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针对当前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建设目标,基于个人从事的基础科研和基层教学心得体会,结合观看影片《疯狂原始人》后关于创新话题的感受,浅谈了作为院校基层教员对于创新思维锻炼和创新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几点认识和观点。从创新性格培养、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创新人文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与创新思维锻炼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工作希望能对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产生影响。
关键词: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创新性格;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1-03
一、前言
2013年11月,视察国防科大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把国防科大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1,2]。要实现“一个目标”、办成“两个高地”,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的普通一员,作为工作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一线的教职员工,深入思考科技创新思维形成特点和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应当成为我们响应号召、努力实现新时期学校建设目标的具体行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部2013年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发行的喜剧动画片《The croods(疯狂原始人)》,观赏欢笑之余,影片所折射出的创新思维锻炼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收益良多。这是一部据说花了8年时间来筹备、号称“全球零负评”的影片,讲述的是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人在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的游牧部落族人Guy的帮助下,逃离险境、奔赴美好明天的惊险故事。影片中,老爸Grug从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原始人成长为敢于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的领导者的惊险历程,清晰地诠释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思维成型的基本过程规律,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对于创新思维形成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态度观点。下面,结合影片中的情节和本人在科研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于科技创新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
二、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是创新人才的基本性格特点
创新就是要打破陈旧,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3],因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及行动,更不可能有创新成果。影片中,正是大女儿Eep不满足留在山洞中、不甘于忍受黑暗和饥饿,才让这一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一成不变生活的原始人有机会接触更为先进的科技和文明,才有后续冒险之旅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创新思想和成果,才能引领这家人逃脱世界末日、拥抱美好明天。这警示我们,创新思维形成和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中的气质和性格培养不容忽视。中华传统哲学中的“知足常乐”思想不应被现代科技教育所提倡和发扬,过去数千年的人类历史进程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观点:人类若仅满足于手撕牙咬,就不会有工具的发明;人类若仅满足于木牍竹简,就不会有造纸术的发明;人类若仅满足飞鸿传书,就不会有无线通信的发明……相对于知识传授,对于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而言,气质或者性格的培养更为关键,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其影响更为深远。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因为气质或者性格的影响是长久的,而知识一旦掌握方法是可以在短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然而,培养和造就不甘平凡、不墨守成规的创新型学术气质或性格,是一项长久的、系统的灵魂工程,需要恰当的氛围和持续的投入。它绝不是单单靠学校教育所能解决的,涉及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以及国家政策等层层面面的问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培养创新型气质和性格不仅需要包容的环境和自由的氛围,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以及其他有利于形成敢于冒险、不走寻常路个性形成的举措。高等教育中导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效果更好,影响更加直接、更为深远。
三、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是科技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第一是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洞察力[4]。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也曾说过:创新精神始于好奇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这将使得他们一生收益[5]。影片中,正是由于大女儿Eep对于黑暗中声光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她不畏艰险、孜孜以求探究其原因,由此开启了解新奇世界的大门,使得这与世隔绝的一家人接触到现代文明与先进思维。试想Eep与家人一样,认为“好奇心是最大的缺点”、“新的事物都是坏的”,对出现的新鲜事物漠不关心,那么他们必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等待他们的最终是灭亡。好奇心也可以归属于性格或者气质的一方面,因此,好奇心的呵护和培养也可视为创新气质和性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舆论和家庭教育中,西方谚语中“好奇害死猫”这样的观念和态度被广为崇洋,但这种观点与创新思维培养道路是逆道而行的,它会将科技创新抹杀于起点,因此应当被现代科技教育所摒弃。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学校教育在呵护好奇心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机理,进一步将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成志趣。这样才能乃好奇的事物和现象中寻根究底、探理求原,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新,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四、竞争是推动科技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竞争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种极为重要的发展机制,其对于科技创新思维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一方面,竞争推动了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企业或者个人,在日益开放、公平的环境体制下均面临着来自其他集团或个体的严峻挑战,要想确保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被时代淘汰,只有科技创新。另一方面,竞争为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机会。为确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竞争者们会在竞争实践中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无疑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还有一方面,科技创新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竞争,从而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影片中,老爸Grug因现代人Guy的到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Guy先进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征服了原始人一家,让这一家人享受到了创新福利的同时,动摇了Grug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也让Grug知晓了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区别,让他学习了解到创新的基本方式和方法。通过模仿、类比等方式,Grug开始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最终在世界末日之时、天崩地裂之际,为了保护家人而踏上探险之旅、走上创新之路。然而,竞争对于科技创新思维培养正面的影响需要有合适的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是基本的要求,不正当的竞争只会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最终伤害创新思维发展和发挥。当然,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也对创新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相当的性格韧性和抗压能力,这就需要教育来培养解决。
五、宽容是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
2008年,同志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求,把宽容失败作为一种精神,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并提并大力倡导。创新思维培养不可能一日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漫长的创新成长路上,遇到失败和挫折时,需要一个温暖而宽容的环境为其发展成熟保驾护航。对于创新成长阶段的失败,冷嘲热讽或者大棒打击,都有可能让迈开初步的创新者一蹶不振,从此顾步不前、自毁前途。宽容失败,实际上就是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可以让创新者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寻求经验,从而勇敢地面对错误,修正错误,直到走向成功。影片中老爸Grug从一个保守的原始人,最终成长为具有非凡创新思维的现代人,其成长道路是坎坷的。当具有强烈创新思想的现代人Guy闯入原本平静的生活后,在面对面的竞争中,Grug痛定思痛,逐渐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为了在家人面前重树威信、挽回尊严,他也提出了创新想法,如太阳镜、蹊跷板、移动家居等,但很多是失败的,为此他遭受了挫折和嘲讽,试想此情景下的Grug若无妻子Ugga的包容和支持,其创新道路很可能戛然而至,那也就不会有后续惊世骇俗的创新了。宽容不仅需要人文环境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制度进行保障。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这可以体现在国家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机制上,真正将宽容落到实处,真正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六、爱与责任是科技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
爱与责任是创新的原动力。复旦大学附中校长谢应平曾指出,创新人才必备三点:责任心、自信心和思想自由[7]。对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责任,以及对专业、事业及科学的热爱是人们在生产科研中进行创新和创造的重要力量来源,只有那些有担当,对自己家庭、事业和国家充满责任心和爱心的人们,才会竭尽所能、无所畏惧的奔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而对于那些没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在筚路蓝缕的创新道路行走多远。影片中,老爸Grug正是出于家庭的责任,在山崩地裂之时、巨型地裂一侧,用尽自己的力量将家人送往安全的彼岸,让自己孤身面对危乱之境;正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在忍受孤独害怕的煎熬时,将自己的经验和创新方法相结合,运用类比、激将等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并由此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我国成立之初,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怀着一颗颗赤子之心,回国支持国家的建设和科技发展。“两弹一星”的功臣们胸怀拳拳报国之心,将责任扛于肩,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创新解决科研进程中的一个个难题,为国家打造国之大器。这种精神和担当,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扬。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科技强国,其科技实力之强大是公认的。究其原因,这与美国人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The croods》作为一部经典的梦工场作品,其反映出的正是美国人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美国人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这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由于中华民族受数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创新思维意识因长期受到打压而没有充分发展、发挥起来,直接导致近代史上的数百年屈辱和灾难,但正如影片中的老爸Grug,我们虽曾愚昧无知,虽曾冥顽不化,但只要重视科技、重视创新、心怀责任、勇于担当,就能完成从跟随者到同行者、从同行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就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智.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3-11-07(01版).
[2]王建伟.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的重要讲话[N].报,2014-01-15.
[3]李国坤.关于创新的几点思考[J].今日农药,2015,(4):16-21.
[4]朱时清.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09-08(第二版).
[5]杨福家.创新精神始于好奇心[N].中国教育报,2002-03-17(第四版).
[6]冯兴元.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创新强国的两条腿[N].中国青年报,2016-04-05(第二版).
[7]谢应平.创新人才必备三点:责任心自信心和思想自由[R].2011年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2011-06-17,北京.
收稿日期:2016-12-01
关键词:人才红利;创新人才培养;人口红利
中图分类号:C961;G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04-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均 GDP 增长率中有 27% 的贡献来自于“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社会的“刘易斯拐点” 即将到来,进入老龄化社会,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受到的挑战也会日益严峻。从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转向依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人才红利”上来,对于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创新性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是由安德鲁・梅森于1997年在《亚洲――太平洋人口与政策》中首先提出的。“人口红利”指凭借庞大的人口数量、较高的中青年人口比重、较低的劳动力价格等形成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人才红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创造性劳动参与率。创造力是劳动者素质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口智力素质和人力资本总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人才作为劳动者中知识、技能和素质相对较高的一部分人,其创造能力也相应地高于普通劳动者。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新技术、新思想的提出上,同样也表现在把若干领域的技术成果加以综合利用,把前人的各种片面的、不成熟的思想放在一个体系里重新组装,由此创造出新的劳动成果,提出新的思想等方面。人才作为同时具备思维力、想象力与知识智力的人,在其劳动过程中,不断地将其创造性发挥出来,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嬗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红利”功不可没。我国自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经历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少儿人口的出生率明显下降,进入二十世纪末,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据统计,从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再到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少儿人口( 0岁~14 岁)比例从 36.3% 到 22.9%和16.6%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59.3% 到 70.2% 和74.53%。人口年龄结构的这些变化,大大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大大减轻了人口的抚养负担。根据对1978―1998 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分析,在此期间的年平均9.5% 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8%,劳动力数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4% ,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份额为24%,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1%,其他为3%。良好的人口结构比例,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有效的经济、社会政策的推动下,促进了劳动人口的充分就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人口红利”,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但是,“人口红利”并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哪个国家都无法回避老龄化这一客观必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一个低生育阶段,人口再生产出现了转型,人口年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 为5.6% ,2000年为7.0% ,2010年上升为8.87%(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老龄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社会总体养老负担迅速加重。虽然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并不必然阻碍经济增长,但这种变化毕竟意味着经济增长可利用的“人口红利”,即经济增长的一个额外优势将逐渐弱化乃至最终消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人口转变是挑战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很可能未富先老。因此,充分挖掘人口转变的潜在贡献,不仅是我国获得经济崛起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未来中国必须从投资拉动型经济走上人才拉动型经济之路,让“人口红利”提升为“人才红利”。概括地说,就是从依靠人口数量、依靠低成本劳动力的“红利”,转向依靠人口质量、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红利”。历史经验表明,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消耗,只能换来粗放式的增长。只有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要更有担当。
三、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顺利过渡,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要着力改革不适用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政策和制度创新是人才战略的保障,要从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的各项改革。
(1)高考招生制度。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纲要》明确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枢纽,系统阐释了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提出要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高考内容要实现考核对象从知识点的掌握,向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上来,考试的科目一方面可以根据考生的专业兴趣,自由组合和选择;或者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自行确定科目和分值组合。
(2)学生评价制度。评价本质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仅仅是定量评价。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混淆着“考试”和“评价”的概念,更多的是强调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忽略了评价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传统的学生评价观正在向现代的、发展性的评价观转变。要依据现代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建立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能够体现时展要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3)教学制度。教学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的内部制度,外延很广,这里只探讨教学管理制度。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应在教学管理理念、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具体反映,学生创造力的养成和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为此,应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可以通过压缩、精选专业必修课模块,在保证基本的专业培养规格基础上,扩展通识课模块。同时,应该扩大选修课的规模,包括人文社科课程、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外语训练课程、实践应用课程、方法类课程等,要提高选修课程的地位,使之能够与普通教育课程和主修课程同等重要。
(4)学生培养制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纲要》就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了几个理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破既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障碍,“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做”一体化基础上,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大学生就业跟踪反馈结合的“1 + 2 + 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教”,重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个性化教学平台、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编写新概念教材、改革考核方法、创新学生管理手段;通过“学”,捕捉交叉学科的切入点、密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做”,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和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的科技作品在企业孵化,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通过“毕业跟踪”,准确反馈毕业生质量信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模式。
(5)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制度。高校要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加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力度。学术上提倡的是不断创新,主张更多原创性的知识和成果。创造在学术能力中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而且“钻研学术是学生的天职”,大学应该“不专叫学生在讲堂上听讲,要留出更多时间,让他自己去研究”。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要以“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现代人才测评有诸多要求,已有产业化趋势,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向现代创新人才发展。可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策划、审核和评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专项基金”,资助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立项和各项创新活动;设立科研学分、能力学分、创新学分和奖励学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学生还可以做老师的小助手,参加一些具体的科研工作,如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实验工作、撰写论 文。在参与科技创新、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任才举.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J].人才工作通讯,2012(01).
[2]马陆亭.以制度保证质量和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3]戴家干.制度创新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学习十七大精神对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考试,2008(01).
[4]沈祖芸.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6-07-2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4日
一、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
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金融学领跑热门专业,毕业生与日俱增,但传统金融机构岗位有限,招聘条件水涨船高,“就业难”问题不期而至;另一方面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社、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求贤若渴,急需大量金融人才,却尴尬遭遇“用工荒”。
显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实践契合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亟须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审视,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破解金融领域“就业难”和“用工荒”。
二、现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务实。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尚未建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本科职业教育职能弱化。而部分高校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务实问题。不顾自身在社会认知度、信誉积淀、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实际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实行“精英型”培养战略。同时,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当前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不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导致人才培养不接“地气”,与金融实践脱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一部分由专科升格而成的高校,未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应用技能型特色,仅在原有基础上简单调整,有的甚至只增加了几门金融理论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愈发“眼高手低”,与市场要求渐行渐远。一些新建的高校则普遍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抄照搬研究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等现实,培养出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仅会“纸上谈兵”,缺乏应用技术能力,与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低。
(三)应用技术能力培养欠缺。当前,多数高校实行“7+1”的人才培养计划,即7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最后1个学期进行实训、实习等。理论课多且脱离实践,实验、实训很少,缺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金融机构只得“补课”――进行2~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了留足这一时间,校园招聘连年提前,从原来的当年春季提前到上年冬季甚至秋季。为给学生更多时间应聘,有些学校又压缩课程,提前结束校内课程,甚至取消了校内实训。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的恶性循环。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以苏北某校为例,该校金融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政治、英语、体育等,共计1,068个学时。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共计1,392个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6周。其中,军训、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用时22周;由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商业银行模拟实习、国际结算模拟实习、保险学模拟实习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仅有4周。
(五)职业道德教育几近空白。金融机构以货币为经营对象,为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电子技术深入发展,网络金融普及,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愈发重视。但当前高校受条件所限,普遍强调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忽略了金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金融领域犯罪频繁发生,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职务犯罪增多也反映了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六)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主要体现在学历、学术方面。大多数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金融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经验匮乏,既不能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设定实践教学计划,也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践,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仍以苏北某校为例,总共4个年级,12个自然班,600余名学生,金融专业教师仅6名,只有1名教师具有金融从业经验,却承担了16门金融专业课程、4门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创新金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建议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保留一定量研究型高校的同时,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金融专业设置改革,确保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
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准确定位基础上,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面向社会,紧盯市场需求,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培养重心从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并“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技术型特点。首先,摈弃“7+1”而实行“5+2+1”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后2个学期进行校内实训,最后1个学期进行校外实习、撰写论文等,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其次,结合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实际,将专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方向,甚至将银行方向再进一步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类银行,让学生结合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训,培养应用技术能力,提高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再次,完善学分制度,在强调必修知识基础上,增加选修知识比重,配合学生进行职业准备。针对混业经营的潮流,探索金融主干知识稳定不变,通过开设经济、金融相关选修知识,弹性地结合金融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动态,开设选修知识,拓宽学生金融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为将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贯彻四年院校教育,采取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模拟与实战“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并通过增加校内实训环节、落实校外专业实习,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彻底打破“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案例讨论、角色互换模拟讲课、情景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授课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关注金融时事、聚焦金融热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专业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金融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角色体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四)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重。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增加金融实训课程、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金融实验室建设,利用仿真金融模拟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经历提升自身应用技术能力。
同时,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前移,贯穿于整个教学考核的全过程,迫使学生的学习精力由期末突击应付移至全部教学过程中,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金融从业者应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能够淡泊名利,因此金融教育强调以德为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融入实训和实习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金融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具体而言,应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金融职业操守》课程,及时灌输正确的金融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强化学生基本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同时,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方面提高社交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引入现代学徒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主导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校内实训、金融机构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平台,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实行现代学徒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是指聘请金融高管、行业精英、业务骨干、技能标兵走进校园,介绍金融最新动态、关注金融热点、分享实战经验、传授实践技艺,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应用技术能力。“走出去”是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深入金融一线部门,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系统地学习、培训,尽快补足实践“短板”,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香,王玉忠,吴治成.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2014.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3]孙杰光,柳明花.高职院校《金融职业操守》课程的创新与规划[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8.
关键词:创新教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2-0074-04
收稿日期:2015-12-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机制”(15JJD880014)。
作者简介:王丽娜(1986-),女,甘肃庆阳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政府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为此,我国在19所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基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如何培养却成为这些基地的难解之题。无疑,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找到新的培养方法或者突破口,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探究
拔尖创新人才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有学者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可见,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做出重大贡献。其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人人皆有,它是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但创造性需要开发[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创造性未得到发挥[3]。那么,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就成为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通过运用恰当的方式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将其转化为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成为未来可能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所建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正是这种意图的体现,即希望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也能够探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因此,本研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就是指在大学中选拔小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4]。
我国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知识获取式的培养模式: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将由学科专家、权威所建构的既成系统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扮演知识获取者的角色,遵循演绎的方法从了解学科的框架开始逐步学习其枝叶。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讲授法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没有发言权。如此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难以产生新的想法,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需要去主动探究、求索,只需要被动接受所学内容,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很难被激活。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学生培养中就必须突破当前以知识获取为主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法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现状。
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透析
事实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高校探索试验已久,而当前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更是将其推到了一个。除教育部指定实施计划的19所“985”工程高校外,其他多所高校甚至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基地,这些基地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行培养。综观各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不难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5]。具体体现在:首先,在培养理念上仍然沿袭以往“学习量加法”的培养思路,即采用增加毕业学分要求、加大开课量、加深课程学习难度和考试难度、提升学业挑战度的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在旧的学科范式中学得更多、掌握更精确,而非鼓励学生突破旧学科范式的束缚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学习,其后果是学生很容易在旧的范式中越陷越深,成为旧学科的忠诚者和维护者而非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6]。其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被简化为培养科研助手和提高出国深造率。如,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做一些辅的工作如整理实验仪器、帮助打印复印科研材料;在学生培养中关注GRE、托福等英语考试成绩和GPA(平均成绩点数)等等。再次,培养过程舍本逐末,在课堂以外采取了大量培养措施,如推行本科生科研制、导师制、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加设暑期课程、开设讲座、组织文艺活动,然而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却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采用“系统知识传授”的方法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标准化的知识[7]。最后,培养措施被虚名化。如上所言,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采取了诸多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多徒有其名,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以导师制为例,导师制本被誉为镶嵌在牛津皇冠上的一颗耀眼的宝石[8],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学术探究、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成功典范。导师制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通过小鱼从游于大鱼,“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熏陶[9]。然而,在我国导师制却因为学生和导师之间少得可怜的接触而变得有名无实,所发挥的最大作用也仅仅只是“给予低年级学生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转变的帮助,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5]”。其他的培养措施如小班化教学、通识教育、本科生科研等也都与导师制“同命运”,并没有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而成为一项项冰冷的制度。
以上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明确认识,即不知究竟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如何培养?事实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才需要做出改变,那么在分析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候就不能忽略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应该建立在对其批判分析的基础上。
三、“创新教学”理念及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目的”[10]。“创新教学”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创新教学”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产过程,形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能力。“创新教学”并非是要学生产生出原创性的成果,而是指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其实质就是运用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建构自己的知识,最终生成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11]。其基本途径是实现学生认识的自然发展,这种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的实质在于重演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模拟创造)[12]。通过“创新教学”,知识并非原原本本呈现给学生的,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探究获得的,这既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将个人的探究和人类已有知识相结合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需要不断反思批判,形成批判思维能力,同时需要重新建构知识、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相综合便形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创新教学”问题探究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创新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教学过程基本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需要不断地思考、持之以恒地探索才可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精神,否则很可能半途而废。在这样的教学之下,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稳定的探究习惯。而问题解决的过程本就是一种创新,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创新意识与探究习惯相结合构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教学”是一种研究式的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对问题的解决往往并非一个人可以完成,而需要多个人一起互相交流、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而这些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为创新成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才可能产生。
最后,“创新教学”有助于学生学术志趣的养成。学术志趣被认为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老一代科学大师如钱学森等人的经历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学术志趣的形成无法通过价值灌输或者是激烈的考试竞争来形成,而必须是学生在充分挖掘和了解自身之后形成的发自内心的对某一方面的热爱和认同并立志投身于其中的一种决心和承诺,其建构既要靠选择,也需要学习[13]。有效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创新教学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让学生获得有效学习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感受到某一方面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可能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热情,而参与式的学习和探究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做出判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而形成稳定的学术志趣。
四、“创新教学”理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由上可见,“创新教学”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缺乏“创新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由此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盲目化、培养措施的形式化。因此有必要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形成“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的教学观念
如前所述,“创新教学”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教学观念,是对传统教师知识传授、学生知识获取式的教学观念的颠覆。只有具有了“创新教学”的观念,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实践。而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必须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要让教师认识到: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应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鼓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10]。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本科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当前教师观念转变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对传统“系统知识传授”观的笃信与难以割舍,因此必须让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学习能力,知识是可以建构的。系统化的知识只是知识建构中的一种,而且是由专家建构的,并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才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旦教师观念得到转变,便会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实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教学,在知识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和能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用课堂教学带动课外活动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课外的活动和培养措施为主,课堂反倒变成一块无人理睬的空地。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大家已经意识到传统课堂的毫无生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不相符合,但又没有找寻到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因而只能采取一些修补式的课外措施。将“创新教学”引入课堂,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让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如此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探究能力、在课堂上未尽的问题都可以带到课外继续探究。这样,本科生科研就不再是一种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有问题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的;导师制也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制度,学生带着问题才有了和老师交流的基础,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够有的放矢;小班化教学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非只是人数的减少。
(三)改变评价方式,保障创新教学的实施
“创新教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评价方式作为保障,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为评价标准的现状,着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针对一个问题做出论述等方式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不能以一次性卷面考察的结果作为结果,而应该动态的、持续地考察,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5]。对教师的评价则首先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使得教师能够有精力、有积极性投身教学,把教学看成一项有热情值得用心去做的事情而非简单的任务完成。只有这样,创新教学才能够真正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7.
[2] 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69.
[3] Guilford J.P.Cognitive styles:what are they?[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80(40):715-735.
[4] 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82.
[5] 熊丙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误区及调整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8-30.
[6] 卢晓东.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兼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1(7):9-10.
[7] 王洪才.大学创新性教学的本质与实践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13.
[8] [英]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2.
[9]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转引自陆一,史静寰.志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4(3):53.
[10]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14.
[11] 王洪才.论大学创新教学的三要素[J].复旦教育论坛,2012(4):41.
关键词:职业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 理论 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一、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含义
“人才”,指“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创新人才,我们认为是在某一方面有创新才能或创新本事的人。结合职业院校特点,我们从理想、品格、知识、能力、思维等几个方面对职业院校创新人才进行分析,其要素主要包涵远大的抱负,复合的知识结构,高尚的道德,多元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等。
二、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一)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不断深化“6S”管理
职业院校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进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运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积极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细化量化各个指标,成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深化跟踪反馈,及时发现并对问题进行整改。要引入6S管理模式,进行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核心理念的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要深化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将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衔接,进行质量问责,与相关部门人员岗位津贴挂钩。
(二)建立省级“大师工作站”,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积极申办省级大师工作站,聘请大师到校进行实践指导,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带领教师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要积极组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手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提供建设性意见,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建立中德职教合作基地
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模式,引进德国先进的“双元制”教学管理方法,采取德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聘请德国行业企业专家和师傅来校指导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教学模式改革,指导进行德国职业技术资格认证。
(四)采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要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广“教、学、做”一体情景教学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多媒体教室,举办课件大赛,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信息化教学大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质疑精神,进行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五)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组建企业冠名班定向培养
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培训,提高实操能力。要结合企业需要设立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宣传企业文化,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实现良好对接。
(六)组织开展师生创新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要组织师生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动机,活跃思维,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进而使师生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可以组建创新团队,根据实际开展教师教具制作比赛、优质课竞赛、教育软件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成果。
(七)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打造校内外创新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动摇,要将人力资源、财力等向教学一线倾斜,激发教师成就感,提高使命感,把教书育人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奉献自己的才智。要充分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建创新人才实训基地,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技术研发工作,促进师生创新能力提升。
(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
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要给校园文化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文化长廊、设计文化景观,建设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悬挂标语,增设宣传栏,召开艺术节,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育人环境,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九)开设创新教育课程,贯穿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职业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引入学分制,进行辅修课外创新实践学分,对于开展创新创业的学生纳入综合素质指标测评体系中,与评先选优挂钩,进行重点奖励,并始终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制度化,不断规范化、科学化。
(十)采取多元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现代的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要改革传统考试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建立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方参与的多元科学评价体系。制定创新人才质量认证体系,对符合创新人才量化指标的学校建立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小结
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论和顺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自觉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桂敏.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分析[J].职业时空,2009,(2).
[2]万冬娥.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3]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4]董美玲.高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