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级计分器

六级计分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六级计分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六级计分器

六级计分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河流;生态基流;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K9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00-00

1 概述

河流生态基流是指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保证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正常运转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下,河道可以保证不断流,水生生物群落能够避免受到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生态基流与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以及水生生物的生活史密切相关,而水生生物的生长又受水量、水温等因素的制约,故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基流并非固定值,按照河流水文特性,生态基流一般有汛期和非汛期之分。

生态基流不足,通常会造成河流纳污能力和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基流对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保持流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态基流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较多,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生境模拟法和整体法,其中水文学法和水力学法比较常用。

2.1 Tennant法

Tennant法属于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即将河流多年平均流量的10%~30%作为生态基流,该法适用于流量比较大且水文资料系列较长的河流。

由于不同的河流河道内环境和生态功能有差异,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也有区别,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环境和生态目标来确定流量百分比,这个百分比非常关键。

Tennant法计算步骤简单,可以快速确定数值,但是没有考虑河流的宽度、水深、流速以及形状等水文参数,没有区分标准年、枯水年和丰水年之间的差异,忽略了水生生物对环境的需求,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该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流量历时曲线法

流量历时曲线法属于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该法是将20年以上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逐月流量历时曲线,以90%保证率下的流量作为生态基流,该法适用于水文资料系列达到20年以上的河流。

流量历时曲线法同样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由于使用了逐月流量历史曲线中的某个频率来确定生态基流,其灵活性亦更强,可以按照河流水生生物的实际需求确定流量大小,同时也考虑了各月流量间的变化和差异,适用性较强。唯一制约该法的因素是,目前对不同时期水生生物需水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在具体的频率设定过程中可供参考的成果不多。

2.3 保证率法

保证率法属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一般采用90%保证率下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生态基流。

保证率法比较适合水量较小,同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河流,要求有较长序列(一般不低于20年)的水文观测资料。保证率法计算出来的生态基流在某种意义上维持了河流水质标准,更适合于生态环境需水要求。但保证率法是基于流量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对水生生态学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2.4 最枯月流量法

最枯月流量法属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通常采用最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生态基流。

最枯月平均流量法需要的水文观测资料系列较短,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与保证率法基本一致,在计算河流纳污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5 7Q10法

7Q10法属水文学计算法的一种,即将90%保证率下,连续最枯7天的平均流量作为生态基流。

7Q10法同样适合水量较小,同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河流,要求有较长序列(一般不低于20年)的水文观测资料。该法计算出来的生态基流能够维持河道不发生断流,但同样未考虑生物学因素,通常用于考量水环境容量。

2.6 湿周法

湿周法属于水力学法的一种,即利用河流的湿周作为水生生物栖息地质量指标来估算河流的生态基流。该法遵循的原理是以保护临界区域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湿周来维持临界区域以下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稳定。

湿周法一般根据河流湿周~流量关系图上的拐点来确定生态基流。当拐点不明显时,以某个湿周率(通常取50%)对应的流量作为生态基流。

湿周受河道形状的影响比较大,比较适用于宽浅矩形渠道和抛物线形河道等河床形状稳定的河流,不适合于三角形河道,因三角形河道的湿周~流量关系曲线的拐点不明显,难以进行判断。

3 生态基流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各流域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及水环境状况差异较大,生态基流一般需要分区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北方河流的生态基流应分为汛期和非汛期两个水期分别进行计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多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非汛期生态基流不可低于多年平均天然净流量的10%,汛期生态基流应达到多年平均天然净流量的20%~30%为宜。

南方河流亦应尽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取其外包线作为生态基流。通常情况下,生态基流不应小于90%保证率下最枯月平均流量。如果采用Tennant法,生态基流应达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0%~30%以上。

在区域经济不受较大损害的前提下,应选择最大的计算结果作为生态基流,非汛期生态基流必须能满足水功能区达标对流量的需求。

4 结论

河流的生态基流不仅与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而且与流域的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和其他诸多因素有关。现阶段要进行深入的河流生态基流研究还存在各种困难,主要限制于各种生物资料的获取,水文学和水力学两大类计算方法在确定河流生态基流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但仍需不断完善,并应逐步深入开展生境模拟法和整体法的研究,以最终完美解决生态基流的计算问题。

参考文献

六级计分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绩效管理;战略导向

一、我国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物流企业呈发展趋势,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取得大的发展,不仅有来自市场经济本身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优良的环境与政策。然而,即便我国物流企业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我国物流企业绩效管理普遍存在滞后性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都存在滞后性,依旧停留在事后考核、“秋后算账”的阶段上。当员工完成工作之后未能及时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给予衡量与评价,然后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奖惩。此种管理模式将十分不利于发现员工在绩效上的距离,所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及时得到处理,未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辅导和计划改进将无法使员工对绩效管理给予充分的支持与赞同。

2.绩效考核指标太过广泛以致空洞

大多数物流企业所采取的考核指标提取方式都太过空泛,仅仅只是根据现有的模板或是指标库进行生硬的改造甚至是完全照搬,并没有依据企业的具体战略规划以及员工的特性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最终导致考核指标过于空泛,企业特征不明显且考核结果必然缺乏准确性。

3.对考核工具进行选取时过于随意

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中,可供选择的考核工具有很多种,但是必须更具企业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同衡量。不同的职位、不同的工作要求,所选取的考核工具都应该不同。

4.绩效考核的角度太过单一

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通常只是对单个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而忽略了对团队工作的考核。在现阶段的企业绩效考核发展中,此种考核方法欠缺合理性,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单一的绩效考核角度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首先会助涨员工“孤狼”意识,不仅不利于企业中的团队合作,还导致企业员工自私自利,为求上位不惜牺牲同事利益,这样一来将严重破坏了组织内部的协调关系。

二、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

1.加强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我国的物流企业若要在国际同行中具有竞争力,就务必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改革,以促进明确责权、清晰产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离不开系统的战略规划、合理的管理运作、科学的市场分析、优秀的员工队伍、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方法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绩效管理方式与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主要是从员工的要求及态度来获取员工对企业的想法同建议,然后依此来制定出有效的工作计划并促进目标的改进。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者同员工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与此同时还使员工的自信心得以满足,有效地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最终将提高组织效率,促进企业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简述了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主要优势,接下来阐述传统绩效管理与其区别。

2.1.考核方法方面的区别

传统的考核方式所采取的是主观描述、单项评定,企业管理者对考核过程进行掌控。而参与考核的员工并不了解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同沟通。相反,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不再是进行主观的描述而采取双向沟通的形式,其有制定相关标准,并对员工的成绩进行记录。员工能够参与评估的全过程,且会得到及时的结果反馈以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

2.2.考核目的方面的区别

传统的绩效考核过于注重形式,方便人事工作的完成并为了能够对上级有所支持,经常对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而不去放眼未来。而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所重视的是内容,将考核重点放在方法同思路改进的提出,并关注员工满意度的提高。

2.3.考核结果方面的区别

在传统的绩效考核中,员工被动接受组织的任务分配与考核的结果,忽略了员工的思想与需求,一场考核下来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收获,甚至还会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挫伤,是组织没有实质上的改进。然而,以战略为导线的绩效管理则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态度以及要求的考核,从而得知员工对企业的想法与建议,方便企业管理者制定出民主的工作目标。

三、战略导向绩效管理体系模块的设计思路分析

1.战略导向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要进行分析的是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可以采用大环境分析法(PESTEL)以及五力模型等工具,PESTEL是以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此种分析方法主要从来自六个方面的宏观环境来分析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是否科学,时候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六个方面即使P、E、S、T、E、L,P(political)指的是影响企业的政治因素;E(economic)指的是影响企业的经济因素;S(society)指的是社会因素;T(technology)指的是科学技术因素;第二个E(environment)指的是环保或生态方面的因素;L(legal)指的是法律因素。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来考虑如何尽可能的奖励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然后及时对企业的局限性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避免企业的劣势进一步受到外部环境的冲撞。

2.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确立平衡记分卡中每一个维度的战略目标,然后通过QQTC模型从质量、数量、时间以及成本这四个方面使目标指标化。Q(quality)具体是指遵守一定的条件来达到工作所要求的质量,质量的维度指标通常以评估结果、周转次数、采用比率、达成情况、满意度、合格率、完成率、准确性、及时性等进行表示;Q(quantity)具体是指遵守一定条件达到工作所要求的数量,数量的纬度指标通常以时数、项数、个数、人数、次数以及额度等进行表示;T(time)具体是指遵守一定的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时间纬度的指标通常以批准时间、结束时间、最早时间、完成时间、最晚时间等进行表示;C(cost)具体是指遵守一定条件在规定的消耗成本中完成工作,成本的纬度指标通常以预算控制、费用各进行表示。

3.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绩效考核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以分值对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表示;其次,使衡量之与实际完成值的比为百分系数;再次,将所得百分系数同换算后所得出的分值相乘以计算出员工的考核得分;最后,判定员工的评估等级。

4.组织责任体系的设计思路

对组织责任体系这一模块进行有效的设计,首先就要使企业的高级管理能够支持绩效管理工作,只有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才是绩效管理的原动力;其次要促进人力资源部经理价值的提高,是其从高级办事员提升到战略伙伴这一较高的层次;再次是要促进同直线经理之间的团结,原因在于直线经理是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总之,绩效管理作为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尚未被给予充分的重视,当今的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普遍存在考核目标定位低、角度定位单一、工具选取随意等问题,从而使绩效管理难以顺利展开。所以物流企业要加强战略导向的构建,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以及绩效的不断提高。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且战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也充分体现在绩效评定指标体系之中,从而使绩效管理同战略能够进一步结合。(作者单位: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田大洲,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建立与推行[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10)

[2] 胡安安、黄丽华.HU An-an.HUANG Li-hua基于信息系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以某石化企业为例[期刊论文]-物流科技2007,30(5)

[3] 杨建宏、赵琳,现代物流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绩效评价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1(21)

六级计分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滦河流域;径流变化;人类活动;降水量;驱动因子

中图分类号:TV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00605

河川径流量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1],因此河川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研究备受关注:王国庆等[2]以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为例,基于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采用流域水文模拟途径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粟晓玲等[3]应用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入黄径流的影响;Hernandez等[4]将KINEROS和SWAT两个水文模型应用于半干旱流域,认为SWAT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地覆被变化条件下的多年降雨-径流关系;Siriwardena等[5]以澳大利亚彗星河流域为研究实例,采用日降雨径流概念模型SIMHYD,将森林覆被转化为耕地或者草地,分析了流域河道径流的影响。

滦河流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滦河流域的水资源危机日渐严重[6],生态环境已趋于严重恶化[7],[JP2]流域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8]。20世纪70年代,国家实施了滦河跨流域引水工程,先后在滦河干流修建了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90 年代在滦河一级支流青龙河上修建桃林口水库,[JP]并逐渐建成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配套工程。本文基于滦河流域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分析该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为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1流域概况

滦河位于东径115°30′-119°45′ ,北纬39°10′-42°40′,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西北巴彦图古尔山麓[9],北流入,称闪电河;在多伦附近与上都河汇合后称大滦河;至城口转向东南,于外沟门子附近再次进入河北省;然后向南,在乐亭县注入渤海。滦河流域是海河流域水量最丰富的一条河,支流众多,全长888 km,流域面积44 750 km2。

滦河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区,雨量集中是该地区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副高控制,雨量充沛,炎热多雨,冬季受内蒙高压控制,雨雪稀少,寒冷而干燥。该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70%左右的水量集中在7月-[JP]9月的汛期,且年际丰枯变化悬殊,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异常现象经常出现[10]。

滦县水文站是滦河下游总控制站,控制流域面积44 100 km2,占全流域的 982%。该站1929年由前华北水利委员会设立,距今已有 80余年的历史,数据序列长,是研究滦河流域径流历史变化的理想站点。本文从水文年鉴上摘录滦县站1950年-2009年逐日流量资料进行滦河径流特征分析,并收集滦县站同期降水资料和上游人类活动资料,据此分析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2.1径流累积曲线分析

对于径流量的累积曲线,如果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各年的来水量虽然有丰枯变化,径流累积点也会有波动,但没有系统偏离。如果受到外界人类活动影响,径流累积点据就会发生明显的系统偏离[11]。本文利用实测资料绘制出滦河流域滦县站的年径流累积曲线,见图1。

可以看出,20世纪50、60、70年代滦河年平均流量都大于多年平均流量值,尤其是50年代,年平均流量几乎为多年平均流量的两倍。而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2000年-2009年)年平均流量都小于多年平均流量,21世纪初年平均流量仅为多年平均流量值的016倍。可见,滦河流域年径流有较明显的代际特征,年际丰枯变化悬殊,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径流量减少迅速。

2.4径流的年内变化

滦河流域滦县站径流年内分配特征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滦县站年径流年内分配极为不均,1950年-2009年间夏季径流占608%,冬季只占63%,春季也只占到114%,可见,天然径流量不能满足春季灌溉用水需求,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3.2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双累积曲线法(Double mass analysis)是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两个变量按同一时间长度逐步累加。一个变量作为横坐标,另一个变量作为纵坐标,其拐点可作为分析变量阶段性变化的依据[1213]。当只有降水的变化而无其他因素影响时,双累积曲线应为一直线;当受到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影响时,曲线将会发生偏移。可根据双累积曲线发生偏移的年代确定下垫面受人类活动发生显著改变的时间点,偏移的程度反映人类活动影响的剧烈程度。因此,降水与径流的双累积曲线可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定量反映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变化的贡献率[12,14]。

图5表明,滦县站的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在1959年发生显著偏移,所以1950年-1958年可以作为流域径流量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基准期,由此根据滦县站降水-径流曲线显著转折点对径流序列进行年段划分,见图5。

从表6中可以看出,1979年-2009年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率均超过了90%,可见,人类活动是滦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1959年-1968年滦县站降水和径流相对于基准期而言都有所增加,但该时期径流的计算值小于径流的实测值,说明该时期可能有外来水源,导致径流量的增大;此外,1969年-1978年降水量较基准期有所增加,但降水影响值为负值,即这一时期降水量的增加并未引起径流相应的增加,说明该时期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比如兴建水利工程设施、水土保持措施等,关于这一时期的具体特点,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

5结论

(1)[JP2]滦河流域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变差系数C[WTB1X]v[WTBZ]为0.77,极值比为3815,说明滦河流域受人类活动及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年际变化剧烈,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JP]

(2)滦河流域径流代际变化明显,年际丰枯变化悬殊。20世纪50、60、70年代水量偏丰,尤其是50年代,年径流量几乎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两倍。而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水量偏枯,21世纪初年径流量仅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0.16倍。

(3)滦河流域年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季径流约占全年608%,春季仅占114%,天然径流量不能满足春季灌溉用水需求,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4)滦河流域径流处在丰枯交替的不断变化之中,但总的趋势是递减的,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径流趋势变化的检验统计量U为-521,表明滦县站年均流量具有显著的递减趋势。

(5)降水与径流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二者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但径流的下降趋势更加显著。不同阶段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不同,1959年-1968年,降水和人类活动均对径流的增加做出了贡献;1969年-1978年,降水量使径流增加,人类活动是该时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1979年-2009年,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率均超过90%,是该时期滦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博,邱现讹,郜军艳.滦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人民黄河,2011,33(8):4649.

[2]王国庆,张建云,刘九夫,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国水利,2008,(2):58.

[3]粟晓玲,康绍忠,魏晓妹,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入黄径流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53159.

[4]Hernandez M, Miller S N,Goodrioh D C,et al.Modeling Runoff Response to Land Cover and Rainfall Spatial Variability in Semiarid Watershed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0,(64):285298.

[5]Siriwardena L,Finlayson B L, McMahon T A.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Catchment Hydrology in Large Catchments:The Comet River,Central Queensland,Australia[J].Journal of Hydrology,2006,326(14):199214.

[6]温立成,鞠玉梅.滦河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探[J].海河水利,2003,(2):2627.

[7]张利平,曾思栋,王任超,等.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及模拟[J].资源科学,2011,33(5):966974.

[8]王刚,严登峰,黄站峰等.滦河流域径流的长期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J].干旱区研究,2011,28(6):9981004.

[9]李杰,谭国明,杨庆红,等.滦河流域1965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水资源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3):4750.

[10][ZK(#]王现领,冯平.滦河流域年径流量趋势分析[J].海河水利,2010,(1):56.

[11]黄领梅,沈冰,等.人类活动对旱区流域水文情势影响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2]侯钦磊,白红英,任园园,等.50年来渭河干流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8):15051512.

六级计分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 计算机信息化 应用 分析

就现代物流而言,需要将产品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储存、整理、发送,包含了产品起运到送达全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高速发达,快速便捷的信息流通是不同行业、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计算机信息化被广泛应用到物流企业中,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服务。在运营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随时掌握社会市场动变化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优化调整,顺应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1 为物流企业提供运作平台,减少社会总交易成本

和其它企业相比,物流企业在管理层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部门衔接、配合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就物流服务而言,大都属于多项服务,一旦某部门间衔接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物流服务。在计算机信息化作用下,物流企业可以有效解决部门衔接方面的问题,尽量消除工作中的盲区,确保各项物流活动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社会总交易成本,促使物流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1.2 确保物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互联网普及化,出现海量网络数据信息,爆发式的增长,物流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地搜集和物流行业相关的一系列数据信息,全面而客观地分析这些数据信息,便能获取很多关于社会市场运行发展的资料,获取更具参考价值的商业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物流企业需要客观地分析各公司所运输商品的总量,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该类物流服务喜爱程度,围绕产品服务数据信息,通过不同途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并将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信息应用到企业决策中,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科学决策,确保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减少运营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1.3 优化物流传输方式

在互联网技术作用下,物流企业服务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倾向于电子商务,即借助互联网顺利完成交易后,等待送货上门便可以。虚拟物品的交易形式变得更加简单,只需要利用互联网支付相关费用,便可以自行下载,操作简单,特别方便。

2 物流企业中计算机信息化应用

2.1 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策略

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优化利用交换式以太网、快速式以太网等构建计算机网络,千兆和万兆以太网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也不贵,还具有较大的升级空间。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路由器、主服务器,各具特点,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局域网、ISP网络的沟通必须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接入形式,比如,数据语言、拨号。通常情况下,在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星拓扑结构,有三层,其中的交换机是交换子系统的关键所在,主要借助光纤作用进行有效的连接。

在计算机信息化作用下,数据信息特别多,其传输必须具备可靠性、安全性,采用可行的网络安全策略。一般性的系统都需要借助防火墙配备,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发挥VPN的作用,和其它企业沟通、交流,顺利隐藏IP地址等。还可以连接网管工作站、主干交换机,优化利用对应的网络管理软件,动态监控、管理网络。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网络管理软件作用,全面而客观地检测网络运行流量、拓扑具体情况等,实行自动管理,进行多样化的操作,比如,调度、备份。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应用计算机信息化过程中,物流企业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优化利用新时期各种先进的技术,比如,反侵入检测技术,保护相关的数据信息,确保其更加准确。

2.2 数据存储系统

在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中,一系列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比如,货物周转、库存。面对海量数据,物流企业需要优化利用相关的技术进行合理化的处理,不能再采用RAID技术,要优化利用SAN技术,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数据存储中心,对于每天新增加的数据,要采用“增量被封”的方法,定期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全量备份处理,筛选出重要、准确的数据,提高数据准确率,确保各项运营活动顺利开展,减少运营成本。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关系数据库的使用非常多,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分布式数据库处理能力,C/S体系结构、B/S体系结构都可以支持,是构建开放式体系的首要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关系数据库具有较强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多用户并发处理。

2.3 电子商务系统、条码系统

在商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物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想要实现信息化,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优质的电子商务平台,必须具备多样化的功能,比如,报告网上相关方面的服务情报,计算货物运送具体时间。还要实现电子形式的仓储、配送等,构建电子化的仓库,这也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关键所在,要意识到运输网络系统横向连接的重要性,分销网络不能采用横向连接方法,要采用纵向连接方法。在科学布局基础上,促使所构建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处于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中,更好地发挥自身多样化功能。

在电子商务作用下,条码技术是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要优化利用该技术优势,减少运营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避免内部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危险。就条码系统来说,物流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合理设置条码管理服务器,优化配置条码资源,提高其利用率。此外,还要准确把握工作流程,要根据工作具体要求,采用适宜的配置,比如,固定式扫描仪,动态扫描、记录货物条码数据信息,在数据线作用下,将这些数据信息有效传输到对应的服务器上,并在条码打印机作用下,顺利打印输出。

3 物流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的建议

3.1 注重强强联手,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就物流行业而言,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并不长,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在国际大环境背景下,物流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大环境,注重企业转型,要优化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多和国际上大型的物流公司合作,借助这些公司在国际上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等,扩大自身运营规模,拓展发展空间,借鉴这些公司在信息化进程的经验,不断壮大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优化创新物流信息技术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物流企业要以互联网为媒介,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为生产商、销售商提供便利,提供“统一、标准”的物流服务咨询,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提高人力、物力等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劳动资源利用率,满足不同企业在基础物流信息方面的客观需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了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要适当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注重先进技术的研发,优化创新物流信息技术,促使各阶层企业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客观考核重要的科研项目,注入适当的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调动研究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快相关科研项目研究速度,为物流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健康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渐完善,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优化物流企业内部人员结构等,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环境,能够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市场中不断前行,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凤娟.物流企业的计算机信息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5):1152-1154.

[2]王世轶.计算机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2(01):183-184+187.

[3]罗学.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06):124-125.

[4]徐晖.物流企业应用的计算机信息化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230.

[5]高雪花.计算机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6):273-274+276

作者简介

王佳(1979-),女,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重庆久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港口、物流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

六级计分器范文第5篇

(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摘 要】本文根据汽车活塞托架的结构及功能需求,设计了一套符合本活塞托架的注塑模具,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流分析。从工艺角度明确了本模具中的型腔布置、分型面、浇注系统、顶出方式、冷却系统,并选择了对应的模架。通过Moldflow专业模流分析软件,对活塞托架的注射过程进行模拟,并获得了最佳注射口及判定了最易产生缺陷区域位置,有利于设计人员对模具后期改进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汽车活塞托架;模具;设计;模流分析

0 引言

模具是各类产品的母体,是注塑、挤塑、冲压、铸造等各类工艺的重要成型部件。目前采用模具制造的各类工业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医疗、航天、船舶、汽车等相关产业。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设计模具,并对其成型工艺进行预判已经成为了模具设计制造的主要工作。

本文以汽车活塞托架为研究对象,利用UG详细分析其设计及充型过程。模型三维图如图1所示。

1 模具设计

针对活塞架的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收缩率设定,进行材料设定,本产品材料选择为PS,材料收缩率设定为1.006。对该项目进行项目初始化。如图2所示。

对汽车活塞托架进行定位,调整并固定坐标系方向,设定工件尺寸,对模型进行补面操作,创作分型线。系统将根据分型线创建分型面。根据分型面抽取实体的型芯和型腔区域,最后创建型芯和型腔。型芯三维图如图3所示。

根据模型尺寸及结构选择型号为LKM-SG的模架,尺寸规格为3030。选择相应规格的定位圈和唧嘴。根据模型尺寸和在模架中的安放位置设计顶出机构。

对模具进行冷却系统设计,本文主要以型腔部分进行设计。在型腔周围距离内壁5mm处设置冷却水道,成型效果如图4所示。

选择模具回复弹簧,其基本规格为E1530,并对模具上下压板进行定位槽构建,至此模具整体设计完毕,可以进行零件清单导出操作。

2 模流分析

模具的成型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但是无法直接或者用仪器进行直接观察。因此,采用模流分析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成为了业界主要分析模具成型的重要手段,MOLDFLOW2010作为一款重要的模流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模具产品成型分析。

首先根据零件结构及材料特性确定注塑工艺参数,螺杆转速20-30r/min,模具温度30-60℃,注射压力80-130MPa,保压压力40-60MPa,注射时间2-5s,保压时间15-40s,冷却时间15-40s。根据零件质量,选定注塑机型号为HT900。

确定浇注方式为单模单腔。对注塑产品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效果如图5所示。

根据软件自带的自动判定浇口功能,对活塞托架模型进行最佳浇口判定。根据判定,选择工件中心区域为浇注口。如图6所示。

对零件产品进行充型分析,如图7所示可知,产品顺序充型,中间部位优先充填,底部位置最后充填完毕。整体充型完毕时间为3.34秒。

为考虑注塑件产品的强度问题,特利用分析软件对产品的气穴、熔接痕进行分析。由图8、9可知,塑件的气穴主要分布其表面,但汽车活塞托架对表面的质量要求不高,因此对气穴和熔接痕的要求也不用很高。

3 结论

通过UG软件对产品进行造型设计及模具设计。设计了单模单腔的模具,选择了模具材料为PS,模架结构为LKM-SG,模架规格为3030,设计了顶出机构和冷却系统,同时运用模流分析软件对模具的最佳浇注口、充型时间、缺陷分布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工艺生产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华妹.UGNX4注塑模具设计实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琼.塑料注射Moldflow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