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3085
国内刊号:61-1269/O1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是数学的理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及时报道有应用背景的数学创新性论文,和数学在国民经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果,推进数学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相互推进。主要刊登上述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及成果报道,同时刊登少量质量优秀的理论文章。
主要栏目
综述、论文、短文、简报。
英文名称:Jou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Mathematical Biquarterl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469-5097
国内刊号:32-116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英文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athematical Biquarterly)》是由南京大学主办的数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4年创刊,半年刊,逢五月、十一月底出版。编委会由15人组成,主编为周伯埙教授。
意义:
(1)通过对若尔当标准型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若尔当标准型的进一步和巩固,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科技,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通过对若尔当标准理论应用的学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比如对若尔当标准形的推导过程和过渡矩阵的求法及在n阶矩阵中标准形的求法
研究状况:
若尔当标准型理论是以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型为基础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矩阵其中有王莲花发表的关于若尔当标准形与有理标准形的探究及其他数学家在若尔当标准形上进行的一系列关于矩阵的秩和正交矩阵个方面的应用。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主要内容:
(1)矩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矩阵若尔当标准形的基本定义及计算;
(2)矩阵若尔当标准形的求法;
(3)依据具体实例论述若尔当标准形理论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总结说明法:对微积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应用进行逻辑分析。
思路:首先说明若尔当标准形理论是以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形为基础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形是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后说明它通过数字矩阵的相似变换得到,那么可以知道矩阵的标准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计算等优点,尤其关于化矩阵为若尔当标准形的理论及方法,然后着重总结说明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形在线性代数上的广泛应用,例如解矩阵方程,求矩阵的秩,分解矩阵等。
准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等)
[1]王莲花,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形与有理标准形的关系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03)
[2]王英,若尔当标准形问题新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01)
[3]顾江永,若尔当标准形的一个标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04)
[4]高芳征,常瑾瑾;若尔当标准形的标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XX(02)
[5]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小组,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徐仲,张凯院;矩阵论简明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XX..
[7]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第三版j[m],高等教育出版社,XX.9
[8]李桃生若尔当标准形的理论推导和过渡矩阵的求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 XX年12月10日——XX年1月10日:选题及论文前期准备;
2.XX年1月10日——XX年3月5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XX年3月5日——XX年4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
4.XX年4月10日——XX年5月10日:完成论文二稿;
自从1665年法国议院参事戴.萨罗所创办的《学者杂志》与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哲学汇刊:世界各地有创造才能者当今的探索、研究和劳动的若干总结》出现,学术期刊已经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学者杂志》于1938年停刊,而《哲学汇刊》一直出刊至今,所以它被国内外学术界与期刊界公认为世界卜创刊最早并且寿命最长的学术期刊。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现要晚于国外100多年,创建最早的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的《察世谷每月统纪传》,属于最早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应科学研究发展之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刊物存在形式,是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承担着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的传播功能,承担着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示范作用,是学术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并且与学术研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学术期刊评价则是学术期刊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学术期刊自产生起,就成为人们获取和了解学术研究最新进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术期刊产生初期,期刊种类比较少,数量也不多,依托其承载的各种学科信息相对容易获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文化事业的突出猛进,学术期刊种类以及所承载的文献量急剧增长,据资料显示,1971年世界各国出版的期刊总数已经达到约20万种,科技期刊有8万种左右<<}。面对诸多的文献数据,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成为学术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筛选出影响力大、利用率高的期刊,使研究者快速、方便、有效地获取学科研究领域内价值较大的信息数据,成为文献学与信息情报学学科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术期刊评价应运而生。因此,一般认为,学术期刊评价是学术期刊发展到一定阶段,出于研究者对文献信息的迫切需求而对期刊进行筛选的一种行为,它是信息发达的必然结果,是学术期刊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
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文献聚散定律”开启了期刊评价的先河,出现“核心期刊”概念。我国期刊评价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践行都要晚于西方,并且也都源自于西方。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核心期刊概念的引人,评价实践则兴于1981年《世界图书》杂志主编陆伯华对国外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并刊发了专辑。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两大主要体系,即政府主导的定性学术期刊评价与各学术团体主导的定量学术期刊评价。
(一)政府主导的定性期刊评价
政府主导的定性期刊评价工作始于1964年,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出版的《检索类期刊质量要求》为标志,该文件对期刊的政治质量、编辑质量以及印刷质量等方面进行规定。1988年,新闻出版署出台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提出所有期刊都应遵守的规范与标准,为后期学术期刊的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这种期刊评价应是“合格评价”,主要是对期刊质量、编辑出版过程和发行服务质量等进行系统检查,通过对期刊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使各类期刊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期刊质量。1992年,原国家科委颁发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这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第一次由政府的期刊评价体系12],该体系提出四个评价标准,即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和出版标准。1994年,原国家科委在对该评价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卜又颁发了《关于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l,〕,1996年又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这两个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标准,成为我国此后较长时期内进行各种期刊评价工作的重要指导准则,并对我国期刊结构的优化、期刊编辑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各行业组织、学术团队主导的定量期刊评价
政府主导的定性期刊评价关注更多的是期刊的管理,主要目标在于实现对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然而这与社会对学术期刊的功能期望并不一致。学术期刊本身就起源于科学研究社会化交流的需要,没有社会对学术交流与学术思想传播的需求,就不会有学术期刊的产生,社会性是期刊存在的基础,也是期刊发展的源泉。因此,学术期刊的发展理应与社会期望相一致,对学术期刊的评判更应该把其能否实现社会功能、满足社会期望以及实现满足程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学术期刊评价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基于学术期刊评价的社会性需求,学界开始引进“影响力”概念对学术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与社会定位,这在一定程度卜反映了学术期刊社会功能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此为标志,全国大规模的期刊定量统计与评价序幕由此拉开。目前国内期刊界、学术界普遍公认的有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分别为:(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首次编制出版;(2)《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每两年一次;(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出版;(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出版;(5)《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6)《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3年由清华大学图书馆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首次出版,当时名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9才更为目前名称;(7)《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并出版。
三、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对学报产生的影响
(一)学术期刊评价制约了高校学报对本校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
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的以自己校名命名、主体反映本校科研的刊物,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学术期刊中由普通高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有1000多种,学报占据500多种。高校学报已成为学术期刊阵营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学校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果。学报对学科建设具有很大带动作用。首先,高校学报通过宣传学科建设成果扩大了学科的影响力。高校学报凭借自身学术信息平台能及时将各学科尤其重点学科的学术成果迅速传播,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学科的影响力得以扩大。第二,高校学报通过优先发表本学科相关学术论文,及时报道对该学科研究进展情况,对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起到引领作用,形成学科特色。第三,高校学报作为科研信息交流平台,使学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从中获取更多相关学科的信息,掌握本学科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沿,有利于在此基础卜快速研究出新成果,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根据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期刊层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国外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国内专业性核心期刊、国内其他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因此,高校校内的作者往往优先投稿于专业性核心期刊,并且在核心期刊论文奖励制度的引导下,非核心期刊的高校学报也很难吸引到本校内的优秀稿源,无法发挥反映学报的窗口功能,也限制了其推动本校学科建设的作用。
(二)单一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使学报办刊定位不清
高校学报是高校依据本校学科特点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即学校涉及的主体学科专业,在学报刊发文章中都有体现。教育部对学报的定位使它具有了学科众多的“综合性”,但同时造成高校学报“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对此问题,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倡导“名栏”与“名刊”工程,其目的在于鼓励学报彰显各自特色,提倡学报摆脱学报界出现的同质化、栏目雷同、大拼盘的局面。学报界开始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有些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得到很高评价人选“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如《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的“三农问题研究”,但其中不乏一些地方特色的研究由于参照统一的期刊评价标准,从而该特色栏目对于学报整个影响因子的提升贡献很小,挫伤学报发展特色栏目的积极性。如《丽水学院学报》特色栏目“舍族研究”虽然许多文章是由该研究领域的名人专家所写,学术质量过硬,但在2010-2014年刊发的所有相关研究的论文中,最高下载频次与最高被引频次都不理想。而专业性期刊的影响因子远远高于学报类期刊。在此导向下,许多高校学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进而把“专业化”作为办刊目标。国际关系学院学报为了走专业期刊道路,已经明确不再接受非“国际关系”学科类的投稿,学报反映本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社会功能也逐渐丧失。足以看出,高校学报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清,盲目徘徊,在“综合性”、“特色化”“专业化”中举棋不定,没有明确一致的指导思想,反而为迎合当前与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偏离科学合理的轨道,扭曲了学术研究的本意。
(三)完全量化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使高校学报学术性渐行渐远
1998年,由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第二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可见,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在于学术性。然而,目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基本都采用数据统计方法,以被索量、被摘率、被引率、载文量以及影响因子等作为数据遴选指标,高校学报的内容本是涉及本校各个学科领域,具体到某一学科领域内发表的论文数量自然是无法与专业期刊相抗衡,所以学报在引用率与被摘率等方面的指标数据都偏小,自然也就很难成为核心期刊或排名靠前者。众所周知,当前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资源分配密切关联。高校内外任何一位学者所能拥有的全部资源,如职称的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研究生指导资格以及国家和社会所能给予的种种荣誉与地位等等无一不是与所的多少以及所发论文期刊的级别密切相关。一些高校实行的重奖核心期刊论文制度是最好的例证。期刊界内评价学术期刊级别高低也是以影响因子的大小、载文量的多少等数量指标为依据,当前的各种学术期刊排名榜都囊括了卜述量化指标。在此导向下,高校学报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特征,非核心期刊的高校学报为能进人核心期刊方阵中,都在努力迎合核心期刊的一些遴选指标,通过各种方法甚至不正当手段如互引、自引或者花钱买引用等提高各种影响因子和统计指标。有些高校学报甚至改变办刊宗旨,纯粹围绕“核心期刊”指挥棒调整栏目,却放弃自身多年培育并发展起来的精品栏目以及重点科研优势,其结果使高校学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坚持学术质量与学术价值的办刊理念演变成为追逐“名家名稿”“热点焦点”被引被摘等影响力的功利性诉求,高校学报的学术性本质渐行渐远。
(四)外部评价的主导性导致学报在高校内的边缘化发展
高校学报身处高校,但与高校其他部门相比有明显的区别。由于高校学报水平是由外部评价机构根据学报往年相关数据来裁定,而且虽然学报编辑部行政事务管理权属于主办高校,但在业务层面更多是由新闻出版部门管辖,因而难免出现学报编辑部门的工作未能引起主办高校领导的充分重视,最后形成学报编辑部在高校内被置于边缘化发展的局面。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有关高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曾明确指出,“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在职务评聘、考核评定、项目申请等方面应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并且之后于2002年教育部又印发相关文件重申了学报编辑人员属于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校应该重视,并给予其与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待遇。但从各个高校学报的发展境地来看并不理想,很多高校无视文件规定,学报编辑部门依然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在编辑部的编制卜一再设关卡,许多编辑的职称评审受分配名额限制而迟迟不能评聘,在科研项目申报以及出国访学等项目申请中也都没有把编辑人员考虑在内,使学报编辑队伍人员感觉没有发展前途,对或缺人员难以引进,即使在岗人员也人心不稳,影响了整个学报编辑队伍的健康发展。总之,外部评价体系的主导性以及学校对学报编辑部门管理的多重性使学报部门在高校发展中备受漠视。
四、学报应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发展对策
(一)正确定位,利用优势学科办出学报特色
定位是给事物明确一个位置,它是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期刊定位是期刊创办者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期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主要栏目以及主要内容。定位是一种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明显标志,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价值,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般期刊是这样,高校学报也亦如此,并且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群体,其定位应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发展目标相一致。总体来讲,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有综合类院校与专业院校之分,高校学报办刊应根据所在高校的发展目标而确定自身定位,然后在同类高校学报中争创一流。对于专业特色比较明显的专业院校,依托本校多年学科专业性优势,办成专业性期刊也是顺利成章之事。而对于诸多综合性较明显的高校,专业设置较多并且重复,如果要办成专业性期刊一是没有条件,二是也没有必要,并且也不现实。这类高校学报应深人了解本校重点学科现状,依此明确本校的学科优势以及潜在发展方向,进而在栏目设置时向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倾斜,同时适当兼顾新兴学科建设,办出特色。同时,学报的特色栏目又可以推动优势学科建设。比如,河北科技大学的省级重点学科是化工专业,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围绕本校的化工学科发表了大量化学、化工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仅有力地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同时该学报在化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也逐渐得以扩大,影响因子也大幅提高[4]0
(二)努力创新,坚守学术质量生命线,杜绝学报学术失范
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校学报必须努力提高学术质量,以高质的学术性刊物来发挥对本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作用,发挥对本校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进而提升学报在高校中的地位,使学报能够良性循环发展。然而,当前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采用与所有学术期刊统一的评价体系。出于功利性需求,学报以评价指标作为办刊导向,过分注重指标的统计数据,导致学术不端、学术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学报学术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学报要努力创新,坚守追求真理、宣传真理的精神,以服务于学术研究为宗旨,以提高学术质量、提高学术水平为办刊目标,为学界营造良好的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研究氛围,拒绝刊发低水平重复性论文,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委会集体定稿制等方法采用稿件,坚决抵制人情稿、关系稿、造假抄袭稿,杜绝学术腐败的滋生。学报编辑部应建v.权威专家对稿件的匿名审稿制度,以达到客观、公正筛选稿件,保证学报稿件的学术质量;学报必须引进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学报刊文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稿源,另一方面还决定于编辑人员的素质,编辑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字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信息收集能力强等方面的素质,只有具备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才能保证学报办刊水平和学报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正确认识学科差异,尝试依从学科特征评价,改变量化准则
在当前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都被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量化指标,因而各高校学报也把影响因子作为一普适的学术期刊评价工具进行评价,然而这实际卜并不科学。因为不同学科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其学科领域论文的影响因子也是千差万别的,尤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学科的论文受关注的程度往往高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一些基础学科的论文,因此在被引用的相关数据卜,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不同高校的优势学科、学科传统以及学科结构是不同的,必然所主办的学报对卜述两类论文的比重划分也会很大不同,结果出现注重基础研究或者文史哲学科的高校学报处于不利地位,而注重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学报处于有利地位,两者之间影响因子的差别有数倍或十倍之多。为了能有效地抑制给学报办刊带来的不良导向,采取分学科评价更有意义,这样可以避免把学科研究规律差异带来影响因子的巨大差异等同于学报本身的质量差别。
(四)遴选学报评价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 曝错教学法 教学应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34-01
数学学科是一门对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较高的逻辑以及思维等能力,还需要有对于数学公式的记忆以及运用能力,尤其是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知识内容部分,这一部分的教学与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原理公式较多,因此,学生在学习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对于三角函数原理公式的掌握以及理解不够或者其它的原因出现错误。曝错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犯的错或者是已经犯过的学习上的错误暴露出来,以使学生通过改进、总结等方法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掌握。三角函数知识部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率,使用曝错教学法进行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教授,不仅容易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减少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1.曝错教学法对学生解题效率的作用
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中,使用曝错教学法对于学生进行三角函数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中的解题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进行三角函数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中,使用曝错教学法首先将学生在进行三角函数知识部分题目的求解中,使用的花费时间较多并且解题困难较多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暴露出来,并且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并且容易掌握的简单解题方法进行题目的求解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与解题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三角函数知识部分的教学中,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很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一些学生会由于解题方法应用的不正确,从而花费过多解题时间,并且容易将解题过程复杂化,这对于学生完成作业或者考试中解题的速度以及效果十分的不利。比如在进行下示三角函数题目的求解过程中,解题方法对于解题速度以及解题效果的影响就非常大。
在进行上述三角函数题目的求解过程中,通过方法一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中,由于解题过程中数值的特殊性原因,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中不容易直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而且容易特殊数值的影响出现三角性面积的求解错误。但是使用方法二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求解中就不会出现方法一中面临的问题,并且能够很快的求出题中要求的三角形的面积值。
2.曝错教学法对学生解题思维以及知识掌握理解的作用
3.曝错教学法对学生解题思路的作用
使用曝错教学法进行三角函数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开展,对于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进行三角函数知识部分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学生解题思路问题,比如,三角函数中三点共线类型题目的求证中,学生就容易因解题思路的局限问题,在解题过程中片面的思考问题,从而影响对于题中要求结果的解决方法,而实际上这类型题目额度解题方法不止一种,甚至有四种或者五种。老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引用这类型的学生解题思路问题,进行讲解示例,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或者解题过程,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于解题方法以及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掌握。
4.结束语
使用曝错教学法进行数学学科三角函数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具有上述的对于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理解、拓宽学生解题思路等积极作用,还可以通过曝错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问题的暴露,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具有理性,对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亚东.例谈三角函数教学中的“曝错教学法”[J].中国数学教育.2011(5).
[2]鲁家武.浅谈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及例题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6).
[3]许光文.谈谈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承前启后,顺其自然”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