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挂牌仪式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继往开来,再谱新章
活动目的:
1、增进领导与员工的零距离沟通
激发员工蓬勃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
增强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体现公司与职员的,同心、同德、同赢共生、共存、共荣。2、深度了解企业文化
有效整合团队精神
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
感受公司大家庭带来新年气氛和温馨。
让职员体会到他就是公司,公司就是每一位职员。3、为先进个人与集体颁奖
给员工一个充分展示表演天分的舞台
展示XX公司的激情与蓬勃发展之态
活动时间:
2013年1月XX 日
活动地点:
待定
参加对象:
公司全体员工,(部分客户、供应商)
团拜会内容:
1、领导致词
2、表彰大会
3、文艺表演(团队凝聚力的游戏)
4、聚餐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宣布团拜会开始,总经理致词
第二阶段:表彰大会,对今年表现优异的员工颁发奖金(奖品)及证书。
第三阶段:文艺表演(团队活动)
1、员工文艺节目表演。节目由员工自编自演,形式不限,可为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双簧等
2、中间穿插趣味互动小游戏,并发放小礼品
3、穿插小游戏的同时,举行抽奖,分别由各级领导抽出不同的幸运奖,发放相应礼品。
第四阶段:移步餐厅,聚餐。附1、节目单:附2、互动游戏目录: 1、XX
道具:气球,篮筐
规则:本游戏为二人组合,背靠背站立,气球放置于两人后背之间,并将气球不落地运送到指定地方为完成一个气球运送。同时3组进行,限时2分钟。
2、XX
道具:事先准备好的含词组的纸片
规则:本组游戏为二人组合,一人提示一人猜。猜词内容均为工作相关的术语或词组,提示者可以说话,但不能提及词组中包含的字,限时90秒。
3、XX
道具:无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西二幼孩子们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社区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爱幼儿园、爱社区的情感,我们将在3月9日,组织孩子们开展“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和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2.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幼儿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发挥出绿色幼儿园成员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向大家展示我们西二幼的风采。
3.知识目标: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传。
三、活动准备:
1.每个级部制作活动宣传版面:如一组“我和小树同成长”;二组“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三组“幼儿园社区齐携手,多片绿叶多份温馨”。
2.制作“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3.一组组建“小骑士护绿队”
4.各班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5.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6.树苗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1.园长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园林处工程师讲解种树所需要的工具、如何种树。
3.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4.为“小骑士护绿队”揭牌,队员从园长手中接过“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帜,提出口号“你来,我来,大家来,共创绿色幼儿园”,并向大家倡议:“让我们的世界变成青青世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分级部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1.一组家园活动主题“我和小树同成长”
流程: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给树挂牌,与小树合影,小树比比高——和“树姐姐”(扮演)做游戏。
2.二组家园活动主题“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流程:在幼儿园种植园地,和家长一起种植小树——挂牌合影(写上种植人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
关键词:融合;坚守;革新;创新报告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3-2-0009-03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之年。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若想在变革中的新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并不断提升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和传播力,就必须在融合中坚守,在坚守中革新。
一、中国广播云平台项目正式启动,贯通全国广播电台内容体系――真正在理念和行动层面实现从“广播+互联网”到“互联网+广播”的历史性跨越
1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开启“中国广播云平台”媒体融合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广播电台、行业机构、个体用户开放资源共享与定制化服务,特别是从国家媒体责任和公益出发,搭建国家级音频素材库――中华音库。该项目依托中央台、地方台等广播系统的内容资源,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智能检索等技术,以建设互联互通平台为基础,实现台与台之间的互联,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壮大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再造广播行业新闻采编新流程,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与使用。中国广播云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从内容、营销、渠道上把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的内容体系贯通起来,实现广播行业“上下联动、内容共享”的整体发展局面,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广播+互联网”的融合误区,构建“互联网+广播”的新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广播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纷纷开启“中央厨房”新模式――充分彰显中央媒体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治担当与主动作为
3月2日,《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并在随后的全国两会报道中首推“中央厨房”新模式。这是《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项目的首次亮相。7月7日,以“中央厨房”式新型全媒体采编发空间揭幕和一批新技术系统的启用为标志,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正式启动运行。“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央媒体探索实现全媒体采编发流程再造、一体化运行和产品研发的实验田和孵化器。为了全面推动各种新闻要素深度融合、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介互联互通,“中央厨房”平台由媒体单位总编室组织协调、各编辑部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团队,进行跨部门、跨媒介、跨终端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和监测评估。通过“中央厨房”,初步实现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形式可视化,并全景多维立体记录和展现重大新闻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系统通过平台的试验,将逐步应用于各家媒体单位的各类采编业务,并不断迭代升级。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中央媒体大胆尝试、先行先试,充分彰显了政治担当与主动作为。
三、《南方都市报》签约成为广东卫视一级广告商――有效拓展纸质媒体与广电媒体经营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6月9日,以“做中国最好的报纸”为目标的《南方都市报》与以“重返中国广电第一阵营”为目标的广东卫视正式签约,成为广东卫视广告的一级商,完成了这场传统媒体之间的跨界联姻,为推动两家媒体的融合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两个不同领域主流媒体的杰出代表,《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跨界合作,是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的深度融合,必然会产生“1+1>2”的良好效应与效果。甚至可以说,《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此次合作,既是纸质媒体与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也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常态、把握主动权的勇敢选择,更是传统媒体转型道路上的抱团取暖之良策,必将不断拓展传统媒体之间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四、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华文期刊第一股”――开启杂志传媒试水资本市场的新路径
6月29日,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上市名称为“特别传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认购20%股份。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控股并在新三板挂牌的第二家公司,也是第一个登陆新三板的华文期刊。拥有《特别关注》《前卫》《特别健康》《楚天法制》期刊群的“特别传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美誉度成功挂牌新三板,打开了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又一扇大门,开创了我国杂志传媒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为新三板增添了活力和动力,真正让“一本杂志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提升一个区域”的期刊产业梦想变为现实,为中国乃至全球期刊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样本。
五、全新整合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同时揭牌运营――标志着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传媒集团战略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行
7月2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长沙举行。此次两家集团公司挂牌后,均采取“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运作。两大省级传媒集团将以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目标,逐步从体制内走出去,陆续剥离所有经营性资产,由集团统一运营,打造统一的市场主体。借助新体制和新机制,湖南广电距离“千亿芒果梦”更进一步。全新整合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既是湖南省文化资源整合重组、着力打造省级新型传媒集团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该省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实践,更是省级媒体机构从事业集团向企业集团跨越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最大化地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活力,引领文化湘军的加速发展。
六、《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推出高端商务办公平板――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之路
8月17日,“亚洲第一刊”《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共同研发推出的高端商务办公平板DZ108在兰州举行首发式。英特尔提供硬件,微软提供软件,《读者》提供内容,这三家品牌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创新举措,显然是《读者》主动应对“互联网阅读”冲击“纸品阅读”新常态,积极探路新媒体转型的非常之举。互联网时代,虽然我们无法让读者再回到“纸品阅读”的传统习惯,但纸质媒体可以主动顺应和深度服务当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深入研究数字化出版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人员管理方式,给读者和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读者》此次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作出的积极尝试,为传统媒体摸索了一条十分可贵的融合发展经验: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媒体融合,离不开观念更新、内容为王,也离不开科技助力、技术革新,特别是尖端科技贴近民生的实际应用。
七、《光明日报》融媒体成果并与十四个单位签约合作――向全世界传递和展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9月29日,媒体融合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光明日报》融媒体成果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推介了“光明云媒3.0版”“光明微站”“光明都市传媒”“光明校园传媒”“光明媒体云”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此同时,光明日报社就旗下的系列融媒体创新产品,与中国有线等十四家合作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光明日报社媒体融合的基本路径是:以创新性的融媒体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创新和拓展传播渠道,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光明日报社媒体融合的积极推进,不仅实现了与市场接轨、擦亮了“光明”传媒品牌,还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在教科文卫理等领域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在新媒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向世界传递和展示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八、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创新国家级电影衍生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开拓中国电影产业延伸发展的新格局
10月14日,中国电影产业巨头“中影股份”与国内最知名的电影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成功联姻,合作共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对外招收“电影衍生品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这标志着“中影”“北电”两大中国影业品牌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携手推进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虽然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已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还很不完善,市场构成比较单一,特别是票房收入占到电影业总收入的80%以上,与好莱坞票房收入仅占电影业总收入三成左右的成熟模式相差甚远。“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可以充分发挥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在产学研方面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国家级电影衍生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学术支持,进而开拓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九、阿里巴巴投资10亿元培养青年影人,将开创中国喜剧“漫威模式”――补齐中国青年电影人才短板,为国产喜剧电影带来新平台、新机遇
10月28日,阿里巴巴影业举办“生来无畏”A计划启动仪式,计划拿出10亿元培养“全球范围年龄45岁以下的电影从业者”,选拔出的青年电影人团队将无时机制造投资上限5000万元的院线电影。阿里影业大力推崇富有幽默感的喜剧风格,重点选拔和培养喜剧电影人才,并借鉴美国漫威电影的成功经验,开发持久稳定的创业、创新、创意IP孵化体系。与此同时,阿里影业邀请了国际重量级导演,将喜剧与动漫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新人,延伸产业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而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巨匠或某一部电影的成功。这些创新举措必将会催生一股中国电影新生代力量,有助于补齐中国青年电影人才短板,为打造中国喜剧“漫威模式”提供新探索,为中国电影特别是喜剧电影发展带来新机遇。
十、中国纪录片发展基金成立,“中国纪录片第一股”三多堂传媒挂牌新三板――开启中国纪录片从“精英事业”迈向“大众事业”的新征程
“普乐安胶囊、九味羌活颗粒……”浏览了桌上的购买清单后,他打开“重庆医药公信网”。
进入交易系统,输入需要采购的药名,药品生产商、药品规格、当日挂牌价等信息便显示出来。
很快,王维就下了单。
12点过,王维就收到了采购的药品。
“价格低,速度快,真好。”王维感叹。
让“王维们”叫好的,是重庆药品交易所探索构建的医药流通新机制。
药交所斩断灰色流通链
“大病拖,小病捱,病死就往山上抬。”这是一些农民常念叨的一句话。
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是很多老百姓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重庆华森制药公司董事长游洪涛绘制了一幅药品流通示意图:药品出厂全国总省级药品招标采购区市县级医药公司医院患者。
“一粒药从出厂到患者手里,至少要倒六次手,而每一次倒手都会产生交易成本。”游洪涛说。
于是,一盒药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就比出厂价高了几倍到几十倍。
多级、层层加价的流通体系,不仅推高了药价,还滋生出一大弊端——医药腐败。
“在有些地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异化成了‘腐败工程’。”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刘群说。
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之痛,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如何化解这个民生难题呢?
“必须要让药品流通在医院、生产商、商、老百姓中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决策层调研后的结论。2009年9月,在全市医改工作会上,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了改革医药流通体制的构想,目的是探索建立医药采购供应保障新机制,构建规范的医药流通环境和市场秩序,切实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0年9月29日,渝中区重庆交易大厦。
“咚——”随着一声清脆锣响,全国首创的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平台——重庆药品交易所诞生了。“药交所要发挥巨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市内的交易,还要吸纳全国的药品交易。”在重庆药交所首批循环类药品正式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规划出药交所平衡药品价格、规范医药流通秩序、遏制医药交易腐败、结算中心、招商引资五大功能。
药交所交易与药品招标采购有何不同?
“药交所只负责药品价格招标一个环节。作为独立第三方,我们建立了全流程电子交易模式,实施药品交易、交收配送、限时结算、考核评价等全程网络交易和监管。”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重庆药交所采用会员制,药品生产企业为卖方会员,医疗机构为买方会员,经营企业为配送会员,三方均须在交易平台进行网上申报注册。
“就是让买、卖、配三方各自归位——生产企业挂牌售药、经营企业负责配送、医疗机构采购药品。这就改变了药品从厂家到多级商再到医院的模式,大大缩短了交易流程。”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在药交所下单有点像淘宝购物,可以通过议价系统和对方砍价,而且议价是公开透明的。”一位采购人员说。
缩短交易流程,就避免了层层加码。公开议价,不但保证了低价购买,还避免了腐败。
“医疗机构购买的药便宜了,卖出去的药自然就便宜了。”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百姓受益
家住南岸区万寿路的陈惠英,是个老病号。
“患脑血栓、高血压好多年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拿药。”陈惠英说。
药品太贵,陈惠英的退休工资基本都用在了买药上。
“我都几年没添置新衣服了。”陈惠英说。
2011年初,陈惠英又走进南岸区第六人民医院。
“五盒长春西汀,150元。”医生说。
“你是不是算错了?”陈惠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有啊!”
“原来不是卖50多元一盒吗?”
“哦,降价了,现在30元一盒。”
“为什么一下降了这么多?”
“现在药都是从药交所进的,很便宜。”
这一天,陈惠英逢人就说好:“我买药省了近一半的钱。”
2011年药交所药品成交价格与2010年医疗机构采购价格相比,平均下降了28%,一些常用药降价幅度达80%——“陈惠英们”为此开心不已。
但高兴之余,“陈惠英们”又产生了小期待。
“医院的药虽比以前便宜了,但还是有点贵,而且我们又不可能经常去医院,要是能直接购买更便宜的药就好了。”陈惠英说。
购药新平台
“重庆药交所基本药物及医疗器械上线交易,在重庆药交所的发展史上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1年12月29日,黄奇帆再次来到药交所,为基本药物及医疗器械电子挂牌交易鸣锣开市,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药交所不断丰富和扩大交易范围:2012年6月,医用普通耗材上线;2012年8月,基本药物全面交易;2013年6月,检验试剂全面上线交易。至此,重庆药交所电子挂牌交易范围对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和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初步实现全覆盖。四大品种,一个平台,统一模式,全流程服务,标志着重庆药品交易所作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第三方医药全流程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基本建成,但药交所的改革探索并没止步。
2012年8月,重庆药交所项目被列为医药流通全程电子商务全国试点工程。
2013年8月,重庆药交所获得《国家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A类),取得全国性医药电商资质。
2013年10月,重庆药交所医药电商平台——“重庆医药公信网”正式上线运营。
“我们正着手构建B2B、B2C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中药材等医药综合交易。”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只有医疗机构才能在重庆药交所交易平台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建立B2B、B2C医药电商平台后,不仅是医药企业、诊所药店,老百姓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所需要的非处方药、保健品、医疗器械了。”药交所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3月,陈惠英在家中读报纸。
“今年底,重庆药交所B2C医药电商平台将上线运营。”读到这一句,陈惠英高兴地说,“今后我可以不去医院开药了。”
“‘互联网+’的概念越来越火。但所谓‘+’,在中文只有一个读法‘JIA’,在英文中却有两种含义:一是‘PLUS’,量上变大,更高、更好;第二种含义是‘update’更新、升级。”6月17日,在京举行的由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彦科技)主办的“博彦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20周年庆典仪式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赵小凡在致辞中详细解读了“互联网+”概念中“+”的含义。
论坛上,赵小凡还与大家分享了新形势下软件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介绍,去年我国软件行业收入达到3.7万亿元,行业内有3万多家企业,每位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既平均整个行业年人均创造收入为20万元,行业内年人均创造收入高的企业其值可以达到70万~100万元。
博彦科技的年人均创造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博彦科技公开财报信息显示,201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146.33万元,同比增长17.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044.88万元,同比增长33.26%,公司拥有员工总数为7545名。
“近年来是我国软件服务外包、系统集成企业的瓶颈期。博彦科技20年发展成绩斐然,但仍需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模式迎接新挑战,获取新发展。”赵小凡语重心长地说。
博彦科技董事长王斌在论坛上发表了“坚信的力量”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感慨道:“从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回忆:1995年,他联合同学,4个年轻人创立博彦科技。1995年至2001年是博彦科技的起步阶段,业务稳定增长。其间,博彦科技也尝试做过产品。但后来发现,做产品的商业模式和以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模式有很大差别,故于2001年全线退出产品业务,全面转向服务外包。
2002年至2010年,软件外包市场蓬勃发展,博彦科技坚持大客户策略,成长速度非常快。2012年,博彦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采取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内生性增长方面从基础业务向价值链高端业务迁移,从单纯的做外包公司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外延式扩张方面,博彦科技先后展开多项收购,收购具有系统集成一级资质的网鼎;收购大展信息提升对日本IT外包业务能力,与主攻欧美市场形成互补:收购上海泓智,提升利用大数据技术管理银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收购美国TPG公司,提高公司在高附加值行业应用和IT商业咨询服务方面的业务能力,加强公司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布局。
最新的消息是,6月15日,博彦科技5000万元收购红麦聚信,拓展大数据业务。红麦聚信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满足市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融合与分析需求,使企业用户高效、便捷地进行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和价值实现。
发展至今,博彦科技全公司有约8000人,在全球三大洲的六个国家设有超过30个分支机构和交付中心,具备全球范围的交付能力和灵活多样的交付方式,业务范围涵盖咨询、产品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
王斌强调,20年来公司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是要挑战自己,不止关注大客户,也要关注中小客户,通过内生和外延方式,争取取得更好的发展。“做企业还是需要‘轴’一些,但也不能太‘轴’,要在‘轴’与‘不轴’之间做好取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