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集体备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范文第1篇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汇聚集体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长时间以来由于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学校在集体备课方面缺乏管理经验,导致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集体备课蜕变成了“集体抄袭”。近年这种“集体抄袭”的备课模式曾被一些同志誉为“分工合作” “资源共享”,是“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解放教师”的改革新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见诸报刊,流传在网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些学校对集体备课的实施与研究。在集体备课的实践中,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在集体备课的目标要求上过分地追求“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和练习,甚至连课堂教学流程也力求统一,集体备课就是为了最后形成统一的教学预案。于是,“合作” “共享”被简单化为全组教师编拟、使用同一份教案,而这一份教案的出台,又往往是从网络或“优秀教案集”上搜索、选择而来,复制或拼接而成的,不加选择,没有取舍,美其名曰“集体备课”。缺乏教师的参与成分,集体备课形同摆设。

还有一些学校对集体备课一味强调“程序操作规范” “资料齐全美观”。于是“合作” “共享”往往又异化为教师忙于分工“做材料”、分头撰写,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复印后,人手一份装订起来,形成集体教案,集体备课被等同于“教案之和”,共同应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检查评比。这种做法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让集体备课有形无实。

究竟该如何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使其真正体现“合作”与“共享”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目的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教师就其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提高教师的认识

要真正搞好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上台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集体备课既是一种教学管理活动,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既需要管理层的合理引导,又需要教师们的积极配合,如果备课组教师各自为战、互不联络、互不交流,其结果是年级整体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师也成了“井底之蛙”。所以,提高教师的认识是抓好集体备课的首要工作,让教师们充分意识到,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的集思广益的备课方法,只有抓好集体备课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赢”。

三、重视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结构和教具使用,科学设计作业,并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最终形成教师个性化的备课。如果每一位教师在授课前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个人的修改,课后结合教学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并把反思写进自己的备课中,为以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就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个性魅力,实现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四、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

集体备课结束后,同一备课组的老师之间应互相听课、评课。首先在评价中,尽量多作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 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应讲清原因,让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 其次执教公开课及讲课教师的表现情况,直接代表着其备课组的水平,他们的个人成绩决定了组内所有人的成绩,备课组教师都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老师都能自觉地脚踏实地地进行研讨备课,就因为大家有一种要为别人负责的心态,这种形式又成了参与集体备课的动力。总之,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能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让举行听、评课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确保集体备课中集体智慧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五、坚持改革创新

集体备课范文第2篇

1.探究内容上的“新突破”。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就无法有合适的形式。新突破的内容可以就一节课的知识点、素质点、能力点、挖掘点,甚至考试基本点进行探讨;可以就一种模式、一种教法、一个主题、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可能性等进行探讨;也可以让某一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说课,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说的教师,而且也可以让参与者都有所获。

2.讨论范围上的“新扩大”。集体备课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应努力做到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方面进行拓宽,增加教学的反思、教学环节的修正以及教材的新解读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把讨论的范围扩大了,教师的新鲜感就有了,讨论的话题也就多了。

3.座位设置上的“新方式”。南宋大学问家吕东莱说过:“学者,平居相聚,最为有益。”教师的集体备课也需效仿古圣先贤的“平居相聚”,才能有所裨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集体研讨时,首先应注意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不要搞什么主备人的“一言堂”,更不能有什么行政干预。既然已经坐在了一起,何不把桌子搬一下,形成一个圆形,大家不分主宾就座,达成一堂和气,这样每个参与者就会积极地融人讨论的氛围中去,有利于产生一种聚谈的效应。

4.参与人员上的“新生力”。集体备课的参加者通常是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有时还会有分管教学业务的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等。从层面上讲这些人员全是教师组合。如果我们能尝试着引入另一支力量,让学生代表参与其中,给学生敢于发表教学意见或建议的权力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则更能切中学情,使备课变得实际实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集体备课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们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开展备课改革。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措施

1、制订计划。学期初,由教研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三天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2、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3、反思提炼。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集体备课;教学信息;教学资源

一、网络集体备课的优势

网络集体备课能够极大地激发教师参与备课的激情,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网络信息有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这就使得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的教师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和创作的自由度。每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教学信息,个人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整理和总结出一套自己关于备课内容的理解和见解,通过多样的网络信息形式传递到其他教师,然后在网络上相互讨论和探讨,共同研究备课问题。借助网络的集体备课活化了个人的思想和经验,促成了观念的升华和碰撞,对集体备课的效果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网络集体备课跨越了时空的局限,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和快捷。集体备课借助网络平台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将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教学资源、教学信息、教学思想汇集到一处。网络的开放性也赋予了网络集体备课的开放性,由于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的人数没有限制,任何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极大地扩展了集体备课参与的时空性。同时,应用网络可以实现教学信息传递的及时、高效和便捷,备课的过程也得以简化,备课内容也得到了扩充,每个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得到所需的备课信息,借鉴他人的成果,促进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网络集体备课可以实现备课教师之间的智慧互补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极大地节约了教育成本。网络集体备课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网络传递每个人的思想和智慧,对同一内容有不同理解的参与者通过网络工具来查找支持自己想法的依据和证据,然后在网络平台上同其他参与者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辩论和不断的信息查找及求证过程,促使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等教学过程在参与者集体智慧的推动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每位参与者都可以将个人的教学资源在网络上进行共享,也可以利用和借助其他参与者共享的教学资源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极大的节省了教育开支。

网络集体备课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网络集体备课是一种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备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的备课形式,而网络工具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网络集体备课形式的多样性。例如,网络集体备课门户网站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备课主题,每个学校内部通过校园局域网开展集体备课,教师通过申请教学博客或通过聊天工具等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等。每种不同网络工具都有它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情况,这需要不同学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网络集体备课体系。

二、当前网络集体备课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部分人对网络集体备课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目前有一定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展了网络集体备课,但是一些学校的领导认为网络集体备课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网络应用,同时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守旧,对网络集体备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认为网络集体备课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实际效果,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传统集体备课那个狭小的范畴里面,没有真正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创新集体备课,这都使得网络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失去了实在意义。

现行的一些管理制度无法保障网络集体备课顺利进行。尤其是现行的教师考核体系过分注重通过学生的学业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也就促使教师不得不为了应付业绩而忽略集体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更加无法利用网络来服务集体备课了。

网络集体备课的硬件条件有限,教师应用网络的技能仍显不足。如今校园网络已经相当普遍,但是为学校教师配比计算机的数量却仍旧落后于教师总体数量,这从硬件设备上就制约了网络集体备课的实现。同时,由于无法一人一机,大多数教师在应用网络工具方面的技能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学校过分注重教学而忽略了教师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教师即使参加网络集体备课也无法真正发挥网络的强大作用,无法是集体备课效果得到发挥。

三、解决对策

首先,要处理好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学校的领导要牵头学习网络集体备课的特点、优势和重要性,要带头研究自己学校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要将集体备课作为校园网的重要功能,将网络集体备课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中,将其视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石。

其次,要改革和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要重新评价网络集体备课在教师业绩中占据的比重,制定比较完善而均衡的业绩评价体系,将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的教师的贡献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激发教师参与网络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整个学校在教学创新能力上的发展。

此外,还要在学校建设方面提高网络建设的力度,争取改善自身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条件,为教师配备合理比例的办公电脑,让每名教师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网络集体备课的共享资源,定期培训教师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将这种能力作为业绩考核中重要的一项。

总之,网络集体备课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它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面临着从认识到管理再到技术上的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克服,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深刻的认识和切实去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推动网络集体备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巍.开创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新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2004,(9).

集体备课范文第5篇

通过实践,我重新认识了集体备课,就是共同商量,定出学习目标,预设讨论文本,即先形成共案,然后由一人主备(主笔),再由任课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班级特点形成个案。

那么,集体备课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备教材,钻研教材,胸有成竹。对于文本,我们要反复研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自己对文本熟悉了,那么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做到及时引导、点拨、质疑。

备学生,掌握特点,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根据性格差异、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绝招。我们现代人要根据学情预设问题,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任何一件事都有一百种方法达成目的,殊途同归,这就是因材施教的本质。

备教法,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对于同类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归纳法,缕出一条提纲挈领的线索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知识发散迁移,而不是一味地搞什么题海战、持久战,这样一来,学生厌学,老师倦怠,效率很低。

备整合,统整内容,融会贯通。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大单元教学。当然这只是单科课程教材的一种整合,殊不知,整合还包括跨学科教材,甚至班会、校队活动等资源整合。

备大家,集体攻关,跨组协作。关于设计跨学科的知识或拓展,我们可以跨组讨论,积极备课。

在备课时,我们要心中时刻保持“四个度”,即备课的力度、深度、宽度和高度。

在个体和集体中寻找平衡点,这个既指教师个体和教研组这个集体之间的平衡,又指学生个体和班集体之间的平衡。这就是备课的力度。

在已有和未知中寻找相通点,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创新,利用规律,探求未知世界的奥妙。这就是备课的深度。

在生活和学科中寻找启迪点,生活中的素材取之不竭,我们喜闻乐见的实例也很多,汲取其中有意义的部分一定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备课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