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课程教学论 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论》是一门由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要使学生懂得物理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中学物理教学论》为物理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训练基础。这种训练包括职业心理定向;物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学习;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物理教育思想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随着基础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物理教师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要求,怎样在新的背景下改革《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成为面临的新问题,如果沿用以往的教材内容,很难适应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新的物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内容与理论。

一、目前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现状

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将实现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的转变。此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特征目:改变教学观念:由“文本课程”(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构成)向“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强调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的力量,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行为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二、《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与物理系的其它课程有较大的区别,它不像《力学》那样严密,不像《原子物理》那么抽象,也不像理论物理那么深奥,在长期物理课教学的熏陶下,学生养成了精读教材,单向输入课程内容、解题这样一套学习习惯。学生带着这样先入为主的习惯开始《中学物理教学论》的学习,当他们拿到教材后,随便翻几页就会对这门课产生错觉:内容看得懂,体系不严谨,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学生没有兴趣;根本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

《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历来不受人们所重视,在一些专业学科教师、专家和师范生的眼里,学科教学论不过是剖析中小学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会师范生如何上好一堂课,没有任何学术性可言。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上好一堂课,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主要是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物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对于中学物理知识来说是小菜一碟,毕业后完全有能力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70%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根本不知道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理论的学科。

《中学物理教学论》的学时少,调查表明: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总学时数一般在2900学时左右,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占总学时不足5%,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体现师范特色,很难担当培养合格中学物理教师的重任。不可能详细地按教材讲授大量的内容,对内容的教学缺乏教学实例的讲授,由此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

三、《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由上可提出:《中学物理教学论》按照培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熟练掌握物理教学、学习技能,并具有物理教育研究意识和初步研究能力的新型教师,这个课程目标来取舍教学内容,把物理教学论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一物理教学的操作技能一物理教育研究方法。

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部分,在教材中有五章的内容,包括与《教育学》中重复的内容如: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等。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学,把教学重点放在物理教学的目标与价值上,这一部分可把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进去。此外,物理学习中的心理分析作为另一个重要内容,花较多的时间讲深讲透物理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下面作主要介绍:

现代学习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不想学,无论老师怎样想去教他,有效的学习都不会发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要把要求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自愿去学习,因而要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中小学生是有发展潜能的,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潜能,教育的目的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压抑学生的潜能。学生是具有学习的天性的,教育的功能是顺应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喜悦。

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即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让高师学生明白:反应慢但仔细准确的“反省型”学生比起反应快但经常不够准确的“冲动型”学生,表现出具有更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学生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等。

研究表明,物理感受性可通过练习提高,知觉的理解性和整体性可通过感知方法学习得到培养。因此,有目的地通过增加观察机会来训练大学生对物理客体的感受性,从方法上指导中学生感知物理客体,提高学生物理感知的理解性和整体性,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学生在对物理现象和客体感受时,由于缺乏学前专门的训练,其感受性较差,这表现在常常因为物理现象和客体涉及因素太多而感受不到某一物理属性的细微变化。例如,中学生在观察水的沸腾时,很少能观察到沸腾前后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大小的变化的差异;中学生在零刻度校正和测读物理量时往往误差很大等。有意识地增强大学生对日常的物理知识、经验和物理知觉方法(观察方法)的学习。

在指导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方

面可举实际例子进行教学。如在指导中学生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首先得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对重力是否要考虑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判断,实际上中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分析进去,使问题复杂化。不少学生根据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的变式R=U/I,便得出电阻R与U成正比、和喊反比等结论。此外,在物理探究过程中还有一种奇怪的思维定势现象,即:因为传统物理问题给出的条件或数据总是解题所必要的,而且不多不少刚好用完,长期以来学生就形成这样一种封闭式思维,如果题目中出现多余条件或数据,学生就无所适从,会对它们乱算一通,或者根本不知如何下手。

物理教学的操作技能部分,以微格教学思想为指导,首先,介绍物理教学技能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物理教学技能群,然后确定要训练的主要技能并逐个进行训练;例如要掌握物理概念教学技能,首先解决概念的分类问题,错误前概念的挖掘和调查的方法,确定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概念的建立是以表象为中介的。在表象形成的过程中,思维迁移起重要作用,因而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思维迁移的运用。如在初中力的概念的教学中,力的定义是: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做实验还是提问题,或是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如果反复扣住了相互作用,造成一种只要一提到力,学生就会出现相互作用的心理倾向,这在刚建立概念的时候对于把握概念的实质是有作用的。

物理教育研究及其方法这部分,强调物理教师专业的学生要成为具有教学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要有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实践和意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有:物理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物理教育研究课题的选取方法;物理教研成果的评价;物理课题的研究和论文写作与发表方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进行物理教育研究,什么样的研究论文是好论文,怎样进行课题的选择及以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为他们成为优秀教师打好基础。一方面要精选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扩大自己的浏览面,要求他们去看一些学术期刊和相关的一些著作,打破学生死记硬背一本教材内容的习惯,要求他们初步建立研究式学习的意识。

《中学物理教学论》作为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培养教师技能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和特色课,应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把教学与师范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逐步改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本研究有效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高师学生对中学生的指导,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中学物理教学论》的教学改革和其它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广大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发展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希望本文能引起同行的兴趣,启发更多的师生去探索和创新,共同提高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元辉,高师院校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3):17-21,

[4]解世雄,高师“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创新,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6):118-121,

[5]林崇德,傅安球,关于学习的特点,13-15,

[6]白长胜,学习物理的思维习惯,青海教育2004(12):41,

[7]阳喜元,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5):89-90,

[8]马贤军,略论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几个认知特点,物理教师,2001,22(6):48,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学概论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47-01

《农学概论》是高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广泛,涵盖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植物学、农业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多门课程内容,实践性较强,是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农业生产的窗口。目前在石河子大学开设该课程的专业有机械电气自动化、农田水利、经济贸易等专业,涉及到农学与水利建筑学院、机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素材丰富的特点, 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特点提高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全体教研室教师努力和研究的方向。

一、教学现状: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目前通过多媒体辅助《农学概论》的教学, 在组织教学中,节约了大量板书和绘图时间, 有利于专注于讲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相比传统的教学,教师以板书为主,辅以少量挂图进行课堂讲授,大量时间花在了板书方面,因此课堂讲授信息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满足《农学概论》内容多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达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

(二)及时关注学生评教和反馈意见。通过课后调查,有学生认为应丰富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产条件、技术和种植方法等内容的讲授;应及时补充农业生产实践、科研进展和国外农业现状等内容。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希望了解更多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国内外农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因此,以农学基础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适当及时补充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接轨、能够反映出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符合农学概论教学内容、特别是符合当前新疆及兵团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

(三)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队伍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课程团队,对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课程组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50%,另有2名教师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青年骨干教师3名。《农学概论》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在正常授课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研任务,这就为结合生产实践传授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特别针对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辅助应用软件进行学习培训。

(四)存在的问题:据了解,大多数选课的学生强烈要求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定学时的实习环节,以增强同学们对农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其教学离不开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爱农理念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因此,今后应适当考虑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试验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一般过程,同时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完成对农学基础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二、教学方法改进:

(一)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课堂讨论和专题,开展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学生间相互交流,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查阅文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归纳能力。

(二)开展网络教学。网络课程使教师、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方法与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既可以进行大面积教学,也可以进行个别化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协同化学习。由于网络课程的这种开放性、灵活性、智能化等特点,有利于缓解高校扩张后教学资源、设备紧张的局面。网络课程突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杨文珏.农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2,3.

[2]张建萍,陈静,张建.多媒体技术对昆虫学教学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20502

1 引言

地球是一个巨大和复杂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它也是一颗正在运动和演变的星体,具有独特的圈层结构和地表环境。目前,随着全球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但我们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比如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重大问题都与地球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球[1]。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学类专业的入门课,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 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的、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重点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为现在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学类专业(比如大气科学、遥感和大气探测等专业)的本科入门课。这门课程内容信息量大,具有空间尺度的广泛性与微观性,时间尺度的漫长性与瞬间性,地球系统的整体性与分异性,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等特点[4],教师如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内容面面俱到,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庞杂,难以形成系统;如果教师授课内容过于深入,对于学生而言,学起来吃力,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贯彻少而精、全而新,即在涵盖“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新认识、新进展和新突破,并与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现实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讲述。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地球科学各专业的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最终达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增添人才的目的。

“地球科学概论”这门课课程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①地球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简要介绍,重点讲述天球坐标系、天体运动规律和时间的计量;②简要介绍地球表面特征,包括地形和地貌和地球内部结构,重点描述大地构造学说; ③重点讲授三大重要圈层:大气圈、冰雪圈和水圈;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或地图投影。

首先,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初步的了解,让他们知道前人是怎么看待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地球,他们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地球是怎样起源,有关宇宙的演变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然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热情和积极性,最后探讨我们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3 探寻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是一个人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的必需条件,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对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5]。笔者十分赞同陈蓉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即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学习是知识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取,甚至影响学生对课程、学科的好恶取向。因此教师必需按照教学规律从专业课程的特点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教好书育好人。新颖、鲜活的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捷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改进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前新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数字博物馆、虚拟野外实习等多种多样的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到“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力求达到重点突出、内容清晰和说理生动、条理性强,并穿插形象的图片及短片视频等丰富内容,避免单调。力图以图文音画并茂的高质量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讲课质量。教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分析疑点,给学生选留思考题,对启发学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非常有益。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教师讲授课程时尽可能的不采用照本宣科方式,而是注重引导启发,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难点、重点问题。

比如在讲授到地貌时可以以桂林和黄土高原为例。由于桂林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侵入石灰石把裂缝扩大变成地下洞穴,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于是地下洞穴慢慢地变成地下河道。水是自然的雕刻师,千百年来它都在无情地雕刻着石灰石,缓慢的腐蚀作用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桂林山水。而黄土高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边缘,沟壑纵横,气候较干旱,降水稀少,较易形成沟,较难形成河流。利用动漫演示或图片展示不过几分钟,但是可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影响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地貌的形成、地壳的上升运动、风化剥蚀作用、地下河流以及洞穴的形成过程等。又如大陆漂移,通过多媒体的大陆漂移的动漫循环演绎,让学生们形象的了解到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陆地是连在一起的超大陆,后来慢慢分裂漂移形成了当今的格局,经过演示学生有了明确的概念。再来从古生物、古气候、地形地貌、岩石圈层等方面的证据证实大陆漂移学说,使得学生对此理论认识清晰。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现象图片,令人赏心悦目,一些多解的地质现象,也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使学生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推理和创新精神,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气圈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部系统如何演变等科学问题都是他们十分关注的。大气的运动与不同种类的作用力有着密切联系,即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大气的运动,其中有一个地转偏向力,也叫科氏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那么,我们将如何来讲解这个力,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利用举实例来引入这个概念。首先提出“我们生活在北半球,为什么火车运行方向轨道的右侧比较光滑?”这个问题接着问南北向的双轨火车为什么要设置成右侧轨道火车运行方向为北,而左侧为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即在一张白纸上画直线段并定南北两个端点,选取北端点为起点,从该点按原方向匀速画直线段,同时顺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接着,类似方法,开始点仍取北端点,旋转方向改为逆时针匀速转动白纸。比较新画出的两条“直线段”与原直线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用地转偏向力的公式来解释,并进一步讨论地转偏向力的物理含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及其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

伴随着我国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时期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各个学校都加大了对于新课程下学校教学体制的创新和完善。其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日益被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大系统的分析,一般来说,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知识的落实、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多个环节。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学科是以室外课为主的一门强调学生亲自参与的一门学科,学生们相对都喜欢参与,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下,存在着评价观念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与我们的现代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构建新时期的体育课堂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那么,在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呢?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

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更多地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而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因此,单纯地依靠教师来评价学生这一模式不能够完全的反映体育教学,我们应该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整个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集合起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新课程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呈现就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表现出来的。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我们不单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要从整体上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关注教师的“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沟通者、桥梁,教师教的目的是实现学生们的学,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材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最后,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之前,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环节会有自己的预设,这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总的指导方向,但在我们课堂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表现往往会有超出我们教师预设的范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课堂的实际发展,来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过程。上课结束后,我们教师也要对这一环节及时地作出评价,结合评价的结果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优化我们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我们的评价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我们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最主要的动力。时代在变,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在变,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的创新要体现时代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征。也就是我们的课堂评价体制既要符合时展的要求,也要注意要关注不同阶段、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差异,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状况,这样的评价机制才是以生为本的符合时代的评价体制。

1.评价指标应突出现代体育教学特点。现代体育教学有哪些本质特性应该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得到反映呢?这就是民主性和自学性。通过民主性指标的评价,引导教师从传统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交流的互动方式,从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教学。从自学性来看,学会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是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必须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充分反映自学性的指标。通过自学性指标的确立,使教学质量评价由传统的只评教师教得如何转到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看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多少,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评价方式应注意多样化。由于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了拓展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和专项内容进行学习,使体育教学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不同专项的课程有不同的认识规律,也就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有“因材施教”的不同的教学实践。对教学的评价理应有不同的侧重,这样才能实事求是,才有针对性。

3.评价主体应选择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一种多元的方式,由家长、学校、学生本人组成,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全面认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多是一些体能与运动方面的考核,有着统一的评分标准。这就使得一些先天条件不足的学生例如体质弱,个头矮,肥胖等,尽管在教学中很认真学习,但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的分数较低,从而丧失了自信和积极性。有的甚至因觉得自己再努力也不会及格而放弃学习,以至出现了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课程与教学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论析;建构

前言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学校体育学》开始以“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为教学准绳,但其在学校体育学架构中的角色定位和指导位置,实施与“解读”都出现“蔽于辞而不知实”习惯“照猫画虎”现象。把其概念和论题,当作普适的学术资源随意引用,加剧了学习与应用的误解,悖离需要的方向。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围绕对“两论”的基本理论范式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两论”理念在学校体育学的本质与形态、关系与属性、理解与阐释,为科学和有效地运用“两论”提供参考。

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

1.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结点”辨析

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开展学习和研究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这里主要对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进行一些分析,进一步明确和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及提出问题的方式。

1.2 当前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由于历史和认识能力的原因,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均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西方,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二元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包含模式和二元互联模式。在2006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上,我国学术界在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上,也出现了“大教学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三种不同的主张。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大家难以取得一致观点,但是大多数人越来越倾向于赞同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课程(论)与教学(论)既相关又不同;

第二,课程(论)与教学(论)是相互交叉和相互依赖的;

第三,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但是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笔者赞同上述观点,并认为课程与教学分为两个学科研究有利于深化和发展。如果把课程与教学的某一般属性的科学性或社会性反逻辑的“拔高”越界与滥用规定为课程或教学的本质属性,或仅仅抓住某一方面,任意夸大,就极容易导致对其的错误理解,将不利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恰如廖哲勋所言,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两学科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均拥有各自的子学科群。因此,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的横向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结处所展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避免两者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以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断增进与把握两学科之间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2.1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分歧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两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初期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如顾渊彦、毛振明、季浏等学者己经开始普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笔者认为,“两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1.2.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系

笔者认为,“两论”是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性及其发展性的学问,是现代学校体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与重要学科。它既体现为现代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重心、主题、领域、内容和方法;更体现为学校体育学思想认识和理论内容的进展,代表着学科水平的体现。就其本质而言,它们是学校体育学学者认识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形成和积累理论与实践、知识和功能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就二者根本立场和主导价值的认识关系来看,二者之间显然存有相当的距离,两者在学术范畴和概念、方法和体系、任务和对象、形成和发展方面,都具有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就其本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来看,两者的研究指向反映着学校体育课程的彼岸性和教学的此岸性,是学校体育借以进而获取真理的动力。两者在学校体育学的学术研究和方法意义上,体现为理念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通常关注的是研究和解决以建立正确处理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互关系理论。基于此,体育课程论需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需研究和解决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的问题,教与学的外部活动同学生发展的内部活动的关系问题,以及教与学统一的尺度、条件、机制、策略和方法等问题。可见体育教学论须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就其关系来看,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都属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都受着与学校体育学关系反映的制约,体现着学校体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两者之间研究与应用的关系反映,是对立与统一的辨证规定性。既是由学校体育学教育的特殊矛盾“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学生本位”之间的时代偏好所构成的。就其两者的哲学属性上看,体育课程论的理念研究,则更多体现为关注社会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应然研究;而体育教学论的经验研究,则更多显现为关于教与学行为和教与学关系的实然研究。两者都分别通过社会价值和认识价值,检验和提高自身的真理性和合法性。

由其学术性而知,“两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有关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与系统化,是学校体育学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两种研究反映着学校体育学理论的彼岸和实践的此岸,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学术意义和实际功能,同属学校体育学其下位的平行学科。虽然在研究的层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相互之间的研究任务与方法存有着一定的交叉重叠,但在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性训练与科学能力培养目标的统一上却始终贯穿于全过程,并不因两者的指向不同而发生变化。表现着两者相互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同一联系,又有矛盾的悖离存在性。这些关系及作用涉及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全局,贯穿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全过程;规定着学校体育学的学术发展方向、内容、领域、功能和进程,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辨证地认识“两论”与学校体育学的这些基本关系,既是对我国引进西方体育课程论和教学论25年发展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又是正确把握学校体育学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恰如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Popper K. R.)指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也是始于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课程与教学问题,若没有课程与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研究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而不能进行和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就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争论,至今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结论。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课程与教学;有学者则认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的现象与规律。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两论”的看法,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随着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现象认识的深入和发展,与依据顾渊彦、毛振明、季浏学者等观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分别是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建构

虽然,今天的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己获得认可,也己经逐渐发展成为学校体育学中的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学科。但“两论”自我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及各自研究的子学科群,至今尚未有研究见到足够的明确规定,以显豁其内涵富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学科性和应用性,成熟性与独立性的存在。那么,对于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这样一个指称非常广泛的、复杂的领域范畴,对其作出系统分类与界定以减少盲目性,就尤为重要了。

2.1 体育课程论的学科群

1989年我国正式出版了两本课程论专著:一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陈侠著《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一是华东师大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为推动课程论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材料,对我国体育课程论的形成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众多体育学者的筚路蓝缕之功的努力下,我国体育课程论开始成为学校体育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根据贝哈( Behar)等学者对课程论研究领域的调查,课程的知识领域主要包括:(1)课程哲学;(2)课程理论;(3)课程研究;(4)课程历史;(5)课程革新;(6)课程发展;(7)课程设计;(8)课程实施;(9)课程评价;(10)课程政策。[9]其中,技术层面的课程建构、课程发展和课程设计是公认的、传统的课程领域。笔者认为,体育课程论研究的层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体育课程理论领域,有体育课程概论、体育课程原理和体育课程发展;二是交叉理论方面,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的角度研究当代体育课程;三是应用理论方面,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教材编制、体育课程评价等。这个学科群应由三个层次的一系列子学科有机构成:(1)体育课程基础理论子学科群,包含体育课程概论、体育课程发展史、体育比较课程论和体育课程原理四大子学科;(2)体育课程工程理论子学科群,包括体育课程设计论、体育课程实施论、体育课程评价论与体育课程管理论,这些子学科都具有专业理论性和专业技术性;( 3)体育课程应用理论子学科群,分为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介绍以及体育课程标准解读等类别,这些子学科都具有应用性。随着对体育课程论的本质和结构、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门类的划分等研究任务的认识,今天的体育课程论己具雏形,作为学校体育学内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得到了重视;己逐渐走向既有基本原理、又有多层次方面技术方法体系的独立学科,初步展现了体育课程论的指导力。

2.2 体育教学论的学科群

根据学者沈小碚,王牧华在《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的研究,认为可以把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归为三大发展阶段:工具性教学理论之研究、生活性教学理论之研究和教学理论的社会学人类文化学之研究。”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论领域,其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层面:(1)在体育教学基础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史、体育比较教学论、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教学哲学等著作;(2)在体育教学活动理论方面,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体育学习论、体育学习的原理与策略、体育教学环境论、体育课堂教育学,以及体育教学系统论、体育教学信息论、体育教学控制论等;(3)在教学应用理论方面,有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学艺术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使我国体育教学论学科的分化呈现一定的结构性,为我国体育教学论学科群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 结语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作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下位范畴相关原理、方法的子学科,在研究的任务与范围上,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角度上,同样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一体关系。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结成互动互促的关系。从而增进两学科发展,使两学科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参考文献:

[1] 刘启迪. 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一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1).

[2] 钟启泉等. 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11

[3] 黄甫全等. 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1-2.

[4] 李定仁, 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5] 赵红洲等. 试论科学结构[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340-358.

[6] 廖哲勋. 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6(8).

[7] 张华. 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 外国教育资料, 1999( 2).

[8] 刘春栋. 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08(1).

[9] 黄显华等. 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