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学 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对生命的关爱。生命教育主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重构就是要在这种理念下激发学的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光彩。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长期被误读,让教师成了“教书匠”,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被压制。因此,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

一、认真诵读美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人总会对大自然产生一份向往与依恋之情。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这样的文章,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例如:朱自清的《春》让人感受到春景的跃动与生命的灵气;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让人欣赏济南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如诗如画……自然的景色如此奇美。优美的课文给了我们丰富美丽的心灵体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文,或背诵这些名篇。在美好的课堂氛围中,触摸生命的跳动,认识生命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过美好的生活,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学生通过美文认识自然,并由此引发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就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类是宇宙中智慧的创造物,人类智慧应该领悟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刻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充分发掘教材,促进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美好一般体现在很多角度。其中一个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发掘语文教材中任何关于人间的真、善、美的素材,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善待他人。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孔乙己”作为文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周围的人对孔乙己的冷漠与无情加重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由此可见,这种现实使得孔乙己感受到了人生的绝望和悲哀。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课告诫学生,漠视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他人对生命丧失信心和希望,那如果是别人漠视我们呢?所以,我们应该平等地看待周围的所有人,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贵,也不论他们是正常还是残疾,绝对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要真诚友善地对待所有人,关爱每一个生命。

三、充分依托文本,开展生命内涵教育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很多富有生命意识体验的文章。如《紫藤萝瀑布》、《热爱生命》、《杜甫诗三首》、《故乡》、《生命与和平相爱》、《享受生活》等,这些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在理性的思考中透露出生命光辉,从而告诉学生要敬畏生命。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发学生对生命及其生命内涵的思考,引发他们对人的生存状态、理想与追求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春望》这首诗时,通过诵读感悟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感慨。通过分析发现,原来这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阶段。由于战争频繁,日常生活艰难。强烈的生命意识,让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表达了老百姓对生存的渴望,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深度。《紫藤萝瀑布》作者得知弟弟生病后,内心十分痛苦,但她能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关于生命的启示,豁然开朗。《荒岛余生》描写了鲁滨逊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对生命的珍惜与生存的渴望。

四、提升生命内涵,回归作文教学的本真

写作是提升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话题中的生命信息,让学生透过文字传递出对生命的思考、珍惜、尊重与责任。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与生命精神,从而更好地提升生命质量。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更应该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要善于从作文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变化,不把作文指导看做是一个单纯的教学环节,而要看做是提升学生生命内涵的绝好机会与手段,从而真正意义上把本真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开展生命化作文教育不妨采取这样的方法:①用我手写我心:倡导作文的原生态。教师要给改变观念,减少作文对学生的过多干涉与束缚,淡化指令性指导的痕迹,让学生用一颗无污染的眼睛看世界,用一支自由的笔触写世界,用一颗真实的心抒发自我;②让作文成为师生生命对话的纽带:这主要体现在作文评价上,作文评价不要模式化,作文评语要创新。多角度地开展作文讲评,倡导学生利用好随笔。

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它能对现阶段漠视生命的学生进行生命认识的教育。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清楚地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及生命存在的价值,正视生命,对生命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语文这门科目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创造了绝佳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青.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情”“理”结合,以“真”出新。真事、真情与“真理”结合,是文章立意的高境界。如果你写记叙类文章,那你定要走进故事,情系人物,使人物“活”起来,情感“火”起来。这样的文章远离“复印”和“克隆”,新颖性、震撼性和可读性肯定胜人一筹。2012年福州一位考生以农民工子女学校生活为题材写《爱,还要会爱》,文章先引用农民工子女朗诵的三句话表现他们的求学困境――“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教室很暗,灯泡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哑哑。”作者据此真诚地作自我反省,心情愧疚而沉重,心里筹划着组织帮扶活动……农民工子女的铿锵朗诵声继续响起:“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学习不差!”“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此时的“我”更为之一震,心潮澎湃――“物质支持是爱,学习、弘扬他们的精神才是最好的爱!”这样的话语,具有多真多沉的情感含量!这样的感悟,具有多真多新的个性立意!

二、边叙边议,“理”求深刻。2012年陕西有位考生写《逗号》,上半部分边叙边议,阐述逗号的人生意义,虽然“形散理聚”,但立意仍停留在一般层面;下半部分则在简要叙述后,以一句“所以我钟情逗号,对句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调转笔锋,从比较逗号与句号的区别切入,鲜明地亮出“拒绝句号,钟情逗号”的新论:“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尽管跨过每一个句号都要付出双倍的力量,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每消灭一个这种‘可恶’的句号,便开始了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新路。这时,我们会惊喜:咦,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怎么竟然会变成逗号?此时你就会从中得到启示:积极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地把句号变为逗号――逗号人生。”“逗号人生”,多么深刻、新鲜的人生感悟!显示了边叙边议、“理”求深刻写法的魅力。

三、实笔“画龙”,虚笔“点睛”。实笔“画龙”指先具体叙事,文旨不一下子点明;虚笔“点睛”指结尾处以议论升华,让文旨陡然间闪亮于读者面前。作家陈绍龙的《金库里的阳光》“画龙”部分说的是金库里阴暗潮湿导致贵重的掌纹锁失灵,而因为王姐见风头疼,大家又不愿意开空调,最后想到一个办法――用镜子的反射阳光给锁晒太阳。文章叙事结束,“关爱”主题也已显现,似乎可以打住了,但作者没有停笔,而是另起一段,亮出“点睛”之笔:“这让我很受感动,且生感叹:只要心中有温暖,阳光就不会有。” 多么美妙的“点睛”之笔呀!属于大自然的阳光虽有,而一旦人性的温暖普照, “”也会“开禁”,乃至温暖如春。中学生作文“点睛”误区多多,常见的有:文字冗长,失之于繁杂;意思过于直露,失之于肤浅;生硬牵强,失之于僵硬等,我们如果多多推敲、学习,好的“点睛”之笔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第3篇

【话题解读】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立意构思】

诠释文题含义。描写生活中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美好事物,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赞扬它们的美好,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的情怀。

发挥想象写作。由眼前的环境联想到沙漠,联想到荒山,联想到地球的未来,从而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变换视角立意。我们不仅可以从人的角度来行文,也可以借助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从他们的角度来构思。说出他们的真感受,写出他们的期盼。

妙用对比构思。某处的生态环境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样的?这样巧用对比手法,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给人以更真切的感受。

五星构思:巧用故事新编。关于生态环境,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取材,联系现实,巧编故事。

【诗哲名言】

1.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 ――曲格平

2.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3.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通沟渠,四扫洒屋宇,五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王士・《江上》)

5.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翁卷《野望》)

【热点素材】

失落的“伊甸园”

――两河流域文明的毁灭

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古代世界最伟大的三个文明曾经在这里繁荣昌盛。苏美尔、亚述、阿卡德和巴比伦人相继在公元前4000至前2000年间,在这里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令世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些古文明的发祥地如今却是盐碱泛滥、流沙纵横的不毛之地。

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雷伍德在伊拉克的耶莫组织过一次由地质、气象、动物和植物学家共同参加的大规模跨学科考古发掘,结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过去曾是丛林的整个平原和切姆查玛克河谷的山麓地区,如今连灌木丛都不存在了。栎树灌木丛在还未长到6英寸之前就被砍伐。由于树林和灌木树的消失以及草地每年春季全被吃光,只剩下草根,土壤的大量流失,填入河流……

【深度解读】世界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和恶化,既对地球造成了重大的伤害,也对我们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速用话题】恶化、保护、报复、伤害

被吃掉的动物

现代中国著名媒体《南风窗》曾以“被吃掉的‘动物王国’”为题报道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世界研究黑猩猩的权威古德尔女士指出:如果国际社会不认真对待野生肉类动物危机的话,许多中等和大型稀有哺乳类动物以及珍稀鸟类、爬行动物将在10年到20年后灭绝。

据国际上一些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及中国西南地区曾生存着大量野生动物种群,但近年由于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当地人短视的利益需要,野生动物在大量消失、灭绝。一名资深的动物保护工作者说:“在所有被残害的野生动物中,有80%都是被人吃掉的,其余20%则被用于收藏和制造药品。”

【深度解读】其实一些人吃的并不只是野生动物,最终他们还要吃掉整个地球,吃掉人类自己。

【速用话题】动物的哭泣、与野生动物做朋友、停止罪恶的杀戮、和谐,我们共同的追求

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比蕃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深度解读】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需求。而大自然却因此遭受到了不可弥补的创伤。

【速用话题】破坏、反思、我看“枯萎”、原来如此。

中国污染屡禁不止的原因

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要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要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深度解读】:人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做出损害环境的行为。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制造业污染严重的问题。

【速用话题】:节能降耗、环境污染、成本、短视行为

话题二:科技探索

【话题解读】人类社会从野蛮、无知到今天的先进、文明;从古时的钻木取火到眼前的激光成景;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到世界的十大奇迹……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科技在起到一种催化作用。探索自然科技一直是人们的不懈追求。这种探索可以探求自然奥秘,普及科学知识,破解历史谜团,发现宇宙奥秘,保护生态环境……

【立意构思】

阐述探索原因。人类,永远是地球的一部分,无法取代什么,也只有一次次的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才能了解自然,掌握自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只有真正地相辅相成,才能真真正正地和谐下去,才能有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巧妙设想未来。如果我们不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是随心所欲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那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我们人类又将如何呢?这实在不堪设想。

抒写心中意愿。其实“我”一直都是敬畏自然的,一直都在探索各种自然现象的奥秘。“我”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我”也从大自然中得到应有的馈赠,“我”的心是满足的,是幸福的。

跨越空间构思。有两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居民“求真求实”,对自然怀有敬意,不断探索自然;另一个地方的居民则“胆大妄为”,不了解自然,肆意破坏自然。若干年后,有的则幸福生活,有的则背井离乡。

五星构思:巧妙新编故事。历史上因“探索”而成功者大有人在,比如哥伦布“探索”出了新大陆,爱因斯坦“探索”出了相对论,中国古人“探索”出了四大发明,今人又“探索”出了“神舟七号”等。我们写作文时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这些因探索而成功的人物来一个大团聚 。这样采用故事新编式来写作文,定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哲名言】

1.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2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 ――李政道

3.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

4.科学,绝非富于神秘色彩的号角,而仅仅是人们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 ――约翰・伯纳德

5.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热点素材】

210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

可能升高2至4摄氏度

到210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将升高2.2℃至4.2℃。未来我国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近百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而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近50年,我国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明显。据了解,国务院已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罗勇说。

【深度解读】世界上生态、气候的种种变化,已向我们充分说明了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自然科技、关注生态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速用话题】生存与环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科技的重要性

一句古训挽救一个渔村

当大海啸席卷泰国南部时,当地一个渔村的181名村民却早已逃到了高山上的一座庙中,从而躲过了这场劫难。是什么赋予这些渔民神奇的预感?村长卡萨雷说,祖辈们留给他们一条古训:“如果海水退去的时候速度很快,那么海水再次出现时的速度和流量会和退去时完全一样。”专家认为,大量海水迅速退去的确是海啸即将发生的迹象。这个时候,许多渔民只是忙于捡拾那些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鱼,而听过古训的“摩根海的流浪者”则已经向山顶出发了。

【深度解读】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许多人已经把古训看成过时的东西了,而“摩根海的流浪者”却凭古训躲过灾难。

【速用话题】继承与发展、直觉、经验与成功、敬畏之心

英国科学家惊人结论:

北极10年后夏季无冰

今年早些时候,由英国科学家组成的卡特林北极调查队乘雪橇或徒步跋涉穿越了北极波弗特海北部地区,测量了冰层的厚度。经调查,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地区大部分的冰只有1.8米厚。剑桥大学研究极地海洋物理的沃德姆教授指出,多年冰层的消融让这个地区变得更脆弱。以后每次夏季来临,这个地区会变得越来越接近于一个无冰海洋状态,直至有一天,北极冰块在夏天全部消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萨默科恩指出:这会导致全球1/4的人口遭受水灾,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提高和全球气候极度恶化。

【深度解读】探索自然科技可以让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

【速用话题】认识世界、科技的力量、气候恶化、人类灾难

话题三:尊重生命

【话题解读】

“尊重生命”的内涵是尊重生命质量和尊重生命意志。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生命,它们的生命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在人生的一切价值中,生命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其余一切价值都以生命的价值的得到和确认为前提。如果说唯有健全的法治社会才能确保其绝大多数成员的生命得到尊重,那么,同样的道理,唯有当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具备尊重生命的觉悟之时,才能建成健全的法治社会。

【立意构思】

巧妙叙事,启人思考。讲述生活中的一个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故事。以事寓理,给人以启示。

抒写感受,引人共鸣。因一段特殊的经历促使自己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作文时可抒写自己对生命的特殊感悟来启发人,引人深思。

跨越时间,新颖别致。几个不同时代的人这时跨越时间而聚在了一起。有“出身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有壮志未酬的周公谨,还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放翁。他们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得失,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慨。

转换视角,耳目一新。每一个生物都是生命的个体,可是被我们人类视为美味佳肴的其他生物,他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转换视角从他们的角度去抒写生命。

五星构思:文体创新,别开生面。我们可采用病历体、采访体、谈话记录体等多种文体,来表现某些特定的人群、特殊的人物对生命的感悟。

【诗哲名言】

1.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2.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热点素材】

尊重卑微的生命

我在三楼住,刚打开大门,屋门口有一只麻雀突然在楼道内被惊起,“咚”地一声撞到了三楼楼道内的玻璃窗上,在我又走了两步时麻雀又是扑拉拉仓皇逃窜到了四楼。我想这只麻雀一定是无意间误入楼道中的,单元楼是密闭的,只有一楼才可能找到出口。途中我猛然醒悟这只可怜麻雀的叽叽喳喳声其实是在告诉我它此刻的处境是多么失魂落魄,我不禁为这只遭遇不幸的小麻雀萌生了深刻的悲悯怜惜之情。我不能不在乎它凄切的哀号和可怜的眼神,我的心涌动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亲切感。我张开双臂把它向下追赶,它又慌乱地撞击到了三楼的窗户上,我再次追赶,它又撞到了二楼的窗户上,我在心中祈祷:对不起了,小麻雀,我的追赶是为了你能找到自由的方向。就这样我把它追赶到一楼的时候,它噗一声箭一般地直冲向云霄去了,外边阳光灿烂,我想它该是多么快乐……

【深度解读】生命无尊卑之分,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对所有的生命我们都要有一颗尊重的心。

【速用话题】尊重卑微的生命、自由、快乐、担心。

没有季节的自言自语

西班牙人将一头健壮的牛杀死,围观的人都在欢呼雀跃。一位美丽的少女冲着斗牛士飞吻。西班牙人用血腥制造幸福,也用血腥制造善良。因为当天《巴塞罗那时报》报道,让人们无比兴奋的11场斗牛表演,其全部收入都将捐献给慈善机构,用于治疗西班牙310名白内障儿童。斗牛场上被杀死的牛还不知道人类还有善良,它一头扎到地上,又绝望地抬起头,能够看见天空的晴朗,痛苦地依恋世界上能给生命的那些美好。它可能记不清刺死它的斗士的英俊的样子,它只是疑惑:你为什么用凶器来和我格斗,你为什么不能用生命赋予你的力量去与对手较量。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第4篇

在生态视域中,魏晋玄学思潮经过对儒家、道家学说中所蕴涵生态思想的体认和吸纳后,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了文艺生态思想的学理内涵,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生态精神以及主体心灵与自然合拍而心融神释的生态效应。深受玄学浸染的作家们在回归自然的自觉中使早期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生态取向得到确立,其审美及创作中呈现的自然的玄化、情化特征无疑也提升了自然生态的文化品格,增强了自然山水审美的人文意蕴,其创作所呈现崭新的人文和自然生态品质及面貌对后代生态诗学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魏晋玄学;山水田园诗;生态取向;生态诗学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哲学思潮,在魏晋六朝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里,既承袭了传统儒道作为一种生态哲学所具有的超越超脱地生存、把实现人的潜能与天性作为其共同的生态目标的思想因素①,又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生态哲学的学理内蕴,显现了对文艺生态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的思维范式和认知理路。

一、“性其情”以致“大和”——魏晋玄学理想人格的生态内蕴

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贵无派哲学,以体认“道”、“无”视为至高境界,其对老庄“自然”意义的阐发,蕴涵对道质道态之美的生态学意义阐释和生态哲学意蕴。在王弼的哲学中,“大和”是与“自然”、“道”、“无”等具有等同意义的最高哲学原则,成为魏晋玄学推崇的前后一贯的哲学命题。归结而论,玄学的“自然”具有三维意义,即本根论、存在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本根论指万物存在的根据,存在论指万物的自然本性或自然状态,方法论指因循为用、自然无为。贵无派哲学正是在继承《老子》中关于“自然”所包蕴的三维意义的基础上对其意义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如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云:“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② 庄子主张“以鸟养养鸟”的方式即以自然本身的生存之道对待自然之物,从而使其天性得以自由发展,强调了主体在法于天及合于天、法于客体及合于客体的过程中,获得超越无限的审美自由。庄子用“坐忘”、“心斋”描述这种以道合道、人合于天的天化形态。《庄子·大宗师》中所描述的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的“至人”、“真人”、“神人”形象是达到了这种与万道归一境界的人格本体。

玄学的理想人格本体论正取源于庄子。 王弼依此分别在注《道德经》二十九章、二十七章、三十七章中均强调了自然无为的思想:“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施”;“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向秀、郭象在注《庄子·秋水》篇和《庄子·知北游》中也认为:“自拘执则不夷于道”,唯有“率自然之性,游无迹之涂者,放形骸于天地之间,寄精神于八荒之表”才能达于“与化偕行”的境界。在此基础上,王弼明确主张以“无累于物”的天然本真、自由本性的显现和恢复来达到“自然之性”的复归。他在《周易乾卦注》中提出“性其情”:“不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在《道德经》十二章注中他提出“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此之“性命”等同于“自然”);在《道德经》二十章注中引用《庄子》里“断鹤续凫”的典故说明何以要“顺其性”的道理。与庄子哲学的人格本体论相同,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玄学以无为本,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等,实际上是用人格本体来囊括统领宇宙万物,其核心在探讨理想的“圣人”本体形象,也即探讨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以天合天的人格自然本元生态特性,不仅着眼于“自然”的客观外部世界的本体,更注重探研主体的内在精神的“自然”本性,以追求主体人生的精神自由和谐作为最高的审美境域,因而成为“魏晋风度”和此时任情顺性的诗学精神的哲学思想基础。

如何塑造“性其情”的自然理想人格,是魏晋名士常常探讨的论题。《三国志·钟会传》载裴松之注引何劭《王弼传》云:“弼与钟会善,会论议以校练为家,然每服弼之高致。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在这段话里,“无”的意义就等同于“道”和“自然”,王弼一方面认为圣人之所以神明茂而能体悟冲和之气,并通于自然之道,根本原因在于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而另一方面他又肯定圣人也有同于常人的五情,也具有“自然之性”,不能无喜怒哀乐以应物,只是他能应物而无累于物罢了。据此,王弼在回答荀融对其《大衍义》的诘难时一再强调“不能去自然之性”、“自然之不可革”。在王弼的哲学中,“自然”的意义包含了外部世界万物客观存在的本体和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自然本性或自然状态,而他所强调的本性自然与传统的从理想的“性善”状态和现实的“性恶”的状态来界定人本性的说法大相径庭,具有显著的生态完善性原则和生态伦理价值取向,对魏晋人构建主体内在精神世界、追求理想人格境界产生重要的导向。他所树立的是一种富有性情而任性独立、绝对自由和无限超越的理想人格本体,即那种体认到了“不皦不昧,不温不凉”的“大和”(即自然之道)之境而应物无累的“圣人”。何晏在其《言志》诗中以“鸿鹄”的形象描写现实中这类理想人格的特征:“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恐夭罗网,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逍遥放志意”的任情恣性和“以天合天”、“与天齐一”的逍遥悟道体验,正是魏晋玄学理想人格的基本生态取向。

这种达到了“至和”、“大和”之境的理想人格本体为魏晋名士所推崇,也成为名士们所追求的人格境界。如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分别塑造了圣人、大人和至人形象,其中的圣人“以无为为用,不以人物为事。尊显不加重,贫贱不自轻。失不自以为辱,得不自以为荣”。大人则“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将变化迁易,与道周始”。至人则“不处而居,不修而治,日月为正,阴阳为期。岂吝情于世,系累于一时?”总之,这三类理想人格都具有“不以物为累”、自然无为的人格特征。嵇康更直接吸取了玄学的滋养,以道体超象、顺应本性的观点阐述了达到“大和”理想人格的途径。在他的《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描述了“至人”的理想人格境界:“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以恬淡为至味,则酒色不足钦也”、“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而托身,并天地而不朽”。他明确将自己的“大和”与儒家倡导的“中和”相比照,认为儒家的“中和”终受礼法的约束,而他则“越名教而任自然”,臻于个性自由和摒弃物累的人格品质追求。嵇康主张通过养生颐养理想人格,其《养生论》指出:“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疆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晋书》说他“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借助诗乐,可以抒志渲情,养心和性,因为“声音有自然之和”。其诗作《赠兄秀才入军》描写了他所向往的陶醉于音乐的“至和”境界和放任自然的人格:“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从理论倾向上说,嵇康、阮籍的人格修养论与庄子之学关系最为密切,都以探讨和构建自然性情的理想人格本体为学理要旨。

阮籍、嵇康之后,特别在东晋之后,玄风大盛,佛教也盛行大乘般若学。玄学家往往兼为佛学家,如支遁精通庄学,精通大乘佛典,在学理阐发上多援玄入佛或援佛入玄,融通玄佛义理。他在《大小品对比要钞序》中明确提出:“徒有天然之才,渊识邈世,而未见大品,揽其源流,明其理统。而欲寄怀小品,率意造义。欲寄其分得,标显自然。希邈常流,徒尚名宾,而竭其才思,玄格圣言。趣悦群情而乖本违宗,岂相望乎大品也哉?”在这段话中,支遁强调在诠释佛典义学时应“寄其分得”而标明“自然”,即因循个体的“性分”以显现自然本性。他还认为:“是以诸佛因般若之无始,明万物之自然”③。显然,支遁从佛学角度阐发玄学的“自然”观,其“万物之自然”即指万物的自然状态或自然本性。

在创构精神生态实践中,名士们啸傲山林的率性自然最为真切地展示出了他们生存审美的实践,显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审美自觉。具体表现在日常的行为风范上显现出了不以物累、任性无为的自然之性特征。其表现形态有二端:一则讲求自然性情的抒发,彰显人性的本真。《晋书》和《世说新语》记载了诸多名士任情恣性的逸事。典型的如《晋书》所载王徽之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任情恣性;《世说新语》记载“竹林七贤”中阮籍的穷途之哭、善使青白眼;嵇康的刚肠嫉恶、任侠尚奇以及游弋山水、恬淡自得;刘伶的嗜酒如命;王戎的悲情无以自持等等。在魏晋“名士少有全者”的恐怖阴霾下,他们仍追求“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的超拔人格。二则魏晋名士们都视世俗礼教为“自然”的对立面,表现出对现实礼教的反叛和蔑视态度。典型的如嵇康的“每非汤武而薄周孔”、“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④;阮籍的以白眼冷对礼俗之士、裸衣而居等。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在道家哲学浸染下超轶尘俗、顺性而为以及与天地周始的人格精神境界。

从生态视域观照源于“道法自然”的魏晋玄学理想人格本体论,可以见出其在古代生态思想各阶段发展史上展现出的显著特征。在承袭老庄(特别是庄子)标举自然之性的生态观基础上,魏晋玄学提出“性其情”,即以追求顺性至和的理想人格本体作为最核心的哲学论题,具有显著的生态伦理学意义。因此澳大利亚环境哲学家西尔万和贝内特认为:“道家思想是一种生态学的取向,其中蕴涵着深沉的生态意识,它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⑤ 魏晋名士们也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古代生态实践的内蕴。

二、自然山水的人文化与山水田园诗人的人格认同及自然生态审美自觉

魏晋玄学的体无体道认知对文人名士崇尚自然本性的理想人格以及走向自然山水田园的深刻趋导中,起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规范。文人名士在走向山水田园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对自然山水田园的体悟、评价和表现使其自然属性得到不断挖掘和价值提升,山水田园的人格化、人情化的人文特征进一步得到彰显,文人的自我人格在与自然山水田园审美价值的对应互证互展中实现物我融合与共振,自然本性与自我人格得到认同和实现,人与自然山水田园已经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主体对自然生态的审美也已达到了自觉的层面。

传统儒道自然观及玄学对自然山水的新观念对此时期自然山水的人文化进程及其所具特征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篇》提出的“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观点是用“比德”之说阐释君子乐山乐水的原因,力倡一种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道家《老子》中虽没有直接言及自然山水,但其自然观所描述的返朴归真境界已显示向自然界的亲近思想。《庄子》进一步阐发老子自然观,通过描述理想人格形象如“神人”、“真人”与山林的密切关系,阐明人寄意于“广莫之野”,投身自然中去,就能体验和实现其玄奥的“道”。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尤其是玄学家们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挖掘和表现,玄学那套“得意忘象”、“寄言出意”的思辨方式被广泛运用,在形神互为关联的思维启示下,自然山水作为外在的“形”与无所不在的无形玄奥之“道”的内在关系也被格式化地纳入魏晋人的认知体系,据此他们认为,自然山水本身聚集了无所不在的“道”,山水中包含了玄理,山水本身就是“道”的体现,游玩山水便是以有“形”之举动去感悟无形之“道”。因而山水处于一种很特殊的地位,被赋予了浓重的人文精神色彩而在魏晋士大夫精神生活中起着一种非常特殊的作用。魏晋人多有表达此类的观点。如郭象注《庄子·外物》中“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一句时说:“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郭象、向秀注《庄子·大宗师》更明确认为:“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阮籍在《达庄论》里也认为:“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宗炳的《画山水序》虽为画论,但所论颇具代表性:“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所谓“质有而趣灵”明确肯定了自然山水的感性形象之美在于它是“灵”、“道”的外在表现。“以形媚道”是指山水以其形貌之美使“道”显得更为妩媚,山水也能成为贤者“澄怀味象”的对象。因此,山水画讲究“实对”,用线条色彩真实描绘自然山水的形貌,正如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说的:“欲使自然为图”,由此将观者带入自然生态境界。

名士们甚至认为主体是否具有以玄理观照自然山水的天性情分,决定其是否能写出好文章。如孙绰在《庾亮碑》里盛赞太尉庾亮“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世说新语·赏誉篇》中记孙绰讥笑不谙山水之道的卫永:“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栖逸篇》里记许询“好游山水”,又“体便登陟”,时人便称许他:“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当时人甚至认为,欣赏何种景致也与人的精神境界相关,如《世说新语·言语篇》记:“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座,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这实际上是以人是否具备玄学的涵养和思维评判人精神境界与才具的高低。不仅玄学家或精于玄学的文士形成“以玄对山水”的思维,初入中土的佛学此时也吸纳了玄学看待山水的观念,佛徒们面对自然山水也表现出“以佛对山水”的倾向⑥,如庐山诸道人在《游石门诗序》中详细写他们领略玄理的过程,始终融贯玄学家们的“得意忘象”和“寄言出意”的体道悟道思维,如文中盛赞山水的“神丽”、“状有灵焉”、“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显然带有佛教的观念,而后感叹“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则融入了玄学思维。此时的作家创作普遍存在像这样在描写山水田园时充满玄思佛理的现象,如陶渊明、谢灵运等名家也概莫能外,这些揭示了此时期山水田园与儒道玄文化的深层关系。

随着魏晋玄学(包括佛学)对自然山水认知的深化、认知思维模式的定型和产生的广泛性影响,其对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规范作用也显现出来。山水田园也从初期的外在独立的存在客体发展为与人类主体具有特定审美关系以及承载不同文化意义的物质性对象,自然不仅诗意化,而且也人格化、人性化了。诗人主体的自然生活与自然山水田园本身在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同时,也自觉把个性人格和理念形态赋予了山水田园,因而自然山水之美与诗人的理想人格之间便具有了相关的内在联系,文人也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山水,对于客观外在景物都抱着一种亲切弥同的情绪,向秀、郭向注《庄子·齐物论》认为:“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岂远之哉?”既然人与自然山水景物同属“自然”之物,且自然山水本身又蕴涵玄妙之“道”,形象幽美,格调高逸,内涵深邃,与魏晋人所钦慕的理想人格美深契妙合,因此富有灵性的山水被视为可与其交流心智、袒露性情的亲弥对象,人在自然山水中也感觉到自身人格的被认同和被重塑。山水自然美又可成为表现理想人格美的外在形式,在《世说新语》中可看到大量用自然风景、植物、山川地貌来形象来形容比喻所记述对象的。如《世说新语·赏誉篇》:“王公(敦)目太尉(王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仞。”《晋书·裴秀传》记裴楷目山涛:“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有的以人物家乡的山川地貌与所评论的人相联系。如《世说新语·言语》:“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最嶵巍以嵯峨,其水押渫而扬波,其人垒砢而英多。’”人格之美与家乡山水之美相得益彰,人格之所以美,缘于其与山水之美相类,能在自然山水中自由展现自我人格,而自我主体也能在“游目骋怀”的赏悟自然山水中化入宇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实现对“道”的观照中生成最高的生态美境界。

正因为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之间存在的这种内在关联性,魏晋以来,尤其是东晋以后文士雅好山水田园蔚然成风,对生态自然的审美自觉行为也常被文人视为雅事乐事而效行。据《宋书·隐逸传》载,刘宋宗炳好游山水,曾远游天下,“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宅衡山,欲怀尚平之志。以疾还江陵,雅好山水,凡所游历,皆图之于壁,坐卧观之,叹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宗炳推崇古之贤者如许由、孤竹等人的山水之游,体味“质有而趣灵”的山水之道,即使老病仍“卧游”山水。谢灵运也在《名山序》中说:“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他作为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酷爱山水,终生跋涉不已,遍游各地名山,把自然山水看作是颐养性情、寄托精神的理想场所。这完全是将游赏自然山水活动与主体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自觉乃至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联系在一起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把去官归田之举说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一再强调:“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大自然的田园丘山成为他的精神港湾,因此他一旦回归田园,便以一种审美自觉观照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玄妙生命和本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引此《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中,诗人审美的玄远情怀趋于物化,并与山水自然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共振,心物交感,使物入我,使我入物。物的尺度也即生态的尺度得到充分体现,完成了两者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陶诗所体现出的自然生态审美自觉以及所达到的物我和谐境界无疑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生态取向开启了先声,因为究其实质而言,无论是陶诗中诸如“采菊”两句“以物观物”的观照,还是王维《酬张少府》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体察,都表现出诗人主体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与造物者游”的高远冲淡的审美构成态势,展现主体超越物欲、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理想以及心灵与自然融汇合一的境界,达到了中国生态美学所推崇的人生的自由与和谐乃至天人合一的审美极至境域。

三、诗人们的生态之乐及其作品中所富含的山水自然生态意趣

与儒道自然观相比,玄学自然观所突现的对于自然山水景物所怀有的真正亲和、关注和激赏是对传统儒道自然观的突破,也是其独有的显著特征。儒家的“乐山乐水”,强调的是以道德人格精神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合一。道家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玄理化,追求达到以审美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自然山水景物往往是被玄化了的自然,成为道的喻体。魏晋玄学在吸纳老庄自然观形而上的玄想基础上,更将自然山水景物人情化⑦。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中大量记载了魏晋人对自然的亲和与深情并使景物人情化的例子,典型的有如:“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濮间想”源于庄子的游钓,但此非同于庄子的玄想,而完全是对自然景色的亲和与欣赏。《世说新语·任诞篇》又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足见其赏爱自然物的本性。

随着人与自然的更进一步“会心”,魏晋人还将人拟自然化。如《世说新语·容止篇》载:“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潇潇肃肃,爽朗清举。’或云:‘潇潇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云‘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袁宏之妻李氏《吊嵇中散文》也称嵇康:“风韵迢邈,有似明月之映幽夜,清风之过松林也。”这是以自然风景和植物作为人拟自然化的对象,从而显示出人与自然的更深的亲和关系,魏晋人也因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自然山水,感悟不同于传统儒家“乐山乐水”的自然生态之乐。《世说新语·言语》载王友军去官后,与东土名士纵情山水弋钓之乐,叹曰:“我卒当以乐死!”文人雅士对自然山水可谓一往情深,诚如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说的“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将“向外发现的自然”与“向内发现的自己深情”融为一体,达到主客物我交融,正显现出魏晋人和谐生态之乐的时代文化特性,即追求人与自然交感而产生的人性内在和谐的终极快乐境界。

由以上魏晋人对自然山水的亲和赏爱态度,可清晰展现出作为客体的自然山水景物与审美主体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历程,即从远古时代的不可制服的异己力量和与人类对立的状态,先秦时期成为老庄哲学中作为体认玄妙之“道”的附属载体,至魏晋则进而发展成为物我平等和谐交流、彼此潜能对应自由实现的新型物我关系对象,人与自然真正达到了和谐境界。在这个意义上说,魏晋人真正体会到了和谐的生态之乐,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总结刘宋以来的文学特征时,用“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揭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有意识追寻态度。基于对自然是人亲密无间的朋友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的深厚赏爱之情,魏晋南北朝作家怀着民胞物与的自觉情怀走向大自然,把自然山水景物中蕴涵的生命元气作为自己抒情寄怀的材料,物我交流共振,相亲相近,使自身躁动的灵魂得以宁静和慰藉,自然山水景物也在作家的感悟和情感流泻的同时展现出其鲜活生趣的本元生态性状来。正如萧子显指出的:“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作家们已认识到人心与自然景物之间存在的相通的生命结构,存在着一种同质同构的亲和关系,诗人和艺术家在陶醉于自然生态之乐的同时,在仰观俯察之间油然而生一种人生化入宇宙的玄妙之感。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描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自然宇宙间,文士们既与自然亲和,得自然山水之乐,又有对玄妙宇宙的真意感悟,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达到了原生态景物的富有诗意之美与深邃哲思的有机融合。

就魏晋至南朝时期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而言,诗人的主观感受和自然界客观物象的关系处在“感物”型的阶段。如阮籍《咏怀》:“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陆机《赠尚书郎顾彦生》:“感物百忧生,缠绵自相寻”;张协《杂诗》:“感物多所怀,沈幽结心曲”等。在理论上,文论家也作了总结。如钟嵘《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等。感物说的产生源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思想,典型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彼此交感的深度关系。在山水诗创作之初,诗人大多采用了这种写作方式,因而其诗作显现丰富的大自然生态意趣。如谢灵运的山水诗多有表现外感于物的情感体验,如《游南亭》:“戚戚感物叹”;《南楼中望所迟客》:“感物方悽戚”;《长歌行》:“览物起悲绪”等。同时,谢灵运对自然景物所采取的静观默察的态度,使他诗中对自然景物的表现具有像钟嵘《诗品》评论的“寓目辄书”、“外无遗物”的基本特点。唯其如此,其诗更显现出鲜活的大自然生态意趣,如《初往新安至桐庐口》:“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喜”;《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初去郡》:“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入彭蠡湖口》:“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文心雕龙》称这些诗句是“极貌写物”,鲍照形容为“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具有鲜明的生态价值,其后的山水诗歌也以描写诸如“白云初晴,幽鸟相逐”、“水流花开,清露未晞”等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理想的生态表现范式。

陶渊明更为典型地表现出为物所感的生态快乐体验,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述了自己在春夏之际身处大自然中,“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自称为“曦皇上人”。在他的《游斜川诗序》中进一步表现了其在和美闲澹景致中的自在心境:“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读山海经》其一又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大自然的田园中,陶渊明总是有无限的生态快乐体验,这是一种人融入万物之中而成一体的超越时空和形式的终极快乐。缘此,其笔下的大自然呈现出众多样态的生态意趣。翻开陶渊明集,可看到他作品中出现众多的植物和动物意象群类,松、菊、云、风、鸟是分布于陶渊明田园诗的五大意象,其中写到树木的有35篇(首),写到飞鸟的有31首,就这些五大意象群类中单独写及的类别看,飞鸟的意象是最多的。其笔下的飞鸟诗包括专名的(如鸣鸥、黄鸟等)、《读〈山海经〉》中的奇鸟(如青鸟、灵凤等)、无名的“田园鸟”等,以后一类写得最出色,开拓了飞鸟这一生命本原的文化意义和原生态的朴素哲学意蕴,闪耀着可贵的人格价值⑧。玄学以追求“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为最高理想境界,陶诗中的飞鸟意象展现了其自由自在的自然本性,显现了诗人对“质性自然”的追求和自然本真的袒露,物我形成了一种同质同构的亲和关系,因而自然生态的种种物象与诗人的生命姿态之间具有一种双向互动、互为因果的生态关联。自然山水田园和生存于其间富有灵性的生命使诗人获得与自身生命潜能相对应的抒写载体,获得自由精神和人格发展的最高自然本体,而诗人通过意象性的自然语言所展现的景象,引人进入生趣盎然的生态境界,形象阐释了自然田园的本元生态性质及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 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页。

②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3页。

③ 支遁:《大小品对比要钞序》,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④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嵇中散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4页。

⑤ 参见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10页。

⑥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07页。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作文范文第5篇

一、妙用古诗词

素材呈现

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④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⑤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⑥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杨万里《桂源铺》)

运用提点

诗词素材,属于名言类素材。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诗词内容,明确写作对象及其特点。如:①写墙头的一枝红杏,突出春天的蓬勃生机;②写莲叶荷花,写出盛夏繁盛之景;③写晴空的一只白鹤,点染出秋天的爽朗诗情;④枯荷听雨,既写出了深秋初冬的衰败,又写出了一种落寞意趣。只有如此分析,我们才会在作文中运用自如。

2.把握诗句中事物关系,明确诗句蕴含的哲理。①⑥都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而蓬勃发展的道理,可用于“束缚”“发展”“规律”等话题;⑤“莫为轻阴便拟归”写出了不畏困难的道理,可用于“挫折”“放弃”等话题;④从“枯荷”角度分析,枯荷虽然衰败,但凭其可于长夜听雨,因此,此诗可用于论证如何对待无用之物,也可用于论证“心态”“发现”等话题;①②③联系起来看,都属于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都涉及了两方面的事物,“满园春色”与“一枝红杏”、“莲叶”与“荷花”、“晴空”与“一鹤”,构成整体与局部、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可用于“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个人与团队”“衬托”等话题。

化用语段

语段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电视、网络虽可告知我们花草鸟木的知识,但是,要想细嗅花草的气息,谛听鸟雀的欢鸣,还是要亲自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走进自然,我们才会感受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天的勃勃生机;走进自然,我们才会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的旖旎秀美;走进自然,我们才会品味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的浪漫诗意;走进自然,我们才会领略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冬天的意外惊喜。感知自然,就要走进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如此,方能对自然、对生命有真切的感悟。

语段二:一个人的成功,固然得益于个人的才能与奋斗,但是也离不开团队的助力。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团队却让他站得更高。自然万物都在昭示着这一道理。试想,如果没有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又怎会有出墙的一枝红杏的醒目妖娆?如果没有那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又怎会有别样红的映日荷花?如果没有寥廓的千里晴空,又怎会有一鹤排云而上的诗情画意?正如有了喜马拉雅山脉的连绵,才有珠穆朗玛峰的巍峨耸立,人,在强大团队的助力下,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舞出人生的精彩。

技法点秘

文章中运用古诗词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直接引用,如语段一采用“诗句+特点”的方式叙述,突出诗句所写自然之景对人的感染,进而论证了“感悟自然要走进自然”的观点;一是采用诗意化用法,如语段二抓取诗句主要内涵,紧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句,达到诗意与议论的融合,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与文化内涵。

二、巧用书画茶道之理

素材呈现

素材一:《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淮南子》云:“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书法艺术中注重对空白的经营,强调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宋克草书《杜甫壮游诗》、董其昌草书《白居易琵琶行》、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书法艺术中,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节选自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

素材二: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说是“布白”,是艺术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至高境界。以虚衬实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有意识地将主体物象设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以虚白巧设空景,使实景更加突出。李方鹰有画题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独有三两枝”,这大概就是鉴于其艺术形式与审美取向而显示出关于“取”与“舍”的心理定向。“取”的两三枝为“实”,而“舍”的千万朵便是“虚”的“空白”了。这种“舍”的有意,是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心理特征的,这也是一种由广泛入精微的审美上的高明的表述。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有茅屋草舍不远于前;见蜂蝶逐马之蹄腿,便想是踏花归来……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如此“高”与“远”之境,当由“留白”之法予以实现。画中之白处,自当使人尽观睹妙想于幽远山水景致之间。(节选自韩延祥《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素材三:林清玄先生和于丹老师曾对茶道有深入的探讨。林清玄先生说,就“茶”字结构而言,其实就是人生活在草木之间,茶道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人生有很多起落,经过滚烫的开水烫过以后才知道人生的滋味,才会发现跟这个世界的草木没有分别,才会进入茶的境界。于丹老师说人生若如茶,那么人世就是那滚烫的水。她说人活在这世上,大多就是三种境况:第一种境况,有的人如鸡蛋,原本外壳坚硬,里面却是流动的液体,但经过水煮之后,内心渐渐变得生硬,不再灵动,这类人往往会成为愤世嫉俗的人;第二种境况,有的人如胡萝卜,放在人世这水里慢慢地煮,他逐渐变软化泥,这类人往往世俗圆滑,随波逐流;第三类境况,人如茶叶,在开水的煎熬下,茶叶逐渐舒展,散发着清香。

运用提点

三则素材,扼要阐述书法、绘画、茶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概括起来,可运用于下面几个话题:

有与无,实与虚。《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淮南子》云:“有生于无,实出于虚。”书法在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绘画中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无画处皆成妙境”;茶道中用无味之水浸出人生百般滋味。都是从“无”中品出“有”。能从“无”中看到“有”,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从无路中看到希望,从困境中看到坦途,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皆靠积极入世之心态,皆成不世之功业。

多与少,繁与简。书法中墨落宣纸,黑白二色,呈现万千气象;手挥兔毫,点画之间,自有雷霆之势。绘画有李方鹰画题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独有三两枝”,画面的“三两枝”能让人有“千万朵”的感受。以简驭繁,以少总多,亦是人生妙理。

另外从书法“计白当黑”、绘画“留白”,可以谈论“要给生命留白”;从书法的黑白相称、绘画的合理布局,可以谈论“和谐之美”;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中的语句,体现掩映更能见其高远幽深,可以论证“含蓄之美”;“茶”字的结构,人在草木间,可以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茶经滚水煎熬才飘香出色,可谈论“人经磨练方得成熟”“时穷节乃现”等;茶叶在滚水中舒展,可以谈论“逆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当然,书法、绘画、茶道给人的启发,不止以上所说,在写作时只要找到观点与其的契合点,我们便可大胆运用,如此定会让文章多点书韵茶香。

化用语段

语段一:在对物质与精神的选择与追求中,人们往往过度关注物质的获得,而忽视精神的追求。生命被过多的物欲填充,精神缺少一席之地,人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中国的书法、绘画在创作时从不追求某一方面的“满”,而是适当的“留白”。你看书法作品,白纸黑字,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成就了一份典雅;你看绘画作品,以虚白巧设空景,使人于虚白处观睹妙想山水景致的幽远,成就了一份淡远。当心灵被物质占满,灵魂便只能四处流浪,人生要给精神留点空白,留点空间。因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多一点精神的追求,才能写好人生的大字,才能让生命的画册上山高水长风光无限。

语段二:“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当听到培根如是说的时候,我想,人不是香料,人更多的像是一片茶。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人如草木啊,人生草木间,一个“茶”字,便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但是柔弱如茶的生命,当遭遇命运的滚水时,却体现出了生命的坚韧,你看滚水中那慢慢舒展的叶片,那是生命的舞动;你闻那越是滚烫越是浓郁的芳香,那是生命的气息;你看那越是滚烫越是色彩碧绿的茶色,那是生命的鲜活。人生如茶,越是遭遇厄运,越会散发出香料燃烧般的清香。这是生命的坚韧,这是对命运的抗争。

技法点秘

运用书画茶道之理,关键是要找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点。语段一用书画的“留白”阐述人生要给精神留点空间的观点,从书画“留白”的重要性切入,论证物欲满满的危害,从而强调精神对人生的重要性;语段二以茶喻人生,借茶遇滚水而飘香来写人遇厄运而坚强,抒写对生命坚韧的赞誉。

三、善用寓言典故、神话传说

素材呈现

素材一:lZ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n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柳宗元《lZ传》)

素材二: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

素材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运用提点

寓言典故、神话传说,因其通俗易懂,流传甚广,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此类素材属于事例类素材,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找准角度,因果分析,明确适用话题。素材一可用由果溯因法确定适用话题。lZ为什么最终“坠地死”?从其“善负”分析,是其恃才放纵所致,可用于“有才能也要适可而止”的论证;从其“行遇物,辄持取”的习性分析,是其过于贪婪所致,可适用“慎取”“选择”“放弃”“舍与得”等话题。素材二可从人物言行给人的启示来确定适用话题。王子猷因雪起兴,雪夜访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以见友人为最终目的,体现了一种洒脱、快意的人生态度。此材料可适用于“洒脱”“真性情”“摒弃功利心”“过程与结果”等话题。

2.创新思维,发掘常见素材的时代新价值。对一些常见的事例,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赋予其时代的全新意义。深入分析素材三中列举的神话故事,会发现其丰富的内涵。“女娲补天”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勇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彰显了勇于开拓、富于创造、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彰显了修复自然生态的缺失、维护自然生态的完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更彰显了慈母胸怀和以民为本的博爱精神。“精卫填海”表现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更表现了敢于向大海挑战的无畏精神。“夸父逐日”可赞扬其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可赞扬其对光明的追求。

化用语段

语段一:人生要学会清零,定时打理心情,剔除影响心情的负能量,否则,就会沉浸在人生繁杂之中,消磨掉生活的幸福。还记得柳宗元笔下的那只小虫子――lZ吗?“行遇物,辄持取,n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lZ“踬仆不能起”不就是因为只知拾取,不知舍弃清零吗?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的人,我们不能做一只心理上的“lZ”,要为自己的人生定时清零。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忘记的要忘记,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刷新自己,不断书写自己成功而精彩的人生。善于清零的人生才幸福。

语段二:做人,就在于一个“真”字,有了真性情,才会有人生的大境界。忘不了千年前的那个夜晚,忘不了那场令四望皎然的大雪,忘不了那个雪夜访友的王子猷,好一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好一句“何必见戴”!这一声,喊出了洒脱飘逸的真性情;这一句,彰显了快意人生的大境界。一腔真性情,千载快哉风!做人当如王子猷,抛掉面具,追随心灵,就会随出个岩上无心云相逐,随出个有情桃花逐水流,随出个独立峰顶小众山的人生大境界!

语段三:我们中国人向来不缺乏挑战的精神,挑战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化作我们的精魂。挑战精神在那些远古的传说中闪耀。面对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的惨象,后羿将弓箭瞄准了太阳,是一种挑战;面对“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的衰败,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是一种挑战;面对苍茫的大海,精卫衔微木以填东海,是一种挑战;面对炙烤大地的太阳,夸父迈步追赶,是一种挑战。这些远古的神话英雄,他们身上活泼而坚韧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根。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生旅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代代将社会推向进步,我们一辈辈将生命壮歌唱响在苍穹。

技法点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