学习,争取各方面都有所进步。第二学期评语是:该生在校期间不遵守校纪班规,迟到较多,旷课达74节。在课堂上经常睡觉或者不完成作业,作为住宿生经常夜不归宿。希望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争取有所进步。

第二学期相对第一学期来说,可以说是变本加厉,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尤为严重。看到这些评语时,我大吃一惊,并心存疑惑。然而一开学他就让我大开眼界。因为他是体训生,早上第一节和晚自习可以缺席。他就利用这个机会,既不训练也不到教室,通宵上网的现象也存在。对这个同学起初我是严加看管,谁知他毫不理睬,甚至对我的管教有敌对情绪。他自尊心极强,不能接受批评,逆反心理突出,也不和老师交流,对我总是板着脸。正当我拿他没辙的时候,10月一年一度的学校篮球赛来了,他因为爱好,所以很积极参赛。在每场比赛中我都很关注他,球场外我替他加油,打完球下来我赞扬他的球技好,有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强,有拼劲。有了他和其他队员的拼搏,我们班很艰难地获得了第三名。通过这次篮球赛我和他说话的次数多了,关系也没有那么僵了,我也慢慢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对他的缺点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优点我看在眼里,放在嘴上。我知道,我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下子要求过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逐渐消除了对我的“戒心”,愿意和我说话了。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给他指出的时候,他没有不理睬我了。以这次篮球赛为契机,通过我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一个多学期来他除偶尔迟到外没有旷课,不训练的时候也能按时到教室,有事情需要请假的时候也让家长打电话请假。这样一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教师和家长的掌控之中,上网的机会就少了。同学们都说他像换了个人。这个学期的田径运动会中他还获得了200米跑第三名,400米跑第二名,男子接力第一名和混合接力第三名的好成绩,为我们班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的人,他们有自身的优点。只要我们让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一样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能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用民主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就能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进步和落后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和信任,而后进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爱和信任。我作为一名教师不应对他们失去信心或者厌弃他们。只有教师对学生很尊重,对他们充满信心,并满腔热情关心、爱护他们,宽容他们的缺点,给他们留面子留后路,才能使他们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有所转变。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厚酆蠼生,用后进生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定会使他们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向好的方面转变。

当然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旧病复发,出现多次反复是正常现象。教育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就拿前面所提的那位学生来说吧,要他坚持一个星期、一个月不迟到不旷课或许容易,两个月、三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坚持下来确非易事。所以在他快要挺不住、要泄气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他打气,偶尔犯点小错的时候也应尽量原谅他,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丧失进步的信心。当然,要想让他彻底改头换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的考验,谁能坚持到最后,谁的笑容才是最灿烂的。要安稳地送他毕业,我想我还要继续付出很多心血,否则就是半途而废。那么所有的努力就将付诸流水。因此,要想使他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就要反复不断地抓,在他出现反复的时候及时抓。今年3月下旬,这个学生因为高考体育专业发挥失常没能上线而产生了弃学的念头,考试回来后就一直躲着不见我,和朋友聚会喝酒“K歌”,在家睡觉,情绪一度极为低落,觉得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我想我一定要帮助这位学生迈过这道坎。我告诉他: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不够坚强。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定的踏脚石,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便能从失败中孕育出成功。许多有成就的人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失败,而他们终能成功就是他们能坦然面对失败。经过多次谈话,一个星期后,这位学生终于带着微笑坐到教室里,尽管这笑容里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楚,但我真诚地对他说:“老师为你感动,为你骄傲,我们一起面对,一起迎战6月流火!”

三、案例反思

如果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是唱高调,那么“没有不能教育的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后进生也是学生,学生的天性就是渴望独立,爱犯错误,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对一般性的问题,要适当“容错”,只要学生意识到并努力改正就行了。这就是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成长困难的学生,尤其行为规范表现不佳的学生,单纯的说教和用行规条例约束,很多时候就显得这种教育苍白和教育者的无奈,因为这些不能起到内化的作用。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内在的热情,点燃其心中的明灯。这是好与坏两种力量的较量,我们班主任就是要为其修路,带领他们在光明的路上奔走。

也许一张污浊的废纸可以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弃之,可是对人却不能这样做。不管这位学生有多少缺点,我们班主任都要满腔热情地关注他。学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不是一两件事的教育就能长久地改变他,就像我提到的这位学生,道路是不平坦的,他随时会遇到困难,他随时也有变化的可能。那么我们班主任就要做到:像白衣天使一样,行使治病救人的医术;像辛勤园丁一样,付出护理花木,修剪杂草的辛苦;像天使安琪儿一样,有一颗能感化人的爱心,努力让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亮,照亮他们的人生轨迹。

差生转化案例范文第5篇

刚拿到《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时,先被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成果所吸引,再进一步读下去,更为其教育理念所折服。

人人都知道,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而身处教师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责任重大,但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必须不断的学习。

现在的社会,资讯高度发达,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个性也越来越强,仅仅用严格管教的方式是很难触动他们的内心,使他们心悦诚服的。面对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赢取学生的信任,才能走入学生内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今的教育,优秀学生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成绩不再是唯一的重要评判砝码,学生必须要在德、体、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那样的人才能担负未来的祖国的建设大任。所以,我们不能把性格各异、理想不一样的孩子放进一个模子里打造,不能扼杀了学生的天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朝各个方向发展,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很难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王金战老师却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在“人们没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蔬菜”的理念下,带着自己的班级大胆的改革和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条通向成功的路,为教育界创造了一个奇迹。

除了观念的转变,我还想谈印象深刻的两点:

1、优秀从心态开始。

学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王金战老师说,“差生”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

我们面对的学生,很多在以前的学习阶段,成绩并不好,有很多就是属于“差生”,他们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应该就是心态了。而改变心态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鼓励。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我们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地加以鼓励。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关爱的,学生能够从你的鼓励中,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

2、心理问题重在疏导

现在的学生,

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大,同时,面临的各种诱惑也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解决好,那他们就能够轻装上阵,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青春期的学生,年少气盛,方法不得当的话,效果就适得其反了。王金战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替他们着想,这一点,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