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哲学范文第1篇

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应当加强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对于为什么要开展这种对话,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这种对话到底应在什么基础上展开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为可能,人们实际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缺乏必要的和深层的追问;相应地,对于如何才能更加自觉和有效地开展对话,人们也缺乏深入的探讨。由此,尽管在一些学者的个体性学术研究活动中,这种对话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却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并往往局限于个体的学术活动内部或不同个体之间。而在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在不同学科的教师群体之间,在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方法之间,却很难说是真正自觉合理有效地在开展对话。本文就积极开展这种对话的一些前提和方法论提供以下不成熟的断想,向学界同仁讨教。

这种对话在什么意义上是必要的?

我们知道,哲学产生于德国,本来就是一种西方哲学。为什么会在哲学产生一个半世纪以后,提出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这本来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前提,就是哲学在它产生以后主要是在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实现,而与西方文化有所脱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走向了对峙。现在提出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问题,正是为了打破这种隔离与对峙,加强二者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强调的中国化,要把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就实际上把还是看作一种外来的思想理论文化,强调它的外化和世界化的问题,那么我们自己目前的理论定位究竟在哪里?哲学究竟被看作一种中国哲学还是外来哲学?它在当今中国的根源性和基础性究竟何在?这既是开展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前提性问题,也直接涉及到对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理解。我们认为,对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对于自觉合理设定我们在对话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在本来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德意志民族的一种哲学,不可避免地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时由于它依托于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加上马克思对于人类命运的特别关注并将对其的思考自觉地融会到自己的哲学思想之中,因而又具有强烈的人类性和世界性,从而能够对于其他地域和民族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在这种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哲学发挥着自己作为一种世界哲学的功能和作用。而对每个民族来说,则有一个对于外来哲学的了解和认同的问题。一个半世纪以来,正是在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结合中,尤其是在与俄国、中国等国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认同,也得到了实现。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当代人类文明。这就提出了与当代世界哲学进行对话的问题。

当然,对于为什么要在中国哲学界开展这种对话,今天人们实际上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对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角度和看法:在最低的程度上说,现代西方哲学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因此,即便为了批判西方哲学也要了解西方哲学;从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了解和学习西方哲学是为拓展自己的哲学研究视野,发展哲学;从西方哲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要说通过这种对话去发展本来意义上的现代西方哲学,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恐怕还只能是一种愿望,但通过这种对话可以有助于发展在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与教学,这大概是没有疑义的。正是从这些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出发,人们对于这种跨学科对话实际上有着不同的期待和态度,采取着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也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于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不尽合理的现象,仅仅从各个学科的角度来考虑对话问题,尽管都有一定的历史缘由和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有相当的片面性。我们认为,哲学研究应立足于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来考虑现有各分支哲学的对话问题,使之能够真正超越各具体学科的局限和狭隘眼界,促进各分支哲学的沟通与融合,建构起既有传统根基又有当代内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国哲学体系。从这样的高度上,也许我们能够提高开展对话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这种对话在什么程度上是可能的?

一般承认不同哲学之间可以对话并不困难,但要说清这种对话在何种意义上真正可能的则不那么简单。中国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形成并发展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土壤之中,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思潮,有不同的学术基点和关注重心;不同的哲学流派之成为独特的哲学流派,本身就在于它们有不同的哲学观念、哲学范式和哲学方法,有不同的哲学理解和价值观念等;某些哲学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定哲学流派的研究者和代言人,正在于他们能够接受并运用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等,而这必然带来他们不同的致思理路和学术取向。这样,不同哲学之间的对话表面看来是哲学家之间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对话,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哲学理念、不同哲学方法等之间在进行着交流与碰撞。这里实际上存在一种重要的“文化围场”或叫“哲学围场”——你不真正进入一种哲学你就没有能力和资格以某种哲学的名义来说话,而当你真正进入一种哲学后则必然表现出对于其它哲学的异己性和排他性。这就势必使不同哲学之间的真正有效对话变得更加困难。应该说,文化围场和哲学围场都是客观的现实,我们的任务正在于提高对于围场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加自觉地进入围场和走出围场。

西方哲学范文第2篇

    一《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

    我们知道,《逻辑哲学论》全书不到三万字,是由若干条格言式的命题构成的,从字面上看,全书共有526条,按照重要性来划分,共分为7个部分,这7个部分也就是7个主要命题。这7个命题是维特根斯坦经过精心安排和组织的。从这526条命题,或者说从7个主要命题的分类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书中的命题一和命题二,这个层次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这部分被看做是全书份量较轻的一部分,因为两个命题部分总共只有86条,占全书的比例很小,但却构成了全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维特根斯坦的基本思路是,由于世界是由那些所发生的事情构成的,而所发生的事情又是一切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发生的事情构成了世界,而所有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总和又构成了那发生的事实。所以,维特根斯坦似乎是把世界的构造看做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我们暂且不论这种理解是否正确,那么至少可以断定,维特根斯坦是想把对世界的逻辑思考看做是其哲学的基础部分。

    第二个层次是全书的第三和第四大命题,这两个命题加起来共有183条,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这被看做是《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代表性的观点,也被看做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主要思想。如果说在第一个层次中谈到的逻辑原子主义,或仅仅是以逻辑的思想有某种契合的话,那么,在第二个层次中,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图像论,则完全是根据自己对于命题和世界的全新理解,特别是关于以命题来描绘世界的这种思想而提出的一种全新观点。应当说,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恰恰构成了维特根斯坦试图想要表明的世界的逻辑结构的思想。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后面还要进一步解释。

    第三个层次是由全书的第五到第六个命题构成的,这两个部分或者说这两个命题,共包含了166条,应当说是全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第三个层次中,维特根斯坦主要讨论的是关于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理论,也就是对命题性质或者说是对命题一般形式的一种描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它是对命题一般形式的描述,并不意味着没有对这个命题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在这一部分提出了当代逻辑学中非常重要的、并且已经构成了当代逻辑基础部分的真值函项理论。其中,特别着名的是,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提出的真值表被看做现代逻辑的重要基础。在这一部分中,维特根斯坦似乎想要借助命题的形式来说明我们所描述的事件只能够通过命题来完成,而我们所构造的命题形式正是我们谈论世界的唯一方式。当然,在这一部分中,维特根斯坦还谈到了大量的关于非逻辑的以及关于人生、死亡、怀疑论等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这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维特根斯坦导出最后一个命题的前提。

    第四个层次也就是全书中的最后一个命题,即第七个命题:“凡是我们不能够说的东西,我们只能够保持沉默。”这一部分被看做是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之物的思想。当然,究竟什么是不可说的东西,在今天学术界还有不少争论。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就是维特根斯坦本人的确承认有某些东西是不能够用符合逻辑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当然,我们说不能用符合逻辑的语言表达,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维特根斯坦讨论的这四个层次构成了《逻辑哲学论》全书的基本结构,由此便构成我们可以理解全书的主要思想。当然,要真正把握《逻辑哲学论》的思想,仅仅看到这四个层次的发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必须要了解,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以及这样的结构安排背后的动机或者说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

    二《逻辑哲学论》的基本原则

    指出了《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需要更加深入了解维特根斯坦对这种结构安排的背后动机。通过分析全书的内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维特根斯坦基本上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语境原则”。所谓“语境原则”,最初是由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提出的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表明,我们所有的语词只能够在它所出现的上下文中才能显示它的意义,任何语词在独立出现时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原则表面上看是在讨论语词的意义,但实际上是在讨论我们用语词构成的命题的意义。换句话说,任何语词的意义只有在命题当中才能够获得,因而,表面的语词意义其实揭示了我们谈论意义的基本方式,必须从命题出发。我把这个原则称做整体性原则,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命题的整体来理解命题中出现的语词的意义。而这一原则事实上揭示了维特根斯坦整个论说方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整体性。

    第二个原则是推理原则,或者叫推论原则。所谓“推理原则”是指我们所有命题得以成立或得到证明完全是通过命题间的推论完成的,没有一个单独的命题可以成为自身的证明,必须要通过在命题间的逻辑关联完成对某一个命题的证明结果。我称这个原则为命题性原则。命题性原则揭示了维特根斯坦在考虑语言问题时,特别强调以命题形式的方式来推出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总是把一种推理性的整体观作为他哲学构架的根本。所以,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这两个原则,我们就可以理解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甚至在哲学研究中所提出思想的基本背景。

    三对《逻辑哲学论》基本结构的重新解释

    前面我们谈到《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是从世界推论到思想,再进入到命题,最后到不可说之物。从全书的自然结构安排上看,这样的推理思路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正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脉络,即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的发展过程。我们看到,《逻辑哲学论》的第一个层次讨论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就是一种对世界的本体论说明;第二个层次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事实上正是以认识论的方式或知识论的方式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第三个层次是关于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的理论,这一部分正是我们当代哲学中试图以语言论说或语言分析的方式,解读我们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这三个层次基本上反映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大致路径。可能有人会问,他的第四个层次又在说什么呢?的确,我们这里要置疑的或者说要提问的正是第四个层次,即关于不可说的思想。如果说西方哲学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的发展过程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逻辑哲学论》中的第四个层次,即关于不可说的思想,正反映出西方语言哲学之后的一种走向?

    这个问题我们下文再叙。

    需要指出的是,维特根斯坦向我们表明的从世界到思想再到命题最后得出不可说的思想,这样一个推论过程表面上看是从前提到结果的一个推论,但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里给我们提供的恰恰是一个由结论反推到前提的过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我们有不可说的东西,或者说世界上真的存在不可说之物,那么我们对这些不可说之物是根本无法诉说的,因而,这样的东西既不存在于世界之中,也不存在于思想之中,当然更不存在于命题之中。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恰恰是排除一切不可说之物,因为只有在排除了不可说之物之后,我们才能够讨论所有关于命题、思想和世界的说法。因而,在我的分析中,关于不可说的思想应当被看做是维特根斯坦全书的基本前提。这也正印证了维特根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一本伦理学着作,全书包含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部分,而不可说的部分是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维特根斯坦这种说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极大争议。甚至有哲学家说,既然有不可说的东西,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还说那么多,甚至还有哲学家说,维特根斯坦就是试图用语言去述说那不可说的东西。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真实地反映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事实上,维特根斯坦没有在说不可说的东西。恰恰相反,他首先是把不可说的东西排斥在外了,因而全书的最后一个命题,“凡是我们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只能够保持沉默。”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理解,全书的其他部分恰恰应当是属于可说的部分。而所有可说的部分,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则只能够用属于逻辑语言表达的命题,这样就从第四个层次进入到了第三个层次,即关于基本命题的理论。对命题的考察其实并不仅仅是对于我们是否可以用语言来述说方式的表达。对命题的表达最重要的是对思想的表达。因为如果没有思想,一切命题都仅仅是纯粹的形式,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思想本身恰恰就是符合逻辑形式的命题内容。所以由命题进入思想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讨论命题其实是为了讨论思想,而思想恰恰反映的是关于命题与世界的关系。图像论正是揭示了这一关系。因而从第二个层次进入第一个层次,也成为逻辑上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逻辑哲学论》的第一个层次即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其实并不是在讨论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本身。相反,它讨论的是用我们的命题结构构造出来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我们既可以把它称做逻辑的世界,同时更应当称做思想的世界。因为只有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一切东西才是可以用逻辑的方式表达清楚的。这就是我对《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基本结构的重新解释。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维特根斯坦全书的主旨,即他要为思想划清界限,也就是为可说和不可说的东西划清界限。

    四语言转向之后的实践哲学

    现在,我们再来看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思想、命题以及不可说这四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前面我们提到,维特根斯坦谈到了逻辑原子主义、图像论和真值函项理论可以被分别看做反映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路径,即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哲学。但是第四个方面却始终处于谜团之中。

西方哲学范文第3篇

希腊神话中的神的世界是希腊人精神生活的神性化。他们想像出一个自己精神生活所能体验到的世界,以其神的神圣化昭示人的现存世界。

在希腊神话中巴库斯,或称为狄奥尼索斯,原为色雷斯的神。据说是宙斯与人间女子塞墨勒所生之子。他究竟是人形还是牛形,这一点还搞不太清楚。人们只能十分自然的把他想象成是一个名誉不佳且酗酒的酩酊大醉的神。因为自从人们发明了酿酒的方法后,巴库斯便由他原先的保护丰收的作用,变成了从属于它对于葡萄以及因酒而产生的那种神圣的癫狂状态所起的作用了。因此,崇拜酒神巴库斯的人们便常常在夜里成群结队的豪饮、狂欢,以沉醉来面对世界。

巴库斯在古希腊得以倍受崇拜,与古希腊人十分重视现实是分不开的,他们不会为了所谓的来生的幸福而忍受当世的种种苦难。通常人们认为“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或者用一个稍微更广义的名词,即深谋远虑。他为了将来的快乐,哪怕这种将来的快乐是相当遥远的,而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这种习惯是随着农业的兴起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的,没有一种动物,也没有一种野蛮人会为了冬天吃粮食而在春天工作。”而古希腊人却认为审慎很容易造成生命中的最美好的事物的丧生。巴库斯的崇拜者就是要打破这种所谓的审慎。以肉体上的沉醉带动精神上的沉醉,在沉醉的状态中使自己得以恢复那些被现实世界中的“审慎”所摧毁了的强烈感情,进入“巴库斯礼”造成的“激情状态”。“人类成就中最伟大的东西大部分都包含有某种沉醉的成分,某种程度上的以热情来扫除审慎。没有这种巴库斯的成份,生活便会没有趣味,有了巴库斯的成份,生活便是危险的。审慎对热情的冲突是一场贯穿着全部历史的冲突。”

人类不断地向文明迈进,并不断的创造文化以证实人类的审慎,同时人类的审慎也不断的设定规范与秩序,用来限制人类的激情。已脱离自然后的文化人是无法离开审慎而进行活动的,而人类的强烈激情又是对审慎的本能排斥。历史的发展,决定了人永远要创造文明,并要不辞艰辛的追随文明,但人的激情又决定了人在接受文明时就得经受文明对他的磨练。在表现出强烈反叛性的酒神精神与人类审慎的冲突中便造成了人的永久的精神之苦与人性的扭曲。也预示了文明社会中,人与审慎的矛盾将是难以调解的和长期的。对此,我们不难看到西方诸多理论家都充溢着酒神精神向审慎发起过冲击。

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卢梭对文明对人性之悖逆的分析是十分深刻的。他认为,人虽生性善良,但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够维持自己生存,满足自己需要,趋于完善和向前发展的能力。所以,自然人创造了审慎、文明、语言、社会生活、道德。然而这些却使人性走向堕落,文明人以别于未化蛮人的一切一切全是祸患。在自然状态下,人与自己的本质是相同一的,而在社会状态下,人却不得不与自己的本质背离。人在发挥最大限度才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加深人类的灾难。“人类所有的进步,不断地使人类和它的原始状态背道而驰,我们越积累新的知识,便越失掉获得最重要知识的途径。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我们努力研究人类,反而变得更不认识人类了。” 18世纪,正当启蒙思想家们为理性、文明和科学高唱赞歌时,卢梭便敏锐地觉察到了现代社会所隐含的危险弊端,认为人的真正本性并不在于少数有教养的人才具有的理性,而在于人所共有的情感。提出了“人的价值就是人”抒发出了强烈奔放的自然情感。

与卢梭和众多哲学家不同的是叔本华,因为几乎所有其他的哲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乐观主义者,而他却是个悲观主义者。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统统是邪恶的,它是人类所承受的全部永无止境的苦难的源泉。苦难是一切生命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苦难也随之加深。意志并没有一个假如达到了便会带来满足的固定目的。叔本华指出,审慎不过是人类的外表,它用来包裹意志这一内核。审慎引导人的意志与欲望,人类是由他的意志欲望所推动的。而欲望无穷尽,于是就生出了无尽的痛苦,所谓幸福这种东西是根本没有的。虽然他将悲观主义导向另一种发展,但它的意志论却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了文明对人性的悖逆。 尼采自认为是叔本华的后继者,但他的意志学说却是以乐观论为基础的。因此尼采反而更接近卢梭。尼采一直致力于对酒神精神的痛苦研究,他认为酒神精神的本意是肯定生命,也肯定了生命的快乐原则,同时也包括肯定生命内涵的痛苦。而为了肯定生命的痛苦,一个人必须有健全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所以,尼采所强调的酒神精神的真谛是:1.肯定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本身;2.人应当具有强有力的生存欲望和抗争精神;3.在面对苦难与毁灭时具有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在尼采看来,所谓的西方现代文明是与人性相敌对的。他否定了自豪、有距离的哀愁、伟大的责任、意志昂扬、光辉的兽性、战争和征服的本能、激情的神化、复仇、愤怒、酒色、冒险、知识的价值,把人类引向颓废。认为自审慎被提出后,人类的灾难史便开始了。为了让生命和肉体从审慎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尼采把巴库斯的酒神精神看作是人解脱束缚,复归原始自然本能的最佳途径和最高境界,并满怀信心地期待酒神精神的再次来临。相信在酒神作用下的人们可以尽情放纵自己原始本能,将自己的能量和欲念毫不顾及地宣泄出来。“他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地建设也不断地破坏”,人生就是要在这种不停的充满活力的野性放纵中找寻幸福,在这种迷狂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禁忌和藩篱,可以挣脱个体的任何束缚而将自己融归于自然。就个体而言,其自身的解脱尽管是至深的痛苦,但正是这种至深痛苦使一切痛苦得到根除,即获得自身与自然本体融合的最高快乐。尼采甚至坚信,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驭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

在肯定生命和生命快乐原则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尼采相似。弗洛伊德把人的个性心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他认为,人在刚进入文明社会时,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人,依照其本能的“激情”行事。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外来信息的干扰,使人的“激情”逐步被消磨。先前纯自然的自我本性被压抑称为“本我”。同时,为了现实生存需要,纯自然的自我本性又分化形成为“自我”与“超我”,其中“超我”与“本我”相对立。而“自我”则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人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二者关系失调,人的精神和行为就失常。我们不难看出,所谓“本我”就是“酒神精神”。它集中了被文化世界压抑了的原始欲望与激情冲动的全部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心理实验的角度论证并发展了尼采的理论。

人的世界正是充满着矛盾、对抗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中,人把这种矛盾、冲突能够纳入一种整体(境界)之中,使互相对立、矛盾得到调和、消除,能够互相统一。这样世界整体才能够达到一种和谐,在此统一中,人和世界作为在者的集中在场,达入一种真实的、敞开的境界。这个世界整体的构成是一个对抗的、充满矛盾的统一体。现实存在的人,在世界中只有与世界整体融为一体,人才能在其中起作用,也才能在其中生存。人与这个统一体的任何一极,任何一方,与这个整体融为一体就意味着人进入世界的自行澄明之光照耀中,在世界的自行敞开中自行显现。世界成为人的生活世界,成为人敞开自己存在意义的场所。

西方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方 后

一、西方哲学演进的历史进程与代表人物

从总体上看,“西方哲学演进的大致脉络是:它从对第二国际在理论上的实证主义倾向的批判发端,从方法论角度强化了历史哲学的主体性逻辑,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理论基调,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的’思潮中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哲学直接突显为人道主义的旗帜,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内部又孕育出拒绝人本主义的科学主义倾向。在这其中,法兰克福学派是一种独特的思潮,它在早期强劲地保持了西方总体的人本主义倾向,而这种人本主义倾向的来源又是独特的,并且从40年代初对启蒙的批判开始,它演化出一条不同于早期西方的道路。”[1]具体来说,西方的历史演进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发端时期

在这一时期(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主体性倾向,即注重人的意志和主体性。代表人物主要有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布洛赫。

(二)深化时期

在这一时期(20世纪30-60年代中期),西方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本主义倾向。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流派主要有三个:一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萨特、梅洛-庞蒂、列裴伏尔;二是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弗洛姆、马尔库塞、赖希;三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哈贝马斯、施密特。马尔库塞、弗洛姆同时也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三)终结时期

在这一时期(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哲学的突出特点是内部冲突并纷纷转向,即在后现代的话语语境中思考和分析问题。代表人物主要有实证主义流派的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结构主义流派的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另外在这一时期还要介绍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著作中的思想。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西方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包括代表人物的归属阶段,只是一种相对的划分,因此,我们对这种划分要弹性的给予理解,而不要绝对的去认识和把握。

二、西方之后的

西方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终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影响也已终结了,更不意味着的终结。其实,西方的这种终结只是“经典理论逻辑之终结”,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从后现代的话语语境中感受到它的影响及其思想痕迹的存在。

国内学者对后概念界定的意见也不一致。在《西方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作者仰海峰是以“后”来表述或统称了西方之后的,并未具体划分和界定理论倾向。而在《西方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张一兵教授把西方之后的划分为三个思潮或流派,即后现代、后马克思思潮、晚期。他认为,后现代已背离了马克思的初衷,因为后现代否定一切工业文明及其文化形式,其主导方面是借后现代主义思潮来重新构建后现代,如生态学的和女权主义的;后马克思思潮不赞成,但在另一方面,却承袭了的批判传统,实际上这一思潮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代表人物主要有早期的德鲁兹、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晚期的德里达以及齐泽克等人;晚期是西方的传承者,但是在后现代社会的话语语境下讨论的新生问题,代表人物主要有杰姆逊、伊格尔顿、德里克、科尔纳和波斯特等人。但有的学者并不是这样划分的,如陈学明教授在其《西方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著作中,十分明确的把生态学的列入了西方的范畴之内,认为生态学的不是西方之后的,而其本身就是西方理论。王雨辰教授在其著作《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用“国外”统称这些在后现代思潮中理解、评价哲学的理论流派。

可见,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人们对西方之后的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分歧的。但在国内有一点大家还是形成了共识,即认为人们已实现了从西方研究到西方之后的研究的转换。国内这种研究视域转换的标志就是“国外研究”二级学科的确立。

“国外研究”二级学科的确立,意味着这是我们对西方研究的继续和深入。特别是从国外研究理论基础层面考虑的话,我们对西方的研究可能才刚刚开始。也就是说,我们对西方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沉淀出更多的理论成果,进而为我们的事业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西方哲学范文第5篇

1.初期建设阶段在1958年建系之初,哲学系就成立了外国哲学教研室,开始了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开设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专题和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各类课程。从哲学专业课程设置来说,西方哲学方面的课程一直是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最早承担这项教学任务的是刘宏章教授和汪和梅教授等老一辈研究者,从而为西方哲学方面的课程建设奠定了前期基础。

2.稳步发展阶段在“”结束之后,西方哲学课程团队逐渐成为一支富有生命力的团队,由郭立田教授、高崖教授、韩景超教授和丁立群教授等新老教师组成。在当时,采用了国内权威性的教材《西方哲学史》(全增嘏主编)、《欧洲哲学通史》(冒从虎等编)和《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同时,在课程大纲的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把当时处于前沿各种问题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成熟提高阶段在世纪之交,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西方哲学课程团队继续充实力量,现已发展为由中青年博士群体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在教材的选取上,选择国内权威的西方哲学教材以及国际著名的原版哲学教材。西方哲学课程在坚持良好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的需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强化西方哲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科实力,积极促进向教学的转化,从而使西方哲学课程达到质的飞跃:在007年成为黑龙江大学校级精品课,在2009年成为黑龙江省级精品课,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

二、西方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与路径

1.西方哲学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研究能力。具体做法是,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将西方哲学传统部分和现代部分合为一门课程,强调整体性和贯通性的理解,同时适当引入学术前沿的内容,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2)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与学生多维和多向互动。一方面,采取课堂讨论和专题辩论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养。(3)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并计划实施网络教学,把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上传到网上,以便于学生使用。上述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使得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4)在教材方面,选择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刘放桐教授主编的权威性西方哲学教材,并且选用了WalterKaufmann与ForrestBaird主编的PhilosophicClassics作为外文原版教材。同时,将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编写的西方哲学教材作为辅参照。此外,认真积累基本素材,积极参编教育部工程教材《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述评》一书。

2.西方哲学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西方哲学发展中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四次重大理论转折,阐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给予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指明西方哲学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学术创新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论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揭示西方哲学各流派和人物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及其之间的承继批判关系。由于课程的时数所限,不可能把整个西方哲学从古至今的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命题都给予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究,因而很难厘清各个时代之间哲学思想与命题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克服难点,力图打破学生跨越文化模式的阻碍和思维方式障碍,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确立整体的视野,要求在与中国传统哲学、哲学的对话中领会思想的内涵,加强对学生学习西方哲学经典文献的指导力度,尽可能在中西比较的框架内深化学生对于教材及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西方哲学课程的基本学时与相关模块西方哲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共计204学时,由4个部分组成:(1)古希腊哲学,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智者运动、古典时期的哲学和晚期希腊哲学四个部分,共32学时;(2)中世纪哲学,由前期教父哲学和后期经院哲学两部分构成,共28学时;(3)近代哲学,包括经验论哲学、唯理论哲学、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四个部分,共72学时;(4)现当代哲学,由黑格尔之后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流派构成,共72学时。相关的支撑模块由7门课程组成,共计252学时。其基本的授课顺序为:(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6学时;(2)古希腊哲学专题,36学时;(3)中世纪哲学专题,36学时;(4)德国古典哲学专题,36学时;(5)现代西方哲学专题,36学时;(6)心灵哲学,36学时;(7)语言哲学,36学时。这些支撑性课程重点是以专题的形式来解读和探讨各个时期的重大哲学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而不能简单重复西方哲学各个阶段哲学流派与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此外,还包括一些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课程,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阿奎那的《论存在与本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对于这些重要原著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深入领会西方哲学的思想特点,而且还可以领略西方哲学家们彼此之间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思想个性。

4.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入专题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本课程不仅以教科书的章、节的思路和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加强了按照特别设计的专题教学的授课方式。如西方哲学的课堂教学专题主要有柏拉图哲学专题、亚里士多德专题、康德哲学专题、尼采哲学专题、海德格尔哲学专题、西方专题、西方实践哲学专题、分析哲学专题、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专题等。专题式的教学实现了与教科书有效配合、重点突出和理论深度相统一,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思想,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实效性和课堂吸引力。(2)开展师生互动的对话式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过程中加强讨论的环节和拓展,尤其是结合西方哲学前沿和热点性问题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以师生对话研讨方式进行。克服教师一言堂,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真正启发学生进行哲学式的思考;教师可以在对话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是学生喜闻乐见、实际效果良好的教学形式。(3)开发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教学思路的变革,变“满堂灌”和“填鸭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而且从教学手段上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现代的电脑和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理想效果。(4)采用多样化的灵活的考试方式和考核方式。本课程近几年贯彻先进的教育理念,主张因材施教,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考试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采用了撰写论文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不注重平时积累而仅仅依赖期末试卷的局限。同时,也尝试进行面试和开卷考试的方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散性,力争学生在学习中走出原来的“死胡同”。以上这些方式的实行彻底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考试模式,使考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不仅改变了以一纸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状况,增加了评价的合理性,而且在坚持培养目标的基本前提下,也使考评方式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由地选择回答问题的方式,每一种方式实际上都蕴含着学生能力的展现,通过这种方式也就使学生有机会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发展。

5.西方哲学课程团队建设的措施(1)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帮扶培养模式,有效地把资深授课教师的经验传给青年授课教师。(2)把好青年教师的备课和教案关,采取教研室集体备课,对西方哲学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切磋和研讨,帮助青年教师把握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授课的规范性和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备课质量。(3)通过听课、调研和座谈等方式,了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经常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交流与指导。

三、西方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展望

1.西方哲学课程的特色(1)在教学内容方面,以采用国内西方哲学研究专家所撰写的教材为基础,参照原版教材,加强对哲学流派与哲学命题把握的准确度,并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使西方哲学课程的内容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2)在教学方式方面,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传统讲授法与多媒体讲授法、文本与现实、哲学命题与自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并对学生们的自我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在考核测试方面,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测验与面试相结合的多样化考评机制,从而真正提高了学生们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