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鲁迅的文章

关于鲁迅的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鲁迅的文章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直译;鲁迅;翻译观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20-01

目前,学术界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鲁迅的翻译多半为直译,因为通读鲁迅的翻译著作,我们会发现鲁迅翻译的文字多半比较艰涩,与其创作的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就连鲁迅自己都不止一次提到过“硬译”。然而从“牛奶路公案”中,我认为,鲁迅的“硬译”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牛奶路公案”指的是20世纪,鲁迅与赵景深关于翻译的一场大规模的争论。赵景深在1922年将契诃夫小说《万卡》中的Milky Way一词译为“牛奶路”,1931年鲁迅鲁迅先生在《风马牛》一文中对此提出了批评,从而引起了翻译界的大讨论。Milky Way一段反映万卡写信时回想起在农村与祖父一起的美好时光,译文如下:……The whole sky spangled gay twinkling stars,and the Milky way is as though it had been washed and rubbed with snow for holiday……赵景深译为“天上闪耀着光明的亮星,牛奶路很白,好像是礼拜日用雪擦洗过一样。” “Milky Way”milky 可译为“乳白色的;像牛奶的;加牛奶的;分泌乳汁的;温顺的;懦弱的”way可译为“路;方式;方向;态度”。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译成“牛奶路”一点都没有错,那么一贯被认为采用直译方法的鲁迅为何要针对自己赞同的东西进行批判呢?并且鲁迅本人将Milky Way翻译成“神奶路”,这是因为鲁迅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文本是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的,Milky Way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寓意,Milky Way的出现会使人联想到一系列关于奥林帕斯山以及山上众神的故事,而“牛奶路”这一译法虽然是直译,但是却忽视了这个词的文化内涵。由此我认为,鲁迅一贯自封的“硬译”并非生搬硬套、逐字翻译,而鲁迅的翻译观也并非朝夕形成,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创作是以翻译开始,也是以翻译结束的。正如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先生所说:“懂得鲁迅或许永远是不可能的,但了解作为一个翻译家的鲁迅,或许是我们离这位文学巨匠更进一步的一条捷径。” 鲁迅的一生几乎一半的篇幅都涉及翻译活动,特别是在鲁迅生命的晚期,他几乎每天的活动都与翻译有关。在临去世的前三天,他还在为前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集写序言。鲁迅的一生中,一共翻译介绍了十四个国家的二百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达五百多万字。

鲁迅早期翻译风格和手法深受林纾的影响,林纾虽然不懂外文,但是通过朋友帮助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他翻译的作品滋润了鲁迅那个时代的一批青年。随着外语程度越来越好的周氏兄弟发现林纾译本的误译很多,因此也就越来越不满意了。

从最初受林译小说影响、到模仿林译小说,再到后来的逐渐产生了林译小说的不满,鲁迅翻译思想的经历着不断成熟与深化。从《域外小说集》翻译开始,鲁迅的翻译观由意译转向了直译,也可以说《域外小说集》是鲁迅翻译观转变的一个分水岭。鲁迅在1932年写给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域外小说集》发行于1907年或1908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但是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可见,《域外小说集》在发行之初,鲁迅就已经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了。

在鲁迅翻译的后期,他明确地提出并坚持自己的“直译”翻译策略。鲁迅在他所翻译的卢纳察尔斯基的《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一文的译者跋语中写道: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第2篇

今年,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更换了一些课文,其他作家的文章被更换,似乎没有引发多大异议,但鲁迅文章的消失却引发舆论议论纷纷。尽管出版社作出解释,只是七年级上册去掉了鲁迅文章,其他年级的课文中都还有。“鲁迅退出语文教材”其实是个伪话题,但吊诡的是,这个伪话题在当下却是个真话题,网络上也由此展开了“你支持教材删除鲁迅文章吗”的调查,许多人都参与其中,一时间莫衷一是。鲁迅文章究竟应不应该退出中学语文课本,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

鲁迅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

叶 开

在现代文学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很严格,轻易不能随便调动。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替换,这样的事情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不是说原来的教材比新修订的好,而是“排座次”的观念在作祟。教材编写环境如果正常,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都应该平等地纳入考量。

语文教材体现的是思想教育,文学性考量从来都是退居二线。因此,即便小说已经成了文学中的最大类,可入选教材的作品太多了,如法国儿童文学大师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样不朽的杰作,如老舍的《猫城记》这样的本土名作,随便选入一两章,都是美妙的。但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却是所谓“记叙文”“议论文”之类的东西占据着最大篇幅。鲁迅过去被选入教材的作品大多不是他的杰出代表作,只是编写者用来体现某个单元的中心思想的道具而已。教材编写者把自己杜撰出来的理解标准用来压制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人为地把文章弄“深刻”了来吓唬学生。

鲁迅的作品是第一流的,语言也是第一流的。过去我支持减少他的作品数量,但全面退出则让人“惊诧”――那些“篡”了他的位子者,不仅不高明反而很糟糕。除读者熟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文章外,鲁迅杰出的作品集《故事新编》里很多精彩篇目如《眉间尺》等,都可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里。教材编写者也不必弄块叫做“深刻”的石头来给学生使绊子,而显示自己的高级品位。中小学生完全可以兴致勃勃地读完这个故事,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理解这个故事。教师也不必装出高深的面目来告诉学生非要以某种标准理解鲁迅。

鲁迅的全面退出,是教材编写者的怯懦和无品,也寓示着当代社会的思想混乱仍需漫长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鲁迅文章被删,你急什么?

彭 健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风筝》被删了,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则代替了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这一变动经媒体曝光后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甚至有人开始怀念鲁迅。

在许多人眼中,鲁迅恐怕远不是“作家”二字所能概括的。有人喜欢鲁迅,因为他够革命、敢批判,一针见血,“一个都不宽恕”。有人不爱鲁迅爱,因为在他们看来,今日之中国更需要改良、宽容和温厚。而面对靡靡之音泛滥、批判之声式微的现实,亦有人担心鲁迅的退出是一个不妙的信号。

语文教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会通过精选的课文塑造孩子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文的难易除了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外,还应具有精准的价值指向,人们乐于从其微妙的变化中窥探社会乃至国家变化之微妙,也就可想而知。

仔细读了读鲁迅的《风筝》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感触很不一样。我不想给出文章孰优孰劣的判断,但却愿意分享一下“意外的收获”。在搜索《风筝》一文时,看到了这样一段教案内容: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而在《秋天的怀念》一文后面,则有以下关于史铁生的文字:史铁生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前面的文字让人感觉熟悉无比却浑身不自在,后面的文字则让人有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谈及鲁迅的文章被删一事,有一种观点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初中生的阅读,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多停留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什么年龄进行什么的阅读。对于这种看法,我不反对前半部分,也不赞同后半部分。中国的语文课本内容,有些确实刻板无趣,不够鲜活新颖,但即使是中学生,也不一定只适合停留在“知识、孩子气等浅表层面”。

譬如美国的语文教材就很难,课本内容包括“论公民的不服从”“葛底斯堡演说”“不满、觉醒与反抗”等,推荐的书目则多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十二怒汉》《独自和解》一类。回到我们自己语文课本内容的设置上,或许某一位作家的入选和退出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入选的文章能够饱含更多指向公民权利、批判精神、人情人性的元素,和关切现实、合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一些人之所以为鲁迅的《风筝》被删着急,大概也与此有关。

为何对鲁迅文章的去留念念不忘

时言平

最近,关于鲁迅文章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议论异常火热。事实上,这种“为了忘却的纪念”,伴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循环反复地发生。

投枪般凶猛的文字,匕首般犀利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而言,鲁迅是几代国人批判精神的启蒙者。尽管教材中,曾有《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这些史上的政论经典,但对于民众而言,这些文绉绉的话语,不如鲁迅的白话文批判来得淋漓痛快。

人,总是要有点批判精神的,此所谓有态度的人生。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喜恶、对生活的抱怨、在蜚短流长的是非议论之中,这种态度是基于价值观和信仰以话语批判参与公共事务。鲁迅的文章从具有强大启蒙功效的教科书中删除,难免令人忧虑:这种批判的精神是否会随着鲁迅文章的删除而遗失。

这种担忧,折射的是特定环境下某种圆滑的本质。他们希望通过教科书的传承,借鲁迅这个榜样,留下批判的种子,让后辈去完成未竟的愿望。带着镣铐的舞者,不想着去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反而幻想着通过别人来实现自己的夙愿,这种遗愿式的期待,散发出某种懦弱的气息。如果每一代人的批判精神都寄存在教科书的鲁迅文章里,那对于社会的改变会有多大的意义?

公民态度的激活,从来都不是靠一个勇于批判的人物和一些批判的文章来完成的。在为教学大纲限制的“中心思想”的引导下,鲁迅的批判精神指向的永远是他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在鲁迅批判的勇气和精神下血脉贲张,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或刻意回避批判的目标,那无异于精神上的自渎。任何时代,总不会少了批判的意愿,缺少的是用嘶哑喉咙歌唱的行动。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人的灵魂和思想有了告别蒙昧的环境。随着常识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公民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不是不再需要鲁迅文章里的批判精神,而是这种符号化的东西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深入人心的东西便是公民意识。无论是网络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的公共参与,越来越多的公民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促进社会的改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关于公民启蒙和批判精神的激活,再也不是传承的问题,而是已经贯彻到公共生活的始终,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由此意义而言,教科书的编纂和修订应该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走向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该学些什么、该养成什么习惯,教育本身应该从“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的藩篱中走出来,走向更加开阔的境地。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第3篇

一、现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以下几大变化

1.外国作品选编更多关注人物的命运,尤其重视一些人物的成长,较多的是关于励志或人格塑造类的文章,至于外国科学家、艺术家的文章也有所增多,反映国外人文景观的文章也不在少数。2.各地的语文课本适当增加了有关地方特色或地方著名人物的篇目,如“辽宁籍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通讯被节选入辽宁省普通高中新语文教材中。3.一些极具有影响力,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作品进入语文教材。比如人教社版2005年《卧虎藏龙》和《天龙八部》的节选首次被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4.教材中关于经济意识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如广东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新教材别增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钱》和《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5.不再刻意回避爱情表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沈从文的《边城》的节选,教材中还保留了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山歌等。

二、走进鲁迅作品,体会鲁迅精神

1.爱国爱民,疗救国民灵魂。鲁迅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和社会,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更是直接地促成他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在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2年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2.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探求人生新路。中学教材《故乡》以“我”回乡的所见见闻及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农民痛苦的生活遭际以及精神上的彷徨,抒写了作者对当时的国民现状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3.对知识分子自身弱点的批判。《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4.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学课文《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在平桥村外婆家居住时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三、莫让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悄悄溜掉”

1.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都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远、意味深长,篇章结构严谨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语言准确、精炼、生动,这些都明显地在当时其他众多作家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包括鲁迅也一样,他的作品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所以中学教材根据这种思想,在选课文时尽可能多地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呈现中学语文教材的多种风格,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诚然,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便让鲁迅的作品悄悄溜掉,即使其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非常深刻,让广大师生难以理解,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何谈起?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第4篇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鲁迅也有微笑时》。

“鲁迅的骨头很‘硬’;鲁迅的头发很‘酷’;鲁迅的身材很‘修长’”——每每读完有关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图像: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一张消瘦的脸庞,露出刚毅与坚强。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到清晰,终于画出我的,相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受封建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无疑,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可能,人们看惯了《呐喊》、《野草》,看惯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朝花夕拾》里,关于他幼年时的快乐时光也有所记录。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无不写出了鲁迅对故乡及幼年时代的怀念。《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最初拟定题目为《旧事重提》,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旧事重提》都写出了作者在经历家业衰败、多年沉浮后,对幼年时美好回忆。在这些作品里,虽然或多或少也离不开抨击旧社会恶势力,但读起来感觉已不是那么慷慨激昂,而是一种很平静很优美的感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六一公公的罗汉豆......人们说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心情等等,而记忆又是最让人着迷的东西,我想,鲁迅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脸上一定荡漾着微笑,而不会是一张“酷到家的冷脸”了吧。

原来鲁迅也有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就比如当他想起了故乡时。

关于鲁迅的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野草 梦结构 批判 现实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共二十四篇,大多篇章都构思奇特,别开生面,其中有九篇(《好的故事》《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影的告别》)都是采用梦幻手法,通篇描述的是一个梦境,行文方式奇特怪诞,意蕴深邃幽远。

鲁迅先生采用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梦境”或“死后”情景这种非现实化的创作意境,然而,在作品中,梦和死后的境界并非与现实世界对立,也不是作者想逃避现实的痛苦而希望隐匿的所在,它恰恰是对现实中痛苦的一种超越,抑或是对现存世界某种丑恶的讽刺。

著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鲁迅先生曾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全由自己负责,所以他不惜以自己为实验,解剖自己,连同肉体和灵魂,一并展示给人看——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已经被扭曲了的。这解剖的刀就是他自己手中那支犀利、冷峻的笔。他用这支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生的道路,他将自己的这种愿望渗透在《野草》中。

鲁迅先生喜欢做“梦”,爱写关于梦的文章。笔者认为,他之所以选择梦作为构思方式结构篇章是得因于梦的特征。

首先,梦有自我性。弗洛伊德说过,“梦是绝对自我的”。一位希腊哲学家也说过,“我们醒来时拥有着共同的世界,而当我们睡去时,却各自走入自己的世界”。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人们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是一个严实的“铁屋子”,根本不可能直抒胸臆。然而,借助梦境,在梦的世界里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心曲,而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狗的驳诘》中又通过梦的形式批判了旧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的势利与卑劣,从而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的世界里可以梦想成真,这是梦的优点,也是鲁迅先生采用梦结构的重要原因。

其次,梦有变幻性。梦象如水中幻影一样,只要稍一碰动,影像就会立即歪曲变形。这种变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超越时空、重组变形、颠三倒四、具有象征性。如《死火》中,“我”刚刚还在“冰山间奔驰”,很快又“忽然坠在冰谷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意有“显”“隐”之分,对梦的解释必须善于从显意中揭示出隐意。《失掉的好地狱》中,梦中的“好地狱”象征“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封建旧时代,地狱中鬼魂的处境象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最后,梦有集约性。指梦境的概括和浓缩特点,在很短时间内能反映大量丰富的内容。鲁迅的散文具有战斗性,他总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寄寓于独创的艺术形象中,它所抒发的感情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但是,这种感情又是植根于时代土壤中的,蕴含时代内容,是时代情绪的一种高度概括。梦的集约性特点有助于作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狗的驳诘》中,作者通过梦的形式,在短短一百六十七字的篇幅中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悖论和变态。《立论》只不过二百五十八个字,却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其篇幅之短小,内涵之丰富,正是成功运用了梦的集约性这一典型特征。

总之,梦,以它在个人潜意识中的自我行为,以荒诞离奇的内容,以及别具一格的象征性、集约性而达到神奇的效果。鲁迅先生正是意识到了梦的这些特征和优点,巧妙地采用梦幻手法,借助一个个梦境结构篇章,使读者似在阅读小说或童话故事,又像在欣赏一部电影,更像是品味寓言故事,给读者以精神愉悦的同时,又给予深刻的启迪,引发读者无穷的思考与探索。

弗洛伊德认为,“梦里永远不会是荒诞无稽的”,“梦的运作之所以会产生荒诞的梦,以及梦内容会含有个别的荒诞因素,是因为它必须表现梦思所含有的一些批评、荒诞与嘲笑”。影的自白,火与人对话,狗对人驳诘,死人会耳闻目视,等等,这些都看似荒谬,然而,“梦愈荒谬,其意义就愈深远”。

《野草》中的“梦”并不是鲁迅先生在咀嚼身边的小小悲苦,而是他“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被爱者之前作证”,真实地再现了深层意识中的亮色与阴影,思索着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和走向,展示出关于个体生命发展和社会群体解放的观念和态度,即以其全部人生哲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现代中国社会在寻求契机走出黑暗的道路上的种种悲剧形态,从个人体验出发,作了极为深刻的解说,寄寓着自己对旧制度旧文化的批判、对生死辩证的探究、对自由人格的思考。这是鲁迅先生《野草》中“梦”的意义和精神的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

[2]王雨海.生命的呐喊与个性的张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