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第1篇

此外,演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把握演讲词的主旨

生1:老师,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与主旨是什么意思?

师:如何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可以参看“兴趣情境导引”中的解说。把握演讲词的主旨,就是概括性地了解演讲词的中心。

生2:怎样概括性地掌握演讲词的中心呢?

师:可以通过分析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来概括中心。

生3: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①抓住文题;②把握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语句;③分析归纳演讲词的论证过程,明确论据内容(事实、理论)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链接:把握主旨的基本内容

题常常直接明示演讲内容

开 头常常提出演讲主题

结 尾常常总结演讲主旨

关键段落深刻揭示或充分论证主旨

关键语句暗示或明示演讲主旨

提示与注释常常揭示演讲背景与演讲目的

文后习题题目含有演讲主旨

文章层次在区别主次之中,理解演讲主旨

范例1 简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主旨。

分析:

恩格斯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的称谓,表明马克思在创建革命理论与参加革命实践两个方面的贡献。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范围又十分广泛,恩格斯的演讲词用三段(3-5段)文字进行了概括;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也是比较丰富的,文章通过两段(7-8段)文字进行了概括。

解答: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与颂扬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从特定称谓、文章结构、关键语句等方面概括主旨。

范例2 试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针对性与鼓动性。

解答:

从标题看,“我有一个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吁”是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之间战争的威胁时时存在,和平出现的危机,人类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

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我有一个梦想》中排比句的运用,如“让自由之声响彻纽约州的崇山峻岭!让自由之声响彻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高峰!让自由之声响彻科罗拉多州冰雪皑皑的洛基山!让自由之声响彻加利福尼亚州的婀娜群峰!……..”《我的呼吁》中对比句的运用,如“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它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相关知识链接

侧重从主题角度看演讲的针对性,侧重从语言角度看演讲的鼓动性。

范例3 《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在内容方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

分析: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也主张种族平等:“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的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斗争不要施行暴力:“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解答:

两篇演讲词至少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筛选彼此相同的信息,尽管文章侧重点不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第2篇

鲍亚民

   《祝福》中这样写道:“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这一段话中的“隐语”二字,就是指遇到忌讳的事物,用旁的话来代替,或装饰美化,或掩饰遮盖。这种“隐语”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讳饰”修辞。

   “讳饰”修辞是指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用含蓄、婉转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使之意在言外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我们生活中把怀孕说成“有喜”,有些老同志把自己的死说成“去见马克思”等就是用了这一修辞。

  “讳饰”一般可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

   一、美饰就是因犯忌怕说而改用别的话加以装饰美化。如:

1、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句中的“停止思想”、“安静的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2、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百合花》)

句中的“彩号”即“重伤员”。用“彩号”二字替代,可见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

  二、掩饰就是遇到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去掩盖。如:

3、  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他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谁是最可爱的人》)

句中的“不行了”在这里的意思是“死了”,无法救活了,有了前文的交代——“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这个意思就可以理解了。

4、“祥林嫂?怎么了?”

   “老了。”   (《祝福》)

        句中的“老了”即“死了”。因鲁府的忌讳颇多,那些不吉利的话不可直说。为了避讳,短工们把祥林嫂的死说成“老了”。

5、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就好了。”(《药》)

句中的“乌黑的圆东西”,指的是灶里烧过的“人血馒头”,即所谓治痨病的“药”,华大妈最怕说痨病,所以不是明白地说,而是用含混的话去掩盖。

可见,讳饰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只要说与听、写与读的人之间了解说写的对象就可以了。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课程;专业与英语的结合;课程改革;教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03-02

笔者作为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已经两年有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渐发现,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课程目标,实施手段,教材建设等等。关于这些问题已经有不少论文进行讨论。本文只探讨一个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并提供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

本文要讨论的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这个最常见的问题:专业和英语分别是两张皮,无法有机结合。学哲学专业的英语水平不够,学英语专业的人哲学水平不够。导致的问题是,哲学专业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将重心放在专业内容的讲解上,复杂一点的原著语言自己都读不明白,遑论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受到的专业英语训练自然不足;英语专业的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则哲学理论修养不足,只能小心翼翼地在语言圈子内徘徊,学生对原著的提问一旦超过语言进入内容层面,老师就无法将理论问题阐述明白。笔者当年曾旁听过一门哲学专业英语课程,讲义是马克思早年未完成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英文版。当时的课程教师不是哲学专业的老师。笔者清楚记得该老师在整理这部著作的思路时遇到的尴尬。讲义中有这样一段英文:

Truth, the cognition of which is the business of philosophy, was in the hands of Hegel no longer an aggregate of finished dogmatic statements, which, once discovered, had merely to be learned by heart. Truth lay now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on itself,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which mounts from lower to ever higher levels of knowledge without ever reaching, by discovering so-called absolute truth, a point at which it can proceed no further, where it would have nothing more to do than to fold its hands and gaze with wonder at the absolute truth to which it had attained[1].

这段英文比较平易,理解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真理不再是既定教条的集合体,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有什么意义?往小处说,恩格斯在讨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什么要总结黑格尔的这个贡献?笔者清楚地记得,专业课程的老师当场傻眼,其他同学则在脸上写满了鄙夷。同样,在另一次哲学专业英语课堂上,哲学专业老师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英文版。恩格斯专门用一段话讨论马克思的第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唯物史观。英文原文如下: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2].

恩格斯一气呵成,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含义讲得非常清楚。但是这位老师被复杂的句法彻底搅晕,最后直接要求同学去找官方译本对照阅读。他的要求引来学生毫不客气的白眼。

这就是研究生哲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课程老师无法同时解决自己的语言问题和专业问题,因此不是在语言上,就是在专业上遇到问题。更糟糕的是,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大量老师也匆忙上马,专业课程出现老师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双重不过关的情况。

仔细思考,便能发现问题来自以下的未经反思与检验的错误认识:英语专业的老师认为,上课前浏览教材或讲义内的生词即可。没有生词,自己的阅读能力又强,讲解就应该没有问题。这个想法是十分肤浅有害的。因为一个英语词汇,你不认识它,你认为查阅字典后就认识了。但是这样你只是知道了一个词的名称(常常就是汉语翻译),而不是内涵。哲学不是经验科学,基础性词汇内涵很大,只知道一个哲学词用汉语如何说远远不够。例如, “metaphysics”一词,老师仅仅知道翻译成“形而上学”就远远不够,因为这词在理论话语中和在西方哲学话语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涵义。科任老师对哲学专业词汇的掌握如果不能从名称上升到涵义,可想而知他的教学经不起学生的任何发问。

认为只要没有生词就能胜任哲学专业英语教学,这种看法还有一个错误: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如果老师不深入其中,接受熏陶,那么他的课程讲解就无法显示专业水准,出现理论表述的根本错误也不知道,尤其是概念混乱而不自知。比如黑格尔的著作《精神现象学》的序言是“论科学认识”,第一节和第一小节分别是“当代的科学任务”和“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要理解序言,别的不说,先得知道黑格尔所讲的科学是什么东西吧。记得我在讲课过程中提到这本书时,就有学生问我“李老师,黑格尔是个哲学家,为什么一直在讲科学的问题?”这个学生的问题概念混乱而不自知的典型。这个学生理解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可能还有社会科学,但多半是社会科学。启蒙运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逐渐确立自己的地位乃至霸权。但是在黑格尔的理论话语中,科学根本不是那种科学,尤其不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借重试验的那种意义上的科学,而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是用辩证法构建的一种整体性体系性的把握精神历程的方式。可见,没有理论学习,出现概念的混乱是不容易被觉察的。

鉴于以上描述和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哲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应该实行改革,以提升课程老师的水准:

第一,对课程老师实行水平测试,以鉴定老师的英语水平。课程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很强的基础阅读能力,能够从语言的角度,把专业课程的语言读清楚,说明白,杜绝直接用权威翻译取代英语阅读理解的做法。尤其是哲学专业课程教师,对文献很熟悉,在专业英语课程上,常常直接用讲解取代阅读。这些老师脑子里装的是权威的汉语版本,学生上课根本没有得到英语专业阅读的训练。经过鉴定,合格的老师应该在讲课的时候和学生一起,从专业英语中来,到专业英语中去,这样才能取得该有的效果。

第二,对课程老师(尤其是来自英语专业)提出专业理论素养的要求,熟悉理论体系和话语模式,明白基础性概念的内涵。通过这种要求,可以让老师跳出语言的圈子,进行理论的阐述和梳理,并回答学生的语言之外的问题,建立真正的课堂互动。比如,在讲解德国哲学家Hans Gerog Jadamer的著作《真理与方法》时,进行过理论学习的老师就能对这部著作的标题进行正确的解读:真理并不是近代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观,而是艺术作品揭示的真理;但方法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要证明的是:使用在近现代占霸权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我们没有办法获得艺术经验中的真理!作者想要证明,“科学认识不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艺术经验的唯一方法,我们决不能以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作为衡量我们其他一切认识方式的标准。”这种准确的理论话语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哲学专业研究生英语的课程教师如果在课程要求的压力之下,能获得理论修养和理论表达能力,那么这门课程的质量就会有很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第4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行开放式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

创新是人的智慧充分自由、生动活泼地展现,没有身心发展的自由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实践证明,宽松开放的弹性氛围有利于学生直抒己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鹂》一课时,提问:“课文先后四次写到黄鹂。每一次,黄鹂的境况和作者的感受各不相同,你认为哪一次描写得最好?说说你的理解。”学生经思考后回答,学生甲说:“第二次描写黄鹂写得最好。因为,时期,作者见到了声音诱人、色彩鲜丽、姿态矫健的黄鹂”;学生乙说:“第一次描写黄鹂最重要,写出了作者童年迷恋捕鸟,从而引出黄鹂。而且没有第一次,就没有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学生丙说:“第四次描写得最好。因为,黄鹂在春季的江南,‘那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使黄鹂的全部美丽都展现出来了”;学生丁说:“我也认为第四次描写得最好。因为作者由江南春季黄鹂的美丽,黄鹂与大自然的和谐,联想到其他动物,进而升华到我们人类,说明人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达到‘极致’”。学生戊却说:“我认为四次对黄鹂的描写都很重要。因为,第一次写童年时迷恋捕鸟,但作者‘没见过’黄鹂;第二次,在时期,作者见到了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第三次,病中见了黄鹂,可惜被‘吓走了’。逛鸟市,却见到了‘被玩弄’的黄鹂。前三次都有遗憾,其实都是为第四次写黄鹂,展现它的‘美丽的极致’作铺垫的。”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二、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互结合,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的方式主要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两者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注重把这两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如在教《致橡树》时,首先,可引导学生运用聚合思维,通过“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事物的并列来聚合出一个“依附对方”的陈旧爱情观,从而突出“木棉和橡胶”之间“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的正确爱情观念。然后再通过一个问题引入发散思维――“喜欢哪些句子?不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学生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答案,甚至提出一些疑问。显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把诗歌解读推向更深的层面,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可以词语揣摩为切入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为什么不用人们常说的“停止了呼吸”或“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表述,却用“停止思想”来表达?这个提挈全文内容的关键问题的提出会马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打开思维的大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琢磨,结合下文内容的比较研究,不但能从中深刻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安排,而且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源流,培养学生根据语境创新表达的能力。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第5篇

尴尬一:故弄玄虚,目标迷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的一段“情境导入”:教师身穿白衬衫,臂戴黑袖章,手持小白花走进教室,然后,哀乐响起,师生一起默哀三分钟。

这样的导入设计可称得上是匠心独运,老师所营造的气氛与课文似乎天衣无缝,预想中学生一下子被所营造的气氛感染,好像真的身处庄严肃穆的马克思墓前聆听恩格斯的讲话,这是一个多么精彩的导入啊。然而,台下的学生却窃笑不已,听课老师有芒刺在背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不是导入,这是作秀。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贴切,贵在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精心”需用在点子上,不能摆噱头,引起所谓的“轰动效应”。

再看鲁迅的小说《祝福》。上课铃一响,执教老师满脸严肃地说:“昨天晚上,在鲁镇郊外发现一具女尸,我已派出三个调查小组分赴鲁四老爷家、贺老六家和卫老婆子家做了调查,要求迅速侦破此案,现在就请三个调查组汇报各自调查到的案情。”最后老师总结:三个小组的同学办案迅速准确,很有侦破天赋,将来可以做出色的侦探。

难道这表面上的分组调查就是研究性学习课?我认为这是因为没搞清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探究。首先,问题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中需要着重理解和掌握的,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不愿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告知,而这些恰恰既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其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课文已经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或者学生想一想就可以获得解答,那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了,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不等于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获得结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思路或者需要课文以外的信息,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结论,这种探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更大。最后,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实际上,与阅读鉴赏同时产生的就是个性化的审美,每一个读者都拥有自己解释文本的权利,因而对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解释,获得自己的结论。问题本身如果不具有开放性,是否值得探究就是一个问题了。

其实这堂课根本没有必要上成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何况,再怎么课改也不会把分析人物形象、训练语言表达、挖掘主旨内涵等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给改掉。

尴尬二:荒诞搞笑,内容空虚

有位老师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安排两位学生进行陈奂生“住招待所”一节的情景表演,女生扮演服务员(大姑娘),男生扮演陈奂生,老师自己做旁白朗读。

这一教学设想无疑很有新意。可是,表演中,除了学生苍白无心的对话、滑稽逗笑的动作、矫饰无神的表情和老师故作投入的旁白外,还有什么呢?那位男生从上台之始的拘谨笨拙到最后在讲台上的活蹦乱跳,引得观看的学生捧腹大笑,在场的教师也忍俊不禁。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问,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竟是这副形象吗?陈奂生这个普通农民花5元高价住一宿(做7天还要倒贴1角)的那份肉痛的感觉“扮”出来了吗?没有,陈奂生想寻个究竟的惶惑不安,接到发票时的惊疑、忐忑,出了高价却遇冰霜的愤恨不平,报复泄恨的自私、等一系列复杂难言的心理变化“演”出来了吗?也没有。刚刚摘掉“漏斗户主”那顶物质贫困的帽子,却又暴露出精神贫困的转型时期的农民典型形象,从那位男生扮演的角色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更没有。角色是扮演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然而学生一节课得到了什么呢?

“角色扮演”是体验性教学形式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肤浅和幼稚,导致“角色扮演”成为荒诞的闹剧表演,不但起不到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感悟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曲解,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这样的体验还有教学效果可谈吗?难道我们对这样的体验不应慎重吗?

尴尬三:虚情假意,意境全无

教《荷花淀》“夫妻话别”一节,老师乐此不疲地叫一男生一女生课堂话别。

夫妻间微妙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学生怎么可能扮演得了呢?作为“听众”的学生又如何能从他们假意的扮演中真实感受到水生嫂的忧虑、关心、埋怨而又顾全大局的内心世界呢?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拙劣的表演不具有真情实意,不能激起“观众”的情感涟漪,教学便流于形式。难怪有学生当堂向老师提出:“我怎么没有水生嫂的那种感受呢?”

教学《长亭送别》一文,扮演崔莺莺的女生用“送君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路边的野花呀你不要采”的歌词来向扮演张生的男生话别,引得部分学生在一旁起哄,听课的老师也啧啧嘘叹。

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但也是她对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崔张泣别,凝重的离愁创造了悲凉、感伤的意境,却被学生前俯后仰的笑声所取代。这样的一些情境式体验,实属课堂上的闹剧,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教风。

相关期刊更多

新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理工大学文学艺术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矿产与地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校园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